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传统观念认为科普是传播科学知识,但是随着科普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公众需求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意识到科普要从单纯传播知识跃升到传播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的层面上。也就是说,科普不仅要传播知识,还要传播以系统的科学知识为基础的科学方法、态度、理性等。青少年科普也是一样,应该走出单纯普及和传播知识的老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科学知识不重要,因为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隐藏于科学知识背后,我们需要透过知识的表面来看待科学的本质。应该承认的是,我们曾经一度强调孤立的事实,而不是一个系统的发现过程,也没有传播“科学是一个需要不断验证、再验证的过程”,从而导致科普的受众处于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中,知识成为从科学体系中剥离出来的一些碎片,而没有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死记硬背,进而让青少年丧失对科学的热情。当然,我们也应该警惕走入另外一个极端,即把视野单纯地聚焦于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更上位的层面,而忽视了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单纯地强调科学方法,实际上是抽去了具体的科学内容,结果可能导致一种似是而非的科学普及。实际上,我们在这里探讨的是,要把科学知识和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其他“更隐性”的东西结合起来。美国学者德雷斯勒在1907年就指出:“只要还缺少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习惯,教育就不能停止。”应该说,他提出了教育的一个目标,即让人们养成用科学方法思考周围世界的习惯,并且培养和秉持科学精神,而对于什么是科学精神,不同的人可能会给出不同的阐释,但大体上应该包括的维度有质疑、理性、不迷信权威、了解科学发展的本质等。比如,我们曾经知道的事实是太阳系有九大行星,但是在2006年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之后,太阳系就只剩下八大行星了。如果从科普的角度以及科学精神的角度来说,只传播这个事实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探究冥王星为什么被降级,并且从这个视角去挖掘出更多的科学话题。所以“科学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打开了解现实世界之门,继而去发现一种建立在事实和真理基础之上的关于这个世界的清晰和全面的哲学观点”。科普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劳动力,并且为科技创新奠定治理和人才基础。而对于青少年来说,科普和科学教育则是为了帮助他们形成系统性的思维和探究性学习的思维,理性地看待科学。(摘编自陈征《以科普点燃孩子们的科学精神》)材料二:培养创新人才,要将科学教育贯穿于青少年成长的整个周期,孩提时代是最好的起点。不过,调查显示,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56%,比2015年提高了4.36个百分点,但总体水平依然偏低,提升青少年群体的科学素质任重道远。针对科普需求和科普方式产生的新特点、新变化,更需要有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前不久发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旨在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夯实人才基础。科学教育中,家庭作为“第一课堂”的地位永远不能忽视。许多科学家回忆起童年时光,经常提到的是父母在科学书籍阅读方面的引导,滋养了他们的好奇心。还有人说小时候在家里摆弄音箱、遥控飞机,锻炼了动脑动手能力,从而为后来从事科研工作埋下伏笔。学校也是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要一环。孩子光有好奇心还不够,往往需要老师的引导和鼓励,把乍现的创意、灵光留存下来,帮助他们成长为具有创新潜质的人才。从社会的角度,一场生动的科技创新比赛、一次充满趣味的科学创作活动,都有可能在青少年成长中发挥作用。青少年只有亲手做了、亲自写了,才能更有参与感,科学知识才更有“黏性”。博物馆、科技馆作为天然的科学传播阵地,要想方设法地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提升参观体验;科幻科普作品也要进一步提升质量,帮助青少年增强知识储备,激发好奇心。面向未来,应尽快在全社会构建起科学教育、科学传播的有效体系,让青少年在科学的花园中尽享科学之美,体会创新之乐,呵护珍贵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成为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一代新人。(摘选自刘诗瑶《提升青少年群体的科学素质任重道远》)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毋庸置疑,科学知识是重要的,但我们也要让青少年看到那些知识背后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从而迈出青少年科普的新步伐。B.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要科普这一知识,需要引导人们思考其降级的原因,并且进一步挖掘和其相关的更多的科学话题。C.我国已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采取切实行动,培养一大批青少年科学家,夯实科技人才的基础。D.家庭在孩子科学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引导孩子阅读科学书籍,锻炼其动手动脑能力等,都对孩子科学素质的提升有帮助。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容易走向两个极端,科普的受众因此失去对科学的热情,科普变成似是而非的科学普及。B.我们对青少年进行科普和科学教育,是为了让他们具备系统性和探究性学习等思维品质,从而理性地看待科学。C.好奇心对孩子来说很重要,但光有好奇心,没有老师的引导鼓励,孩子也很难在将来成长为创新型的人才。D.举办创新比赛,进行科学创作,能让青少年在亲身实践中感受科学知识,享受科学的美好,体会创新的快乐。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材料一中所述的当代科普理念的一项是()A.某社区面向青少年推出净水过滤体验课,让学生动手利用过滤石过滤污水,了解每过滤一次后污水发生的变化。B.一位老专家在给孩子们演示放电现象后,顺势引导孩子们说:“想知道为什么这么有趣吗?等你们长大就知道了。”C.十堰市开展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研学活动,市四中50多位中学生走进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物理演示与探索实验室。D.沂水萤火虫水洞旅游区依据深厚的科普人文底蕴,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使中小学生广泛参与的“探秘荧光破茧成蝶”科普研学体系。4.请梳理材料二的论证思路。5.请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结合我国实际,谈谈德雷斯勒“只要还缺少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习惯,教育就不能停止”这句话对我国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启示。【答案】1.C2.A3.B4.①材料二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②先总说青少年时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时期,提出观点;然后立足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层面,分开论述其对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要作用;最后总结全文,呼吁要尽快在全社会构建起科学教育、科学传播的有效体系。5.①这句话明确了对青少年科普的目标,即要让他们在了解科学的同时,更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秉持质疑、理性等科学精神。
②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不是单一的维度,而是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最终提高其科学素养。
③目前我国青少年群体的科学素质还比较低,对青少年科普教育任重道远,更需要采取创新的思路方法,力求实效性强。【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培养一大批青少年科学家”曲解文意,原文是“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并非“青少年科学家”。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科普的受众因此失去对科学的热情”因果关系不成立,材料一第二段原文“……知识成为从科学体系中剥离出来的一些碎片……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死记硬背,进而让青少年丧失对科学的热情”的描写及材料中也有对两个极端的结果是分开表述的;另外,“科普变成似是而非的科学普及”表述绝对化,原文为“结果可能导致一种似是而非的科学普及”。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材料一所提倡的科普理念是,“科普不仅要传播知识,还要传播以系统的科学知识为基础的科学方法、态度、理性等”,而选项中老专家只是向孩子们展示了科学的表象,而没有引导孩子们顺着这个表象去探索其背后的科学。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结构的分析能力。全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层次清晰,论证有力。材料二共四段。第一段开门见山,开头就提出作者观点:培养创新人才,要将科学教育贯穿于青少年成长的整个周期,孩提时代是最好的起点。然后指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总体水平仍然偏低。科普更需要有创新的思路和方法。第二段则是说明了家庭和学校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家庭作为‘第一课堂’的地位永远不能忽视”“学校也是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要一环”。第三段论述了社会在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这是分说部分。第四段是一个总结,“应尽快在全社会构建起科学教育、科学传播的有效体系,让青少年在科学的花园中尽享科学之美,体会创新之乐”。【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的能力。德雷斯勒说“只要还缺少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习惯,教育就不能停止”,这句话明确了对青少年科普的目标,青少年不仅要了解科学,更要有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包括的维度有质疑、理性、不迷信权威、了解科学发展的本质等”。从材料二可知,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应贯穿于青少年成长的整个周期,同时,科普教育不是单一的维度,“家庭作为‘第一课堂’的地位永远不能忽视”“学校是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要一环”,社会在科普教育方面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所以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是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关键。最后,材料二“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但总体水平依然偏低,提升青少年群体的科学素质任重道远”,可以得出结论“应尽快在全社会构建起科学教育、科学传播的有效体系,让青少年在科学的花园中尽享科学之的美,体会创新之乐”,对青少年科普教育任重道远,更需要采取创新的思路方法,力求实效性强。(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前面的枪声,已响得稀落了。感觉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实还只是半夜。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担架员把伤员抬上门板,但还围在床边不肯走。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作医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他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似乎我点一点头,这伤员就立即会好了似的。我心想给他们解释一下,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给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的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节选自茹志鹃《百合花》)材料二: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红烛啊!/流罢!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节选自闻一多《红烛》)6.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了年纪的担架员”的话一方面交代了小通讯员壮烈牺牲的情景,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小通讯员的机智和勇敢。B.新媳妇两次“短促地‘啊’了一声”,第一次是表明她认出是小通讯员,第二次表明她发现小通讯员伤势严重,可能已经牺牲。C.“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照应上文,既表现了小通讯员关心他人的品格,也表达了“我”无比痛苦的心情。D.“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流泪”写出红烛燃烧的状态,“灰心”表明红烛对未来信心不足的矛盾心理。7.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艺术特点的理解、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合花》中的“我”,不仅起到串连情节的作用,还表明文中的人和事是作者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突出了内容的真实性。B.“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中的“百合花”象征着小通讯员的纯洁与高尚,同时也照应了题目。C.“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中“残风来侵”是指黑暗反动势力的阻挠。D.闻一多的《红烛》这首诗,每一节都以“红烛啊”的呼唤开头,形成了诗歌浓郁的抒情氛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8.“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的意蕴是什么?请简要回答。9.《红烛》这首诗表现了一种“红烛精神”,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答案】6.D7.A8.(1)运用了细节(动作)描写。(2)不能让救人牺牲的小通讯员穿着有破洞的衣服遗憾地离开我们。(3)她庄严虔诚的行为,表达了对通讯员19岁青春殒落的崇敬、痛惜、悼念、歉疚的复杂心理。(或:她善良、无言的悲伤以及对因借被子撕裂的破洞而产生的歉疚感都可酌情给分)9.(1)牺牲自己,照亮世界(或“自我牺牲精神”或“无私无畏的牺牲精神”)。(2)面对黑暗,勇敢抗争(或“驱除黑暗,拯救祖国”或“抗争精神”)。(3)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或“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或“奉献精神”)。【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分析与概括的能力。首先通读全篇,把握作品的内容、主题、手法等,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本题,D项,“‘灰心’表明红烛对未来信心不足的矛盾心理”的理解有误。文中“灰”应该是“烧成灰”的意思。诗中“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作品艺术特点的理解、分析与鉴赏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A项,“表明文中的人和事是作者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理解有误。一般情况下,小说中的“我”都不会作者本人,只是作者的一种叙事方式,它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作答时结合句子所在语境,找出相关的修辞手法,并抓住重要词语进行理解。本句“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的主语是“新媳妇”,“她”在那个“通讯员”失去了生命,“手都冰冷了”的情况下,依然为他缝补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这里从运用的修辞手法角度看,“依然”“细细地、密密地缝着”运用动作、细节描写。而人物的动作、细节描写则为了体现人物的心理情感,此处的动作、细节描写则体现了“新媳妇”的心理,即不愿意看着牺牲的小通讯员穿着有破洞的衣服遗憾地离开我们,也表现了她的淳朴、善良,以及对通讯员的崇敬、痛惜等复杂情感。【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能力。作答时先明确题干要求,本题要求结合全诗简要概括《红烛》这首诗所表现的一种“红烛精神”,即要求对诗歌情感主旨的概括。从全诗内容看,红烛流泪,是为烧得不稳而急得流泪。红烛不怕牺牲自己,相反,他要充分的牺牲自己,为世人创造光明,他“急”的只是不能给世人带来更多的光明。由此可见,红烛的精神是献身祖国的精神。红烛烧蜡成灰,为创造光明而彻底的自我牺牲;红烛伤心落泪,为创造光明而忍受被摧残的痛苦,红烛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为宗旨,唯愿为世人创造光明。【点睛】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时,如果是比喻句,要通过分析喻体的特点来阐述本体,同时说明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如果是比较深奥、抽象的句子,要通过分析句子的前后文中比较具体的内容,尤其注意“即”“或者说”“也就是”这类表示同义的标志性词语,进而采用简练、直接的语言进行诠释,同时说明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如果是生动形象的描写性句子,要抓住描写对象的特点,结合作者融入其中的赞美、批评、悲伤等思想感情分析其含意。如果是表面上自相矛盾的句子,就要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说明该句的言外之意,揭示其深层意蕴的一致性。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后遭母忧,弃官行丧。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拜尚书。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又诏下州郡,一切皆得举孝廉、茂才。蕃上疏曰:“昔高祖创业,抚养百姓同之赤子。今二郡之民,亦陛下之赤子也。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宜严敕三府①,隐核牧守令长,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矣。”以此忤左右,故出为豫章太守。后迁大鸿胪。会白马令李云抗疏谏,桓帝怒,当伏重诛,上书救云,坐免归田里。永康元年,帝崩。窦太后临朝,时新遭大丧,国嗣未立,诸尚书畏惧权官,托病不朝。蕃以书责之曰:“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蓼②之苦,息偃在床?于义不足,焉得仁乎!”诸尚书惶怖,皆起视事。灵帝即位,窦太后复优诏蕃,封蕃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帝乳母赵娆,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及事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王甫时出,遂令收蕃,即日害之。(节选自《后汉书·陈蕃传》,有删改)【注】①三府:汉制,三公皆可开府,因称三公为“三府”。②荼蓼:泛指田野沼泽间的杂草。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正确的一项是()A.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B.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C.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D.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孝廉,古代选拔官员的方式,属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B.字而不名,陈蕃对周璆只称字不称名,是表示对他的尊敬,故“字而不名”。C.出,被调出京城任官职,实贬官;陈蕃因提建议被贬为豫章太守。D.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陈蕃劝说托病不上朝的大臣要尽职尽责。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蕃自有名节,能招徕贤士。郡人周璆不接受本郡前后太守的招请,而陈蕃能够招徕,正是因为陈蕃本人是有名节之士。B.陈蕃少有志向,颇为卓异。他认为大丈夫活在世上,应当扫除天下,薛勤知道他有清扫天下的志向,认为他与众不同。C.陈蕃尽孝尽忠,反而受到杀害。他因母亲去世,宁愿弃官守丧;虽然多次免官,但他仍然上疏,最后窦太后还是下令捕杀他。D.陈蕃少有大志,为人称赞。十五岁时闲处一室而庭院芜秽,他以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回答父亲好友之问,被认为有清扫天下的志气,受到赞叹。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2)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14.零陵、桂阳山贼为害时,陈蕃有什么看法?提出了怎样的具体措施?【答案】10.C11.A12.C13.(1)于是送信的人说假话请求见陈蕃,陈蕃发怒,把送信的人鞭打至死,获罪降为修武令。(2)导致孩子们为害原因,难道不是当地官吏贪污暴虐逼迫他们像这样造反的吗?14.看法:他认为地方官吏贪赃枉法、虐待百姓是导致山贼危害一方的重要原因。措施:应该选贤任能,更换地方官吏。【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意:太后信任他们,多次下诏令,给他们封爵授官。陈蕃常恨这帮人,决心消灭宦官。恰逢窦武也有谋划,陈蕃于是与窦武商量。“诏命”是一个名词,作动词“出”的宾语,所以应在“诏命”后停顿。据此排除BD。“谋”是名词,作动词“有”的宾语,且“蕃”指陈蕃,是后面“因与窦武谋之”的主语,所以应在“有谋”后停顿。据此排除A。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属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说法有误。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被举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故选A。【12题详解】本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原文内容的能力。C.“最后窦太后还是下令捕杀他”说法有误。原文中说的是“事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王甫时出,遂令收蕃,即日害之”,所以,当陈蕃与窦武谋划的事情泄露,先是曹节等人伪造太后的命令杀了窦武等人,而陈蕃是在被王甫下令逮捕,之后杀害。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使者”,泛指奉命办事的人,送信的人;“诈”,欺骗、说假话;“笞杀”,指拷打致死;“坐”,由……而获罪;“左转”,降官、贬职。(2)“致令”,导致;“赤子”,意思是刚生的婴儿,这里指纯洁善良的百姓;“岂非”,用反问的语气表示“难道不是”;“所在”,名词性结构,指居其位者;“然”,代词,这样。【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阅读原文可知,题目答案涉及的内容为“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蕃上疏曰:‘……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宜严敕三府,隐核牧守令长,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矣’”。结合语句“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分析陈蕃对零陵、桂阳山贼为害的看法。句子主要是写陈蕃认为地方官吏贪赃枉法、虐待百姓是导致山贼危害一方的重要原因。结合语句“宜严敕三府,隐核牧守令长,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分析陈蕃提出的具体措施。句子是写应该责成三府,考核地方官吏,揭发为政残害百姓之人,另选清正贤明,爱护百姓的人去代替他们。最后,根据以上分析,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即可。参考译文:陈蕃字仲举,是汝南平舆人。陈蕃十五岁的时候,曾经悠闲地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蕃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怎么能在意一间房子呢?”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最初,在郡里做官,被推举为孝廉,授郎中。因母亲去世,辞官守丧。太尉李固上表荐举他,被朝廷授予议郎,两次升迁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璆,高洁之人,前后郡守招请,不肯去,只有陈蕃能够招他去。陈蕃称他的字,不叫他的名。特别为他安放一张床,周璆离开时,就把床悬挂起来。大将军梁冀是威震天下的人,当时派人送信给陈蕃,请陈蕃办私事,送信的人不得见。于是送信的人说假话请求见陈蕃,陈蕃发怒,把送信的人鞭打至死,获罪降为修武令。后来被任命为尚书。这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商议要派军队去讨伐,皇帝又下诏州郡,所有讨伐有功者都可以保举孝廉、茂才。陈蕃上疏说:“以前高祖创立大业,抚养百姓如同养育自己的儿子一样。现在二郡的老百姓都是皇上的儿子,导致儿子们为害的原因,难道不是当地官吏贪污暴虐逼迫他们像这样造反的吗?应该严厉责成三府,暗暗地考核州牧太守县令,如果有为政残害百姓的人,立即向朝廷揭发,另选清正贤明,能够宣扬法令,爱护百姓的人去代替他们,这样可以不必烦劳国家的军队,却可以使所有的盗贼平息啊!”(陈藩)因为这个得罪了皇帝身边的人,所以被下放到豫章郡担任太守。后升任大鸿胪,恰逢白马县令李云上疏直言劝谏,桓帝大为震怒,李云应被处死,陈蕃上书救李云,获罪被罢免回家。永康元年,桓帝去世,窦太后执掌朝政,当时刚遭国丧,还没有确定皇位继承人,各尚书害怕触怒朝中权臣,都假称有病不上朝办事。陈蕃写信责备他们说:“古人讲究节操,侍奉去世君主的态度如同他还活着一样。现在皇嗣还没有定下来,政事日益紧迫,诸君为什么抛弃国家的苦难不管,在家躺着休息呢?在义已经很亏缺了,哪能谈得上仁呢?”各位尚书惶惶恐怖,都去朝廷办公。灵帝即皇位后,窦太后再次下诏表彰陈蕃,封陈藩为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桓帝的乳母赵娆,早晚都在窦太后身边,中常侍曹节、王甫等同她勾结,讨好太后。太后信任他们,多次下诏令,给他们封爵授官。陈蕃常恨这帮人,决心消灭宦官。恰逢窦武也有谋划,陈蕃于是与窦武商量。因为事情泄露,曹节等人伪造太后的命令杀了窦武等人。陈蕃当时七十多岁,听说变乱发生,率领属官和学生八十余人,一起拔刀冲进承明门。王甫当时从宫里出来,于是命令逮捕陈蕃,当日杀害了他。(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公无渡河李白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其害乃去,茫然风沙。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15.下列对这首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篇写黄河西来,咆哮奔腾,而“触龙门”,又有“鲤鱼跳龙门”之意,意在表明作者心中的宏图壮志。B.从远古河害到滔天洪水的平治,诗人发挥无穷的想象,写了“大禹治水”的典故,洪水得治,却留下“茫然风沙”。C.诗歌的下一节,诗人痛诉狂叟溺死波浪,流浮东海,终于作了巨若“雪山”的鲸齿冤魂,此处用了夸张手法。D.诗歌最后,诗人一变双行之体,只写了孤单的一句“箜篌所悲竟不还”,便掷笔而叹,其悲不忍卒“写”。16.李诗比课文中出现过的《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更具悲剧色彩,请简要分析体现在哪里。【答案】15.A16.两首诗均写了狂夫“渡河而死”的悲剧,李白诗的悲剧意味更体现在用大量笔墨渲染黄河汹涌气势,及大禹治水后剩下“茫然风沙”的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除了妻子的劝阻,李诗还写了旁人的冷漠,侧面烘托出狂夫的悲剧。李诗还想象狂夫死后的景象,挂在白鲸的巨齿间,箜篌悲声不绝,将悲剧推向高潮。【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手法的综合赏析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A项,“诗歌开篇写黄河西来,咆哮奔腾,而‘触龙门’,又有‘鲤鱼跳龙门’之意,意在表明作者心中的宏图壮志”中对“触龙门”的理解有误。“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意思是“黄河之水从西而来,它决开昆仑,咆哮万里,冲击着龙门”,“触龙门”只是在表现黄河汹涌澎湃的气势,没有‘鲤鱼跳龙门’之意,也不是要表明作者心中的宏图壮志。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评价诗歌思想内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理解诗歌的语意,抓主要意象和表达情感的词语,再结合手法,分析其思想情感。本题要求把李白的诗与《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进行比较阅读。《箜篌引》写了狂夫“渡河而死”的悲剧,“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于是其妻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意思是“你不该涉水渡河,你却涉水渡河!未曾渡过却淹死在河里,拿你怎么办呢”,只是狂夫的妻子在制止和悲唱。李白的诗也写了这个悲剧,但是李白诗思想更丰富,更具悲剧色彩。李诗的悲剧意味具体体现在:开篇写到“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运用了大量笔墨渲染黄河汹涌的气势,还写到了大禹治水后剩下“茫然风沙”的景象,渲染了悲凉凄恻的氛围。接着以极大的困惑,向悲剧主人公发出了呼喊:“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旁人不惜妻止之”,除了写妻子对狂夫的劝阻,李诗还写了旁人的冷漠,他们只是在一旁看热闹,从侧面烘托出狂夫堕水的悲剧。“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这是李诗想象狂夫死后的景象,挂在白鲸的巨齿间;最后“箜篌所悲竟不还”,其妻弹着箜篌唱着悲歌,可惜她的丈失再也回不来了,箜篌悲声不绝,将悲剧推向高潮。【点睛】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对诗句理解的考查题型,解答时要注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景。(2)《将进酒》中,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定,又无法改变现实,以消极的办法反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3)《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铠甲兵器,共同赶赴战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答案】①.江流宛转绕芳甸②.月照花林皆似霰③.钟鼓馔玉不足贵④.但愿长醉不愿醒⑤.修我甲兵⑥.与子偕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宛,霰、馔、偕。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古巴物产丰富,自然条件①,素有“加勒比明珠”的美誉。多元文化交融锻造了古巴民族热情奔放、宁折不弯的品格,也造就了古巴人民坚韧不拔、包容豁达的个性。中国和古巴虽远隔重洋,但友谊②。170多年前首批华工远渡重洋抵达古巴后,一代又一代华人筚路蓝缕,生生不息,中华文化深深融入这片沃土。建交60年来,中古友谊经受住了各种风浪考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是③、唇齿相依的好朋友、好同志、好兄弟。肝胆相照是中古友谊的鲜明底色。长期以来,中古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建设发展中互鉴互助。面对疫情的机遇和挑战,中古两国正紧密合作,团结抗疫,使传统友谊④。互利共赢是中古关系的强大动力。“中国品牌”走进古巴千家万户,古巴的糖、雪茄、朗姆酒、海产品等也不断丰富着中国的消费市场。人文交流是拉紧中古人民感情的纽带。古巴累计为中方培养的数千名西班牙语专业人才,已成为中国沟通西语世界的中坚和骨干。近年来随着两国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的不断密切,“学汉语”已成为许多古巴年轻人的时尚。(),携手努力,为两国友好关系谱写新的更加辉煌的篇章!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悠悠六十载,真情谱华章。中古两国人民将继续同舟共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B.真情谱华章,悠悠六十载。中古两国人民将继续同舟共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C.悠悠六十载,真情谱华章。中古两国人民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同舟共济D.真情谱华章,悠悠六十载。中古两国人民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同舟共济【答案】18.①得天独厚②源远流长③风雨同舟(休戚与共)④历久弥新19.多元文化交融造就了古巴人民热情奔放、包容豁达的个性,也锻造了古巴民族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品格。20.C【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语境是说明古巴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环境不错,应用“得天独厚”。(得天独厚:具有特殊优越的条件。多指人的资质或自然环境特别好。)第二处,结合后文的“170多年前首批华工远渡重洋抵达古巴后,一代又一代华人筚路蓝缕,生生不息,中华文化深深融入这片沃土”,是说两国友谊历史悠久,应用“源远流长”。(源远流长:意思是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第三处,结合此处的形容词“唇齿相依”及后文的“肝胆相照”,说明中国和古巴两国互相帮助,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故可用“风雨同舟(休戚与共)”。(风雨同舟:比喻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互相帮助,齐心协力,战胜困难。休戚与共: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祸患共同抵挡。形容关系紧密,利害相同。)第四处,前文说中古两国友谊源远流长,此处又说“中古两国正紧密合作,团结抗疫”,说明两国不仅交往时间长,而且关系更紧密,更有活力,应用“历久弥新”。(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或者是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子有以下语病:一、语序不当,应是先“人民”再“民族”,即“造就了古巴人民……个性”,再“锻造了古巴民族……的品格”;二、搭配不当,应是“古巴人民热情奔放、包容豁达的个性”“古巴民族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品格”。故整个句子改为:多元文化交融造就了古巴人民热情奔放、包容豁达的个性,也锻造了古巴民族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品格。【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先说“悠悠六十载”,再说“真情谱华章”,更符合事理逻辑,排除BD;根据后文“携手努力”,前文选“同舟共济”更通顺,排除A。故选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古人说:恩重如山,情深似海。可古人并不知道海究竟有多深。真正的海深测量要等到19世纪。起先用的是麻绳,①。钢琴丝比绳子细得多,投放下沉也快得多,()。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主要靠的还不是改良,②。20世纪初人们发明了声波测深,这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陆地制图已采用遥感技术从空中测量地形,海洋的大面积测深采用的是“卫星测高”技术。古人所说的“水深”,并没有定量的意思。“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那是李白为了感谢主人热情招待而打的比方,其实桃花潭只有三五米深;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很有气魄,但是这“沧海”指的是渤海,平均水深不到20米,比大洋差远了。当然,古人并不会深潜,面对汹涌海涛,③,岂不是很自然的事?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使得测量的效率和精度都提高了一个量级B.导致测量的效率和精度都提高了一个量级C.是测量的效率和精度都提高了一个量级的结果D.是测量的效率和精度都提高了一个量级造成的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答案】21.A22.①后来用的是钢琴丝②而是创造发明(或答“而是改换思路”)③想象水深海阔【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句复位的能力。“钢琴丝比绳子细得多,投放下沉也快得多”,是“效率和精度都提高了一个量级”的原因,而C、D两项中的表述都不是表示因果关系,排除C、D。“使得”和“导致”都是说明因为某种原因引出某种结果,但“导致”常用于引出不好的结果,而文中则是表示积极的结果,排除B。故选A。【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从前文“起先用的是麻绳”可知,填入句子应是以后所用的工具,而根据后文“钢琴丝比绳子细得多,投放下沉也快得多”可知,后面用的是钢琴丝,故①中可以填入“后来用的是钢琴丝”。第二空,根据前文“主要靠的还不是改良”可知,填入内容应是所依靠的事物。而从后文“20世纪初人们发明了声波测深”可知,与“改良”相对的是“发明”,所以可以推测出所依靠的是“发明”。故②中可以填入“而是创造发明”。第三空,从前文“古人并不会深潜,面对汹涌海涛”可知,古人面对波涛汹涌的渤海,因为不会深潜,所用会用想象来感知其深度。而最后一句“岂不是很自然的事”用反问的语句表达了古人有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故③中可以填入“想象水深海阔”这样的内容。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讲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口号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2017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得语文者得天下。——当下教育界的流行语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
全面发展与专注并行古人云:心无旁骛,方可执著。只有专心致志,盯紧一个目标,才能像鼓浪屿咖啡店专注经营的一种咖啡一样,芳香四溢,令人终生难忘。而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和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兼容并包,全面发展,才能更适合社会需求。因此,既要在总体目标上全面发展,又要在个体目标上专注执着,才能两全其美。懂得专注,是人生的大智慧。常言道:一心不可二用,唯有专心做事,才能成功。现实中,科学家在潜心专研之前都要选择方向和课题,这个选择可大可小,但方向必须是唯一的。因为只有唯一,才能目标明确与专注。也只有盯住绝顶的登山者,才能登到顶峰。懂得专注,是成功的良药,也是人生的智慧。王国提出做人做事的“六不”时,已年过古稀。为什么到晚年才提出这样的高论呢?因为这是他人生经验的总结,大师一生埋心探寻学问,专注于自己人生目标,心无旁骛,勤奋努力,著作等身,奠定了他在中国学术研究领域不可企及的地位。因此,无论是研究自然科学抑或是社会科学,都需要目标的专一,才能换来成功。懂得专注,是通向成功桥梁。莱特兄弟在内华达州魔鬼岭完成那划世纪一飞之前,曾做过多次尝试,正是那对梦想的专注与憧憬,使兄弟二人如痴如醉,从一个自行车修理铺干起,百折不挠,终成为妇孺皆知的飞行大师。他们的“起飞”,绝非命运垂青,而是那专注的神情感动苍天,贵在坚持,功到自然成,让他们体会到飞行的自由与快乐。可以说,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持之以恒,让热情专注于喜欢的事物,它为你架起通向成功的桥梁,将你的理想引向浩渺的苍穹,遥远的宇宙天体,去探索人类未知的领域。全面发展,多才多艺助成功。随着社会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就成为时代的首选。人才不仅要具有专注的品质,更需要对各个领域都有掌握和建树,特别网络时代、电子商务时代、数字化时代和创客时代的高潮已经到来,科技发展迅猛,企业转型的就更快,只具有某一方面的“特殊”人才,恐怕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只有一专多能,多才多艺的人才逐渐受到企业家的青睐。处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就要求们在学校学习期间,就要文理兼备,动手操作能力、小科技制作能力、领导管理的能力、驾驭纷繁事务的掌控能力等,都要全面学习与培养,才能适应将来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朋友们,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就是对我们成为有用之才的迫切要求。我们青年人立志个个方面全面发展,打好扎实的基础。正像俞敏洪最近对大学生演讲时说的那样:读书、交友、参加社团、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学会学习,学会各种技能,学会生存的本领,将来为“一带一路”的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建功立业。【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由多则材料组合而成的,在审题立意时,要找出这多则材料的契合点。多则材料作文在提炼观点时,必须对所提供的各则材料,先逐则分析,再比较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归纳提炼出恰当的观点。多则材料作文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准各个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全面、准确、周密的分析。【审题】材料一强调我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重视科学技术,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材料二承接材料一,强调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对数理化的重视。材料三强调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材料四强调学好语文的重要性,四则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天津一百中高考语文质检试卷(一)
- 2023年全断面掘进机项目融资计划书
- 2023年三醋酸纤维素膜项目融资计划书
- 《社会文化》课件
- 电力及电机拖动习题库+参考答案
- 养老院老人生活设施维修人员考核奖惩制度
- 养老院老人护理评估制度
- 2024年大型企业第三方社保代缴与员工福利管理服务协议3篇
- 施工房屋漏水免责协议书(2篇)
- 2025年驾考驾考货运道路从业资格证
- 环境工程的课程设计---填料吸收塔
- 道路运输达标车辆客车货车核查记录表
- 儿童诗儿童诗的欣赏和创作(课件)
-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思路(共3页)
- 五笔常用字根表3746
- 新生儿肺气漏
- 气管切开(一次性气切导管)护理评分标准
- 保安工作日志表
- 姜太公钓鱼的历史故事
- 数控车床实训图纸国际象棋图纸全套
- 电子政务概论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