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奥尔夫嗓音训练概述由字、词、句作嗓音节奏的训练由儿歌、民谣等作嗓音节奏的训练第二章第四节第五节由语气、声响、小品作嗓音节奏的训练歌唱活动的训练第一节奥尔夫嗓音训练概述声音游戏《吹泡泡》一、教学目标(1)指导儿童感受有节奏的声音,并使其喜欢参与嗓音节奏训练。(2)指导儿童掌握用嗓音表现节奏的方法。二、教学准备吹泡泡玩具、活动场地。三、教学过程1.听声音老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玩具,但是你们要先把眼睛闭起来,听一听它会发出什么声音?”老师吹泡泡,然后把吹泡泡玩具收起来,让儿童说一说听到了什么声音,猜一猜是什么玩具。2.看泡泡小朋友猜到是泡泡玩具后,老师再吹出多个泡泡,引导儿童观察泡泡由小变大——在空中飞舞——突然破裂的过程,特别提醒他们注意倾听泡泡在这个过程中发出
的各种轻微声响。3.学声音老师总结,泡泡在由小变大时会发出“呼——”的声音,在破裂时会发出“啵”的声音,并带领全体儿童模仿这两种声音,用声音表现泡泡从生成到破裂的全过程。4.朗诵播放音乐,老师带领儿童朗诵《吹泡泡》。四、教学指导(1)为了让儿童更好地体验泡泡的生成与破裂,可以请几名儿童来吹泡泡。(2)朗诵几遍后,可以不配音乐,适当改变朗诵的快慢和声音的大小等,让朗诵更有趣;还可以分组、分声部练习,使他们体验合作的快乐。五、教学小结奥尔夫的嗓音训练就是要通过人体的嗓音来表现音乐的节奏,让儿童享受音乐的快乐,同时,帮助他们感受高低音的不同,体会音乐力度及速度的变化。奥尔夫的音乐教学课程中,嗓音训练是第一课。那么,嗓音训练包含了哪些内容?我国可用于嗓音训练的材料有哪些?又该如何将它们运用到音乐教育课堂中呢?第一节奥尔夫嗓音训练概述一二一第一节奥尔夫嗓音训练概述嗓音训练的内涵嗓音训练的目的嗓音训练的内涵嗓音即人的嗓子发出的声音,包括说话、朗诵、歌唱的声音,也包括哭、笑、打喷嚏等自然发出的声音。嗓音训练就是运用嗓音的
特性,以及人的生理、心
理因素等训练成立体
的、艺术的声音,从
而反映丰富的客观世界
具体事物,使人能够通过
听觉来欣赏艺术的美感。嗓音训练的目的形成良好的声音形象培养听辨的意识和能力二第一节奥尔夫嗓音训练概述节奏朗诵歌唱活动节奏朗诵节奏朗诵是一种艺术语言与音乐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可使学前儿童在欢愉的情绪中加深对语言与节奏的感觉和理解。节奏朗诵和歌曲除了在有无旋律方面有所不同外,在其他方面都是相似的,也可以作为对儿童进行早期歌唱教育的特殊素材。节奏朗诵的具体内容:可以是字、词、句,可以是儿歌、民谣、游戏语言,还可以是一些用唇、齿、舌和气息振动发出的无意义的嗓音音节。歌唱活动歌唱是音乐教育的一种手段,也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歌唱对儿童的影响:可以使他们终身保持对音乐的热忱可以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可以培养他们的乐感和美感可以丰富他们的音乐表现力第一节奥尔夫嗓音训练概述声音游戏《小猫敲门》一、教学目标(1)指导儿童在游戏中体会声音中表现的情感、情绪。(2)指导儿童感受有节奏的声音,并喜欢参与嗓音节奏训练。二、教学准备木偶、音乐播放设备、《小猫敲门》乐曲、场地。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用动作和声音表达1.幼儿随音乐自由做动作进入活动室。2.播放乐曲,幼儿完整欣赏音乐。3.引导幼儿创编无意义的身体动作,集体练习2~3次。4.教师:“除了动作还可以用什么声音来为它伴奏?”引导幼儿创编无意义音节,集体练习2~3次。(二)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1.教师:“这首好听的曲子还能唱成一首好听的歌,想听吗?”教师操作木偶清唱。提问:“这首歌唱的是谁的故事?笃笃笃,笃笃笃是谁在敲门?一敲敲到了谁的家?一只一只小老鼠听到小猫的声音怎么做?怎么叫?”2.教师:“我们一起把小猫敲门的故事说一说吧!”幼儿听伴奏朗诵两遍。3.教师:“我们一起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唱出来吧!”教师用木偶表演,幼儿学唱歌曲两遍。(三)游戏“小猫敲门”玩法:在地上画一个大圈,扮演“老鼠”的幼儿在圈内,扮演“猫”的幼儿在圈外。播放音乐。前奏:“老鼠”在圈中自由窜来窜去,模仿老鼠偷吃东西的样子。第[1]至[2]小节:“猫”在圈外绕圈走,模仿敲门的样子。第[3]至[4]小节:“老鼠”右手放在耳朵旁,边听敲门的声音。第[5]至[6]小节:“猫”用力敲门。第[7]至[8]小节:“猫”很神气地用力拍胸脯。第[9]至[12]小节:“老鼠”轻声问,“猫”神气地回答。第[13]至[18]小节:“老鼠”东窜西窜,边跑边喊“救命”。第[19]至[20]小节:“猫”入圈中捉老鼠,老鼠嘴里喊“救命”并赶快逃回自己的位置。(1)教师当“老猫”进行游戏两次。(2)请一名幼儿当“小猫”进行游戏两次。(3)结束游戏。教师:“让我们都来当神气活现的小猫,去找找哪里还有偷吃东西的老鼠。”(师幼唱《大猫和小猫》出教室。)四、教学指导(1)“猫”司令在最后一句“喵呜!”后才能向“老鼠”扑去,“老鼠”才能逃走。(2)被捉住的“老鼠”停止一次游戏。五、教学小结游戏中,儿童根据角色进行模仿,通过完成一些动作形象地表现游戏的内容、情节,非常有趣。儿童很容易记忆歌曲的内容,也容易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情绪,这对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也是非常有益的。第二节由字、词、句作嗓音节奏的训练语言游戏《介绍自己》(1)(2)(3)一、教学目标(1)指导儿童能够用有节奏的声音自我介绍,并喜欢参与嗓音节奏训练。(2)指导儿童体会变换节奏、音调说出名字的乐趣。二、教学准备活动场地,儿童围成一圈。三、教学过程1.介绍自己从一名儿童开始,按顺时针顺序,边拍手边有节奏地介绍自己。利用三种节奏型之一,清楚、有节奏地说出自己的名字。2.齐诵练习共同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名字(两个字的、三个字的、四个字的),让儿童单声部齐诵或多声部合诵。3.变声练习让儿童尝试变换音量或变换速度、音色等,进行自我介绍。四、教学指导我国儿童的名字以三字居多,如果班上儿童名字没有两个字的,可以用名字的后两个字来练习;如果没有四个字的,还可以用“××同学”等来练习。五、教学小结用孩子们自己的姓名进行节奏朗诵训练,会使他们感到惊喜,对训练充满兴趣。第二节由字、词、句作嗓音节奏的训练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有“节奏基石”一词,意思是要从这个最小的元素进行音乐教学。那么,如何用最简单的字、词等开展奥尔夫嗓音节奏训练呢?一二第二节由字、词、句作嗓音节奏的训练三一“字”是含有字音的各种文字,包括汉字、字母、数字等。例如,由简单的“风”“雨”“雷”“电”这4个字,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循序渐进地做成一个可简单、可复杂的节奏朗诵活动。方式一:一字一节拍或一字两节拍,按“风”“雨”“雷”“电”的顺序编排。方式二:两字一节拍或三字一节拍,配合拍手动作,按“风”“雨”“雷”“电”的顺序编排。方式三:以上各种节拍形式混合使用,将“风”“雨”“雷”“电”的顺序打乱编排。第二节由字、词、句作嗓音节奏的训练二第二节由字、词、句作嗓音节奏的训练“词”是有一定含义的字组,一般有两个以上的字,如姓名、地名等。3~4岁可选择姓名、家庭称谓等;4~5岁可选择动物名、食品名等;5~6岁可选择交通工具名称、日用品名称等;6岁以上可选的词汇范围渐宽,可以是地名、花名、树名、国家名、世界名人。一、教学目标(1)训练儿童二拍子的稳定拍律感。(2)培养儿童即兴创编的能力。二、教学过程请儿童回忆《介绍自己》的游戏玩法,导入活动。(一)集体讨论交通工具教师:“小朋友们说一说,两个字的交通工具有哪些?”幼儿:“汽车”“火车”“飞机”“卡车”“警车”……教师:“非常好,那谁来说一说,三个字的交通工具有哪些?”幼儿:“消防车”“洒水车”“拖拉机”“油罐车”“挖掘机”……教师:“太棒了,那谁告诉我四个字的交通工具有哪些?”幼儿:“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双层巴士”“直升飞机”……教学实例——词语朗诵《交通工具》(二)节奏朗诵按座位顺序,每人按两拍子的节奏说出一种交通工具的名称。要求交通工具的名称不能与前面同学说过的重复。提示:(1)到后面,熟悉的交通工具已经被同学说过,会越来越难,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形容词等,如“红色轿车”“宝马汽车”等。(2)同学的反应有快有慢,要鼓励那些反应慢的学生,想办法让他们尝试“成功”。(3)如果有人说得拍律不对、节奏不准、拖拍子或抢拍子,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从开始就培养学生正确的节奏感。(4)如果学生较少,可以进行两轮甚至三轮,尽量让他们多说出
一些。(三)集体练习从说过的交通工具中,选几个稍有难度但发音响亮、清晰的节奏词,并用一定的节奏型带领全体学生一起念。例如,的节奏型:(四)分声部练习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选择其中两个节奏词,第一组先念完第一个节奏词,接着,教师指挥第二组进入,与第一组一起念第二个节奏词,成为第二声部。提示:(1)反复练习几遍后,学生基本可以念整齐了,再适当变换力度、速度,进行练习。(2)还可以多选几个节奏词,将学生分成三组、四组进行多声部的练习。(3)各声部可以设计随指挥者的手势进入、退出、暂停等,进行多样化的练习。(4)指挥可由学生尝试担任。三、教学小结本活动形式多样,难度不断增加,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活动的丰富多彩,还能够让学生接受音乐元素逐渐进入、难度逐步增大的挑战,同时更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训练了两拍子的稳定拍律和节奏感。这个练习在各年龄段的学生中都可以进行,但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能力等因素灵活设计。三根据所教学生的年龄,选择儿童熟悉的句子,如低龄儿童可选择日常用语“我可以借你的玩具吗?”“今天天气非常好!”“祝你生日快乐!”。第二节由字、词、句作嗓音节奏的训练一、教学目标(1)指导儿童能为自己想出的祝福的话创编节奏短句,并能分声部进行节奏朗诵。(2)培养儿童节奏感、即兴创编能力和合作能力。二、教学过程(一)模仿朗诵教师边用手打拍子边示范朗诵节奏词。例如:
×××︱××××︱×××︱××××︱×××︱××××︱︳愿
你们
快快
长大,扬起
那
健康
的帆,驶向
那
成熟
的岸。提示:(1)教师要带领学生边拍手边朗诵。可以先逐小节朗诵,再逐句朗诵,最后再完整朗诵。(2)还可以使用三拍子、四拍子的节奏型。教学实例——即兴创作《一句祝福的话》(二)变化练习教师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带领学生进行变化练习,要求动作要流畅,语言要有韵味、有节奏。(1)按朗诵节奏加入身体左右摇摆动作,注意保持拍手、摇摆和朗诵节奏的一致。(2)拍手、摇摆和朗诵不变,加入均匀的原地踏步。(3)拍手、摇摆、朗诵、踏步不变,加入身体方向的变动。如,原地转一圈,先向前一步再退后一步,两两结伴互换位置或面对面绕圈等。(三)即兴创编(1)学生每人想一句祝福的话,并探索如何模仿上面的例子,按节奏朗诵出来。(2)按座位顺序,每个学生综合使用拍手、摇摆、踏步动作,朗诵自己祝福的话。(3)选出几位做得好也朗诵得好的同学,带领全班集体练习。(4)全班同学分组,进行多声部的朗诵练习。三、教学小结即兴创编能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这种由易到难的练习形式促使学生不断地挑战,不断地解决问题,不断地尝试新的元素,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音乐体验。此外,多声部的练习还可以让他们学会与别人合作,培养和锻炼学生自我控制和协调合作的能力。一、教学目标(1)指导儿童认识一些节奏型。(2)用游戏的方法让学生感受这些节奏及它们的组合。(3)指导儿童掌握用嗓音表现节奏的方法。二、教学准备电子琴、动物图片等。三、教学过程(一)节奏模仿教师:“小朋友们去动物园时候,开心不开心?”幼儿:“开心!”教师:“那我们一起走一走,跑一跑吧!”节奏训练《动物园》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的示范,并模仿动作和语言节奏。例如:×—︱×—︱×—︱×—︱︳走
走
走
走××
××︱××
××︱︳跑跑
跑跑
跑跑
跑跑(二)加入音乐的训练教师弹琴,让学生听声音,辨别节奏型,并在原位做走和跑的动作。1=C11
33︱11
55︱11
33︱11
55︱65︱31︱23︱25︱11
33︱11
55︱11
33︱11
55︱65︱31︱23︱21︱︳(三)嗓音训练1.动物叫声教师:“现在我们来到了动物园,看到什么动物就学一学它的叫声,好不好?”教师出示各种动物,让学生通过模仿动物的叫声,练习节奏。例如:小鸟:××
××︱××
××︱︳叽叽
喳喳
叽叽
喳喳青蛙:××︱××︱××︱××︱︳呱
呱
呱
呱
呱
呱
呱
呱山羊:×—︱×—︱×—︱×—︱︳咩
咩
咩
咩狮子:×—︱︳吼
—2.海狮表演教师:“现在我们要看海狮表演啦,看它顶球多棒呀,我们也来拍拍手吧!”教师出示海狮顶球表演动作,总结其节奏特点,带领全班同学用手拍打节奏。××︱×××︱︳×—︱×××︱︳×××××︱×××××︱︳3.猜动物教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要去‘飞禽馆’啦,来跟教师念谜语,猜一猜是什么飞禽!”教师朗诵准备好的谜语,让学生跟着读。例如:1=C××︱×××︱××
××︱×—︱身穿
小黑袄,尾巴像剪
刀。×××××︱×××××︱××
××︱×—︱︳叽叽喳喳叫,叽叽喳喳叫,早早把春
报。4.即兴创编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还想看什么动物?说一说吧!”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想看到的动物用一句话告诉大家,可以加上简单的描述。例如:××︱×××︱︳孔雀,真美丽。×××︱×××︱︳大河马,大个头。×××︱××
××︱×××︱︳金丝猴,跳上
跳下
真可爱。四、教学指导(1)如果有条件,图片可以换成多媒体课件或小视频,更生动形象。(2)多种形式可以巩固学生对节奏的记忆,因此还可以加入动作等进行练习。五、教学小结“动物”一直就是儿童的好朋友,模仿他们的叫声更是儿童从小就练习的“基本功”。这个活动从儿童熟悉和喜欢的动物开始,层层深入,融合了各种形式的嗓音训练,充分体现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原本性”。第三节由儿歌、民谣等作嗓音节奏的训练手指游戏《五兄弟》一、教学目标(1)指导儿童感受儿歌的节奏,并能够有韵味地朗诵。(2)指导儿童能够有节奏地活动手指,喜欢参与游戏。(3)激发儿童参与活动的热情。二、教学过程1.边听边看老师示范老大有力气,(右手伸出大拇指,左右摇摆两下)老二有主意,(右手伸出食指,指着太阳穴转两圈)老三个最高,(右手手掌伸开,手指并拢向上,中指摆动两下)老四有志气,(右手伸出无名指,抵住额头)老五最最小,(右手伸出小指),是个小弟弟。(右臂垂下,右手小指向下压)五个兄弟在一起,(右手五指张开)团结起来力无比!(右手攥成拳头)2.模仿老师的动作让幼儿慢速边朗诵儿歌边学习动作。待幼儿熟悉后,换左手做动作进行两遍。3.加入步伐做即兴表演让幼儿站起来,随意地移动身体,在一定的空间内做动作。三、教学指导(1)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让儿童交替双手做动作,或两两结伴合做游戏。(2)注意引导儿童用自然、清晰的声音朗诵,注意节奏。(3)还可以分组、分声部练习,使他们体验合作的快乐。四、教学小结俗话说“心灵手巧”,儿童玩手指游戏,不但可以活动手指、认识数字、练习发音;更重要的是在摆动手指、活动手腕、挥动手臂的同时,锻炼反应能力,启发智力的发展。奥尔夫的音乐教学课程中,主张将本土文化与音乐教育结合起来。那么,我国的民族文化中,哪些可以作为嗓音训练材料?又该如何将其运用到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呢?第三节由儿歌、民谣等作嗓音节奏的训练一二第三节由儿歌、民谣等作嗓音节奏的训练一儿歌是一种为儿童创作的,采用口语化韵语朗诵的简短诗歌,一般只有节奏而没有调式。特点:内容浅显、篇幅短小、易记易诵、节奏明快。例如,奥尔夫的5卷《学校音乐教材》第一卷中的《有人掉进井水中》:有人掉进井水中,听那一声扑通!真是一个可怜虫,幸亏他会游泳。嗨嗨!嘘嘘嘘。嗨嗨!嘘嘘嘘。第三节由儿歌、民谣等作嗓音节奏的训练教学实例——儿歌朗诵《小白兔》一、教学目标(1)使幼儿熟悉二拍子的节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2)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二、教学过程(一)学习儿歌教师示范儿歌《小白兔》,儿童模仿学习。儿童可先学前两个小节,熟悉后再学习后两个小节。(二)加入动作1.让幼儿边用手拍出节奏型,边说儿歌。2.让幼儿围成一个大圈,边拍手,边说儿歌,边朝一个方向转圈。(三)分声部练习1.幼儿分成两组,围成两个圈,不拍手,分两个声部边转边说儿歌。2.停止转圈,两组做不同的动作(第一组拍手,第二组跺脚)分声部说儿歌。提示:(1)最开始的拍手是为了让幼儿记住节奏,熟练后就不必拍手了。(2)在绕圈走时,教师不要太在意幼儿的脚步,让他们自己找感觉,跟着节奏走。(3)教幼儿跟着节奏做动作时,教师要先做示范。三、教学小结本活动适合3~5岁的幼儿,在已经有了一定的节奏朗诵基础,并进行过由字、词、句作嗓音节奏的练习后再进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难度,要适当简化,如将拍手动作与跺脚动作分开进行等。同样,如果幼儿年龄稍大还可以增加难度,如变换节奏的练习、稍复杂动作的练习等。奥尔夫音乐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具体的教学进度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上课时精神集中的情况以及情绪的好坏来掌握,切不可只按预订的教学方法硬实施,适度的简化和增加难度都是允许的,具体程度由教师凭经验视具体情况掌握”。越是经验丰富的教师,教学方法就越灵活,教学手段就越丰富,教学效果也就越好。二民谣一般是指民间流行的、富于民族色彩的歌曲,大多内容浅显易懂、吟唱起来朗朗上口。民谣是常见的本土化语言素材,也是儿童进行嗓音训练的重要内容。第三节由儿歌、民谣等作嗓音节奏的训练教学实例——闽南民谣朗诵《相牵手,好朋友》一、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感受闽南语的语韵,体会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本土化气息。二、教学过程(一)活动前奏,放松身心1.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做甩臂、抖腿、晃脑、扭腰等运动,使他们各自舒活筋骨、放松肌肉。2.教师引导学生先顺时针再逆时针方向围成圈圈,通过互相捶背、按肩、捏臂等运动,提醒好朋友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二)通过介绍,引出主题《相牵手,好朋友》是一首福建闽南民谣,语言浅白,语句简短。民谣讲述一对好朋友,手牵着手儿,一起上馆子,吃着又香又脆的花生米(即闽南语“土豆”),喝着又香又浓的烧酒,不知不觉就醉了,走出馆子的时候两人左摇右晃(即闽南语“空空颠”)的故事。教学时可以用闽南语来吟唱。(三)欣赏民谣,学念民谣1.指导学生欣赏教师运用闽南语、生动有感情地念读民谣。2.加入动作,指导学生学习表演民谣。相牵手,(与圈中左右两旁的好朋友手拉手)好朋友,(拉着的手一起往前往后甩手三下)吃土豆,(左手做端盘,右手伸直中指和食指,做从盘往嘴巴夹花生米的动作三下)配烧酒,(双手竖直大拇指和小拇指似酒壶,做抬头挺胸喝酒状)烧酒仙,(双手自然下垂或放于背后,双脚左右迈动两步或双脚并立似身体突然僵住一样)走路空空颠,(到“空空”时跺两下脚,到“颠”时原地自转一圈)(四)学做舞蹈,巩固民谣1.两人舞蹈:学生两两结伴,面对面表演民谣,自创合作的动作。2.双圈舞蹈:学生围成内外两圈,一对一站好,面对面表演民谣,自创交换舞伴的方法。三、教学小结舞蹈反复练习时,记得提醒学生使用清楚的发音、生动的表情、形象的动作、准确的节奏。同时,为维持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可不断变换力度、速度,可鼓励个别学生即兴加入乐器的伴奏等,来营造气氛,增加难度,提高兴趣。歌谣唱诵《三轮车》第三节由儿歌、民谣等作嗓音节奏的训练一、教学目标(1)指导儿童能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唱诵歌谣《三轮车》。(2)指导儿童感受节奏变化的多变性和丰富性。(3)指导儿童在创编活动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二、教学准备音乐播放设备、乐曲、三轮车图片。三、教学过程(一)吟诵歌词教师出示三轮车图片,可以简单讲一下三轮车的特点、用途等。教师:“今天,我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三轮车》,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完后,说说你心里的感觉。”1.播放乐曲,让儿童感受歌曲的韵律节奏及幽默情感。2.教师示范有节奏地吟诵歌词。待幼儿熟练后,可以加上拍手等动作。3.教师播放音乐或弹琴为幼儿伴奏,幼儿吟唱歌词,并随意创编肢体动作。(二)学习“变奏1”歌谣1.让幼儿先听一遍变奏的曲子,说一说和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2.让幼儿边拍手边按节奏吟诵歌谣。(三)学习“变奏2”歌谣1.让幼儿先听一遍变奏的曲子,再对照原曲,说一说变奏的作用。2.让幼儿边拍手边按节奏吟诵歌谣。(四)学习合诵
学生分为两组,各选一种变奏曲,分别编配形象的表演动作,并练习至熟练,感受合诵表演的乐趣。两组学生作为两个声部,以合诵的形式,表演变奏后的儿歌。四、教学指导(1)“变奏1”在原来的单纯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中,加入了十六分音符,速度明显加快,节奏更加活泼。教唱时要注意歌词的变化。(2)“变奏2”的节奏由原来八分音符为主、四分音符为辅的格局,变成了更有难度、更富于挑战的新格局,如以十六分为主,以八分附点、后十六分音符为辅,并出现休止符……既用了固定变奏手法,又用了装饰变奏手法。这样使节奏更加多样,情感表达更加丰富了。五、教学小结本活动通过对儿歌节奏原谱及变奏谱的分析、比较及歌词朗诵的训练,帮助学生了解有关变奏曲的粗浅乐理知识,训练二拍子的稳定拍律感,感受嗓音节奏训练的多样性。第四节由语气、声响、小品作嗓音节奏的训练语气游戏《嗨》一、教学目标(1)训练说者正确运用语气去表达内心想的“意思”。(2)训练听者准确领悟语气背后的“意味”。(3)发展儿童领悟、表现和创编等能力。二、教学过程1.导入游戏英文中的“OK”,在美国日常用语中应用很广,用不同的语气表达,代表着不同的意思,如表示“很好”“可以”“真的吗”“就这样吧”“必须这样”等。现在,我们将围绕“嗨”这个语气词,玩一个有趣的语气变化的听说游戏。第四节由语气、声响、小品作嗓音节奏的训练2.介绍游戏规则先一人说一遍“嗨”这个语气词,一个人说完后,大家一起讨论他说的意思,充分挖掘里面的内涵,包括“什么人说?好像是在什么地方说?”等。每人表演的内容不许重复,一直到所有人说完。三、教学指导(1)说者可以结合动作、表情反复表演,尽量准确表达出心里想要表达的意思。(2)听者通过认真观察和深入挖掘,探讨和评论说者表达的意思和表演的效果。(3)游戏反复进行,要选择“哈喽”“喂”等生活常用词汇。(4)人数太多时可分组进行。四、教学小结听说游戏能促进说话者、倾听者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奥尔夫音乐教育
所倡导的“综合性”原则。语言语气、嗓音声响及小品朗诵都使音乐学习更加有趣,在我国奥尔夫音乐教学嗓音训练中加入这些元素,是实现本土化教学的又一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将语气、声响及小品朗诵融入到音乐课堂中呢?第四节由语气、声响、小品作嗓音节奏的训练一二三第四节由语气、声响、小品作嗓音节奏的训练一语气游戏的具体玩法:选择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个字或词(如“好”“是”“妈妈”,或专门的语气词“啊”“呀”等),每次只选一个,探索用不同的语气说这个字或词时所表达的不同含义。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第四节由语气、声响、小品作嗓音节奏的训练选择的字或词越简单越好,一般都是一个字或两个字的词。要选择生活中常用的字或词,可以是多义或有多种语气变化的。太具体的物体名称或抽象的词语都不宜选用。对于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要注意鼓励,游戏越到后面越难,要注意启发引导。二最开始为儿童设计这类声响游戏时,可以先从简单的开始,让儿童将熟悉的声响用嗓音表现出来,如动物的叫声、物体撞击的声音、汽车发动的声音、不同人的走路声等,这能够加深他们对声响的感知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对不同声响的特征产生更深刻、形象的认识。第四节由语气、声响、小品作嗓音节奏的训练一、教学目标(1)指导儿童听辨有关公共汽车的各种声音的特点。(2)指导儿童能够运用嗓音进行表现和创造。(3)培养儿童即兴创编和合作表演等能力。二、教学准备与公共汽车有关的声音、声音播放设备、各种符号卡片、空白卡片、油画笔等。三、教学过程(一)听辨声音1.让学生闭上双眼,倾听能够听见的声音大约15~20秒,包括远处的汽车声、喇叭声、风吹过的声音、人上车的声音等。2.让学生说一说都听到了哪些声音。教学实例——声响模仿《公共汽车》(二)嗓音表现1.告诉学生这些声音都可以用自己的嗓音表现出来。引导学生分析各种声音的特点,如长短、稳定性、突变等,并让学生试着用嘀嘀、嗒嗒、呜呜呜、嘁——等嗓音模仿。2.让儿童试着给各种声音配上合适的图片。例如:持续的短音(如加速行驶的声音)用“
--
”表示;稳定的长音(如刹车的声音)用“”表示;突然出现的声音(如按喇叭的声音)用“”表示等。提示:声音特点图案没有十分严格的准确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选择。—3.请学生运用嗓音,生动、形象地模仿录音里听到的各种声音,甚至是录音里没有但现实生活中公共汽车的各种声音。(三)即兴创编学生分组,每组提供一套符号图、空白卡、油画棒,引导学生完成以下步骤:1.共同商议创编一个与公共汽车有关的声响场景。2.根据画面情节,选择相应的图片(也可以临时作画),创编自己的声音图谱。3.根据自编的图谱运用嗓音排练完整的声响画面。4.各组学生轮流展示自己创编的声音故事,师生共同分享点评。四、教学小结本活动选材公共汽车,这是学生很熟悉的一个生活场景活动;采用图谱教学,这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方式。活动中,先听声音选择图形,再通过编制图谱表演嗓音故事,顺利地实现了“声音”与“符号”的双向迁移。这种集创作、表演、欣赏为一体的活动,不仅训练了学生听辨音乐的能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想象、创造、表现音乐的空间,使学生获得了全面、丰富、和谐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综合性”的特色。三小品朗诵VS声响游戏:带有一定的情节和长度,有较完整的事件,有多种形式的语言朗诵;小品朗诵VS戏剧:它的语言都是节奏化的,规模比戏剧要小得多,表演时声响也常常被有效利用。小品素材来源:一是延伸声响变化的游戏;二是选择适宜的儿童文学故事。第四节由语气、声响、小品作嗓音节奏的训练由教师出一个题目,由几名学生创编一个带有一定情节和长度的小品,里面有人物、事件叙述,可以独白、重说、合说,还可以加上动作、打击乐器伴奏、表演等。一、教学目标(1)指导儿童学习运用变化的嗓音讲述故事,感受将手指游戏和故事讲述相结合的乐趣。(2)指导儿童尝试将语言故事改编成节奏小品,培养他们合作创编、合作表演等能力。二、教学过程1.教师生动、有感情地边讲述故事边表演手指游戏。有两个好朋友,(双手握拳,竖起大拇指)一个叫大朋,(左手拇指点两下)一个叫大友。(右手拇指点两下)他俩分别住在两座小房子里,(左右手分开一定距离)而这两座小房子中间却隔着三座大山。(右手食指伸出,从左手处往右比划三座大山)教学实例——小品朗诵《两个好朋友》有一天,大朋要去拜访他的好朋友大友,他一早起床,(左手竖起大拇指)梳洗好了,吃了早餐,就准备出发了。他打开门,(左手其他四指整齐打开,嘴同时发出“咿——呀”的开门声)迈出大门,随即把门关上(左手四指整齐收回,同时发出“砰——”的关门声)锁好。开始爬山。(左手拇指从左到右,按歌词的大意和节奏边比划边移动)大朋来到大友的房门口,轻轻敲门,(左手拇指轻敲右手四指四下,嘴同时发出“笃笃笃笃”的敲门声)没反应,再用力敲门,(左手四指拍右手四指四下,嘴同时发出“啪啪啪啪”的敲门声)还是没反应。原来呀,大友出门了,今天不在家。大朋只好往回走。他又开始爬山了。(唱上面同样的歌曲,做同样的动作,只是移动是从右往左)大朋终于回到家,打开门,(左手其他四指整齐打开,嘴同时发出“咿——呀”的开门声)走了进去,把门关上,(左手四指整齐收回,嘴同时发出“砰——”的关门声)他走了一天,又累又困,吃了点儿东西,倒头就睡着了(拇指收起,嘴同时发出“呼——呼——”的呼噜声)第二天,大友也想去拜访他的好朋友大朋。他一早就起床了,(右手竖起大拇指)梳洗好了,吃了早餐,就准备出发了。他打开门,(右手其他四指整齐打开,嘴同时发出“咿——呀”的开门声)迈出大门,随即把门关上,(右手四指整齐收回,嘴同时发出“砰——”的关门声)锁好。开始爬山。(右手拇指从右到左,按歌词的大意和节奏边比划边移动)大友来到大朋的房门口,轻轻敲门,(右手拇指轻敲左手四指四下,嘴同时发出“笃笃笃笃”的敲门声)没反应,再用力敲门,(右手四指拍左手四指四下,嘴同时发出“啪啪啪啪”的敲门声)还是没反应。原来呀,大朋昨天很晚才回到家,累极了,睡得可香了,没听见有人敲门。大友只好往回走。他开始爬山了。(唱上面同样的歌曲,做同样的动作,只是移动是从左往右)大友终于回到家,打开门,(右手其他四指整齐打开,嘴同时发出“咿——呀”的开门声)走了进去,把门关上,(右手四指整齐收回,嘴同时发出“砰——”的关门声)他走了一天,又累又困,吃了点儿东西,倒头就睡着了(拇指收起,嘴同时发出“呼——呼——”的睡觉声)第三天,两个人都想再次去拜访好朋友。他俩一早就起床,梳洗好了,吃了早餐,开门、关门。(两手同时做前面的动作,嘴发出相应的声响)两人开始爬山。(唱下面的歌曲,两手相向移动)在山顶,两位好朋友终于碰面了,他们激动地握握手、抱一抱,决定一起去大友家玩。(一起唱下面的歌曲,两手一起向右移动)到了大友的家里他们开心地又是吃,又是喝,又是唱。2.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先学习开门、关门、敲门的声音和动作,再学习爬山的歌曲和动作。3.学生跟着老师边生动、有感情地讲述故事,边完整、连贯地表演手指游戏。4.分组尝试将原故事改编成节奏朗诵小品,并进行小组排练。提示:(1)可以将故事中讲述部分的语言转换成有节奏的叙说词,由一位学生来说。(2)其他学生分两组,分别扮演两位先生,各自承担开门、关门、敲门、爬山的嗓音和动作。(3)在两位先生碰头处创编一个重说、合说的情节。例如一个在“敲门”,另一个在“打呼噜”;又如两个人同时上山,在山顶上相遇后两人一前一后地一起下山等。(4)小组排练时可以考虑是否加入某些打击乐器,以增强音效。5.交流分享,请两组中表现较好的展示自己的作品,供师生观赏并点评。三、教学小结本活动将手指游戏和故事欣赏结合,十分有趣,易于激发和保持孩子的兴趣,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在活动中,老师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能力发展来决定游戏的难度及游戏的音效等。一般来说,3~4岁的孩子手指肌肉还不够发达,玩儿这个游戏的难度较大;5~6岁的孩子手的动作灵活多了,如果有老师来承担说词的话,可以玩儿得很好;年龄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接着往下做,用各种乐器,制作丰富的音响效果。一、教学目标(1)指导儿童继续学习运用嗓音“讲述故事”,学会运用嗓音变化表现角色的对话和心情。(2)指导儿童体验将语言故事成功地改编成节奏朗诵小品的乐趣。(3)培养儿童集体改编、合作表演等能力。二、教学过程(一)讲故事倾听教师生动、有感情地讲述故事,故事内容如下:在密密的树林中,有一座小木屋,里头住着熊爸爸、熊妈妈和熊宝宝。有一天,天气真好,三只熊一起到林子里去散步。这时,一位金发姑娘走到小木屋门口。她敲了敲门,没人回答,她又推了推门,门开了。嗓音故事《三只熊》小姑娘走进木屋,看见木屋正中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有一个大碗,碗里盛着粥。小姑娘刚好肚子饿了,就拿起碗旁边的汤匙,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完粥,小姑娘想坐下来歇歇,看见桌子旁边有一把摇椅,上面还有一个坐垫,她坐上摇椅,摇呀摇,“真舒服啊!”小姑娘乐得笑起来了。摇了一会,小姑娘觉得有点困了,她站起来,坐垫掉到地上。小姑娘往四周看一看,窗边放着大、中、小三张床。于是她走到小床边爬了上去,呼呼地睡着了。中午,三只熊回到家里。熊爸爸肚子饿了,端起大碗一看,粗着喉咙喊起来:“谁吃过我碗里的粥?”熊妈妈走累了,看到掉在地上的坐垫,尖叫起来:“谁坐过我的椅子?”熊宝宝看了看小床,发现了小姑娘,大声喊道:“看,有人睡在床上!抓住她!抓住她!”小姑娘被三只熊的声音吵醒了,睁开眼,看见三只熊,吓坏了!连忙扑到窗口。窗子是开着的,她从窗口跳了出去,飞也似的逃跑了。熊爸爸摇摇头说:“再见,再见!”熊妈妈摊摊双手说:“再见,再见!”熊宝宝挥挥手说:“再见,再见!”这就是三只熊和小姑娘的故事。(二)提问题提问故事内容,帮助学生记住故事角色和情节。(1)故事里有谁?(小姑娘、熊爸爸、熊妈妈和熊宝宝)(2)发生了什么事?(小姑娘出门玩,误入三只熊的家,她吃了熊爸爸的粥,坐了熊妈妈的摇椅,睡了熊宝宝的床)(3)结果怎么样?(三只熊回家后吵醒了小姑娘,小姑娘害怕地从窗口跳了出去,逃跑了)(三)小品朗诵引导学生探索,帮助学生顺利地将语言故事转化为节奏朗诵小品。(1)如何将故事中的叙述语言改编成小品中的节奏朗诵?例如:︱有一位小姑娘
︱走进
小木屋—︱(2)如何用嗓音表现三只熊的特点?例如,用语气、语调、音色等方面的变化表现三只熊的对话。(3)如何用嗓音变化表现小姑娘的情绪变化?例如,“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摇呀摇,真舒服啊!”“她走到小床边爬上去,呼呼地睡着了”“吓坏了!连忙扑到窗口”等。(4)什么地方可以加入一些声响来表现发生的情节?例如,“小姑娘刚好肚子饿了,就拿起碗旁边的汤匙,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她坐上摇椅,摇呀摇,真舒服啊!乐得笑起来了”“她走到小床边爬上去,呼呼地睡着了”等。(四)分组排练分组尝试将语言故事改编成节奏朗诵小品,并进行小组排练。方法与要求:(1)将故事中讲述部分的语言,转换成有节奏的叙说词,由一位学生来承担。(2)将其余组员一分为四,分别扮演小姑娘和三只熊,各自承担自己的对话及行动时发出的声音。(3)交流分享:请其中表现较好的组展示自己作品,供全体师生观赏并点评。三、教学指导(1)排练时可以考虑是否适当引进某些打击乐器,以增强音效。(2)让学生通过小组排练,巩固如何创编和表演一个有人物、有情节的小品,并从中品尝成功的乐趣。四、教学小结《三只熊》活动的主旨是学习运用嗓音“讲述故事”。小品朗诵是嗓音造型课程中的最后一个类型,也是形势较复杂、难度较大的一种课型,它对学生在声音的感受力、表现力和感染力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挑战。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诵前,应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嗓音的高低、轻重等变化来表现不同的角色和情节,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嗓音表现,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声音形象,建立自信。第五节歌唱活动的训练歌唱游戏《买菜》第五节歌唱活动的训练一、教学目标(1)指导儿童朗诵儿歌《买菜》,艺术地表现自己的生活体验。(2)指导儿童用欢快的情绪表现歌曲,体验互相交往的乐趣。(3)指导儿童能结合儿歌进行表演,获得两两结伴经验。二、教学准备音乐播放设备、《爷爷奶奶》曲子、《买菜》曲子、活动场地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律动《爷爷奶奶》教师:“老爷爷!”男幼儿答:“哎!”教师:“老奶奶!”女幼儿答:“哎!”教师:“你们慢慢走!”幼儿集体答:“噢!”在音乐伴奏下“爷爷”“奶奶”们边走边互相结伴。乐曲第二段时,“爷爷”“奶奶”互相说悄悄话,最后在座位上坐下。(二)学唱歌曲《买菜》1.朗诵儿歌《买菜》并进行儿歌表演教师:“菜吃完了,快和奶奶一块儿去买菜吧!请大家把《买菜》的儿歌念一遍,念完后用动作来表演自己是怎样去买菜的。”2.熟悉歌曲旋律教师:“《买菜》不仅是一首儿歌,还是一首很好听的歌曲,请大家听一听歌曲。”3.跟着音乐念儿歌教师:“请大家一边听音乐,一边轻轻地唱儿歌。”
教师:“我们怎样来唱‘鸡蛋’‘青菜’‘母鸡’和‘鱼儿’,才能使听的人就像亲眼看到了似的呢?”(轻声地唱“鸡蛋”,较响地唱“青菜”,跳跃地唱“母鸡”,优美地唱“鱼儿”。)引导幼儿用有节奏、有情感的嗓音歌唱,并重点练习。4.进行歌表演教师:“再放一遍音乐,请大家跟着音乐把儿歌表演一遍。”让幼儿自由创编动作进行表演。四、教学指导第一遍时将速度略微放慢,目的是给幼儿一个思考的余地,减轻幼儿注意力分配方面的困难,也有利于幼儿获得迁移学习的能力。五、教学小结在诙谐的乐曲声中,幼儿扮演爷爷、奶奶,复习模仿动作。这一有“唤醒功能”的活动,能够使幼儿轻松地进入游戏情境,也能够使幼儿处于积极的准备状态。通过结伴表演唱,使幼儿对已熟悉的音乐作品产生新的理解和新的体验。歌唱活动也是奥尔夫嗓音训练里的重要一项,那么歌唱有哪些形式?如何组织儿童进行歌唱活动?一二三第五节歌唱活动的训练一第五节歌唱活动的训练独唱齐唱接唱领唱齐唱轮唱合唱歌表演一第五节歌唱活动的训练独唱独唱是指一个人单独地歌唱或独自歌唱(一般加伴奏)。1齐唱齐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整齐地演唱完全相同的曲调和歌词,是幼儿园集体歌唱活动的最主要形式。齐唱要求演唱者在音乐表现方面(如起止、音准、节奏、速度、风格处理、力度与音量、发声方法)都要整齐、一致。2这是小兵接唱包括个人对个人的接唱、个人对小组的接唱、小组对小组的接唱、教师与幼儿的轮流接唱等,常见的形式是半句半句地接唱或一句一句地接唱。3对唱对唱在形式上与接唱类似,内容上更强调问答式的呼应,一般包括个人对个人、个人对小组(或集体)、小组与小组之间的问答式的歌唱。4小鸡小鸡在哪里我有一双勤劳的手领唱齐唱是指先由一个人或几个人演唱歌曲中比较主要的部分,然后由集体演唱歌曲中配合的部分。5轮唱是指两个声部(即两个人或小组的不同声音)一先一后按一定间隔开始演唱同一首歌曲。6洗
手合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同时演唱的集体歌唱形式。同声式合唱这是指两个声部的旋律、和声相同,在演唱时一个声部唱歌词,另一个声部用同一旋律唱衬词,或是一个声部用哼鸣的方式演唱旋律,另一个声部按相同的节奏朗诵歌词。7欢乐颂填充式合唱是指一个声部唱歌词,另一个声部在歌曲的休止或延长音部分,用拟音演唱填充式的词曲。7柳树姑娘老母鸡最后的“咕咕哒”就是一种“固定音型”式的词。它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固定音型:
①
××︱×××︱︳
咕咕咕咕哒②××
××︱×××︱︳咕哒咕哒咕咕哒③×××︱×××︱︳咕咕哒咕咕哒④××
××︱××︱︳咕哒咕哒咕哒音型伴奏式合唱是指一个声部唱歌词,另一个声部演唱类似“固定音型”式的词曲或延长音。7歌表演是指一边歌唱一边做身体动作表演。可以是有明确节奏的,也可以是没有明确节奏的;可以是表现歌词内容的,也可以是表现歌曲情绪的或仅仅表现某种与歌曲相配合的节奏的;可以是有空间移动的,也可以是在原地站着或坐着做的;可以是手、脚配合或全身配合来做的,也可以只用手或脚甚至其他某个单一的声部部位来做的。8小小蛋儿把门开陈镒康词王志刚曲表演动作说明:“小小蛋儿”:双手抱在胸前做蛋的样子。“把门开”:做打开门的样子。“开出一只小鸡来”:向前跨一步,双手从上向下打开身体两侧做鸡翅膀。“毛茸茸呀胖乎乎”:双手放在身体两侧,指尖向外,屈膝走。“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唱起来”:双手食指、拇指相对放在嘴前,做小鸡嘴巴状,模仿小鸡唱歌,转一圈。二第五节歌唱活动的训练柯尔文手势语柯达伊节奏读谱柯尔文手势语创立者:英国柯尔文功能: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具有形象直观的意义。使用:do的位置大约和腰平行,后面的re、mi、fa、sol、la、si、do(高音)各音的位置依次升高,高音do的位置大致越过头顶柯尔文手势语柯达伊节奏读谱在柯达伊教学法中,每一种时值的音符都会用与其对应的一种音节来读。柯达伊节奏读谱柯达伊节奏读谱的功能:便于学生精确把握节奏提高教学质量柯达伊节奏读谱一、教学目标(1)指导儿童理解歌词,初步学会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愉快的情绪。(2)指导儿童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现,随音乐做小鸡小鸭简单的欢快动作。(3)指导儿童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体验小鸡小鸭一起游戏的乐趣及朋友间的友情。二、教学准备图谱卡片,小鸡、小鸭的头饰,小鸡、小鸭的手偶。教学实例——歌唱游戏《小鸡小鸭》柯达伊节奏读谱三、教学过程(一)歌唱游戏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扮演小鸡和小鸭(戴上头饰和手偶),两位教师分别扮演鸡妈妈和鸭妈妈。边讲故事边表演游戏。一天早上,风和日丽,鸡妈妈带着小鸡出门郊游。(鸡妈妈先出场,小鸡们跟在后面“叽叽叽”地叫。)鸡妈妈:“小宝宝们,出来玩多开心呐,我们一起唱歌吧!”柯达伊节奏读谱然后,鸭妈妈带着小鸭从另一边出场,小鸭跟在后面。鸭妈妈:“哟,是谁在唱歌呀,真好听,小宝宝们,我们也一起唱歌吧!”提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南医科大学《微机原理及接口》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景观小品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插画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北大学《物理讲坛》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精细化工发展潜力分析
- 数字电压表的课程设计
- 中国生活用纸行业投资前景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农药基础知识》课件
- 中国民俗文化概说(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青岛理工大学
- 八年级上册美术-4《用色彩表达情感》【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细胞免疫治疗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药品采购购销合同范本
- 船舶交易居间协议
- 医疗耗材供应项目实施方案
-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大单元作业设计
- JBT 12727.5-2016 无损检测仪器 试样 第5部分:渗透检测试样
- 外观标准完整版本
- 25《古人谈读书》(第2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2024秋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1课 开开心心上学去教案 新人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