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诗经国风》中的情感表达_第1页
水在《诗经国风》中的情感表达_第2页
水在《诗经国风》中的情感表达_第3页
水在《诗经国风》中的情感表达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在《诗经国风》中的情感表达

“15岁游行”是一本反映周初和中国境外15个国家和地区的流行民谣。这是歌曲的最新鲜、最生动、最直接反映古代先民和古代社会风格的地方。在《国风》中,有近半是展现上古人民婚恋状况的诗歌,在这些婚恋诗中,先人们的情感历程都有很多的原始意象参与其中,如太阳、风、云、水、鱼、桑等,这些意象从不同角度为人物的思想感情服务,展示了丰富的文化意蕴。在这些原始意象中,“水”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据统计,《国风》中的婚恋诗有42首,其中与水有关的婚恋歌谣就达28首之多。水在诗歌中传达着各种情感:或以水起兴抒发对异性的思慕之情(《周南·关雎》);或在水边倾诉离别之痛(《卫风·氓》)、遭弃之悲(《召风·江有汜》);或因水阻隔恋人情爱(《秦风·蒹葭》)而抒发感伤之情;当然,也有水边两情相悦浴爱河的欢快乐章(《郑风·溱洧》)。因此,对《国风》中这类篇目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学范畴内女性与水血缘情结的渊源,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诗经》的文化内蕴。一、女性对于“水”的意象重构“水”的意象作为抒情的自然载体,在女性的歌声中被不自觉地用以寄托各种情感。“水”与女性在《诗经》中的共存共现,“水”所形成的意象无疑与对女性的认识相重叠,青春的失落,时光的流逝,以及纯洁、温顺、清丽、柔美等等,“水”承载着多重美学内涵,充分显示了女性在情爱中的耀眼风采和无穷魅力,逐渐成为后世爱情文学中越来越重要的母题之一。(一)第一,法规,诉《诗经》时代的女性,对爱情的追求显得比男性更积极,而大胆热烈的女子又往往在水滨泽畔展露她们的朝气和活力。作为黄河文明最原初的歌声,《国风》呈现出的是一个处处洋溢着自然生命气息的世界,而女性,便是这自然之美的灵魂所在。水边之地,就成了女性活动最理想的自然场所。《国风》中有这样的描述:“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简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言于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郑风·溱洧》)民间的节日活动,是男女相会相识相恋的好时机。在这春光明媚的节日,涣涣的溱洧之水荡着清波,两岸风和日丽。人们纷纷来到河边洗濯拂除,沉浸在春风绿水的美妙之中。姑娘小伙手中拿着的兰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姑娘说:“去看看吧”“已经去看过了。”小伙说。“再去一趟怎么样”于是,开怀的笑声洒落在宽敞的洧水岸边。他们卿卿我我,情意绵绵,播下爱的种子。分手时,互赠芍药,作为爱情信物。由此可见,当时女子并无太多禁忌,节日是她们浏览风光,追求爱情的好时机。同时,男女选择水边交往恋爱,借水来发展爱情,是以水生殖崇拜为基本观念的婚俗在《诗经》中的反映,是他们祈求婚姻美满和繁衍子嗣的曲折表达。同是水边的抒情之作,男子对爱情的追求则远不如女子,男性抒情之作充满了对女性的夸赞之词和思念之感,可是字句里充满着对水长道阻,美人可望而难即的困惑顾虑。例如:“汉有游女,不可思求,汉方广交,不可泳思。”(《国风·周南·汉广》)“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国风·秦风·蒹葭》)“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国风·陈风·泽陂》)他们的困惑和顾虑,则从另一个侧面烘托出了女子的美丽与迷人,也使得《诗经》中的女子很鲜明夺目。于是,《国风》中的水,作为一种文化意象,便首先以典型场景的身份出现于女性背后,并且成为一种直觉的美感对象服务于诗的承启和气氛的烘托。(二)水的不定性和铤而走之意《国风》中的水边情诗并不是全都洋溢着欢乐和喜悦,也包含着很多与情人不得见的苦闷和愁思。例如,“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鄘风·柏舟》),动荡的水摇动着小舟,使得全篇一开始即被一种不安的氛围所笼罩。因此说,水的不定性和绵长的情貌亦使之成为女性抒发相思之苦的首选意象。“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鲂鱼赤贞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周南·汝坟》)这首诗写的是水边上的一位劳动妇女在水边行走和劳动时,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丈夫,她置身于平静的水边,内心的思念和爱恋却越发汹涌了,她相信自己的丈夫,并愿意为他做任何事,包括赡养父母。女性对爱情的付出是彻底的,是毫无保留的。她们对男子的爱如缠绵流长的流水一般一去难收。(三)女性所能的生活地域水边之地常常是女性与心上人的分别之所。“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鄘风·桑中》)在经历了等待、会面时的愉悦之后,无奈的分别只能在水边发生了。这种局面的产生,反映出《国风》所产生的周代社会已经进入了男权宗法社会,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品是被排斥在社会活动之外的,这就造成了他们所能涉及的生活地域十分狭窄,当恋人远行时,女性所能充当的,只可能是送行者的角色。而目送爱人随水而去的女性,心中自然充满了痛苦和对未来的恐慌,流动的水触动了她们的情怀,水畔之地也是使她们黯然神伤之地,于是,水意象就演变为最易触动女性离别之痛的兴象。(四)水的意象是离群中的女性形象弃妇形象最早出现于《国风》,虽篇目有限,但也有相当部分选取水为抒情载体。“泾以渭浊,湜湜其沚。”《邶风·谷风》这首弃妇控诉负心郎的诗以渭水、泾水的清浊、深浅为喻,充分表现了弃妇的哀怨情绪。这类诗歌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卫风·氓》,此诗三处提到淇水,其中两处以淇水为喻,深刻揭示了弃妇悲愤又茫然的心灵轨迹。“淇水汤汤,渐车帷裳”,以水深浪高,车子在淇水的风浪中颠簸挣扎的危险,形象地比喻女主人公家道的苦况和爱情的危机;“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反衬出女主人公对以往情爱一去不复返的深重痛惜、无边哀怨和对负心人的强烈愤慨。可贵的是她在这种难堪的时候,还把自己的不幸婚姻的教训告之于人,劝诫别的女子不要走她的老路,“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她的美好善良的心地让人为她悲愤,为她感动不已。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国风》中以女性为抒情主体的篇目里经常选取水的文化意象,水的意象承载了女性丰富的心理感情:或是恋女的相思而歌,或是闺妇的离别苦唱,抑或是弃妇的怨愤悲吟。水与女性共存共现,成为情感表现的有效途径。《诗经·国风》婚恋诗中“水”的意象的频频出现,除了是一种见物起兴的艺术表达方式之外,更有着深刻而复杂的意味。二、用水成为原始文化意象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学思维模式,水在“缘水而居”的上古先民的生活中扮演着可爱、可亲,抑或可怨的角色。经历了长时期的民族心理积淀后,水逐渐成为一种典型的原始文化意象。剖析这种文化意象,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一)《诗经》中的神话思维《诗经》记载的是西周初年的社会生活,这个时代的思维方式已由神话时期的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某些学者认为:“比兴的思维方式是神话思维的产物,是神话时代随着理性的崛起而告终以后所传承下来的一种类比联想的宝贵遗产。”所以《诗经》采用比兴思维方式来叙述先民的情路历程是理所当然的,即神话思维模式对当时人们的思想、情感、行为仍有巨大的冲击力。中国大地上的祖先神伏羲和女娲,本来是洪水过后幸存下来的兄妹俩,由于二人的结婚生子,才有了后代子孙的繁衍不息。这样伏羲和女娲除了是祖先神之外还作为婚姻神而接受人们的崇拜,中国的洪水神话也便总是和人的起源、生殖、婚姻等内容紧密相关。水生神话的思维模式逐渐在人们的心中沉淀下来,神话的信仰意义在人们的生活中也分外深刻,那些先民开始不自觉地将自己周边的“湖水”、“河水”、“雨水”等与生殖、婚姻联系起来。(二)性侵未成年人的婚姻,能使青年妇女谈情说爱水是生命之源,凡文明总诞生于水边。《管子·水地篇》云:“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人,水也。男女精气合,二水流形。”上古先民普遍认为:水是至洁之物,可以拂除不祥,水不但能够洗去一切疾病灾难,而且可以促进美满的婚姻,解除不生子的疾病,还能给青年男女亲密接触、谈情说爱带来好机会。在先秦时期,流行着一些风俗习惯,如仲春二月,男女会合的风俗。《周礼·地官·媒氏》中说:“……仲春(二月)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凡是没有结婚的男女,到了仲春二月,都要到固定的场所去寻找配偶,不去的受罚,私奔的也不会被禁止,这些固定的场所,主要集中在水边。《诗经》中说到男女相恋或离弃,也常提到水边,如溱水、淇水、汝水、汉水、汶水、沮水等河流,达20余条。水滨泽畔不仅是先民安居乐业的场所,更成为青年男女“相与歌咏,各言其情”,孕育爱情之理想圣地。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