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都的秋一、教材分析:《故都的秋》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居单元之首。课文所属单元皆为写景抒情性散文,重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情景交融手法的掌握以及对散文文辞的欣赏能力。《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全文紧扣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围绕“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这五个画面,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手法为我们呈现了一曲悲凉的颂歌。本文是单元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将进一步掌握“情景交融”等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提升对自然美的感悟力,体会作家对自然、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的思考,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二、学情分析:高中学生感性思维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学生们在初中已经学过朱自清的《春》等一些散文名家名篇,了解文人化散文抒情特点,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初读和泛读层面,难以深入理解“情景交融“手法的灵活运用方法和作家丰富、复杂的情感内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重在引导学生抓住文章核心景物特点,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情感。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掌握“秋”的特点;2、通过自由朗读、小组讨论,品词析句,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3、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与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品味悲凉之美和生命经历之美。四、教学重点:理解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内涵,掌握抒情方法。五、教学难点:体会悲凉之美与生命经历之美,了解作者这首“悲凉的颂歌“的内涵。六、教法与学法: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法七、课时安排:一个课时八、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在前面几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看到,毛泽东笔下的秋是“看万山红遍,层林浸染”的昂扬壮美;杜甫笔下的秋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开阔苍凉;那么,郁达夫笔下的秋又是怎么样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故都的秋》,来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1、郁达夫,浙江富阳人,1945年被日军杀害,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郁达夫幼年丧父,成年后留学日本饱受歧视与凌辱,性格忧郁、沉闷。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多是“静如止水式文学”。2、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杭州。1934年7月,他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写下了《故都的秋》。(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郁达夫从青岛赶到北平的缘由就是为了饱尝这故都的秋味,那在他眼中,故都的秋味有着什么样的特点?用文中原句回答。明确:第一段:“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概括,本文为我们描写了哪几幅画来体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明确:秋院晨观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化凉图、胜日秋果图3、故都即是北平,为何不是“北平的秋”?既然写北国的秋,为何在第二段中写江南的秋?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引导补充。明确:①“故都”更能体现作者对北平深深的眷恋之情,还蕴含着一种文化底蕴。“故都的秋”则蕴含着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和谐境界,明确而深沉。②写南国之秋的“慢、润、淡”是为了与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形成对比。南国之秋味“淡”则更显北国之秋味“浓”,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秋深切的眷恋与真挚的热爱。(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味”之不同展开研讨)(四)深入文本,具体研读1、提问:作者为什么不详写他所想念的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等北平著名景点,而是着重描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着一类平凡细小的事物呢?再读课文,同学交流。明确:更具典型性,容易引起共鸣;平凡事物的不凡情;风景名胜不符合“清、静、悲凉“的特点。(定位第三段,言之有理即可)2、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这五幅秋景是如何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再次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教师示范讲解“秋院晨观图“,剩余小组展示,教师指导总结。(1)秋院晨观图提问:文中提到“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作者为何以蓝、白色牵牛花为最佳?明确:相较于热烈的红色,蓝白色更显由于、悲伤,能更好体现秋的悲凉。(郁达夫在本段紧扣秋花的色彩,以大量的冷色调来为我们营造出一种悲凉的秋境)(2)秋槐落蕊图“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静“细纹、细腻、清闲”——清“落蕊、落寞、深沉”——悲凉写景角度:视听结合、动静结合(3)秋蝉残鸣图“无论何时都能听见啼唱”——以动衬静“衰弱”——对生命的告别,悲凉(4)秋雨化凉图灰沉沉、天又青了、青布单衣——冷色调清凉风——清冷清缓慢悠闲——清闲息列索落——拟声词(细小琐碎的雨声)静语气词:哎、了、呀、啦——悲叹——悲凉(难点)(运用语气词组句,在话语中感受悲凉)(5)胜日秋果图“淡黄嫩绿“——清、静明确:秋果成熟至八九分之时,西北风未来,此时清与静,与作者对故都秋的审美体验一致。[总结]五幅秋景图都围绕“清、静、悲凉“的关键词,其中”清、静“是景物的特点,“悲凉”更多的是主观情感。作者由着心中喜爱与悲凉的情感驾驭着写下这些秋景,也在秋景的“清与静”中尽显悲凉。2、郁达夫对于北国的秋是十分眷恋的,那么他为什么会把北国的秋写的如此“清、静、悲凉”?他是在颂秋还是悲秋?明确:颂秋。但是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可以说是对秋的一曲悲凉颂歌。(1)因美而颂,美的是生命经历的浓郁(回顾文眼“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还可以抓住“特别”来表现故都的秋的生命经历之美。)提问:南北两地的人群分别是何称谓,有何特点;南北两地秋天的蝉鸣又有何特点?引导学生定位文章第二段和第五段,自主思考并圈点勾画关键词,师生共填表格。明确:南国人忙碌,拥挤;北国人清闲、自在。南国城市吵闹压过蝉声,闹;北国何处可闻衰弱蝉声,静。因此在作者的主观感受中,北国之秋自然“清、静”浓度深。特别北国南国于人群中生命“清”美都市闲人缓慢休闲市民混混沌沌于蝉鸣中生命“静”美无处不有,衰弱郊外、山上才有“特别”的生命“清、静”之美含量高含量低(2)因悲而美,悲是心境的折射①悲的原因客观原因:景物固有的特征主观原因:时代环境:白色恐怖威胁;个人气质:幼年失怙,中经丧乱,气质忧郁;文人的共鸣(定位文中倒数第三段)。[总结]:郁达夫在饱尝人生的愁苦与哀痛之后,形成了于衰败中发现美的雅趣,在平凡中发掘美的俗趣,于家国多事之秋重返故都,将动荡的现实与个人的不幸融入到故都的“秋味“之中,抒发了时代的苦闷和深沉的爱国之情,所以这篇文章是一曲“悲凉的颂歌”,尽显悲凉之美。(五)拓展延伸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这首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明确:“胜春朝”“引诗情”体现感受。给人清新、开阔、胜过春天的感觉。2、同样是写秋天,前者悲凉,后者清新,这是什么原因?明确:这是由作者的主观感受所决定的,也就是情决定景的特点,也就是“以情驭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