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学概论》教学方案第一章引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地位、视野和作用一、教学目的:对社会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些经典研究或论著(论断)作简单考察,介绍一些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观点,以使我们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对社会学的内容、特点及其作用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程的内容与教学目的。二、教学要求:让学生了解关于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进一步能够把握社会学的特点、研究对象、学科地位、功能等,学会用社会学整体的视角看待社会。三、教学时数:3学时四、教学重点: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学科地位。五、教学难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七、主要参考文献:1.孙本文:《社会学原理》,上海:商务印书馆,1985。2.郑杭生、李迎生:《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9。3.郑杭生:《社会学对象问题探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4.杨雅彬:《中国社会学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八、作业:1.
什么是社会学?中外学术界存在哪些分歧?为什么?2.
社会学有哪些特点?学习社会学有什么现实意义?3.
社会学是怎样解释社会的?学科地位如何?第二章社会(Society)一、教学目的:本章主要介绍社会的起源与演进,考察社会的角度,社会结构分析,社会要素中人口因素及环境因素分析,社会运行的条件与机制分析等。二、教学要求:要求对社会发展、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三、教学时数:3学时四、教学重点:社会及其特征与类型;社会结构。五、教学难点:关于社会结构的不同理论。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并配合影观看像资料。七、主要参考文献:1.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2.【德】斐迪南·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八、作业:1.什么是社会?社会的主要特点有哪些?2.简述较西方学者和马克思对社会的理解。3.试比较西方学者和马克思对社会结构的不同理解。4.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历史演变。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5.怎样理解人口对社会的影响?6.什么是文化?文化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文化对社会有哪些影响。第三章文化(Culture)一、教学目的:本章首先分析文化的构成、文化的特性、文化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然后分析文化运行及其规律,最后对中西社会的文化模式作比较,探讨中国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二、教学要求:要求了解文化的有关概念、分析角度,树立比较的观点,在不同文化模式的比较中加深对我国文化的理解,思考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对我们的文化进行改造。三、教学时数:6学时四、教学重点:文化的特性;文化的区分。五、教学难点:文化的结构。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七、主要参考文献:1.【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1卷)》,北京:三联书店,1992。4.【美】威廉·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八、作业: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及你的阅读与思考,对中美文化作比较。2.当代中国文化具有哪些特征?你认为应如何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3.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并加以阐述。4.什么是文化?文化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文化对社会有哪些影响。第四章人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一、教学目的:本章主要介绍社会化的定义、研究社会化的角度,分析人的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社会化的内容与过程、我国社会中人的社会化环境的若干问题,最后对中美国民性差别及其形成的社会化环境作初步分析。二、教学要求:要求对人的社会化的基本概念和若干理论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三、教学时数:3学时2.朱国云:《组织理论:历史流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3.杨晓民,周翼虎:《中国单位制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4.于显洋:《组织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八、作业:1.怎样理解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2.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是什么?3.如何理解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4.简述科层制理论及其应用过程中的问题。5.简述组织理论给我们的启示。第八章社会设置(SocialInstitution)一、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把握社会制度的含义和一般作用的基础上,了解习俗、道德、宗教、法律、制度等几种主要的社会制度的特点及其作用。二、教学要求:熟悉掌握社会制度、社会制度的功能、制度化和制度改革。三、教学时数:3学时四、教学重点:什么是社会制度;社会制度的功能。五、教学难点:制度化与制度改革。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七、主要参考文献:1.【美】R·默顿:《论理论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2.【美】T·B·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3.【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八、作业:1.什么是社会制度?它由哪些要素构成?具有什么特点?2.如何理解社会制度的功能?3.什么是制度化和制度的生命周期?研究有何实际意义?4.运用理论谈谈我国体制改革的原因。第九章社区(Community)一、教学目的:使学生熟悉社区的含义、要素、主要特征和分类,掌握城乡社区的特点、演变和格局,了解农村城市化特别使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必然性、具体模式、实现途径等问题。二、教学要求:要求对社区的基本概念和几种基本类型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三、教学时数:3学时四、教学重点:什么是社区;城市化。五、教学难点:西方社区理论。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七、主要参考文献:1.陈卫星:《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2.丁元竹:《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3.潘乃谷、马戎:《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3卷本)》,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4.徐永祥:《社区发展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八、作业:1.什么是社区?社区有哪些要素构成?社区互动的主要类型有哪些?2.简述社区的产生和发展。3.简述西方关于社区的主要理论。4.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有什么区别?城乡差别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5.什么是社区发展和社区服务?如何实现社区的发展?6.什么是城市化?试析我国城市化基本方针和的依据和贯彻的具体思路。第十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SocialStratificationandSocialMobility)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与资产阶级的社会分层理论的根本区别。二、教学要求:了解什么是社会阶级及其社会的阶级结构,什么是社会分层及其社会分层的基本类型,什么是社会流动及其社会流动的原因。三、教学时数:6学时四、教学重点:什么是社会分层;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分层;什么是社会流动。五、教学难点:社会分层的标准;社会流动的原因。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七、主要参考文献:1.郑杭生、李强、李路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李强:《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3.【德】马克斯·韦伯:《共同体内部的权力分配:阶级、等级、政党(《经济与社会》第8章第6节)》,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美】P·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八、作业:1.什么是社会分层?社会分层的客观基础是什么?2.简述社会分层的基本理论。3.如何确定社会分层的标准?社会分层的一般标准有哪些?4.在我国进行社会分层的必要性有哪些?通常划分为哪几个阶层?5.如何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出现的重大变迁?6.什么是社会流动?社会流动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引起社会流动的原因是什么?7.如何看待我国近20年来出现的大规模的农民流动浪潮?第十一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SocialChangeandSocialModernization)一、教学目的: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社会变迁的过程与趋向、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主要解决措施。二、教学要求:熟悉社会变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社会渐变和社会革命两种社会变迁的形式;领会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发展趋势;了解什么是社会阶级及其社会的阶级结构,什么是社会分层及其社会分层的基本类型,什么是社会流动及其社会流动的原因。三、教学时数:3学时四、教学重点:社会变迁的定义;社会变迁的动力;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社会现代化基本内容。五、教学难点:社会变迁的理论。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七、主要参考文献:1.孙立平:《社会现代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美】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4.【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5.杨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八、作业:1.什么是社会变迁?它有两种基本形式?2.简述社会变迁的主要理论。3.什么是社会发展?如何正确理解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的特征是什么?4.社会发展有那些理论模式?简述它们的主要内容。5.什么是社会现代化?它包括哪些内容?6.发展中国家能否通过发达国家的模式实现现代化?为什么?7.我国社会现代化的背景、特征是什么?如何选择我们的现代化目标?具体途径有哪些?第十二章社会问题(SocialProblem)一、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对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解释和界定,并就当前中国乃至世界存在的困扰问题进行分析。二、教学要求:熟悉掌握社会问题的基本概念、理论解释以及社会问题的根源。三、教学时数:3学时四、教学重点:社会问题定义;社会问题的特征。五、教学难点:社会问题的理论;中国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观看影像资料、社会调查。七、主要参考文献: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八、作业:1.什么是社会问题?如何认定社会问题?2.社会问题的特点有哪些?可以作哪些分类?3.运用有关理论说明我国当前某一社会问题。4.简述社会问题的几种理论解释。
第十三章越轨与社会控制(DevianceandSocialControl)一、教学目的:明确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都是社会运行中的正常现象。运用社会控制理论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防范可能或者突发的越轨行为。二、教学要求:了解什么是越轨行为及其基本类型,运用社会控制理论去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越轨行为。三、教学时数:3学时四、教学重点:社会控制定义;社会控制手段。五、教学难点:社会规范与社会控制;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六、教学方法:课堂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如何设计合同终止的条款
- 2025室内装修施工劳务分包合同样本
- 2025食品原料采购合同书
- 2025苏州商品房买卖合同范本【打印】
- 2025工程设计合同模板
- 2025供暖系统管道改造合同
- 2025购销合同(电子产品)范文
- 2025建筑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模板
- 2025合作协议与合同条款
- 2025租房消防安全责任合同书
- 02S515排水检查井-标准图集
- (2024年高考真题)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卷-新课标Ⅰ卷(含部分解析)
- 信托业务数字化转型-洞察分析
- 红领巾小5年规划
- 机械工程师中级考试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件-第六章(中英文课件)
- 关于对全市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检查情况的通报
- 《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的护理》团体标准解读课件
- 2024年土地流转的合同模板
-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
- 机器人自主导航与地图构建考核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