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左传》中的传统道德
《左传》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编年史的著名作品。全称为《春秋左氏传》。它记载了我国春秋时期二百多年间的历史,举凡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学术文化、自然科学、巨细悉备。是研究春秋时期历史的主要史籍。本文拟从《左传》记载的传统道德这一侧面,加以梳理、分析、研究,以期继承和弘扬这份传统道德,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左传》所载传统道德,大致可以概括为治国、修身两个方面。(一)以“德”、“礼”为核心的治国之道。《左传》一书,十分重视治国之道,强调“礼”和“德”在治国中的决定作用。它说;“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襄公二十四年)。“礼,国之干也”(僖公十一年)。可以“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隐公十一年)。只有做到“德、礼不易”,才能“无人不怀”。(僖公七年)。它把“德”看作是国家的基础;把“礼”看作是国家的躯干,只有具备“德”、“礼”两种道德,才能长治久安。类似这样的话,《左传》中俯拾皆是。如“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僖公十一年)“有德则乐,乐则能久。”(襄公二十四年)相反,“德之不建,民之无援。”(文公五年)。至于“德”和“礼”的关系,它认为“则(指礼制法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文公十八年)。说明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而又以礼作为衡量标准。有德、有礼的人就是仁人,应该得到保护、受到赞扬。如公元前541年,楚、晋及鲁、郑、陈、卫等国在虢地会盟,寻求弭兵。鲁派叔孙豹为代表参加会盟。这时鲁国季武子率兵侵犯莒国,夺取了郓地。莒人赶到会盟处控告鲁国破坏弭兵盟誓。楚国便照会晋国,请杀戮鲁国使者叔孙豹。晋国使者赵武的助手乐王鲋乘机向叔孙豹索贿,答应代叔孙豹向赵武说情求免。但叔孙豹拒绝给乐王鲋贿赂以求免。他说“诸侯之会,卫社稷也。我以货免,鲁必受师。”赵武知道这件事后,赞扬叔孙豹:“临患不忘国,忠也;思难不越官,信也;图国忘死,贞也。谋主三者,义也。有此四者,又可戮乎?”认为叔孙豹具备忠、信、贞、义四种德行,是一个明德、守礼的人,理应受到保护。于是便照会楚国使者,赦免了叔孙豹。反之,就被指责为非礼、无德。即使周天子做了有失身份的事,《左传》也指责他为“非礼”。《左传》深刻地认识到“德”、“礼”在社会发展、变革中的作用,所以谆谆告诫统治者,一定要“守礼”、“明德”,才能得民心,顺民情,国家才会兴盛,社会才会安定。《左传》围绕“德”、“礼”为核心的治国之道,又提出了不少治国应具备的道德。首先它强调治国应以人民为主体。“夫民,神之主也”(桓公六年)。“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庄公三十二年)。“民弃其上,不亡何待?”(昭公二十三年)。“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哀公元年)。它认为晋文公能建立霸业,是由于他流亡十九年,“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僖公二十八年)。执政后,他“教其民,”使民“知义、知信、知礼”,“民听不惑,而后用之,”故能“一战而霸”(僖公二十七年)。它认为晋悼公之所以能够恢复霸业,是由于“民无谤言,所以复霸。”它深刻了解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和战争中的作用,因此告诫统治者应重视民心向背,关心人民疾苦,保护人民利益。“视民如子。见不仁者,如鹰鹯之逐鸟雀也。”(襄公二十五年)。它要求晋国执政栾书按照人民愿望办事。“子为大政,将酌于民者也”(成公六年)。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国家才会强盛。“吾闻抚民者,节用于内而树德于外,民乐其性(生),而无寇雠。”(昭公十九年)至于人民与统治者的关系它认为统治者的利益包含在人民利益之中。“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文公十三年)。其次,它强调治国要认真选拔人才。得人则兴,失人则亡。“使能,国之利也”(文公六年)。“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成公二年)。虞舜举八恺、八元、流亡四凶,而受到人民的拥戴。”择善而举,则世隆也。”(襄公二十九年)。“求善也夫!作人,斯有功绩矣。”(成公八年)。秦穆公之所以称霸西戎,就在于知人善任,用之专一。有了人才,国家就会兴盛。相反“人之云亡,邦国殄瘁”(襄公二十六年)。“人之云亡,心之忧矣”(昭公二十五年)。人才的流失,将是执政者内心沉重的忧虑,国家将会因此而衰弱、覆亡。其三,强调治理国家要有一支素质良好的官吏队伍。“官人,国之急也,能官人,则民无觎心。”(襄公十五年)。组织一支官吏队伍,是国家当务之急,如果能根据才能而安排适当官职,他人就不会存非分之心了。对于官吏,还要用纪律来约束他们,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夫德,俭而有度,登将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桓公二年)。其四,强调治国要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亲仁善邻,国之宝也。”(隐公六年)。它把亲近有仁义的贤人和善于与邻国结成友好关系,看成是治国的法宝。“要结外援,好事邻国,以卫社稷”(文公元年)。要保卫国家,一定要取得邻国的援助,搞好睦邻关系,争取到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因而各国往往派出使者,互相聘问。当时郑国处于晋、楚两大国之间,如何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公元前543年子产执政后,竭力协调与晋、楚两国之间的关系,使郑国在两大国之间和平发展。其五,强调治国要掌握赏、罚二柄。《左传》认为要治理好国家,一定要做到赏、罚分明,奖功罚罪,弘扬正气,打击歪风。“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僖公二十七年)。“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襄公十四年)。如何把握赏罚分寸呢?应该做到“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就是要做到赏赐不过分而刑罚不滥用。万一不能掌握分寸,应该考虑到“赏僭则惧及淫人,刑滥则惧及善人。若不幸而过,宁僭,无滥。与其失善,宁其利淫”(襄公二十六年)。假使赏赐和刑罚不慎而失度,那末宁可赏赐过分而不能刑罚过滥。其六,强调治国要进行廉政建设。《左传》认为治国必须加强廉政建设,其重点、则在官吏。“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桓公二年)。就是说国家的衰败,是由于官吏腐败造成的。而官吏之所以丧失道德,是由于受到过多的宠幸而贿赂公行的缘故。因此要提倡节俭,反对奢侈。认为节俭是道德中最好的道德,奢侈是罪恶中最大的罪恶。其七,强调治国必须不断进行变革。春秋时期,由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改革是一个社会的潮流。《左传》是主张改革的。它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为然”(昭公三十二年)。小国的覆灭,卿大夫起而夺取公室的权力,都认为是正常现象。例如对于田氏代齐,表示赞赏。认为人民对于田氏“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昭公三年)。对季氏驱逐鲁君,并不认为是无道。它持的就是“失则革之”的观点,充分肯定改革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左传》以“德”、“礼”为核心的治国之道,还可以举出若干,但主要是以上这些。(二)以忠君爱国、孝悌为本的修身之道。《左传》认为忠君爱国是个人最高的道德追求。“苟利社稷,生死以之”(昭公四年)。只要对国家有利,生死都可以置之度外。公元前596年,晋国曾因卫国救援过陈国,因而迁怒于它而大张挞伐。卫国执政孔达说:“苟利社稷,请以我说(悦),罪我之由;我则为政,而亢大国之讨,将以谁任,我则死之”(宣公十三年)。意思是说:如果有利于国家,请求处罚我来取悦于晋国而解除国家的患难,因为事情出在我身上。我是卫国的执政,而抗拒晋国的征讨,不能诿过于人,我以死报国。这种以国家利益为重,主动承担责任的事例,在《左传》中有较多记载。如“斗谷于菟(子文)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庄公三十年)。如申包胥哭秦庭,乞师复楚。如公元前630年,秦晋联军攻打郑国,郑国危在旦夕,郑大夫烛之武冒着生命危险,乘着夜色,缒城而出,利用秦晋矛盾说服秦穆公退兵,保全了郑国。《左传》以父慈、子孝、兄爱、弟敬为人伦准则,体现其孝悌为本的道德要求。它重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孝思不匮,永锡尔类”。(隐公元年)就是说孝子的孝心永远不会竭尽,这种美德将永远赐给你们的同类。如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平定了其弟公叔段的叛乱,迁怒于支持其弟叛乱的母亲姜氏,将她安置在城颍,发誓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隐公元年)。后来追悔了。当时镇守在颍谷的封人颍考叔去见庄公,庄公赐给他食物,他用“食舍肉”以奉母的行动激发郑庄公的孝思,发出“尔有母遗,繁我独无”的感叹。颖考叔终于促使郑庄公与姜氏“母子如初”。如公元前522年,楚平王听信费无极的谗言,杀死伍奢。伍奢的两个儿子伍尚、伍员,很有才能,镇守在棠地。楚平王怕他们替父报仇,欺骗他们说:“来,吾免尔父。”伍尚便对伍员说,“奔死免父,孝也”(昭公二十年),便叫伍员奔吴报仇,自己则回朝受戮。为了孝父,白白献出了生命。《左传》主张兄弟之间团结和谐。“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僖公二十四年)。公元前696年,卫献公娶夷姜,生公子急子;又娶宣姜,生公子寿、公子朔。宣姜憎恨急子,与公子朔阴谋陷害急子。有一次,卫献公派急子出使到齐国去,宣姜便安排亲信扮作盗贼,埋伏在卫齐两国交界的莘地杀害急子。公子寿知道这个预谋,便告诉急子,劝他逃走,急子不答应,说:“弃父之命,恶用于矣。”寿子见急子不答应,便以饯行为名,用酒将急子灌醉,自己打着急子出使齐国的旗号出发,前去代死。埋伏在莘地的人见急子旗号,便将寿子杀死。急子酒醒,匆匆赶去,寿子已被杀死,便对盗贼说:“我之求也,此何罪?请杀我乎!(桓公十六年)盗贼又杀死了急子。寿子和急子兄弟友爱,争相为死,受到人们的赞扬和哀悼。围绕忠君爱国,孝悌为本的伦理观念,《左传》还提出了不少品德修养的要求。首先,提倡节俭,反对奢侈。“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庄公二十四年)。它警告说,奢侈过度,将会遭到灭顶之灾。它教育人们,条件改变了,仍要保持节俭的美德。“虽有丝麻,无弃菅蒯;虽有姬姜,无弃蕉萃”(成公九年)。丝麻是上等的制衣原料,菅蒯是下等的编织原料;姬姜是美女,蕉萃是不美的女人。决不能因为有了好的、美的,就抛弃不好的、不美的。它进一步指出要勤劳致富。“善人富谓之赏;淫人富谓之殃”(襄公二十八年)。非法得利,将会造成灾祸,“无德而禄,殃也”(闵公二年)。第二,提倡见义勇为,见利思义。“故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昭公三十一年)。不因为利而违背礼;见义勇为,不因不为而内疚。“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义矣”(昭公二十八年)。并指出义的内涵是“私仇不及公,好不废过,恶不去善,义之经也”(哀公五年)。指出不义行为的危害性:“多行不义,必自毙”(隐公元年)。“不义不暱,厚将崩”。不义就不能团结人,即使势力雄厚,也会立即崩溃。所以他要求用道义教育子女。“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隐以三年)。第三,提倡保持节操。如晋国的知,在泌之战中被楚国俘虏,囚禁在楚国。公元588年,晋国用归还楚公子谷臣和连尹襄老之尸的条件交换知。楚共王释放知时问道:你将用什么报答我?知回答道,若回国后仍被任命为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成公三年)表现了不屈的独立的人格。第四,提倡廉洁。“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襄公十五年)公元前558年,宋国有人得到一块宝玉,献给执政子罕,子罕不接受,说了上面这番话,表现了廉洁自律的高尚品德。第五,提倡严以律己。“一人刑善,百姓休和”(襄公十三年)。“一人有庆,兆民赖之”(襄公十三年)。要求“在上位者洒濯其心,一以待人;轨度其信,可明征也,而后可以治人”(襄公二十一年)。“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庄公十一年)。要求人们自动承担错误,不要诿过于人。对于错误,要知过必改。“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宣公二年)。对于从事的工作,一定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僖公二十二年)。第六,提倡诚信。“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僖公二十五年)。“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昭公八年)。意思是君子的话诚信而有根据。并指出:“信不可知,义无所立,四方诸侯,其谁不解体?”(成公八年)要求遵守信用,取信于人。如晋知?被俘后囚禁在楚国,郑国有一个商人,准备将他装在大袋里偷逃出来。这个计划还没有实行,楚国就将知释放了。郑国那个商人到晋国去,知待他非常好,好象自己真被商人救出来一样。商人说:“吾无其功,敢有其实乎?吾小人,不可以厚诬君子”(成公三年)。即使商人,也讲求诚信,不受无功之禄。第七,提倡勤政、勤学。“吾闻之,非德,莫如勤;非勤,何以求人?能勤,有继。”(宣公十一年)能够勤劳,则功成业就。“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宣公十二年)。“政如农工,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襄公二十五年)说明为政也要象农民种田一样勤劳,朝夕培育,行动不要超越轨度,错误就少了。学习也是一样,勤奋出成果,“夫学,殖也;不学,将落。”(昭公十八年)。第八,提倡团结谦让。主张“以德和民。”(隐公四年)。“师克在和,不在众。”作战要取得胜利,在于将帅团结,将帅和士兵团结。“晋师乘和,师必有大功”(成公十三年)。要团结也要注意谦让。“忠信,礼之器也;卑让,礼之宗也。辞不忘国,忠信也;先国后己,卑让也”(昭公二年)。把谦让看成是礼的根本,先国后己,是谦让的具体表现。“让,礼之主也,范宣子让,其下皆让。栾黡为汰,弗敢违也。晋国以平,数世赖之,刑善也夫!”(襄公十三年)。这是举晋国的例子,说明谦让的意义。范宣子将中军元帅的职位让给荀偃,下面的将军都谦让了。栾黡是比较专横的人,在大家的影响下,也辞去上军元帅,仍担任下军元帅。晋国上下之间和平团结,长期保持了霸主的地位,这是由于取法于善的结果。《左传》所载修身之道,还可举出若干,但主要是以上这一些。道德是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际关系的出现而出现,因而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反过来为经济基础服务。所以它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强烈的阶级性。综观《左传》所记载的道德,是体现春秋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的儒家道德观,其中也包含着一些法家的观点。就它所宣扬的礼来看,指的是周礼,包括礼制和礼仪两个方面的内容。以周礼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要求人们做到尊卑有分,亲疏有别,维护其等级森严的阶级统治。就德来看,指的是一般的伦理道德,内容相当广泛,大致有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等。用之来培养人,教育人,达到稳定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当然,德也要用礼来衡量,来判别是非。符合礼的是“懿德”,不符合礼的是“昏德”。就忠君爱国来看,在当时,国和君是不分的。忠君就是爱国,既有爱国的忠,也有忠君的忠。就孝来看,也有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赡养父母的孝,更多的是服从家长的孝。所以《左传》所记载的儒家道德观,是体现了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的道德观,从总体上说,是为当时的奴隶制、封建制服务的。这一点我们首先必须看到。但是,我们还应看到它的另一方面。《左传》一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流传至今已经有二千多年历史了。因此《左传》所记载的儒家道德,经过几千年历史的冲刷、淘洗、筛选、积淀、提倡、改造,世代相传,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中的积极因素,已深刻地渗透到中国人民的内心深处,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例如“苟利社稷,生死以之”的爱国思想和行动,形成了中国人民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卧薪尝胆,已化成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忍辱负重、报仇雪耻的独立人格和不屈精神。大义灭亲,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疾恶如仇、见义勇为,民族正义感和历史责任感的行为准则。“泛爱众”的仁,奠定了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的基础。介之推的不言禄,构成中国人民洁身自守、自觉“慎独”的行为规范。为了纪念这位先哲,人们还将他死之日定为“寒食节”,家喻户晓。“民生在勤”的勤,培育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高贵品质。廉洁奉公的廉,成为为官当政者的箴言规则,也在人民中形成“普天之下,物各有主,苟非我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行为标的。“信而有征”的信,形成了中国人民恪守信用,一诺千金的品德。此外,不少传统美德已经被人们浓缩为成语、格言,广为传诵。如“以德报德”、“白圭之玷”、“毁家纾难”,“杀身成仁”、“唇齿相依”、“集思广益”、“见利思义”、“见贤思齐”、“居安思危”等等,都成为中国人民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所以《左传》所记载的道德,不少已汇集成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这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持。所以,我们对于《左传》的传统道德,不能因为它是奴隶制、封建制时代的产物而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一概否定;也不能因为它包含不少有生命力的传统美德而采用国粹主义的态度一概肯定。应该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看到它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封建道德,也看到它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传统美德,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扬弃其封建性的糟粕,批判继承这份传统道德,为现实服务。三那么,如何弘扬《左传》中传统道德中的美德,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呢?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着手进行。第一,对于《左传》中已经形成为“民族精神”的美德,如热爱祖国、自强不息、团结奋斗、勤俭朴素、互助友爱、严以律己、见义勇为、主张改革、尊重贤才、廉洁奉公、忠于职守等等,可以大力弘扬,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使它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组成部分。第二,对于《左传》中提出的某些道德,可以对它作新的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患者观察和巡视管理制度
- 康复用品管理制度
- 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主题阅读+答题技巧(含答案、解析)部编版
- 【假期阅读技能提升训练】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阅读技能提升内文阅读第5讲-附答案.部编版
- 2024年张家口办理客运从业资格证2024年试题
- 2024年巴中申请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和答案
- 2024年武威道路客运输从业资格证理论考试答案
- 2024年天水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历史-浙江省湖州、衢州、丽水2024年11月三地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试题和答案
- 吉首大学《国际商务礼仪》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测试卷 2套(含答案)
- 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二十条重大隐患判定标准释义(中化协)
- 愚公移山英文 -中国故事英文版课件
- 课件交互设计
-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 全国初中数学优秀课一等奖:圆周角--教学设计(方碧霞)
- 社区获得性肺炎教学查房
- 浅析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doc
- 生活中的音乐教案
- 辩论赛评分表(完整版)-
- 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