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月考检测试卷(B卷)-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统编版)(含答案)_第1页
第一次月考检测试卷(B卷)-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统编版)(含答案)_第2页
第一次月考检测试卷(B卷)-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统编版)(含答案)_第3页
第一次月考检测试卷(B卷)-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统编版)(含答案)_第4页
第一次月考检测试卷(B卷)-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统编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次月考检测试卷(B卷)-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统编版)(含答案)

第一次月考检测试卷B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察范围:1.3单元)

一基础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绝巘(yán)飞漱(shù)晓雾将歇(xiē)

B.轩邈(miǎo)属引(shǔ)素湍绿潭(tuān)

C.缥碧(piāo)沿溯(sù)鸢飞戾天(yuān)

D.白昼(zhòu)窥谷(kuī)林寒涧肃(jiàn)

【答案】D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晓雾将歇(歇息)

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回旋)

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D.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答案】A

【解析】【分析】A晓雾将歇: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歇:消散。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中国航天人刻苦钻研、殚精竭虑、不懈奋斗,托起了中华民族的“航天梦"。

B.一化工厂成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声振聋发聩,火光映红一片天。

C.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D.在《美丽中国》大型纪录片交响音乐会上,大家正襟危坐,静静聆听,倾心感悟。

【答案】B

【解析】【分析】A.C.D.使用正确;其意思分别为:

殚精竭虑:使尽了精力,费尽了心思。

惨绝人寰:形容悲惨到了极点,世上少有。

正襟危坐:整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恭敬或拘谨的样子。

B.使用有误,振聋发聩:意思是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此处应该使用“震耳欲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在我市举行,其中的“智能机器人”板块,涵盖服务机器人、制造机器人、运动机器人等许多大量内容。

B.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C.《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D.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让校园充满了活力。

【答案】D

【解析】【分析】

A.成分赘余,“许多”和“大量"语义重复,可删除其一。

B.不合逻辑,减少不能用倍数,可将“一倍”改为“一半"。

C.句式杂糅,“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将“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和“深受观众喜爱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两种句式杂糅,据“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深受观众喜爱”的语境,应取前者。

D.正确。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水经注》作者是郦道元,是六世纪前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述,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B.陶弘景是南朝齐梁时著名的思想家,人称“山中宰相"。“实是欲界之仙都”出自他的作品《答谢中书书》。

C.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记承天寺夜游》是作者被贬谪到幽州任职时的作品,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D.消息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知识的理解辨析能力。结合自己对文学文化常识知识的积累解答即可。

ABD:正确;

C:有误,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国家公祭日的设立,_,_,_。_,_,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_,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①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

②是为了中国与世界更好地沟通

③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

④是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

⑤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

⑥是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

A.②③①⑥⑤④B.④⑥①⑤③②

C.②⑥④①⑤③D.①③②⑤④⑥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上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②的“是为了”与之对应,故在前,⑥④是对②的具体解释,表达直接目的,按照逻辑顺序应先“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再“表达我们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故②⑥④;

①⑤③语意递进,⑤的“而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承接①,③的“一起”承接上句“共同",在最后。故:②⑥④①⑤③。

7.综合性学习(7分)

某校八年级3班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参加了这次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下面一段话是主持人的开场白,请你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句子。

梦想给予拥有者强大的力量,中华民族因为有梦想而在世界之林中跃马扬鞭,日新月异;生活因为有梦想____________;我们因为有梦想____________。(2分)

齐芳同学的妈妈不同意齐芳参加这次活动,还说:“学习这么紧张,还是省下点时间复习功课吧,不然的话,一切都只能是梦!"请你以齐芳的口吻,用得体的语言说服妈妈。

(2分)

(3)面对我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某些国家对此表现出“过度忧虑”,渲染“中国威胁论"。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总书记这样说: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基于对历史的惨痛感知,中国人民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嬴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友好合作,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的发展壮大必将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壮大。

你从习近平主席的这几句话中听出了哪三种信息?(3分)

答案】(1)而在广阔天地中纵横驰骋,自由追逐;而在人生旅途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2)妈妈,我明白您的意思,但您误解了。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关心国家大事;同时心中要有梦想,这样才会有奋斗的动力.虽然参加活动会占用一些时间,但也是值得的,您说呢?

(3)中国始终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壮大世界和平的力量。

【解析】【分析】(1)根据例句和题干中的“句式相同”的要求可知,句式应是“而在……中……,……",第一个省略号要写一个介词短语,第二个省略号要写四个字的动词短语,第三个省略号要写出四个字的短语表示结果。如:我会因为梦想而在人生旅途中披荆斩棘,执着前行。

故答案为:而在广阔天地中纵横驰骋,自由追逐;而在人生旅途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2)此题首先应该有称呼,因为劝说的对象是妈妈,所以用语方面还必须委婉得体,多一些尊重。然后再围绕话题中心阐述拥有梦想对于个人各国家的重要意义,千万注意要用商量的口气,否则适得其反。

故答案为:妈妈,我明白您的意思,但您误解了。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关心国家大事;同时心中要有梦想,这样才会有奋斗的动力.虽然参加活动会占用一些时间,但也是值得的,您说呢?

(3)这材料主要讲述了中国人民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友好合作,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的发展壮大必将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壮大。所以我们要围绕这些内容去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中国始终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壮大世界和平的力量。

8.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7分)

①,松柏有本性。

②海内存知己,。

③念天地之悠悠,。

④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⑤,望峰息心;,窥谷忘反。

⑥东风不与周郎便,___。

⑦人生自古谁无死,___。

8.【答案】岂不罹凝寒;天涯若比邻;独怆然而涕下;沉舟侧畔千帆过;鸢飞戾天;经纶世务者;铜雀春深锁二乔;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罹”“怆"“鸢”的写法。

二阅读(45分)

(一)古诗阅读(5分)

9.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钟山①即事

〔宋〕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释】①钟山:南京的紫金山。王安石弃官后曾居住在这里。

(1)诗句中的“无声"和“”两个词,写出钟山春景的“幽",表达了诗人的___的心情。(2分)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诗歌前两句的表达效果。(3分)

【答案】1.不鸣;悠闲自得,愉悦

2.拟人,将涧水和花草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涧水的静,花草生长的春日美丽的景色,突显出生机勃勃,表达了诗人对美景和春天的喜爱愉悦悠闲的心情。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词语和诗人思想情感的理解。解答时要通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结合诗句或词语体会诗人的情感。

(2)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考生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对诗句语言特点、内容、诗人情感的把握。

【附参考译文】

山间的溪水在竹林中无声无息的环绕流淌,竹林边的花草也在浓浓的春意中默默地摆弄着娇羞柔美的身姿。在屋檐下对着钟山整整静坐了一天都没听见一声鸟叫,真是太幽静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与朱元思书》(略)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注释】①薛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此代指隐者服饰。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重:向往。⑥竹实: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①负势竞上

②望峰息心

③蝉吟鹤唳

④岂徒语哉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②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12.【甲】【乙】两文写山,都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简要分析。(2分)

13.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10.向上;平息;鸟鸣;难道

11.①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叫声嘤嘤,和谐动听。

②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

12.【甲】文:“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中“竞上、轩邈”等词化静为动,生动地写出了山之高峻。【乙】文:“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中“争、限、含、蓄”等词,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之高,水之绿。

13.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三)名著导读(6分)

他爱护部下是天下闻名的。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他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劳。

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虽然并不像毛泽东那样幽默。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有跟他吵过嘴,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

14.文段选自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文中的他是▲(人名),请结合选段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3分)

15.《昆虫记》是(国籍)昆虫学家、文学家亨利·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被称为“___”。作品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习性。比如,小阔条纹蝶雌性拥有极其细微的香气,雄性拥有华美且灵敏的触角。又如(昆虫名称)拥有带齿条的琴弓和振动膜,求偶者很会搔首弄姿,用唾液作为美发霜,会为求偶互相争斗。(3分)

【答案】14.朱德;爱运动;爱读书;脾气温和;但对一切事情都极其认真负责;平等待人,平易近人;能跟战士共同生活,同甘共苦;爱护部下;吃苦耐劳;生活简朴;有牺牲精神,为别人着想。

15.法国;昆虫(界)的史诗;蟋蟀、蛐蛐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

阅读《最糟糕的发明》,完成下题。

最糟糕的发明

材料一:去年10月中旬,英国《卫报》就评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荻此“光荣”称号的就是人们每天大量使用的塑料袋。

诞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塑料袋,其家族包括聚苯乙烯快餐盒饭、塑料包装、塑料餐具杯盆以及电器充填发泡填塞物、塑籵饮料瓶、酸奶杯、雪糕杯等。这些废弃物形成的垃圾数量多、体积大、重量轻、不降解,给治理工作带来很多技术难题和社会问题。比如,散落在田间、路边及草丛中的快餐盒,一旦被牲畜吞食,就会危及健康甚至导致死亡。填埋废弃塑料袋的土地,不能生长庄稼和树木,造成土地板结。而焚烧处理这些塑胶垃圾,则会释放出多种化学有毒气体,其中一种被称为二英德尔化合物,毒性极大。此外,在生产塑料袋的过程中使用的氟利昂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极为严重。研究还表明,在温度超过摄氏85度的条件下使用塑料袋和发泡餐具,其溶出的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凡此种种,表明塑料袋荻“最糟糕的发明"确属“实至名归”。

材料二: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现在我国每年用于商品包装的塑料袋总量约为160万吨。据测算,生产1吨塑料需要耗3吨石油,那么一年仅塑料袋就需要将近480万吨石油,向相当于我国去年石油消费量的近1.5%。

材料三:记者调查某超市19:15-19:35的20分钟内购买者的塑料袋使用情况,期间共有57个人付款,下面是他们使用塑料袋情况统计图:

某超市19:15-19:35人们塑料袋使用情况统计

16.英国《卫报》评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就是。(1分)

17.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电器充填发泡填塞物、酸奶杯、雪糕杯不属于塑料袋家族。

B.焚烧塑胶垃圾会释放多种化学有毒气体。

C.短文中“最糟糕的垃圾”和“光荣"这两处双引号的作用是相同的。

D.“据测算,生产1吨塑料需要耗3吨石油,那么一年仅塑料袋就需要将近480万吨石油,相当于我国去年石油消费量的近1.5%。”句子中“仅"和“近”删去意思不会改变。

18.“凡此种种"一共控诉了塑料袋家族五宗罪,请分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其中三条。(3分)

材料二划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

你喜欢材料三中使用统计图这种表达方式吗?请说出理由。(2分)

【答案】16.塑料袋

17.B

18.①散落的快餐盒危及生物健康;②填埋废弃塑料造成土地板结;③焚烧处理会释放有毒气体;④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任选三条,意对即可)

19.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我国每年用于商品包装的塑料袋数量巨大,危害严重。

20.喜欢,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很直观。(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这类题型,先读懂材料,再抓住材料中的关键性词语或句子来答题即可。

(2)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3)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

(4)本题考查学生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这类题型,先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再结合句子所写内容、所在的位置及与前后句的关系等来答题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的读表能力。解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明题意,搞清所统计的具体内容,然后根据各组数据去寻找各自的特点,最后用简明的语言来概括其统计结果即可。

(五)现代文阅读(11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民工父亲的幸福

李良旭

①刚搬入新居的一天,外面响起一阵敲门声。从猫眼里往外看:一个陌生人。他的头发蓬乱,脸上的灰尘和着汗水,眼里露出一种焦灼和茫然。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问道:“你找谁?”只见那人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从口袋里哆哆嗦嗦地摸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递过来,用一种近似乞求的语气说:“师傅,我是在您住的这片小区干活的民工,我想请您帮个忙,不知您能不能同意?"

②“什么事?你说吧。”我推开他递过来的香烟,一脸狐疑地看着他。

③见我态度和缓,他一激动脸涨得更红了,语速急促地说道:“是这样的,我的儿子马上就要放寒假了,他就要从老家到城里来看我了。孩子说,他想亲眼看看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的漂亮房子。我想,孩子来了后,我能带他到您家看看吗?房子盖了许多,可我从来不知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对孩子说清楚。"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然后,一脸企盼地望着我。

④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位民工父亲是为了让乡下的孩子亲眼目睹自己在城里的“杰作”,真是一个心细的父亲!我点头答应了。

⑤他见我爽快地答应了,激动地说:“谢谢!谢谢!您可真是个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人家一听我要带孩子来看看他们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就将门关上了,有的说我脑子有问题,还有的跟踪我,以为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民工棚……今天,我可遇到大好人了啊!"这位民工的脸上满是喜悦,眼神里也荡漾出一种快乐。

⑥几天后,他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那男孩十三四岁的样子,皮肤黝黑,身体结实,还有一双很亮的眼睛。见到我,小男孩有一种怯生生的神情。

⑦父子俩套上我递过来的鞋套,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也许是第一次踩木地板,他们的步子迈得格外的轻缓。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两人的目光中有一种扭捏的拘谨。做父亲的好像在努力显示出一种老练和成熟,只见他边弯下腰,边对儿子讲道:“叔叔家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所在的建筑公司盖的。当时盖这栋楼房时,我负责砌墙,你别小看了这砌墙的活,必须做到心细、手细、眼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你看,这面墙上原来还留有一个洞口,为的就是运送砖块、水泥方便,待房屋建好后,再将这洞口堵上。哦,对了,我的中级技工考试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⑧他竭力地想向孩子描绘出自己在城里打拼时的细节,让儿子感受到自己在城里工作的情景。儿子听了,不停地望着他的父亲,眼睛里流露出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色,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父亲的腰板瞬间直了许多。

⑨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只不过让这对父子进了我的新房看了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就这一下子,我感到我和这位民工父亲心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周遭氤氲着一种温暖。

⑩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只听到孩子对他父亲说:“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城里人住得真舒服,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您盖的这么好的房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种羡慕和向往。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不要乱想了。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了,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____________。"

21.通读全文,说说民工父亲的“幸福”指什么?(2分)

22.文中的“我"对民工父亲的态度经历了哪三个阶段的变化?(3分)

23.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探究括号中的问题。

“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文中父子的两次握手,意味有什么不同?)(2分)

24.民工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简要分析.(2分)

25.结合上文,展开合理的想象,将第段孩子要说的话续写出来。(50字以内)(2分)

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____________。"

【答案】21.①父亲终于实现了带孩子看自己在城里的“杰作”的愿望.②父亲感到自己能进入城里人家,感受到一种城里人家的温暖.③父亲感到自己的人格受到别人的尊重.④儿子为父亲感到自豪和骄傲,父亲感到幸福.

22.起先“警惕"、“一脸狐疑”(不信任)后来“恍然大悟"、“点头答应”(理解),最后感到“和这位民工父亲心的距离拉近了许多了"(感动).

23.①第一次握手,写出了父子俩刚进“我”家里时那种拘谨、不安、扭捏的心理,并表现父子相互间的鼓励与安慰;第二次握手表现了孩子为父亲而感到自豪和骄傲.②写出父亲为实现儿子的愿望而遭受别人怀疑、误解、拒绝的尴尬处境,从中表现出当今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的艰难生存状态.

24.①他是一个既细心又富有爱心的父亲.例如他克服种种困难,乞求城里人让孩子看自己在城里盖得房子.②他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有上进心的农民工.例如他对儿子说:“我负责砌墙,……必须做到心细、手细、眼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我的中级技工考试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25.“怎么不可能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我一定要让您和妈妈住上您在城里盖好的房子,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归纳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仔细阅读这篇文章,从叙述中归纳关于让民工感到“幸福"的事件或感受来概括即可。

(2)这道题的答案要从全文来寻找。从“我”对民工父亲的态度来分析,可以用原句回答,也可以提取关键语句,整合信息作答。

(3)人物描写方法的恰当使用,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人物的特征更加突出。赏析时应从人物刻画的角度品析表达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效果,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角度作答。

(4)塑造人物使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和描写,根据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分析人物性格,判断人物的身份、地位等。分析人物性格品质不应该分析局部语言,而应从整体上来分析,即结合全文来分析局部语言。

(5)这是一道主观题,要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联系自己对文中“幸福"的感触来谈续写。

三作文(5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作文。

大自然中,背阴的地方,往往环境幽暗,氛围冷清;向阳的地方,常常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人生也如此,面向阳光,我们便长拥有春天般的生活。

请以“向往春常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③书写工整,卷面清洁。

【答案】【参考例文】

向往春常在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万物争荣的季节,它充满了希望,充满了竞争,而春日更是春天的代表,更是春天的心脏,我向往春日,我希望春天常在。

现在正值早春,许多树枝都在发芽,许多花草都在生长。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便能发现很多。站在一棵树下,我便发现它的枝头上长满了许多新芽,它们的头尖尖的,像是一个弓箭的箭头。它们密布在枝头,它们是一个个小精灵,是春天的希望。它们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长,都在卖力的生长着。是什么让它们如此卖力生长?它们为什么要这么卖力的生长?一缕缕金光撒在它们身上,似乎在号召它们:“生长吧,生长吧!春天的希望。”它们似乎听到了号召,更加努力的生长起来了。我顺着这一缕缕金光望去,便看见一个圆圆的喷射着耀眼光芒的物体一一那便是春日所发出的光芒无比的强烈,无论是大树还是小草;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被它所发出的光芒照亮了。花儿对着开放着,鸟儿朝着它飞舞着。它们都向往它,都想接近它,都想分享它的光芒,都想得到它的力量,都想拥有它的荣耀。它看上去是那么充满活力,那么的热忱。

不久,春日被乌云遮住了,天空飘起了小雨。起初,只是小风小雨。我听树叶们叫嚷道:“这点风雨算什么?"一只小鸟竟叫喊道:“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而只是少数默不作声。渐渐的,雨真的下大了,但也只是细雨。不知怎么了,刚才那只还在叫喊的小鸟突然间窜进了树丛中。而那些叫嚷的树叶,也不知怎么了被小小的雨珠打落在地上了,被雨水冲走。我想:这点风雨都承受不了,那夏天真正的暴风雨又怎么办呢?还好,那些少数默不作声的都坚持到了雨停云散。

乌云散开,春日又出来了,它的光芒依然那么强烈,照亮了所有的动植物。战胜了风雨的鸟儿,抖掉了身上雨珠,又开始朝春日飞舞着,芽儿,树叶也是如此,继续努力的生长着,花儿继续对着春日开放。不管怎样,它们一如往常的热忱地向往春日。

其实我们每个人一开始都向往,但中途有的放弃了,不管怎样,我永远要一如即往的向往春日。

()

第一次月考检测试卷B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察范围:1.3单元)

一基础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绝巘(yán)飞漱(shù)晓雾将歇(xiē)

B.轩邈(miǎo)属引(shǔ)素湍绿潭(tuān)

C.缥碧(piāo)沿溯(sù)鸢飞戾天(yuān)

D.白昼(zhòu)窥谷(kuī)林寒涧肃(jiàn)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晓雾将歇(歇息)

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回旋)

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D.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中国航天人刻苦钻研、殚精竭虑、不懈奋斗,托起了中华民族的“航天梦"。

B.一化工厂成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声振聋发聩,火光映红一片天。

C.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D.在《美丽中国》大型纪录片交响音乐会上,大家正襟危坐,静静聆听,倾心感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在我市举行,其中的“智能机器人"板块,涵盖服务机器人、制造机器人、运动机器人等许多大量内容。

B.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C.《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D.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让校园充满了活力。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水经注》作者是郦道元,是六世纪前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述,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B.陶弘景是南朝齐梁时著名的思想家,人称“山中宰相"。“实是欲界之仙都”出自他的作品《答谢中书书》。

C.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记承天寺夜游》是作者被贬谪到幽州任职时的作品,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D.消息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国家公祭日的设立,_,_,_。_,_,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_,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①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

②是为了中国与世界更好地沟通

③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

④是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

⑤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

⑥是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

A.②③①⑥⑤④B.④⑥①⑤③②

C.②⑥④①⑤③D.①③②⑤④⑥

7.综合性学习(7分)

某校八年级3班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参加了这次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下面一段话是主持人的开场白,请你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句子。

梦想给予拥有者强大的力量,中华民族因为有梦想而在世界之林中跃马扬鞭,日新月异;生活因为有梦想____________;我们因为有梦想____________。(2分)

齐芳同学的妈妈不同意齐芳参加这次活动,还说:“学习这么紧张,还是省下点时间复习功课吧,不然的话,一切都只能是梦!”请你以齐芳的口吻,用得体的语言说服妈妈。

(2分)

(3)面对我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某些国家对此表现出“过度忧虑",渲染“中国威胁论”。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总书记这样说: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基于对历史的惨痛感知,中国人民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嬴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友好合作,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的发展壮大必将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壮大。

你从习近平主席的这几句话中听出了哪三种信息?(3分)

8.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7分)

①,松柏有本性。

②海内存知己,。

③念天地之悠悠,。

④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⑤,望峰息心;,窥谷忘反。

⑥东风不与周郎便,___。

⑦人生自古谁无死,___。

二阅读(45分)

(一)古诗阅读(5分)

9.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钟山①即事

〔宋〕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释】①钟山:南京的紫金山。王安石弃官后曾居住在这里。

(1)诗句中的“无声"和“”两个词,写出钟山春景的“幽",表达了诗人的___的心情。(2分)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诗歌前两句的表达效果。(3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与朱元思书》(略)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注释】①薛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此代指隐者服饰。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重:向往。⑥竹实: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①负势竞上

②望峰息心

③蝉吟鹤唳

④岂徒语哉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②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12.【甲】【乙】两文写山,都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简要分析。(2分)

13.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名著导读(6分)

他爱护部下是天下闻名的。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他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劳。

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虽然并不像毛泽东那样幽默。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有跟他吵过嘴,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

14.文段选自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文中的他是▲(人名),请结合选段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3分)

15.《昆虫记》是(国籍)昆虫学家、文学家亨利·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被称为“___”。作品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习性。比如,小阔条纹蝶雌性拥有极其细微的香气,雄性拥有华美且灵敏的触角。又如(昆虫名称)拥有带齿条的琴弓和振动膜,求偶者很会搔首弄姿,用唾液作为美发霜,会为求偶互相争斗。(3分)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

阅读《最糟糕的发明》,完成下题。

最糟糕的发明

材料一:去年10月中旬,英国《卫报》就评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荻此“光荣”称号的就是人们每天大量使用的塑料袋。

诞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塑料袋,其家族包括聚苯乙烯快餐盒饭、塑料包装、塑料餐具杯盆以及电器充填发泡填塞物、塑籵饮料瓶、酸奶杯、雪糕杯等。这些废弃物形成的垃圾数量多、体积大、重量轻、不降解,给治理工作带来很多技术难题和社会问题。比如,散落在田间、路边及草丛中的快餐盒,一旦被牲畜吞食,就会危及健康甚至导致死亡。填埋废弃塑料袋的土地,不能生长庄稼和树木,造成土地板结。而焚烧处理这些塑胶垃圾,则会释放出多种化学有毒气体,其中一种被称为二英德尔化合物,毒性极大。此外,在生产塑料袋的过程中使用的氟利昂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极为严重。研究还表明,在温度超过摄氏85度的条件下使用塑料袋和发泡餐具,其溶出的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凡此种种,表明塑料袋荻“最糟糕的发明"确属“实至名归”。

材料二: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现在我国每年用于商品包装的塑料袋总量约为160万吨。据测算,生产1吨塑料需要耗3吨石油,那么一年仅塑料袋就需要将近480万吨石油,向相当于我国去年石油消费量的近1.5%。

材料三:记者调查某超市19:15-19:35的20分钟内购买者的塑料袋使用情况,期间共有57个人付款,下面是他们使用塑料袋情况统计图:

某超市19:15-19:35人们塑料袋使用情况统计

16.英国《卫报》评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就是。(1分)

17.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电器充填发泡填塞物、酸奶杯、雪糕杯不属于塑料袋家族。

B.焚烧塑胶垃圾会释放多种化学有毒气体。

C.短文中“最糟糕的垃圾”和“光荣"这两处双引号的作用是相同的。

D.“据测算,生产1吨塑料需要耗3吨石油,那么一年仅塑料袋就需要将近480万吨石油,相当于我国去年石油消费量的近1.5%。”句子中“仅"和“近”删去意思不会改变。

18.“凡此种种"一共控诉了塑料袋家族五宗罪,请分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其中三条。(3分)

材料二划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

你喜欢材料三中使用统计图这种表达方式吗?请说出理由。(2分)

(五)现代文阅读(11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民工父亲的幸福

李良旭

①刚搬入新居的一天,外面响起一阵敲门声。从猫眼里往外看:一个陌生人。他的头发蓬乱,脸上的灰尘和着汗水,眼里露出一种焦灼和茫然。我警惕地将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