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经》与《左传》意用法比较
《诗经》和《左传》是对意用法的初步史料,意用法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名词“子”用作意动,较早见于《诗经》(“子之”),以后除了“子之”(《史记·卫康叔世家》“庄公令夫人齐女子之”)之外,又有“子雨”(《荀子·赋·云》“友风而子雨”)、“子其子”(《礼记·礼运》“不独子其子”)、“子其人”(柳宗元《封建论》“必私其土子其人”)、“子百姓”(王安石《兼并》“三代子百姓”)、“子我”等。又如名词“羞”用作意动,较早见于《左传》(“羞为颜鸣右”、“羞之”),后来有“不羞氵于君”(《孟子·公孙丑上》)、“羞雷同”(杜甫《前出塞》)、“羞出操道士业”(《聊斋志异·陈云栖》)、“羞之”(《聊斋志异·马介甫》)等。具体内容不同,用法和格式是相同的。下面考察和比较一下《诗经》与《左传》之意动用法及相关用法的情况。一、《诗经》和《左传》的主观意识表达主观意念的表达可能会有多种具体的方式,但是程式化的表达方法主要有两种。这两种《诗经》与《左传》都有。(一)“我曰姐”,“我曰君”这是主观意念的直陈式。为了说明问题,先举《诗经》、《左传》以外的例子。《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连横活动失败后,苏秦受到家人的冷遇:“归至家,妻不下纟任,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这是说,苏秦游说失败,疲倦扫兴回家,妻子不从织机上下来迎接他,嫂子不给他做饭,父母也不理睬他。所以苏秦叹息说:“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小叔子,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的罪过啊。”“以为”之后是名词“夫、叔、子”。又如《战国策·赵策三》“纣以为恶”,即纣以之为恶,意思是纣以为(认为)她(相貌)丑陋;“以为”之后是形容词“恶(丑陋)”。“以为”式《诗经》、《左传》中都有:(1)鹑之奔奔,鹊之疆疆。人之无良,我以为兄。鹊之疆疆,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君。(《庸阝风·鹑之奔奔》)诗中写一位女子对丈夫敬如兄长、君子,但是他却变了心,连成双成对的鹑、鹊都不如。“我以为兄”、“我以为君”,也就是“我以尔为兄”、“我以尔为君”,意思是我把你当兄长,我把你当君子。(2)必以萧同叔子为质。(《成公二年》)意思是一定要用萧同叔子(齐顷公的母亲)做人质。(二)“子”“我”为子就是以意动用法来表达主观意念。意动用法是“以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以为”式都可以换成意动式。如前面举到的“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转换成意动式就是:妻不夫我,嫂不叔我,父母不子我。同样的内容《秦策一》在后面的另外一段就有“贫穷则父母不子”,郭锡良等主编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以下简称自考教材)注解说:“不子:不以(我)为子。子:名词用作意动。”“不子”是“不子我”的省略。这种意动式直到清代的《聊斋志异》还沿用。如《龙》:“博邑有乡民王茂才,早赴田。田畔拾一小儿,四五岁,貌丰美而言笑巧妙。归家子之,灵通非常。”“子之”就是认他为子,把他当作儿子来抚养。《宫梦弼》:“柳子名和,时总角,叔之。宫亦喜与和戏。”“叔之”就是认他为叔父,称他为叔父,把他当作叔父。同样,意动式也可以转换成“以为”式,如《战国策·秦策一》的“不远千里”,也可以说成不以千里为远。《诗经》、《左传》有一些意动式的句子,这里先各举一个:(1)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实右序有周。(《周颂·时迈》《诗经译注》——以下简称“祝注”:子——这里做意动词用,意为“把……当做亲生子”。)诗中是说周武王按时到各地巡狩,上天该会把他当做儿子来护佑。“子之”是名词“子”用作意动,为典型的意动用法。(2)必质其母以为信。(《成公二年》)意思是一定要用他的母亲作为人质来取信。把“以为”式和意动式做一比较,就会发现意动式结构紧凑,句子简练。二、《诗经》和《左传》的含义《诗经》和《左传》的意动用法比较全面,涉及一定数量的词。下边从名词和形容词两个方面进行细述。(一)极王国、明确规定名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宾语位置上的人或事物看成做谓语的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也就是“以之为……”或“把他(它)当做……”之类的意思。如:(1)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小雅·白驹》祝注:金玉——均为意动用法。这句是说别把自己的声音看得如金玉一般宝贵,也就是别惜墨如金,不肯写信通通音问之义。高亨《诗经今注》曰:“毋金玉尔音”,指不要把你的声音看成金玉般的珍贵,不肯多赐教言。)“金”、“玉”是两个名词联合起来用如意动。用“玉”比喻良言的用法在《左传·昭公十六年》也有:“是赐我玉而免吾死也。”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以下简称杨注)曰:“赐我玉谓赐我金玉良言。”(2)匪疚匪棘,王国来极。(《大雅·江汉》祝注:极——准则。这里用作动词,意为“以……为准则”。本句意为“来极王国”。)两句的意思是:(周宣王命令召虎:你负责开辟四方,并且精心治理新开的淮夷疆土。)不要心急不要发愁,拿中原的办法作为准则,作为制度。“极王国”就是“以王国为极”,“极”为名词用如意动。(3)辟尔为德,俾臧俾嘉。(《大雅·抑》祝注:辟——法。这里作意动词用,意为“以……为法”,即效法、学习。)“辟尔为德”意思是在修养道德方面,人们把你作为榜样。“辟”是名词用如意动。《诗经》名词用作意动出现5次(不包括“王欲玉女”),涉及6个词(包括前面的“子”和后面的“仪”、“刑”)。再看《左传》的例子:(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僖公三十年》)杨注:鄙远,以远地为其边鄙也。)“越国以鄙远”是说秦国越过一个国家(晋国),以辽远的郑国作为边邑。(2)初,戎朝于周,发币于公卿,凡伯弗宾。(《隐公七年》杨注:弗宾者,不以贵宾待之也。)“弗宾”等于说“不宾之”,也就是“不以之为宾”。(3)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襄公二十四年》自考教材注:病之:把这件事看作忧患。病:患,用作意动。)(4)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僖公七年》杜预注:我不以女为罪衅。)“疵瑕”本来指玉器上的瘢痕,比喻罪衅,即罪行、过恶。(5)叔孙氏臣其子弟。(《昭公五年》杨注:臣者,仍以为奴隶兵。沈玉成《左传译文》——以下简称沈译:叔孙氏让壮丁作为奴隶。)“臣”,指奴隶。(6)小人耻失其君。(《僖公十五年》杨伯峻等编《春秋左传词典》:耻——以为耻。)(7)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修之?(《襄公二十九年》杨注:不德,不自以为德也。)(8)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僖公三十年》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以下简称王注:以郑为东面的疆界。封,疆界,用如动词。)(9)夫子将有异志,不君1君矣。(《昭公十七年》孔颖达疏:“不君君矣”……刘炫云:乃是不复以君为君矣。沈译:他不把国君当成国君了。)(10)鲁人辱之。(《成公十年》杨注:辱之,以此为耻辱。)(11)大子羞之。(《定公十四年》沈译:太子感到羞耻。)(12)不如吾闻而药之也。(《襄公三十一年》王注:……把他当作苦口良药。药,用如动词,以……为药。)(13)吾与之同罪,非义之也,将何见焉?(《文公七年》沈译:非义之也——并不是认为他有道义。)(14)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征兰乎?(《宣公三年》杨注:征兰,以兰为信物也。关永礼主编《白话十三经》——以下简称关译:敢请用兰花作为凭证。)(15)归之而质其大子,必得大成。(《僖公十五年》沈译:质其大子——用他的太子作为人质。)(16)孙桓子还于新筑,不入,遂如晋乞师。臧宣叔亦如晋乞师。皆主谷阝献子。(《成公二年》杨注:两卿皆以谷阝克为主人。)(17)宋祖帝乙,郑祖厉王,犹上祖也。(《文公二年》杨注:宋以帝乙为祖,郑以厉王为祖。)以上名词“鄙、宾、病、疵、瑕、臣、耻、德、封、君1、辱、羞、药、义、征、质、主、祖”用如意动。《左传》名词用作意动出现的次数比《诗经》多了许多,涉及18个词。(二)不神剑以色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语主观上认为这个形容词后面的宾语带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1)遵大路兮,掺执子之兮。无我恶兮,不故也。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寿鬼兮,不好也。(《郑风·遵大路》祝注:恶——讨厌、憎恶。我,“恶”的宾语,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无我寿鬼兮——不要认为我丑陋而嫌弃我。)“寿鬼”与“酉鬼”为古今字,“酉鬼”与“丑”是繁简字。“无我丑”是否定句中宾语前置,意为“无丑我”。“丑”是形容词用如意动。上面一章的“无我恶兮”用法和意思应该跟“无我丑兮”相同。郑玄《毛诗笺》云:“寿鬼亦恶也。”《赵策三》:“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纣以为恶,醢鬼侯。”句中的“好、恶”(即“美、丑”)相对,说明“恶、丑”同义。(2)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桧风·隰有苌楚》祝注:乐——用如意动,以某某为乐,这里有羡慕之意。)“乐子之无知”就是“以子之无知为乐”,“乐”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第二、第三章有两句用法相同:“乐子之无家”、“乐子之无室”。(3)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大雅·皇矣》祝注:大——形容词,这里作意动词用,意思是“以……为大”,即“崇尚”。)“以”是“与、和”的意思。“不大声以色”即“不以音乐和美色为大”,也就是不崇尚音乐和美色。形容词“大”用如意动。《诗经》形容词用作意动出现8次(包括后面的“既不我嘉”并重复1次),涉及5个词(包括后面的“嘉”)。再看《左传》的例子:(1)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僖公二十三年》自考教材:安之:安于这样的生活,就是说不想走了。安:用作意动,以……为安。)(2)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僖公二十三年》自考教材:卑我:轻视我。卑:低贱,这里用作意动。)(3)辟君之执事,以陵我小国。(《哀公七年》杨注:“杜注:‘辟,陋。’谓以吴君为浅陋、鄙陋。”)(4)晋中行穆子败无终及群狄于太原,崇卒也。(《昭公元年》关译:崇卒也——这是由于重视步兵的缘故。)“崇”有高、重要的意思。“崇卒”是认为卒(步兵)重要。(5)戎狄荐居,贵货易土。(《襄公四年》杨注:贵与易为反义词,贵重,轻贱。重视财货,轻视土地。)(6)郑人围许,示晋不急君也。(《成公九年》杨注:郑成公为晋拘留,郑故意向晋表示,不以其君被执为急务,尚有心力用兵围许。)(7)《鹿鸣》,君所以嘉寡君也,敢不拜嘉?(《襄公四年》)嘉:善,美好。嘉寡君:以寡君为嘉。(8)杞文公来盟。书曰“子”,贱之也。(《襄公二十九年》)贱之:以之为贱。(9)今王子颓歌舞不倦,乐祸也。(《庄公二十年》沈译:乐祸——这是以祸患为高兴。)(10)齐人立敬仲之曾孙燕阝,良敬仲也。(《襄公二十九年》杜预注:良犹贤也。沈译:这是认为敬仲贤良。)(11)棠公死,偃御武子以吊焉。见棠姜而美之,使偃取之。(《襄公二十五年》沈译:见棠姜而美之——崔武子看到棠姜觉得她很美。)(12)不言出奔,难之也。(《隐公元年》关译:难之也——因为史官下笔时感到为难。)(13)自是晋人轻鲁币,而益敬其使。(《襄公十四年》关注:从这时开始晋国人轻视鲁国的礼物而更加敬重它的使者。)(14)公然之。(《襄公二十三年》关译:公认为他说得对。)然:是,对。(15)华臣弱皋比之室。(《襄公十七年》杨注:弱,以为弱。)(16)君子是以善鲁庄公。(《庄公八年》)善:善良,美好;这里是“以为善”之意。(17)鲍先入晋地,士鲂御之,少秦师而弗设备。(《襄公十一年》杨注:少秦师——以秦军为少。沈译:认为秦军人少。)(18)莫敖狃于蒲骚之役,将自用也,必小罗。(《桓公十三年》杨注:小,犹言轻视。)(19)幸灾,不仁。(《僖公十四年》杨注:以他人之灾为己之幸,非仁爱之道。)幸:幸福,幸运。(20)吴乘我丧,谓我不能师也,必易我而不戒。(《襄公十三年》杨注:易,轻视。)(21)张尤之,曰:“必有故。”(《昭公二十一年》杨注:“尤,怪赐之厚。《小尔雅》云:‘尤,怪也。’”沈译:张感到奇怪。)(22)鲁弱晋而远吴。(《哀公七年》杨注:弱、远皆动词——笔者按:应为形容词——意动用法,谓以晋国为弱,以吴国为远。)(23)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昭公元年》沈译:后帝不臧——帝尧认为他们不好。)臧:善良,良好。(24)书曰“公子遂”,珍之也。(《文公八年》杜预注:珍,贵也。沈译:《春秋》称他为“公子遂”,这是表示重视他。)(25)邾黑肱以滥来奔。贱而书名,重地也。(《昭公三十一年》沈译:重地故也——这是由于重视土地的缘故。)重:分量大,重要、重大。(26)畏君之威,听其政,尊其贵,事其长,养其亲。(《昭公元年》)(27)牟夷非卿而书,尊地也。(《昭公五年》)尊:高贵,重要。以上形容词“安、卑、辟、崇、贵、急、嘉、贱、乐、良、美、难、轻、然、弱、善、少、小、幸、易、尤、远、臧、珍、重、尊”用如意动。《左传》形容词用作意动出现的次数比《诗经》多了很多,涉及26个词。(三)《汇编古代汉语大词典》、《周书》所引旨议者为“和事”动词用作意动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由于宾语而产生谓语的某一主观感觉之类的意思。《左传》有动词的意动用法,但是极少。《诗经》没有。这是它们明显的差别。如:(1)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襄公二十四年》沈译:侨也惑之——侨对这种情况感到迷惑。胡裕树主编《新编古今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胡典:惑:<动>迷惑;不解。)惑之:以之为惑,因之产生(或感到)迷惑。(2)《周书》所谓“庸庸祗祗”者,谓此物也夫。士伯庸中行伯,君信之,亦庸士伯,此之谓明德矣。(《宣公十五年》杜预注:庸:用也。胡典:庸:<动>用。杨注:此庸字为动词意动用法。沈译:士伯庸中行伯——士伯认为中行伯为可以任用。)《左传》动词用作意动只出现2次,涉及2个词(“惑”和“庸”)。综上所述,《诗经》的意动用法共出现13次,涉及11个词。这种情况基本合于王力在《汉语史稿》中阐明的这一说法:在较早的史料《诗经》中意动用法“甚为罕见”。《左传》的意动用法出现的次数比《诗经》多了很多,涉及46个词,也比较接近王力的说法。三、《诗经》的意思是使用方法的特点与《左传》相比,《诗经》的意动用法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不我嘉的句类如:(1)既不我嘉,不能旋反。……既不我嘉,不能旋济。……(《风·载驰》祝注:不我嘉——即不以我的主张为善。嘉——善。郑玄《毛诗笺》:言许人尽不善我欲归唁兄。)“不我嘉”是意动用法,采用古汉语特定的句法——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因此“不我嘉”即“不嘉我”。在本篇诗中这种句式与用韵无关。而在《遵大路》中也有同样的句式“无我恶”与“无我丑”,却与押韵有关。第一章:路,铎部;、恶、故,鱼部——鱼、铎通韵。第二章:手、丑、好,幽部。意动用法采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句式,在散文中是见不到的或极罕见的,《左传》仅仅出现过1次——“不女疵瑕”(即“不疵瑕女”)。(二)“度也”、“法也”与“仪刑”在意动用例中有同义词或同类词连用的现象。如:(2)仪刑文王,万邦作孚。(《大雅·文王》祝注:仪刑——法度,标准。仪——象。刑——法。这里“仪刑”作意动词用,意为“把……当作法度”,即“取法”、“效法”。)实际上“仪”也有法度、准则的意思。《说文·人部》:“仪,度也。”段玉裁注“度,法制也。”徐锴系传:“度,法度也。”《国语·周语下》:“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轨仪也。”韦昭注:“仪,法也。”所以“仪刑(文王)”是同义名词连用,用如意动。而《小雅·白驹》“毋金玉尔音”的“金”、“玉”都指珍贵的东西,是同类名词连用,用如意动。这种现象,在散文中也是见不到的或极为罕见的。《左传》也只出现过1次——“不女疵瑕”。“疵”本是小病,“瑕”本是玉上斑点;都可以引申为缺点、过错。是同类名词连用。笔者撰写此文时对《诗经》的使动用法作了进一步的统计:使动用法共出现129次,涉及73个词。因此从数量上看,使动用法如子夜繁星,意动用法则寥若晨星。《左传》的使动用法涉及180多个词,相比之下,意动用法的数量也是少的。从涉及的词这个角度看,《诗经》的意动用法的数量,不及《左传》的四分之一。四、值得研究的问题(一)适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自动化中的智能优化算法考核试卷
- 人事行政培训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考核试卷
- 公司合并与收购的财务税务考虑考核试卷
- 森林改培与城市森林绿化考核试卷
- 梨花绘画课件教学课件
- DB11T 714.2-2010 电子政务运维服务支撑系统规范 第2部分:符合性测试
- 负反馈课件教学课件
- 食堂员工培训计划方案
- 《过秦论》培训课件
- 业务人员法律知识培训
- 江西省萍乡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 2023年贵州黔东南州州直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
-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测试(二)(期中) 英语 含答案
- 4S店展厅改造装修合同
- 送货简易合同范本(2篇)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高职)智能财税
-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
- 某小区住宅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3-4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2024年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六三制)科学全册知识点
- 小学数学计算专项训练之乘法分配律(提公因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