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前总复习四大内容1.考试题型2.考试重点3.高频考点4.答题技巧考前总复习四大内容1.考试题型《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判断理由。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
出题比重分析模块比例题型
1.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3.中学教学
4.中学生学习心理
7.中学德育68%共102分单项选择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
2.中学课程
5.中学生发展心理
6.中学生心理辅导
8.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32%共48分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合计100%单项选择题:30%非选择题:70%《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
出题比重分析模块比例题型1.教《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
各章比重分析模块比例分值题型1.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9%28-29单项选择题
辨析题
材料分析题共102分3.中学教学14%214.中学生学习心理18%277.中学德育17%25-262.中学课程5%7-8单项选择题
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共48分5.中学生发展心理9%13-146.中学生心理辅导8%128.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10%15合计100%
单项选择题:30%
非选择题:70%《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目标解读1.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包括1-5章的内容)国内外著名教育家,教育的涵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义务教育,现代学制,教育目的,课程流派,教学规律,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学改革,感觉,注意,记忆,思维,学习动机,学习迁移,学习策略,情绪,人格。《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目标解读1.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目标解读2.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主要是第7章的内容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4个),德育原则(8个),德育方法(8个)《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目标解读2.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目标解读3.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主要是第4章的内容感觉,注意,记忆,思维,学习动机,学习迁移,学习策略,《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目标解读3.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目标解读4.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包括第5章第4节,第6章的内容中学生生理发展的特点,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目标解读4.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目标解读5.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主要是第8章的内容班级管理的方法(目标管理、全天到岗、活动卡片、综合图表、奖惩工作、三位一体、逐步过渡等),课堂管理,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外部环境,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和促进能力生成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1.物理学习环境;2.资源学习环境;3.技术学习环境;4.情感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设计课外活动的能力《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目标解读5.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目标解读6.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主要是第8章的内容角色心理,教师威信,教师心理特征,教师成长心理,教师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目标解读6.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第一节中外教育思想概述第二节教育概述第四节学制与义务教育第五节教育目的第六节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本章所占比重:19%分值占28-29分《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节中外教育思想概述《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第一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一、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1.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教学。2.《学记》:教学相长,循序渐进,长善救失,启发教学。二、中国近代的教育思想1.蔡元培:五育并举:军国民、实利、道德、世界观、美育。2.黄炎培:我国职业教育先驱。3.晏阳初:平民教育家“国际平民教育之父”。四大教育(文艺、生机、卫生、公民),三大方式(学校、家庭、社会)。4.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5.陈鹤琴,我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活教育”是他的教育思想核心,中国的“福禄贝尔”。“活教育”包括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三大部分。第一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第一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三、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1.苏格拉底:以“问答法”——产婆术闻名。美德、知识、身体。2.柏拉图:《理想国》,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第一次提出“四科”(算几天音),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3.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自由教育理论,教育适应自然。4.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西方最早的一部教育理论专著。四、西方近代的教育学思想1.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学之父”。1632年《大教学论》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教育著作;是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的萌芽。(1)普及义务教育,“人人均应受教育”(2)教育适应自然原则(3)论教学原则。第一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第一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四、西方近代的教育学思想2.卢梭:《爱弥儿》提倡自然教育和情感教育。(1)教育要适应自然(2)儿童中心(3)在实践活动中学习。3.裴斯泰洛齐:瑞士教育家,自然法则,第一次把教育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4.赫尔巴特:1806年《普通教育学》第一部现代教育学著作。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1)第一个提出以心理学为基础来建立教育理论。(2)“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三中心论”即教师、教科书、课堂。(3)强调教学的教育性。5.洛克:英国《教育漫话》“白板说”6.福禄贝尔,德国,幼儿教育。7.蒙台梭利,1870,意大利幼儿教育家。儿童自由行动第一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第一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四、西方近代的教育学思想8.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代言人。提出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概念。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实现教育重心的转移,成为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分野。“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从做中学,从经验、活动中学习。9.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0.凯洛夫:苏联《教育学》:教育也是起源于劳动,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11.布卢姆:1956年《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12.布鲁纳:1963年《教育过程》主张结构课程理论13.赞可夫:1975年《教学与发展》一般发展与全面发展14.巴班斯基:1972年《教学过程最优化》
第一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3.明确提出“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臧息相辅”等重要的思想的文献是()2017.03A.《论语》B.《学记》C.《孟子》D.《大学》1.在教育史上,重视实科教育,主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强调教育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的教育家是()。2017.03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斯宾塞D.杜威真题链接B3.明确提出“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臧息1.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2016.11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2.西方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主张,并对班级授课制做出系统阐述的著作是(
)2016.11A.柏拉图的《理想国》B.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C.夸美纽斯著有《大教学论》D.赫尔巴特的《教育学》真题链接AC1.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第一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一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第一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1)教育的涵义: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由专职人员与专门教育机构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2)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一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教第一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2.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1)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生物起源、心理模仿起源、劳动起源、教育起源于人的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2)教育的形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我国教育的发展1.古代教育:四书、五经、六艺2.近代教育:1862,京师同文馆(第一所新式学堂)标志:“废科举,兴学堂”3.建国后教育:六三三学制第一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2.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第一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2.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二)西方教育的发展1.古代教育:古希腊是开端、古罗马学文法。2.西欧中世纪教育:基督学校、世俗教育、行会学校、城市学校(文、法、神、医)。3.近代教育:文艺复兴转折期,人文精神与人文主义。(三)教育发展的特征1.近代西方教育的特征:国家重视、义务教育、与生产劳动联系、以法治教。2.现代教育的特征: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一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2.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第一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2.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培养所需人才、舆论力量、促进民主)3.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二)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规模和速度、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手段)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科学知识)《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一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2.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第一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2.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1.教育对文化的影响(传递保存、传播交流、选择提升、创造更新)2.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内容与水平、传统与变革)3.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四)教育与人口的关系1.教育对人口的影响(控增长、高质量、改结构)2.人口对教育的制约(增长率、质量、结构)《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一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2.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第一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2.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一)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是前提、环境是外因、教育是主导、主观能动性是内力。(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三)教育促进人的发展:育人功能、规范发展、加速发展、延时价值、开发才能与发展个性。(四)充分利用教育因素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课堂与班级的影响、师生关系影响、同伴关系影响、劳动的作用《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一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2.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第一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2.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生理变化的不均衡性:两个发展高峰。第一年与青春期。在青春期骨骼比肌肉长得快,身体却多为瘦长型。脑的结构和机能大体上已经完备,但还在迅速发展着,其中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远超过抑制过程,显得十分不稳定。性的发育和成熟。性机能的迅速发育和成熟是中学生生理发展上的又一突出特点。《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一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2.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3.美国学者孟禄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的史实,断定教育起源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被称为(
)2016.11A.交往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
D.劳动起源论4.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的与社会生活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和一切社会必须,并与人类社会始终,它表明教育具有(
)2016.11A.永恒性
B.历史性
C.阶段性
D.生产性真题链接CA3.美国学者孟禄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的史实,断定教5.孔子曰:“上好则民莫敢不敬,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是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段话表明孔子施教内容(
)2016.11A.责任性
B.脱离社会生产C.具有全面性
D结合社会生产6.一般说来,制约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的根本性因素是(
)2016.11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C.人口数量和质量
D.社会意识形态真题链接BA5.孔子曰:“上好则民莫敢不敬,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真题链接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6、为什么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解析】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原因是:(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真题链接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第一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一)义务教育的特征:公益性、统一性、义务性。(二)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重视学前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多层次化类型多样化、终身教育、继续教育(三)我国近代学制的沿革1.壬寅学制:1902年第一个学制,未实施。2.癸卯学制:1904年,正式实施第一个现代学制。3.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民国第一个学制。4.壬戌学制:1922年,以美国的学制为蓝图的“六三三”学制。(四)我国现行学制:六三学制《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一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第一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一)教育目的理论:个人本位、社会本位(二)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基本点三个:一是坚持培养劳动者;二是坚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三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三)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要求)一是要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二是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三是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一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第一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四)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1)德育,思想品德教育;(2)智育,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智力的教育。(3)体育,健身知识技能,增强体质的教育。(4)美育,审美观、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5)劳动技术教育,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与习惯的教育。五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德育是思想基础,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智育是知识和智力基础;体育是健康基础,是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与实施。五育,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教育内容。第一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第一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5.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1)观察法:连续观察,作出记录。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2)调查法:亲身接触、广泛了解。(3)历史法:历史教育实践与思想的分析研究。(4)实验法:人工控制,有目的有计划观察。(5)行动研究法: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一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5.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7.在我国近现代学制改革中,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实行男女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2016.11A.王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真题链接C7.在我国近现代学制改革中,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实行男女2017.3真题链接二、辨析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23.知识越多,能力越强。【参考答案】该说法错误。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础,但只有那些能够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转化为能力。能力不仅包括一个人现在已经达到的成就说破,而且包括一个人的潜力。例如:一个读书很多的人可能有丰富的知识,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下,可见,知识与能力是有区别的,如果只掌握了知道,而不进行练习,也无法掌握改技能。故该说法错误。《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2017.3真题链接二、辨析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第二章中学课程第一节课程流派与课程开发第二节课程类型及其特征第三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第四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章所占比重:5%分值占7-8分《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二章中学课程第一节课程流派与课程开发《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二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1.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等。(一)课程流派:1.学科中心课程论:以学科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代表人物: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和布鲁纳。2.活动中心课程论:以经验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代表人物:杜威。3.社会中心课程论:根据社会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课程活动,重视道德教育和社会权威的作用。代表人物:金蒂斯和布迪厄。《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二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1.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第二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1.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等。(一)课程开发:影响课程开发主要有三大因素:1.儿童是影响课程开发的直接因素(身心发展、个体差异)2.社会是影响课程开发根本因素(社会效用、社会责任感、家长与社会压力)3.学科是影响课程开发重要因素(哪些学科知识与技能、怎样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二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1.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串讲与总复习课件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串讲与总复习课件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串讲与总复习课件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串讲与总复习课件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串讲与总复习课件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串讲与总复习课件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串讲与总复习课件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串讲与总复习课件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串讲与总复习课件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串讲与总复习课件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串讲与总复习课件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串讲与总复习课件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串讲与总复习课件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串讲与总复习课件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串讲与总复习课件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串讲与总复习课件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串讲与总复习课件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串讲与总复习课件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串讲与总复习课件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串讲与总复习课件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串讲与总复习课件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串讲与总复习课件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串讲与总复习课件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串讲与总复习课件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串讲与总复习课件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串讲与总复习课件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串讲与总复习课件第二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2.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一、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按组织形式分)二、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按课程管理制度分)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按课程开发主体分)1.国家课程:权威、多样、强制三大特征。2.地方课程:地域、民族、针对、适切、灵活、探究、开放等六大特征3.校本课程:遵循科学、多元、自主、适宜、补充、适应、特色七大原则四、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按课程表现形式或影响方式分)《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二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2.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第二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3.了解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标及其基本的实施状况。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贯穿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1.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2.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3.寻求学生主休对知识的建构。4.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的变革是课程与教学改革最深层次的改革,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正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课题。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1.总目标:三个面向、三个代表、素质教育、爱国主义、社会公德、为人民服务、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终身学习、健壮体魄、审美情趣、四有新人。2.具体目标:极主动学习、整体设置课程、与生活社会科技联系、强调能力、评价促发展、三级课程管理。第二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3.了解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二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3.了解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标及其基本的实施状况。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况1.课程结构:小学-综合,初中-分科与综合,高中-分科。综合实践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中新开的一门课程。2.课程内容: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三大特征。3.课程实施:学生观、学习方式、教师观、教师教学行为转变4.课程管理:以校为本,民主科学,促进发展的管理制度。5.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继续改革与完善考试制度。第二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3.了解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17.3真题链接7.某沿海城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全面开设海洋教育课程,这种课程属于()。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生本课程《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B2017.3真题链接7.某沿海城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全面开2017.3真题链接6.学生在小学教学课程中通过测量或拼图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在中学教学课程中通过证明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A.直线式B.螺旋式C.纵向式D.横线式本题目考查的是教材的组织方式。期中螺旋式排列对学习者的接受能力,按照繁简,浅易,难易的程度,使一科教材内容的某些基本原理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螺旋上升。《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B2017.3真题链接6.学生在小学教学课程中通过测量或拼图真题链接8.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形式的课程类型属于(
)2016.11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7.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就课程类型而言,它们属于()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BD真题链接8.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形式的课程类第三章中学教学第一节教学第二节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第三节教学实施第四节教学改革本章所占比重:14%分值占21分《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三章中学教学第一节教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第三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1.理解教学的意义,了解有关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一、教学的意义教学是最基本的活动,在教育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一)是严密的传授系统,促进学生发展最有效形式。(二)是进行全面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三)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二、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三、关于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特殊认识过程说,认识发展说,实践说,认识实践说,交往说,多本质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三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1.理解教学的意义,了解有关教学过第三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2.熟悉和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分析和解决中学教学实际中的问题。《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三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2.熟悉和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第三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3.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掌握和运用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容及要求。一、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布置与检查作业、课外辅导、学生成绩检查与评定。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1.优秀教案八大要求:目标具体、重点准确、教具实用、学情分析、突出过程、练习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布置课外作业要求:①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②分量适当,难易适度;③布置作业要提出明确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三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3.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第三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3.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掌握和运用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容及要求。二、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概念、要求)2.启发性原则(概念、要求)3.巩固性原则(概念、要求)4.循序渐进原则(概念、要求)5.因材施教原则(概念、要求)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概念、要求)7.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原则(概念、要求)8.量力性原则(概念、要求)《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三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3.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第三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3.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掌握和运用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容及要求。三、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概念、要求)2.谈话法(概念、要求)3.读书指导法(概念、要求)4.讨论法(概念、要求)5.演示法(概念、要求)6.参观法(概念、要求)7.练习法(概念、要求)8.实验法(概念、要求)9.实习作业法(概念、要求)第三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3.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第三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3.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掌握和运用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容及要求。四、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一)个别教学制(二)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最早阐述。(三)分组教学制,外部分组与内部分组。(四)设计教学法:克伯屈,自主学习法,废除班级和教科书。(五)道尔顿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重视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六)特朗普制,灵活的课程表,采用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别作业三种教学组织形式。第三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3.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第三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4.了解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一、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1.实施素质教育——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题。2.坚持整体教学改革与实验——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3.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体制的趋势;2.课程综合化的趋势;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4.课程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趋势;5.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三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4.了解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2017.3真题链接8.李老师在语文课上,按照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的程序进行教学。这体现了哪一类型的课的结构()A.单一课B.综合课C.练习课D.复习课A2017.3真题链接8.李老师在语文课上,按照组织教学,检查真题链接9.在一堂化学课上,张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柱图帮助学生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张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
)2016.11A.实验法
B.练习法
C.作业法
D.演示法9.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他在教学中贯彻了()。A.直观原则B.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DA真题链接9.在一堂化学课上,张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柱图帮助学生真题链接9.陈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面测验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及时测评与反馈。这种教学评价被评为()A.诊断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10.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判定其成绩优劣,而不考虑其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2016.11A.诊断性
B.绝对性C.总结性
D.相对性评价DD真题链接9.陈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面测验真题链接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9.简述动作技能培养的途径。【解析】(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地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真题链接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第一节感觉与知觉的特性第二节注意与记忆第三节思维与问题解决第四节学习动机第五节学习迁移第六节学习策略第七节学习理论本章所占比重:18%分值占27分《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第一节感觉与知觉的特性《教育知识与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1.了解感觉的特性;理解知觉的特性。
一、感觉的特性: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1.感觉迟效性:短暂的潜伏期。2.感觉后效性:感觉印象并不立即消失。3.感觉适应性:逐渐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数为降低)。4.感觉对比性:吃糖后吃苹果。5.感觉补偿性:盲人的听觉与触觉强于常人。6.联觉:红橙黄会引起温暖的感觉。二、知觉的特性: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知觉具有以下特性:(一)选择性(注意指向与知觉定势)(二)整体性(知觉的组织化)(三)理解性(对事物的理解是知觉的必要条件)(四)恒常性(由于知识与经验的参与,知觉具稳定性)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1.了解感觉的特性;理解知觉的特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2.了解注意的分类,掌握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了解记忆的分类,掌握遗忘的规律和原因,应用记忆规律促进中学生的有效学习。(一)注意的分类1.无意注意2.有意注意3.有意后注意。(二)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1.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注意对象的数量。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注意对象的特点(2)活动的性质和任务(3)个体的知识经验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稳定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的持续时间。这是注意的时间特征。影响注意的稳定性的因素有如下三个方面。(1)注意对象的特点(2)主体的精神状态(3)主体的意志力水平《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2.了解注意的分类,掌握注意的品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2.了解注意的分类,掌握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了解记忆的分类,掌握遗忘的规律和原因,应用记忆规律促进中学生的有效学习。(二)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3.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不同的对象上。注意分配的条件:(1)有熟练的技能技巧(2)有赖于同进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4.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1)对原活动的注意集中程度(2)新注意对象的吸引力(3)明确的信号提示(4)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2.了解注意的分类,掌握注意的品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2.了解注意的分类,掌握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了解记忆的分类,掌握遗忘的规律和原因,应用记忆规律促进中学生的有效学习。(一)记忆的分类1.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分四种:(1)形象记忆(2)情绪记忆(3)逻辑记忆(4)运动记忆。2.根据记忆内容保持时间的长短又分三种:(1)瞬时记忆(2)短时记忆(3)长时记忆。3.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分两种:(1)陈述性记忆(2)程序性记忆。《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2.了解注意的分类,掌握注意的品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2.了解注意的分类,掌握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了解记忆的分类,掌握遗忘的规律和原因,应用记忆规律促进中学生的有效学习。(二)遗忘的规律:遗忘的定义:遗忘就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重现,或者是错误的再认和重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第一个在心理学史上对记忆进行系统实验的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对记忆研究的主贡献是对记忆进行严格数量化的测定,并对记忆的保持规律作了重要研究并绘制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遗忘的规律:①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渐趋平稳;②大多数遗忘发生在学习后一小时之内;③重新学习要比第一次学习容易。《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2.了解注意的分类,掌握注意的品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2.了解注意的分类,掌握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了解记忆的分类,掌握遗忘的规律和原因,应用记忆规律促进中学生的有效学习。(三)遗忘的原因:(1)痕迹衰退说:最古老的解释,起源于亚里士多德、桑代克进一步发展。(2)干扰说:前摄抑制,倒摄抑制。(3)动机(压抑)说:把不想记的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遗忘不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这种理论也叫压抑理论。(4)同化说:奥苏伯尔认为,真正有意义的学习不相互干扰,而是相互促进。(5)提取失败说:明明知道某件事,可是一时想不起来。《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2.了解注意的分类,掌握注意的品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2.了解注意的分类,掌握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了解记忆的分类,掌握遗忘的规律和原因,应用记忆规律促进中学生的有效学习。(四)运用记忆规律有效学习的办法1.深度加工材料:增加信息,理解记忆。2.有效运用记忆术:运用联想的方法赋予某些有趣意义3.进行组块化编码:组织成熟悉、有意义的较大单位。4.适当过度学习:在达到背诵以后的附加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有效复习必须做到4点:及时复习、识记与尝试回忆交替进行、复习过程尽量多样化、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注意用脑卫生。《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2.了解注意的分类,掌握注意的品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3.了解思维的种类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一、思维的种类1.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把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思维过程中是以日常经验还是以理论为指导来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3.根据思维结论是否有明确的思考步骤和思维过程中意识的清晰程度,可以把思维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4.根据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向,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5.根据思维的创新成分的多少,可以把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3.了解思维的种类和创造性思维的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3.了解思维的种类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直觉、想象、灵感。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定义性;洞察性。1.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统一2.多有直觉思维出现3.创造想象参与4.多有灵感出现。三、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瑞士心理学家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这一阶段思维五大特征:命题形式、假设演绎推理、抽象逻辑思维、可逆还可补偿、具有灵活性。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3.了解思维的种类和创造性思维的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3.了解思维的种类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四、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1)问题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比较难)(2)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知识经验的储存方式决定有效性)(3)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影响迁移,问题解决通过迁移实现。功能固着也是一种定势)《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3.了解思维的种类和创造性思维的真题链接21.经验丰富的李老师一边讲课,一边兼顾全班同学的活动,谁认真听讲,谁玩手机,谁看课外书,她者都一清二楚,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心理品质()A.思维品质B.注意品质C.意志品质D.个性品质13.晓红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总是从多种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力求一题多解。小红的思维方式属于()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常规思维D.具体思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BB真题链接21.经验丰富的李老师一边讲课,一边兼顾全班同学的活真题链接14.在思维训练课中,老师让大家列举纽扣的用途,小丽只想到扣衣服,却想不到其他用途,这种现象属于(
)2016.11A.功能迁移B.功能固着C.功能转换D.功能变面18.在一次心理知识测试中,关于短时记忆的容量单位,其中正确的是(
)2016.11A.比特B.组块C.字节D.词组《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BB真题链接14.在思维训练课中,老师让大家列举纽扣的用途,小丽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4.了解学习动机的功能,理解动机理论,掌握激发与培养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一、学习动机的功能:1.激发功能,是引起某种学习行动的原动力。2.指向功能,能使个体的学习行为指向某一目标。3.维持和调节功能,调节个体学习行为的强度、时间和方向。二、学习动机理论(一)强化理论: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来的。分正强化、负强化、惩罚。(二)需要层次理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七种: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和理解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需要层次中最高层次的需要。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4.了解学习动机的功能,理解动机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4.了解学习动机的功能,理解动机理论,掌握激发与培养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二、学习动机理论(三)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两种倾向:力求成功;避免失败(四)成败归因理论:归因是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推论行为结果形成原因的过程。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六个因素(能力、努力、任务、运气、身心、外界)、三个维度(稳定、内在、可控)。(五)成就目标理论:以成就动机理论与成败归因理论为基础,在德韦克能力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习动机理论。能力增长观与能力实体观。确立掌握目标与确立表现目标(六)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班杜拉最早提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结果因素即强化: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成败的经验。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4.了解学习动机的功能,理解动机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4.了解学习动机的功能,理解动机理论,掌握激发与培养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三、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一)学习动机的培养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与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二)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这生继续努力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4.了解学习动机的功能,理解动机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5.了解学习迁移的分类,理解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掌握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一、学习迁移的分类(一)正迁移与负迁移(按性质不同分)(二)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按内容抽象与概括的水平分)(三)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按内容不同分)(四)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按心理机制分)(五)近迁移与远迁移(按作用情境相似程度分)《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5.了解学习迁移的分类,理解形式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5.了解学习迁移的分类,理解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掌握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二、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一)形式训练说(沃尔夫德):是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最古老的迁移理论。(二)共同要素说:桑代克在对形式训练说的检验中提出来的相同要素说;后来经伍德沃斯修改为共同要素说。(三)概括化(经验类化)理论:是贾德首先提出来的。认为一个人只要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概括是关键。(四)关系转换理论:是由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提出。习得经验能否迁移取决于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或顿悟。学习者必须发现两件事情之间的关系,迁移才能产生。(五)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认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实现学习迁移的关键《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5.了解学习迁移的分类,理解形式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5.了解学习迁移的分类,理解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掌握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三、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一)确立具体的明确的和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目标。(二)科学地选择教材内容。(三)合理地编排教学内容与教学程序。(四)具体分析教学内容适合何种迁移。(五)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5.了解学习迁移的分类,理解形式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6.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一、学习策略的分类1.认知策略2.元认知策略3.资源管理策略二、认知策略(一)复述策略1.利用随意识记与有意识记2.排除相互干扰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4.多种感官参与(视、听、触、嗅)5.复习形式多样化6.画线、圈点、星号《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6.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掌握认知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6.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二、认知策略(二)精细加工策略1.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简编歌法、谐音联想法、视觉想象、语义联想、关键词法)2.做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3.提问(自己给自己提问)4.生成性学习(产生类比或表象)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6.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掌握认知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6.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二、认知策略(三)组织策略1.列提纲(非常有效、宏观把握)2.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图或模型示意图、网络关系图或概念图)3.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6.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掌握认知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6.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元认知策略(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知识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即知道做什么。(学习者、任务、学习策略等方面的认识)(一)计划策略:元认知计划,有设目标、读材料、产生问题、完成任务等策略。(二)监视策略: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评价。(三)调节策略:根据检查,及时修正,调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6.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掌握认知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6.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四、资源管理策略(一)学习时间管理策略(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二)学习环境设置策略(自然条件、学习空间)(三)学习自我奖励和心境管理;(四)学习工具利用策略(参考资料、电脑、网络、工具书、图书馆、广播电视);(五)社会性人力资源利用策略(主动寻求他人支持与帮助)《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6.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掌握认知真题链接19.在归因训练中,老师要求学生尽量尝试“努力归因”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因为在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中,努力属于(
)2016.11A.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因素的B.内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C.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D.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A真题链接19.在归因训练中,老师要求学生尽量尝试“努力归因”真题链接15.小刚利用改变物体接触面积大小或光滑程度的方法,来增强或减弱滑板的摩擦力这主要说明小刚能够运用(
)2016.11A.元认知识
B.描绘性知识C.情境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17.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采用画示意图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以促进自己所学知识的掌握。学生采用的这种学习策略是(
)2016.11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C.监控策略
D.组织策略《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DD真题链接15.小刚利用改变物体接触面积大小或光滑程度的方法,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7.理解并运用行为主义、认知学说、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促进教学。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桑代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西方教育心理学奠基人之一,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创始人。以动物为对象研究学习过程,“饿猫开迷笼”实验。从动物实验中推导出该理论模式。试误学习的三条基本规律:1.准备律;2.练习律;3.效果律。《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7.理解并运用行为主义、认知学说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7.理解并运用行为主义、认知学说、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促进教学。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对象是:狗。铃声刺激、给予食物→唾液分泌(无条件反应)单独呈现铃声刺激、不给予食物→唾液分泌(单独呈现条件刺激即引起反应,叫条件反应)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1.习得律与消退律(时间间隔、同时、先后)2.刺激泛化与分化(互补的、相似与差异)《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7.理解并运用行为主义、认知学说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7.理解并运用行为主义、认知学说、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促进教学。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是美国著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创立者。实验对象是:白鼠。两类行为:应答行为与操作行为。应答行为:由特定刺激引起,是不随意的。操作行为:不与任何特定刺激联系,是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基本规律有:强化、消退、惩罚《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7.理解并运用行为主义、认知学说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7.理解并运用行为主义、认知学说、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促进教学。二、认知学习理论(一)苛勒的完形-顿悟说德国心理学家,实验对象是:黑猩猩。箱子问题与棒子问题(叠箱与接棒)完形-顿悟说的基本内容: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7.理解并运用行为主义、认知学说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7.理解并运用行为主义、认知学说、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促进教学。二、认知学习理论(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说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1.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评价三个过程。2.教学观:教学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教学应遵循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激发好奇心、胜任感)《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7.理解并运用行为主义、认知学说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7.理解并运用行为主义、认知学说、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促进教学。二、认知学习理论(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1.意义学习的实质:新知识与已有观念建立实质性联系。2.意义学习的条件:有能同化的认知结构;必须积极主主动联系,并使之发生相互作用。3.接受学习的实质:在教师指导下接受学习。4.先行组织者技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材料。《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7.理解并运用行为主义、认知学说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7.理解并运用行为主义、认知学说、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促进教学。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该理论产生深远影响的两位心理学家:马斯洛与罗杰斯。(一)自然人性论与自我实现人格论(自然人性即人的本性)(二)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自我实现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三)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全神贯注、自动自发、全面发展、自我评估)(四)学生中心的教学观(教师只是学习的促进者)《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7.理解并运用行为主义、认知学说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7.理解并运用行为主义、认知学说、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促进教学。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布鲁纳→维果斯基(一)知识观:知识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二)学习观: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三)学生观:把学生现在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从现有知识经验“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第四章考前串讲与考纲解读7.理解并运用行为主义、认知学说2017.3真题链接12.学习游泳之前,小兰通过阅读书籍记住了一些与游泳相关的知识。小兰对游泳知识的记忆是()。A.陈述性记忆B.程序性记忆C.瞬时记忆D.短时记忆注: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他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他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这类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逐渐获得,在利用这类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参与。《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第1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A2017.3真题链接12.学习游泳之前,小兰通过阅读书籍记2017.3真题链接13.小军由于“锐角三角形”知识掌握不好而影响了“钝角三角形”知识的掌握,这种现象属于()。A.纵向迁移B.横向迁移C.顺应迁移D.重组迁移注: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相互影响,而直角,钝角,锐角等概念都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层次,各种概念之间互相影响即水平迁移。《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第1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B2017.3真题链接13.小军由于“锐角三角形”知识掌握不2017.3真题链接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8.简述短时记忆特点。参考答案: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指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储存,保持时间比感觉感觉记忆长一点,但一般不超过一分钟的记忆、短时记忆的特征:1.信息保存的时间较短,约5秒—1分钟。2.信息容量有限,为7±2个组块。3.意识清晰,主体对于正在操作、使用的记忆,有清晰的意识。
4.易受干扰,如有其它信息出现会干扰到短时记忆。2017.3真题链接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2017.3真题链接14.小马上课时害怕回答问题,他发现自己坐在教室后排时可减少老师提问的次数,于是,他总坐在教室后排,下列哪种强化方式导致了小马愿意坐在后排?()A.正强化B.负强化C.延迟强化D.替代强化注: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概率。老师减少提问次数,就是消除了一个不愉快的刺激,因而增加了小马坐在后面的次数。《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第1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B2017.3真题链接14.小马上课时害怕回答问题,他发现自2017.3真题链接二、辨析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24.接受学习一定是意义学习。【解析】该说法错误。所谓的有意义的学习买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之间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所谓的接受学习,指人的个类经验获得,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他人的经验的接受,把别人的经验过程经过其掌握并吸收,成为自己的经验。如果学习者不能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更加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这是一种机械化的学习,而不是有意义的学习,故该说法错误。《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第1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2017.3真题链接二、辨析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前串讲与总复习(郭孔生主讲)钟启泉主编《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
各章比重分析模块比例分值题型1.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9%28-29单项选择题
辨析题
材料分析题共102分3.中学教学14%214.中学生学习心理18%277.中学德育17%25-262.中学课程5%7-8单项选择题
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共48分5.中学生发展心理9%13-14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产2000万吨不锈钢弯角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拿地
- 马术俱乐部设施钢结构工程合同
- 铁路运输清运施工合同
- 文化产业园土地租赁合同
- 建筑设备租赁合同格式
- 艺人形象代言合同
- 玻璃制造电焊维修合同
- 砌体工程抗盐渍化协议
- 水厂水电改造施工协议
- 旅游设施土建施工合同
- 石瘕的护理查房
-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常考应用题含答案解析
- 社区食堂投投标方案(技术标)
- 制程检验岗位职责(最全面)
- 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制度范本
- 自动化、电气及智科学科导论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钻井监督工作总结-监督工作总结
- 2022年清华班组长必修课程自测题目和答案解析
- 二年级安全教育期末测试题
-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综合与实践》教案及教学反思
- 2022电大《建筑材料(A)》期末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