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桂岭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分子式为C5H7Cl的有机物,其结构不可能是
A.只含有1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
B.含2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
C.含1个双键的环状有机物
D.含一个三键的直链有机物参考答案:A2.可逆反应:2NO22NO+O2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参考答案:A略3.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2H2O+4e-==4OH-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Fe2+参考答案:A略4.含Ba(OH)21mol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114.6KJ热,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Ba(OH)2(aq)+2HCl(aq)=BaCl2(aq)+2H2O(l)
ΔH=-114.6KJ/molB.Ba(OH)2(aq)+2HCl(aq)=BaCl2(aq)+2H2O(l)
ΔH=+114.6KJ/molC.1/2Ba(OH)2(aq)+HCl(aq)=1/2BaCl2(aq)+H2O(l)ΔH=-57.3KJ/molD.1/2Ba(OH)2(aq)+HCl(aq)=1/2BaCl2(aq)+H2O(l)
ΔH=+57.3KJ/mol参考答案:C5.下列物质中,不能用做抗酸药的是A.氢氧化铝
B.氢氧化钠
C.碳酸氢钠
D.碳酸镁参考答案:B略6.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如Ba(OH)·8H0与NHCl的反应要吸收热量,在化学上叫做吸热反应。其原因是
A.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C.在化学反应中需要加热的反应就是吸热反应D.在化学反应中需要降温的反应就是放热反应
参考答案:B7.准确量取25.00mL的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仪器()A.500mL量筒
B.10mL移液管C.50mL酸式滴定管 D.50mL碱式滴定管参考答案:C由于所量体积精确度为0.01mL,故应选用滴定管,而KMnO4等强氧化剂易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胶管,所以只能盛装在酸式滴定管中。故答案C。8.下列各组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1所示装置组成锌铜原电池
B.用图2所示装置在铁棒上镀锌C.用图3所示装置测定稀硫酸和稀NaOH反应的中和热
D.用图4所示装置研究温度对2NO2(g)N2O4(g)平衡的影响参考答案:D略9.现有常温下的四份溶液:①0.01mol/LCH3COOH②0.01mol/LHCl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水电离程度最小,③中水电离程度最大
B.将②③混合,若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
C.将四份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
D.将①、④混合,若有c(CH3COO-)﹥c(H+),则混合液一定呈碱性参考答案:B略10.下列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2H2OH3O++OH-
B.H2SH++HS-C.NaHSNa++HS-
D.HCO3—+H2OH3O++CO32-参考答案:C略11.2HCHO+NaOH(浓)—→CH3OH+HCOONa反应中,甲醛发生的反应是(
)
A.仅被氧化
B.仅被还原
C.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D.既未被氧化又未被还原参考答案:C略12.由短周期前10号元素组成的物质T和X,如图所示的转化:。X不稳定,易分解。为使得下列转化能够成功进行,方框内不可能加入的反应试剂是
A.Ag(NH3)2OH
B.溴水
C.酸性KMnO4溶液 D.NaOH溶液参考答案:D13.由于少数不法分子惟利是图,假酒、假盐引起中毒的事件屡有发生。下列物质误食后,不会引起中毒的是(
)A.BaSO4
B.NaNO2
C.CH3OH
D.P4参考答案:A14.对已达化学平衡的反应
2X(g)+Y(g)2Z(g)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减小压强,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当其它条件不变时,移出部分的Z,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再加入正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参考答案:B略15.某温度下,对于反应N2(g)+3H2(g)2NH3(g)
△H=-92.4kJ/mol。N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1.0mol氮气、3.0mol氢气,置于1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2.4kJ。B.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K(B)。C.上述反应在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H2的转化率提高。D.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参考答案:C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12分)工业纯碱中常含有少量NaCl,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测定工业纯碱中Na2CO3的含量.(1)要检验工业纯碱中杂质的存在,先加入后加入试剂(选填序号).A.氢氧化钡溶液B.稀硝酸C.硫氰化钾溶液D.硝酸银溶液(2)检验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塞紧带长颈漏斗的三孔橡胶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瓶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 ,说明装置不漏气.(3)装置A的作用是
,装置C中的试剂为.(4)某同学认为在D装置后应再连接E装置(装有适当试剂),你认为是否必要?
(选填“必要”或“不必要”),判断的理由是
.(5)实验前称取28.80g样品,实验后测得D装置增重8.80g,则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
参考答案:(1)B
D;(2)漏斗中与试剂瓶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变化或漏斗中的液面不再下降;(3)除去空气中CO2,防止影响测量结果;浓硫酸;(4)必要;因为装置E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影响测量结果;(5)75%.考点: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分析:(1)纯碱中常含有少量NaCl,用检验氯离子的方法进行检验,需要试剂为硝酸银和稀硝酸;(2)依据B中长颈漏斗和广口瓶中液面变化分析判断;(3)装置A是为了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避免影响碳酸钠含量的测定;装置C是浓硫酸干燥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在D装置中吸收后称量至恒重;(4)U性管是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称重来测定碳酸钠含量的方法,若与空气直接接通,会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影响测定结果;(5)D装置吸收的为二氧化碳质量,结合碳元素守恒计算.解答:解:(1)纯碱中常含有少量NaCl,用检验氯离子的方法进行检验,需要试剂为硝酸银和稀硝酸,A.氢氧化钡溶液不能检验氯离子存在,故A不选;B.稀硝酸验证生成的氯化银不溶,故B选;C.硫氰化钾溶液是检验铁离子的存在,不能检验氯离子,故C不选;D.硝酸银溶液和氯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不溶证明含有氯离子,故D选;故答案为:BD;(2)检验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塞紧带长颈漏斗的三孔橡胶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瓶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利用压强变化和液面变化分析判断,若漏斗中与试剂瓶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变化,证明装置气密性完好,故答案为:漏斗中与试剂瓶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变化或漏斗中的液面不再下降;(3)装置A是为了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避免影响碳酸钠含量的测定;装置C是浓硫酸干燥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在D装置中吸收后称量至恒重,故答案为:除去空气中CO2,防止影响测量结果;浓硫酸;(4)U性管是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称重来测定碳酸钠含量的方法,若与空气直接接通,会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测定结果偏高,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故答案为:必要;因为装置E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影响测量结果;(5)实验前称取28.80g样品,实验后测得D装置增重8.80g,为二氧化碳质量,结合碳元素守恒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106g/mol×100%=75%,故答案为:75%.点评:本题考查了制备物质的实验方案设计和含量测定实验,物质性质和测定过程中的干扰分析是解题关键,注意装置的连接和试剂的作用,题目难度中等.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在24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在一首诗中表达了物质不灭的观点:“无中不能生有,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灭。看起来万物是死了,但是实则犹生;正如一场春雨落地,霎时失去踪影;可是草木把它吸收,长成花叶果实,——依然欣欣向荣。”请你从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说明物质不灭的原因。参考答案: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改变;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虽然分子改变,但原子没有变。因此,在世间万物的变化中物质是不灭的。18.反应mA+nBpC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状态。(1)若升高温度,A物质的转化率增大,该反应为________热反应。(2)若C为气体,且m+n=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3)如果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的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则B肯定不能为________态。参考答案:(1)吸
(2)逆反应
(3)气19.A、B、C、D、E均为有机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提示:1.RCH===CHR′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反应生成RCOOH和R′COOH,2.RCH2OH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反应生成RCOOH。其中R和R′为烷基)。回答下列问题:(1)直链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90,A分子中碳、氢元素的总质量分数为0.814,其余为氧元素,则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2)已知B与NaHCO3溶液完全反应,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在浓硫酸的催化下,B与足量的C2H5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3)A可以与金属钠作用放出氢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薪酬福利调整说明书与实施方案解读
- 绿色能源供应协议书
- 兄妹共同出资购房合同
- 全新绿化工程协议书
- 电力行业电力供应稳定性免责协议
- 员工年度工作总结与未来发展规划报告
- 项目合作方案设计建议书
- 购买公司股份协议书十
-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大单元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 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JJG 1044-2008卡尔·费休库仑法微量水分测定仪
- JJF 1211-2008激光粒度分析仪校准规范
- GB/T 34022-2017小型游乐设施立体攀网
- GB/T 29480-2013接近电气设备的安全导则
- GB/T 17432-1998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分析取样方法
- GB/T 13663.2-2018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
- 学校小学劳动课程体系
-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 大宗饲料原料品质-镜检
- Illustrator设计教案(第一讲)课件
- 我国的双重国籍问题研究 边防管理专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