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民族与中华文化之关系探析_第1页
中国各民族与中华文化之关系探析_第2页
中国各民族与中华文化之关系探析_第3页
中国各民族与中华文化之关系探析_第4页
中国各民族与中华文化之关系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各民族与中华文化之关系探析黄大勇李良品

(长江师范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重庆408100)

习近平指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1]197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从“自在”“自觉”共同体发展成为“自立自强”共同体,是因为全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始终有着高度的认同。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统称,并非汉族或少数民族之称谓;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并非汉族或少数民族创造的文化。犹“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之天下”[2]864之谓也。中华文化既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特性,又培育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目前学界或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或加强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传承传播路径研究,仅有相关的4篇学术论文[3-6],既没有突出“各民族共创中华文化”的思想,又未对中华文化记载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予以探讨。因此,研究中国各民族共创中华文化,不仅能彰显“各民族共创中华文化”的思想,探索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的内容和中华文化对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详细记载,而且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双向支撑。

一、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习近平强调:“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7]5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交相辉映,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7]138吕思勉在《中国文化史》中别出心裁按照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等18个专题探讨中国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但缺少了物质文化,且与当前文化三分法不尽一致。笔者认为,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三类文化。

(一)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主要是指为满足各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各种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包括衣食住行以及城市、乡村、生产生活工具等。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无不呈现出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如山东的岱庙、孔庙、孔府及孔林等,甘肃敦煌莫高窟,北京天坛、颐和园、明清皇家陵寝等,陕西的西安古城、秦始皇陵、兵马俑、唐代皇陵等,河北的承德避暑山庄、清东陵、清西陵等,山西的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等,云南的丽江古城、红河哈尼梯田、土司衙署等,广东的开平碉楼等,这些古迹、建筑群和遗址,以及“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坎儿井等伟大工程”[8]73,这些都是具有显示度、代表性的物质文化遗产,是历代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人类文化遗产的杰作,“都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8]98。“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都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交融汇聚”[8]74。孙机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将古代物质文化分为十类:农业与膳食,酒茶糖烟,纺织与服装,建筑与家具,交通工具,冶金,玉器、漆器、瓷器,文具、印刷、乐器,武备和科学技术[9]。当然,这种划分是否妥当,还待学界斟酌。

在物质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建筑文化。因为建筑文化不仅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条件和地理、自然条件构成的文化环境中产生,而且在不同地域、不同条件,因社会发展和民族信仰等差异,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建筑艺术。如乌江上游的威宁县草海镇、中游的贵阳青岩镇、下游的酉阳县龚滩镇等,大都保留有明清及民国时期遗存下来的吊脚楼、石板街、商业会馆、宗教寺庙、豪族祠堂、名人故居、大家族庭院、古寨等建筑群落,镇上都保留有独特的衣食住行、婚嫁丧娶、祭祀巫术等民间习俗和别具一格的民间艺术。有的古镇还有土司衙署、碉楼、风雨桥、古代戏楼等建筑,这是将传统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和朴素的建造观念有机结合的典范[10]。很多建筑蕴藏着诸如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人化宇宙的文化观念、多神崇拜的宗教信仰、建筑艺术的审美意识等文化内涵,是各民族共同创造“无字的史书”。

(二)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儒家经典的《礼记》,其内涵十分丰富,“它既体现了当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又是礼节仪式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恪守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准则,礼即成为一种法律制度,也是国家政治命脉之所系”[11]135。其中有“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11]2的句子。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思想的主要体现者——《商君书》中云:“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治法不可不慎也,国务不可不谨也,事本不可不抟也。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民从制;治法明,则官无邪;国务一,则民应用;事本持,则民喜农而乐战。夫圣人之立法化俗,而使民朝夕从事于农也,不可不知也。”[12]76我国各民族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共同创造的制度文化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在协调国家与地方、集体与个人、社会与群体、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以及保证各民族形成凝聚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深刻地影响着各地方、各民族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历史上,我国各民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制度文化,因历史、地域、民族、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而异彩纷呈,多种多样。

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制度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制度文化内容而言,构建了以帝王制度为根本制度,以机构设置、官吏管理、行政监察、赋税制度、军事制度、教育文化制度、婚姻制度、礼仪制度等制度规范为重要内容的制度文化系统。如清代的政制、机构、职官、铨选、任用、考核、奖惩、世职、土职、幕友、吏役、行政区划、户口、土地、赋役、税课、财政、商贸、屯垦、荒政、盐茶、铜政、币制、漕运、兵制、兵器、军备、八旗、邮驿、刑律、司法、建筑、工程、作坊、陵寝、采捕、进贡、学校、科举、礼乐、民族、部落、盟旗、宫廷、宗室、封爵、皇庄、官庄、内府、外务、海关、文书档案等方面的制度[13]2以及与这些制度密切相关的公文用语、专业用语、官场称谓、岁时节令、风俗习惯等均属于制度文化。

明清时期很多民族共同创造了土司制度和土司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由历代王朝代表国家而制定的具有典章制度性质的成文制度,这是制度文化的高级层面。如明清中央王朝通过律、典、例的颁行,由此构成一个结构有序、较为完整的包括职官、承袭、赋税、朝贡、征调、文教、礼仪、赏罚、抚恤、安插、分袭等制度的制度体系[14]。二是由各地方政府颁布的文告、法令、法规等成文制度,这是制度文化的中级层面。如甘汝来于雍正年间在广西担任太平府知府期间颁布的《召生童入义学告谕》《严饬土司告谕》《饬禁光棍撞骗告谕》《饬禁土司官族告谕》[15]999-1009等一系列具有法令、法规性质的文告,既能保证中央政府对土司及土司地区的绝对控制,又使广西太平府属土司及当地民众自觉地维护封建统治。三是由各地土司及民间社会形成的民间制度和习惯法,这是土司地区制度文化的基本层面;土司成文制度如傣族土司的《孟连宣抚司法规》《西双版纳傣族法规》等,土家族卯峒土司的《等级仪制告示》,藏族毛丫土司的《十三条禁令》,壮族土司《安平土州永定例规碑》等,这些成文制度和习惯法是对明清政府土司制度的补充和完善,有助于维护土司地区的社会稳定和乡村治理。土司地区民间制度,“主要有土司家族谱牒、乡规民约、习惯法以及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成文制度的功能,能满足土司地区各族民众生活的需要”[16]48-52。四是制度文化的实施层面。明清中央王朝管理土司的机构主要有兵部、吏部和礼部,其运行过程较为复杂,以土司承袭为例:土司承袭的程序就有委官体勘查核、取具宗支图本、地方官吏保结、督抚具题请袭、授予土司职位等环节;土司承袭的文书就分别有应袭土司制作的相关文书、第三方证人的结状文书、行省官员的题请文书、中央政府的各类文书等类型;土司承袭的相关法规又有收缴前朝信物、规定承袭年龄、完善承袭手续、限制承袭时间、定袭替禁例等规约。这一系列运行机制,不仅健全和完善了土司承袭制度,而且有利于杜绝各地土司冒袭、夺袭和争袭事件的发生,避免给土司地区各族民众带来深重苦难。

从各民族共同创造和实施的各种层面的土司制度文化可见,制度文化是介于物质文化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之间的规则或规范层面的一个秩序系统,它主要体现一定的规则和稳定的秩序。制度文化在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起着规范社会行为、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制度文化在整个文化系统中,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共同构成一个文化整体。换言之,在中国各民族共创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协调与互动中,必须依靠一定的规则和稳定的秩序,这就只能通过制度和制度文化来实现。

(三)精神文化

习近平指出:“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7]5有专家认为:“精神文化是指属于精神、思想、观念范畴的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的特点,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心理状态、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17]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18],由此可见,中国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的精神文化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19]习近平曾盛赞我国“各民族创作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作品,传承了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7]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体现或表达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或注重人格和道德修养的伦理精神与价值观念。其中,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民本思想、群体思维,则是其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20]

二是革命文化。毛泽东曾经指出:“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21]708有学者将“共产主义”的理想追求、“艰苦奋斗、奉献牺牲”的英雄主义、“团结就是力量”的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情怀四个方面作为革命文化的精神标识。革命文化“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和独特优势,为中国共产党开展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22]。

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23]的时代命题。有学者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精神、“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命运共同体”思维、“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遵循四者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标识[22]。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其思想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目标价值是培育“四有”公民。

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作为中华文化深层结构或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是中华民族生存、延续、发展的重要支柱[17]。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文化,而且是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共有的精神食粮、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我国人民的精神状态、精神生活、精神本质,是中华民族本质属性的具体体现;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文化具有价值导向、精神源泉、民族凝聚的功能属性;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文化影响中华民族成员的价值取向、道德情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个性特色。

二、中华文化详细记载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各民族发展史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根脉。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而且记载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各民族的发展历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24]。同时,《史记》记载了两千两百多年前秦朝实施“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而建立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和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内容。无论是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为代表的考古,还是以“二十五史”为代表的学界认可的历史文献、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献以及各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都记载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各民族的发展历史。这里主要以“二十五史”和云南地方历史文献为例予以阐述。

(一)“二十五史”记载的中华民族和中国各民族发展历史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逐步形成的多元一体的民族关系格局,是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而中华文化认同的思想观念的各种表现,“又推动着多元一体民族关系格局的巩固和发展,进而推动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5]12。我国早期的《尚书》《诗经》《春秋》《左传》等历史文献以及《史记》中的《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高祖本纪》等记载了先秦时期多民族国家和各民族的历史面貌,特别记载有关中华民族始祖开创中华文明、开启中华文化以及王朝建立、王权巩固的历史、秦始皇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相关情况[26]。《史记》以降的历代“正史”以及《清史稿》,则书写了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以及中国各民族的发展历史。《史记》开创了正史专门为少数民族立传的先河,其《西南夷列传》等是研究我国各少数民族起始阶段以及共创中华文化的珍贵史料;《汉书》的《匈奴传》《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后汉书》的《东夷列传》《西羌列传》等传,则是对汉朝时各少数民族共创中华文化的记载;《新唐书》的《突厥传》《吐蕃传》《回鹘传》《沙陀传》《北狄传》《西域传》《南蛮传》等传,记载了我国各民族当时交往交流交融和各民族的发展状况。五代十国之后,北宋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宋史》有《蛮夷传》,其中包括西南溪峒诸蛮、梅山峒、黎洞、西南诸夷、黎州诸蛮、叙州三路蛮、威茂渝州蛮、黔涪施高徼外诸蛮、泸州蛮等传,同样记载了各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共创中华文化的历史概况;在历经南宋、辽、金、西夏的分裂之后,元朝建立起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元史》虽然未对各民族分别列传,但在《元史·地理志》中分省记录了各民族的有关情况;《明史·土司传》以及《西域传》,《清史稿·土司传》以及《藩部传》,都记录了明清时期各民族与中央王朝的关系、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和各民族共创中华文化的梗概。

在国家处于多个政权并立之时的一些正史,如《宋书》中有《夷蛮传》(如荆雍州蛮、豫州蛮),《南齐书》中有《蛮列传》《东南夷列传》,《南史》中有夷貊、西戎、诸蛮、西域、北狄等地域少数民族的记载,《旧五代史·外国列传》中则保存了契丹、吐蕃、回鹘、渤海靺鞨、黑水靺鞨、党项、昆明部落、于阗、牂牁蛮等各少数民族的史实和风俗习惯。

从“二十五史”中可见,虽然历代疆域面积时有盈缩,少数民族或人们共同体时有增减,但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历史深处影响着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特别是“大一统”思想,使众多少数民族心向华夏文明,希望统一于“中国”。因此,有专家认为:中华文化认同“是一种理想,一种自民族国家实体升华了的境界,这种境界具有发达的经济,理想的政治,崇高的文化水平,而没有种族歧视及阶级差别,是谓‘大同’。当然这种境界是逐渐形成的,由大一统的政治统一过渡到社会性质的变迁。”[27]199“二十五史”在记载不同时代中华民族和中国各民族发展的同时,也反映了各民族在中华“文化认同道路上不断走向更加自觉和更高的境界”[25]12。

(二)云南地方文献记载的各民族发展历史

云南地方历史文献不仅是研究云南地区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更是记载云南各民族发展历史的重要文献。笔者在作《云南少数民族从“多元”到“一体”的地方文献整理》过程中发现,从唐代樊绰的《云南志》、宋代郭允蹈的《西南夷本末》、元代李京的《云南志略》,再到明代李思聪的《百夷传》、清代揣振宇的《滇省夷人图说》、民国时期杨履中的《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涉及云南全省少数民族的地方文献计有54种,记载府州厅县少数民族的方志112种,除与少数民族史密切相关的“土司志”和“边裔志”之外,以“蛮夷”“种人”“夷人”等专门记载少数民族发展及文化事象的史料多达80余万字。历史时期云南地方文献中的“蛮夷”“种人”“夷人”“边民”诸词,是对云南境内各少数民族中的不同族体及云南周边国家中古老民族的称谓,是指不同族体的人们共同体。同时,这些史料保留了云南少数民族从“多元”到“一体”的历史记忆和发展进程。

云南地方历史文献记载不同时期的云南少数民族或族体的数量或类别不尽一致。元代李京的《云南志略》仅有罗罗、金齿百夷等7种族体风俗的记载。明代谢肇淛在《滇略》中有“西南诸夷,种类至多,不可名纪,然大端不过二种:在黑水之外者曰僰,在黑水之内者曰爨。僰有百种,爨亦七十余种”[28]之说,但实际记述有56种。《天启滇志》开启设置“种人”专卷记述云南少数民族之先河,所载“种人”有白亻罗亻罗、黑亻罗亻罗、罗婺、摩察、百夷、白脚僰夷、白人、普特、窝泥、牳鸡、喇、磨些、缅人[29]994-1002等46类,并影响着清代及民国时期对少数民族的记载。清代云南诸多方志、私人著述、政府图册中高度关注“种人”等少数民族,内容十分丰富,留下了古代云南少数民族的种别、称谓、分布、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等珍贵资料。清嘉庆年间云贵总督伯麟的《夷人图说目录》记载“夷人”108种,事后他委托李祜对云南各类“种人”再次进行调查,编绘形成《云南种人图说》一书,收录“种人”超过119种。阮元在道光《云南通志稿》中记载“种人”有爨蛮、阿车、东爨乌蛮、白人、亻罗亻罗、密乂、僰夷、摆夷、伯彝、罗婺、土僚、土人、怒人、扯苏、侬人、沙人[30]233-407等143种(其中缅人、绷子、莽子、戛于腊、老挝、八百媳妇、木邦等族体后因我国与缅甸、老挝等国疆域的划界而不在我国境内);揣振宇的《滇省夷人图说》中记载“夷人”达108种。民国时期,董贯之的《古滇土人图志》中记述“土人”51种,《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载有倮罗、民家、僰人、苗人、窝伲、沙人、傈僳、侬人、倮黑[31]181-247等“边民”92种,龚家骅的《云南边民录》收录“边民”有134种。民国时期张邦翰在《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序言所言:“我中华民族,号称五族共和,盖举其大者而言,实则系由数百种宗族,借文化之力,融合而成,此数百种宗族,虽其政治信仰已完全一致,但在语言文字、宗教意识、生活习惯上,则仍稍有不同。”[31]178张邦翰把当时仍然在操土语的不同族体界定为“边民”。《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对云南少数民族分布以及不同“边民”均有详细统计[31]175-262。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版的《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汇编》以及一些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调查[32],对各少数民族均以“某某族”“某某少数民族”称呼。从此,包括景颇、傈僳、独龙、怒、佤、布朗、基诺、德昂计8个“直过民族”在内的云南少数民族结束了“蛮夷”“种人”“边裔”“夷人”“苗蛮”“边民”等称谓的历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即“一体”成员。云南地方历史文献记载少数民族从“多元”到“一体”的演进历程。云南少数民族经历了从“多元”族体经过成百上千年的历史演进最后熔为“一体”(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集群为种”阶段,即凝聚无数个小族体形成一类“蛮夷”或“种人”,这是云南少数民族从“多元”到“一体”的起始阶段。如哈尼族先民在唐代樊绰《云南志》“云南管内物产”始有记载,在元代云南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版图之前哈尼族先民尚处于“自在”状态。元代李京在《云南志略》之“诸夷风俗”对“斡泥蛮”有载:“在临安西南五百里,巢居山林。治生极俭,家有积贝,以一百二十索为一窖,藏之地中。将死,则嘱其子曰:我平日藏若干,汝可取几处,余者勿动,我来生用之。其愚如此。”[33]95-96天启《滇志》以降,哈尼族先民以“窝泥”“倭泥”“黑铺”“卡惰”“糯比”“和泥”“种人”等称谓出现在历史文献的“种人”中。云南地方历史文献记载了哈尼族众多群体成为一类种人的历史进程。

“化种为族”阶段,即是云南少数民族从原来的“蛮夷”“种人”演进成“边民”,这是云南少数民族从“多元”到“一体”的十分重要的关键阶段。民国时期的《古滇土人图志》《云南边民录》和《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记载了云南少数民族政治身份改变的历程。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包括云南在内的全国各地一直存在着族体林立的现象,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内经过不断融合、汇聚、分解、再融合、再汇集、再分解,并在长期“搅拌式”中逐渐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从天启《滇志》到道光《云南通志稿》,再到《云南边民录》等文献,诸如摆夷、黑铺、腊鸡、白腊鸡、喇乌、蒲蛮、普剽、蒲人、倮罗、民家、僰人、苗人、傈僳、侬人等群体,无论是他们自称,还是其他民族他称“某某人”,说明这些族体并不具有统一的族称,而仅是以语言文字、宗教意识、生活习惯等相同或相近文化为标识的松散群体。正是这些分散孤立的族体,经过长时间的交往交流交融,部分族体的分裂与消亡,后来逐渐形成了各个具有相同或相近属性的诸如彝族、傣族、纳西族、哈尼族、景颇、傈僳、怒族等民族。

“聚族为一”阶段,聚集包括云南少数民族在内的我国各单一民族共同组成一个整体民族——中华民族,使全国各族人民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这不仅是实现“全民一体”[34]的构建步骤,而且包括云南边疆各民族在内的所有民众从“多元”到“一体”的最佳或最后阶段。民国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后的诸多历史文献均记载了“全民一体”的历程。“全民一体”的所有成员是没有依附性的社会政治身份,是以集体性、整体性的群体状态而存在。

云南少数民族从“多元”到“一体”的历史发展进程表明,众多的具有相同或相近属性的民族,在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找到了共同利益的交融点,不断朝着具有整体利益的方向凝聚,最终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云南诸如爨蛮、阿车、僰夷、罗婺、蒲人、蒲蛮、倮黑、土僚、怒人、侬人等数以百计的“多元”族体最终凝聚为“全民一体”,这主要是由于中华文化的影响、各族体对中华文化认同以及各民族数千年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

三、结语

习近平指出:“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7]5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中华文化的起源与拓展,促进了中华民族(中国各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延伸与深入,加快了中华民族(中国各民族)的巩固和壮大;中华文化的自信与升华,提升了中华民族(中国各民族)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速度。

中国各民族与中华文化存在着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互进共生”关系。“互进共生”理论中,“互进”是指中国各民族发展壮大与中华文化的丰富完善、历久弥新之间始终存在着交互建塑的动态演进过程;“共生”是指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