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突破:制含氮气体型综合实验【解析版】_第1页
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突破:制含氮气体型综合实验【解析版】_第2页
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突破:制含氮气体型综合实验【解析版】_第3页
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突破:制含氮气体型综合实验【解析版】_第4页
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突破:制含氮气体型综合实验【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含氮气体型综合实验

1.(2020•湖南株洲一模)氮化铝(CrN)是一种良好的耐磨材

料,实验室可用无水氯化铝(CrCl3)与氨气在高温下反应制备,

反应原理为CrCk+NH生CrN+3HCl。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无水氯化铝。氯化铝有很强的吸水性,通常以氯化铝

晶体(CrCl3-6H20)的形式存在。直接加热脱水往往得到CR03,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以氯化

铝晶体制备无水氯化倍的方法是

(2)制备氮化倍。某实验小组设计制备氮化铭的装置如下图所

示(夹持与加热装置省略):

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实验开始时,要先打开装置A中活塞,后加热装置C,

目的是___________

③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装置D的作用是

④有同学认为该装置有一个缺陷,该缺陷是

(3)氮化铝的纯度测定。制得的CrN中含有行川杂质,取样

品14.38g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得固体残渣(CnO3)的质量为

16.72g,则样品中CrN与CrA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工业上也可用与限在高温下反应制备CrN。相关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提出一条能降低粗产品中氧含量的措施:

【解析】(1)氯化倍晶体(CrCk・6H20)加热后会发生水解,

直接加热脱水得到Cr20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rCl3-6H20=^

Cr203+9H20+6HClt;若以氯化倍晶体制备无水氯化络,则要抑

制其水解,要在HC1的气氛中加热。

(2)由制取氮化钙反应可知,装置中不能有空气,否则会影响

实验,所以实验开始时,要先打开装置A中活塞,后加热装置

C,目的是用生成的氨气排除装置内的空气;

③制备时装置中不能有水,所以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碱石灰,

用来干燥氨气;装置D则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装置C。

(3)设样品中CrN与CrA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由题给

条件有:①66g•11101一以A+118g•mol_TXy=14.38g,②2y

=16.72gx2;联立①②方程,解得x=0.2moLy=0.OlmoL

152g/mol

则样品中CrN与CrA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2mol:0.01mol=

20:lo

(4)根据题给信息中的反应CrCh+NH豆CrN+3HCL类比此反

应,若用Cn03与NH3在高温下反应制备CrN则生成氮化铝和水,

化学方程式为Cr203+2NH^2CrN+3H20;若要降低粗产品中氧含

量则要CeOs尽可能发生反应转化为氮化铝,可以采取增大NH3

的流量(浓度)的方法。

【答案】(1)2CrCl3•6H2O=A=Cr2O3+9H2O+6HClt;在HC1的气

氛中加热

(2)①CaO+Nft・H20=Ca(OH)2+NH3t

②用生成的氨气排除装置内的空气

③碱石灰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装置C

④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3)20:1

(4)Cr203+2NH3=31=2CrN+3H20;增大Nft的流量(浓度)(或其

他合理答案)

2.(2020-日照市五莲县高三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水合肿

(N2H4•H20)是一种强还原性的碱性液体,是一种用途广泛的

化工原料,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备(部分装置省略)。

步骤1关闭及、K3,打开KI,制备NaClO。

步骤2关闭及、K2,打开跖通入用一段时间;关闭除打开心,

通入阳3,制备N2H4・10。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碱石灰的仪器的名称为o

(2)配制30%Na0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

__________(填标号)。

A.容量瓶B.烧杯C.烧瓶D.玻璃棒

(3)步骤2中通入用一段时间的原因是

(4)本装置中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5)NH3与NaClO反应生成N2H4・&0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1)盛放碱石灰的仪器的名称为球形干燥管。(2)配

制30%Na0H溶液时,用天平称量质量,用量筒量取蒸情水倒在烧

杯中溶解NaOH固体,并用玻璃棒搅拌,需要玻璃仪器除量筒外

还有烧杯、玻璃棒。(3)步骤2中通入用一段时间的原因是排除

空气及多余氯气。选排除空气及多余氯气。(4)本装置中使用

氢氧化钙和氯化铉加热制备氨气的,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

2+2NH4Cl=A=CaCl2+2NH3t+2玲0。(5)加3与NaClO反应生成N2H4«H20

和NaCL化学方程式为:2NH3+NaC10=N2H4・H2()+NaCl。

【答案】(1)干燥管(2)BD(3)排除空气及多余氯气

(4)Ca(OH)2+2NH4CIACaCb+2NH3t+2H20

(5)2NH3+NaC10=N2H4•H20+NaCl

3.(2020•北京密云区一模)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是氮

肥工业及制造硝酸的原料。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N2(g)+3H2(g)42NH3(g)过程

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是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②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E2会(填“增大”或“减

小”或“不变”)。

③若要增大NH3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有o(填字母)

a.升高温度b.增大压强c.不断分离出NH3

(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加3能否被NO?氧化。

①C装置中制取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某同学认为NH3能被NO2氧化,且全部生成无毒物质,预期

观察到B装置中红棕色消失。下表为不同时间下观察到的现象。

时间1分钟2分钟3分钟

现象红棕色未消失红棕色未消失红棕色未消失

请分析没有达到预期现象可能的原因(任写两条)

【解析】(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原理是利用固体氯化核和氢氧

化钙加热反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1+Ca(OH)2A

CaCl2+2NH31+2H20;(2)①由图示可知,生成物能量低于反应

物的能量,故该反应放热;②加入催化剂会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导致E2减小;③由图示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

平衡逆向移动,NB产率降低,故不选;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

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限产率增大,可

选;不断分离出NB,会促使反应正向进行,限产率增大。(3)

①浓硝酸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2+

^+4^+2^3"=^+2^21+2H20;②造成未能观察到C装置中的

预期现象可能原因是:NOZ氧化性较弱,不能将阳3氧化;在此条

件下,限的转化率极低;反应速率慢;通入的NO2过量等。

【答案】(1)2NH4C1+Ca(OH)2^CaCl2+2NH31+2H20

(2)①放热②减小③be

+-2+

(3)@CU+4H+2N03=CU+2N02t+2H20

②NO2氧化性较弱,不能将加3氧化;在此条件下,NH3的转化率

极低

4.(2020•防城港高三上学期期中)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仪器

组装一套制备氮化硼晶体的装置。反应原理是

B2O3+2NH豆2BN+3H2。(已知:BN高温下能被空气氧化,不溶于

水;B2O3难溶于冷水但可溶于热水)。

(1)各仪器接口由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o

(2)实验过程分为如下操作:①提纯BN;②滴加浓氨水;③添

加药品;④连接装置;⑤加热管式电炉;⑥检查装置气密性;

⑦取出反应混合物;⑧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段时间的氨气.则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

(3)装置D的作用是o

(4)装置C能产生氨气的原因有(答出其

中一项即可)。

(5)管式电炉加热反应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反应结束时,继续通一段时间氨气的目

的是o

(6)除去产物中未反应的B2O3并得到纯净的BN固体的实验操作

是。

【解析】(1)要使B2O3+2NH3涯2BN+3H2。发生,首先要制取氨气,

用浓氨水制取的氨气中含有水分所以要对氨气进行干燥,然后

是氨气和氧化硼反应生成氮化硼,氨气极易溶于水易产生倒吸

现象,所以尾气处理之前要有缓冲装置,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能

污染空气,所以还要有尾气处理装置,所以该实验装置顺序是:

气体制取装置一气体干燥装置f氨气和氧化硼反应装置一尾气

处理缓冲装置一尾气处理装置,各仪器接口由左到右的连接顺

序为eabcdfgh;(2)该实验操作步骤为:先连接装置,再检验

装置的气密性,如果气密性良好,然后向装置中加固体,为得

到氨气,向C装置中固体的加浓氨水,将生成的氨气通入各装置,

排除空气的干扰,再加热管式电炉,使氨气和氧化硼反应生成

氮化硼,反应后停止加热,装置冷却后取出反应混合物,最后

提纯得到较纯净的氮化硼,所以实验步骤为:④⑥③②⑤⑧⑦

①;(3)氨气极易溶于水,如果将导气管直接深入到稀硫酸中

会产生倒吸现象,为防止产生倒吸,必须有一个缓冲装置,所

以D是一个缓冲装置,目的为防止倒吸;(4)氨水中存在可逆

反应NH3+H2g+NH3・H2g=^NH;+0H-,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水,

促使氨气放出;或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电离出大量0H

一,反应逆向进行有利于NH3放出;或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

热,促进NH3・H20分解,并使气体溶解度下降,有利于NH3放出;

(5)BN高温下能被空气氧化,为防止氮化硼被氧化,所以必须

首先除去各装置中的氧气;冷却后还需要通入氨气,目的是防

止氮化硼被氧化;(6)BN高温下能被空气氧化,不溶于水;B203

难溶于冷水但可溶于热水,所以将粗产品加入适量的热水,充

分搅拌后趁热过滤,用热水洗涤滤渣2〜3次,烘干即可得到较

纯净的氮化硼。

【答案】(1)eabcdfgh(2)④⑥③②⑤⑧⑦①(3)防止倒吸

(4)氨水中存在可逆反应限+40=上限・1120=^陶++011一,生

石灰与水反应消耗水,促使氨气放出;或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

氢氧化钙电离出大量0H,反应逆向进行有利于NH3放出;或生

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促进NfVIW分解,并使气体溶解度

下降,有利于NH3放出

(5)除去装置中的氧气;冷却反应混合物防止BN被氧化

(6)粗产品加入适量的热水,充分搅拌后趁热过滤,用热水洗

涤滤渣2〜3次,烘干

5.(2020•德州一模)亚硝酰氯(N0C1)是一种黄色气体,沸

点为一5.5℃。其液体呈红褐色。遇水发生反应:2NOC1+H2O=

2HC1+N0f+N021o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用CL和NO制

备N0C1。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甲装置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丙中的液体为

(2)实验时,先通入Cb,待丁中烧瓶内充满黄绿色气体时,

再通入N0,这样做的目的是o

(3)装置丁中冰盐水的作用是o

(4)经分析该套装置设计上有一处明显缺陷,改进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描述)。

(5)吸收尾气时,N0C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已知:N0+N02+2Na0H=2NaN02+H20)

(6)反应完成后,取烧瓶中所得产物mg溶于水,配制成250mL

溶液,取出25.00mL,以KCrCX溶液为指示剂,用cmol-L—AgNOs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mL。则产物中

N0C1纯度的计算式为o

【解析】(1)装置甲中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

和水,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Cu+8H++2N(V=3CU2++2N0f+4H20;

装置丙中盛有浓硫酸,目的是干燥和混合一氧化氮和氯气。(2)

由于一氧化氮易被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氮,实验时,先通入Cb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后,再通入N0,防止NO被氧化。(3)由题给

信息可知,亚硝酰氯的沸点为一5.5℃,遇冷易转化为液态,则

装置丁中冰盐水的作用是液化亚硝酰氯,便于收集产品。(4)

由于硝酰氯遇水发生反应,所以应在装置丁和戊之间增加一个

气体干燥装置,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丁中硝酰氯与水发生反应。

(5)由题给化学方程式2N0Cl+H20=2HCl+N0f+N021和

N0+N02+2Na0H=2NaN02+H20nT^n,NOCI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

NaCl、NaNOz和&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0Cl+2Na0H=

NaCl+NaN02+H20o(6)由题给化学方程式2NOC1+H2()=2HC1+NO

t+NO2t可知,硝酰氯溶于水得到盐酸,由N0Cl~HCrAgN03可

-3

得mg样品中n(NOCI)=n(AgNO3)=cmol/LXVX10LX10=

0.OlcVmol,则则产物中NOCI纯度为迹啦竺型则X100%=

mg

0-655c,vX100%o

m

+-2+

【答案】(1)3CU+8H+2N03=3CU+2N0t+4H20;浓硫酸

(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避免氧化NO

(3)液化亚硝酰氯,便于收集产品

(4)在装置丁和戊之间增加一个气体干燥装置

(5)NOCl+2NaOH=NaCl+NaNO2+H2O

(6)”国"X100%

m

6.(2020•闵行区二模)硫酸铜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

实验室中可将适量浓硝酸分多次加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

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装

置如图1所示)。

(1)配制质量分数20%的硫酸需要100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

1.84g/cm3)和mL蒸储水,配制所需仪器除烧杯、量筒、

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有O

(2)图1中烧瓶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3)图2是图1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有:①;②

O为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

进行了如下设计:

方案1:以空气为氧化剂,将铜粉在某仪器A中反复灼烧,

使铜与空气充分反应生成氧化铜,再将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反应后,过滤、蒸发、结晶等,用少量95%的酒精淋洗后晾干,

得CUS04・5H2。晶体。

方案2:将空气或氧气直接通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

中,发现在常温下几乎不反应.向反应液中加Fez(S04)3,即

发生反应。反应完全后向其中先后加入物质甲、物质乙,取样

检验后,过滤、蒸发、结晶,滤渣可循环使用[已知Fe(OH)2、

Fe(OH)3和Cu(OH)2完全沉淀时的pH分别为9.6、3.7和6.4]

(4)方案1中的A仅器名称是,晶体采用酒精淋洗的优

点是O

(5)方案2中物质甲可以是(选填答案编号,下同),

物质乙可以是O

a.Cub.CuC03c.CuOd.氨水e.氯水

f.双氧水

取样检验是为了确认Fe?+是否除净。有同学设计了以下两种方

法:

方法①:取样于试管f滴加KSCN溶液;

方法②:径向层析一喷KSCN溶液指出你认为不合理的方法

及存在的问题

(6)用铜粉制硫酸铜,上述方案1、方案2都不是十分理想,一

种更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在氧气存在时用热稀硫酸与铜粉反

应,其化学方程式是O

【解析】(1)配制质量分数20%的硫酸需要100mL98%的浓硫酸

(密度为L84g/cm3),设需要水xmL,由配制溶液前后溶质的

质量不变,则100mLxL84郭n?x98%X1OO%=2O%,解得X=

100xl.84g/cm3+xxlg/cm3

717.6mL,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应利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烧瓶中发生Cu与稀硝酸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为

+2+

3CU+8H+2N03"=3CU+2N0t+4H20;(3)由装置比较可知,装

置2中多出的装置能①溶液不导管不直接接触,防止倒吸,②N0

与氧气及碱反应,使有害气体能被完全吸收;(4)由铜粉在某

仪器A中反复灼烧,使铜与空气充分反应生成氧化铜,贝!IA为生

烟,酒精与水互溶,除去晶体中的水并减少晶体溶解,则晶体

采用酒精淋洗的优点是酒精与水互溶且极易挥发,减少晶体溶

解;(5)由方案可知,Cu与Fez(SOD3反应,应除去亚铁离子,

则加入f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再利用be促进铁离子水解转

化为沉淀而除去,确认Fe3+是否除净的方法①中C/+的蓝色对检

验有干扰;(6)在氧气存在时用热稀硫酸与铜粉反应生成硫酸

铜,该化学反应为2Cu+02+2H2so4A2CUS04+2H20。

【答案】(1)717.6;玻璃棒

+2+

(2)3CU+8H+2N03~=3CU+2N0t+4H20

(3)防止倒吸;有害气体能被完全吸收

(4)生烟;酒精与水互溶且极易挥发,减少晶体溶解

(5)f;be;方法①中Cu"的蓝色对检验有干扰

(6)2CU+02+2H2S04=A=2CUS04+2H20

7.(2020•内蒙古呼伦贝尔一模)工业上亚硝酸钠可用作媒染

剂、缓蚀剂等。实验室以铜、浓硝酸、氢氧化钠为原料制备亚

硝酸钠的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已知:N0和NO2一均

能被酸性KMnCh溶液氧化为N(V。

(1)连接装置后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然后

装入药品。

(2)装置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装置乙的作用是。

(4)实验结束后,打开甲装置的弹簧夹,通入用,其目的是

(5)装置丁的作用是o

(6)为了测定丙中NaNOz的浓度,取丙中溶液20.00mL,用

0.lOOOmol/L的酸性KMrA溶液进行滴定,消耗KMnO,溶液

10.OOmLo请回答:

①酸性KMrQ溶液盛放在滴定管中。

②判断滴定达终点时的依据为。

③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出NaNOz的浓度为

______mol/Lo

④配制酸性KMnCh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NaN02

的浓度(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解析】(1)装置中有气体参与,故连接好装置之后,应检查

装置气密性;(2)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

+2+

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U+4H+2N03-=CU+2N02f+2H20;(3)为

防止N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产生倒吸,因此装置乙的作用是

安全瓶,防止倒吸;(4)实验中产生的N0和NO?有毒,不能排放

到空气中,要全部除去,打开甲装置的弹簧夹,通入其目

的是排尽装置中残留有毒气体(防止污染环境);(5)装置丁的

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6)①酸性KMnO,溶液具有氧

化性,只能使用酸式滴定管盛装;②酸性KMnO4自身可做指示剂,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后,锥形瓶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

且半分钟内不褪,即为达到终点;③亚硝酸根离子与酸性高镒

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硝酸根离子和镒离子,离子反应为:

-+-2+

5N02+2Mn0r+6H=5N03+2Mn+3H20,滴定时消耗KM11O4溶液

10.00mL,高镒酸钾的物质的量=0.01LX0.1000mol/L=

0.OOlmoL则亚硝酸钠的物质的量X0.001mol=

0.0025moL其浓度为c(NaN02)=^^'=0.125mol/L;④

配制酸性KMnO4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高镒酸钾溶

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大,滴定时消耗高镒酸钾的体积偏小,

计算的NaNOz的浓度偏低。

【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2)CU+4H+2N03-=CU+2N02f+2H20

(3)安全瓶,防止倒吸

(4)排尽装置中残留有毒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5)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

(6)①酸式

②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后,锥形瓶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

且半分钟内不褪

_+2+

(3)5N02~+2Mn04+6H=5N03~+2Mn+3H20;0.125④偏低

8.(2020•枣庄一模)亚硝酰氯(N0C1)是一种红褐色液体或

黄色气体,其熔点一64.5℃,沸点一5.5℃,遇水易水解。它是

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可由N0与Ch在常温常压下合成,相关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N0C1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NOC1的电子

式为o

(2)选用X装置制备NO,Y装置制备氯气。检验X装置气密性的

具体操作:o

(3)制备亚硝酰氯时,检验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①实验开

始,需先打开,当时,再打开

,Z中有一定量液体生成时,停止实验。

②装置Z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O

(4)若不用A装置对实验有何影响(用化学

方程式表示)。

(5)通过以下实验测定NOC1样品的纯度。取Z中所得液体100g

溶于适量的NaOH溶液中,配制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样品

溶于锥形瓶中,以KzCrO,溶液为指示剂,用cmol・LTAgN03标准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0.OOmLo滴定终点的

现象是,亚硝酰氯(N0C1)的质量分数为o

-10

(已知:AgzCrCh为砖红色固体;Ksp(AgCl)=1.56X1O,Ksp

4

(Ag2CrO4)=1.OX1()T2,Ksp(AgN02)=5.86X10-)

【解析】(1)N0C1的中心原子为N,0与N共用两个电子对,C1

与N共用一个电子对,则电子式为向ZW"。(2)利用大气压

强检查X装置的气密性。将导气管右端接胶管并用止水夹加紧,

向U型管左管加水至左管液面高于右管,静止片刻,若液面差不

变,则气密性良好;(3)①实验开始前,先打开友、及,通入一

段时间CL,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再打开器,通入NO反应,当有

一定量的NOC1产生时,停止实验。②Z装置为NO与Cb在常温常

压下合成NOCL反应方程式为:2NO+C12=2NOC1。(4)A装置的

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进入Z装置。没有A装置,空

气中的水蒸气进入Z,亚硝酰氯遇水易发生水解:N0Cl+H20=

HN02+HCL产率降低。(5)以LCiU溶液为指示剂,用AgNOs标

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时,沉淀由白色变为砖红色,半分钟内

不变色,此时A(Ag+)=n(CD,取Z中所得100g溶于适量的

NaOH溶液中,配制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样品溶于锥形瓶

中,25mL样品中:z?(NOCl)=z?(Ag+)=cmol*L-1X0.02LXL

25.00mL

=0.2cmol,m(NOCI)=0.2cmolX65.5g/mol=13.leg,亚硝

酰氯(NOCI)的质量分数为U」空X100%=13.1以。

100g

【答案】(1)心:

(2)将导气管右端接胶管并用止水夹加紧,向U型管左管加水

至左管液面高于右管,静止片刻,若液面差不变,则气密性良

(3)及、及;A中充有黄绿色气体时;&2NO+C12=2NOC1

(4)NOC1+H2O=HNO2+HC1

(5)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生成砖红色沉淀,且半分钟内无变

化;13.1c%

9.(2020•无锡高三上学期检测)亚硝酸钠(NaN02)在纤维纺

织品的染色和漂白、照相、生产橡胶、制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也常用于鱼类、肉类等食品的染色和防腐。但因其有毒,所以

在食品行业用量有严格限制。现用下图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已

省略)及药品,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及气体产物的成分。

已知:①N0+N02+20H-=2N02一+比0;②气体液化的温度:NO2为

21℃,N0为一152℃。

(1)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仪器的连接顺序(按

左f右连接)为A、C、、、o

(2)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排除装置中

的空气,目的是o

(3)在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70%硫酸后,A

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①确认A中产生的气体含有N0,依据的现象是

②装置E的作用是o

(4)如果向D中通入过量。2,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o如果没有装置C,对实

验结论造成的影响是。

(5)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得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

【解析】(1)根据NO、NO2的液化温度和性质可知装置D用于检

验NO,装置E用于检验NO2,装置B为尾气处理装置,NO?会干扰NO

的检验,所以为了检验装置A中的气体产物,仪器的连接顺序是

A、C、E、D、Bo(2)由于NO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NO2,

所以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可能产生

的NO被氧化成NO2,造成对A中反应产物检验的干扰。(3)①利

用装置D检验NO。开始时装置D中无色,通入氧气后出现红棕色

气体即可证明NO的存在。②装置E的作用是降温冷凝,使NO2完

全液化,避免干扰NO的检验。(4)因为NO2、和水共同作用可

以产生HNO3,所以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02+02+4Na0H=4NaN03+2H20o如果没有装置C,A中挥发出的水

蒸气能与NO?反应产生NO,造成对NO的来源认识不清。(5)装

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N()2+H2s04=Na2sO4+NO2t+N0

t+H20O

【答案】(1)EDB

(2)防止可能产生的NO被氧化成NO2,造成对A中反应产物检验

的干扰

(3)①装置D中通入氧气后出现红棕色气体

②冷凝,使N()2完全液化

(4)4N02+02+4Na0H=4NaN03+2H20;

水蒸气会与NO2反应产生NO,造成对NO的来源认识不清

(5)2NaN02+H2S04=Na2S04+N021+N0t+H20

10.(2020•雅安一模)氮化钙(CaB)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试剂,

遇水剧烈水解。实验室可由氮气和钙加热制得,已知:金属钙

易与。2、反应,实验装置如下图(省略部分固定装置)。

(1)氮化钙中所含的化学键为(填“共价键”或

“离子键”)。

(2)球形干燥管中的干燥剂可选用碱石灰,结合化学方程式解

释其作用o

(3)制备过程中末端导管必须始终插入试管A的水中,目的是:

①便于观察M的流速,②

(4)制备氮化钙的操作步骤:

①按图示连接好实验装置;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入药品,打开活塞K并通入他

④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

⑤反应结束后,熄灭酒精灯,继续通用,使装置冷却至室

温;⑥拆除装置,取出产物。

(5)上述步骤中③和④(填“能”或“不能”)交换,

理由是o

(6)氮气不足会影响实验制得CasNz的纯度。为测定氮化钙的纯

度,实验结束后取一定量的固体混合物于足量水中,收集到气

体共6.72L(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将该气体通入装有足量灼热

CuO的硬质玻璃管中充分反应,测得硬质玻璃管中固体质量减轻

6.4go则Ca此的纯度为(用百分数表示,保留

一位小数)(注:氨气能被灼热氧化铜氧化,生成一种对环境无

污染气体)。

(7)氨气与氧气在催化剂条件下会生成大气污染物NO,下图是

间接电化学法除NO,其原理如下图所示。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

式(阴极室溶液呈酸性);吸收池中除去NO

的离子方程式为o

-+-22

(7)2HS03+2H+2e=S204~+2H20;2N0+2S204~+2H20=N2+4HS03

【解析】(1)氮化钙为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Ca"〔心】'3〔法广。犷,含有化学键为离子键;(2)根据题意,

Ca此遇水剧烈水解,因此干燥剂的作用是防止A中的水进入直玻

璃管中,使CaB与水反应:Ca3N2+6H20=3Ca(OH)2+2NH31,导

致产物不纯;(3)凡与钙反应,可以通过试管A便于观察用的流

速,金属钙易与氧气反应,导管必须插入试管A的水中的作用是

防止空气进入硬质玻璃管跟金属钙反应;(4)因为有气体参与

反应,因此②的操作步骤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5)

装置中有空气,如果直接加热,Ca与。2发生反应,生成杂质CaO,

即③④不能交换;(6)氮气不足会影响实验制得Ca此的纯度,

即Ca此中含有Ca单质,该混合物与水反应:Ca+2H20=Ca(OH)

2+H21,Ca3N2+6H2O=3Ca(OH)2+2NH31,H2>限还原氧化铜,

发生的反应方程式分别是H2+CUO==A=CU+H2。、3CuO+2NH3A

3CU+N+3H0,A(NH3)+HH2)=

22根据信息,得出&72L=03mol,

22.4L/mol

利用质量差:

H2+CUO=A=CU+H20Am=16g

n(H2)16/7(H2)g

3CUO+2NH3^=3CU+N2+3H20Am=48g

n(NH3)24A(NH3)g

16z?(H2)+24/7(NH3)=6.4g,解得n(H2)=0.ImoLn(NH3)

=0.2moL从而求出加(CaN)=0.ImolX148g•mol-1=14.8g,

m(Ca)=0.ImolX40g,mol-1=4g,即氮化钙的质量分数为a

148g

(MgCl2)=X100%=78.7%;(7)根据电解的原理,阴

14.8g+4g

极上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根据装置图,HS03-在阴极上得电子,

转化成S2(V,电解质溶液为酸性,即阴极反应式为2由。3一

+2-

+2H+2e-=S204+2H20;根据装置图,吸收池中应是Sz(V一和N0

发生反应,N0转化成弗,S2(V一转化成HSCV,即离子方程式为

2-

2N0+2S204+2H20=N2+4HS03"<.

【答案】(1)离子键

(2)防止水蒸汽进入硬质玻璃管与CaNz发生反应:Ca3N2+6H20

=3Ca(OH)2+2NH31,导致产物不纯

(3)防止空气进入硬质玻璃管跟金属钙反应

(4)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5)不能;后通氮气会导致装置中的氧气与钙反应,生成杂质

CaO

(6)78.7%

11.(2020•湖北黄石一模)LisN是一种储氢材料,可以用Li

和用在450c反应制备。已知LiN易水解。下图是某实验小组

设计的实验室制备少量LiA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的作用是,如果B

装置中玻璃管两端没有玻璃棉,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O

(2)D装置中的试剂是,作用是

(3)C装置的小盘中放有少量Li的作用是

(4)实验步骤如下:安装好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试剂,

(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步骤的标号),

拆除装置,取出产物。

①点燃B处酒精灯加热B装置中试管;②打开弹簧夹K,通入

空气;③关闭电加热装置,充分冷却;④调节电加热装置控制

温度为450℃;⑤关闭弹簧夹K;⑥熄灭B处酒精灯。

(5)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用化学方法区分Li与LiN,写出实

验简要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

(6)Li3N在均中加热时可得到氨基锂(LiNHz),该反应在270℃

可逆,所以Li3N可作为储氢材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1)碱石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B

装置中灼热的铜粉可以除去空气中的氧气,避免与Li反应;

如果B装置中玻璃管两端没有玻璃棉,铜粉可能堵塞导气管o(2)

根据题意,LiN易水解,D装置中的试剂要能防止外界水蒸气进

入C装置,可以选用浓硫酸。(3)C装置的小盘中放有少量Li,

可以进一步除去空气中剩余的少量氧气。(4)安装好仪器,检

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试剂,为了防止氧气进入C装置,需要先点

燃B处酒精灯,然后通入空气,再调节电加热装置控制温度为

450℃,反应生成LiA,关闭电加热装置,充分冷却,关闭弹簧

夹K,最后熄灭B处酒精灯,拆除装置,取出产物。(5)金属锂

能与水反应放出氢气,同时生成氢氧化锂,LiH能水解生成氢

氧化锂和氨气,因此只需要检验生成的气体即可。(6)LiA在

为中加热时可得到氨基锂(LiNlL),根据原子守恒,还应该生成

LiH,该反应在270℃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isN+2H2A

LiNH2+2LiHo

【答案】(1)除去空气中氧气;铜粉堵塞导气管

(2)浓硫酸;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C装置,与LiA反应

(3)进一步除去空气中氧气

(4)①②④③⑤⑥

(5)取少量样品投入水中,有气泡产生,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

纸置于收集到的气体中,如果试纸变蓝,则该样品是LiN,如

果试纸不变色,则该样品是Li(或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酚酬溶液

中,如果溶液变红,则样品是Li4,如果溶液不变红,则样品

是Li,答案合理即可)

(6)Li3N+2H2^LiNH2+2LiH

12.(2020•张家口一模)氮化镁(MgN)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

剂。某化学兴趣小组拟制备氮化镁并测定产品纯度。已知:①

氮化镁极易与水反应;②实验室在加热条件下用饱和NaNOz溶液

和饱和(岫)2sO4溶液混合制备即③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

收少量。2。

I.制备氮化镁。他们选择下列装置设计实验(装置可重复使

用):

(1)仪器a的名称是,氮化镁的电子式是

(2)气体从左至右,装置连接顺序为

(填代号)

(3)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用化学方法检验产品中含有氮化镁(MgM),设计实验方

案:

II.测定产品纯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氮化镁产品纯度(杂质

不产生气体,氨气不溶于煤油)。

(5)当产品与蒸储水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调平液面、读

数。调平液面的操作是O

(6)取产品质量为wg,开始量气管读数为V】mL,最终量气管读

数为V2mL(折合成标准状况),则该样品纯度为

(用代数式表示)。如果开始俯视刻度

线,终点时仰视刻度线,则测得结果(填“偏高”

“偏低”或“无影响”)。

【解析】(1)根据仪器a特点,仪器a为圆底烧瓶;氮化镁为离

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⑶:广[:及F-MF;(2)实验目的

是制备氮化镁,实验原理3Mg+NzAMg3N2,装置A为制备用,N2

中混有氧气和水蒸气,下一步是除去氧气和水蒸气,然后得到

N2,空气中有水蒸气,还要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装置B中,B

装置后还需要连接C,即顺序是AfDfCfBfC;(3)A的作用是

制备即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N02+(NH4)2sO,ANa2so4+2总

t+4H20;(4)根据信息,氮化镁易与水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Mg3N2+6H20=3Mg(OH)21+2NH31,设计的方案为取少量产品溶

于足量的蒸储水中,生成白色沉淀,加热后产生使湿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证明产品中含有MgMz;(5)观察装置

图可知,上下移动水准瓶可以调平水准瓶中液面和量气管内液

面,确保量气管内的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6)氮化镁与水反

^Mg3N2+6H20=3Mg(OH)21+2NH31,氨气的体积为也一%)

(V2-V,)X10-LX1X1

mL,根据反应方程式,氮化镁的纯度为22.4L/mol—2——X

100%=笠守%;开始俯视刻度线,读数V1偏小,终点仰视刻

度线,读数V2偏大,(V2-VJ偏大,即所测氮化镁的纯度偏高。

【答案】(1)圆底烧瓶;国]3

(2)A、D、C、B、C

(3)2NaN02+(限)2S04=^=Na2S04+2N21+4H20

(4)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的蒸镭水中,生成白色沉淀,加热后

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证明产品中含有

Mg3N2

(5)上下移动水准瓶(6)25(%一%)%;偏高

112w

13.(2020•潍坊一模)氮化锯(Sr3N2)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生产

荧光粉。已知:锢与镁位于同主族:锯与氮气在加热条件下可

生成氮化锢,氮化锢遇水剧烈反应。

I.利用装置A和C制备SnM

(1)实验装置中玻璃管之间需用橡皮管连接,其连接方法是先

将,然后稍稍用力即可将玻璃管插入橡皮管。

(2)写出由装置A制备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装置A中a导管的作用是o利用

该套装置时,有同学提出应先点燃置A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

点燃装置C的酒精灯,你同意其观点吗?(“同意”或“不

同意”)。理由是O

II.利用装置B和C制备Sr^。利用装置B从空气中提纯用(已知:

氧气可被连苯三酚溶液定量吸收)

(4)写出装置B的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装置C中广口瓶盛放的试剂是o

DI.测定SnN?产品的纯度

(6)取10.0g该产品,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水,将生成的气体全

部通入浓硫酸中,利用浓硫酸增重质量计算得到产品的纯度,

该方法测得产品的纯度偏高,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经

改进后测得浓硫酸增重1.02g,则产品的纯度为o

【解析】(1)实验装置中玻璃管之间需用橡皮管连接,连接橡

皮管和玻璃管时,先将橡皮管和玻璃管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

可将玻璃管插入橡皮管。(2)装置A中饱和氯化钱和亚硝酸钠反

应生成弗,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H,Cl+NaNOzANzt

+NaCl+2H20o(3)装置A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a导管的存在,

可以平衡气压,使饱和氯化铁溶液顺利流下。利用该套装置时,

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氧气与金属锢反应,实验时一个先点燃装置A

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装置C的酒精灯。(4)利用装置B

和C制备SrN。利用装置B从空气中提纯岫,其中氧气可被连苯

三酚溶液定量吸收,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NaOH溶液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02+20H-=C(V-+H20。(5)氮化锯

遇水剧烈反应,进入装置C的氮气需要干燥,广口瓶盛放的试剂

可以是浓硫酸。(6)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生成的气体中

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未将气体中的水蒸气除去,也被浓硫酸

吸收,导致测得氨气的质量偏大,造成测得的产品的纯度偏高;

Sr3N2+6H20=3Sr(OH)3+2NH31,取10.0g产品,向其中加入适

量的水。将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到浓硫酸中,浓硫酸增重1.02g,

为氨气质量,氨气的物质的量=-^~=0.06niol,贝!In(Sr^)

17g/mol

=0.03mol,产品纯度=幽吧匹幽X100%=87.6%。

10.0g

【答案】(1)橡皮管和玻璃管润湿(只将其中之一润湿也给分)

(2)NH4Cl+NaN02=A=N21+NaCl+2H20

(3)平衡气压,使液体顺利流下;同意;利用生成的必将装置

内空气排尽(或排尽装置内空气等)

-2

(4)C02+20H=C03-+H20(5)浓硫酸

(6)未将气体中的水蒸气除去,也被浓硫酸吸收(或其它合理

答案);87.6%

14.(2020•枣庄二模)氮化锢(SrN)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生产

荧光粉。锅与氮气在加热条件下可生成氮化锢,氮化锢遇水剧

烈反应。某同学设计如下装置制备氮化锢(各装置盛装足量试

剂),所使用的氮气样品可能含有少量CO、CO?、O2等气体杂质。

已知:醋酸二氨合亚铜CH3COO[Cu(NH3)2]溶液能定量吸收CO,

但易被O2氧化,失去吸收C0能力;连苯三酚碱性溶液能定量吸

收。2。

ABCDEF

I,氮化锢的制取

(1)装置B仪器的名称是o

(2)装置C、D、E盛装的试剂分别是(填代号)。

甲.连苯三酚碱性溶液乙.浓硫酸丙.醋酸二氨

合亚铜溶液

(3)该套装置设计存在缺陷,可能会导致产品变质,提出改进

方案o

II.产品纯度的测定

称取6.Ogi中所得产品,加入干燥的三颈瓶中,然后由恒

压漏斗加入蒸储水,通入水蒸气,将产生的氨全部蒸出,用

200mLl.00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完全吸收(吸收液体积变化忽

略不计)。从烧杯中量取20.00mL的吸收液,用l.OOmol/LNaOH

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16.OOmLNaOH溶液。(图

中夹持装置略)

1.水

2.长玻璃管

3.蒸储水

4.I所得产品

5.盐酸标准溶液

(4)三颈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5)装置中2的作用为

(6)用1.OO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1时所选指示剂

为(填字母)。

A.石蕊试液B.酚儆试液C.甲基橙

(7)产品纯度为o

(8)下列实验操作可能使氮化锢(Sr3N2)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_________(填字母)。

A.滴定时未用NaOH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B.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C.摇动锥形瓶时有液体溅出

【解析】(1)装置B仪器名称是洗气瓶。(2)醋酸二氨合亚铜用

于吸收CO,但易被氧化,而连苯三酚碱性溶液用于吸收所

以应放在醋酸二氨合亚铜溶液的前面,浓硫酸用于干燥放

在最后面,故装置C、D、E盛装的试剂分别是甲丙乙。(3)该套

装置设计存在缺陷,只考虑反应前除杂和防止水蒸气进入,没

有考虑尾端管口可能会进入空气,从而得出改进方案为在装置F

后连接一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4)三颈瓶中发生Sr此与庆0反

应生成Sr(0H)2和NB,化学方程式为Sr3N2+6H20=3Sr(OH)2+2NH3

to(5)装置中2与大气连通,可用于平衡内外压强,防止产生

负压,其作用为。平衡气压,防止倒吸。(6)用LOOmol/LNaOH

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1时,需防止NH4cl与NaOH发生反应,所

以应选择变色范围在酸性区域的指示剂,所选指示剂为c。(7)

与NH3反应的盐酸物质的量为:0.200LX1.00mol/L-0.0160L

XL00mol/LX剪叽=0.04moLA(Sr^)=0.02mol,产品纯

20mL

度为蟹㈣咨理㈣X100%=96.93%。(8)滴定时未用NaOH标

6.0g

准溶液润洗滴定管,所用k(NaOH)增大,与NH3反应盐酸的物

质的量减小,产品纯度偏低,a不合题意;读数时,滴定前平视,

滴定后俯视,所用「(NaOH)减小,与Nft反应盐酸的物质的量

增大,产品纯度偏高,b符合题意;摇动锥形瓶时有液体溅出,

所用「(NaOH)减小,与NH3反应盐酸的物质的量增大,产品纯

度偏高,c符合题意。

【答案】(1)洗气瓶(2)甲丙乙

(3)在装置F后连接一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4)Sr3N2+6H20=3Sr(OH)2+2NH3t

(5)平衡气压,防止倒吸(6)c(7)96.93%(8)be

15.(2020•山西省重点高中联考)氮化铝(A1N)是一种灰白

色固体,能与水缓慢反应。利用阳3和A1在800c以上反应可制

备A1N,实验装置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②中盛放的药品为;装置④的作用是吸收

氨气和o

(2)实验时先点燃①处酒精灯,其目的是o

(3)为使实验安全,装置④的尾气处理方法是

(4)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1)装置②中盛放的药品应为能干燥NH3的固体,即为

碱石灰(或生石灰或氢氧化钠);装置④的作用是吸收氨气和防

止空气中水蒸气的进入。(2)实验时先点燃①处酒精灯,其目

的是产生气体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出,防止生成的乩与空气混合

发生爆炸。(3)为使实验安全,装置④的尾气处理方法是将气

体通到室外或烧掉。(4)装置①中发生反应为实验室制氨气的

反应2NH4C1+Ca(OH)2=A=CaCl2+2NH31+2H20;装置③中发生反

应为铝与氨气的置换反应2A1+2NH3堇=2A1N+3H2。

【答案】(1)碱石灰(或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防止空气中

水蒸气的进入

(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3)气体通到室外或烧掉

(4)2NH4C1+Ca(OH)2^CaCl2+2NH31+2H20;

2A1+2NH耳2A1N+3H2

16.(2020•攀枝花二模))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模拟工业制

备硫氧化钾(KSCN)o实验装置如图:

已知:①CS2不溶于水,比水重;限不溶于CS2;②三颈烧瓶内

盛放有CS2、水和催化剂。

实验步骤如下:

⑴制备岫SCN溶液:CS?+3限谭*NH4sCN+NH4Hs(该反

应比较缓慢)

①实验前,经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三颈烧瓶的下层CS2液

体必须浸没导气管口,目的是

②实验开始时打开K1,加热装置A、D,使A中产生的气体缓缓

通入D中,至CS2消失。贝!j: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

(2)制备KSCN溶液:熄灭A处的酒精灯,关闭Ki,移开水浴,

将装置D继续加热至105C,当NH4Hs完全分解后(NH4Hs=H2s

t+3NH31),打开除再缓缓滴加入适量的KOH溶液,发生反

应:NH4SCN+KOH=KSCN+NH31+H20O小组讨论后认为:实验中滴

加入相同浓度的K2c溶液比KOH溶液更好,理由是

(3)制备硫氧化钾晶体:先滤去三颈烧瓶中的固体催化剂,再

减压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干燥,得到硫

氟化钾晶体。

(4)测定晶体中KSCN的含量:称取10.0g样品配成1000mL

溶液量取20.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硝酸,再加入几滴

Fe(N03)3溶液做指示剂,用0.1000mol/LAgN03标准溶液滴定,

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AgNOs标准溶液20.OOmLo

①滴定时发生的反应:SCN~+Ag+=AgSCNI(白色)。则判

断达到终点时的方法是o

②晶体中KSCN的质量分数为o

【解析】(1)①连根据相似相容原理,氨气易溶于水、不溶于

二硫化碳,为了使反应物充分接触,防止发生倒吸,所以三颈

烧瓶的下层CS2液体必须浸没导气管口;②则装置A为氨气发

生装置,实验室通过加热NH4cl固体和Ca(0H)2固体制取氨气,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1+Ca(OH)2=4=CaCl2+2NH31

+2H20;装置C盛放的二硫化碳,作用是观察气泡流速,便于控

制装置A的加热温度;(2)相同浓度的K2c溶液其碱性比KOH

溶液弱,但与NH4SCN反应更充分,生成的气体包括NH3和COZ,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2NH4SCNA2KSCN+2NH31+C021

+为0,有利于H2s气体逸出,减少残留在溶液中H2s的量;(3)

制备KSCN晶体:先滤去三颈烧瓶中的固体催化剂,再减压蒸发

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并洗涤,干燥,得到硫氧化钾晶体;(4)

+

①滴定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SCN~+Ag=AgSCNI,以Fe(N03)

3为指示剂,SCN-与Fe"反应时溶液呈红色,所以滴定终点现象

为:当滴入最后一滴AgNOs溶液时,红色恰好褪去,且半分钟

内颜色不恢复;②20.00mL0.lOOOmol/LAgNOs标准溶液滴定,n

(Ag+)=0.1000mol/LX0.02L=0.002moL根据SCN.+Ag+=

AgSCNl可知,20.00mL待测液中n(SCN-)=0.002moL1000mL

待测液中A(SCM)=0.002molx1222Tt=0.lmol,则KSCN的

20mL

质量分数为:01molx97g/mo1x100%=97.0%o

10g

【答案】(1)①使反应物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