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1页
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2页
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3页
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4页
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前言 1一、任务的由来 1二、编制目的 1三、编制依据 2四、方案适用年限 5五、编制工作概况 5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9一、矿山简介 9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 10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11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16第二章矿区基础信息 17一、矿区自然地理 17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 21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 23四、矿区土地利用现状 24五、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 25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 27一、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 27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27三、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 34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 38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42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 42二、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43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 51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预防 51二、矿山地质灾害治理 53三、矿区土地复垦 54四、含水层破坏修复 58五、水土环境污染修复 59六、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59七、矿区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 60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 63一、总体工作部署 63二、阶段实施计划 63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65一、经费估算依据 65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经费估算 69三、土地复垦工程经费估算 70四、总费用汇总与年度安排 71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 81一、组织保障 81二、费用保障 81三、技术保障 81四、监管保障 83五、效益分析 84六、公众参与 86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90一、结论 90二、建议 91附图序号01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02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03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图04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区土地损毁预测图05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区土地复垦规划图06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附表: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附件:(一)采矿许可证复印件(二)营业执照(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义务人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承诺书(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评审认定书(五)黑龙江省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非金属露天矿山和小型及以下的矿山资源储量年度变化表(六)公众参与调查表(七)编制单位人员资质(八)矿山恢复治理保证金、土地复垦保证金票据1前言一、任务的由来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位于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河北村,行政区属滴道区管辖。矿山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矿区面积0.0159km2,开采深度由352m-326m标高。矿山生产规模为3.0万立方米/年,矿山剩余服务年限为4.5年。2017年8月30日,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下发了《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合并编制有关问题的通知》(黑国土资发〔2017〕147号),自通知下发之日,施行矿山企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合并编报制度,矿山企业不再单独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土地复垦方案,合并后的方案以采矿权为单位进行编制。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于2015年8月委托黑龙江省沃泰地理信息工程评估咨询有限公司编制了《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土地复垦方案》,方案编制后矿山企业已按原矿山恢复治理方案和原土地复垦方案分别缴纳了矿山恢复治理保证金2.0万元、土地复垦保证金1.0万元,但是由于石材价格低、市场前景不乐观,矿山企业一直未生产,也未开展土地复垦工作。2020年“新冠”疫情缓解后,为尽快恢复生产,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正在办理采矿权延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2009)《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的要求以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和《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的要求,矿山企业应该重新编制或修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因此,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编制并完成了《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二、编制目的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对矿区范围土地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对当地水环境以及生态平衡都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抑制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矿山企业在矿井服务阶段将其破坏的环境进行修复,2将破坏的土地进行复垦,同时制定保护机制,践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理念,降低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根据相关的要求,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编制了《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本方案报告的编制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经济可行、合理利用”的原则,将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的目标、任务、措施和计划等落到了实处,为责任监管机构对项目的管理、监督检查以及费用征收等提供了依据。三、编制依据(一)政策、法律与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009年8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20年1月;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2011年1月;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5月1日)7、《土地复垦条例》,2011年3月;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版);9、《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35号)的精神;12、《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及其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发[2004]69号,2004年3月;214、《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3[2007]81号);15、《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16、《关于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6号);17、《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9号);18、《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5年7月;19、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20、《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2019年7月修正);21、《鸡西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22、《鸡西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23、《鸡西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二)技术标准与规范依据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4、《地下水监测规范》(SL/T183—2005);5、《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7);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储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7、《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DZ/T0287—2015);8、《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1991);9、《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10、《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1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2008);12、《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51018-2014);1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1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15、《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15);416、《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1607-2003);17、《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18、《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2013);19、《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1031-2011);20、《生产项目土地复垦验收规程》(TD/T1044-2014);2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22、《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23、《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GBT32864-2016);24、《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25、《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试行)》(T/CAGHP006-2018);2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16年12月;27、《黑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黑财建[2013]294号);28、《关于调整增值税税率的通知》财税〔2018〕32号;29、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联合公告2019年第39号(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三)资料及其它依据1、《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黑龙江省地质矿产测试应用研究所,2012年3月2、《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哈尔滨帕特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3月3、《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黑龙江省沃泰地理信息工程评估咨询有限公司,2015年8月4、《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非金属露天矿山和小型及以下的矿山资源储量年度变化表》,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2020年12月5、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采矿许可证副本及营业执照副本6、矿山总平面图、工业广场平面布置图、地形地质图、采矿最终边界平面图等相关图件5四、方案适用年限根据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资源储量年度变化表及开发利用0年12月31日,该剩余玄武岩资源/储量149364m3,矿山生产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为采矿权延续矿山,本方案服务年限为矿山剩余服务年限(4.5年)+复垦治理期(0.5年)+监测管护期(3年),共8年,本方案的基准年为2021年6月,实施期限为8年(即2021.6~2029.5)。当矿山扩大开采规模、开采范围或开采方式改变时,需重新编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土地复垦方案。本方案适用期结束,需修编本方案。当矿山矿权发生改变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复垦责任和义务将随之转移到下一个矿权主体。本方案是实施保护、监测和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技术依据之一,本方案不替代相关工程勘查、治理设计。五、编制工作概况(一)工作程序本方案的编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版)和《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1031.1-2011)进行。结合上期《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在充分收集和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首先现场调查矿区及周边区域的地质环境条件及社会环境条件,调查复垦区土壤、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损毁现状以及现状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模、稳定程度、活动特点等因素。然后结合矿山露天开采设计,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以及土地损毁情况进行现状及预测评估,确定矿山地质环境评估范围和复垦区。其次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可行性分析及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最后综合分析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分区,根据矿山开采方案及其对地质环境影响、损毁程度,分阶段部署必要的6防治工程和监测措施,估算工程费用,切实做到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为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政府监督提供依据。本次评估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颁发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2016年12月)规定的程序(图0-1)进行。图0-1矿山地质环境与复垦方案编制工作框图(二)工作方法根据国务院令第394号《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中确定的矿山地质环境和土地复垦评估工作的基本要求,在工作中首先明确工作思路,熟悉工作程序,确定工作重点,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再在资料收集及现场踏勘的基础上,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及土地损毁现状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确定评估范围,划分评估级别,预测土地损毁情况,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分区,制定恢复治理工作措施和复垦工作部署,提出防治工程和地质环境监测方案,并进行经费估算和效益分析。根据建设工程的特点,本次评估工作主要采用收集资料、现场调查及室内综合分析评估的工作方法。(1)资料收集与分析在现场调查前,收集《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7治理恢复方案》及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以往开采情况等资料,初步了解矿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石结构及资源储量等相关内容,结合开发利用方案的设计,掌握了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开采情况,使得野外调查工作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通过收集有关矿区地质灾害、土地复垦等相关报告资料,了解矿区地质环境情况;通过对该区影像数据的校正、解译,初步对该区地形地貌特征、土地利用现状、地层岩性出露有了感性认识。通过对上述资料的整理与初步分析,结合评估规范的要求,确定了需要补充的资料内容、现场调查方法、调查线路和主要调查内容。(2)野外调查在野外地质灾害调查过程中,通过对石场工作人员、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以及村民的走访与实地调查,掌握矿区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的发育、分布状况以及土地损毁情况,进一步优化野外调查工作方法。为保证调查涉及范围包含主要地质灾害点以及调查的准确性,野外调查采用地形地质图和采剥工程平面图做工作底图,同时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图、地貌类型图等图件,采取线路穿越法和地质环境追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同时参考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区划成果与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图件,展开全面的现场访问与实地核实工作。调查的原则是“逢村必问、遇沟必看、村民调查、现场观测”,对地质环境问题点和主要地质现象点进行观测描述,调查其发生时间,基本特征,危害程度,并对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点和地质现象点进行数码照相和GPS定位。(3)室内资料整理及综合分析在综合分析研究现有资料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编制“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图”、“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区土地损毁预测图”、“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区土地复垦规划图”,以图件形式直观反映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以及土地损毁的分布、危害程度和恢复治理工程部署,最后编写《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8(三)完成工作量及质量评述、本次完成工作量2021年5月25日,我单位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成立项目组,开展了项目资料搜集、方案前期准备等工作,并于2021年5月27日~5月28日进行野外调查,搜集已有的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勘查及土地复垦等资料,于2021年6月3日初步完成了项目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任务,依据内审意见,进行了补充完善。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见下表0-1。表0-1完成工作量统计表矿区面积(hm2)评估面积(hm2)调查路线(km)典型土壤剖面(点)问卷发放(张)调查点(个)拍照(张)搜集资料(份)9012062、工作质量评述《方案》是在充分收集资料及开展矿山地质环境和土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的,工作过程符合相关调查规范,方案资料及相关图纸来源真实可靠。《方案》的编制参照了矿山生产规划及当地土地、矿业、地质环境类规划,项目组人员对矿方提供资料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野外调查、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工作,为《方案》的可操作性奠定了基础,《方案》的编制依据充分,符合《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要求。9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一、矿山简介(一)矿山基本情况矿山名称: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采矿权人: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经济类型:私营企业项目所在地位置:位于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河北村项目类型:采矿权延续开采方式:露天开采开采方法:开采时,先将开采边界内表土进行剥离,而后沿最上部开采台阶标高等高线进行路堑,扩帮回采,形成工作面,自上而下分层推进采剥开采范围:1.59hm2生产能力:设计3.0万立方米/年矿山生产服务年限:矿山剩余服务年限4.5年用地来源:租用隶属关系: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行政区划属于黑龙江省鸡西市滴道区管辖(二)矿山地理位置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位于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河北村,行政区属滴道区管辖。企业性质为私营企业。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30°42′34″,北纬:45°18′27″。矿区有砂石路通往兰岭,兰岭至鸡西市有省级公路相通,交通较图1-1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交通位置示意图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根据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采矿许可证(C2303002011057120116618)及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提供的2000表1-1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范围拐点坐标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直角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XY144399066.8825019984.9844399075.8335019907.9944398993.3645019904.9944398970.3655019951.0044398888.89644398879.95矿区面积:1.59hm2图1-2矿区范围示意图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一)矿山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矿山生产规模为3.0万立方米/年。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修订版)》(DZ/T223-2011)中附录D,矿山建设规模分类见表1-2。表1-2矿山建设规模分类一览表注:加粗字为本矿山建设规模。根据上表可知,该矿山建设规模3.0万立方米/年,即为小型矿山。项目区由采掘场、办公室和排土场组成,总占地面积1.6068hm2。1)采掘场采掘场为项目区主要用地,占地面积1.59hm2,分为已开采区、拟开采区和不可采区。已开采区面积为0.6424hm2,拟开采区面积为0.8429hm2、不可采区2)办公室办公室位于矿区西南部,占地面积为0.008hm2。3)排土场排土场位于矿区东南侧采坑附近,占地面积为0.0458hm2(其中有0.037hm2在矿区内,有0.0088hm2在矿区外)。照片1-1采掘场挖损照片照片1-2排土场照片图1-3矿山总平面布置示意图图1-4工业广场平面布置图(二)矿山开采方式、方法65m,最低开采标高为326m,当地侵蚀面225m。矿体覆盖层较薄,一般为1.0m,适合露天开采。采矿方法采用机械凿岩+爆破松动落矿法分台阶自上而下采掘。开采深度26m,矿山采用自上而下水平分层开采法,首先确定326m为最终开采水平,根据岩矿石稳固程度,开采台阶高344、335、326共3个台阶,344m为首采台阶水平,326m为最终开采水平。第四系覆盖层,使用推土机剥离,矿体及围岩采用爆破法剥离,剥离物可用装载机和机动卡车运至排土场。2、开拓运输方案根据现有矿山的生产情况,矿山采出后,用铲车装车,汽车运输较为方便快捷。故采用公路运输方式,可以满足外运的需要。剥离物处理矿山在采坑东南侧设一座排土场,堆放部分表土及剥离物,生产过程中逐步实现内排,利用开采形成的采坑来堆放剥离的残土、矿渣、矿石。图1-5矿山开采终了平面示意图(三)矿产资源赋存特征该矿区为大面积喷出的玄武岩,产状稳定,地形为山脊地形,赋存条件较发。上部为黑色腐植土及松散堆积物、风氧化层,平均厚度一般为1m,下部为玄武岩矿体,肉眼观察矿石成份为浅灰—深灰色,蚀变后色调变成浅黄—深灰色,矿物主要由中性斜长石,角闪石组成,为建筑用玄武岩。矿石风化后呈小碎块状。(四)资源储量、生产规模、服务年限根据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提交的《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非金属露天矿山和小型及以下的矿山资源储量年度变化表》,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剩余玄武岩资源量(332)为149364m3。另据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及《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非金属露天矿山和小型及以下的矿山资源储量年度变化表》,该矿保有资源量(332)可信度系数取1.0,矿山设计开采边坡压占损失率5%,采矿回采率为95%。故该矿可采储量为:可采储量=149364×(1-5%)×95%=134801.01m3,该矿生产规模为3.0×104m3。矿山剩余服务年限:T=Q/A=13.48÷3≈4.5(a)。式中T—矿井服务年限(a);Q—可采储量(m3);A—矿山年生产能力(万m3/a);K—储备系数(由于采石场地质条件简单,可达到探明的程度,因此储经计算,该矿剩余服务年限约为4.5a。(五)排水矿山为山坡露天开采。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附近没有大的河流经过矿区,矿体地势较高,岩层中不存在富水层,地下水对矿床开采无影响,矿床充水因素主要为大气降水,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六)固体废弃物和废水的排放及处置矿山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少量废石及生活垃圾等。露天开采过程中产生少量废石,大部分运至附近修建道路、房屋基底之用,剩余少量废石堆放在采坑西侧,闭坑后回填坑底,压实度达到96%,确保不影响土地复垦(该部分经费纳入矿山生产成本);生活垃圾定期收集,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2、废水处理及利用废水主要指生产生活污水。该矿不设生活区,生活污水排量极少,基本没有,可自然生化;生产中也不会产生污水废水。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建于2010年,属个体企业。现采矿许可证(C2303002011057120116618),有效期为:2016年6月4日至2021年6月4日,矿权范围由6个拐点坐标圈定,矿区面积1.59hm2,设计生产规模3.0万立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第二章矿区基础信息一、矿区自然地理(一)气象鸡西市地处中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极地大陆气团和季风的影响,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短温热多雨。由于季风交替,春秋两季短暂,气温变化急剧,年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为3.9℃,年平均风速3.1m/s。年平均降水量为544.33mm,年平均蒸发量为1311mm,全年日照2663.5小时,全年气压平(二)水文穆棱河为本区最大的河流,发源于老爷岭山脉东坡穆棱窝集岭,由西南向东北流经穆棱、密山、鸡东、鸡西、虎林等县(市),至虎林县湖北闸处,河道分成两路。一路沿穆星水路注入兴凯湖;一路沿穆棱河原河道继续东流,在虎头以现18km处之桦树林子注入乌苏里江。河流长度834km,流域面积17427km2。矿区南侧500m为牤牛河,牤牛河发源于麻山区小云山,流经麻山乡、兰岭乡,于滴道镇西南汇入穆棱河。河长63km,流域面积879km2,年迳流量1.47108m3。矿区内水系不发育,没有河流经过,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体地势较高,岩层中不存在富水层,开采的矿坑充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大气降水可通过地表径流自然渗透。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三)地形地貌本区属低山丘陵区,矿区地势为北高南低,海拔标高320—365m,相对高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照片2-1项目区地形地貌照片图2-2项目区地形图(四)植被鸡西市盛产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以及白瓜、甜玉米、万寿菊等经济作物。草原草质优良、营养丰富,适合发展畜牧业。鸡西市森林主要树种有红松、云杉、冷杉、赤松、杜松、稀有紫杉、柞树、白桦、黑桦、杨、枊、榆、椴、水曲枊等。森林类型是柞树林硬阔混交林遍布南北山区,南部山区还有针阔混交林、赤松林、杨树林和白桦林。人工林主要以樟子松为主。森林覆盖率达37.6%。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高粱、谷子、小麦、大豆等。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20项目区及周围为耕地和林地,以农业植被为主,主要有玉米,大豆。照片2-2项目区周边植被照片(五)土壤根据前期搜集资料及土壤调查工作结果,项目区土壤类型主要有暗棕壤、草甸土。暗棕壤多分布在坡地上,草甸土多分布在平原地带,土层厚度一般为20~25cm。土壤质地比较粘重,呈微酸性至中性,表层有机质含量多为3~5%,最高可达16%,而且分布比较深,氮、磷、钾的含量比较高,理化性能良好,保水供肥能力强,水稳性团聚体达64~80%。磷含量12.1mg/kg,速效钾含量172mg/kg,pH值为6.16~6.45,土壤容重含量1.18~1.20g/cm3。草甸土有机质含量57.6g/kg,全氮含量0.28%,碱解氮含量223mg/kg,速效磷含量17.0mg/kg,速效钾含量172mg/kg,pH值为6.2~6.49,土壤容重0.96~项目区土壤剖面(照片2-3)一般分三层:耕作层:经常耕翻的表土层,疏松,结构较好。犁底层:在耕作层之下,由于受农业生产活动如农具机械的踏压和来自耕作层物质的淀积,土层较坚实,一般水田土壤较明显。心土层:受耕作影响小,物质淀积作用明显。21耕作层20cm犁底层50cm心土层20cm照片2-3矿区土壤剖面图(暗棕壤)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一)地层岩性该区位于麻山东西断裂带的北部,鸡西凹陷带的西部,出露地层为矿区出露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堆积层(Qhdl)及第三系上新统高位玄武岩(N2c)。第四系全新统堆积层(Qhdl):黑色腐植土及松散堆积物,厚度小于1m。第三系上新统高位玄武岩岩性为暗紫色玄武岩(N2c),黑色伊丁玄武岩。22图2-3项目区地形地质图(二)地质构造与地震区域构造有麻山—平阳逆冲断层、麻山东海复向斜和麻山复背斜。项目区处于全国东部的东北地震区。地震活动比其它地区都较弱。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1:200万黑龙江省抗震设防工作图》(GB18306-2001)可知,其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属区域地壳基本稳定区。(三)水文地质1.水文条件矿区地貌单元为丘陵区地形,区域主要地下水含水层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及基岩裂隙含水层。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分布于矿区南侧地势较低区域,含水层由砂、砂砾石组成。上部一般无粘性土覆盖,局部具有微承压性,多为潜水。水位埋深受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23地貌条件控制。受大气降水补给,季节性变化明显,水位变幅0.3~3m。一般变幅为1~2m。单井涌水量的变化较大,为10~5000m3/d。由于含水层厚度从上游到下游渐变厚,单井涌水量也逐渐增多。矿区地势较高,矿区内主要含水层为基岩裂隙含水层。基岩上部普遍发育风化带,中生代碎屑岩风化带较厚,13~17m,大多为潜水。富水性差,埋藏较深,地下水径流模数0.5~0.7<1L/S·km2。矿体位于含水层上部。气候特征为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矿区内无地表水、地下水受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沿山坡向地形低洼处径流,以蒸发形式排泄。矿床为露天开采,矿区地势较高,其含水层的含水性较差,水量小大,且埋藏较深。故属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类型矿床。2.地下水、地下水间关系及动态变化矿区内无地表水存在,地表水只有在降雨时出现暂时的地表径流。雨后消失。地下水靠大气降水补给,由于矿体出露较高,地表水体对矿床不存在明显的补给。3.矿床充水因素分析矿体处于较高的部位,大气降水在地表不能形成较大洪流对矿坑构成危害。露天采场水量主要来源大气降水,其次是地下水。(四)工程地质矿区所在区域第四系覆盖层较薄,表土层为腐植土,层厚0.2-1m,属于软弱岩,下伏玄武岩,岩石致密,较稳定,属于坚硬岩,底板起伏不大。矿区整体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现采场规模不大,随着开采的推进,采面会逐渐增宽,该采石场应及时处理上部浮石杂物。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滴道区位于鸡西市西北部12公里处,总面积614平方公里,全区共辖2个乡(兰岭乡、滴道河乡),19个村,4个街道办事处。滴道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墨、硅线石、大理石、花岗岩、陶土、砂金、磁铁矿等23个品种。野生资源主要有山参、黄芪、刺五加、抱子、狐狸、白鹭、野鸭等百余种,具有可观的开发价值。滴道区工业基础较好。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地方工业,开发了原煤、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24主焦精煤、工业硅、保温管材、塑料型材、生物化工、石墨、纸板、地板、食品等100余个品种的地王产品,形成了煤炭、管型材、工业硅、生物化工四大产业。表2-1滴道区近三年社会经济概况表份(年)(万人)(万人)耕地面积(hm2)人均耕地(亩/人)农业总产值(万元)人均纯收入(元)20187.4129332.6198621689520197.6141922.8209071816220207.5141922.82200819524注:数据来源为鸡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年报四、矿区土地利用现状(一)土地利用类型根据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采矿许可证与开采现状,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项目区总占地面积1.6068hm2,其中,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采矿范围(矿区)面积为1.59hm2,采掘场面积为1.59hm2,排土场占地面积为0.0458hm2(其中有0.0088hm2在矿区外),办公室占地面积为0.0080hm2。参照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21010-2007),结合鸡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的标准分幅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同时结合矿山企业提供的矿区总工程平面布置图,通过分析各项工程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各用地类型和面积,获得项目区内各用地类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表2-2为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情况一览表。表2-2项目区土地利用类型及面积统计结果编码一级地类编码二级地类合计(hm2)百分比(%)01耕地013旱地0.525232.6903林地032灌木林地0.771147.9920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04采矿用地0.31059.32合计(hm2)1.6068100.00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25(二)土地权属状况本方案项目区面积为1.6068hm2,土地权属情况见表2-3项目区土地权属一表2-3项目区土地权属一览表单位:hm2权属地类01耕地03林地20城镇村及工矿用地013032204旱地灌木林地采矿用地黑龙江省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河北村(国有)0.52520.000.000.5252兰岭林场(国有)0.000.77110.31051.08160.52520.77110.31051.6068(三)土壤特点项目区土壤类型主要有暗棕壤、草甸土。暗棕壤多分布在坡地上,草甸土多分布在平原地带,土层厚度一般为20~25cm。土壤质地比较粘重,呈微酸性至中性,表层有机质含量多为3~5%,最高可达16%,而且分布比较深,氮、磷、钾的含量比较高,理化性能良好,保水供肥能力强,水稳性团聚体达64~80%。磷含量12.1mg/kg,速效钾含量172mg/kg,pH值为6.16~6.45,土壤容重含量1.18~1.20g/cm3。草甸土有机质含量57.6g/kg,全氮含量0.28%,碱解氮含量223mg/kg,速效磷含量17.0mg/kg,速效钾含量172mg/kg,pH值为6.2~6.49,土壤容重0.96~(四)土地利用现状特点根据调查资料统计和分析,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状况有如下特点:项目区地处丘陵区,从土地利用结构来看,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占项目区面积的19.32%。本区为以林地为主的土地利用特点。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26五、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位于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河北村,项目区地貌单元为丘陵区,矿山周围主要为耕地、林地、城镇村及建设用地,评估区内除采矿活动之外,无其他人类工程活动,由于矿山面积较小,因此矿山开采对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影响较轻。27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一、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一)矿山地质环境概述对项目区进行地形调查,确定项目区面积为1.6068hm2。在调查区采用国家坐标系进行控制。收集与研究区域地质资料,实地测绘勘察现场及附近地层的岩性,地质构造,第四系地质、地貌、自然地质现象、不良地质现象以及土地利用现状等,测量地点的位置、高程,绘制工程地质图、地质剖面图、对典型的地质现象及现场拍照、采集标本等,查明区内水系具体分布及现状,进行必要的水样全分析实验,查明被污染破坏的土地分布、面积、污染破坏程度。并采用GPS定(二)土地资源概述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占地面积1.6068hm2,根据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矿区土地利用涉及三个土地利用类型,区内土地资源主要为灌木林地、旱地、采矿用地。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矿山开采对土地资源的挖损及地面设施对土地资源的压占,矿山企业未对已损毁土地进行复垦。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一)评估范围和评估等级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评估区面积为5.1101hm2,评估范围包括采矿登记范围和采矿活动可能影响到的范围。该石场由采掘场、办公室、排土场组成,评估范围结合实际情况平均外扩30-50m,最终确定评估区面积5.1101hm2,28图3-1评估区调查路线图图3-2评估区示意图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29表3-1评估区范围拐点坐标直角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XY1399107.092399129.963399015.744398960.295398843.906398821.80评估区面积:5.1101hm2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环境影响评估级别确定为二级。矿山环境影响评估级别应根据评估区重要程度、矿山生产建设规模、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等综合确定。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 (DZ/T0223-2011),具体确定方法如下:(1)评估区重要程度:评估区内居住人口在200人以下;无重要交通要道和建筑设施;远离自然保护区及旅游景区(点);无较重要的水源地;破坏耕地等。根据表3-2,确定评估区重要程度确定为重要区。表3-2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表重要区较重要区一般区分布有500人以上的居民集中居住区分布有200~500人的居民集区※居民居住分散,居民集中居住区人口在200人以下分布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程及其它重要建筑设施分布有二级公路、小型水利、电力工程或其它较重要建筑设施※无重要交通要道或建筑设施矿区紧邻国家自然保护区(含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或重要旅游景区(点)紧邻省级、县级自然保护区或重要旅游景区(点)※远离各级自然保护区及旅游景区(点)有重要水源地有较重要水源地※无较重要水源地破坏林地、草地破坏其它类型土地注: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确定采取上一级别优先的原则,只要有一条符合者即为该级别。(2)矿山地质环境复杂程度:评估区地貌单元类型单一,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地质构造简单,现状条件下原生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少,危害较小,地处丘陵地貌单元,根据表3-3,确定评估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为简30表3-3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表复杂中等简单采场矿层(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下,采场汇水面积大,采场进水边界条件复杂,与区域含水层或地表水联系密切,地下水补给、径流条件好,采场正常涌水量大于10000m3/d;采矿活动和疏干排水容易导致区域主要含水层破坏采场矿层(体)局部位于地下水位以下,采场汇水面积较大,与区域含水层或地表水联系较密10000m3/d;采矿和疏干排水比较容易导致矿区周围主要含水层影响或破坏※采场矿层(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上,采场汇水面积小,与区域含水层、或地表水联系不密切,采场正常涌水量小于3000m3/d;采矿和疏干排水不易导致矿区周围主要含水层的影响或破坏矿床围岩岩体结构以碎裂结构、散体结构为主,软弱结构面、不良工程地质层发育,存在饱水软弱岩层或松散软弱岩层,含水砂层多,分布广,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岩石边坡风化破碎或土层松软,边坡外倾软弱结构面或危岩发育,易导致边坡失稳矿床围岩岩体结构以薄到厚层状结构为主,软弱结构面、不良工程地质层发育中等,存在饱水软弱岩层和含水砂层,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度5~10m、稳固性较差,采场边坡岩石风化较破碎,边坡存在外倾软弱结构面或危岩,局部可能产生边坡失稳※矿床围岩岩体结构以巨厚层状-块状整体结构为主,软弱结构面、不良工程地质层不发育,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度整,土层薄,边坡基本不存在外倾软弱结构面或危岩,边坡较稳定地质构造复杂。矿床围岩岩层产状变化大,断裂构造发育或有全新世活动断裂,导水断裂切割矿层(体)围岩、覆岩和主要含水层(带)或沟通地表水体,导水性强,对采场充水影响大地质构造较复杂。矿床围岩岩层产状变化较大,断裂构造较发育,切割矿层(体)围岩、覆岩和含水层(带),导水性差,对采场充水影响较大※地质构造较简单。矿床围岩岩层产状变化小,断裂构造较不发育,断裂未切割矿层(体)围岩、覆岩,对采场充水影响小现状条件下原生地质灾害发育,或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多、危害大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较多、危害较大※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少、危害小采场面积及采坑深度大,边坡不稳定易产生地质灾害采场面积及采坑深度较大,边坡较不稳定,较易产生地质灾害小,边坡较稳定,不易产生地质灾害地貌单元类型多,微地貌形态复杂,地形起伏变化大,不利于自然排水,地形坡度一般大35°,相对高差大,高坡方向岩层倾向与采坑斜坡多为地貌单元类型较多,微地貌形态较复杂,地形起伏变化中等,自然排水条件一般,地形坡度一般20°~35°,相对高差较大,高坡方向岩层倾向与采坑斜坡多为斜交※地貌单元类型单一,微地貌形态简单,地形较平缓,有利于自然排水,地0°,相对高差较小,高坡方向岩层倾向与采坑斜坡多为反向坡注:采取就上原则,只有一条满足某一级别,应定为该级别。(3)矿山的建设规模: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开采矿种为玄武岩,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生产规模为3.0万立方米/年,根据表3-4,确定评估区矿山建筑规模为小型。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31表3-4矿山建设规模分类一览表(4)评估级别确定: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为较重要区,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矿山生产建设规模为小型矿山,根据表3-5确定本次评估级别为二级。表3-5矿山环境影响评估精度分级表评估区重要程度矿山建设规模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简单重要区大型一级一级一级一级一级一级※小型一级一级※二级较重要区大型一级一级一级一级小型一级一般区大型一级一级小型(二)矿山地质灾害现状分析与预测1、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产生或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作用。地质灾害的发育主要受地区地形地貌及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等控制,并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根据对矿区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分析及现场实地踏勘的结果,通过对场地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地震、水文地质条件等资料的研究,结合本区地质灾害发育程度,确定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和冻土冻融。(1)崩塌地质灾害该矿在矿区范围内自南向北推进进行开采,目前开采至矿区中部,形成了高约3-24m的陡坎,坡度约30-60°,坡体稳定,但局部有少量碎石崩落,矿山在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32开采的过程中,逐步对坡面进行平整、清理,目前未造成工程损坏和财产损失,崩塌地质灾害弱发育,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2)冻土冻融地质灾害评估区属大陆季风气候,冬夏温差大,有季节性冻土,冻土深度为2m,由于地表普遍发育第四系残、坡积物—粘性土(夹碎石),粘性土具有弱水性质,冬季水份结晶产生冻胀,春季气温回升,上部融化的冰水下渗速度慢,造成融陷。土体频繁冻融对矿区道路及基础埋深小于冻土深度的建筑物基础稳定性有一定影响。由于评估区含水量不大,土体冻胀性不是很强,评估区内无重要的工程设施和基础设施,且现状无明显冻土冻融现象,目前未造成工程损坏和财产损失,冻土冻融地质灾害弱发育,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2、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包括建设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以及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引发和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评(1)建设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崩塌地质灾害:矿山开采后形成的边坡,裸露基岩边坡在风化作用下会产生风化裂隙,裂隙在重力作用下,尤其是降水过程中,其强度和稳定性将不断降低,易造成岩体或块石崩塌,或因切削山体地震效应的影响使山体上部松散岩土体高速坠落于坡脚,形成崩塌,威胁机械设备及工作人员。由于岩质边坡分级开采,高度较低,边坡较稳定,因此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冻土冻融地质灾害:评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季节性冻土普遍存在,而且冻结时间较长,其冻结深度主要受气温、地下水位控制,冻深2m,冻结性与岩土体类型、气温、含水量、地下水等因素有关。评估区范围内无重要的工程设施和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现状无明显冻土冻融现象,注意防治将不造成工程损坏和财产损失,冻土冻融地质灾害弱发育,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2)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引发和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评估随着开采活动的进行,将在采矿权范围内形成一个采掘场,在采区北部将形安全平台宽度4m,为确保采石场边坡的稳定,最终边坡角60°,稳定性好。因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33此预测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引发和加剧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综上所述,项目区内现状地质灾害为冻土冻融,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预测建设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为崩塌及冻土冻融,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预测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引发和加剧地质灾害为崩塌,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三)矿山含水层现状分析与预测1、矿区含水层破坏现状分析矿区地势较高,地下水类型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根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区最深为24m,尚未出现涌水,因此对含水层的影响较小。2、矿区含水层破坏预测本区所处地貌单元为丘陵区,分布有基岩风化裂隙水,但富水性差。矿区开采层位内不赋存有地下水,潜水面埋深低于开采面,且矿区不存在疏干排水、选矿、冶炼等对水资源产生影响的工程活动,所以对原始的天然地下水资源及环境影响较小。(1)地下水环境与矿山建设相互影响预测评价该矿山内无污染源,矿山生产活动中无“有毒有害”物质产生及“有毒有害”废水排放、地下水疏干排水等,地下水自然流场及水环境要素不会因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发生改变。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石中不含能够污染环境的化学元素,但应避免随意滥堆。(2)地下水环境与矿山生产活动相互影响预测评估开采矿体出露部位地势较高,开采深度范围内基本不含水,矿山开采不受地下水影响。综合评估确认该矿山在未来的生产建设中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四)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现状分析与预测1、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现状分析矿区现在已开采面积为0.6425hm2,挖掘深度3-24m不等,虽然影响面积较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34小,未改变区域地貌单元,但改变了评估区内微地貌,因此现状矿山开采对矿区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严重。2、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预测矿区周围无重要公路、铁路、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属于丘陵地貌单元,地表植被覆盖一般。未来区内人为活动主要为采矿活动。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主要是采掘场。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对采区范围内的岩土进行剥离,矿石外运,形成高约26m的裸露边坡,破坏了原有地貌及植被,致使矿区原有地貌和地表形态发生改变,采掘场形成的露天采坑破坏了耕地,因此矿山开采形成的采掘场对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的现状影响较严重,其他区域影响较小。(五)矿区水土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与预测1、矿区水土环境污染现状分析矿区现在只动用少量资源,尚未进行大规模开采,对矿区水土环境现状污染较轻。2、矿区水土环境污染预测由于该矿仅限于矿石开采,不涉及选、冶生产活动,不会对水土环境造成破矿山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少量废石及生活垃圾等。露天开采过程中产生少量废石,大部分运至附近修建道路、房屋基底之用,剩余少量废石堆放在采坑西侧的堆料场,闭坑后回填坑底;生活垃圾定期收集,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该矿不设生活区,生活污水排量极少,基本没有,可自然生化;生产中也不会产生污水废水。因此矿山产生的固体废物及污水不会对环境带来影响。综上所述,从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水土环境污染四方面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进行现状及预测评估,除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预测评估影响较严重外,其他评估结果均为影响程度较轻。三、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一)土地损毁环节与时序1、土地损毁的形式表土剥离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表土剥离35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对地面损毁方式包括:采掘场挖损土地,办公室、排土场压占土地。图3-3为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开采生产工艺流程及土地损毁图。 采掘场剥离物卡车运输卡车运输排土场图3-3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土地损毁图由流程图可知,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对土地造成损毁的方式有挖损和压占。具体分析如下:(1)挖损损毁主要是指采掘场对地面造成的挖损。(2)压占损毁主要是指办公室和排土场对地面造成的压占损毁,因采出矿体、表土剥离的堆放及办公室的设立,造成土地原有功能的丧失。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土地损毁环节与时序表,见表3-6。表3-6采石场土地损毁环节与时序表损毁环节损毁形式损毁时序办公室土地压占建设期—生产期采掘场土地挖损生产期排土场土地压占生产期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36(二)已损毁各类土地现状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为露天开采生产矿山,已损毁土地为采掘场已开采部分和排土场、办公室的压占,破坏方式主要为挖损和压占,共计损毁面积0.6592hm2,其中挖损破坏集中在采掘场,挖损面积0.6424hm2;压占面积排土场压占0.0458hm2(其中矿区外面积为0.0088hm2)。2、现状土地损毁程度分析该工程项目在采矿生产过程中对土地的损毁形式为挖损和压占,根据类似工程的土地损毁程度调查情况,参考水土保持、地质灾害评估等学科的实际经验数据,目前较公认采用的标准如下:(1)土地挖损损毁程度等级标准土地挖损损毁程度主要采用挖损深度、挖损面积两项指标进行评价(表3-7)。两项因子指标中有一项满足即判为该等级。表3-7土地挖损损毁程度评价因素及等级标准表评价因素评价因子评价等级轻度损毁毁重度损毁土地挖损挖损深度(m)<2.02.0~5.0>5.0挖损面积(hm2)1.0~10.0(2)土地压占损毁程度等级标准土地压占损毁程度等级采用损毁方式、用地时间、植被破坏方式、复垦难易程度进行评价(表3-8)。各项因子指标中有一项满足即判为该等级。表3-8土地压占损毁程度评价因素及等级标准表项目轻度损毁毁重度损毁损毁方式压占压占挖损、压占用地时间<2年2-5年>5年植被破坏方式轻度复垦难易程度较易,简单平整管护以土方工程为主较难,混凝土拆除,土石方运输,沟路渠配套建设根据上述损毁程度等级标准,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现状条件下挖损深度大于5m,土地压占时间4.5年,各用途单元的损毁程度为重度破坏,结合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生产工艺流程进行现场踏勘调,并根据生产计划,各用途单元的已损毁土地不存在重复损毁的可能,目前已损毁的土地尚未进行复垦。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37表3-9项目区已损毁土地利用类型表一级地类二级地类积(hm2)损毁方式损毁程度土地权属采掘场耕地旱地挖损河北村(国有)林地灌木林地0.2314挖损兰岭林场(国有)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采矿用地0.2859挖损兰岭林场(国有)排土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采矿用地0.0088临时压占兰岭林场(国有)办公室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采矿用地0.0080临时压占兰岭林场(国有)0.6592———(三)拟损毁土地预测与评估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为采矿权延续矿山,已发生土地损毁的堆料场及外排土场的占地面积及设计容量已满足生产需求,规模不会再扩大。拟损毁土地预测只对挖掘场挖损土地进行预测。1、采掘场地损毁土地预测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为露天开采矿山,根据采矿终了地表边界线、储量计算图、矿体几何形状、地质条件,结合矿方提供的《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此次按资源枯竭预测,由于矿山已开采多年,矿区范围除现状损毁区域和不可开采区外将全部损毁,拟损毁土地0.8429hm2,损毁方式为挖损,具体见表3-10。表3-10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预测损毁土地情况表一级地类二级地类面积(hm2)占总面积比例(%)01耕地013旱地0.383645.503林地032灌木林地0.459354.50.8429100.002、土地损毁程度分析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对地表产生拟损毁的区域为采掘场。根据挖损深度大于5m,矿石运送等多重程序,改变了地表土壤的理化性质,破坏了耕植层原有环境,对地表完全损毁,损毁时间较长,损毁程度为重度。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38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根据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影响情况、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情况、水土环境污染情况,依据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附录E,“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分级表”对评估区地质环境表3-1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表现状评估预测评估严重较严重较轻严重重点区重点区重点区较严重重点区次重点区次重点区较轻重点区次重点区一般区评估区划分成矿山地质环境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次重点防治区面积为1.4853hm2,为采掘场所在区域,区内的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是崩塌及冻土冻融,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影响较轻;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对含水层的影响较轻;采掘场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严重;对水土环境污染较轻。矿山地质环境一般防治区面积为3.6248hm2,为评估区内次重点防治区之外的区域,区内的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是季节性冻土冻融,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影响较轻;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对含水层的影响较轻;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轻;对水土环境污染较轻。(二)土地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垦区范围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复垦区范围为生产项目损毁土地和永久性建设用地构成的区域,本石场无永久性建设用地,故复垦区范围由采掘场损毁土地范围和办公室、排土场压占土地范围构成,其中:采掘场占地面积1.4853hm2 (不包含矿区内的不可采区面积0.1047hm2),办公室占地面积0.008hm2,排土场占地面积0.0458hm2(其中0.0088hm2在矿区外,0.037hm2在矿区内)。复垦区占地面积共计1.5021hm2。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39表3-12复垦区面积汇总表编码一级地类编码二级地类合计(hm2)百分比(%)01耕地013旱地0.508733.803林地032灌木林地0.690720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04采矿用地0.3027合计(hm2)1.5021100.003、复垦责任区范围复垦责任范围为开采损毁土地及土地复垦方案设计的生产年限结束后不再继续使用的永久性建设用地共同构成的区域,本矿山无永久性建设用地面积,因此,复垦责任范围和复垦区面积相等,为1.5021hm2。包括采掘场用地1.4853hm2 (不包含矿区内的不可采区面积0.1047hm2),办公室占地0.0080hm2,排土场占地0.0458hm2(其中0.0370hm2在矿区内),复垦责任范围拐点坐标表,见表表3-13复垦责任范围拐点坐标表序号X坐标Y坐标序号X坐标Y坐标15019551.0144400728.04215019460.8444400694.8625019501.8144400736.99225019461.2744400693.5735019495.8944400704.36235019424.8244400654.52444400706.72245019421.8244400631.5255019493.5044400709.97255019437.314400604.1065019492.3244400712.692644400600.40744400715.42275019453.4844400597.9985019489.3844007194544400596.0295019488.8044400720.42295019470.444400596.165019488.3944400722.62305019476.5944400598.235019475.6244400708.93315019467.8344400550.055019472.904400709014400541.115019470.0944400708.84335019922.9344398918.825019467.7244400707.89345019917.8944398918.8744400706.86355019917.7844398926.785019463.9144400705.03365019922.9944398926.895019462.5344400703.27375019922.9444398929.645019460.9344400699.61385019922.9444398937.635019460.6144400698.29395019917.6944398937.63205019460.5644400696.80405019917.6944398929.64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40图3-4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复垦区(复垦责任范围)图、复垦目标根据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开发利用方案,确定采掘场最终开采标高为326m,最终边坡为60°,边坡较陡,坡面上不适宜耕种及植树,为达到对开采边坡复垦的目的,故本方案设计在各级边坡底部栽植藤类植被扶芳藤,对采掘场底部边界线围合面积、办公室和排土场进行复垦,复垦土地面积为0.9537hm2,全部复垦为有林地,复垦责任范围为1.5021hm2;采掘场主要复垦采掘场底部边界线围合部分,复垦面积为0.9369hm2,全部复垦为有林地;办公室复垦土地面积为0.0080hm2,全部复垦为有林地;排土场复垦土地面积为0.0458hm2,因其有0.0370hm2在采坑范围内,故实际复垦面积为0.0088hm2,全部复垦为有林地。复垦区(复垦责任范围)土地面积为1.5021hm2,复垦土地面积为0.9537hm2,(三)土地类型与权属1、土地利用类型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41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一致,土地利用现状分为3个一级类和3个二级类,表3-14复垦区(复垦责任范围)土地利用现状表编码一级地类编码二级地类合计(hm2)百分比(%)01耕地013旱地0.508733.803林地032灌木林地0.69070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04采矿用地0.3027合计(hm2)1.5021100.002、土地权属状况复垦区(复垦责任范围)土地权属状况:复垦区(复垦责任范围)土地使用权属为兰岭林场和河北村,详见表3-15。表3-15复垦区土地权属统计表单位:hm2权属地类01耕地03林地20城镇村及工矿用地013032204旱地灌木林地采矿用地黑龙江省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河北村(国有)0.50870.5087兰岭林场(国有)0.69070.30270.99340.50870.69070.30271.5021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42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一)技术可行性分析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现状地质灾害为冻土冻融,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预测建设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为崩塌及冻土冻融,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预测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引发和加剧地质灾害为崩塌,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由于矿区岩土体含水量不大,土体冻胀性不是很强,内无重要的工程设施和基础设施,且现状无明显冻土冻融现象,目前未造成工程损坏和财产损失,因此不需要采取治理措施。随着开采的进行,将在采矿权范围内形成采m高9m,稳定,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定期监测。因此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现有技术下可行。本区所处地貌单元为丘陵区,分布有基岩风化裂隙水,但埋藏深、富水性差。矿区开采层位内不赋存有地下水,潜水面埋深低于开采面,且矿区不存在疏干排水、选矿、冶炼等对水资源产生影响的工程活动,所以对含水层影响较小。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对采区范围内的岩土进行剥离,矿石外运,破坏了原有地貌及植被,致使矿区原有地貌和地表形态发生改变,采掘场形成的露天采坑破坏了林地。虽然矿山开采改变了原始地形地貌,但由于矿区处于丘陵区,没有大范围的改变地貌单元,只是破坏了微地貌,且矿区距离居民地、重要道路较远,复垦后对当地造成的影响和危害相对轻微,不会改变项目区周边总体地形地貌景观,因此在对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的防治现有技术下可行。由于该矿仅限于矿石开采,不涉及选、冶生产活动,不会对水土环境造成破坏。露天开采过程中产生少量废石,大部分运至附近修建道路、房屋基底之用,石料临时堆放于采掘场西侧的堆料场,剥离的表土堆放于采掘场南侧的外排土场,闭坑后回填坑底;生活垃圾定期收集,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该矿不设生活区,生活污水排量极少,基本没有,可自然生化;生产中也不会产生污水废水。因此矿山产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环境带来影响,没有对水土环境造成污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43染,不需要采取治理措施。(二)经济可行性分析本方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恢复治理工程以及监测工程。对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预算,预算金额范围在矿山可承受范围之内,矿山已按规定建立了矿山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并且本方案治理项目启动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实施和后期维护都需要相当大量的机械设备和劳动力,可在一段时间内解决当地的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因此,综合分析其在经济上可行。(三)生态环境协调性分析本方案的实施可有效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在发展矿业生产的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治理工程按计划实施,还可以有效消除矿山地质灾害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质量;植树种草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地貌景观,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促进和保持当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矿区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效益显著。因此在本方案生态环境协调性上具有可行性。二、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一)复垦区区域土地利用现状1、复垦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参照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鸡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件,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复垦区(复垦责任范围)为采掘场、排土场和办公室,占用表4-1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表编码一级地类编码二级地类合计(hm2)百分比(%)01耕地013旱地0.508733.803林地032灌木林地0.69070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04采矿用地0.3027合计(hm2)1.5021100.00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国勇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44(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土地复垦适宜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