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彼得·圣吉曾用一个故事来说明“今日的问题来自昨日的解”这个道理。系统的思考表现在不“就事论事”。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许多都是因为“昨日”的行为所致。我们在了解初中语文教师“目前最感困惑的问题是什么”的时候,看到这样的回答:“付出心血,收效甚微。”“为什么自己的努力与结果不成正比?”“投入了却没有收获。”努力了,却无法解决问题,这是最令人沮丧的事。但今天的结果无疑都是自己“昨日”教学行为的积淀,因而解决今日的问题,可以尝试从看看“昨日”自己做了什么入手。当问题比较清晰时,就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下面讨论如何从系统的角度看待自己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并加以改善。一、语文教师要找出问题所在,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当我们的教学出现问题时,我们应该努力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我们有时也看到有些年轻教师在面对问题时有“归罪于外”的倾向。有一次我们看到课上的学生无法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即使教师让学生讨论,学生看上去也没有积极性,两三次后,教师不得不提醒学生,这是讨论,可以大点声说话。后来我们问起那堂课学生为什么没有积极性,教师告诉我们,那天有录像,学生比较紧张。但我们知道这个教师所上的课一直是平平淡淡、缺少激情的。这种“归罪于外”的倾向是人的性格中很自然的一面,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人们有时自觉不自觉地会将外部原因看成是问题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原因。对课堂教学来说,最常用的两个“外因”是考试的压力和学生素质差。比较成熟的教师,虽然也会在口头上抱怨考试压力太大和学生素质太差,但在实际中,一般倾向于用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解决问题。教学案例:某一教师要讲郑愁予《雨说》,诗的内容非常简单,语言也不难,而这位教师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比其他班级又要好一些。他教学《雨说》这首诗所面对的问题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采用多读的方法来深挖这首诗的主旨,但都难以奏效,因为这首诗的主旨也很浅显,无需深挖。改善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发现自己教学中出了问题,从而寻找新的教学方法,以求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那么,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哪个地方不当呢?一般教师可能会想,这首诗既然这么简单,很难上得精彩,干脆让学生自己看好了,何必为它煞费苦心呢?但这位教师并没有放弃,通过他不断地对这首诗教学方法的改善,暴露了自己的问题,也暴露了学生的问题。问题不断地暴露,就要不断地想办法去解决。所以,问题不断暴露、不断解决的过程,也就是师生不断进步的过程。这位教师从改变诗的语言入手:“等待久了的田圃”→“牧场寂静的田圃跟牧场”,“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干涸了的鱼塘和小溪”,“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柳条儿见了我垂下了腰啊”……让学生比较品味,这样改是好还是不好?为什么?请说出理由。学生认真品读诗句,并进行比较。有的学生指出改变后的诗句不好,如把“笑弯”改为“垂下了腰”,没有了情感,显得冷冰冰的。但总的来说,全班学生对这样的比较品味并不感兴趣,对有些句子的改法说“好”或是“不好”,也都很勉强,这个环节教学显得很不流畅。这位教师发现了问题:自己设计的改写比较限制了学生的手脚,问题也有些简单。他立即改变教学方法: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喜欢的诗句或诗句中的某一个词语,要说明喜欢的理由。这下学生放开了手脚,全班学生都热烈地讨论起来。如有的学生说“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中的“教”用得好,写出了春雨那细腻如慈母般的爱,如果用“让”“给”等词语,虽然也可以,但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了。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当我们在教学中发现了问题,就要想方设法改变我们的教学思路。这位教师教学《雨说》,如果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读一读、议一议,归纳出主旨,这样教学未尝不可;再进一步,通过改变诗句,让学生比较品味诗的语言,这种方法比常规的教学方法自然又好了一些;但这位教师不满足于现有的方法,不断地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让学生自己选择诗句,自己进行赏析,这样,就使他的教学进入了崭新的境界。这样不断地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自己业务能力的提升。二、语文教师要从别人的“过失”中学习向别人学习是改善自己教学行为的重要途径。这种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呢?假设这样的情境:你正在路上行走,因没有公务在身,放松的心情使你可以注意路上行人的情况。这时迎面过来一个人,你发现他的走姿非常标准:抬头挺胸,步伐不大不小,速度不快不慢,你会怎样呢?你是否会不自觉地也挺起了胸膛?假如你看到的是另外一个人,走路弯腰驼背,让你感觉很不舒服,你是否也会不自觉地挺起了胸膛?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境,即积极的情境和消极的情境,都有可能会达到同样的目的,甚至有时消极的情境比积极的情境给人的冲击更大。语文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善也可以如此。有一位语文教师去外校听课,课的内容是“广告”。教师介绍广告的定义、种类,并对例子进行详细剖析,最后布置作业。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下课时,有位学生面对这么多的听课教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听课的教师对这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印象深刻,在他眼里,这堂课是失败的。从这种“失败”中,听课的教师学习到的东西就是“我不能这么上‘广告’一课”。为此,他改变了教学这一课的传统方式。上课前,他让学生通过电视等媒体并到大街小巷去搜集各种各样的广告,并进行筛选;上课时,他让学生对搜集来的广告进行分类,并概括出广告的特点;上课后,他让学生学写广告,并尝试为商家撰写广告语。本来是一节枯燥无味的课,给他上得有声有色,学生都渴望能够再上这样的课。这位教师如果没有听过那节失败的课,也许他就要上成那节失败的课了。我们有时会认为,听别人的课,只有发现并吸收其长处才是学习。但事实并非如此。上述实例中教师的行为改善是因为看到了别人课堂上的“过失”。学习不等于“模仿”或“吸收”。学习意味着教学行为的改善,而这种改善是以某种“扬弃”为前提的,或是“扬弃”自己教学中的缺点,或是“扬弃”自己看到的别人教学中的缺点。但是并非所有人在别人的缺点面前都能有所“醒悟”。有准备的听课是非常重要的。这里的准备不是只熟悉课文的内容,而是指“准备有所收获”。我们无法让别人的讲课或讲座更符合自己的需要,也许我们听到的课“枯燥无味”。怎样才能从中有所收获呢?第一个方法,就是替这个教师去“反思”,他的课为什么会上成这个样子?问题出在哪里?第二个方法,就是思考,如果是我,我会怎样去上这堂课?这就是通过观察同事来改善自己教学行为的过程。这里,其他人的课就是一面镜子,只不过这面镜子有点“魔力”,它可以使你看到如果你也这么上课,会是一种什么样子。从别人的“过失”中学习,也是从“经验”学习的一个过程。每个人的经历是有限的,所有问题都要从个人自身经历中获取经验是不可能的。假设一个年轻教师一年内经历10次“失误”就可以有明显的改善,那么有两种路可以走:一是教师按时间顺序依次经历这10次“失误”过程,每次总结经验,提高一步,需要用完这一年的时间;二是教师自己经历“失误”的同时,有机会观察其他教师的课堂,从其他教师的“失误”中吸取教训,而不必亲身去经历这个“失误”,也许8个月就完成了这个飞跃过程。这样的假设当然是高度抽象化的比喻,但教学是有普遍规律可寻的,因而从别人的“过失”中学习也就成为可能。三、语文教学要精益求精避免“失误”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师要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散步》是一篇描写亲情的精美散文,全文580字,散淡的文字,饱含着的却是人到中年的人生况味,那种人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十二三岁的孩子未必能懂,但仔细读来,确实感到意味悠长。以前也听别的老师上过这个课,总觉得没有上出想要的味道来。可是味道在哪里呢?尊老爱幼的主题总是有点陈旧。很明显,味道不在这里。教师可以试着从阅读的角度来教这篇课文,着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设计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为什么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儿子?第二个问题,理解文中主旨句的含义。回答第一题时学生果然理解比较肤浅,认为“我”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我”陪伴儿子的时候还长,陪伴母亲的时候不多了。教师继续问:那么推而广之,“我”在这里的处世原则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假设对比(假如“我”顺从儿子会怎么样?)明确了作者重点突出“孝”,虽爱幼但更尊老。这时教师可以趁机继续发问:为什么这样写更有意义?学生讨论后认识到:爱幼是一种本能,尊老则是人类的文明之举。由此认识到这正是文章立意的新意所在,深意所在。可是这位教师忘了总结:适当的假设比较是深刻理解文章深意与作者的意图的重要法宝。理解第二题时,这位教师要求学生尽可能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去解读作者的心灵之歌,想想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怎样担负家庭的重担的。不少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实际,很快深入理解了文章的主旨。一个学生引用她妈妈的话,非常生动真实地诠释了“整个世界”的含义。她妈妈经常对她说,回到家,不管多累,只要一眼看到老的小的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就觉得很满足很幸福。“因此,我理解的作者的整个世界跟我妈妈的感觉应该是一样的,那就是对亲情的珍视,体现了他们这一代人对家庭的责任和爱。”原来这个学生生长在单亲家庭,她亲眼目睹感受了妈妈上有老下有小的沉重使命,因而她的理解也就特别深刻。目前老中青三代同住的家庭很多,这个学生声情并茂地讲述顿时打开了其他同学们的心扉,大家联系自己的家庭实际,很快深入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尽管如此,但课后反思,这位教师还是觉得文章的味道没出来,可以说,没有多少情趣。那么文章的味道究竟在哪里呢?两周后第二次上这篇课文,这位教师反复阅读,发现这篇散文的味道在于“美感”。于是他制定了“亲情的美感”这个教学重点,为了突出这个教学重点,他特意用学生的家庭合照制作了一个《我爱我家》的亲情短片,配的音乐是200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获得特等奖的歌曲《我爱我家》。但是课堂上并没有达到他预期的效果,当他最后问《散步》之美,美在哪里时,竟然冷场。后来学生稀稀落落地回答“生命美”“景物美”;进一步问为什么时,学生的分析理解很肤浅。也许教师高估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显然,此文的味道还是没有上出来。又一周后,学校的“名师杯”决赛他决定再换一个角度来上,他发誓一定要上出一点味道来。研究作者的写作后记,他发现作者在情节上和散步的时间季节上跟真实的生活相比,做了一些改动或调整。而正是这个改动赋予了文章耐人寻味的意境。那么教师何不从写作这个角度来试试呢?初一学生的作文最大的毛病正是只会平铺直叙,不会营造意境,因而枯燥乏味。这节课教师要告诉学生平凡的小事同样可以写出大意境来,关键看我们的悟性如何。这堂课,这位教师反复提醒自己,要简洁,特别是要紧扣目标,不要声东击西。播完《我爱我家》短片后,教师让学生谈感受。一个女生说:“有家真好!”教师追问:“我们平时也常常翻看家庭影集,那种感觉跟今天我们观看小影片的感觉有何不同?为什么?”学生说,没有像今天这么激动人心的感觉。因为,今天的照片配上了动人的乐曲,渲染了家庭亲情,让我们无比感动。这正是教师所要说的。他接着说:“作文也一样,不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事情,小事情同样可以写出大意境来,关键是我们怎样构思,怎样去营造意境。”为了避免前两次课堂主题不突出的缺点,这位教师突出环境描写在意境营造中的作用,设计了两个改写的练习,一个是改地点,把散步的地点改在“车水马龙的大街道上”;另一个是改季节,把春天改为秋天。学生通过对比,很快领悟到这样一来,美感全失,诗意全无,深刻的意蕴殆尽。散步表现的是田园牧歌似的美丽,如歌如诗如画。尤其把背景放在春天,不仅是因为春天有着万花灿烂的绚丽,有桑树、鱼塘、菜花,更是因为她象征着母亲熬过又一个严冬迎来的新生命的春天,这次散步是一次春之旅、爱之旅、温馨之旅。其实还可以改天气、改情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战略合作合同with标的:共同开发新市场
- 2024年度特许经营合同连锁餐饮业2篇
- 二零二四年度弱电系统集成项目合同
- 全新2024年度劳动合同条款2篇
- 2024年度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发明专利3篇
- 2024版商标转让合同样本3篇
- 2024年水果店承包经营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光伏项目合作与投资合同2篇
- 2024年度智能语音识别技术研发与集成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租赁合同纠纷解决条款3篇
- 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人际关系培养
- 2024年临床科室工作计划及发展规划
- 农药标签的识别技巧
- 药物分析计算题合集
- 翻身拍背护理课件
- 火灾调查专业技能.全国比武单项科目解析
- 人卫慕课《走进肺功能》试题答案
- 重庆市巴南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人音版初中音乐 九年级上册 中考一轮复习课件
- 主题班会:班风校风主题班会课课件
- 中建污水支管逆作井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