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干胶标签产品印后工艺_第1页
不干胶标签产品印后工艺_第2页
不干胶标签产品印后工艺_第3页
不干胶标签产品印后工艺_第4页
不干胶标签产品印后工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干胶标签产品印后工艺2008年11月10日星期一上午08:36为了保护不干胶标签的印刷图纹和提升标签的品质,目前很多不干胶标签印刷后都选择了覆膜、上光和烫金等表面整饰处理。一、不干胶标签的UV上光上光工艺主要应用于镜面铜版纸、铜版纸类标签的表面涂布,目的是增加其表面的光泽度,并达到防污、防潮湿、保护图纹的作用。根据加工方式,不干胶标签材料的上光分为单张纸上光和卷筒纸上光,其中卷筒纸上光是不干胶标签印刷工艺中最普遍采用的方法。卷筒纸不干胶标签的上光是在轮转型标签机上进行的。目前普遍采用UV上光工艺,即:在印刷后的图纹表面均匀地涂布一层UV上光油。对于水基墨柔印标签,上光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二、不干胶标签的烫金根据不干胶标签的加工方式,其烫金方法分为单张纸烫金和卷筒纸烫金。单张纸烫金向传统的烫金工艺相同,在专用烫金机上加工。卷筒纸烫金是在标签联动机上完成的,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加工方式。不干胶标签的印后烫金工艺方法

2010-08-1319:131.烫金方法根据不干胶标签的加工方式,其烫金方法分为单张纸烫金和卷筒纸烫金。单张纸烫金向传统的烫金工艺相同,在专用烫金机上加工。卷筒纸烫金是在标签联动机上完成的,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加工方式。目前,卷筒材料烫金有以下几种方式:9X2Y/U+F6B,F[标签机上平压平烫金:凸版标签印刷机无论是平压平还是圆压平型设备,由于卷筒纸间歇给纸,所以烫金全部采用平压平方式。一般情况下烫金工位为独立的单元,也有一些机型烫金向模切共用一个单元,分开使用。多工位平压平烫金:有些机型有两个工位的烫金单元,如日本Shiki的SMHC-45-MWL标签机,其一个单元靠近印版,完成横向烫金,另一个单元为独立单元,完成纵向烫金。该机型可同时进行双色烫金。加工机上平压平烫金:加工机是专为加工印刷后的卷筒标签和不需印刷的标签而设计的。烫金是加工机的一个功能、加工机上的烫金装置普遍采用平压平方式,其工作原理同上述标签机。轮转机上圆压圆烫金:圆压圆烫金所用的烫金版为滚筒状,烫金时与压印滚筒对滚接触,实现烫金。圆压圆烫金适合在连续式输纸的轮转型标签机上使用,但对输纸速度有一定的要求,也就是说对印刷速度有影响。但相对于平压平烫金,大大提高了效率。圆压圆烫金辊制造成本高,所以只适合长版活烫金。6[7L%k;j:A!b*「E6P轮转机上冷烫金:这是一种烫金新工艺,不再使用加热后的金属印版,而是利用印刷粘合剂的方法,使金属箔转移,实现烫金。工艺流程是:在印品需要烫金的位置先印上UV压敏型粘合剂,经UV干燥装置使粘合剂干燥,而后使用特种金属箔同压敏胶复合,再剥离金属箔,于是金属箔上需要转印的部分就转印到了印刷品表面,实现冷烫金。冷烫金工艺成本低,节省能源,生产效率高,可利用现有的设备部件,不需增加附加装置,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工艺。2.先烫金与后烫金"不干胶的烫金还有先烫金和后烫金之分,先烫金是指在标签机上先烫金,然后再印刷;而后烫金是指先印刷,最后再烫金。先烫金和后烫金的关键是油墨的干燥问题。烫金图纹和印刷图纹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情况:并列和叠印。由于使用的油墨不同,标签印制要分别采用先烫金和后烫金两种工艺。先烫金工艺:用间歇式输纸烫金部件安装在前的标签机使用普通油墨印制标签时,采用先烫金工艺,由于使用的油墨为氧化聚合干燥型,印后的墨层彻底干燥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烫金图纹必须避开油墨。避开油墨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卷筒材料上预先烫金,然后再印刷。采用先烫金工艺要求印刷图纹和烫金图纹是分离(并列)的,因为电化铝表面光滑、不着墨、不能印刷。先烫金可防止油墨蹭脏,保证标签印刷质量。后烫金工艺:后烫金工艺应用在烫金部件安装在后门的标签机上,印刷使用UV油墨。卷筒材料首先印刷,并经过UV干燥装置使油墨瞬间干燥,然后在油墨干燥后的材料表面或油墨表面烫金。由于油墨已干燥,烫金图纹与印刷图纹既可并列也可叠印,不会发生油墨蹭脏现象。两种烫金方式中后烫金是较理想的方法,也给标签图纹设计带来方便,扩大了烫金图纹的应用范围。但受设备功能的局限,其标签印刷成本相对也高。先烫金工艺适合简单图纹的小标签加工,成本低,应用范围广,是中小型印刷厂常用的方法。不干胶标签的印后覆膜工艺2009-06-0912:07不干胶标签的覆膜方法不干胶标签的覆膜一般都是在纸张类不干胶材料上复合透明的BOPP薄膜,可达到保护图纹、防水、防腐、增加标签立体感的目的。其它类型的薄膜,如PET、PVC也可作为复合膜,但应用不普遍。纸张类卷筒材料覆膜由于成本高,已逐步被UV上光工艺代替。不干胶标签根据原材料的印刷加工方式,分为单张纸覆膜和卷筒材料覆膜。单张纸在覆膜机上覆膜。卷筒材料则在标签机的复合工位或专用的复合机上复合。单张纸覆膜根据覆膜设备的功能和复合膜的特点,单张纸不干胶标签有两种覆膜方式:即涂复合——在覆膜机上完成。复合过程是:首先,在卷筒BOPP薄膜表面涂布粘合剂,并经烘干装置使粘合剂中的溶剂挥发,然后在复合工位上将单张纸同卷筒膜复合,在热滚筒挤压下二者成为一体,完成覆膜加工。预涂膜复合——复合膜表面预先涂有粘合剂,有热熔胶型和压敏型两种薄膜。覆膜机上装有加热压印滚筒,覆膜时预涂膜同单张纸接触,在热压滚筒的作用下,粘合剂熔化,使薄膜同纸化粘合成为一体。若使用压敏型复合膜可关掉加热电源,只靠压力复合。卷筒纸覆膜根据设备的不同,卷筒纸覆膜可分为:有底纸复合膜复合——在标签机上进行,使用有底纸的专用复合膜,在复合装置的作用下覆膜。这是一种传统的覆膜方式。近年来已被使用无底纸复合膜的工艺所代替。无底纸复合膜复合——在标签机上进行,覆膜原理同有底纸复合膜复合工艺基本相向。无底纸膜靠自身材料的表面光滑度(表面张力)复卷后代替底纸,粘合剂同其表面粘合后,还可剥离,且不残留胶迹。无底纸膜所用的材料为低表面张力的BOPP薄膜。无底纸膜覆膜成本低,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覆膜材料。干法覆膜——在覆膜机或凹印机上进行,主要用于薄膜材料的覆膜。卷筒材料干法覆膜适合大批量的标签产品,覆膜质量好,成本低。卷简标签覆膜后一般还要在加工机上进行模切、排废等二次加工,如某些电池标签和酒类标签。UV覆膜工艺一一国外最新工艺,主要应用在有UV干燥装置的机组型轮转标签机上。工艺原理是:覆膜材料表面由普通印刷单元首先印上UV粘合剂,粘合剂经UV干燥装置固化后,成为压敏胶。而后将普通BOPP薄膜(一般复合面已经电晕处理)在覆膜工位同卷筒材料复合,完成覆膜加工。UV覆膜成本低,复合膜张力变化小,不需专用薄膜,适合高速生产。UV覆膜是一项行发展前途的工艺,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应用。二.覆膜工艺的技术要求覆膜工艺涉及的因素比较多,要了解各工艺参数对覆膜质量的影响,正确处理它们之间关系,使之达到最佳的效果。覆膜工艺涉及的技术参数及注意事项如下:1•烘干温度控制在50-70r之间,既可充分挥发溶剂,又不致于使薄膜过热变形;2•复合温度压印滚筒温度控制在70-90r,既可溶化粘合剂,薄膜又不会过热变形;3•复合压力保证压印滚筒轴向压力一致,压力应保持在150-250kg/cm2之内;4.粘合剂涂层涂层要薄,控制在3-8g/cm2,厚度为5-8“m,要避免涂层过厚;机器速度单张纸应控制在35-45张/分钟,卷筒纸应在3-10米/分钟,另外还同其它参数有关;薄膜张力张力调整到最低程度,以达到正确涂布和复合为准,要避免张力过大;滚筒精度压印滚筒要求表面光滑清洁,无划痕,无凹坑。要保证椭圆度、同心度等机械精度指标;环境因素保持环境清洁,要求有空气净化装置。控制车间温湿度,防止纸张或薄膜变形油墨厚度要深墨浅印,避免墨层过厚造成表面张力下降,使覆膜不牢;油墨干燥油墨干燥要彻底,避免出现起泡现象;油墨添加剂要控制干燥剂的加放量,以防墨层晶体化。晶体化的油墨表面会出现覆膜不牢现象。覆膜印后工艺面面观07-0608:43覆膜工艺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项印后加工工艺,它有很多优点,也存在很多问题,应用广泛,前景却不容乐观。一.覆膜的概念及作用覆膜的概念覆膜也可称作过塑、裱胶、贴膜,是以透明塑料薄膜通过热压覆贴到印刷品表面,形成厚度为10~20um的薄膜的一种印后加工工艺。覆膜两种情况:(1)在塑料薄膜表面印上图文后,与纸张覆合。在纸张上印刷图文后,再在其上覆合一层塑料薄膜。本文主要探讨第二种情况。覆膜的作用保护印刷品不受磨损。可以弥补印刷品的质量缺陷。增加印品强度,如戳穿强度、抗拉强度等。延长印品保存时间。如照片塑封后,不褪色、不变黄,增长了保存年限。增加印刷品光泽,使图案色彩更亮丽饱满。覆膜工艺及质检办法覆膜工艺按以下步骤进行:准备工作。检查待覆膜的印刷品。检查内容包括:①墨迹是否充分干燥。印刷品是否平整。表面是否有喷粉。喷粉的加放可以解决印刷品背面蹭脏,但喷粉会在油墨层表面形成一层不可逆的垫子,从而减少纸张的黏性。若印刷过程中喷粉过多,这些较粗的颗粒浮在印刷品表面,覆膜时粘合剂与这层喷粉粘合,从而造成假粘现象,影响覆膜质量。因此,若覆膜,应注意控制喷粉用量。选择薄膜。选择黏合剂。安装薄膜卷筒。将卷筒裁切成合适的幅面后,上机。涂布黏合剂。注意把握黏合剂的黏度和厚度。4.烘干。烘干的目的是去除黏合剂中的溶剂,保留黏合剂的固体含量。胶层干燥度达到90~95%时,黏结力最大。5.压膜。注意控制热压温度和滚筒间的压力。温度过低,覆膜不牢,易脱层。压力过大,纸面稍有不平整或薄膜张力不一致时,会产生压皱或条纹现象。6.分切定型。样张符合测试标准后可以进行分切定型处理。印刷品覆膜后经常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为了在产品流入市场前发现问题,需要事先检验,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1.揉搓。把覆膜样张前后来回揉搓,薄膜与纸间应无脱开或起泡现象。2.撕揭。揭开并撕下样张的薄膜层,墨层应附着在薄膜上,或将纸基撕坏。3.加压。用凸版印刷机对样张加压,应无发白现象。4.加温。把样张置于65度高温环境下烘烤,应不脱膜、不起泡、不起皱。5.浸水。把样张放进常温水里浸泡约1个小时后,膜层与印刷纸张应无分离现象。故障及解决办法覆膜后压痕线开裂及处理覆膜能提高印刷品表面的耐折度,对于印刷品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但如果塑料薄膜质量较差,在压痕时就会出现压痕线开裂现象,不仅影响美观,而且起不到膜应有的作用。一般来说,开裂只发生在薄膜层,底层的纸张一般不会断裂。解决办法:换成质量、耐折度更好的薄膜原材料。改变覆膜的走纸方向。修改模切版。脱皮现象书的封面或者印刷面大的纸张表面经常出现覆上的一层膜脱离纸张现象。原因及解决方法有以下几种:因为印刷品表面油墨层较厚,覆膜用的胶水难以均匀润湿,造成粘结不牢,需检查胶水是否有质量问题,操作过程中是否按胶水的技术指标,或更换黏稠度更适合的胶水,增加胶水用量,也可增加印刷压力。稀释剂有问题,因为其中含有的醇和水导致羟基不反应。解决办法是更换高纯度的醋酸乙酯。薄膜有质量问题或者表面处理不够,应更新薄膜。印刷品表面有喷粉。用干布将其拭去。印刷品墨层未干,应先热压一遍再上胶,或者选择固含量高的黏合剂,增加涂布厚度。覆完膜干燥时,提高周围环境的湿度,增长干燥时间,有利于提高覆膜质量。薄膜发生拉伸变形对于薄膜拉伸变形现象,可从以下方面解决:减少上胶量。因为如果上胶量过大,纸张覆完膜后还在吸收胶中的水分,产生扩大变形,待干燥后,薄膜受定型变大的纸张影响发生拉伸变形,所以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上胶量。薄膜及收卷时,张力越小越好。薄膜与纸张性能不同,变形能力强。产品在转移过程中,外界环境的温度、湿度发生较大变化,热胀冷缩也会引起薄膜的变形。纸与薄膜间有气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如下:印刷墨层未完全干燥就覆膜,解决的办法是:把印刷品热压后再上胶,也可以推迟覆膜日期。印刷墨层太厚,纸张与薄膜难以密合。可适当增加黏合剂涂布量,增大压力及复合温度。顶纸。两张纸的搭接处有气泡是因为覆膜时前后两张纸顶在了一起。其间的空隙上膜后会现气泡。应在顶纸处加压或多施胶填补空隙。干燥温度或复合辊表面温度过高,黏合剂表面结皮。应降低干燥及复合辊温度。薄膜本身不平整或卷边。更换薄膜或调整张力。薄膜表面有灰尘杂质,应及时清除。黏合剂用量少或涂布不均匀(如黏合剂过稠,不易涂布均匀)。应提高涂覆量和均匀度。印刷品有荷叶边。应对出现荷叶边的印刷品加湿或散开晾干。薄膜起皱、翘边起皱现象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薄膜传递辊不平衡或电热辊与橡胶辊两端不平衡,线速度不相等而造成薄膜张力不一致。应调节使其平衡。薄膜不均匀,如两端松紧不一致或波浪边。应更换合格薄膜。纸张与薄膜之间产生滑动。这可能是由胶层太厚造成的。应调整涂胶量或提高干燥速度。造成翘边故障的主要原因及建议:上膜载体过薄:太薄的纸应尽量避免覆膜。张力不平衡:调整薄膜张力。复合压力过大、温度过高。应适当减小复合压力和温度。薄膜所受拉力过大(包括收卷拉力)。薄膜发生滞弹性变形,致使产品向薄膜一侧卷曲。解决的方法是:调节给膜胀紧螺钉旋入深度、减小收卷拉力。覆膜产品得不到充分干燥,会卷曲。解决办法是控制好车间湿度、延长干燥时间。四.未来前景环保问题可以说是覆膜工艺目前存在的一个最大的问题。覆膜污染主要包括工人健康的污染、环境污染、废弃物造成的“白色污染”等。不少覆膜厂为了节约成本而引进油性覆膜机,其胶中含有大量苯、醇等化学稀释剂,毒性大,给工作人员造成健康损害,长期从事覆膜工作甚至会引起生命危险。在覆膜加工过程中,大部分苯、醇等挥发物被挥发掉,但是还有少部分残留在产品中,在存储及流通到读者手中后慢慢挥发。目前,我国的覆膜市场仍然是一派“繁荣”的景象,要谈书刊装饰,必谈覆膜工艺。这种现状有其必然性:(1)覆膜产品有很多优点。详见覆膜的作用(本文的前面部分)。(2)覆膜设备及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良,已经相当成熟。(3)覆膜机比较便宜,印刷厂愿意引进。覆膜工艺成本也不高,出版社愿意通过覆膜来提高书刊各方面性能和美观度。印刷厂和出版社都能从覆膜中获得一定的利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环保意识的加强,“绿色环保”将成为覆膜工艺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肯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覆膜技术将面临越来越多的考验,将如何发展,怎样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这些都是覆膜工艺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印刷常识之覆膜:一种不可舍弃的印后加工工艺11-2116:47覆膜工艺是印刷之后的一种表面加工工艺,又被人们称为印后过塑、印后裱胶或印后贴膜,是指用覆膜机在印品的表面覆盖一层0.012〜0.020mm厚的透明塑料薄膜而形成一种纸塑合一的产品加工技术。一般来说,根据所用工艺可分为即涂膜、预涂膜两种,根据薄膜材料的不同分为亮光膜、亚光膜两种。作为保护和装饰印刷品表面的一种工艺方式,覆膜在印后加工中占很大的份额,随便走进一个书店,你就会发现,大多数图书都采用这种方式。这是因为经过覆膜的印刷品,表面会更加平滑、光亮、耐污、耐水、耐磨,书刊封面的色彩更加鲜艳夺目、不易被损坏,印刷品的耐磨性、耐折性、抗拉性和耐湿性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加强,保护了各类印刷品的外观效果,提高了使用寿命。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覆膜可以很大程度地弥补印刷产品的质量缺陷,许多在印刷过程中出现的表观缺陷,经过覆膜以后(尤其是覆亚光膜后),都可以被遮盖。因此,覆膜工艺在我国广泛应用于各类包装装潢印刷品,各种装订形式的书刊、本册、挂历、地图等,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印品表面加工技术。覆膜工艺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由于它的诸多优点,在极短时间内便风靡全国,并逐渐成为书刊表面装饰的宠儿。如今,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覆膜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和覆膜制品废弃时重复利用困难这两大问题摆在人们面前,提起覆膜,人们往往会想到“白色污染”。许多业内人士对覆膜的功能以及能否继续应用产生怀疑,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在2002年发布的第32号令中,已将溶剂型即涂覆膜机列入第三批《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中。可以肯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覆膜技术将会接受越来越多的考验。覆膜将会怎样发展?是完全淘汰还是合理发展?这些问题都将成为覆膜工艺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难题。现状堪忧我们在参观书刊类产品的展览时,很难看到国外的展台上有覆膜的产品。在一些发达国家,其环保、健康、火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比较完善,使得覆膜这种工艺很难有发展空间。与此相反,我国的覆膜市场倒是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要谈书刊装饰,必谈覆膜工艺。1.覆膜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禁用溶剂型即涂覆膜工艺的规定已出台多年,但目前我国仍有许多小型覆膜厂在继续使用。据了解,这种工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影响操作人员健康,存在火灾隐患溶剂型覆膜由于使用含苯的溶剂,损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对车间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同时,随着周围有机溶剂浓度的不断增加,极易因薄膜材料产生的静电而突发火灾。而且对周围的环境来说,覆膜工厂本身就是一个严重的污染源,存在潜在危险。(2)覆膜后的纸张和薄膜材料难以回收,浪费资源据了解,现在我国造纸纤维80%的来源是依靠回收废旧纸张,包括纸毛、纸边等。在印刷品中,书刊封面的用纸量也是巨大的,如果大批量采用覆膜(特别是即涂型覆膜材料),又无法将纸张和塑料薄膜分离,那么覆过膜的废旧纸张以及纸边、纸毛都将无法回收,无法降解,这样会带来无法估计的经济损失,实际上就是一种资源浪费。覆膜工艺落后但依然有市场的原因既然溶剂型覆膜有这么大的危害,为什么仍有如此大的市场呢?以下原因或多或少地决定着其存在的理由。第一,用溶剂型胶黏剂的覆膜机已使用多年,设备的发展已经很成熟,且覆膜精度有保证,这些机器一般不易坏、维修也不复杂,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很多生产和维修方面的经验,故很多生产厂不愿意把这种还能派得上用场的溶剂型覆膜机淘汰。第二,溶剂型覆膜工艺推广几十年,技术成熟,产品质量有保证。许多企业及技术人员不愿将一项自己熟练的工艺技术,换成一项自己并不太熟悉的技术。第三,从成本上考虑,溶剂型覆膜机还是比较便宜的,对印刷厂来讲,节约成本就是争取利润。第四,水性覆膜工艺虽然改善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避免了对操作人员身体的伤害,但相对于溶剂型覆膜工艺来说仍有很多缺陷,如产品质量难以让人满意等。印刷厂和出版社的态度影响覆膜发展总体来说,溶剂型覆膜工艺被彻底淘汰是迟早的事情,通过采访我们也证明了这样的趋势。可以预见,溶剂型覆膜已经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刻了。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据此而将覆膜技术全盘否定呢?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将覆膜技术彻底淘汰的看法是不现实的,以下两个方面值得引起大家的注意。(1)印刷厂利润难以割舍对于多数印刷厂来说,覆膜是印后加工中一个很大的利润点,尤其是现今印刷业已进入微利时代,对于覆膜加工,印刷厂是难以割舍的。覆膜一线的操作人员是有害气体的第一受害者,可以让我们感到安慰的是,现在的印刷厂(即使是一些小规模的印刷厂)一般都能认识到覆膜工艺的危害,并正在设法将可能出现的污染减少到最小,如采用比较环保的工艺和材料,完善厂房的通风设施等,他们欢迎环保型的产品,如水性覆膜、预涂膜等。(2)出版社覆膜已经成为习惯覆膜工艺深受出版社推崇,美编在选择书刊表面的装饰方法时,往往都首选覆膜,甚至在局部UV上光时,也要先覆膜再上光。可以说,在是否覆膜的问题上,出版社是起着决定作用的,因为按照一般图书出版的流程,出版社要先制定方案,印刷厂或者装订厂也只是在执行出版社的意愿。一些科教类出版社几乎对所有的图书都要进行覆膜。在环保的问题上,出版社一方显然没有印刷厂一方表现得积极。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纸质出版物的印刷质量和表面装饰效果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版社为了追求图书产品的销量,必然需要在书刊封面上大做文章。纸质出版物在经过覆膜加工以后,图文可以得到保护,视觉效果更佳,尤其是亚光膜给人柔和、高档、舒服的感觉。此外,覆膜还可以增加色彩的浓度和亮度,提高色彩对比度,还可以防水,不会粘脏。同时,纸张的张力值、平滑度、抗老化、抗撕裂、抗戳穿等物理性能普遍提高,减少了纸质品受水分影响而引发的形变和破损,提高了书籍的刚性和成型稳定性,大大提高了印刷品的附加值。况且,覆膜成本的投入,要远低于产品的附加值、商品促销率等的增加。对于出版社来说,既然覆膜有如此多的利处,那又何乐而不为呢?因此,出版单位同印刷厂应加强沟通,印刷厂应多将覆膜工艺的利弊介绍给出版单位,出版单位在制定书刊装饰方案时能多考虑到各种工艺的优缺点,带着一种社会责任感去做设计。河南印象目前,国内已有一些省市发布相关规定,禁止在学生课本上覆膜,河南省就是典型的一例。刚刚听说的时候,笔者感到很惊讶。一般来说,学生的课本是最需要覆膜的,尤其是小学生的课本,小孩子活泼好动,对课本的磨损也大,因此对书籍的耐折、耐磨、防水等功能要求也就比较高。况且,在最近举行的人大会议上,有很多代表都提出要实现学生课本的重复利用,如果要实现这一目标,对课本进行覆膜应该是必不可少的。但禁止学生课本覆膜又是为何呢?一方面,我们也已经反复强调过了,覆膜的印刷品有悖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即使是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目前在我国的技术水平下,废弃后回收仍然不能实现。另一方面,覆膜加大了课本的成本,这个成本不仅是成品书的覆膜成本,也包括在加工过程中废弃的纸毛、纸粉的成本,由于这部分边角料无法回收,成本只能完全加在每一本经过覆膜的书的定价当中,对于书本的使用者来说,这也是一种负担。据了解,河南省新闻出版局下属的覆膜厂在禁令下达以后即被撤销。由于课本要占到覆膜产品的绝大多数,河南省很多较大的印刷厂(如河南第一新华印刷厂和第二新华印刷厂等)早已取消了覆膜这一印后加工形式,一旦遇到需要覆膜的产品,就拿到其他小厂进行覆膜。这些规模较大的印刷厂,在取消覆膜工艺之前很多都早已将溶剂型覆膜和水性覆膜淘汰,而使用比较先进的预涂膜覆膜了。在禁令下达后,他们纷纷放弃了覆膜。据某印刷厂的相关人士透露,现在该厂所承印的覆膜类书刊印刷品占所有承印品的20%〜30%,要知道,原来这个数字要达到70%以上。可见,政府的强制措施使得覆膜在一些地区失去了很大的市场,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对于这样一种让人“又爱又恨”的工艺,我们有必要对其重新认识一下。实际上,作为印刷技术的一部分,覆膜技术也在随着各种材料、设备和工艺的不断进步而发展,就像溶剂型覆膜到水性覆膜的进步,即涂型覆膜技术到预涂膜技术的进步,各种薄膜材料和各种胶黏剂材料的不断进步等,这种趋势也是不可逆转的,这也是覆膜技术革新的希望所在。寻求发展印刷技术不断进步,印刷材料不断更新,印后加工条件的多变因素对覆膜的影响越来越大,印刷质量标准和市场需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覆膜行业必须按客观条件的变化和新的质量技术标准进行结构调整。同时,我们也应该适时地寻找一些能够替代覆膜的其他工艺,以降低覆膜对环境的压力。上光能否取代覆膜其实除了覆膜工艺,UV上光也可对印刷品表面起到一定的保护和装饰作用,在很多功能上这两者很相似。由于UV上光成本相对较低,发展也比较迅速,且产品极具诱惑力,因此在某些印后加工领域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一些看好UV上光技术的人甚至认为,这种技术可以取代覆膜技术而独立发展。事实上,这只是人们的一种愿望。据一些应用了UV上光技术的印刷厂介绍,UV上光应用最多的还是局部上光,进行局部UV上光可以提高书籍的档次,但多数情况下,这种局部的UV上光工艺也是在覆膜之后进行的,并且,之前的这种覆膜工艺必须是溶剂型覆膜。此外,UV上光与覆膜相比仍有很多不足。如UV上光的保护作用、耐折度、耐磨度等均不如覆膜,在许多领域会有局限,如包装盒等;UV上光还需要投入印刷设备和UV固化设备,而覆膜有现成的设备基础和成熟的工艺;另外,一些UV光油在涂布过程中也会挥发出异味,给操作人员带来影响。如今的印刷厂和出版社都很注重这种工艺,并认为在书刊印刷方面,UV上光可以取代覆膜工艺。但综合来说,UV上光在很多方面还是有局限性的,在工艺处理上还存在很多问题,还无法完全取代覆膜工艺。2.预涂膜技术预涂膜是指预先将塑料薄膜上胶复卷后再与纸张印品复合的工艺。它先由预涂膜加工厂根据使用规格幅面的不同将胶液涂布在薄膜上复卷后供使用厂家选择,而后再与印刷品进行复合。预涂膜大约是在1989年开始使用,在欧美国家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96年左右进入亚洲。在进入亚洲的同时,欧美已经宣布禁止使用即涂膜,改为预涂膜。由于使用较晚,亚洲除日本现已全部使用预涂膜外,其他国家(如中国、韩国等)都处于预涂膜和即涂膜兼用的状态。我国从2000年以后才开始使用预涂膜,现在预涂膜在我国的市场份额仍然很小。与即涂膜相比,预涂膜有很多优点。如减少了污染,对人身体无损伤;不会因纸张性质不同或墨色不同而影响覆膜质量;预涂膜覆膜机操作更简单,加工后的图文效果更好;基本消灭了皱褶、气泡、脱落等现象。最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种环保型的工艺,整个生产过程对人身体无害。但预涂膜在我国的推广还是比较缓慢的,这其中,成本问题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决定着投资者对预涂膜工艺的热情。在最近的一项调查中表明,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预涂膜产品在价格方面偏高,因为预涂膜产品属于印刷耗材,印刷厂在选择耗材时价格成本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此外,由于我国缺乏纸张和薄膜分离的技术,使得预涂膜在我国无法完全称为一个环保型工艺。针对这种现状,预涂膜产品应该通过规模生产降低成本,从而使市场价格越来越接近印刷厂的需求。与此同时,纸膜分离技术的研发或引进也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以在无法舍弃覆膜工艺的情况下,实现环保型覆膜,合理发展覆膜工艺。不干胶标签印刷产品常见印后加工工艺简析12-1311:01为了保护不干胶标签的印刷图纹和提升标签的品质,目前很多不干胶标签印刷后都选择了覆膜、上光和烫金等表面整饰处理。一、不干胶标签的UV上光上光工艺主要应用于镜面铜版纸、铜版纸类标签的表面涂布,目的是增加其表面的光泽度,并达到防污、防潮湿、保护图纹的作用。根据加工方式,不干胶标签材料的上光分为单张纸上光和卷筒纸上光,其中卷筒纸上光是不干胶标签印刷工艺中最普遍采用的方法。卷筒纸不干胶标签的上光是在轮转型标签机上进行的。目前普遍采用UV上光工艺,即:在印刷后的图纹表面均匀地涂布一层UV上光油。对于水基墨柔印标签,上光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进行UV上光工艺应注意以下有关事项:上光油质量的检定UV上光油品种多,都有一定的储存周期,并且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使川用前应检查一下上光油的颜色及其定量涂布后的干燥情况,以及添加剂的匹配情况,还要注意观察与所用的印刷油墨是否有反应。一般要求先进行上光试验,而后再投入正常生产。上光油的厚度UV上光油的流平特性不如溶剂型上光油,若涂布量太大就会使上光后的表面出现条纹,影响光反射效果。涂布量过大还会使上光油干燥不彻底,仅表层干燥,造成复卷后粘连。上光油粘度和表面张力上光油的粘度对其流平特性、干燥速度、表面光泽都有影响。要根据不同的纸张,调整适合的粘度。在调控粘度的同时,还要注意上光油表面张力的变化情况。要使上光油的表面张力小于印刷品油墨层的表面张力,这样,上光油才能完全润湿上光表面,避免出现针眼、条痕等质量问题。4.速度、涂布量、压力、烘干温度上光涂布速度、涂布量、压力和烘干温度四者是互相制约的,需根据不同的纸张表面对上光油的润湿、吸收情况,合理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5•定期检查UV烘干装置UV烘干装置中的紫外线灯管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有效功率在逐渐降低,一般UV灯管的有效时间是1000小时。生产中应定期检测其有效功率,当使用时间接近1000小时应及时更换。二、不干胶标签的烫金1.烫金方法根据不干胶标签的加工方式,其烫金方法分为单张纸烫金和卷筒纸烫金。单张纸烫金向传统的烫金工艺相同,在专用烫金机上加工。卷筒纸烫金是在标签联动机上完成的,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加工方式。目前,卷筒材料烫金有以下几种方式:标签机上平压平烫金凸版标签印刷机无论是平压平还是圆压平型设备,由于卷筒纸间歇给纸,所以烫金全部采用平压平方式。一般情况下烫金工位为独立的单元,也有一些机型烫金向模切共用一个单元,分开使用。多工位平压平烫金有些机型有两个工位的烫金单元,如日本Shiki的SMHC-45-MWL标签机,其一个单元靠近印版,完成横向烫金,另一个单元为独立单元,完成纵向烫金。该机型可同时进行双色烫金。加工机上平压平烫金加工机是专为加工印刷后的卷筒标签和不需印刷的标签而设计的。烫金是加工机的一个功能、加工机上的烫金装置普遍采用平压平方式,其工作原理同上述标签机。轮转机上圆压圆烫金圆压圆烫金所用的烫金版为滚筒状,烫金时与压印滚筒对滚接触,实现烫金。圆压圆烫金适合在连续式输纸的轮转型标签机上使用,但对输纸速度有一定的要求,也就是说对印刷速度有影响。但相对于平压平烫金,大大提高了效率。圆压圆烫金辊制造成本高,所以只适合长版活烫金。轮转机上冷烫金这是一种烫金新工艺,不再使用加热后的金属印版,而是利用印刷粘合剂的方法,使金属箔转移,实现烫金。工艺流程是:在印品需要烫金的位置先印上UV压敏型粘合剂,经UV干燥装置使粘合剂干燥,而后使用特种金属箔同压敏胶复合,再剥离金属箔,于是金属箔上需要转印的部分就转印到了印刷品表面,实现冷烫金。冷烫金工艺成本低,节省能源,生产效率高,可利用现有的设备部件,不需增加附加装置,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工艺。2.先烫金与后烫金不干胶的烫金还有先烫金和后烫金之分,先烫金是指在标签机上先烫金,然后再印刷;而后烫金是指先印刷,最后再烫金。先烫金和后烫金的关键是油墨的干燥问题。烫金图纹和印刷图纹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情况:并列和叠印。由于使用的油墨不同,标签印制要分别采用先烫金和后烫金两种工艺。先烫金工艺用间歇式输纸烫金部件安装在前的标签机使用普通油墨印制标签时,采用先烫金工艺,由于使用的油墨为氧化聚合干燥型,印后的墨层彻底干燥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烫金图纹必须避开油墨。避开油墨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卷筒材料上预先烫金,然后再印刷。采用先烫金工艺要求印刷图纹和烫金图纹是分离(并列)的,因为电化铝表面光滑、不着墨、不能印刷。先烫金可防止油墨蹭脏,保证标签印刷质量。后烫金工艺后烫金工艺应用在烫金部件安装在后门的标签机上,印刷使用UV油墨。卷筒材料首先印刷,并经过UV干燥装置使油墨瞬间干燥,然后在油墨干燥后的材料表面或油墨表面烫金。由于油墨已干燥,烫金图纹与印刷图纹既可并列也可叠印,不会发生油墨蹭脏现象。两种烫金方式中后烫金是较理想的方法,也给标签图纹设计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