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与学科课程方案的研制温州课件_第1页
学科建设与学科课程方案的研制温州课件_第2页
学科建设与学科课程方案的研制温州课件_第3页
学科建设与学科课程方案的研制温州课件_第4页
学科建设与学科课程方案的研制温州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建设与学科课程方案的研制(温州)学科建设与学科课程方案的研制(温州)一、关于学科的一般概述1.学科概念学科是由一群学者以及学者们依赖于一定物质基础围绕知识进行的创造、传递、融合与应用的活动所组成的组织系统,是一个实在存在的具有组织形态的学术组织系统。“教学的科目”、“学问的分支”、“学界或学术的组织”是学科的三个基本要素。一、关于学科的一般概述2.学科分类在我国学科门类划分历经了四个阶段:(1)198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共划分了10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2)1983年12月国务院批准,共划分了11个学科门类(增加了军事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

2.学科分类2.学科分类2.学科分类(3)1997年6月国务院批准,共划分了12个学科门类(增加了管理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学科门类下分一级学科:88个。一级学科又下分二级学科:381个。2.学科分类(3)1997年6月国务院批准,共划分了12个学科门类(增(4)2011年3月国务院批准,共划分了13个学科门类(增加了艺术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下设110个一级学科。二级学科自主设置。2.学科分类(4)2011年3月国务院批准,共划分了13个学科门类(增学校的专业,是以学科为依托,根据社会职业分工的需要,分门别类进行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或者说,专业是学科及其分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结合点或交叉点。一级学科对应本科教育中的“专业类”,二级学科对应本科教育中的“专业”。但人们通常称其为学科专业,只有在本科生专业目录中大类之下的分类才通称其为专业。3.专业3.专业(1)概念内涵不同。学科是指对知识的分类,而专业则是指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2)目标不同。学科的核心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基本特征是学术性,以学科研究的成果为目标。专业则以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为己任,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3)构成要素不同。专业的构成要素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而学科的构成要素是知识单元,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学科与专业的区别(1)概念内涵不同。学科是指对知识的分类,而专业则是指课程的(4)划分原则不同。学科的划分,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发展逻辑,因而形成树状分支结构。而专业,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求来设置的,不同领域专门人才所从事的实际工作,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专业就组织相关的学科来满足,专业以学科为依托,有时某个专业需要若干个学科支撑。——学科与专业的区别(4)划分原则不同。学科的划分,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发展逻辑,(5)从发展变化而言,学科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专业则是相对易于变化的。学科是科学研究发展成熟或较为成熟的产物,称一个研究范围为一门学科,是基于普遍接受的方法和真理。而专业则是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新的专业不断涌现,而老的专业不断被更新或淘汰等。——学科与专业的区别(5)从发展变化而言,学科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专业则是相对易(1)学科与专业是一种交叉的关系(2)学科与专业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关系(3)学科和专业的联系主要是以课程为中介来实现的——学科与专业的联系

——学科与专业的联系学科群是由一级学科之间或者是一级学科下面各个二级学科互相融通、协作而形成的。学科群由主体学科、基础学科、通用学科和相关学科群构成,它是指在一定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下互相支持和相互促进的学科“集团军”,是以若干个“学科群”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力量为支撑。4.学科群4.学科群二、学科建设概述学科建设是指以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条件建设、社会服务等为内容的一项系统工程建设的过程。1.学科建设规划类型学校要做好三个规划:学校发展规划;学科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二、学科建设概述学科建设是指以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学校发展规划通过学科建设得以实现;校园建设规划必须考虑学科发展需要,学科规模、层次的定位都应在校园建设规划中得以充分的体现和保障。确立学科建设的分期分层目标分期规划:分近、中、长期三个阶段制定,第一阶段是5年;第二阶段是10年;第三阶段是15年。分层规划:第一层院系学科建设规划;第二层学校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第三层省和国家级的重点学科建设规划。1.学科建设规划类型学校发展规划通过学科建设得以实现;校园建设规划必须考虑学科发——学校学科现状的分析——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学科建设内容——学科建设措施——学科建设资金保障2.学科规划内容——学校学科现状的分析2.学科规划内容学科群的组成应当体现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坚持“六个有利于”:▲有利于开展多学科的技术联合和知识的交叉渗透及优势互补,促进和提高学术水平;▲有利于发挥各学科的科研之长及联合协作攻关,提高科研成果等级;▲有利于发挥学科群体中的软、硬件的效能,扩大学生培养规模和提高培养质量;▲有利于国家和地方经济服务重大科研项目的申报;▲有利于学校教学和科研整体水平的提高。3.学科群规划学科群的组成应当体现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坚持“六个有利于”:3队伍建设研究方向的凝炼高质量人才培养科研平台与研究基地建设高层次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研究4.学科建设的核心4.学科建设的核心学科基地建设学科基地申报学科基地建设学科基地申报为了推进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建设,促进我省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在学校自愿申报、市教育局推荐的基础上,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评审与推荐,省课改办批准确定了50所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培育学校。2013年7月22日,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培育学校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全省50所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培育学校校长与学科教研组长参加会议。省教育厅基教处方红峰副处长宣布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培育学校名单,省教育厅教研室缪水娟主任介绍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培育学校工作方案。学科基地建设为了推进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建设,促进我省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学科基地建设韩平副厅长出席会议,并对学科基地培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强调校长是学科基地培育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强化机制建设,精心谋划,精心实施。希望通过若干年建设,促进学科课程体系、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特色的形成,为学科课程建设提供可供推广的经验,将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培育学校建设成为高质量的学科基地、学科教师的培训基地,培养一批全省具有影响力的学科领袖。学科基地建设韩平副厅长出席会议,并对学科基地培育工作提出了明学科建设与学科课程方案的研制温州课件学科建设与学科课程方案的研制温州课件三、浙江省高中课程改革的相关背景1.浙江省高中课改的深入——五个研究专题(后三个为预设)(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1)学校课程顶层设计与学校个性化发展研究(2012.9一2013.12)(4)课程建设的制度与管理研究(2015.1一2015.8)(5)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2015.1一2015.8)(2)学习力与学科课程建设研究(2013.4一2014.12)(3)校本课程设计与教育资源的开发(2014.9一2015.5)三、浙江省高中课程改革的相关背景1.浙江省高中课改的深入—三、浙江省高中课程改革的相关背景2.前期的研究基础三次全国性学术会议(1)2013.04北京会议(启动)第一次正式提出“学习力”概念及结构(24所省实验基地校出席)。

(2)2013.12厦门会议(有一定进展)会上数学、物理、化学学科专家提出学科学习力的初步设想。

(3)2014.05河南会议(有重要突破)

14个大会主报告,16个分组专题研讨,12位大会发言,54万字的会议研究报告文集。三、浙江省高中课程改革的相关背景2.前期的研究基础三、浙江省高中课程改革的相关背景2.前期的研究基础近三十余次小型学科学术研讨会

(1)2013.6杭州会议9个学科基地校报告,7位学科专家报告,并确定了研究运作方式。(2)2013.10-119个学科课程建设研讨会.夯实根基,形成思路:英语(效实中学)数学(镇海中学)政治(镇海中学)物理(效实中学)历史(浙师大附中)地理(春晖中学)语文(湖州中学)化学(杭二中)生物(二中)三、浙江省高中课程改革的相关背景2.前期的研究基础3.学习力(1)学习力的定位学习力是学生的生长力(活力,能量)。学习力是有饱满生命能量与活力的学习力量;学习力是能量概念,不是品质概念。(裴娣娜,2013)三、浙江省高中课程改革的相关背景不同于持续力差的学科学习能力,也不同于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持续生成、持续生长和持续发展。

3.学习力三、浙江省高中课程改革的相关背景3.学习力(2)学习力三层次六要素结构诠释第一层次:人的基本素质(三要素)知识与经验、策略与反思、意志与进取

三、浙江省高中课程改革的相关背景第二层次:实现人的发展两个基本路径实践与活动、协作与交往

第三层次:人发展的最高境界

批判与创新

3.学习力三、浙江省高中课程改革的相关背景(2)学习力三层次六要素结构诠释三、浙江省高中课程改革的相关背景(2)学习力三层次六要素结构诠释(2)学习力三层次六要素结构诠释三、浙江省高中课程改革的相关背景(2)学习力三层次六要素结构诠释四、基于学习力的学科课程纲要形成提升学科学习力的

学科课程纲要基本框架建立适合学生创新潜能培养的学科课程体系和支持系统构建基本思路四、基于学习力的学科课程纲要形成提升学科学习力的

学科课程建设机制的具体工作步骤按学校办学水平进行学科课程纲要的设计四、基于学习力的学科课程纲要

提出明确的撰写学科课程建设纲要的工作步骤(7)完成提升学科学习力指导纲要(3)基于典型个案调查的学科学习力生成方式研究(2)学科学习力发展目标的确定(1)学习力研究视野下学科发展的文献与现状调研(6)形成提升学科学习力的课堂教学改革机制(5)构建学科学习力的要素及结构(4)清理和分析课标的知识点、能力点……形成由纵横两条线组成的立体网络机制学科课程建设机制的具体工作步骤四、基于学习力的学科课程纲要纲要的编写的7个问题基于对学科课程建设中的7个问题,在研究思考基础上形成编写体系。(1)学科课程发展水平及特色估计(2)学科课程构建的核心主题(3)学科课程构建的基本思路(4)学科课程内容的设计(5)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和举措(6)学科课程教育资源的开发(7)教师团队的建设纲要的编写的7个问题基于对学科课程建设中的四、学科课程纲要构建基本思路和文本格式(1)学科课程发展水平及特色估计特别是:对该学科应解决问题的判断例如:我国英语学科课程建设(1)缺乏语言环境;(2)语言思维转换;(3)东西方文化差异与语言理解。(学校改革思路举措的定位)四、学科课程纲要构建基本思路和文本格式(1)学科课程发展水平

什么是数学?

中央电视台在配合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而制作数学传播节目时所作的公众问答调查反映,数学在大多数公众的心目中是一堆数字和公式,是抽象、深奥的符号,对于公众来说甚至是“神秘”的代言词。

正文其实早在1893年美国学者Heppel在改进几何教学协会会议上宣读的一篇论文中曾引用下面这段诙谐的诗句来说明当时学生心目中的数学:如果又一场洪水爆发,请飞到这里来避一下,即使整个世界被淹没,这本书依然会干巴巴。

什么是数学?

正文其实早在1893年美国学者Heppel在改进美国数学家柯朗在《数学是什么》中揭示了数学具有两重性的特点。美国数学家柯朗在《数学是什么》中揭示了数学具有两重性的特点。柯朗写道:“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推理和对完美境界的追求。它的基本要素是逻辑和直觉、分析和推理、一般性和特殊性。虽然不同的流派各自强调数学不同的侧面,然而,正是这些相互对立的侧面之间相互渗透和相互辨析,才构成了数学科学的生命力、实用性和崇高价值。”柯朗写道:“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

“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却像是一门试验性的归纳科学。”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什么是数学?什么是数学?数学是一门演绎科学。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数”与“形”。与其他基础科学相比,数学最重要的特征是其研究对象的抽象性,它决定了数学的其他特征,并使它区别于自然科学。数学研究对象的抽象性又决定了数学的演绎性什么是数学?什么是数学?数学是一门演绎科学。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数学是什么数学是发现还是发明?数学是经验的还非经验的?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数学为人类历史文化中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语言、文化在这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上帝如何创造世界?

数学是什么数学是发现还是发明?数学是什么数学是发现还是发明?数学是经验的还非经验的?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数学为人类历史文化中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语言、文化在这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数学是什么数学是发现还是发明?构建基本思路和纲要文本格式(2)学科课程构建的核心主题

学会自我论证(目前是逻辑论证)数学学科课程构建的核心主题为数学思维活动。数学教育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或者,我们可以把核心主题归结为八个字:问题解决、思维发展。(当然,这里是解决数学问题、发展数学思维。)构建基本思路和纲要文本格式(2)学科课程构建的核心主题

数学学科课程构建的

核心主题为数学思维活动观点:“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学与教”①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②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③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学与教。④数学教学的质量取决于学生思维的参与程度。数学学科课程构建的

核心主题为数学思(3)学科课程构建的基本思路(数学)问题驱动(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思维引领(抓数学思想方法)变式训练(中国数学教学的优良传统)文化浸润(更全面的认识数学、理解数学、喜欢数学)(3)学科课程构建的基本思路(数学)纲要的编写的7个问题(4)学科课程内容的设计(重点、难点)课程核心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处理降低内容“难度”和扩展知识面“广度”的关系通过知识模块重组、内容合并与增删,提高教学质量。纲要的编写的7个问题构建基本思路和纲要文本格式(5)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和举措(重点、难点)学校高位办学理念在课堂教学的体现探索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和策略(挖掘本学科教师教学特色)教学进程的设计(透视教师对学科本质的理解)教学活动类型——独特的学习活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学习方式的变革学校1一2门精品课的建设(示范引领)构建基本思路和纲要文本格式(5)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和举措((5)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和举措

学校高位办学理念在课堂教学的体现

与学校的办学理念与育人目标结合起来,有自己的特色。在学校课程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来搭建数学的学科群。思考如何发挥本校教师的优势,体现课堂教学的特色?(5)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和举措

学校一则视频案例技术改变课堂——《孩子们的桥》一则视频案例技术改变课堂——《孩子们的桥》构建基本思路和纲要文本格式(6)学科课程教育资源的开发数学教学资源开发的几个维度:科学教育维度(1)数学教材内容的拓展(2)数学名题(3)展现与数学教材不一样的数学应用教育维度(1)其他学科中的数学(2)身边的数学:学校场景中的数学,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游戏活动中的数学构建基本思路和纲要文本格式(6)学科课程教育资源的开发数学教学资源开发的几个维度人文教育维度(1)数学家生平(2)对数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3)文学中的数学(4)文化生活中的数学美学教育维度:美观、美好、美妙、完美数学教学资源开发的几个维度构建基本思路和纲要文本格式(7)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术称号结构分析(与年龄结构合理、以中青年为主的高学历的学术研究团队构建目标的差距)教师发展需求调查:一定级别的职称,一定级别的教育教学竞赛获奖,一定级别的公开课、研究课,公开发表论文,参与一定级别的课题研究教师成长目标与规划

教研组长和首席教师提升目标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优秀教师典型实施措施,途径方法构建基本思路和纲要文本格式(7)教师队伍建设历史ⅱ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资料精品课件欢迎使用历史ⅱ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资料精品课件欢迎使用学科建设与学科课程方案的研制温州课件学科建设与学科课程方案的研制温州课件学科建设与学科课程方案的研制温州课件[自读教材·填要点]一、铁路,更多的铁路1.地位铁路是

建设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2.出现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

至胥各庄铁路建成通车。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落成。交通运输开平[自读教材·填要点]一、铁路,更多的铁路交通运输开平

3.发展(1)原因: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

。②修路成为中国人

的强烈愿望。(2)成果:1909年

建成通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4.制约因素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修筑权救亡图存京张铁路3.发展修筑权救亡图存京张铁路

二、水运与航空1.水运(1)1872年,

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2.航空(1)起步:1918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

。(2)发展:1918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

”;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轮船招商局水上飞机筹办航空事宜处二、水运与航空轮船招商局水上飞机筹办航空事宜处三、从驿传到邮政1.邮政(1)初办邮政:1896年成立“大清邮政局”,此后又设

,邮传正式脱离海关。(2)进一步发展: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

。邮传部万国邮联大会三、从驿传到邮政邮传部万国邮联大会2.电讯(1)开端:1877年,福建巡抚在

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2)特点:进程曲折,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30年代情况才发生变化。3.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1)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

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2)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3)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

。台湾出行方式多姿多彩2.电讯台湾出行方式多姿多彩[合作探究·提认知]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下图是朱开山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合作探究·提认知]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提示: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近代的小火轮、火车同时使用)。

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社会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串点成面·握全局][串点成面·握全局]学科建设与学科课程方案的研制温州课件

一、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1.原因(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中国社会发展。(2)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3)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一、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2.特点(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3.影响(1)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2)消极影响: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2.特点1.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10年盈和,成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之势”。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 (

)A.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B.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D.使李鸿章转变为民族资本家1.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10年盈和,成解析:李鸿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不是具体以某个企业的创办为标志;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但是并未能阻止其侵略。故B、C、D三项表述都有错误。答案:A解析:李鸿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洋务运动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1)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2)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2.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 (

)A.电话B.汽车C.电报 D.火车解析:从“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可推断为火车。答案:D2.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学科建设与学科课程方案的研制温州课件[典题例析][例1]

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

)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B.洋人发明的火车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典题例析][例1]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解析]由材料信息“19世纪七十年代,由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可判断最有可能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答案]

C[解析]由材料信息“19世纪七十年代,由江苏沿江居[题组冲关]1.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是(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C.轮船运输 D.航空运输解析:根据所学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具有打破外轮垄断中国航运业的积极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权利。据此本题选C项。答案:C[题组冲关]1.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是2.右图是1909年《民呼日报》上登载的一幅漫画,其要表达的主题是(

)A.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B.西方国家学习中国文化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西方八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2.右图是1909年《民呼日报》上登载的解析: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各国举的灯笼是火车形状,20世纪初的这一幅漫画正反映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B项说法错误,C项不能反映漫画的主题,D项时间上不一致。答案:A解析: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各国举的灯笼是火车形状,20世纪初的学科建设与学科课程方案的研制温州课件[典题例析][例2]

(2010·福建高考)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快捷,故选A。[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