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剂室培训内容_第1页
制剂室培训内容_第2页
制剂室培训内容_第3页
制剂室培训内容_第4页
制剂室培训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医院制剂车间(配制室)、设备和人员医院制剂车间(配制室)总贝U医院制剂车间(配制室)设计应执行国家的有关标准、规定,符合医院制剂的特点,力求达到设计合理、先进。考虑到实用、安全、经济的要求,并做到有利于节约能源,符合卫生及环保要求。制剂区(配制室)环境区(室)内的空气、场地、水质应符合制剂要求。区(室)内主要道路畅通,路面平整,无物资堆放,区(室)周围绿化区内不得种植产生花絮的树木。不宜种花,以防花粉污染。区(室)内基本达到四无:无积水、无杂草、无垃圾、无蚊蝇孳生地。区(室)内整体布局合理,生产区域与行政、生活和辅助区域分开。洁净区要远离交通要道。制剂区内应远离散发粉尘、烟气和腐蚀性气体的区域,如实在不能远离时,区(室)应建在严重空气污染源的上风侧。制剂区(室)布局制剂区(室)面积与制剂规模相适应,有充分的空间放置设备和物料,以便清洁保养,避免混杂和污染。区(室)应按工艺流程及所要求的洁净级别合理布局,人流、物流应有与之相适应的自净设施,流向合理。应设置与制剂相适应的检测场所,并根据检测需要,分别设置防尘、防震、防潮、净化等设施。区(室)内设施洁净区墙、地面、顶棚的表面应平整光滑,无颗粒物质脱落。房内的输送管道及电线宜暗装。照明设备应便于清洁,更换方便,密封性好,主要工作室照明度不低于300勒克斯。洁净区的门、窗、顶棚密封性好,传递柜外应设缓冲设施。洁净区使用的地漏应有避免污染的措施。灭菌工序、待灭区和已灭区要严格分开,以防混淆。空气净化调节洁净区使用的净化空气,应按制剂工艺和制剂质量要求,达到《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MP)规定的洁净级别。灌装、加塞应为局部百级,稀配应为1万级。空气过滤器应按规定检查,清洗和更换并做记录。高效过滤器的风量减至原风量的70%或出现无法修补的泄漏应更换。洁净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制剂工艺要求相适应,一般控制温度18〜28°C、相对湿度45〜70%。洁净级别不同的区域之间应保持5〜10Pa压差,洁净级别高的区域与相邻区域呈正压。医院制剂管理常规2设备设备的选型和设计设备的选型,设计及改进必须满足制剂工艺要求。设备与管道的材质与物料不应起化学反应,与药液接触的设备管道内壁应光滑、平整、易清洗、耐腐蚀、无毒。设备所用的润滑剂与冷却剂应避免与半成品、成品相接触。传送设备原则上不得穿越不同洁净级别的洁净室。设备安装设备布局合理,以便于操作、清洗和保养,避免差错或污染。对固定管线应具有醒目的标志,以指明其内容物和流向。设备管道和保温层表面及接口,应避免污染和混杂。洁净室内的配电设备的管线应暗装,进入室内和管线口应严格密封,电源插座宜采用嵌入式。运输、贮藏注射用水的管材宜采用不锈钢,阀门和配件应与管材相适应,管道应尽量减少支管,宜采用环形干线。注射用水贮罐应密闭,排气口应装置无菌过滤器。设备管理主要设备及压力容器档案管理(1)主要设备及压力容器应建立档案,其主要内容有:1) 主要设备、压力容器台帐(包括:序号、固定资产号、名称、规格、启用时间、使用年限、制造日期、功率、安装位置、设备类别、主体材质、附电机型号、数量、工艺介质、压力、温度、生产能力)。2) 主要设备及压力容器原始资料(包括:装箱单、开箱验收记录、合格证书、压力容器质量检验证书、使用说明书、进口设备索赔资料、设备调试记录、设备安装验收记录、施工图、竣工图、设备基础图、设备装配总图、备品配件图纸或清单)。主要设备及压力容器的检修和事故记录。设备档案应指定专人管理。设备的使用应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设备应设状态标志,并指定专人负责维护保养。设备应保持完好,运行正常,无跑、冒、滴、漏,无脏、松、舌L、锈、缺。制剂生产设备不可超负荷运转。设备的维护检修应制定主要设备的维护检修制度,规定检修周期。设备的维护检修应有记录。设备的清洁制定主要设备清洁规程,内容包括:设备清洁的负责人、实施人、设备清洁周期、清洁方法与工具,清洁后检查验收标准及已清洁合格设备防止污染的方法。与药液接触的设备、管道、器具应定期进行消毒,并在清洁规程中规定消毒方法,所用消毒剂名称与用量。建立并填写好设备清洗与消毒记录。洁净区清洁设备所用容器、工具的基本要求:医院制剂管理常规3不脱落纤维和微粒。耐腐蚀能洗涤、消毒、干燥。各洁净区域的清洁工具应有明显标志,不得混用。仪器、仪表和衡器用于制剂和质量控制的仪器、仪表、量具、衡器等适用范围和精密度,应符合制剂和质量控制的要求,并根据国家计量管理要求规定校正期限,并贴有合格证,合格证上注明效期和校验日期。建立计量器具台帐和精密仪器档案。计量器具及仪器使用应有检定记录,受检记录、使用记录。设备验证新设备投入制剂生产运行前,必须先经设备安装确认,包括所用设备已确定的操作参数,能明确和准确地由在线检查和成品化验加以鉴定。保证设备能在正常运转范围内达到规定要求。设备验证应制定验证方案与验证计划。设备验证范围:制水系统、空气净化系统、配液(料)系统(液位指示、过滤装置)、灌装系统、灭菌系统。制粒压片系统、包衣系统等。设备再验证:设备大修后或对其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部位检修后应及时进行再验证。正常情况下应根据设备的特性制定再验证周期。验证文件和记录:建立完整统一验证档案,内容包括:验证方案、实施记录、结果评价、合格证书。人员人员组成及人员素质医院制剂室应有组织机构图表,各级领导人质量责任明确,各类人员均有明确的质量责任要求。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与药品制剂相适应、具有药学专业知识,制剂经验及组织能力的各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制剂室领导负责质量保证的制剂负责人必须具有大专(或相当)以上学历,从事药品制剂,技术质量管理5年以上,有一定的制剂及质量管理经验,有能力解决制剂技术、质量方面的问题。负责药品制剂的制剂负责人必须具有大专(或相当)以上学历,从事药品制剂管理5年以上,有一定实践经验,能按GMP要求组织制剂生产。制剂室负责人与质量检控室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质量管理部门人员质量管理负责人具有大专(或相当)以上学历,从事药品质量管理工作3年以上,有能力对药品制剂质量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和处理。从事药品质量检验的操作人员必须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相当),须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并持有上岗证。药品制剂质量管理人员必须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从事药品制剂3年以上,有一定实践经验。制剂配制部门人员药品制剂部门负责人应由有大专毕业(或相当)以上学历并具有3年以上药品制剂管理经验的药剂人员担任。制剂车间(配制室)技术负责人必须由具有药师以上职称,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并有制医院制剂管理常规4剂工作经验的药学技术人员担任。制剂配制岗位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学历,经岗位培训合格方能上岗。操作人员应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并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5)灯检人员,要求裸眼视力在09以上、无色肓。人员培训制剂室必须有计划地对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和GMP的培训教育,定期考核并建立教育档案。对新聘任人员应进行GMP理论和基础知识及实际操作的培训,经考试合格方可独立操作。对从事制剂生产的维修人员和辅助人员也应进行洁净管理、卫生知识、微生物知识等内容的培训。第二节医院制剂管理通则根据《药品生产管理规范》(GMP)的要求,对各类药品制剂中的原辅材料采购、验收入库、制剂、包装、成品检验、成品出入库及临床科室领用制剂过程的物料管理、制剂技术管理、质量管理以及与制剂活动密切相关的文件管理、人员培训管理、洁净室管理等共性问题,提出了管理要点、方法和措施。原辅料、包装材料及成品管理原辅料、包装材料的采购对符合原辅料、包装材料有关标准,质量稳定、信誉良好的生产厂,经审查后可作为主要原辅料、包装材料的供应单位。供应单位一经选定,尽可能减少变更,需要变更时,须经制剂室主任或有关部门审查批准。经常了解供应单位所供原辅料、包装材料的产品质量。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米取措施。仓库原辅料、包装材料及成品管理原辅料(1) 初检、请验1) 原辅料进仓库前,由仓库专人按货物凭证或合同协议(或请购单)核对后,检查包装是否受潮、破损、标签是否完好,与货物是否一致等,凡不符合要求,应予拒收。2) 仓库管理员按原辅料购进顺序,填写购进原辅材料总帐。3) 原辅料按定置管理要求放置指定区,树立待验牌,并及时填写原辅材料请验单交质控室抽样检验。(2) 检验1)质控室接到原辅料请验单后,派专人按抽样办法取样,取样后重新封好,并填写原辅材料取样记录。2)根据检验结果,质控室向仓库送交检验报告单,并根据检验结果发放绿色的合格证或红色不合格证。(3) 入库1) 仓库保管员根据检验结果,取下待验区的待验牌,在货物上贴上合格证或不合格证,特殊情况下也可采取其他能标示物料合格与否的可靠措施,但发货时必须有合格证。按定置管理要求将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划区码放,分别挂上绿色牌(代表合格)或红色牌(代表不合格),以防混用。医院制剂管理常规52) 检验合格的原辅料入库后应填写库存货位卡和分类帐,记录收发结存情况,贮存系统采用计算机管理的除外。3) 不合格的原辅料要隔离存放,按不合格原辅料处理程序妥善管理,并建立台帐汇总。4) 原辅料的包装材料、成品应分类存放,并根据不同原辅料的贮存条件规定贮存。对易燃、易爆、毒性大、腐蚀性强的危险品应设置危险品库。并按定置管理要求隔离存放。5)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验收、贮存、保管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6) 存放区应保持清洁。根据需要设置控制温度,湿度的设施,并予记录。7) 货物的堆放、离墙、离地、货行间都必须留有一定距离,以能执行先进先出的发料次序为原则。(4) 发放1) 车间领料人员按制剂需要填写领料单交仓库备料。2) 仓库所发物料包装要完好,每件需有合格证,并有检验报告单。标签与标志应与物料一致,发料时要先进先出,按规定要求称重计量,并填写称量记录。3) 领料人员与仓库保管员核对实物后,把原辅料领回车间指定地点、放整齐,由班组长或班组长指定的技术人员点收。发料、领料人员均应在领料单上签字。4) 每次发送料后,仓库保管员要在库存货位卡和台帐上填清货物去向,结存情况,贮存系统采用计算机管理的除外。装在容器内的原辅料如分数次领用时,发料人应在该容器上标以领发料清单。发料时应复核存量,如有差错,应查明原因。5) 不合格的原辅料不得发放使用,由仓库部门按医院原辅料管理规定及时处理,并记录备查。6) 易变质、易受微生物污染的原辅料以及贮存期超过规定期限的原辅料,必须抽样复验合格后方可发放。复验合格的原辅料应执行复验后贮存期限规定。包装材料包装材料管理,应符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发布的《药品包装管理办法》中有关条款要求。(1) 初检、请验1) 包装材料购进,仓库管理人员应先检查外观、尺寸、式样是否符合制剂室所订规格要求,有否污损、破损,凡不符合要求,应予以拒收。2) 对购进的包装材料,应及时填写请验单交质控室抽样检验。(2) 检验1) 质控室接到包装材料请验单后,派专人按抽样办法取样,并填写包装材料取样记录。2) 根据检验结果,质控室向仓库送交检验报告单。3) 根据检验结果,合格与不合格的包装材料要挂上绿色牌(代表合格)或红色牌(代表不合格),以示区别。4) 合格入库的包装材料,应分类入帐。5) 制剂室回收使用的容器,须按制剂室所订标准验收入库,不符合要求的要退回。(3) 入库1) 包装材料必须按定置管理要求分类存放,设立库存货位卡,贮存系统采用计算机管理的除外。不得露天堆放。2) 对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必须堆放在清洁的仓库,封闭的外包装必须严密,不得存损,污染。3) 印有品名、商标等标记的包装材料,因故不予使用或检验不合格时,应隔离存放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应销毁或涂去标记。医院制剂管理常规6(4) 发放1) 仓库按车间领料员填写的领料单发放包装材料,经核点后,发料、领料人员均应在领料单上签字。2) 每次发送料后,仓库保管员要在库存货位卡和台帐上填写货物去向,结存情况。库存物料应定期盘存,填写盘存报告单,贮存系统采用计算机管理的除外。成品(1) 验收1) 仓库按质控室的成品检验报告单和车间填写的成品入库单验收成品。2) 同意验收的合格成品填写入库成品总帐。3) 正在检验而需要寄库的成品,应在指定位置挂上黄待验牌。检验后,按检验结果办理入库或退回手续。暂时不能取走的不合格品,必须放在指定的位置,挂上红色的不合格品牌,必要时用红色绳子围栏。(2) 入库1) 成品应按品种、分类、分批码放。2) 成品码放时,离墙、离地货行间,必须留有一定距离,以能执行先进先出。3) 合格的成品放置处应设置成品库存货位卡。(3) 临床供应1) 成品供应临床科室时必须逐项填写制剂成品出库和各科室领药记录,做到必要时可予收回。成品出库和科室领药记录至少保存至制剂质量使用期或有效期后一年。2) 出库时必须实行先产先出的原则。3) 成品退货时应贮存在指定地区,明显标志,并做好制剂药品退货记录。车间(班组)原辅料、包装材料及待验产品管理原辅料、包装材料(1) 领料1) 车间(班组)应按制剂计划向仓库限额领用原辅料、包装材料。2) 车间(班组)领料人员应根据质控室检验合格证、报告单、领料单,核对原辅料、包装材料的品名、规格、批号、数量、包装完好才可收货。3) 制剂用的原辅料应包装严密,标志明显,内外包装层均有标明品名、规格、生产厂及批号的赁证。(2) 放置1) 车间(班组)领用的原辅料、包装材料,应按定置管理要求各自放置在车间(班组)不同的存放区,按品种、规格、批号分别堆放,并标以明显的标志。存放区应清洁、干燥、不受污染。2) 确需在车间(班组)放置的主要原辅料、包装材料不宜超过一次的制剂使用量,特别情况应另行规定。3) 为避免原辅料、包装材料的外包装上尘埃和微生物污染操作环境,应在指定拆包地点除去外包装,对于不能除外包装的物料应除去表面尘埃,擦试干净后才能进入制剂区域。需要进入洁净区的原辅料、包装材料,除去外包装后,还应对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按制剂产品工艺要求进行清洗或灭菌,并记录。(3) 使用1) 原辅料、包装材料使用前需经核对品名、规格、批号、数量、填写相应的原始记录。2) 凡少量必须存放于车间(班组)的整装原辅料,每次启封使用后,剩余数量及使用者医院制剂管理常规7签字后,由专人保管或退库,再次启封使用时应核对记录。3) 根据制剂的不同要求,制订制剂前小样试制制度,对制剂和原料药品质量有影响的原辅料,在货源、批号改变时,应进行必要的大量制剂前小样试制。4) 印有品名、商标等标记的包装材料,应按标签管理的第11条管理。待包装制剂(半成品制剂)(1) 车间(班组)制剂的待包装制剂(半成品),放置规定区域,挂上待验牌,写明品名、规格、批号、制剂日期、数量。(2) 车间(班组)及时填写待包装制剂(半成品)请验单,交制剂室检验部门抽样检验。(3) 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填写待包装制剂(半成品)检验单送交车间(班组),待包装制剂可进入包装工序。待验制剂成品(1) 包装好的制剂成品,应置于待验区。由车间(班组)向药学部质控室填交成品请验单由质控室进行成品检验,确认合格后,签发成品检验报告单,车间(班组)才能填写成品入库单,办理入库手续。(2) 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按不合格品的管理要求管理。标签管理标签及说明书的内容、式样、规格一经制定,应将标准样本分发给质控室或制剂室的检验、供销、仓库、车间(班组)等部门作为验收核对标准。标签购进时,仓库应按标准样本检查外观、尺寸、式样、颜色、文字内容,有否污染、破损,凡不符合要求,点数封存,并参照第13条处理,以防外流。质控室应对每批标签检查是否注明生产单位、批准文号、品名、规格、生产批号、装量、用法、剂量、生产日期、效期等内容。毒、剧药品应按规定明显标志。并和制剂室订标准样本要求核对内容,还应检查印刷质量,符合要求后,签发检验合格证。标签必须按品种、规格分类,专柜存入,并上锁专人管理。各种药品标签应按计划由车间指定人员领取,仓库保管员按车间填写的领料单限额发放,并填写标签发放记录,领、发料人均应在领料单上签字。车间(班组)指定领取人员按制剂室订标准实样核对品名、规格、数量,并检查印刷质量,做好验收记录并负责保管。标签宜按品种、规格分类,存放在专柜内上锁保管,做好出入数量帐rm/册O制剂贴签工序由指定的专人向车间(班组)领取标签,车间(班组)根据药品制剂计划及半成品检验合格单限额发放,并填写领取记录。制剂贴签工序应填报实用数量。如果实用数与领用数发生差额时,应查明差额原因,并做好记录。标签不得改作它用或涂改后再用。贴签工序剩余的印有批号的标签,不得退回车间或仓库,应指定两个人负责销毁,并做好销毁记录。印有品名、商标等标记的包装材料,应视同标签,按标签管理的相应要求,和国家有关规定制订管理办法。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的包装材料上应有明显标志。印刷药品标签的模版在未终止使用前,制剂室应采取严格防止标签外流措施,如模版要淘汰,制剂室应收回后保管或监销。由印刷厂印好批号的标签,发剩时或该批号取消时,仓库应指定专人及时负责销毁,并做好销毁记录.医院制剂管理常规8医院制剂技术管理工艺规程、岗位技术安全操作法和岗位SOP1.工艺规程、岗位技术安全操作法和岗位SOP的制订凡正式配制的制剂都必须制订工艺规程和岗位技术安全操作(以下简称岗位操作法)。(1)制剂工艺规程由车间(班组)负责人组织编写,制剂室组织专业人员审查,经制剂室主任批准后颁布执行。工艺规程应有车间(班组)负责、制剂室主任和有关人员签字及批准执行日期。⑵岗位操作法由车间(班组)技术人员组织编写,经车间班组长批准,报制剂室主任备案后执行,岗位操作法应有车间(班组)技术人员,车间(班组)负责人签字及批准执行日期。(3) 岗位SOP即岗位标准操作程序,是组成岗位操作法的基础单元,是对某项具体操作所作的书面指示情况说明并经批准的文件。其编写、审查、批准程序同岗位操作法。(4) 工艺规程的修订一般不超过5年,岗位操作法和岗位SOP的修订不超过2年。修订稿的编写、审查、批准程序与制订时相同。在修订期限内确实需要修改时,由车间(班组)提出申请、审查、批准程序与制订时相同。(5) 一般的工艺和设备改进项目,由有关部门提出书面报告。经试验在不影响制剂质量情况下,经制剂室批准,质控室备案,出具修改通知书,注明修改日期、实施日期、审批人签章后发至有关部门施行并在工艺规程附页上记载。重大的工艺改革项目需组织鉴定。修改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法和岗位SOP时的编写、审查、批准程序与制订时相同。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和岗位SOP的内容(1) 制剂工艺规程。1) 制剂生产工艺流程;2)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3) 处方和依据;4) 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5) 技术安全、工艺卫生及劳动保护;6) 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7) 包装要求、标签、说明书与贮存方法;8) 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9) 成品、半成品、原辅料的质量标准、消耗定额和技经指标;10) 半成品检查方法和控制;以上是编写制剂工艺规程的一般要求,由于制剂的剂型和品种繁多,制剂室也可以按剂型(或单元操作)编制有关工艺操作的通则,阐明生产过程中的共性规定,再按每个具体品种的技术要求写成制剂工艺规程或制剂工艺卡片。或按品种将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的内容结合,设计成工艺规程、操作要求和生产记录为一体的制剂生产记录表,作为制剂流通和原始记录的凭证。(2) 制剂岗位操作法:1) 生产操作法;2) 重点操作复核、复查制;3) 半成品质量标准及控制规定;4) 安全防火和劳动保护;5) 异常情况的处理和报告;医院制剂管理常规96) 设备维护、使用与情况;7) 工艺卫生与环境卫生;8) 度量衡器检查与校正;9) 附录(有关理化常数、计算公式、换算表.....);10) 附页(供修改时登记批准日期等内容用)。注:除3)、5)部分外,均可按通则编写。(3) 编制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和岗位SOP的若干规定。1) 各种工艺技术参数和技术经济定额之计量单位均按国家规定采用国际计量单位。2) 成品名称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医院制剂规范或卫生药政部门批准的法定名为准。3) 原辅料名称一律采用化学名,适当附注商品名或其他通用别名。4) 成品、半成品、原料分子量一律以最新国际原子量表计算,取两位小数。5) 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法用16开新闻纸单面印刷,于左侧装订(参考尺寸:26厘米、宽18.5厘米)。(4)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和岗位SOP的学习和教育。1) 制剂室应定期组织操作工人和有关技术与管理人员进行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和岗位SOP的学习和教育。并定期按国家劳动人事部和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制订的药品生产工人的技术等级标准进行技术考核。2) 新工人或调入新岗位的操作人员,须经本岗位技术培训和GMP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制剂配制过程的技术管理制剂配制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1) 各工序向仓库、车间(班组)或上工序领取的原辅料、半成品、包装材料均应记录登帐并办理交接手续。(2) 对制剂成品质量有影响的原辅料,在货源、批号改变时,应进行生产前小样试制,要求同原辅料、包装材料管理的要求管理。(3) 配制操作开始前,操作人员必须对工艺卫生、设备状况等进行检查,检查内容;1) 检查制剂场所卫生是否符合该区域清洁卫生要求。2) 更换制剂品种及规格前是否按清场管理的要求清场,未清场和填写相应的清场记录的,不得进行另一个品种的制剂。3) 对设备状况进行严格检查,检查合格挂上“合格”标牌后方可使用,正在检查或停用的设备应挂上“不得使用”的状态标志。4) 对计量容器、度量衡器进行检查、校正,对制剂用的测定、测试仪器、仪表进行必要的调试。5) 设备、工具、容器清洗是否符合标准。6) 所用原辅料、半成品应按质量标准核对检验报告单,仔细鉴别,盛装容器要桶盖一致,并有明显标志。制剂配制过程的技术管理(1)投料及计算、称量要有人复查,操作人、复查人均应签名,对麻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使用后剩余的散装原辅料,应按原辅料、包装材料管理的要求管理。岗位操作需按工艺规程所定的工艺条件,岗位技术安全操作法(含岗位SOP)规定的操作方法进行,不准擅自变动操作内容。医院制剂管理常规10凡不同品种规格的制剂配制不得在同一操作室内同时进行。同一品种同一规格不同批号的制剂配制及包装操作在同一操作室内进行时,室内须设置能防止产品差错的隔断设施。配制过程应按工艺、质量控制点进行中间检查,及时预防、发现和消除事故差错,并认真填写配制记录。配制过程中发生偏差或需要更改参数,应有变更程序并有审批记录。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岗位要建立相应的防范措施,并付诸实施,防止事故发生。各工序配制的半成品应按工艺规程规定的质量标准作为交接验收的依据。半成品的货位处应挂待验牌。由检验室抽样检验,被抽检的盛器上应贴上半成品待验证或标有待验标记,根据检验结果,由检验室发放半成品检验报告单,取下待验牌后,才能移交下道工序,并记录。不合格的半成品应贴上不合格标示,不得流入下道工序。通常对符合工艺规程要求,完成配剂全过程并检验合格的制剂可下达包装指令。某些因检验周期长,需要在检验结果前包装的制剂产品,则包装后应按正在检验而需寄库的成品规定处理。包装用的标签,必须由车间(班组)填写领料单,派专人到仓库限额领取,并按标准管理的要求管理。待包装制剂按待包装制剂(半成品制剂)要求管理,经检验合格的成品按成品管理项下要求管理,不合格成品则按不合格品的管理项下要求管理。制剂中出现事故,应按事故管理制度及时处理、报告和记录。批号管理批号定义在一定配制周期经过一系列加工过程所制得的质量均一的一组制剂定为一个批量。一个批量的制剂,编为一个批号,批号的划分一定要具有质量的代表性,并可根据批号查明该批的配制日期和配制记录,进行质量追踪。可灭菌的小容量及大容量注射剂,以一个配液锅所配制的均质的药液作为一个批量。使用多个过滤设备,多台灌装设备,则应验证确有同一性能者,使用多台灭菌器,则应验证确有同一灭菌条件者,用多台灭菌器灭菌按灭菌器每次灭菌数可作为一个小批。2)片剂以压片前一个总混合器的颗粒混合量作为一个批量。使用多台压片机,则应验证确有同一性能者。(2)批号的编制方法1) 正常批号:年月曰流水号,实例981021-1批或981021.1批,即1998年10月21日第1小批配制的制剂批号。2) 返工批号:年月日流水号(代号),返工后批号不变,只在原批号后加一代号以示区别,代号由各单位自定。3) 混合批号:年月日流水号(代号)实例980611/11〜13(代号),表示所混合的批号为第11小批至第13小批共3批,代号由各单位自定,并由车间(班组)填写在配制记录中。清场管理(1) 为了防止混药事故,各制剂工序在配剂结束、更换品种及规格或换批号前,应彻底清理及检查配制场所。(2) 清场要求1) 地面无积灰、无结垢,门窗、室内照明灯、风管、墙面、开关箱外壳无积灰,室内不得存放与配制无关的杂品。2) 使用的工具、容器应清洁、无异物、无前次制剂的遗留物。3) 设备内外无前次配制遗留的药品、无油垢。医院制剂管理常规114) 非专用设备、管道、容器、工具应按规定拆洗或灭菌。5) 凡直接接触药品的机器、设备及管道、工具、容器应每天或每批清洗或清理。而同一设备连续加工同一非无菌制剂时,其清洗周期可按设备管理项下第6条第5)条要求确定。6) 包装工序调换品种时,多余的标签及包装材料应全部按规定处理。7) 固体制剂工序调换品种时一律调换烘布、布袋。(3) 清场工作应有清场记录清场记录应包括工序、清场前制剂的品名、规格、批号、清场日期、清场项目、检查情况、清场人、复核人等。(4) 清场结束由车间(班组)负责人复查合格后发填写清场记录并签名。清场记录作为下一个品种(或同一品种不同规格)的配制凭证附入配制记录。未填写清场记录不得进行另一个品种或同一品种不同规格的制剂配制。制剂记录管理(1) 制剂记录的编制1) 药品制剂应有完整的配制记录。岗位操作记录应根据工艺程序、操作要点和技术参数等内容设计并编号。2) 批制剂记录(或称批报)是该批药品配制各工序全过程(包括检验)的完整记录,应根据制剂各自的配制特点设计,也可将有关岗位配制原始记录、检验报告单等汇总组合而成,此记录应具有质量的可追踪性。3) 岗位操作记录、批制剂记录的设计须经制剂室审定、批准后方可印刷使用,并留样存档。(2) 制剂记录的填写1) 岗位操作记录由岗位操作人员填写、岗位负责人或岗位技术人员审核并签字。2) 批制剂记录可由岗位技术人员分段填写,车间(班组)负责人或专职药师汇总、审核并签字。跨车间(班组)的制剂、各车间(班组)分别填写,由指定的专人汇总,审核并签字。3) 填写制剂记录应符合文件管理项下第(4)条要求。4) 复核制剂记录的注意事项:必须按每批岗位操作记录串联复核;必须将记录内容与工艺规程对照复核;上下工序、成品记录中的数量、质量、批号、桶号必须一致、正确。对配制记录中不符合要求的填写方法,必须由填写人更正并签字。(3) 制剂记录的整理1) 岗位操作记录由班组技术人员按批整理,根据原编号,不得缺页、漏页,并交车间(班组)负责人或专职药师审查。2) 批制剂记录由车间(班组)技术人员或专职药师按批整编归档,跨车间(班组)的制剂由技术人员按批整编归档。3) 各种配制记录的保存期限按文件管理项下第(7)条确定。不合格品的管理(1) 凡不合格原辅料不准投入制剂,不合格半成品不得流入下工序,不合格成品不准出入库。(2) 当发现不合格原辅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时应按下列要求管理:1) 立即将不合格品隔离于规定的贮放区,挂上红牌;2) 必须在每个不合格品的包装单元或容器上标明品名、规格、批号、配制日期。3) 填写不合格品处理报告单,内容包括:品名、规格、批号、数量、查明不合格的日期、来源、不合格项目及原因,检验数据及负责查明原因的有关人员等,分送各有关部门或有关人员。4) 由技术负责人会同质量管理部门查明原因,书面提出处理意见,负责处理的部门,限医院制剂管理常规12期处理,制剂室主任批准后执行,并有详细记录。凡属正常生产中剔除的不合格产品,必须标明品名、规格、批号、妥善隔离贮放。根据具体情况按规定处理。对损耗过高或整批不合格制剂,应由配制车间(班组)负责写出书面报告。内容包括质量情况、事故或差错发生原因,应采取的补救方法,防止今后再发生的措施,对其他批号的影响以及调查结论和处理结果。必须销毁的不合格制剂应由仓库或车间(班组)填写销毁单(报废单),经制剂室主任批准后按规定销毁,并登录帐目。灭菌管理灭菌方法选择无菌制剂的灭菌可采用湿热灭菌、干热灭菌、环氧乙烷灭菌、滤过灭菌以及放射灭菌等方法,有可能时,宜首先选择加热灭菌法。湿热灭菌主要是通过凝固菌体蛋白质而使微生物死亡,与十热方法相比,具有时间短,温度低、热效应好的特点,适用于耐湿、耐热物品的灭菌。干热灭菌适用于设备、容器等耐热物质的灭菌,使用时应选用穿透性好,耐热且不易发尘的包装材料。灭菌效果应经验证。灭菌器的空气进入口及排气口应安装不脱落纤维的无菌过滤装置。滤过灭菌用于热不稳定的液体。采用滤过灭菌的设备如过滤装置、滤液盛器及管道等必须预先灭菌,在洁净度百级条件下组装,滤膜的孔径不宜大于0.22umo环氧乙烷可用于玻璃、金属、橡胶、塑料等固体表面的灭菌,由于其本身的毒性,与空气混合后的易爆性,以及使用后的残留量问题等。因此,只有确认其对产品或材料无破坏作用,并与所灭菌的材料不形成有毒物质方可采用。使用本法灭菌前,灭菌物宜先置于选定的湿度与温度中平衡一定时间后进行灭菌,灭菌周期中应严格控制温、湿度及环氧乙烷浓度。灭菌后应置于通风条件下使环氧乙烷充分挥发。验证本法时的生物指示剂可选用枯草杆菌变种芽孢。放射灭菌法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固体物质,但不少医药产品和包装材料易被射线破坏,因而本法必须经实验确证射线对灭菌物无破坏作用后才能采用。射线的发生可为放射性同位素(钻60)产生的Y射线或电子加速器发生的高能电子。常用最低剂量为2.5兆拉德,使用的剂量和各部分接受的灭菌剂量是否均一应经验证。灭菌周期中应定量测定制剂所接受的剂量,详细记录,记录与报告应保存于批制剂记录中,验证用的生物指示剂为短小杆菌芽孢。灭菌管理要点在采用任何灭菌工艺前,对制剂或待灭菌物的适用性以及灭菌的效果应经验证。验证内容包括灭菌物性能、灭菌器的安装鉴定、灭菌物包装材料的穿透性、灭菌效果等。验证必须定期重复。在灭菌工艺、设备、灭菌装载量或包装材料等有所变动时应复验证,验证的内容应详细记录,保存文件备查。脂肪嗜热杆菌芽孢生物指示剂可用于湿热灭菌的验证,而干热灭菌则可采用枯草杆菌变种芽孢。使用生物指示剂时,应采取严格的措施,防止生物指示剂污染制剂。待灭菌物的微生物污染程度直接影响灭菌效果,因此,灭菌前产的微生物污染应予控制。应根据制剂工艺特点,制订灭菌前的微生物限度且进行监测、记录。对于灭菌前后的制剂应有可靠的区分方法,应有明确的制剂名称、规格、批号及灭菌状态标记。灭菌柜宜采用双扉式,使灭菌前后的制剂分门进出。但不管是何种灭菌柜灭菌,灭菌前后的制剂应分别贮放。医院制剂管理常规13应制订灭菌设备仪表的容许误差限度,并定期检验和记录。在灭菌过滤前后应检查装置及滤膜的完整性,可用气泡点(起泡点)试验或其他的可靠方法,并记录检查结果,为防止污染,同一过滤装置的使用以不超过一个工作日为宜,否则应进行验证。湿热灭菌通常采用121°C、15〜20分钟。其它灭菌温度和时间的组合,只要证实有效亦可采用。使用115C以下灭菌时应作耐热菌检查,证明产品确未受耐热菌污染。湿热灭菌必须先用流通蒸汽或真空排除灭菌柜内空气,预热至全部装裁的灭菌物达到灭菌温度时,才能计时灭菌。灭菌柜应能正确表示灭菌物内部最低点温度,以确保灭菌彻底。灭菌周期内的温度、压力、时间应详细记录,有自动记录装置的,记录图纸应与原始记录一并保存。当灭菌柜中空气与蒸气混合用于灭菌时,必须确证混合均匀一致并验证灭菌方法确实无效。为使灭菌物质质量不被破坏,灭菌的预热及冷却时间要尽量缩短,灭菌结束的冷却,应采取措施防止冷却过程中已灭菌物的再污染。除非能证明已灭菌物不受污染,否则,要控制冷却用水的微生物量。灭菌后的贮存期间,应有防止再污染的设施。工艺用水管理水质标准工艺用水主要是指制剂配制中洗瓶、配料等工序所用的水,按水质可分成饮用水、纯水(即去离子水、蒸馏水)和注射用水。各工序应根据工艺要求,制订各自的用水标准,按规定使用。工艺用水的水质要求和用途参见下表。制剂工艺用水要求水质类别用途水质要求饮用水1.口服制剂瓶子初洗制备纯水的水源应符合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85去离子水口服制剂配料、洗瓶注射剂、无菌制剂瓶子的初洗制备注射用水的水源参照《中国药典》蒸馏水质量标准.电阻率〉0.5MQ(导电率<2uQ)纯水蒸馏水溶媒口服制剂、外用制剂配料制备注射用水的水源应符合《中国药典》标准注射用水注射剂、无菌制剂的配料注射剂、无菌制剂最后洗瓶水(经孔径为0.45um的滤膜过滤后使用)应符合《中国药典》标准2.水质监护对工艺用水应制订“工艺用水监护规程”,内容包括各类水质的检查项目、各类水质要求,取样部位及监测周期,并规定纯水及注射用水的贮槽、管道的清洗和消毒方法、周期以及记录要求等。对工艺用水的水质要定期检查。一般饮用水每月检查部分项目一次,纯水每两小时在制水工序抽样检查部分项目一次,注射用水至少每周全面检查一次。纯水在室温下宜用不锈钢贮罐贮存。注射用水宜贮存于优质低碳不锈钢贮罐,并在80°C以上保温或65°C以上保持循环。在室温贮存输送纯水、注射用水的设备、管道及停止管道(24小时不流动者)应每周清洗、医院制剂管理常规14灭菌一次。并按中国药典方法进行微生物限度的检查。制剂工艺用水系统(包括蒸馏器)安装竣工使用前应全面验证,并且,在运行一定周期后要进行复验证。卫生管理必须根据制剂区域环境、个人、工作服的卫生要求,建立清洁卫生规程,定期检查并记录。清洁卫生规程的主要内容:清洁工作范围、内容;清洁方法、程序;清洁剂、消毒剂、灭虫剂及配制;清洁工作频次;清洁卫生检查及评价;⑹其他。区域环境卫生要求:一般配制区(无洁净度要求区域)地面整洁、门窗玻璃、墙面、顶棚洁净完好。设备、管道、管线排列整齐并包扎光洁,无跑、冒、滴、漏、定期清洁、维修并记录。设备、容器、工具按定置管理要求放置并符合清洗标准。生产场所不得吸烟、不得吃食品,不得存放与制剂无关的物品和私人杂物。洁净度十万级及大于十万级区除符合一般配制区域环境卫生要求外,必须做到设备、容器、工具、管道保持清洁。外包装材料未彻底清洁前不得进入本区域。区域内的环境控制应符合GMP要求。质控部门要指定专人定期检查本区工艺卫生及洁净度。检查后记录。洁净度百级、万级区除符合一般配制区域环境卫生与洁净度十万级及大于十万级区域环境卫生的要求外,还必须严格执行洁净区管理制度。2) 区域内的环境控制应符合GMP要求。3) 菌落测试定期进行,测试方法按规定进行。4) 带入洁净室的物品必须按规定灭菌。5) 更换品种时,必须将顶棚、墙面、地板用消毒剂擦试干净。接触药物的容器、器件洗涤干净后灭菌。工具、台板用无菌水冲洗后,再用消毒剂擦洗;6) 洁净室不得安排三班制剂生产,每天必须有足够时间用于消毒,更换品种时也必须至少有6h的间歇。个人卫生要求(1) 一般配制区1) 制剂人员至少每年体检一次,建立健康档案;2) 患有传染病、隐性传染病、精神病者不得从事药品制剂工作;3) 经常洗澡、理发、刮胡须、修剪指甲、换洗衣服,保持个人清洁。(2) 洁净度十万级及大于十万级区1) 除符合一般配制区的个人卫生要求外,带菌皮肤病(如皮癣、灰指甲等)。以及其他有可能污染影响制剂质量的人,不得从事直接接触制剂配制。2) 直接接触制剂配制工序操作人员,不得化妆、佩带饰物与手表。按规定洗手、更衣,医院制剂管理常规15戴帽应不露头发。工作衣帽鞋等不得穿离本区域。(3) 洁净度百级、万级区1) 除符合一般配制区个人卫生与洁净度十万级及大于十万级区个人卫生的要求外,操作人员皮肤不得有外伤、炎症、搔痒者。必须每天换内衣一次;2) 本区操作人员宜戴无菌手套或每半小时消毒一次手。5.工作服装管理(1) 服装材质服装(包括帽子、手套、口罩等)材质要求:1) 发尘量小,不易发生纤维剥落,断丝现象;2) 不易产生静电,不易粘附粒子;3) 耐有机溶媒、耐清洗,耐蒸汽来菌;4) 洗涤后不易皱折,能保持平直;5) 透明度低、柔软、穿着舒适,不妨碍动作;6) 不发霉;7) 易加工缝制。(2) 服装标准各区工作服式样标准应按不同洁净要求明显区分,不能混用。质量人员、操作人员及非配制区人员的服装宜有所区别。(3) 更换次数一般制剂区工作服至少每周洗二次。洁净度十万级及大于十万级区每天洗一次。洁净度百级、万级区每班换洗。洗涤和灭菌洗涤前要检查工作服磨损、破损情况,按需要进行修补、更换或弃之。接触有毒有害药物的工作服,洗涤前要妥善处理以策安全;洗涤、干燥和包装工作服的房间也要控制洁净度要求。原则上要与使用工作服的洁净室洁净度相一致,至少是干燥后的整理、包装室要做到;干燥后的灭菌服装,逐件配套装入灭菌袋中集中灭菌。灭菌后存放时间超过二天时,使用前要重新灭菌。非无菌服装干燥后要放入洁净的塑料袋里保存。保管和发放工作服保管室洁净度宜与使用工作服的洁净室洁净度相一致。工作服指定专人发放。工作服使用前要检查工作服是否符合要求,发现污染或破损应及时报告并更换。工作服应编号,做到专人专用。设备管理设备的选用与安装应符合GMP的要求。制剂室必须配备专职或兼职设备管理人员负责设备的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设备管理制度。所有设备、仪器、仪表、衡器必须登记注册,固定资产设备必须建立台帐、卡片。主要设备要逐台建立档案,内容包括:生产厂家、型号、规格、生产能力;技术资料(说明书、设备图纸、装配图、易损件备品清单等);医院制剂管理常规16安装位置、施工图;检修、维护、保养的内容、周期和记录;改进记录;验证记录;事故记录。应建立动力管理制度,对所有管线,隐蔽工程应绘制动力系统图,并有专人负责管理。设备、仪器的使用,应指定专人制订标准操作程序(SOP)及安全注意事项。操作人员须经培训、考核确证能掌握应知应会时才可操作。使用时严格实行定人、定机。并有状态标志,正确标明其内容物,做好设备运行记录和交接班记录。要制订设备保养、检修规程(包括:维修保养职责、检查内容、保养方法、计划、记录等),并订出保养计划,检查设备润滑情况,确保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做到无跑、冒、滴、漏。保养、检修的记录应建立档案并保存。进入百级、万级区内维护保养设备的有关人员应穿适宜的服装。并使用已经消毒灭菌的工具和设备。如维修时,该区域不能保持无菌时,则制剂前应予清洗及消毒。设备的清洗要制订操作规程:应明确洗涤方法和洗涤周期;关键设备的清洗应明确验证方法;清洗过程及清洗后检查的有关数据应记录保存;无菌设备的清洗,尤其是直接接触药品的部位和部件必须保证无菌,并标明灭菌日期,必要时要进行微生物学的验证。经灭菌的设备应在三天内使用;同一设备连续加工同一无菌产品时,每批之间要清洗灭菌。同一设备连续加工同一非无菌产品时,至少每周或每配制三批后,要按清洗规程全面清洗一次;可移动的设备移至清洗区清洗。计量部门应制订计量管理制度,对用于制剂和检验的仪器、仪表、量器、衡器等的适用范围和精密度检验,应按制剂和质量检验的要求制定校验程序及规定。并有明确的状态标志。根据使用频度和精度要求制定计量器具定期校验计划,贴校验合格证,校验记录应保存。对于关键设备如灭菌设备,空气过滤系统和蒸馏器等,应经验证合格方可使用。验证应有记录并保存。热压灭菌宜用双扉式灭菌设备。灭菌所用的热电偶温度计、多点温度记录仪、压力计等附属设备必须定期送有关法定部门校正。并按计划保养。主要设备、管道材质的变更须经试验,取得对照数据,经制剂室负责人批准并记录存档。压力器的使用及安全装置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定期送有关部门进行检测、验证,取得合格证,做好记录存档。腐蚀岗位的防腐措施,应请专业防腐人员负责设计、检查和维修,做好记录存档。机械设备、设施常用的物品备件建立管理制度,确定备用数量和质量要求,并按规定进行管理。领用情况应予记录。应定期对制剂室内各种设备的使用状况作出综合分析报告,报制剂室主任。质量管理质量标准质量标准的制订医院制剂管理常规17制剂室除执行药品的各级法定标准外,还应制订:成品的质量标准;半成品的内控质量标准;原辅料、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工艺用水的质量标准;原辅料贮存期的规定。质量标准由制剂室会同质控室等有关部门制订,经有关部门审查并批准、签章后下达,按规定日期起执行。一般每三至五年由制剂室会同质控室组织复审或修订。审查、批准和执行办法与制订相同。在修定期限内确实需要修改的可向制剂室、质控室提出申请,审查、批准和执行办法也与制订时相同。质量标准的内容原辅料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品名、规格、性状、鉴别、检验项目与限度、用途、标准依据等。包装材料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材质、外观、尺寸、规格和理化项目。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容器的质量标准中还应制订符合药品要求的卫生标准。质量检验抽样办法对原辅料、半成品、成品及包装材料都分别制订抽样办法,对抽样环境的洁净要求,抽样人员,抽样容器,抽样的部位、顺序、抽样方法、抽样量、样品混合方法、抽样容器的清洗、保管、必要的留样时间,以及对无菌或有毒物料在取样时的特殊要求等都应有明确的规定。抽样数量:一般辅料总件数nW3时,每件抽;n为4〜300时,抽样量为n1/2+1;n>300时,抽样量为(n1/2/2)+1。半成品、成品、包装材料及特殊要求原料等按具体情况另行规定。⑶抽样时须填写取样记录,内容有抽样日期、品种、规格、批号、编号、数量、来源、包装,必要的抽样说明和抽样人签名等。每件被抽样的容器上要贴有取样证。易变质的原辅料,贮存期超过规定时,领用前要重新抽样。检验操作规程原辅料(包括工艺用水)、半成品、成品及包装材料的检验操作规程由制剂室的检验部门和质控室根据质量标准组织编制,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签章后,按规定日期起执行。检验操作规程一般每三至五年复审、修订一次。审查、批准和执行办法与制订时相同。在修订期限内确实需要修改时,审查、批准和执行办法也与制订时相同。检验操作规程内容:检品名称(中、外文名)、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性状、鉴别检验项目与限度和检验操作方法等。检验操作方法必须规定检验使用的试剂、设备和仪器、操作原理及方法,计算方式和允许误差等。滴定溶液、标准溶液、指示剂、试剂及酸碱度、热原、生物效价等单项检验操作方法,参阅中国药典、中国医院制剂规范或有关规定,编入检验规程附录。检验操作记录检验人员应按规定做好检验操作记录。检验操作记录为检验所得的数据、记录及运算等原始资料。检验结果由检验人签字,专业技术负责人复核。检验报告单由检验或质控部门负责人审查、签字,并建立检验台帐。检验操作记录和检验报告单须按批号保存三年或药品有效期后一年。医院制剂管理常规18质量控制原辅料、包装材料、标签的质量控制。仓库应由专人按第六十三章第二节有关内容负责购进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标签的验收、保管、出入库及填写质量月报。车间(班组)应由指定人员按第六十三章第二节有关内容负责车间(班组)用的原辅料、包装材料、标签的领取、验收和使用。配制过程的质量控制。各级专职和兼职质量管理人员,应按照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检查半成品、成品质量和工艺卫生情况,做好质量抽查及控制记录填写半成品的质量月报及成品质量月报。制剂室检验部门负责质量事故的管理。质量事故的处理要有记录。制剂室检验和药学部质控部门有权制止不合格的原辅材料投入配制、不合格的半成品流入下工序、不合格的成品出入库。留样观察质控室应设有留样观察室,建立制剂留样观察制度,明确规定留样品种、批数、数量、复查项目、复查期限、留样时间等。指定专人进行留样考查,填写留样观察记录,定期做好总结并上报。临床科室和病人访问及申诉意见制剂室主任必须定期组织开展对临床科室和病人的访问,重视他们对制剂质量的意见,制订整改措施并付诸实施。对他们反映的质量问题及副作用等的申诉意见,由制剂室检验部门做好登记并按程序处理及报告。质量档案(1)质控室必须建立制剂质量档案,并指定专人负责。⑵质量档案内容:制剂产品简介(品名、规格、制剂批准文号、日期、简要工艺流程、工艺处方等),质量标准沿革,主要原辅料、半成品、成品质量标准,历年质量情况及评比,留样观察情况,与同类产品对照情况,重大质量事故,临床科室访问意见,检验方法变更情况,提高质量的试验总结等。仪器、仪表、小容量玻璃仪器管理。配制和检验用的仪器、仪表、衡器须由专人负责检收、保管、使用、维修和定期校验,并记录、签名。小容量玻璃仪器需经法定部门校验合格方能使用。校验后的衡器、仪表应贴上合格证并规定使用期限。滴定液、标准液、标准品和检定菌的管理制剂室的检验部门和质控室必须指定专人负责滴定液、标准液、标准品和检定菌的管理。滴定液应制订标化允许误差及有效期。标准液应制订使用期。滴定液的配制、标化要有记录。滴定液和标准液由制剂室检验部门、质控室指定专人配制、分发并定期复核。标准品由质控室统一申请和发放,并做好记录。检定菌由质控室建立收发制度。定期进行传代纯化做好遗传谱,做好记录。自检和质量审计应制订实施GMP的自检程序和规程,定期对GMP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自检小组由制剂室主任组织熟悉GMP工作的有关人员参加。医院制剂管理常规19自检项目可参考GMP要求制订。全部项目的自检每年至少一次。平时也可只自检部分项目。自检工作结束应有书面报告向制剂室主任汇报。报告内容包括检查记录,检查的评估意见和建议,采取的措施等,自检报告应归档。质量审计是指对制剂产品、配制过程、及质量保证体系、厂房设计及设备是否与预期质量标准相一致的情况进行审查。内部的质量审计即自检,工作要求上一条的规定。制剂室应接受或邀请上级有关部门进行质量审计。文件管理概述文件是指一切涉及药品制剂、管理的书面标准和实施中的记录结果。文件管理是制剂室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部分。其目的是保证制剂室制剂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按书面文件规定进行运转。明确管理责任,如实反映执行情况,减少因用口头方式交接而产生差错的危险,保证工作人员按文件正确操作,并能积累每批制剂的全部资料和数据。文件类型文件分为标准和记录(凭证)两类。文件中的标准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个方面。技术标准是指药品制剂技术活动中,由国家、地方、行业及制剂室颁布和制订的技术性规范、准则、规定、办法、标准、规程和程序等书面要求。管理标准是为了行使制剂生产计划、指挥、控制等管理职能,使之标准化、规范化而制订的制度、规定、标准、办法等书面要求。工作标准是指以人或人群的工作为对象,对工作范围、职责、权限以及工作内容考核等所提出的规定、标准、程序等书面要求。文件中的记录(凭证)是反映实际制剂活动中执行标准情况的实施结果。记录:如配制操作记录、台帐、报表、批报等。凭证:如表示物料、物件、设备、房间等状态的单、证、卡、牌等。文件制度要求文件应精心设计和准备,以便正确有效地使用。文件的标题、内容、文字应简练,条理清楚、用词确切。编制各类文件时应统一格式、统一编号、便于查找。文件不得使用手抄件,以防差错。如发现文件有错应及时改正,但应保留原条目,并填写改正人姓名、日期、必要时应记录改正原因。文件管理制剂室应制订文件管理制度。内容包括各类文件的制度、审核、批准、分发、执行、归档等程序。文件应定期审阅,及时修订。并应制订文件修改、撤销程序。文件修改、撤销的审阅、批准程序应与制订相同。文件一经修订,原文件应予废止,并不得再在流通环节中出现,以防误用。需要填写数据的文件(记录),填写时应注意。内容真实,记录及时。2) 字迹清晰不得用铅笔填写。医院制剂管理常规203) 不得撕毁或任意涂改,需要更改时不得使用涂改液,应划去后在旁边重写、签名并标明日期;4) 按表格内容填写齐全,不得留有空格,如无内容填时要用“一”表示,内容与上项相同时应重复抄写,不得用“〃〃”或“同上”表示;5) 制剂名称不得简写;6) 与其他岗位、车间(班组)有关的操作记录应做到一致性、连贯性;7) 操作者、复核者均应填全姓名,不得只写姓名或名。8) 填写日期一律横写,并不得简写。如1998年7月1日不得写成“98”、“1/7”、“7/1”。(5) 记录应有专人复核。对不符合填写方法的记录,复核人应监督填写人更正。(6) 文件的保管与归档应符合国家、地方有关法规要求。(7) 应制订各类文件的档案管理制度。各种配制记录应保存三年或制剂有效期(使用期)后一年。人员培训管理总贝U制剂室的各级管理人员,制剂、检验以及与制剂活动有关的维修、清洁、储运、服务等人员,均应按GMP原则和各自的职责要求接受GMP培训教育。GMP培训教育方案根据不同培训对象的要求分别制订。教材要由浅入深,注重普及与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教育工作要制度化、规范化。个人培训记录要归档保存,培训效果要定期考核、评价。应明确主管培训教育工作的技术人员。在编制教育规划和计划时,应将GMP培训教育纳入计划,并配备适合担任教员的专职或兼职人员,同时要为教员的知识更新和深造创造条件,以不断提高培训教育工作水平。培训教育的基本内容培训教育方案(1) 要根据教育规划和教育内容,制订培训教育方案。培训教育方案通常分为普及教育和深化教育两个阶段制定。(2) 普及教育的对象是企业的全体职工,特别是制剂人员和车间(班组)管理人员。教育内容主要有:1) GMP的基本概念;2) 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有关专业基本知识;与本职工作有关的GMP基本知识。深化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制剂室负责人、质量、技术、配制等车间(班组)的负责人和从事技术、质量、设计、科研、计划、设备、采购、供应等岗位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在掌握GMP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推动GMP的执行。各级人员培训要求对各级负责人进行GMP教育,是推进GMP工作的前提。应首先对各级负责人就GMP有关内容进行培训,使其具有高度的质量意识、管理知识、懂得实施GMP的意义和内容,掌握实施GMP的有关知识、方法和评价的基本准则。对技术、管理人员应进行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培训,使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实施GMP所规定的本岗位的职责和活动内容。医院制剂管理常规21必须对所有检验人员和操作人员全面进行有关GMP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培训,使他们了解GMP的基本知识和本岗位的质量责任。必须重视对全体职工的清洁卫生教育,使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是对从事无菌制剂和清洁卫生(包括工作服的清洗)人员,使他们了解清洁卫生在制剂配制中的重要性,掌握清洁卫生的基本知识、操作方法,明确本岗位的质量责任。应重视对从事制剂的各类人员,进行符合本岗位的要求的专业技能、操作方法与本岗位有关GMP知识的培训,明确本岗位的质量责任。培训教育方式培训教育可选派有关人员参加院外各类有关GMP培训班、研讨班、使他们成为制剂室推行GMP的骨干。培训可采用全脱产、半脱产发及现场培训的形式,针对本单位实施GMP的现状,对职工采取增强实施GMP意识和专门技术与方法的培训。培训考核培训教育建立考核制度。依照GMP培训计划,对各级受训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应根据岗位要求,使职工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上岗培训应包括对GMP的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取得上岗资格。各种类型:方式的GMP培训,每次结束后,参加培训的全体人员均应有培训效果的评估、考核。培训管理制剂室对全体职工的GMP普及教育制订年度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和考核。受训人员培训,需填写个人培训记录,作为职工培训档案留存。洁净室管理洁净室的使用人员进入洁净室必须按个人卫生与工作服装管理要求,穿戴本区域的工作服装,按净化程序进入洁净室。洁净区内操作人员应控制到最低限度,限制非操作人员进入。凡洁净区使用的物料、器具、工艺用水等必须按规定程序净化。进入无菌室的物品,要在室外处理,灭菌后经过传递窗或气闸室送入洁净区内。洁净度百级、万级区域的空调宜连续运行。非连续运行的洁净室,可根据工艺要求,在非制剂时间,空调系统作值班运行,使室内保持正压。洁净室的监测为确保洁净室的净化环境和洁净度,需对洁净室定期监测,监测项目和频次请遵照有关规定。如有特殊要求,可另行规定。发现下列情况,高效空气过滤器应予更换:气流速度降到最低限度,即使更换初效和中效空气过滤器后,气流速度仍不能增大。高效空气过滤器风量为原风量的70%。高效空气过滤器出现无法修补的渗漏。洁净室的维护建立洁净室安全措施综合系统,设置火灾报警、排烟、消防、事故照明等设施,对制剂中使用化学药品、气体的洁净室,还应根据腐蚀、爆炸、可燃、自燃、有毒等物品性质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医院制剂管理常规22洁净室的维护管理应包括对洁净室的空气净化设备、配制制剂中使用的物料、设备和洁净室的操作人员等管理。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内容方法和责任,执行情况应有记录。除了依靠使用人员日常管理外,应建立洁净室计划检修制度,对洁净室空调系统和空气净化设备实行定期检修、保养。第三节医院制剂管理分则根据使用要求,药品制剂分为有无菌制剂、非无菌制剂。要使产品达到无菌要求,可以采用制剂过程的无菌操作方法配制,如无菌配制眼用溶液剂,也可采用将配制好的药液灌装在一定容积的容器内,密封后采用合适的灭菌方法来制剂,如可灭菌注射剂。也可根据制剂的剂型,将制剂分为注射剂、片剂、胶囊等。正由于制剂在配制上和剂型上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本书选择了几种典型制剂剂型,对它们分别提出各自的实施要点、方法和措施,其他剂型,如腹膜透析液、冲洗剂、滴服剂、眼膏等可参考相应注射剂的有关内容;散剂等可参考片剂的有关内容。可灭菌小容量注射剂(针剂)可灭菌小容量注射剂是指将配制好的药液灌入小于50ml安甑内封口后,采用蒸汽热压灭菌方法制备的灭菌注射剂。又名小针剂、针剂。制剂管理要点配制:本工序包括称量、配制、过滤、半成品、检验等过程。(1) 称量1) 配料前核对原辅料品名、批号生产厂、规格及数量,应与原辅料检验报告单相符。必要时应的小样试验合格单。2) 处方、计算、称量及投料必须复核,操作人、复核人均应在原始记录上签名。3) 剩余的原辅料应封口贮存,在容器外标明品名、批号、日期、剩余量及使用人签名。4) 天平、磅秤每次使用前应校正,并定期由法定部门专人校验,做好记录。(2) 配制及粗滤1) 使用的注射用水在80°C以上保温下其贮存时间不宜超过12h。2) 直接与药液接触的惰性气体,使用前需经交净化处理,其所含微粒量应符合规定的洁净度要求。3) 药液混匀后取样,测定含量、pH值等。调整含量时须经复核。4) 砂棒或板柜过滤机按品种专用,用于同一品种连续配制时要每天清洁消毒规程消毒。5) 凡接触药液的一切设备管道和容器具,应根据品种制定清洗要求,定期用清洁剂进行处理。更换品种时必须用清洁剂处理,处理后应以注射用水洗涤至清洁。6) pH计应在使用前进行校正,并定期校验,做好记录。(3) 精滤1) 药液应经半成品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精滤。2) 药液的精滤应孔径为0.45〜0.8um的滤膜进行过滤。3) 盛精滤品容器应密闭,并标明药液品种、规格、批号。目检色泽、澄明度,合格后方可流入下工序。4) 药液自溶解至灭菌宜在12h内完成,特殊品种另行规定。5) 容器、管道等清洗要求同配制工序。6) 砂棒等深层过滤器应专用,特殊品种的药液输送管道应专用。医院制剂管理常规23安甑切割、圆口领取安甑时应核对规格、批号、生产厂、料性、数量,并检查包装材料检验合格单。切割长度精确,切口完整,圆口适度。切割、圆口完毕后拍出安甑内的玻屑,贮放时不宜重压。安甑洗涤及干燥灭菌:本工序包括粗洗、精洗、干燥灭菌等过程。不论采取何种安甑洗涤方式,安甑外壁应冲洗,内壁至少用纯水洗二次,每次必须充分除去残水,最后用孔每项为0.45um滤膜滤过的注射用水洗净、干燥灭菌、冷却。灭菌后的安甑宜立即使用或清洁贮放。可灭菌产品的安甑贮存不得超过二天,如已超过贮存时间则必须重新洗涤、灭菌。灌封灌装管道、针头等使用前用注射用水洗净并煮沸灭菌,必要时应干燥灭菌。软管应选用不落微粒者。特殊品种应专用。盛药液容器应密闭,置换入的空气宜经过滤。直接与药液接触的惰性气体或压缩空气,使用前须经净化处理,使其所含微粒量符合规定的洁净度要求。灌封后及时抽取少量半成品检查灭菌前后的质量变化。半成品盛器内应标明制剂名称、规格、批号、日期、灌装机及其编号、操作者姓名,并在4h内进行灭菌。容器、管道、工具等清洁要求同配制工序。灭菌应符合灭菌管理的有关要求。宜选用双扉式灭菌柜,使用单式灭菌柜或其它灭菌柜应扉采取其它能防止灭菌前后成品混淆的措施。不同品种、规格制剂的灭菌条件,应按确认达到无菌的方法加以验证。验证后的灭菌条件,如温度、时间、柜内放置数量的排列层次等,不得任意更改。操作每批制剂前应先查对工艺规格及岗位操作法,查清该品种制剂的灭菌条件、温度、时间及灭菌时注意事项,严格操作。半成品的盛器中应标明制剂名称、批号。最好能同时放置灭菌温度指示剂或其它指示剂。灭菌后必须在真空度-80KPa以上条件下检漏。灭菌时及时记录柜内温度、压力及时间。灭菌后必须逐柜取样,按柜编号做无菌试验。灭菌结束出料后,仔细清除灭菌柜中遗漏的安甑,以防混入下一批。灭菌柜应定期进行复验证,校验温度计、压力表,测定灭菌柜内温度的均匀性。选用流通医院灭菌方法灭菌时,一定要保证灭菌时间。灯检应按卫生部颁布的《澄清度检查细则和判断标准》规定的检查标准和方法逐支目检。检查人员视力应为远距离和近距离视力测验均为0.9或0.9以上(不包装矫正后视力),无色肓,每年检查一次。检查后的半成品应注明检查者的姓名或代号,由专人抽查,不符合要求时应返工重检。每批结束后做好清场工作。灯检不合格品应标明品名、规格、批号,置于适当的容器内移交专人负责、保管或处理。印字(贴签)、包装操作前应核对半成品的名称、规格、批号及数量,应与所领用的包装材料、说明书、标签全部相符。医院制剂管理常规24印包过程中随时检查批号、说明书及各层次包装是否相符。包装结束准确统计标签的领用数、实用数及剩余数。按标签管理的要求处理剩余标签和报废标签。必须在标签上标明有效期或使用期。包装结束后,包装品交待验库,成品检验合格后入库。清场在换批号和更换品种及规格时,应按清场管理的要求进行清场。清场合格后应填写清场记录。制剂记录制剂批记录和各工序操作记录参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GMP)实施指南1992》中的记录、凭证要求。质量控制要点可灭菌小容量注射剂制剂的质量控制要点如下表可灭菌小容量注射剂质量控制要点工序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项目频次纯水电导率1次/2h全项1次/周pH、氯化物、铵盐1次/2h制水注射用水全项1次/周原包装官甑包装材料检验报告单、清洁度定时/班切割后安甑长度、瓶口、清洁度定时/班圆口后安甑瓶口定时/班过滤后纯水澄明度定时/班过滤后注射用水澄明度定时/班洗净后安甑清洁度定时/班安踣切割与洗瓶烘干后安甑清洁与干燥程度、存放时间定时/班药液主药含量、pH、澄明度、色泽每批配液微孔滤膜起泡点每张烘干安甑清洁度随时/班药液色泽随时/班澄明度定时/班封口长度、外观随时/班灌封.灌封后半成品药液装量、澄明度定时/班灭菌柜标记、装量、排列层次、温度、时间、记录、真空度每锅灭菌灭菌前后半成品外观清洁度、标记、存放区每锅灯抽查澄明度定时/班检灯检品每盘标记、灯检者代号、存放区随时/班在包装品每盘标记、灯检者代号每盘印字内容、字迹随时/班装盒数量、说明书、标签随时/班标签内容、数量、使用记录每批包装装箱数量、箱面批号、品名等内容(重点查批号)每箱医院制剂管理常规25可灭菌大容量注射剂(大输液)可灭菌大容量注射剂又名大输液、输液剂。是指将配制好的药液灌入大于50ml的输液瓶或袋内,加塞、加盖、密封后用蒸汽热压灭菌而制备的灭菌注射剂。常用的输液瓶的玻璃瓶和塑料瓶两种。本书重点介绍玻璃瓶装的大容量注射剂的实施要求。制剂管理要点配制:本工序包括称量、浓配、稀配及半成品检验、过滤等过程。(1) 称量1) 配料前核对原辅料品名、规格、批号、生产厂及数量,并应具有原辅料检验报告单。调换原辅料生产厂及特殊品种需有小样试制合格报告。2) 原辅料投料量的计算、称量及投料必须复核,操作人、复核人均应在原始记录上签名。3) 剩余的原辅料应封口贮存,在容器外标明品名、批号、日期、剩余量及使用人签名。4) 天平、磅秤每次使用前应校正,并定期由法定部门专人校验、做好记录。(2) 配制及过滤1) 每个配制罐须标明配制液的全名、规格和批号。2) 砂棒按品种专用,在同一品种连续生产时要每天清洗煮沸消毒。已污染的砂棒禁用。板柜过滤机应每次过滤完毕,立即清洗,按清洁操作规程处理。药液终端用孔径为0.45〜0.80口m的滤膜进行过滤。3) 接触药液的一切容器具,使用前后都必须用注射用水清洗。更换品种或停用一天以上时必须以清洁剂处理,再以注射用水洗涤至清洁。4) 使用微孔滤膜时先用注射用水漂洗至无异物脱落,并在使用前后作起泡点试验。5) 药液经含量、pH值半成品检验合格后方可精滤。调整含量须经重新测定。精滤药液经澄明度检查合格后才能灌装。6) 使用的注射用水在80°C以上保温下其贮存时间不宜超过12h。7) 直接与药液接触的惰性气体,使用前需经净化处理,其所含微粒量要符合规定的洁净度要求。洗瓶(1) 瓶子在准备室除去外包装后送至粗洗室。(2) 选用适当的去污剂,用饮用水精洗,用纯水洗涤内外壁,再用澄明的纯水精洗,最后用孔径为0.45um滤膜滤过的注射用水洗净。(3) 定时检查洗瓶质量。灌装灌装机上盛装药液的容器、管道和管件使用前应以注射用水洗净,更换产品需用清洁剂处理。软管应选用不落微粒者,特殊产品专用。盛药液容器应密闭,置换入的空气须过滤。灌装时应经常检查装量与半成品澄明度。在洗涤室内将涤纶膜逐张分散后以药用乙醇浸泡,纯水洗清乙醇,再用经过滤的纯水清洗,最后用注射用水清洗至洗涤水目检无小白点。生产剩余的涤纶膜应将水沥干后再浸入药用乙醇中,按规定处理使用。选用优质橡胶塞时可不用隔离膜。胶塞经碱或酸处理后,用饮用水洗至洗液pH值呈中性,用纯水煮沸30分钟取出,再用注射用水清洗至洗液澄清。药液从稀配到灌装结束一般不宜超过四小时。特殊品种另定。医院制剂管理常规26灭菌宜选用双扉式灭菌柜,使用单扉式灭菌柜或其它灭菌柜应采取其他能防止灭菌前后半成品相混淆的措施。不同品种、规格产品的灭菌条件,应按确认达到无核辐射的方法加以奏证。验证后的灭菌条件,如温度,时间、柜内放置数量和排列层次等,不得任意理更改。灭菌还应定期对规定的灭菌条件进行复验证。灭菌柜宜设置温度、压力的自动记录、记时器、F0值显示等监控装置。灭菌时宜采用灭菌指示剂、指示试纸或留点温度计。作为曾达到过的灭菌温度点的参考,但仍以热电偶温度计为准。定期检查温度均匀性。灌装结束至灭菌的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h。灭菌完毕必须逐柜取样作无菌及热原检查。灭菌后的冷却用水要控制微生物量。出料后,仔细清除灭菌柜中遗漏的半成品,以防混入下一批产品中。灯检应按卫生部规定的澄明度检查标准和方法逐瓶目检。检查员裸眼视力应在0.9以上,无色肓,每年检查一次。检查后的半成品应注明检查者的姓名代号或标记,由专人抽查,不符合要求时应返工重检。将检出不合格品及时分类记录。每批制剂结束后做好清场工作。灯检不合格品应标明品名、规格、批号,置于盛器内移交专人处理。包装操作前应核对半成品的名称、规格、批号、数量,应与领用的包装材料、标签和打印的批号全部相符。贴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