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视频如何让学习者驻足课件_第1页
微课视频如何让学习者驻足课件_第2页
微课视频如何让学习者驻足课件_第3页
微课视频如何让学习者驻足课件_第4页
微课视频如何让学习者驻足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课视频如何让学习者驻足

------------基于全国高校微课比赛摄制的思考微课视频如何让学习者驻足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1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2全国高校微课程教学比赛方案及评审规则3微课教学制作工具学习5微课教学设计与制作环节4内容模块微课的概念1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2全国高校微3微课教学2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1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2全国高校微课程教学比赛方案及评审规则3微课教学制作工具学习5微课教学设计与制作环节4微课的概念1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2全国高校微3微课教学3一、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1.微课的概念解析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课堂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它具有时间短、内容精、模块化、情景化、半结构化等特点,特别适宜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相结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为所有希望获取知识的人提供碎片化、移动化的学习新体验。“微课之于课程,似微博之于博客”一、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1.微课的概念解析以视4一、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一、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5一、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2011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与服务成果展览会一、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2011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与服务成果6国家精品课程一、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国家精品课程一、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7爱课程网/cuoc/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一、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国家精品课程爱课程网http://www.icourses.8视频公开课/cuoc/一、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视频公开课http://www.icourses.c9资源共享课/cuoc/一、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资源共享课10Mooc大规模开放性课程/一、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公告※评分标准※课件※测验与作业※考试※讨论区Mooc大规模开放性课程h11国际知名三大Mooc平台coursera/一、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国际知名三大Mooc平台coursera12国际知名三大Mooc平台udacity/一、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国际知名三大Mooc平台udacity13国际知名三大Mooc平台edx/一、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国际知名三大Mooc平台edx14一、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1.国家精品课程&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均包含学习和活动,有学分发证书。免费2.国家精品课程&

国家资源共享课平台的不同3.国家精品课程、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视频公开课只是一种公开的网络视频资源,一般不包括学习活动在内,大都以独立形式存在,不提供学分和证书4.微课&国家精品课程、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资源和活动5.微课&视频公开课早期微课则是一种时间限制在15分钟以下的视频公开课6.微课

&说课几大概念的比较一、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1.国家精品课程&mooc大型开15一、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2.微课发展趋势平台兼容性强、交互性强、便捷微课主要特点主题突出指向明确半结构化易于扩充短小精悍用途广泛资源多样情景化

微课作为教学资源之所以受青睐,是因为它与翻转课堂、混合学习、研究性学习、移动学习、一对一在线辅导,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深化等主题密切联系在一起,这是微课受到教育界各广泛关注的根本。一、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2.微课发展趋势平台兼容性强、交互16一、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比较纬度微视频课程传统视频课程设计尺度内容的微观设计内容的宏观设计和中观设计目标有利于学习者进行微型学习和碎片化学习,提高学习胡灵活性,以便更好的满足学习者的步调学习需求;促进课程资源的可用性和再生性突破传统课程学习的局限,实现非即时的,异地学习;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需求依据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和学习的分布性学习的非同步性课程结构独立化、松散耦合化的模块线性化、系统化、结构化的课程主体内容基于知识模块的微视频基于学习系统、学习单元、学习主题的传统视频主体内容的时长每个微视频约5-15分钟每个视频约40-60分钟技术支持Web技术和云学习技术的发展数字传播技术和Web技术发展应用载体门户网站,手机,上网本,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移动传媒主要是门户网站、卫星电视微课视频与传统课程视频的区别:一、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比较纬度微视频课程传统视频课程设计尺17

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1.微课目前发展的两大瓶颈是深度学习和系统学习。第一,在短时间内,如何促进深度学习才是对微课程设计者最大的挑战。第二,知识碎片化后,如何进行系统性还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从微课形成角度看,我们首先需要进行“问题”设计,主要用于解决课程中重、难、疑点问题。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18一、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微课的发展趋势一资源构成与应用环境早期微课大多是一种时间限制在15分钟以下的视频课程,随着近些年的发展,微课的概念发展为以微视频为核心资源和呈现载体的微型在线视频课程。除原有的“微视频”和相应配套的“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外,还会产生“微反思”(教师本人的)及“微点评”(用户大众的评论与留言)、“微反馈”(用户学习后的反馈意见等,并参与对原有教案课件甚至视频等资源的替换、完善)等生成性和扩展性资源。一、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微课的发展趋势一资源构成与应用环19的缩放;⑦旋转图形;⑧节结点检索;⑨保存/下载图形和设置。微课的发展趋势二引入“学习元”的概念银河星系图文献数据库检索图的缩放;⑦旋转图形;⑧节结点检索;⑨保存/下载图形和设置。微20一、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微课的发展趋势二微课中实现“学习元”的概念一、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微课的发展趋势二微课中实现“学习21一、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微课的发展趋势二一、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微课的发展趋势二22一、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3.微课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发展职教圈新浪博客/s/articlelist_5092062667中国职业教育微课程及mooc联盟/web/app.php/i-训网/一、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3.微课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发展职教23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1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2全国高校微课程教学比赛方案及评审规则3微课教学制作工具学习5微课教学设计与制作环节4微课的概念1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2全国高校微3微课教学24基于教学方法基于资源开发技术基于资源表现形式微课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基于教学方法基于资源开发技术基于资源表现形式微课25

1.

基于教学方法的分类

众所周知的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有: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等。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和微课自身的属性特点,我们将微课的教学内容及方法归纳为两类,每类教学方法都有其各自的适用范围,具体分类如表所示。

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口述讲授法操作示范法1.基于教学方法的分类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261.基于教学方法的微课分类微课类型特点描述微课的适用范围具体内容口述讲授类的微课通过语言提示课程内容,使学习者理解内容。内容传递的信息量大而快适用于陈述性知识、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的学习描述客观事实、讲授/叙述事实、解释概念、阐述规律、讲解理论操作示范类的微课利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展示课程内容,能把事物、现象的过程直观、动态地呈现出来,避免语言描述的抽象性适用于程序性知识,主要是操作性示范动作的展示,如语言、动作、书写、操作等课程知识的学习语言示范模仿学习,如外语拼音、语文朗读、音乐唱法等示范动作示范模仿学习,如体育动作、表演动作等示范书写示范模仿学习,如书法、符号公式、汉字结构等示范操作示范模仿学习,如实验操作、学习软件工具、程序操作等示范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1.基于教学方法的微课分类微课类型特点描述微课的适用范围27拍摄式微课动画型微课录屏式微课混合式微课2.

基于资源开发技术的分类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recording-basedmicro-coursescreening-based

micro-coursecartoon-style

micro-coursehybrid

micro-course拍摄式微课动画型微课录屏式微课混合式微课2.基于资源开发技283.基于资源开发技术的微课分类微课类型资源描述最适用的知识范围拍摄式微课主要通过摄像技术拍摄教学,通过后期编辑制作的微视频。这是传统视频课程常用的制作方式。分为:演播室录制、课堂实录事实概念性知识、情景化知识、案例化/问题化知识,操作演示、技能训练录屏式微课课程讲授的同时,利用录屏软件同步录制教学内容操作演示类知识(例如软件工具的学习、程序操作等)动画型微课将二维三维动画转化成视频格式故事化知识、真实情境化知识、案例化知识等混合式微课将拍摄、录屏和动画三种形式很好的融合混合式普遍适用于各种微课形式,合理应用会使课程的讲授生动清晰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3.基于资源开发技术的微课分类微课类型资源描述最适用的知293.基于资源开发技术的微课分类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拍摄式微课视频展示:3.基于资源开发技术的微课分类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303.基于资源开发技术的微课分类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录屏式微课视频展示:3.基于资源开发技术的微课分类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313.基于资源开发技术的微课分类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动画型微课视频展示(二维):3.基于资源开发技术的微课分类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323.基于资源开发技术的微课分类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动画型微课视频展示(三维):3.基于资源开发技术的微课分类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333.基于资源开发技术的微课分类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混合式微课视频展示:3.基于资源开发技术的微课分类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343.基于资源表现形式的分类

模式一:教师讲解+电视墙做背景模式二:教师讲解+PPT展示,两者以一定比例融入到背景中(用到视频抠像技术)模式三:教师讲解+大量多媒体材料的后期编辑(适用于PPT内容较精简的课程,

后期素材包括:文字、图片、视频)模式四:将教师讲解镶嵌在背景PPT中模式五:对话模式模式六:互动模式模式七:情景模式模式八:实训操作模式

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3.基于资源表现形式的分类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353.基于资源表现形式的分类

模式一:教师讲解+电视墙做背景

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1、教师随着自己的讲解在

电视墙上展示课件。2、讲解过程中有需要着重

指出或讲明的地方,教

师可以用肢体语言示意。3、当PPT文字较小或者字很

多和有图片时,需要PPT

全屏呈现,其中涉及到重

点部分用红色方框标注。3.基于资源表现形式的分类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1363.基于资源表现形式的分类

模式一:教师讲解+电视墙做背景

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3.基于资源表现形式的分类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373.基于资源表现形式的分类

模式二:教师讲解+PPT展示,两者以一定比例融入到背景中(用到视频抠像技术)

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1、PPT展示与教师头像

以一定比例呈现。2、PPT全屏展现3.基于资源表现形式的分类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1383.基于资源表现形式的分类

模式二:教师讲解+PPT展示,两者以一定比例融入到背景中(用到视频抠像技术)

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3.基于资源表现形式的分类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393.基于资源表现形式的分类

模式三:教师讲解+大量多媒体材料的后期编辑(适用于PPT内容较精简的课程,

后期素材包括:文字、图片、视频)

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1、视频开头及知识点过

渡时,教师视频以全

屏的形式呈现。2、教师讲解知识点时,

视频画面同时呈现知

识点内容和教师授课

视频画面。3、

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源

时所呈现的效果画面。3.基于资源表现形式的分类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1403.基于资源表现形式的分类

模式三:教师讲解+大量多媒体材料的后期编辑(适用于PPT内容较精简的课程,

后期素材包括:文字、图片、视频)

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3.基于资源表现形式的分类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413.基于资源表现形式的分类

模式四:将教师讲解镶嵌在背景PPT中

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1、视频开头及知识点过

渡时,教师视频以全

屏的形式呈现。2、教师讲解知识点时,以PPT作为大背景,教师视

频以小窗口的形式呈现。

3.基于资源表现形式的分类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1423.基于资源表现形式的分类

模式四:将教师讲解镶嵌在背景PPT中

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3.基于资源表现形式的分类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433.基于资源表现形式的分类

模式五:对话模式

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3.基于资源表现形式的分类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443.基于资源表现形式的分类

模式六:教学互动模式

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3.基于资源表现形式的分类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453.基于资源表现形式的分类

模式七:情景模式

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3.基于资源表现形式的分类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463.基于资源表现形式的分类

模式八:实训操作形式

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3.基于资源表现形式的分类二、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47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1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2全国高校微课程教学比赛方案及评审规则3微课教学制作工具学习5内容模块微课教学设计与制作环节4微课的概念1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2全国高校微3微课教学48三、全国高校微课程教学比赛方案及评审规则/

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网三、全国高校微课程教学比赛方案及评审规则http://wei49三、全国高校微课程教学比赛方案及评审规则首届评审规则(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第二届评审规则(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作品规范

(10分)一、材料完整(5分):包含微课视频,以及在微课录制过程中使用到的全部辅助扩展资料:教学方案设计、课件、习题、总结等。一.

材料完整(5分)包含微课视频,教学方案设计、课件等。如在微课视频中使用到的习题及总结等辅助扩展资料,可以单个文件方式上传相关辅助扩展资料。二、技术规范(5分):1.微课视频:时长10-20分钟;视频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等;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单位。2.多媒体教学课件:配合视频讲授使用的主要教学课件限定为PPT格式,需单独文件提交;其他拓展资料符合网站上传要求。3.教学方案设计表内应注明讲课内容所属学科、专业、课程及适用对象等信息。二、技术规范(5分):1.微课视频:时长5-15分钟,鼓励简明易懂、短小精趣的微课作品;视频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主要教学内容有字幕提示等;视频片头应显示作品标题、作者、单位。2.多媒体教学课件:配合视频讲授使用的主要教学课件为PPT格式,需单独文件提交;其他拓展资料符合网站上传要求。3.教学方案设计表内应注明讲课内容所属学科、专业、课程及适用对象等信息。三、全国高校微课程教学比赛方案及评审规则首届评审规则(20150三、全国高校微课程教学比赛方案及评审规则首届评审规则(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第二届评审规则(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教学安排

(35分)首届(40分)第二届一、选题价值(5分):选取教学环节中某一知识点、专题、实验活动作为选题,针对教学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进行设计,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教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选题尽量“小而精”,具备独立性、完整性、示范性、代表性,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一、选题价值(10分):选取教学环节中某一知识点、专题、实验活动作为选题,针对教学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进行设计,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教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选题尽量“小而精”,具备独立性、示范性、代表性,应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二、教学设计与组织(15分):1.教学方案:围绕选题设计,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注重学生全面发展。2.教学内容:严谨充实,无科学性、政策性错误,能理论联系实际,反映社会和学科发展。3.教学组织与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教与学活动有机结合。二、教学设计与组织(15分):1.教学方案:围绕选题设计,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注重学生全面发展。2.教学内容:严谨充实,无科学性、政策性错误,能理论联系实际,反映社会和学科发展。3.教学组织与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教与学活动有机结合。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5分):教学策略选择正确,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能根据教学需求选用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合理,正确选择使用各种教学媒体,教学辅助效果好。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5分):教学策略选择正确,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能根据教学需求选用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合理,正确选择使用各种教学媒体,教学辅助效果好。三、全国高校微课程教学比赛方案及评审规则首届评审规则(20151三、全国高校微课程教学比赛方案及评审规则首届评审规则(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第二届评审规则(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教学效果

(35分)首届(40分)第二届一、目标达成(10分):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一、目标达成(15分):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二、教学特色(15分):教学形式新颖,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趣味性和启发性强,教学氛围的营造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二、教学特色(15分):教学形式新颖,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趣味性和启发性强,教学氛围的营造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三、教师风采(10分):教师教学语言规范、清晰,富有感染力;教师仪表得当,严守职业规范,能展现良好的教学风貌和个人魅力。三、教学规范(10分)教学语言规范、清晰,富有感染力;教学逻辑严谨,能够较好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关知识点、教学内容等讲解清楚。如教师出镜,则需仪表得当,教态自然,能展现良好的教学风貌和个人魅力。网络评价(20分)首届(10分)第二届依据参赛微课作品发布后受欢迎程度、点击率、投票率、用户评价、作者与用户互动情况、收藏次数、分享次数、讨论热度等综合评价。依据参赛微课作品发布后受欢迎程度、点击率、投票率、用户评价、作者与用户互动情况、收藏次数、分享次数、讨论热度等综合评价。三、全国高校微课程教学比赛方案及评审规则首届评审规则(20152《高校微课研究报告》指出首届大赛存在的问题:1.片头或导入太长,微课不够短小精悍,有些教师把原有的课程名作为微课名,比如“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的理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体育舞蹈”等,这些主题都包含很多内容,很难在15分钟内全部讲清楚。

针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微课选题还比较少。2.微课不等同于课堂实录,一些高校录制的作品千人一面的雷同,未能针对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点未选用适合的微课表现形式。3.本次高校教师制作的微课中,教学内容主要采用了文字配讲解的模式,缺乏图片、视频、音频、动画或操作演示等辅助教学。数据显示,此次比赛高达68%的微课内容未使用除PPT以外的其他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要求微课的拍摄制作者能深刻理解教学重点、难点和亮点、并以镜头语言更生动的展现出来。《高校微课研究报告》指出首届大赛存在的问题:53微课的概念及发展历程1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2全国高校微课程教学比赛方案及评审规则3微课教学制作工具学习5微课教学设计与制作环节4微课的概念1微课的多视角分类及适用范围2全国高校微3微课教学54四、微课教学设计与制作环节微课设计微课开发1.教师对课程内容设计的同时对视频预期效果进行初步设计;(教学设计)2.专业拍摄人员熟悉课程内容及教学过程,提出拍摄方案;3.专业拍摄人员与教师交流,写出包括每个画面、场景的调度、画面的构图和指向性等分镜头;

(拍摄脚本)4.现场录制5.后期视频剪辑,插入多媒体教学材料,合成最终微课。1.微课教学设计流程四、微课教学设计与制作环节微课设计55四、微课教学设计与制作环节微课教学设计软件MindManager7.0

四、微课教学设计与制作环节微课教学设计软件MindMana56四、微课教学设计与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