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技前沿_第1页
医学科技前沿_第2页
医学科技前沿_第3页
医学科技前沿_第4页
医学科技前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科技前沿】绝经期乳腺癌患者骨折危险性增高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绝经期乳腺癌患者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增加。由于绝经期妇女中乳腺癌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应该立即采取措施降低乳腺癌患者骨折的发病危险研究结果发表于最近一期《内科学文库》上。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随访了近5300名参加女性健康状况调查的乳腺癌幸存者,并与80848名无癌症病史的健康女性进行对比。所有受试者的随访时间都在五年左右。来自Arizona大学的ZhaoChen等人报告说,在排除了患者的年龄、体重、种族和地区等潜在危险因素的影响之后,乳腺癌幸存者发生骨折的危险性要比对照组高出31%。以往有乳腺癌病史会增加身体各处骨折发生的危险性,但是髋关节除外,而脊柱骨折发病危险的增加只有在那些55岁前确诊的乳腺癌患者中具有显著性。研究人员指出,在考虑了其他一些影响因素之后,如用药情况、激素水平和其它疾病的情况,乳腺癌幸存者发生骨折危险的增幅下降了15%。研究人员还指出:“在美国大约有200万名绝经期乳腺癌幸存者,这样计算,每年会多发生13000例骨折。很明显,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了解在这种特殊人群中骨折发生危险增加的原因,并制定措施减少乳腺癌幸存者骨折发生的数量。个性与是否容易患癌症无关丹麦专家的近期研究结果证实,一个人的个性如何与其是否容易患某些类型的癌症其实并没有任何明显的直接联系。有关研究报告即将发表在《癌症》杂志3月刊上。虽然一直未能确定,但此前的相关研究确实一度怀疑过,高度神经质的人因为更可能发生焦虑、抑郁和情感不稳定等精神疾病而更容易患某些类型的癌症。PernilleEnvoldHansen医学博士等在该项为期25年的研究中对大约3万对瑞典孪生子进行了调查,分析参数包括神经过敏和性格外向性等,并与其癌症病历资料进行了比较,期间总共有1,898例癌症发生。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排除掉酗酒、吸烟、口服避孕药等因素外,不仅各种类型的癌变进程都与神经过敏或性格外向等个性特点无关,而且这类个性也与一些通常认为会增加患癌症危险的行为没有任何直接的相关联系,例如性格外向和低神经质者并不会比常人更容易染上吸烟等不良嗜好。糖尿病患者肝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3倍根据科学家最新的研究结果,糖尿病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能够使人发生肝癌的危险性增加2到3倍。来自Baylor医学院的HashemEl-Serag等人介绍说,科学家在本研究中使用的是美国医疗保险监控、流行病和终点调查(SEER)的有关数据,这是科学家首次在美国开展人群研究,而且考虑了导致肝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人员在最近一期《胃肠道》杂志上介绍说,在本研究中,科学家在1994到1999年间调查了2,161名年龄在65岁以上确诊肝癌患者。对照组包括6,183名随机选择的个体。研究人员发现,在肝癌患者中有43%的在确诊肝癌前3年被诊断为糖尿病,而在对照组中只有19%。这一调查结果排除了肝癌导致糖尿病发生的可能性。在考虑了其它影响因素之后,研究人员发现糖尿病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3倍。在排除了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或肝硬化后,科学家发现糖尿病患者发生肝癌的可能性仍然增加了2.87到3.11倍单纯丙型肝炎会使患者肝癌的发病危险增加24倍,而如果同时患有糖尿病,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则增加37倍,这就说明糖尿病与丙型肝炎之间有协同作用。El-Serag等人总结认为:“糖尿病是导致了相当一部分肝癌发生。晚期卵巢浆液性肿瘤中cox-2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凋亡、血管生成以及存活之间的关系已有研究显示,环氧合酶-2可能与肿瘤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有关。为此,美国密歇根州Wayne州立大学医学院的AdnanR.Munkarah博士及其同事在晚期高分化卵巢癌患者中探讨了环氧合酶-2的表达与肿瘤增殖、凋亡以及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取自118名高分化晚期(III、IV期)浆液性卵巢癌患者的标本中环氧合酶-2、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bcl-2的表达进行了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通过CD34免疫染色进行评估。他们还研究了环氧合酶-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肿瘤血管生成(肿瘤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以及肿瘤增殖、凋亡之间的关系。环氧合酶"2的表达对于患者存活状况的影响也在研究之列。结果显示,肿瘤细胞中环氧合酶-2的表达与肿瘤增殖和血管生成标志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在单变量存活分析中,环氧合崭2和Ki-67的高表达对于患者的存活具有显著影响(P<0.001)。而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作为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只有Ki-67的表达仍具有显著意义(死亡危险率:2.0;95%CI:1.2-3.3;P<0.001)。研究人员总结认为,在高分化晚期浆液性卵巢癌患者中,环氧合酶-2的表达与肿瘤增殖和肿瘤血管生成相关,而与凋亡标志物(bcl-2表达)无关。(黄文金摘)癫痫治疗的新靶点7月出版的《神经生理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儿童癫痫的新型治疗靶点比传统的治疗方法副作用更小。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者了解到更多有关失神、癫痫小发作、癫痫发作的脑通路,并进行了靶向癫痫发作新靶点的药物结果测试。亚历山大称:目前多数治疗方法主要作用于整个神经系统,引起睡眠障碍、眩晕等副作用,同时增加发育上副作用发生风险。因为这一疗法阻滞癫痫扩散的通路,因此更加有效,副作用更小。失神经发作,常常发生在6〜12岁的儿童,之所以取名为失神经发作,因为在发作过程中患儿似乎对外界环境暂时性意识丧失。尽管仅仅持续几秒钟,但是1天之内可以发作上百次,并能够显著的影响学习和发育。医生不能够明确的了解导致癫痫发作的原因,但是目前普遍流行的理论是:控制思维和情感的大脑皮质非正常放电,电流传布到控制意识和特定脑节律的背侧丘脑。非正常节奏的放电可以导致电流向其他脑区域的扩散。其他类型的癫痫发作也可以以这种方式传布,如Lennox-Gastaut癫痫发作。我们知道大脑皮质不断的与背侧丘脑发生信息交流,目前的理论提示当说话的声音加大到一定程度后,癫痫可以发作。在研究癫痫发作的可能途径中,研究者发现了癫痫发作的组织结构基础。早已证明,背侧丘脑的细胞与大脑皮质的细胞通过释放神经递质一谷氨酸盐进行信息交流,谷氨酸盐通过突触间隙创建细胞与细胞之间交流的通路。研究者首次展示除谷氨酸盐释放之外,背侧丘脑细胞还具有一种特殊类型的谷氨酸受体,它的作用类似于制动系统,当与癫痫有关的高强度的脑活动发生时,谷氨酸受体可以减慢谷氨酸的释放。谷氨酸对于脑内正常联系至关重要,有时为了保护正常功能需要对其进行阻滞。谷氨酸受体可以减慢谷氨酸通过突触间隙的速度,保护细胞免于过度兴奋。亚历山大设想,癫痫患者可能存在保护性谷氨酸受体功能障碍或谷氨酸的生成异常。因此靶向谷氨酸受体的治疗方案可以阻滞癫痫发作的通路。癫痫病专家WilliamL.Bell,M.D说:如果这项研究导致靶向最新发现的谷氨酸受体的药物的出现,这无疑在癫痫治疗史上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钟丽玲摘)量子点:新的荧光标记物质最近出现的纳米品体即半导体微粒 量子点(quantumdots)标记技术,以其独特的优点引起人们极大注意。量子点的特性:纳米生物技术是目前生物技术领域的最前沿的研究课题,利用纳米技术进行细胞和动物体内显像的探索研究在国外已进行多年,近年来国内也在开展这一研究。量子点是一种半导体品体材料的纳米颗粒,直径在10nm以内,较普通细胞的体积小数千倍。量子点纳米品体具有吸收波长范围宽和发射波长范围窄的特性,在一定波长光的激发下,不同直径、不同材料的量子点可发射出不同的荧光,包括不同色调的紫、蓝、绿、黄、橙、红色荧光。不同材料的量子点也会发出不同的荧光,因此,用不同大小、不同材料的量子点标记细胞的亚微结构及不同蛋白,同一细胞的不同细胞器及不同部位即可显示不同荧光,而且分辨率极高。因量子点的体积与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类似,故可以标记不同的核酸,蛋白质、病毒。与有机染料相比,量子点受外来光源激发后,会发射光谱范围窄的可调荧光,散射少,光漂白作用很小,同一细胞可用多种发射不同颜色荧光的量子点同时标记,而且其荧光强度较有机荧光染料高1000倍,光化学性质十分稳定,不易被化学因素和代谢降解,荧光可持续数周或更长时间,能动态观察细胞及不同细胞器或蛋白质的动力学过程,而且不会对组织细胞造成伤害。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双光子荧光显微技术等光学非接触检测方法和量子点标示方法与计算机图像处理法结合,将会成为一种极有潜力的显像手段。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标记技术无放射线污染。(兰玉华摘)荟萃分析表明抑制血管紧张素有可能抑制房颤加拿大研究人员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报告,两类常用来治疗高血压和心脏病的药物一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s)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s)似乎减小了进展为房性纤颤的可能。资深作者、汉密尔顿麦克马斯特大学的赫利指出,“使用这些药来预防af是一种新概念。但目前现有资料还不足以证明它们可以广泛单独使用来预防af”。然而这些结论强调了在治疗心力衰竭、收缩期左心室功能障碍和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大时的重要性。他和同事对11项检测acel或arb来治疗心力衰竭(4个试验)、高血压(3个试验)、心肌梗塞(2个试验)或作为af心脏复律后预防疗法(2个试验)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了荟萃分析,共纳入56,308名病人。总体而言,aceis和arbs减少了28%的af相对风险,两类药减小的风险相似(aceis:28%、arbs:29%),对心衰病人减小的风险最多,达44%。尽管在有个试验中左心室肥大的病人风险相对减小了29%,但高血压病人使用acel或arbaf风险没有减小,只相对减少了12%。对af后心脏复律的病人,使用acei或arb似乎减小了48%的相对风险,但可信区间较宽(95%ci;21%-65%)。Aceis和arbs都有效预防了af的进展,对收缩期lv功能障碍和心衰的病人作用最明显,作者写道,在心脏复律后使用这些药“很有希望但需要进一步研究”。癌患者勿补充高剂量VC美国癌症专家最近告诫,癌症病人在接受传统的放射或化疗时,自行补充高剂量VC不但无补于事,而且可能妨碍治疗而使病情恶化。纽约一家癌症中心指出,医学界目前还不能证实在治疗期间服用维生素有害,但有理由认为,高剂量VC有反作用。而所谓高剂量是指每天摄取1000毫克。据说,VC具有抗氧化功能,目前研究显示,癌细胞含有VC显然是自我保护,免受氧的破坏。而很多癌症治疗,尤其放射性疗法,就是要激发氧化作用摧毁癌细胞。研究人员发现噬菌体可能是脑膜炎的潜在原因欧洲研究人员在《实验医学》杂志上报告,一种噬菌体可能是触发因子,它使得通常无害的常见脑膜炎双球菌侵入到血流、穿过血脑屏障并引起脑膜炎。我们已证明噬菌体增加了共生菌脑膜炎双球菌的活性,使它有了致病性,法国巴黎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所的纳西夫告诉路透社记者“世界上绝大多数脑膜炎球菌病是由少数高侵入性细菌引起的”,他和同事指出。为进一步研究,他们对高侵入性的细菌和与疾病无关的细菌进行了完全的基因组比较。研究者发现,致病细菌中存在一种脑膜炎球菌原噬菌体,“这种噬菌体决定侵袭力的情形在细菌性病原物中并不少见”,他们指出,霍乱和白喉也是这样。这一发现“可能帮助设计一种更好策略来精确对准成为病原体的高危险菌株,以对抗脑脊膜炎”,纳西夫总结。(赖小平摘)多数新生儿的脑损伤并非分娩所致脑性瘫痪(脑瘫)是造成小儿运动功能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脑的早期损伤造成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其四大主要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主动运动减少,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反射异常。脑瘫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可大致分为产前、产时和产后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诊治水平的提高,脑瘫越来越引起人们更多的重视。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人往往把脑瘫与产时的缺氧和损伤联系在一起。美国妇产科学会(ACOG)和儿科学会(AAP)最近发表一项报告,该报告指出绝大多数新生儿的脑损伤并不是由于产程和分娩造成的,而是与产前因素有关。该篇报道认为大多数新生儿脑病和脑瘫的发生是由于发育或代谢性异常、自身免疫系统和凝血障碍、感染、外伤或以上几种因素共同作用,并提供了相关证据。该报告取得了包括NIH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研究院和CDC等6所机构的认同。新生儿脑病和脑瘫的发生明显增加了其死亡率和远期病率,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是产科医疗纠纷的焦点。而在发生脑病和脑瘫的患儿中,只有1/4以下的婴儿在产程中有缺氧发生的证据,这篇报道肯定了产程或分娩过程中的缺氧在脑病和脑瘫的发生中不是最重要的因素。ACOG主席Hammond亦指出多年来很多婴儿的神经系统的损害被认为是由于分娩过程造成的,妇产科医生因此遭受了许多无谓的谴责,而实际上新生儿的神经系统损害只有少于10%是由于产程中某些因素造成的,且其中绝大多数是不可避免的。这篇报道对整个医疗社区、法庭和所有照顾这类儿童的人员提供了一个信息,使能对其病因有更好的理解。(叶清花摘)【新技术、新疗法】大连医大附二院推出早期甲状腺病诊断新技术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检验科王永才教授历时40年,开展小针头细针吸取细胞病理学早期诊断甲状腺疾病研究,获得重要成果:通过对5万余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对比观察与研究发现,这项技术可对50余种甲状腺疾病进行精确诊断和鉴别诊断。日前,该研究成果通过了大连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甲状腺血管丰富,不适合做活检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然而,甲状腺肿大的性状、肿块硬度又变化多端,仅依靠医生触摸来作出诊断,准确率仅为10%左右一文献报告,触诊的外科错诊、误诊、漏诊率高达80%〜90%。甲状腺疾病的其它传统检查方法,如彩超、影像学检查等,诊断准确率也仅为40%〜64%,且费用较高。在该项研究中,王永才教授采用其改良的5〜10毫升一次性塑料注射器,以小针头细针吸取方法获得甲状腺病变部位微粒细胞组织,即在甲状腺肿大(实质、结节、硬块、囊性)部位严格消毒,持针刺入肿大部位,抽吸形成3〜5毫升负压,在向前、后、左、右不同点穿刺抽吸,当获得甲状腺病变部位的微粒细胞组织后快速拔针,压迫止血10分钟,然后对获得的微粒细胞组织进行涂片、瑞-姬双染色,并在光镜下观察其细胞学形态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对甲状腺癌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尤其是将放射免疫、基因、dna异倍体、血液锌原卟啉、淋巴细胞微核噬银蛋白等多种检查技术与该技术相结合,可大大提高甲状腺癌及甲状腺疾病早期诊断的准确率;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诊断快速(30分钟即可做出准确报告),创伤小,取材方便、灵活,定位准确,无交叉感染,无针道转移,费用低廉的特点;该技术的穿刺成功率为100%,诊断准确率高达98%。上述研究成果为各种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MITF在转移性黑色素瘤中过表达可作为新的治疗靶点7月7日的《自然杂志》(Nature436117-122)的一项研究指出:转移性黑色素瘤中的过表达的特异性基因MITF可作为新的治疗靶点。当细胞癌变后,正常的DNA复制模式发生改变,某些基因会过表达,使得染色体某段区域的基因由单拷贝变成多拷贝复制。研究者发现:MITF(microphthalmia-associatedtranscriptionfactor)在转移性疾病(如黑色素瘤)中过表达且与总体生存率减少相关。耶鲁研究者应用AQUA(AutomatedQuantitativeAnalysis)技术对黑色素瘤组织芯片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也发现MITF在黑色素瘤中过表达。该研究作者耶鲁医学院病理科的DavidRimm教授指出:这些数据表明MITF可归类为组织特异发育和肿瘤进展所需的一类癌基因。MITF可作为转移性黑色素瘤新的治疗靶点。G-CSF可作为卒中和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治疗的新方法卒中是一种常见病,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非常有限,一项报告指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可有效治疗卒中和其他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结果发表在8月份第一期的《临床检查杂志》(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上o该研究作者来自AxaronBiosciences的ArminSchneider等人指出:G-CSF对成熟的神经元细胞起着很强的保护效应,并在卒中动物模型疗效显著。另外,G-CSF还能诱导脑中的成人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并对于大脑缺血损伤能产生长期显著的疗效。作者还指出:G-CSF本身就是大脑正常表达的并神经性分泌的蛋白分子,可以穿透血脑屏障。由此可见,G-CSF可作为卒中和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的有效新颖的治疗方法。G-CSF甚至能使正常非缺血性损伤的海马区的神经形成功能倍增,这种效应使其成为神经发生功能紊乱性疾病的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韩国研究人员成功培育出“胰岛素分泌细胞”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培育出胰岛素分泌细胞。韩国汉城大学医学院文信容教授等在新一期《分子治疗学》上刊登论文介绍说,他领导的研究小组把蛋白质直接植入人类胚胎干细胞,最终分化出了胰岛素分泌细胞。这种细胞具有胰腺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初期功能。胰岛素分泌细胞是形成胰腺细胞的前一个阶段,它的培育成功将为利用胚胎干细胞治疗人类疾病,特别是促进胰岛素分泌不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开辟新的途径。研究小组表示,他们今后将继续开展人类胚胎干细胞分化研究,以培育出完整的胰腺细胞。治疗性乙肝蛋白疫苗有望打破乙肝免疫耐受态备受关注的治疗性乙肝蛋白疫苗,在获准进入二期临床后,目前正处于用药后的临床观察随访阶段。临床研究报告显示,治疗性乙肝蛋白疫苗可望突破慢性乙肝治疗的最大难题,即机体对乙肝病毒及其抗原不产生免疫应答的免疫耐受状态,从而开辟乙肝治疗的新途径。解放军传染病中心主任、治疗性乙肝蛋白疫苗课题组负责人张宜俊教授11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现有的干扰素、拉米夫定等治疗慢性乙肝的药物之所以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疗效不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免疫耐受而使抗病毒药不能发挥作用,它只能抑制病毒的复制,却不能清除病毒。而治疗性乙肝蛋白疫苗的长处正是“教会”人体免疫系统正确识别“敌人”,打破机体的免疫耐受状态,从而恢复或启动免疫应答机制,产生内源性细胞因子,再配合抗病毒药物,达到临床上的高效与低复发。目前临床研究资料表明,用较大剂量的乙肝蛋白疫苗对32只乙肝病毒转基因鼠注射1年,发现有93%的血清e抗原转阴,78%的表面抗原转阴,e抗体和表面抗体转阳,乙肝病毒dna明显降低,且转氨酶未见升高,这表明该疫苗可产生强而持久的细胞免疫反应;对46名慢性乙肝患者每次注射乙肝疫苗20微克,3〜6个月后可使血清乙肝病毒dna及病毒滴度均明显下降,13.3%的患者发生e抗原一抗体血清转换,同时可以提高抗病毒药物疗效。研究报告还显示,治疗性乙肝蛋白疫苗安全性及耐药性均良好。张宜俊说,治疗性乙肝蛋白疫苗是一种特异性免疫治疗,它与非特异性免疫疗法及抗病毒药物相结合称为免疫辩证“三结合”治疗方案,在该疫苗尚未上市之前,可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代替。国内外专家认为,这种综合治疗将是今后乙肝治疗的一个方向。(钟丽玲摘)子宫癌新疗法能够保存患者生殖功能以往子宫内膜癌治疗后常会影响患者的生殖能力。但是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一种局限性治疗方法既能够根除肿瘤,又能够保留患者的生殖能力。这种新的局限性治疗方法是手术反复刮除子宫内膜,同时配合甲羟孕酮激素治疗。但是只有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才能采用这种保守治疗方法,而且这种肿瘤治疗后容易复发,因此术后患者需要严密随访。来自日本Gifu大学医学院的K.Niwa等人调查了12名年轻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这些患者都希望在肿瘤治疗后能够仍然保存其生殖能力。他们在最近一期《国际妇产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本研究的结果。这种治疗需要每4周复查一次,持续6到10个月,直到各种检查证实肿瘤两个月以上未再出现。所有12名患者都得到了根治。其中10名患者尝试怀孕,7名患者怀孕成功,5人生下一胞胎,1人生下双胞胎,还有1人流产。其中有九名患者多年坚持随访,8名患者肿瘤复发,4人选择接受子宫切除术,3人再次接受保守治疗。有一名患者三次发生肿瘤复发,接受保守治疗,最终怀孕成功,并生下一个足月婴儿。没有一名患者发生肿瘤转移,也没有人死于子宫内膜癌。(黄文金摘)我国首例急诊劈离式肝移植获得成功我国首例急诊劈离式肝移植手术近日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获得成功,实施这一手术的专家将总重量约1000克的一个供体肝脏“一分为二”,右半肝约650克、左半肝约350克,分别移植给两位生命垂危的病人。劈离式肝移植术是将一个正常供肝按照正常解剖结构,修整分离出两套各自独立的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及胆道系统,分别提供给两个受者完成肝移植,此项手术的关键技术是劈离供肝。国外通常是在供者脑死亡但心脏仍在跳动的情况下,在供者体内将一个供肝劈成两半。限于国情,我国施行此类手术,只能在体外完成肝劈手术,其难度可想而知。据主持手术的江苏省人民医院肝移植中心王学浩教授介绍,两位生命垂危的受者都是男性,一位39岁,患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肝功能衰竭;另一位13岁,患肝豆状核变性、急性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大出血。3台手术同时进行,从劈离、修整一直到移植完毕,前后14个小时。国际上开展劈离式肝移植最早在上世纪90年代,目前国内仅有二三例报道,本例为我国首例急诊劈离式肝移植。由于两位受者均在急诊情况下完成手术,患者病情危重,需要克服受体生命体征不稳定、循环衰竭、出血多等困难,手术难度极大,在国外也未见类似报道。该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肝脏移植技术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吴佩环摘)FDA批准成人用百日咳疫苗日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一种与白喉和破伤风联合使用的百日咳新疫苗Adacel,仅需单剂注射,用于加强11〜64岁青少年和成人百日咳的免疫。它是第一个获准用于加强成人百日咳免疫的疫苗。自1980年以来,青少年、成人中百日咳的发病报道呈逐年增加,与婴幼儿发病情况一致。青少年和成年人有可能是易感婴幼儿和家庭其他成员的传染源。前不久,FDA已批准了一种与此类似的疫苗,用于10〜18岁的青少年。Adacel是由破伤风类毒素、减量的白喉类毒素和无细胞百日咳组成的吸附疫苗,与该公司生产的用于婴儿和儿童的Daptacel疫苗成分相同,只是减少了白喉类毒素和一种百日咳成分的含量。该产品将由加拿大多伦多市安万特巴斯德公司生产上市。一种新型抗生素在美国上市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日前批准一种名为Tygacil的新型抗生素,用来治疗严重细菌感染患者,包括那些服用其他多数抗生素已经不起作用的患者。这种新药是被称作甘氨酰四环素(gly-cylclines)抗生素中的一种,后者与四环素有关系,但也有很大区别,Tygacil能被用来治疗对四环素有抗药性的感染。生产该药的惠氏制药公司说,这种静脉注射药物将被作为治疗胃炎和皮肤感染的基本药物,医生在不清楚什么原因导致病人感染之前,可以首先使用它来有效治疗不同的细菌感染。FDA批准该药标志着抗感染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任玉芹摘)【全国各类学术交流信息]1、 全国骨科并发症防治及新技术应用研讨会时间:2005年10月下旬地点:厦门市截止日期:2005年8月31日科 另U:骨科出处:《中国骨与关节损伤》2005年第5期内 容:①骨科并发症的防治;②创伤骨科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经验;③脊柱与四肢创伤的流行病学研究等。2、 第八届全国人工关节学术大会时间:2005年11月3日〜6日地点:广州市截止日期:2005年7月31日科 另U:骨科出处:《中国骨与关节损伤》2005年第5期内 容:①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中、长期随访结果;②全髋人工关节转换术并发症的防治经验;③人工关节翻修术的临床经验;④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中、长期随访结果;⑤肿瘤型人工关节的临床应用经验等。3、 第三届全国肢残矫治与康复研讨会时间:2005年11月地点:珠海市截止日期:2005年9月20日科 另U:外科出处:《中国骨与关节损伤》2005年第5期内容:①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在肢体残疾矫治与康复领域占特殊地位与优势;②近年来我国矫形外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取得的新进展。4、 全国儿科临床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时间:2005年11月中旬地点:广州市截止日期:2005年9月10日科 别:儿科出处:《中华医学》2005年第5期内 容:临床用药、急救、感染/传染、呼吸、新生儿、风湿免疫循环、泌尿、神经、消化、血液、儿童保健、遗传代谢和内分泌等专业的临床诊治经验和技术。5、 泌尿系肿瘤诊治规范管理专题研讨会时间:2005年9月地点:沈阳市截止日期:2005年7月30日科别:泌尿外科出处:《中华泌尿外科》2005年第5期内 容:征集肾上腺肿瘤、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方面的诊断手段,外科介入适应证的选择,保守治疗及适应证的选择等相关临床研究的论文。6、 第十二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年会时间:2005年11月18日〜20日地点:杭州市截止日期:2005年8月30日科 另上泌尿外科出处:《中华外科》2005年第10期内 容:泌尿外科专业各领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新理论、新技术、新疗法。7、 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外科学学术会议时间:2005年10月12日〜15日地点:济南市截止日期:2005年7月30日科 另U:外科学出处:《中华外科》2005年第10期内容:外科基础,甲状腺和乳腺、胃肠、肝、胆、胰、脾、血管及腹壁等普外科领域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断,综合治疗进展,普外科领域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经验及新理论、新概念等。8、 全国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时间:2005年9月地 点:武汉截止日期:2005年7月31日科 另U:护理部出处:《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11期内 容:①护理管理新思路、新举措、新理论、新方法、新信息在护理管理实践中的应用;②对护理和谐环境的认知与构建;③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与措施;④护理管理心理;⑤护理人力资源管理。9、 第二届全国银屑病学术会议时间:2005年10月下旬地点:上海市截止日期:2005年8月30日科 另U:皮肤科出处:《中国皮肤性病学》2005年第5期内 容:银屑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进展综述等。10、 第八届华东地区脑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术会议时间:2006年4月中旬地点:无锡市截止日期:2005年12月31日科 另U:脑电图出处:《临床神经电生理学》2005年第2期内 容:未公开发表的有关脑电图、脑电地形图、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肌电图及相关的神经电生理研究与应用、技术方法革新,经验总结等

信息月刊2005年7月总第105期方面的文章。(张榕摘)(张榕摘)【医学科技前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