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1《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课题《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感受豪放派的词风。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学习目标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炼字的技巧,通过诵读涵泳,学习古诗词,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文化传承与理解:明白“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的道理。重难点:品味词作豪放雄浑的气势、苍凉悲壮的情调,体会词人所抒发的壮志难酬的感慨。教材分析难度:1.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2.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难酬的苦闷,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教法:讲授法、吟诵法、师生互动法、生生互动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学分析学法:通过诵读、解读、品读、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相结合的方式,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理解烘托映衬,虚实相济的写作特点,培养对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教学手段导学案、多媒体、合作探究等相结合的方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古代许多文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白居易游钱塘湖而醉情山水,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今天,我们一起通过品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来领略东坡居士的人生境界。二、知人论世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是一位旷世奇才,他在诗、词、文、书法、绘画等多方面都达到一流水平,是一个对中国文学史、艺术史都有着巨大贡献的全能型人才。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为“三苏”,父子三人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轼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散文上与欧阳修齐名,并称“欧苏”;在诗歌方面,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书法上,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三、解析题目,了解文体:1.师解题:“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词的题目。赤壁:地点(三国赤壁古战场)怀古:追怀古昔,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2.了解文体知识怀古咏史诗词:所谓怀古咏史诗词是诗人或词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的议论或对自己身世的共鸣,而创作的诗词。结构特点:临古地——思故人——忆古事——抒己志常表之情:(1)怀人伤己;(2)怀古伤今;(3)借古讽今;(设计意图:从标题入手,让学生明确诗歌题材并了解怀古咏史诗词,为下文的探究做铺垫。)三、朗读诗词把握节奏1.自读课文,标注字音2.学生范读,校正字音3.观听朗读音频,体会音韵之美(朗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称作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文章应该读的高亢激昂、铿锵有力)4.有感情朗读,把握节奏提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诵读中初步感知诗歌内容,为深入合作探究做准备。)四、再读诗词描摹画面1.学生齐读上阙2.问题讨论:词的上阙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景象,文中在描写赤壁的壮景中哪些词富有感染力,为什么?明确:乱、穿、惊、拍、卷、雪乱:写出了岩石之险怪(险峻)穿:写出了山崖直插云霄之高峻惊:写出了江水的汹涌卷:突出了波涛力量之浩大雪:写出了浪花之汹涌词人运用夸张、拟人、比喻等不同的修辞手法,从赤壁的“形、声、色”等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雄奇壮丽”的赤壁之景。(读出激动昂扬之情)(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上阙中找出意象,组织语言描绘景观,明确意境;通过对画面的描绘,感受赤壁的奇景和长江的气势,进而引出下阕作者思古人之事。)3.讨论问题“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句有什么作用?明确:承上启下,由写景过渡到写人,总结上阙,引出下文。五、齐读诗词,思古人往事1.学生齐读词的下阕2.思考“赤壁怀古”怀的是什么人?(周瑜)3.与上阙中的哪一句相照应?(三国周郎赤壁)4.从下阙中找出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形象?明确:周瑜:年轻得意,英姿勃发;儒将风流,指挥若定;5.几百年后,再次临赤壁的苏轼又有怎样的人生际遇呢?同学们分享一下“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6.三国有横塑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隆中定策的诸葛亮,围绕赤壁可想的人物那么多,为什么苏轼独独怀念周瑜?联系写作写作背景: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五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7.把自己和周瑜做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苏轼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词人的形象与周瑜的形象?作者周瑜与作者比较(抒己志)建功年龄:周瑜三十多岁,苏轼四十多岁;职务:周瑜东吴都督,苏轼团练副使(虚职);际遇:周瑜功成名就,苏轼功业未就;外貌:周瑜英俊儒雅,苏轼早生华发;婚姻:周瑜幸福美满,苏轼屡遭不幸(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周瑜与苏轼的形象,知道怀古咏史诗词的手法-----对比;通过三国中的英雄人物,来引出苏轼所忆的周瑜;词人的形象与周瑜形象的对比,有利于学生接下来对词人情感的体悟。)六、赏析诗词,体悟情感1..赏析诗词最后两句,小组讨论思考:通过比较,苏轼发出了什么感慨?明确: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古人怀古,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清.吴乔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你是如何理解的呢?明确:人生如梦:写人生是短暂的、虚幻的,他想建功立业,但是已近知天命之年,人生易老,壮志难酬。一尊还酹江月:向江月以酒祭奠,引江月为知己,向江月寻求安慰,回归自然,融于自然。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也是他的诗意人生。资料补充:据苏轼的狱友记载,在乌台诗案的审讯过程中,苏轼遭遇了非人的待遇:“遥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从名满天下的大学士,沦落至挨骂受辱的阶下囚,苏轼的内心要经历多少番隐忍与挣扎?贬放黄州后,苏轼并未因此消沉,约朋友游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