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考试重点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321d96ed5a003b18ed7bc732a05551/10321d96ed5a003b18ed7bc732a055511.gif)
![沉积考试重点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321d96ed5a003b18ed7bc732a05551/10321d96ed5a003b18ed7bc732a055512.gif)
![沉积考试重点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321d96ed5a003b18ed7bc732a05551/10321d96ed5a003b18ed7bc732a055513.gif)
![沉积考试重点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321d96ed5a003b18ed7bc732a05551/10321d96ed5a003b18ed7bc732a055514.gif)
![沉积考试重点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321d96ed5a003b18ed7bc732a05551/10321d96ed5a003b18ed7bc732a0555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词解释1、沉积相: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的综合。“沉积相”=沉积环境+沉 积岩(物)特征2、 Walther相律:只有那些没有间断的、现在能看到的横向上相互邻接的相和相区,才能在垂向上叠加在一起。3、 相模式:以相序定律为基础,以现代沉积环境和古代沉积研究为依据,归纳出的反映沉积物沉积特征的、具普遍意义的沉积相空间组合关系。4、 相标志:能够反映古代沉积条件和环境特征的标志,可归纳为岩性、古生物、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四种相标志类型。5、 冲积扇:在陆上氧化条件下,由山区河流所携带的粗粒碎屑物在山谷出口处堆积而成的扇形堆积体6、 河流相:指路上河流或其他迳流作用沉积的一套沉积物或沉积岩形成的沉积相。7、 层流:质点运动方向彼此平行、规则成层流动的水流(搬运力:粘滞切应力)8紊流:质点运动方向和速度不规则的、具有强烈侧向混合作用的水流(搬运力:粘滞切应力、 附加/惯性切应力)9、 横向环流:横向环流是由表流和底流构成的连续的、螺旋形向前移动的水流。10、 侧向加积:底流搬运的推移、跃移质在凸岸堆积,形成边滩沉积,即河流沉积剖面的下部旋回。使弯曲河道侧向迁移。11、垂向加积:洪水期河水溢出河床,悬移质在岸外形成的沉积,构成河流沉积剖面的上部旋回。12、 心滩:在河床突然加宽处,由于河流流速降低,在河底受两股相向的底流作用,于是,发生了侵蚀两岸,而在河床底部堆积,逐渐形成心滩。13、边滩:侧向侵蚀和加积作用使河床向凹岸迁移, 凸岸形成点砂坝(边滩)14、 曲流河:为单河道,弯度指数>1・5,河道较稳定,宽深比低(<40)o由于河道极度的弯曲,常发生河道截弯取直作用。搬运形式多以悬浮和混合负载为主15、 辫状河:多河道,多次分叉和汇聚构成辫状。河道宽而浅,弯曲度小,其宽/深比值>40,弯度指数<1・5,河道砂坝(心滩)发育。河流坡降大,河道不固定,迁移迅速,故又称“游荡性河”16、 网状河:网状河具高弯度、多河道特征,河道窄而深,顺流向下呈网结状。河道间被半永久性的冲积岛和泛滥平原或湿地所分开, 故有人称之为限制型河道。17、 二元结构:河流沉积物在垂直剖面上的结构,下部为粗砂和砾石组成的河床沉积物,上部为细沙或粘土组成的河漫滩沉积物。18湖浪:在风的直接作用下,湖泊的水面可形成较强的波浪,称为湖浪。佃浪基面:浪基面又叫浪底,是指波浪(正常波浪、风暴浪)搅动的有效深度,包括正常和风暴浪基面。不同湖泊、不同时期,浪基面的位置不同,一般在20m深左右。20滩:湖盆滨浅湖处受湖浪和岸流的冲洗与改造形成的分布广、沉积薄的砂(砾)岩体。21坝:细长的脊、堤和隆起。22三角洲、三角洲是河流在一个稳定的水体中或紧靠水体处形成的、部分出露水面的一种沉积物(体)”。23辫状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是由辫状河体系前积到停滞水体中形成的富含砂和砾石的三角洲。它是介于粗粒扇三角洲和细粒正常三角洲之间的一种具有独特属性的三角洲。24扇三角洲:Holmes(佃65)Megowen(佃70将扇三角洲定义为:“由相邻高地进积到安静水体中的冲积扇”。或者以冲积扇为物源而形成的近源砾石质三角洲。(于兴河(2002))25河口坝:河口砂坝是由于河流带来的砂泥物质在河口处因流速降低堆积而成的,其岩性主要由砂和粉砂组成,一般分选较好,质较纯净。砂层呈中层至厚层状,发育有楔形交错层楼或 S形前积纹理和水平纹理。河流入湖在河口处形成河口坝基本上是一个前积的过程,所以其呈现下细上粗的反韵律特征,其测井曲线特征为漏洞形。26、 潮汐作用:在月球及太阳的引力作用下,海面发生周期性升降(潮汐)和海水往复运动(潮流)的现象。27、 前滨:由冲洗干净的、分选良好的砂砾岩构成,发育冲洗层理。28、 临滨:1)临滨下部由非常细粒的砂、粉砂组成,面状的纹层常被生物扰动破坏;2)临滨中、上部由较纯净的中细砂及介壳组成,发育低角度楔状和槽状交错层理。29、 等深流:由于地球的旋转而形成的温盐环流(thermoholine-circulatio)等深流平行于海底等深线作稳定低速流动,流速一般为5~20cm/s,局部超过50cm/s;主要见于陆隆区;等深流沉积速率较低:大西洋2~12cm/ka。30、 内波(internalwave):存在于两个不同密度的水层的界面上,或存在于具有密度梯度的水层之内的水下波(LaFond,1966)。内波与表面波的差异:表面波海水质点回复力为 g(重力加速度),而内波海水质点的回复力为(P1-p2)g/p2(P1和P2为界面上下水体的密度)。表面波发生在水与空气界面之间,而内波与发生在不同密度的水体界面之间,特征相似。31、 内潮汐(internaltide):周期等于半日潮或日潮的内波。内潮汐在海洋中普遍存在,而在深水区(一般水深超过 200~250m)内潮汐表现得尤为明显。32、 沉积物重力流:泥、砂、砾混杂的,重力驱动的,悬浮搬运的高密度流体。33、 台地:指四周有陡崖的、直立于邻近低地、顶面基本平坦似台状的地貌34、 礁:指在河、海里的由岩石或钙质珊瑚堆积成的接近水面的岩状物35、碳酸盐补偿深度:碳酸盐颗粒的沉淀速度=碳酸盐的溶解速度,碳酸盐被完全溶解的截面,此深度称为碳酸盐沉积的补偿(平衡)深度。简答题1、 试述沉积相的分类、分类原则及主要相组、相类型分类:相组T相T亚相T微相分类原则:依据沉积环境(海、陆以及过渡环境);沉积物物质成分(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相的划分应依据自然地理条件或地貌特征及沉积物综合特征,并遵循简单、便于理解记忆的原则主要相组:陆相组、过渡相组、海相组相类型:陆相组:(1)残积相(2)坡积-坠积相(3)山麓-洪积相(4)河流相(5)湖泊相(6)沼泽相(7)沙漠相(8)冰川相;过度相组:(1)三角洲相(2)泻湖相(3)障壁岛相(4)潮坪相(5)河口湾相;海相组:(1)海岸相(2)浅海陆棚相(3)半深海相(4)深海相2、 简述冲积扇的沉积过程和沉积物类型沉积过程:①起因于泥石流及其有关的作用-陆上重力流,含有大量泥质和粉砂质杂基。这些细粒物质支撑碎屑和岩块,并以粘性流体的块体方式进行搬运。因而成层性差,几乎很少显示沉积构造和叠瓦状组构,但具有大量粘土杂基,呈杂基支撑②起因于暂时性水流作用一牵引流,发生在河流体系中的作用,以悬浮、跳跃和滚动方式搬运其沉积物为特征。一般成层性好,含有指示不同流态的各种沉积构造,且杂基含量少,呈碎屑支撑,并含有叠瓦状及与流动方向有关的其他定向构造。沉积物类型:泥流、泥石流等重力流T泥石流沉积物暂时性水流形成的牵引流T水携沉积物((1)河道沉积,暂时性流水切割,后期洪水携带碎屑物在河床中沉积形成。 (2)漫流沉积,携带着沉积物的水流,从冲积扇上的河床末端漫出,形成了宽阔的浅水带(3)筛状沉积),在冲积扇表面形成砾石层,流水下渗,无法形成地表径流,阻止了粗粒物质的搬运3、 对照图示,掌握冲积扇的相模式,亚相类型及特征。类型及特征:扇根/近端扇亚相,分布于邻近断崖处的冲积扇顶部地带,其特征是沉积坡度角最大,常发育有单一的或2~3个直而深的主河道沉积物主要是由分选极差的、无组构的混杂砾岩或具叠瓦状的砾岩、砂砾岩组成。一般呈块状构造,其砾石之间为粘土、粉砂和砂的杂基充填。但有时也可见到不明显的平行层理、大型单组板状交错层理以及流速衰减而形成的递变层理。无化石扇中冲扇亚相,位于冲积扇的中部,构成冲积扇的主体,以沉积坡度角较小和辫状河道发育为特征。砾石碎屑多呈叠瓦状排列,河道冲刷一充填构造较发育,也是扇中沉积的特征之一。沉积物的分选性相对于扇根来说,有所变好,但仍然较差。③扇缘/远端扇亚相,出现于冲积扇的趾部,地形平缓,沉积坡度角低,以漫流沉积为主,沉积物较细,通常由砂岩夹粉砂岩、粘土岩组成,局部见有膏盐层,分选良好。4、干旱型、湿润型冲积扇的区别湿润型冲积扇、干旱型冲积扇类型干旱型冲积扇湿润型冲积扇河流性质间歇性河流常年河流扇体半径1.5-8km,最大25km50-140km坡度陡,3°10°缓,<1.5°河床分布格局变化频繁定向迁移沉积物分布扇根-扇缘渐细渐细,河槽有砾石垂向层序整个层序向上变粗,单个扇向上变细整个层序及单个扇均向上变细5简述河流流水作用①对沉积物的作用⑴侵蚀作用,a.下切侵蚀作用:河床加深,b・侧蚀作用:谷地扩宽,⑵搬运作用,河流沉积物可按悬移(<0・1mm)、跃移(0.1-0.25)和推移(>0・25mm)三种方式搬运。⑶堆积作用,a侧向加积,底流搬运的推移、跃移质在凸岸堆积,形成边滩沉积,即河流沉积剖面的下部旋回。使弯曲河道侧向迁移。 b垂向加积,洪水期河水溢出河床,悬移质在岸外形成的沉积,构成河流沉积剖面的上部旋回6简述拉斯特的河流分类,说明不同河流类型的主要特征拉斯特(Rust,1978)根据河道分岔参数和弯曲度提出了一个河流分类体系。1、 顺直河:顺直河弯度小,弯度指数<1・5,不常见,通常仅出现于大型河流某一河段的较短距离内,或属于小型河流。 河道内凹岸为冲坑(深槽),发生侵蚀;凸岸因加积作用形成沙坝。可进一步发展成曲流河2、曲流河:曲流河,为单河道,弯度指数>1・5,河道较稳定,宽深比低(<40)。由于河道极度的弯曲,常发生河道截弯取直作用。搬运形式多以悬浮和混合负载为主。曲流河主要分布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搬运形式以低负载为主3、辫状河: 多河道,多次分叉和汇聚构成辫状。河道宽而浅,弯曲度小,其宽/深比值>40,弯度指数<1・5,河道砂坝(心滩)发育。河流坡降大,河道不固定,迁移迅速,故又称“游荡性河”。多发育在山区或河流上游河段以及冲积扇上。搬运形式多以悬浮负载为主。4、 网状河:网状河具高弯度、多河道特征,河道窄而深,顺流向下呈网结状。河道间被半永久性的冲积岛和泛滥平原或湿地所分开,故有人称之为限制型河道。7论述曲流河沉积特征、亚相划分及相模式;图示相模式曲流河沉积特征:曲流河,为单河道,弯度指数>1・5,河道较稳定,宽深比低(<40)。由于河道极度的弯曲,常发生河道截弯取直作用。搬运形式多以悬浮和混合负载为主。曲流河主要分布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搬运形式以低负载为主曲流河的亚相:河床亚相,河床亚相,河漫亚相,牛轭湖亚相相模式:(1)河床亚相:河床,是河谷中经常流水的部分,即平水期水流所占的最低部分,特征:岩石类型以砂岩为主,次为砾岩、粒度最粗,层理发育,类型丰富多彩。缺少动物化石,可见植物残体。底部具明显冲刷界面。①河床滞留沉积微相-平水期滞留在河床底部的粗碎屑物质,以砾石为主,成分复杂,有少量泥砾,砂很少,有时有硅化木。②边滩沉积微相,又称“点砂坝” (pointbar)或“内弯坝”,是河床侧向迁移、沉积物侧向加积的结果⑵堤岸亚相①天然堤(naturallevee沉积微相,洪水期河水溢出河床,粉砂、泥沿河床两岸迅速堆积所形成平行于河床的砂堤。②决口扇(Crevasse沉积微相,洪水冲决天然堤,在其外侧形成的扇形沉积体⑶河漫亚相①河漫滩河床外广阔的滩地,平水期无水,洪水期被水淹没。在河谷发育的中后期,河漫滩才能较好地发育②河漫湖泊8论述辫状河的沉积特征、亚相划分及相模式,图示相模式沉积特征:辫状河具多河道、河床坡降大、宽浅流急、反复分岔合并、迁移迅速的特点。亚相划分:河床、泛滥平原2个亚相9对比、区别网状河、曲流河、辫状河沉积特征名称辫状河曲流河网状河沉积环境心滩(河道沙坝)为主,边滩、天然堤、决泛滥平原或湿地
泛滥平原不发育口扇、泛滥盆地等发育剖面岩性组合“沙包泥”的正旋回沉积“沙包泥”的正旋回沉积“沙包泥”的正旋回沉积,但垂向分布不明显沉积构造以槽状交错层理为主、偶见块状板状水平层理多种多样、并构成特征的组合以水平层理和槽状交错层理为主粒度分概率图以二段式为主,其中跳跃总体不发育,或者三个总体分界不明显而且斜率地以两段式为主以两段式为主布C-M图以PQR段为主以QRS段为主以QRS段为主平面形态直或翘弯曲的带状弯曲状、条带状网状10说明沙漠的沉积类型及其沉积特征。岩漠沉积:岩漠是以剥蚀作用为主的平坦的岩石裸露地区,风把疏松的干颗粒吹走,并撞击岩石表面,使之变成很光滑的、具有沙漠漆的釉质表面,仅有少数大的棱角状砾石散布其上。岩漠的分布面积较大,以侵蚀作用为主,因此在地质记录中很少保存,其沉积物在地质剖面中很难见到⑵砾漠;又称戈壁滩,它们主要由中砾、卵石和粗砂组成,堆积面比较平坦,沉积厚度很小。砾漠的砾石是地表细粒沉积物被风吹去之后的一种蚀余堆积物。由于风砂磨蚀,砾石表面常具撞击痕和磨光面,或变成风棱石。砾漠的分布面积较大,厚度较小,在地质记录中很少保存。(3)风成砂沉积:成熟度高,稳定矿物组分多,粘土含量低,分选极好,磨圆度高,砂粒表面呈毛玻璃状沙丘是风成砂的最主要堆积类型。 具有风成交错层理,风成砂仅占现代沙漠面积的20%,但是由于它们是风成环境的主要沉积作用单元,所以在地层记录中常常保存有巨厚的沉积。(4) 黄土沉积:砂粒、黏土和少量方解石的混合物,浅黄或黄褐色,内部空隙较大,用手搓捻容易成粉末,(5) 旱谷沉积:又称干河洼地,是一种间歇性河流沉积作用的产物。因具有暴洪特点,河道不固定,常呈辫状,沉积速度快,顺坡堆积呈扇状,故称旱谷冲积扇。沉积物粒度粗,砾石可具叠瓦状排列。突出特征是风成和水成沉积物彼此交互成层(6) 沙漠湖和内陆盐碱滩沉积:沙漠中的风蚀洼地或构造洼地,潜水面接近地表,因积水而成湖,称为沙漠湖。主要为粉砂或粘土沉积,各薄层常见递变层理。含石膏和石盐等,如果沙漠中的风蚀洼地不积水成湖而只出现潮湿的盐壳,就称之为内陆盐碱滩,又称干盐湖或内陆萨布哈,沉积物为粉砂和粘土的互层,其间夹有薄层砂、岩盐及石膏层等蒸发岩。11古代风成砂岩的鉴别特征?(1)具有规模巨大的交错层理;为数不多的风成波痕、泥裂和雨痕等层面构造;砂岩分选良好,粒间充填物主要为化学沉淀物;缺乏云母类碎屑;石英砂粒表面呈毛玻璃状;⑹缺乏海相化石和煤;缺乏分布广泛的标志层;与蒸发岩或河流沉积共生;等12•与流水相比,冰川的侵蚀、搬运与沉积有什么特征?冰川以其与流水作用显著不同的特殊方式搬运和堆积沉积物冰川的侵蚀作用一刨蚀、磨蚀作用。刨蚀作用:融水渗入到岩石的节理和裂隙之中,并在其中冻结膨胀,使岩石松散、破裂。松散的岩块冻结在冰川底部,并被冰川体从基岩上拔掘出来混入到活动的冰体之中。磨蚀作用:带棱角的岩块和冰体冻结在一起, 锒嵌在冰川体上,成为象锂刀一样研磨与削蚀基岩的工具。在上覆冰体的压力作用下,变成侵蚀作用很强的营力,能把基岩上大量的岩块磨蚀下来,并在基岩表面刻划成沟槽和擦痕。冰川的搬运作用一搬运方式:混入在冰体中的碎屑呈“悬浮”状态随冰川整体运动冰磧物(till):直接由冰川堆积的沉积物。冰川的沉积作用一未经分选的,由泥质质点、砂粒、砾石以至巨大的岩块混含而成的块状堆积物。其中细粒的碎屑主要是由冰研磨而成,没有明显的风化痕迹。较粗的颗粒表面常具钉子形擦痕和光面。13、冰川沉积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沉积特征?答:1、块状冰磧岩:块状冰磧岩是冰川作用最具特征的沉积相,其特征为:结构杂乱,无分选或分选差,粒度分布呈双众数或多众数。在研究冰磧物结构时,通常把基质与碎屑的界限定在 2mm。内部不具层理,但是其中可以夹有具层理的孤立的层状沉积物透镜体,通常为砂岩或砾岩,它是冰下或冰内河在原地沉积的。碎屑物类型极其复杂,表面具光面及擦痕,其中可以有盆地
外的各种岩石和盆地内的沉积岩及层内的经过再搬运的冰川沉积物。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追索。至少可以追索数公里。厚度可达数米至数十米,呈层状、楔状或舌状产出 。下伏基岩具有磨光面,擦痕和沟槽。2、带状冰磧岩:具条带状构造。这种条带是由于颜色、成分、粒度的变化引起的。单个条带厚几十毫米至几十厘米。带状冰磧岩是两种不同的沉积体混合成的,一种是外来的,一种是当地的,二者在冰川之下因冰川的塑性活动局部混合,并被剪切成带状。带状冰磧岩分布不广,它可能是冰川内早期混合作用的产物。当其进一步混合时,最后形成均一的基底冰磧岩。3层状的砾岩和砂岩:同冰磧岩和泥岩交互的砂岩和砾岩是一种冰融水沉积,它们可以是冰上、冰下以至冰前的冰河环境的产物,如蛇丘、冰水平原等。其主要特征可归纳为: (1)有泥、砂和砾石几种组分构成,(2)层理类型和数量变化大,(3)分布范围局限,但可达几公里至数百公里,(4)厚度变化大,通常达几十米4纹层岩:纹层岩由砂、粉砂和粘土纹层交替而成。纹层岩除了具有纹层外,尚具下列特征:①具有坠落石,冰磧岩砾岩团块和散布在纹层岩中的大量坠落石是浮冰筏运的有力证据,但是缺乏坠落石并不能作为反对冰川成因的证据。在第四纪的许多韵律状纹泥岩中往往只含少数或者就根本不含坠落石。②具有砂岩或混积岩的夹层5块状冰海冰磧岩:块状冰海冰磧岩与块状的基底冰磧岩相比有以下特点:①含有末破碎的原地化石,②与正常的层状沉积物的界限是渐变的,③具有浊积岩或其它横向上连续的沉积层,④缺乏层状沉积物组成的弧立包体,⑤碎屑排列无一定方位,⑥粒度比共生的基底冰磧岩更细。14简述湖泊水动力特征、物理化学条件及生物学特征?答:(1)水动力特征:主要表现为湖浪和岸流作用,缺乏潮汐
作用。湖浪:与湖泊的规模和风的吹程有关。波浪基准面=1/2波长。
一般小于20米。一一岸流:与水体密度、风、河水注入等因素有关。(2)物理化学条件:湖泊对大气的温度变化较为敏感。湖水会出现温度分层现象。水温季节性变化-密度层逆转-含氧度盐类重新分配 -季节性纹层/韵律层4C湖水的含盐度变化较大,1〜25%。(海水一般为3.5%)湖水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与海相比,湖泊C、O稳定同位素比值低,S稳定同位素比值变化大微量元素B、Li、F、Sr含量较海洋中少Sr/Ba常小于1⑶生物学特征:淡水湖泊中常发育良好的淡水生物群,如淡水腹足类、双壳类、介形虫、叶肢介、鱼类等。15、 简述湖泊化学和生物沉积作用?答:⑴高纬度地区的湖泊:沉积作用可能是由于细菌或藻类活动造成的。如硅藻、褐铁矿的富集作用。⑵温带地区的湖泊:清水条件下,碳酸钙沉积比较发育。在较深的湖底,碳酸盐通常形成泥灰岩层,与富含有机质层呈纹层状互层。⑶干旱地区的湖泊干旱地区内陆水系的湖泊,通常是大量化学沉积物的沉淀场所。石盐+少量石膏+痕量碳酸盐等16、 论述湖泊相的一般特征、亚相类型?答:1.碎屑沉积作用⑴深水沉积作用:发生在湖盆深部,以悬浮物质垂向沉积作用为主,同时有重力流快速沉积作用。⑵浅水沉积作用:集中在湖泊边缘的河口地区,包括悬浮负载、底负载沉积的三角洲;以及湖浪、岸流作用形成的湖滩、沙嘴、障壁2.化学和生物沉积作用⑴高纬度地区的湖泊:沉积作用可能是由于细菌或藻类活动造成的。如硅藻、褐铁矿的富集作用。⑵温带地区的湖泊: 清水条件下,碳酸钙沉积比较发育。在较深的湖底,碳酸盐通常形成泥灰岩层,与富含有机质层呈纹层状互层。⑶干旱地区的湖泊:干旱地区内陆水系的湖泊,通常是大量化学沉积物的沉淀场所。石盐+少量石膏+痕量碳酸盐等具体划分时用浪基面、枯水面和洪水面三个界面。根据沉积特征、砂体类型及所处位置,将陆源碎屑湖泊相分为湖成三角洲、扩张湖、滨湖、浅湖、半深湖、深湖、滩坝、湖湾和湖泊重力流等9个亚相。17、简述三角洲的发育过程?答:①河口砂坝与河道分叉的形成河流入海(湖)――(水流展宽、潮流顶托)-减速水下浅滩一一(淤高,增大,出露)-河口砂坝-分支河道(分流河道)-次一级河口砂坝-三角洲雏形……决口扇和三角洲新叶状体的形成分支河道向海延伸,河床坡度减小,水流速度减缓,河床於高,泄流不畅,洪水季节冲决天然堤,形成决口扇,使三角洲在横向上扩大。但是,三角洲分流体系向海方向推进,不会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当分流过分扩展,最终会造成河流改道,从而流入坡度较陡的河道,或者由于决口而使主河流改道,致使原来的三角洲废弃。当海水入侵时,其上部沉积物受到海水作用的改造,开始了三角洲的破坏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三角洲的废弃和发育相互转化,交替出现,结果各三角洲彼此连接和部分叠合,形成三角洲复合体。18、简述三角洲形成的控制因素?答:①河流的作用:河流的流量和输砂量是形成三角洲的物质基础。河流的流量和输砂量越大,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的比值越高,越有利于泥砂在河口堆积,即有利于三角洲的形成。蓄水体(湖、海)的密度与河水密度的差异(3种水流扩散方式):河水密度〉蓄水体密度:高密度流动,沿底部呈平面喷流形式。如海底浊流。河流入海不常见。河水密度=蓄水体密度:等密度流动,属轴状喷流。即两种水体三度空间的立体混合,沉速、混合速度快。女口河流进入淡水湖泊。河水密度<蓄水体密度:为低密度流动,属严格的平面喷流类型。2种水体2度空间的混合,沉速、混合速度慢。通常发生在河流入海处,如密西西比河三角洲。蓄水体的水动力条件波浪、潮汐、海(湖)流可对河流输入的泥、砂进行改造和再分配,影响或阻止三角洲向海方向推进,改变着三角洲发育的形状。河口区海底地形:坡度小(V3°,水浅有利蓄水盆地的构造特征:主要是水盆地的稳定性和沉降速度。沉降速度颌积速度,利于三角洲形成和保存。佃、简述三角洲的分类(薛良清,1991)?答:按能量作用、河流类型和沉积物粒度、沉积区与物源区关系划分:正常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物细,砂泥比低,<<1进一步划分为:河控、浪控和潮控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物较粗,砂和含砾砂为主,砂/泥比高,通常>1扇三角洲:沉积物很粗,富含砾石,泥石流等重力流沉积发育20、论述河控三角洲亚相、微相特征?答:河控三角洲是在河流输入泥砂量大,波浪、潮汐作用微弱,河流的建设作用远远超过波浪、潮汐破坏作用的条件下形成的。三角洲亚相分为: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前三角洲亚相。(1)三角洲平原亚相特征:三角洲沉积的陆上部分,其范围包括从河流大量分叉位置至海平面以上的广大河口区,是与河流有关的沉积体系在滨海区的延伸。岩性:砂岩、粉砂岩、泥岩(包括泥炭和褐煤等)。碎屑颗粒分选性变化大。沉积构造:层理构造复杂,见雨痕、干裂、足迹等。生物化石:较少,为淡水动物化石和植物残体。 河道砂体:呈透镜状,横向变化大。以分支河道和沼泽沉积为主体。三角洲平原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5个沉积微相:分支河道微相、陆上天然堤微相、决口扇微相、沼泽微相、淡水湖泊微相。分支河道微相(或称分流河床,河道砂坝。)岩性:砂岩为主,中厚层,厚度几m-10m左右。结构:磨圆中等到好,分选中等。构造:大型及小型板状、槽状交错层理、冲刷-充填构造。沉积序列:向上变细,正韵律。砂体形状:条带状,构成三角洲平原亚相的骨架。陆上天然堤微相一一位于分支河道两侧岩性:细砂岩、粉砂岩、泥岩薄互层。结构:磨圆中等-好,分选中等。构造:上攀交错/波状层理、波痕,泥岩中可见生物潜穴。测井相:SP幅度较低,形态为低幅钟形,多见微齿化。决口扇微相岩性:细砂岩,厚度多在2-3m以下。结构:磨圆中等到好,分选中等。构造:小型交错层理、平行层理、液化变形构造。砂体形状:扇状。沉积序列:向上变细(扇退)或变粗(扇进) 。测井相:SP幅度中等,曲线形态多为钟形或漏斗形。沼泽微相沼泽位于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间的低洼地区,其表面接近平均高潮线。沉积物:深色有机质粘土、泥炭、褐煤,夹有洪水成因的纹层状粉砂。化石:富含植物碎片,可见昆虫、藻类、介形虫、腹足类等化石。淡水湖泊微相面积小,水体浅(3~4m),暗色泥岩,水平层理发育,可见黄铁矿、广盐性生物化石。⑵三角洲前缘(deltafront亚相三角洲平原外侧的向海方向,处于海平面以下,浪基面之上。 为河流和海水的剧烈交锋带,沉积作用活跃,是三角洲砂体的主体。三角洲前缘亚相可以分为:水下分支河道微相、水下天然堤微相、支流间湾微相、分支河口砂坝微相、远砂坝微相、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微相。①水下分支河道微相陆上河道在水下的延续,向前逐渐加宽、变浅、减缓、消失。岩性:具河道沉积特征。但较平原的分流河道沉积物细,可有复杂水流形成的不规则小型交错层,沉积物以砂、粉砂为主,砂体周围是水下沉积的泥岩、粉砂岩。构造:常发育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冲刷-充填构造。在垂直流向剖面上呈透镜状。②水下天然堤微相陆上天然堤的水下延伸,河道两侧的砂脊。沉积物:极细砂、粉砂,少有粘土。结构:粒度概率曲线为单段或两段型,基本上由单一的悬浮总体组成。构造:小型流水层理、流水与波浪共同形成的复杂交错层理,虫孔,泥球、包卷层理等。无暴露构造。生物:含水下生物化石、植物碎片等。支流间湾微相水下分支河道之间相对凹陷的海湾地区。当三角洲向前推进时,在分支河道间形成一系列尖端指向陆地楔形泥质沉积体(泥楔)。沉积物以粘土为主,含少量粉砂和细砂。具水平层理和透镜状层理,可见浪成波痕及生物介壳、植物残体等,虫孔及生物扰动构造发育。在层序上,下部为前三角洲粘土沉积,向上变为富含有机质的沼泽沉分支河口砂坝微相也称分流河口砂坝,位于水下分支河道的河口处,河-海交锋最强,沉积速率最高。沉积物:主要为细砂、粉砂,分选好,受海水冲洗簸选,泥带走,砂质纯。构造:单层为中、厚层,具较发育的槽状交错层理,可见流水和浪成波痕。化石:生物化石稀少。砂体形态:下平上凸。河口砂坝随三角洲向海推进而覆盖于前三角洲粘土沉积之上,粘土中有机质产生气体冲上来可形成气鼓构造(气胀构造)。如果下面泥质层很厚,也可产生泥火山和底辟构造。远砂坝微相位于河口砂坝前方较远部位,又称末端砂坝。沉积物:较河口砂坝细,薄;主要为粉砂,少量粘土和细砂。构造:可发育槽状交错层理、包卷层理、流水波痕、浪成波痕及冲刷-充填构造等。沉积序列:位于河口砂坝之下,前三角洲粘土沉积之上,形成下细上粗的垂向层序。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微相在海洋作用较强的河口区,河口砂坝受波浪和岸流的淘洗和簸选,并发生侧向迁移,使之呈席状或带状广泛分布于三角洲前缘,形成三角洲前缘席状砂体。席状砂的砂质纯,分选好,发育交错层理,化石少。砂体向岸方向加厚,向海方向减薄。三角洲前缘席状砂是建设性向破坏性三角洲转化的沉积微相类型,在高建设性三角洲相中不太发育。⑶前三角洲(prodelta亚相位于三角洲前缘的前方,实际上为处于浪基面以下的正常海相沉积。岩性:主要由暗色粘土和粉砂质粘土组成。暗色泥岩富含有机质,可作为良好的生油层。构造:常发育水平层理及块状层理。 化石:见广盐性生物化石,如介形虫、双壳类等。上述各类三角洲亚相和微相在河控三角洲中发育最全最完整,因此在古代地质历史中能保存和鉴别出来的三角洲多属河控三角洲。21、简述扇三角洲的亚相类型及特征?答:扇三角洲亚相可以分为:扇三角洲平原亚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前扇三角洲亚相。扇三角洲平原亚相:(1)(辫状)分流河道位于平原的上部,具有辫状河流的沉积特征。厚层砂砾岩、成熟度低、分选差,冲刷构造、递变层理和块状层理以及交错层理。 基本没有化石。下粗上细正韵律。(2)漫滩沼泽:位于平原分流河道间,因发育区气候较干旱,故漫滩沼泽不太发育-面积小、沉积细、水平层理或干裂,见植物根和生物扰动。扇三角洲前缘亚相:(1)水下分流河道前缘的主体,含砾砂岩,砂岩,色暗分选中等,化石少,发育中小型交错层理。(2)水下分流河道间:水下分流河道的两侧,由互层的浅灰、灰绿色砂泥岩组成,发育水平层理和波状层理较多的生物扰动。(3) 河口砂坝:水下分流河道的前方,沉积范围小;底平顶凸。含砂量高,中细砂岩组成,伴泥质夹层;发育平行层理和交错层理;沉积粒序显反韵律。(4) 前缘席状砂:河口砂坝的前方和侧方,是三角洲河口砂坝受改造的结果;分选好、厚度薄、分布广;砂泥岩间互组成;反韵律;发育波状层理和变形层理。前扇三角洲亚相:浪基面以下,与较深湖、陆架泥岩过渡。
沉积物较细、颜色较暗,化石多,发育水平层理。可存在滑塌浊积扇。22、简述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特征?答:辫状河三角洲是由辫状河体系前积到停滞水体中形成的富含砂和砾石的三角洲。 辫状河三角洲通常是由湍急洪水控制,常为季节性的沉积作用产生。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主要由众多辫状河道组成,地形起伏低,河道宽深比大,沉积砂砾岩,平板状砂体。1) 辫状河道:河道砂侧向迁移加积而成,杂色砂砾岩沉积,发育大型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以及冲刷构造,多个砂体垂向叠置。2) 废弃河道:透镜状,下粗上细正韵律,向上层理规模变小,并具有水平层理。3)越岸沉积:洪水期,水体漫越河道,在河道间沉积细粒沉积物以及煤层沉积。煤层厚度变化大,不稳定分布。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一一具有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等沉积,其中分流河道沉积发育。1) 水下分流河道水上分流河道的水下延伸,沉积砂砾岩。发育中、大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多个下粗上细透镜体叠置-正韵律2) 水下分流河道间水下河道间细粒沉积。灰色及灰绿色。由于河道迁移明显,水下分流河道间不太发育。3) 河口砂坝水下河道的前方;中细砂岩,局部含砾; 平行层理和交错层理;反韵律;受分流河道迁移、波浪、岸流的影响,常被改造而不发育。4) 远砂坝、席状砂前缘末端,由粉、细砂岩组成。往往同前三角洲泥质互层;分布广,厚度薄;具小型沙纹层理;远砂坝常被波浪、岸流改造成席状砂。前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泥质沉积为主,沉积不稳定时,可发育重力流沉积。23、辫状河三角洲与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对比表?类型 辫状河三角洲 扇三角洲
沉积特点八、、主要为正常河流的牵引流沉积,通常受到急湍洪水控制,为季节性沉积作用,以河道沉积占主导地位突发的、瞬时的灾变事件产生的重力流沉积与间灾变期正常牵引流沉积交替进行平原亚相类似于辫状河沉积类似于冲积扇沉积河道砂体总体呈层状,内部由若干个下粗上细的砂岩透镜体叠置而成透镜体,厚度小,变化大沉积构造交错层理发育,尤以侧积交错层发育为特征块状构造为主岩石类型砾岩、含砾砂岩、中粗砂岩为主,颗粒支撑砂岩、砾岩为主,多为杂基支撑24、简述堡岛体系的水动力特征与沉积作用?答:(1)障壁岛体系水动力作用:1)波浪作用较高;2)潮汐作用较小一中;3)涨潮和退潮时潮流作用强;4)潮汐流具双向性、脉动性,潮汐水位变化频繁;5)不同部位水动力作用不同,海水局部流通(泻湖&潮坪)(2)沉积作用及沉积类型依赖于水动力作用方式:障壁岛:海浪和风—滨岸(前、临滨)和风成沙丘;泻湖、潮坪:潮汐—潮下和潮间;潮道:潮流,侧向加积一潮道、潮汐三角洲。25、论述障壁岛沉积的特征及垂向序列?答:由临滨、前滨、后滨、风成沙丘以及越过障壁岛的漫冲积坪组成。A、 临滨1)临滨下部由非常细粒的砂、粉砂组成,面状的纹层常被生物扰动破坏;2)临滨中、上部由较纯净的中细砂及介壳组成,发育低角度楔状和槽状交错层理。B、 前滨::由冲洗干净的、分选良好的砂砾岩构成,发育冲洗层理。C、 后滨:平行层理的砂砾岩D沙丘:多为细砂岩,发育风成的中小型槽状交错层理以及植物根构造。E、漫冲积扇(洲):由风暴作用使早期滨岸和障壁岛沉积物被侵蚀并搬运到泻湖一侧形成的扇状沉积体。中细砂岩,发育前积斜层理和水平层理,呈薄层舌状或席状延伸到泻湖之中。障壁岛相砂体形态:呈与海岸平行的狭长带状,笔直或微弯曲,甚至具微弱分支。长度一般几km至几十km宽数百m至数km厚数m至数十剖面呈底平顶凸的透镜状。障壁岛沉积序列: 当海平面相对稳定、沉积物连续供给并且下沉速度适当的时候,障壁岛向海方向推进,形成下细上粗的反韵律沉积,沉积层理的规模向上增大,沉积厚度具减小的趋势。自下而上是临滨(具楔状和槽状交错层理以及生物扰动的中细砂岩及粉砂岩) 、前滨(具冲洗层理的纯净砂、砾岩)、后滨(具平行层理的砂岩)、沙丘(具大中型槽状交错层理的细砂岩)、漫冲积洲(具前积交错层理的中细砂岩)。26、论述潮坪沉积的特征及垂向序列?答:潮坪又称潮滩,发育在波浪能量低、具明显潮汐周期(大中潮差)的平缓倾斜的海岸地区,或形成于泻湖周缘、河口湾和受潮汐影响的三角洲沉积地区。潮坪沉积亚相划分:潮坪波浪能量低;潮间坪是主体;出现在中 -大潮差地区;潮汐水位升降形成潮流;潮流的运动和冲刷作用形成潮渠、潮沟。潮坪沉积类型:清水(碳酸盐岩)和浑水潮坪(碎屑潮坪)(1) 清水潮坪沉积亚相特征一一以灰泥石灰岩和泥粉晶白云岩为主,夹风暴流或潮道沉积的颗粒石灰岩,颜色浅,纹理发育,叠层石、泥裂、鸟眼等构造常见。(2) 碎屑潮坪沉积特征:1)岩石类型一一岩性:粘土岩、粉砂岩、细砂岩;韵律:由海向陆,沉积物变细;潮上坪:多为石膏和盐岩,可有泥炭;潮间坪:多为潮道砂和潮道间泥沉积;潮下带:多为水下砂坝、沙滩砂及生物碎屑沉积。2)沉积构造一一层理类型多样:潮上坪:多为水平纹层、泥裂等;潮间坪:多为脉状、波状和透镜状层理;潮下带:多为羽状或人字形交错层理。 3)粒度特征一—粒度细、分选好;砂坪的粒度概率图类似于河流砂体。4)生物化石——种类少、数量多;海陆生物混生;半咸水生物和广盐性生物多;生物主要发育在潮上以及潮间坪。分布于地形高差较小的地区,陆源沉积物供给比较少或本身供应的是细碎屑,以潮汐为主要营力,相带比较宽,沉积物自上而下逐渐变粗,在垂向上呈正韵律,沉积构造丰富,潮上带可形成非常宽广的沼泽沉积,潮间带宽可达数十km27、论述河口湾沉积的特征及垂向序列?答:当海水大规模入侵,或海岸下沉,河流下游的河谷将沉溺于海平面之下,海岸河口区形成了向海扩展的漏斗状或喇叭状的狭长海湾,就称为河口湾或三角港。沉积特征:河口湾的主要沉积单元是潮道、浅滩及潮坪;潮道的充填序列自下而上通常为:基底冲刷面-含介壳的滞留沉积-大型双向交错层浅滩砂岩-平行纹层或低角度交错纹层砂岩;细粒河口湾沉积由砂泥薄互层组成,反映水流强度的周期性变化;特征的层理为透镜状层理、波状层理和压扁层理。1) 岩性特征一一以分选好、圆度较好的细砂和泥质沉积为主;砂泥比取决于潮汐及河流作用的强度及砂泥供给;泥质夹层是在平潮时沉积而成。2) 沉积构造一一多种类型的沉积构造;典型沉积构造:透镜状、波状和脉状层理;羽状交错层理(潮道);板状和槽状交错层理(河道);干扰波痕。生物扰动构造发育。3) 生物化石一一半咸水生物化石多,向海:化石变大变多。4) 砂体形态——放射状砂体平行河口湾轴向;剖面多为透镜状;宽度几十m到几百m长度几百m到几km。从下向上变细的沉积序列:下部大型单向交错层理砂岩;中部大中型双向交错层理砂岩;上部脉状、波状和透镜状层理及小型交错层理砂泥岩28、现代海洋浅水碳酸盐沉积有哪些特点?答: 绝大多数碳酸盐在浅海环境中形成,其沉积作用过程受到化学、生物化学及机械作用的控制。)生物在碳酸盐岩沉积中具有重要作用;)水动力条件对碳酸盐岩沉积具有控制作用;)碳酸盐岩沉积作用迅速,但容易受到抑制。1.颗粒大小一般依赖于生物骨骼和钙化坚硬部分的大小2•钙质软泥的存在表明泥级微晶生物大量繁殖浅水砂质砂体主要是局部的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形成的碳酸盐沉积物环境的变化可不受水动力条件控制,局部沉积物的聚集可改变周围沉积物的性质沉积物通常被胶结在海底上沉积物在沉积过程周期性出露导致强烈的成岩作用,特别是胶结作用和重结晶作用不同沉积相的特点经浅变质作用后消失29、试述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及其相带划分特征(欧文,1965)?答:清水沉积作用:是指在没有或很少有陆源物质流入的陆表海环境中的碳酸盐沉积作用。Irwin根据陆表海的水动力条件,主要是潮汐和波浪作用的能量,也划分出三个能量带。远离海岸的X带(低能带);稍近海岸的丫带(高能带);靠近海岸的Z带(低能带)(1) X带(低能带)――①位于浪基面之下,一般来说海底很少受到扰动,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有海流的干扰。②此带宽约几百英里。③沉积物主要是来自丫带(高能带)的细粒物质,主要为灰泥。④生物:各种底栖生物和藻类都不发育;来自高能带的大量有机物质和浮游生物、自游生物、都可以在这里堆积下来。⑤沉积构造:水平层理发育。⑥颜色:这一环境安静缺氧,所以多呈暗色。⑦沉积厚度:这一带沉积物厚度一般不大。⑧该带岩石是有利的生油岩。⑵Y带(高能带)①从波浪开始冲击海底的地点开始,向滨岸方向延伸,直到波浪和潮汐的能量大部分被消耗掉为止。②此带宽约几十英里。③沉积特征:这带波浪及潮汐十分活跃,水浅、阳光充足、氧气充分,底栖生物和藻类大量繁殖。向海一侧,从深水上升带来的氧料尤其丰富,因而各种生物大量发育,往往形成生物礁。向滨岸一侧,则可见各种较粗的颗粒堆积,所形成岩石主要为生物屑灰岩、鲕粒灰岩、内碎屑灰岩。分选和磨圆良好,灰泥含量少,具交错层理。(3) Z带(低能带):①位于丫带的向岸方向,直到滨岸为止。②水很浅,波浪和潮汐作用都很弱,水循环也很弱。③宽度较大,可达几百英里宽。④海底坡度很小,或近于平坦。⑤靠近滨岸的地带,如因气候炎热干燥,水流停滞,可形成白云石以及各类盐类矿物的沉积。⑥此带形成的岩石主要是泥晶石灰岩、泥晶白云岩以及蒸发岩。⑦化石少见,但叠层藻席相当发育。⑧沉积构造:干裂、冲沟、鸟眼、生物钻孔等。由于陆表海平坦宽阔,水又很浅,因此微弱的地壳升降运动或冰川的消长都会使海平面产生显著变化,这样就产生了大范围的潮坪沉积。陆表海碳酸盐沉积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旋回性发育。地质历史中的碳酸盐岩,绝大部分是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的产物。30、论述威尔逊碳酸盐岩相模式的相带划分)盆地相:位于浪底(或浪基面)和氧化界面以下;水深超过几十米至几百米,为静水还原环境;主要为深海沉积物和浊积岩沉积。)开阔/广海陆棚相:水深几十m至100m风暴浪基面以下;富含生物化石的泥灰岩和石灰岩;多见生物扰动构造。3)碳酸盐台地斜坡脚相:位于浪基面以下,氧化界面以上,由远洋浮游生物及来自相邻的碳酸盐台地的细碎屑组成。少量粘土质及硅质夹层,块状层理4)台地前缘斜坡相:位于浪基面之上-下,坡度大;为深水陆棚和浅水碳酸盐台地的过渡沉积;主要由各种碎屑组成(灰砂) ;广海生物发育5)台地边缘生物礁相:岩性为块状石灰岩和白云岩,具生物成因。6) 碳酸盐台地边缘浅滩相;海平面之上到5-10m的水深;7) 开阔台地相或陆棚泻湖相:位于台地边缘后的海峡、泻湖或海湾中;水较浅,8) 局限台地相(或半封闭一封闭台地相):位于堤礁(堡礁)之间或之后;真正的泻湖9) 台地蒸发岩相:即潮上带,盐沼,石膏和白云岩31、 简述碳酸盐缓坡台地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沉积环境:指海底向广海方向平缓倾斜的(<1°)、无明显坡折的、沉积水体逐渐变深的沉积环境(陆表海)沉积特征:1)均匀缓坡:a、内缓坡:含叠层石藻和蒸发岩的潮缘和萨巴哈相,受生物扰动的层状灰泥岩泻湖相,具交错层理的滨岸相b、发育粒序层理和丘状交错层理的粗碎屑风暴岩和泥灰岩。 c、可出现与风暴作用有关的沉积作用,形成分散的、具粒序的浊流沉积和泥灰岩沉积缓坡盆地常以纹层状粉屑碳酸盐岩、生物扰动灰质泥岩等沉积为特征2)远端变陡缓坡:近岸处具均匀缓坡特征,与镶边台地的区别是,坡折不是发生在浅水高能带附近,而是远离高能带,水体较深的地方。多发育于有正断层或挠曲活动的地区,或由镶边台地在海平面快速上升时形成32、 、简述礁的基本特征与分类礁的基本特征:礁主要由礁核和礁翼组成。 1)礁核-抗击波浪的礁主体,由原地堆积的生物岩或粘结岩组成,造礁生物及附礁生物多2)礁翼-指礁相与非礁相呈指状交错过渡的那部分礁体。迎风一侧为礁前,背风侧为礁后3)礁间--群礁之间的沉积。海侵时,群礁发展,礁间沉积正常碳酸盐岩;海退时,群礁发展受抑,沉积泻湖沉积物分类:形态分类点礁/补丁礁:指泻湖或大陆架上的孤立小礁体。圆形或不规则状。宝塔礁/尖柱礁/孤礁:在较深水处,形似宝塔或锥柱状的礁体马蹄形礁:新月形,迎风侧发育,背风侧礁不发育。分布在开阔海中环礁:围绕水下隆起生长、分布呈环状的礁体丘礁:较深水处生长、孤立分布的、形似半球状的礁体层状礁(滩礁、带状礁):台地上生长的分布面积大、厚度较小的礁体33、简述生物礁的形成过程生物礁的生长是生物生长与破坏作用之间的平衡结果。生物礁的形成发育常划分成四个阶段:定殖阶段;生物碎屑堆积形成浅滩,钙质绿藻及其他动植物固结,形成水下隆起拓殖阶段:苔藓虫等生物枝状生长,提高水下隆起的高度,达到浪底以上。反映造礁后生物的初期繁盛泛殖阶段:礁体的主要构成时期,块状生物大量发展、建造礁骨架。造礁生物种属、习性多统殖阶段:只具有一种生活习性的少数生物种属占统治地位,礁接近海平面,礁开始衰亡。可能由海水变浅或礁本身引起的水域生态环境变化导致。生物演替。34简述海洋沉积环境的特点及海相组的划分?答:海洋:指被大面积海水淹没的地区,具有硅镁层的薄层地壳。总面积约为3.6亿kn^占地球总面积的70.8%。海水的总体积约为13.7亿kn3,占地球总水量的97%沉积物堆积的主要场所。在物化条件、水动力状况、地貌特征等方面在与大陆环境存在诸多不同。(1) 、海底地形与海水深度海底地形可分为陆棚(大陆架)、大陆坡、大洋盆地三个地貌单元。陆棚:最大风暴潮面与大陆架边缘;坡缓、水浅,一般<200m大陆坡:坡陡、水较深。深海盆地:坡缓、水深(2) 、海水的物理、化学条件温度:海洋表面-18〜28C(大陆为-60-80°C),大洋深处0〜4C。温跃层:100-1000^海水的压力变化范围较大:1〜1000atm.。海水的平均含盐度3.5%,溶解了80多种元素所组成的盐类,主要为氯化物。海水的密度高于大陆水体。海水的pH值介于7.26〜8.40,一般为8左右,属弱碱性介质。影响化学物质的沉淀与溶解。海水的Eh值,受含氧量控制,浅海高,深海低。(3)、海洋的水动力状况海水的运动可概括为波浪、潮汐和海流三种形式,统称为水动力作用。风波浪规模巨大,是海洋中产生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的主要动力。海相组的划分:根据海底地形和海水深度,可将海洋碎屑沉积相分为滨海、浅海、半深海和深海四个相。滨海相:最大风暴潮面与正常浪基面之间;浅 海相:正常浪基面之下至大陆架边缘(<200m);半深海相:大陆坡区(200-2000m);深 海 相:深海盆地(>2000m)35、 简述海岸水动力和沉积物搬运和沉积作用?答:海岸水动力和沉积物搬运沉积特征1 )控制海岸沉积发育的主要因素是波浪作用。水动力强而复杂地区,波浪、潮汐和沿岸流共同作用,使海岸沉积物发生搬远和沉积。2)在海岸带的不同深度和环境,波浪的特征和对沉积物的搬远、沉积作用的影响也不同。3)波浪运动方向波浪斜交海岸运动:在地形坡度较缓的地方,形成平行海岸的沿岸流,然后,垂直海岸回流,形成裂流。两种水流均可形成不同类型波痕。 4)波浪能量和碎屑物的搬运方式影响沉积物的粒度分布36、 简述浅海陆架水动力特征和沉积作用?答:1)浅海陆棚的水动力条件复杂而多样,其中包括由海底风暴引起的波浪、潮汐流以及密度流等。它们对沉积作用的影响随深度减弱。2)浅海风暴流季节性台风或飓风引起,冲刷滨岸沉积,在风力减退时,携带大量悬浮沉积物向海搬运,在正常浪基面与风暴浪基面之间,发生风暴沉积。37、 简述半深海和深海水动力特征和沉积作用?答:水动力作用最弱、沉积最为安静的地区,主要沉积悬浮沉积物可存在内波、等深流和浊流沉积等强水动力作用。38、 论述海岸相(滨岸相)亚相类型及沉积特征?答:海岸相亚相类型分为:海岸沙丘亚相、后滨亚相、前滨亚相、近滨亚相。海岸沙丘亚相(coastal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DIC-NN-生命科学试剂-MCE-4874
- ent-Corey-PG-lactone-diol-生命科学试剂-MCE-9112
- 10-Chloroestra-1-4-diene-3-17-dione-10-CIEsra-生命科学试剂-MCE-1585
- 2025年度级建造师资格证书注册与建筑产业互联网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花店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化小区物业保洁人员劳动合同
- 科技教育与学生实践基地的未来发展
- 提高电动工具使用效率保障员工操作安全
- 提高商业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措施与方法
- 三人合作经营企业合同协议书2025
- 2025年上海市嘉定区中考英语一模试卷
- 润滑油、润滑脂培训课件
- 2025年中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指南修订要点解读(2025)课件
- 健康管理-理论知识复习测试卷含答案
- 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 标准
- JGJ106-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 高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 市第一人民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2020-2025)
- 2024年湖北孝达交通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