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市城区大众健身志愿服务现状调查及激励对策研究11000字(论文)】_第1页
【S市城区大众健身志愿服务现状调查及激励对策研究11000字(论文)】_第2页
【S市城区大众健身志愿服务现状调查及激励对策研究11000字(论文)】_第3页
【S市城区大众健身志愿服务现状调查及激励对策研究11000字(论文)】_第4页
【S市城区大众健身志愿服务现状调查及激励对策研究11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市城区大众健身志愿服务现状调查及激励对策研究目录TOC\o"1-3"\h\u101261前言 前言1.1研究背景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社会稳定、提升社会文明和公民素质最深层次的力量。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志愿服务的发展与建设,明确了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作为全民健身的重要内容,其对提升全民健身水平和效果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2009年以来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多个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开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指导。因此在和谐、互助、奉献等社会价值理念的引导下,进一步发展、完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必将成为全民健身可持续发展战略乃至我国“十四五”规划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襄阳市城区近年来在全民健身的热潮下,其大众健身志愿服务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激励机制不健全、队伍建设不完善等方面,阻碍了襄阳市城区大众健身志愿服务的发展。因此,本文对襄阳市城区大众健身志愿服务进行研究,调动全民健身志愿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志愿者的效能,为全民健身事业服务,扩大全民健身科学指导服务供给,实现全民健身向全民健康发展。有助于培养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意识,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1.2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文通过对襄阳市城区大众健身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和整体现状进行梳理,客观反映襄阳市城区大众健身志愿服务的全貌。根据现状研究的结果,运用公共服务和志愿服务的相关理论工具,总结襄阳市城区大众健身志愿服务体系的特点、经验,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将志愿服务的理念与做法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有机结合,为襄阳市完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体系提出对策构想。首先,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背景下,将志愿服务与公共体育服务的研究结合起来,探讨志愿服务的形式如何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发挥其自有的优势,从而提升公共体育服务的水平。其次,通过研究襄阳市城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模式,解答如何处理目前全国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出现的相关问题,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最后,对襄阳市城区大众健身志愿服务进行研究,符合提升襄阳市城区全民健身事业水平的需要,同时也与襄阳市体育事业新周期的目标内涵相契合,对襄阳市公共体育服务今后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1.3文献综述1.3.1国内研究现状1.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现状分析部分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张万(2016)以志愿失灵为视角进行切入,从资金、组织、机制等方面剖析了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中存在的志愿失灵现象,并提出了相应消解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志愿失灵的对策,包括加强资金支持和组织资金募集能力、重新梳理政府与全民健身志愿组织之间的关系和定位、完善相关制度等。卢志成等(2013)立足于创新社会管理背景,对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的内涵、类型及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的核心内容在于组织建设、组织管理和组织服务这三方面内容。2.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队伍建设于善旭(2018)、金忠林(2019)、胡雪妍(2020)等学者从志愿队伍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体着手,认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实际服务的过程中社会体育指导员自身专业素养的不足、相关部门和单位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突出,需要通过扩充队伍力量、制定奖惩制度培养其责任心、优化沟通渠道、扩宽筹资渠道等措施并举。其中于善旭提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中,要“跳出体育看体育”,将其放入全国志愿服务体系的整体格局中审视,让社会体育指导员更好地融合进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体系中,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李璟圆,罗军(2019)研究了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中的运动员群体,认为目前我国优秀运动员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中具有专业强、效应好、热情高等明显优势,但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如配套政策法规不完善;缺乏专门的组织领导和统筹管理;现代化的管理水平不到位等,制约了运动员群体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中发挥的效果。3.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体制与机制宋琳(2017)对我国全民健身志愿者培训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应充分借助社会各级组织的力量,使其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对象多元化发展;完善培训运行机制,优化各个环节;借鉴国外经验;强化法律建设,保障志愿者权益。程丽平等(2014)对志愿者激励机制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志愿者激励的原则包括公平原则、区别对待原则、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和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志愿者激励方式包括自我激励、组织激励、社会激励和政府激励四个层次,探索多元化的激励方式能够推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化发展。王茜等(2017)从个人、政府、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了其在提供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保障中的作用和方式,构建了“个人—政府—社会”三方联动保障机制。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学者对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相关内容的研究数量非常之少,主要研究成果也是分散的、不成体系的,留有大片的研究空白。后续亟需从宏观上对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进行整体把握,形成系统化的体系结构理论;中观上需要对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进行展开研究,如明确体系建设的主体和路径等;微观上需要对各体系中的相关指标进行具化研究,使之能够细化落实可操作。1.3.2国外研究现状志愿者是体育活动和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服务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也感染了参与活动的大众。澳大利亚每年大约有180万人参与体育志愿活动,在运动和身体活动服务上投入1.58亿小时,实现55亿美元的经济收益,当地政府帮助志愿者组织招募、培训和表彰志愿者,为志愿者提供带薪的社区岗位。日本从制度层面激励志愿者,如《文部大臣表彰制度》、《体育功劳者表彰制度》等,从精神层面激励志愿者。俱乐部还为他们提供补贴,取得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指导员每次3149日元,没取得资格的指导员每次1602日元。韩国政府通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形式,向大众提供免费的体育服务,只要8人以上就可申请大众体育指导员的上门服务,大众体育指导员每小时可获得6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60元)报酬,均由政府负责支付。英格兰发布的“活力国家中的志愿活动战略2017—2021”,通过多种形式来回报志愿者,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通过向志愿者提供大型赛事的门票来感谢和激励优秀志愿者,如2015年橄榄球世界杯中,只要俱乐部或者志愿者组织参与招募,就可获得一个“金票”名额,扩大志愿者的招募范围,激励志愿者的参与。德国体育俱乐部发展比较成熟,但其正常运营离不开志愿者的参与,俱乐部中大约有170万个志愿者岗位,服务内容包含了教练、练习指导员、裁判员、临时性志愿服务、车辆调度、维修工作等。在对志愿者的激励方面,俱乐部采取了多种措施,用于留住志愿者,包括通过个人别谈话的方式鼓励志愿者,组织各种活动来增强凝聚力,赋予志愿者招募新志愿者的权利,向志愿者提供培训机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刺激激励志愿者,如减免会费、承担装备费用等。俱乐部中设有付薪岗位,主要领导岗位,在管理、训练、比赛组织、技术等方面也出现了支付薪酬的岗位,为志愿服务发展提供各种支持。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本文以襄阳市城区大众健身志愿服务为研究对象,以我国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发展为研究背景,分析襄阳市城区大众健身志愿服务事业对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意义、作用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就如何改进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使其能够更好地推动新阶段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提出意见和对策。2.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知网等网站查询有关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相关文献,学习整理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2、调查访问法:主要通过对全民健身组织和志愿者进行交流,进一步对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情况进行了解,了解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现状问题和影响因素。3、问卷调查法:收集相关的数据支撑论文的真实性,对全民健身组织和志愿者进行调查。3襄阳市城区大众健身志愿服务现状3.1襄阳市城区大众健身志愿服务制度建设情况3.1.1襄阳市城区大众健身公共服务的发展方向在全民健身新周期中,《襄阳市大众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结合上一周期的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对襄阳市城区大众健身事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激发社会组织参与到全民健身事业中,提升全民健身水平,丰富供给主体;大力弘扬体育健身文化,营造全民健身氛围,提升民众体育健身的意识;突出落后区域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注重均等化供给;形成全民健身与其它社会事业展开良性互动,融入“健康中国”战略中。可以看到,襄阳市城区大众健身事业将更加注重“质”的改善,强调民众个体切实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同时注意培养民众的健身意识。这与过去将建设重点放在场地设施的建设与扩大非常不同,这也就决定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必须多元化,才能普遍满足居民的需求,如果仅靠政府部门一个主体,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无法完成新周期全民健身事业的目标。对此,襄阳市可以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根据襄阳市城区本地民众的健身需要,发动志愿者深入到民众身边,为其宣传科学的体育健身意识和观念,以志愿者个人的运动经验感染身边的群众养成定期参与健身运动的习惯。在《襄阳市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第四章“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中明确提到,要壮大群众体育组织,实现体育社会组织全覆盖,广泛开展等体育志愿服务,实现常态化。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在襄阳市城区的开展,为襄阳市城区的体育事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为一些长期以来未能得到显著改善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改进思路,在提升民众锻炼意识、促进区域均等化、丰富全民健身活动类等方面效果尤为突出。3.1.2襄阳市城区大众健身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襄阳市城区大众健身志愿服务活动最早开始于2012年,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在襄阳市城区的发展经历了几次重要的转变。对襄阳市城区大众健身志愿服务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襄阳市城区体育行政部门在将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落地到本地时,将长效化发展作为重点,充分释放志愿服务这一形式应有的功能、优势,并结合当地全民健身实际开展情况,从而使襄阳市城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发展走上了一条独特的道路。襄阳市城区大众健身志愿服务发展的转变主要体现在管理组织、志愿服务者、以及志愿服务形式这三个方面上。3.1.3核心管理组织由政府向非政府部门转变在襄阳市城区大众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之初,由襄阳市体育行政部门成立专门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作小组,全权负责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各项工作。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初期,由于活动本身缺乏一定的群众基础和认知度,政府部门通过自身的权威和资源大力扶持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随着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深入开展,由体育行政部门大包大揽的方式不仅会影响志愿服务原本的作用,违背了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初衷,同时政府部门精力有限,难以持续地开展相关活动,致使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无法向长效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在襄阳市城区大众健身志愿服务开展的第二年,襄阳市体育局率先面向体育行政系统,发出“争做群众身边的好体育人”的号召;随后与市志愿系统展开合作,提供志愿服务者的登记注册渠道和平台;在襄阳市志愿服务网站上,由志愿服务者组成的队伍公开志愿服务信息,自此襄阳市城区大众健身志愿服务重新确立了其核心管理组织,专门负责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具体工作。同时,志愿服务队的形成也意味着襄阳市城区大众健身志愿服务活动正式纳入了全市的志愿服务体系中。3.2襄阳市城区大众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3.2.1志愿服务队的成立方式襄阳市各个区县志愿服务队的成立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五种:一是体育行政部门成立志愿服务队,襄阳市城区志愿服务队的兴起最初就源于襄阳市体育局党组率先号召市体育局党员及工作人员参与到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中来,因而才诞生了志愿服务队,一些区县的体育局或文化局也相应号召成立志愿服务队。二是体育协会组织成立的志愿服务队,各地体育协会本身担负着为当地民众提供体育健身指导的职责,然而出于缺乏平台,或与民众之间沟通不畅等原因,一些地区体育协会落实健身指导的效果并不理想,而随着襄阳市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不断发展,品牌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兴起与传播,一些区县的体育协会也开始通过的平台,成立志愿服务队,展开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三是体育爱好者自发形成,一些体育爱好者长期在民众锻炼健身集中的地方免费提供指导服务,志愿服务站就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发展而来,进而吸引了更多有意向为民众提供体育健身服务或热爱特定体育项目的人们组成了志愿服务队。四是企业组织成立的志愿服务队,由企业中有体育运动特长的员工组成带领其它员工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五是高校师生组成的好体育人志愿服务队,这些队伍与其所在的社区建立联系,定期定点为社区居民开展健身指导培训。3.2.2志愿服务队的活动模式各个区县的志愿服务队分别在襄阳市志愿服务网站上登记注册,每个志愿服务队都有固定的队长或联系人作为该队的负责人员,每支志愿服务队都有固定的地址作为队伍内部或开展志愿服务的活动场所。志愿服务队及志愿服务者的基本信息实名公开,既方便民众与其取得联系获得体育健身服务,同时也有利于襄阳市志愿服务的统一管理,发展壮大体育领域的志愿服务事业。表1襄阳市志愿服务队区县分布表表1反映了当前各个区县中志愿服务队的数量情况,在成立了志愿服务队的区县中,80%区县的志愿服务队数量在1-4支这个范围区间内,而剩余的少数区县达到10支队伍左右,个别区县的志愿服务队队伍数量达70支左右。这种两级分化差异,反映出两种不同的志愿组织活动模式。从服务范围以及各个队伍中志愿服务者的数量来看,可以把各个区县的志愿服务模式分为以下两种:第一种是该区县志愿服务队伍较少,有的区县甚至只有一支志愿服务队,而每支队伍的人数相对较多,这种模式下,志愿服务者会根据自己所在的社区或健身活动点就近展开活动,在统一的志愿服务队下组成机动灵活的小型分队,平时的志愿服务活动较为分散,而在当地有大型集中的志愿服务活动展示时,整支志愿服务队会整合到一起,集中为民众提供全民健身服务。第二种模式则是志愿服务者队伍众多,如万州区的志愿服务队达75支,在这种模式下,每支志愿服务队的人数相对较少,但志愿服务活动大多是整支队伍的成员一起展开,在当地开展大型集中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展示活动时,分布在各地的志愿服务队便集合到一起,统一开展志愿服务。襄阳市各个县分布较为分散,而区县面积相对较大,因而志愿服务面临着是否能灵活开展这一问题的挑战,因此,各个区县根据自身情况分别形成了“队伍多人数少”和“队伍少人数多”两种模式。3.3襄阳市城区大众健身志愿者队伍建设情况目前,在襄阳市城区中,有12个区县已成立志愿服务队并在襄阳市志愿服务网站上登记注册。目前襄阳市登记注册的志愿服务队数量达146支,经过分层抽样后,本文对156名志愿服务者展开了问卷调查。参与调查的156名志愿者的性别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男性为102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5.4%,女性为54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34.6%。男性志愿服务者的人数明显高于女性,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男性更热衷于体育锻炼,其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本来比女性要高;而最初的志愿服务者是从体育工作系统中发展而来的,其中男性占比也相对较高,因而在志愿服务者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在性别比例上,一直是男性占优。表2襄阳市志愿服务者性别结构一览表志愿服务者的年龄构成情况如表3所示,在参与调查的志愿者当中,除了16-20岁区间没有志愿者,其余年龄阶段的志愿者分布都较为均衡,其中21-40岁阶段的人数最多,占36.5%,有57人;其次是60岁以上的志愿者,占32.7%,有51人,41-60岁区间的志愿者有48人,占30.8%。在参与调查的志愿服务者中,21-40岁区间的人数最多,总体而言年龄分布相对均衡。表3襄阳市志愿服务者年龄分布表表4反映了志愿服务者的职业分布情况,参加志愿服务的退休人员有47人,占调查人数的30.1%;体育系统人员人数有56人,占35.9%;教育系统人员人数27人,占17.3%;其它行业人员人数为14人,占9%;在校学生和自由职业者人数分别为10人和2人,各占6.4%和1.3%。从志愿服务者的职业分布中可以看到,退休人员和体育系统人员所占比例是最多的两种类型,考虑到退休人员中,有相当比例的志愿者在退休之前也是从业于体育系统或从事与体育相关的工作,因而可以看到志愿者中有绝大部分的成员的职业背景与体育有着密切联系,具备一定的专业体育知识或体育指导经验。这一点从表4所反映的襄阳市志愿服务者持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比例中也可以看到。表4襄阳市志愿服务者职业分布表在表5中,持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的志愿者占了调查人员的一半以上,意味着这些志愿者不仅具备一定的体育素养,而且在体育指导方面有着一定建树。表5襄阳市志愿服务者持社会指导员证书比例表而如表6所示,调查中持有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的志愿者人数为6人,占6.4%,持有市一级证书的志愿者人数为11人,占11.8%,持有市二级证书的志愿者人数为34人,占36.6%,持有市三级证书的志愿者人数为42人,占45.2%。在与志愿者的交谈中发现,在未持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志愿者当中,一部分有着考取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的意向,一部分人由于对该证书并不了解,在了解之后,对考取证书也有一定的积极性。表6襄阳市志愿服务者持有社会指导员证书级别表从表7可以看到,参与调查的志愿服务者每次提供志愿服务的时长集中在1-2个小时。在走访中了解到,提供志愿服务的时长与活动的类型、民众的需求有一定关联,在大型的志愿服务展示活动中,志愿服务者的服务时长会相对较长;在日常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服务者会结合民众的需求,在服务时长上灵活调整,以达到较好的服务效果。表7志愿服务者每次提供志愿服务的时间总体而言,作为襄阳市城区大众健身志愿服务体系的基本要素,志愿服务者的整体素质较高,对体育运动和志愿服务抱有热情,在专业技能上可以满足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要求,为襄阳市城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4结论与建议4.1结论5.1.1襄阳市成立专门的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在体育行政部门和志愿系统的推动下,襄阳市形成专门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即志愿服务队。在现阶段,志愿服务队通过“大型集中”和“小型分散”两种形式,为民众提供健身知识、技能指导、赛事活动和体质测试等全民健身服务。两种志愿服务形式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互补,大型集中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频率相对较低,但提供的全民健身服务项目相对全面;而小型分散志愿服务活动虽然提供的服务内容相对单一,但提供服务的方式多样,有规律地定点或定期开展活动。两种志愿服务形式相互配合,实现体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流动,为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注入了生机。4.1.2襄阳市城区大众健身志愿服务形成多元管理主体有序参与的格局在襄阳市城区大众健身志愿服务实践中,理顺了体育行政部门、志愿系统以及志愿服务队三者的关系与分工。襄阳市体育行政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同时与志愿系统展开合作,为志愿服务队的登记注册、组织活动提供相应的渠道和平台,从而将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具体工作交由志愿服务队来完成。襄阳市城区大众健身志愿服务真正实现了“政府搭台,百姓唱戏”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襄阳市体育行政部门主动将志愿服务的形式引入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而后动员民众参与到志愿服务中,从“自上而下”的路径激发了“自下而上”的发展。5.1.3襄阳市城区大众健身志愿服务保障了其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质量襄阳市城区大众健身志愿服务极大地推动了襄阳市的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襄阳市市民的体育文化生活,提高了民众健身锻炼的质量,对培养民众养成健身锻炼的习惯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而志愿服务这一机制,利用其自身的优势特点,对公共体育服务中不足的环节和内容进行了补充,志愿服务的灵活性与草根性的特点,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在新阶段实现转型,将全民健身的重点由硬件条件建设提供转为软件服务提升完善;同时也推动体育行政部门在公共体育服务治理方面进行创新。4.2建议对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新模式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为有效实现模式运作提供思路。4.2.1组织构成优化建议组织构成要素在整体上应当增加对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系统工作者、社区志愿者以及体育教师和大学生等的培养。并依据活动范围以及重要程度重新制定组织构成。组织构成在发起和推广模式上,应依据具体全民健身活动而设定,如当全民健身志愿活动在社区内主要开展,尊崇“自下而上发起,自上而下推广”的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开展活动,且依据政府力量进行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健全培训内容,调动大家积极性。而面对群众自发组织的全民健身活动,则可以依靠“自下而上发起,自下而上扩展”模式,在组织层面应当通过群众力量进行自行组织开展,虽难以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志愿组织,但是群众积极性高。而“自上而下发起并推广”模式具有一定完整的组织,但是联系群众较困难。根据组织发起和推广模式,研究建议在组织发起和推广模式上,应当依据全民健身活动大小而进行设定,如果活动较大,需要依靠政府组建志愿者,具备一套合理的志愿组织流程,而在发起过程中,可以结合群众力量,自下而上推广,政府与群众结合,在组织发起和推广层面发挥最大价值。具体的组织构成流程则应该先确定招募目标,志愿组织应对此进行了解,策划符合需要的志愿服务类别及实践办法,确定志愿者招募类型。其次,积极设定志愿服务岗位,岗位设置要与志愿服务对象的需求而设置,需明确具体的工作内容、估计志愿者的工作情况、确立招募的条件、确定招募人数。最后,招募志愿者应确定潜在参与群体。具体招募实施过程,按照发布招募公告、宣传并推广招募活动、招募并初审资格、笔试、面试、资格获取、考察、确定人选八个步骤,最终将确定的志愿名单纳入组织系统。组织构成要素不仅增加了具体的招募注册流程,也明确了组织实施层面的具体路径,这是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第一步要素。4.2.2培训管理方案优化建议培训管理是继组织构成的第二要素。研究提出在培训方面具体对志愿者进行通识培训和技能培训。尽管已有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都会进行一定的知识指导,但是往往缺乏对志愿者进行技能培训。技能培训主要是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如老人、儿童、妇女、残疾人等展开,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的特殊性,一方面群体多元化,另一方面人群特殊化。这要求全民健身志愿者需要具备非常强大的专业技能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且在培训主体上,要依据《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要求中对优秀运动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系统工作者、社区人员等都进行不同程度的培训。培训内容是培训管理的主要成分,而实施培训计划也是培训管理的主要内容。按照既定的计划方案落实志愿者培训工作,包含寻求高素质培训师资队伍、确定培训对象、与第三方培训机构合作。以往志愿服务活动培训都是志愿过程服务中的经验者或培训机构的建立。如北京市在志愿活动组建中,主要依托社会培训机构,建立培训基地、编撰培训教材,对志愿者开展系统培训工作。而此时依托培训机构,虽然在培训方式上已有固定的流程、系统的教材,但是难以结合不同全民健身志愿活动实行培训方案。因此本研究提出在培训方面可以邀请求高素质的培训师资队伍进行培训讲解。为确保培训方案的合理性,聘请高校教师作为方案制定者,邀请管理学、心理学、体育学、教育学等方面的高校教师参与方案制定。另一方面发展本组织资深志愿者作为方案制定者,取长补短进行方案制定。而培训流程方面,研究也对此进行了分析,相较于以往培训流程,增设了活动调查,即在正式培训前,科学分析志愿者的培训需要,注重关注志愿者素质、志愿者培训历史及现状,从志愿者个人、服务对象、组织等不同角度分析志愿者参与活动的具体需求。4.2.3表彰激励优化建议志愿活动有效开展,依托于组织构成以及良好的培训管理和实施,对志愿组织以及志愿者进行奖励也是志愿活动的重要部分。依据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志愿活动会激发内在动机,持续进行志愿活动。如北京市对志愿者激励是以服务时间、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进行星级认定,还参与开展了“北京十大志愿者”等优秀志愿者评选活动。这种评级公平公正的同时也会使志愿者陷入奖励动机驱动中,以为志愿活动奖励而开展志愿活动。因此,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表彰对于如何规范物质奖励(奖状、评级等)提升志愿服务热情也是需要思考的一方。研究在奖励机制层面提出为提高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内在动机,进行表彰机制设置。意外奖励可以包含参与奖、完成任务奖和绩效奖,不对具体奖励严明和设置评奖总数和规则,按照志愿服务具体情况进行最后设置,从内在动机真正激发志愿者动力。4.2.4服务监督优化建议监督在《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中并未明确提出,但是研究在具体考察调研中,认为需要对监督要素进行着重分析。虽然监督要素与法律保障会存在一定的交叉,但是监督是立法的前提,是对志愿组织及其服务质量进行的监督与评价,既包括对志愿组织的监督,也包括对志愿服务质量、服务项目的监督与评估。研究分析了目前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监督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监督机制需要形成政府监督、捐赠者监督、第三方独立部门监督、志愿组织自身监督、行业协会监督以及媒体大众监督等多元化的监督机制。改变双重管理体制,即由一个专门的行政部门进行监督管理,登记注册的志愿组织的监督管理到位,再逐步将未注册的志愿组织纳入管理范畴。同时监督客体要全面化,放低登记门槛,全面了解所有志愿组织的基本情况并实行严格和透明的监督制度,接受社会各层级的监督。最后,推进志愿服务监管立法、增加对志愿服务监督的资金投入、规范监督与评估程序、构建完整的监督机制。如果缺乏监督这一环节,就会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使得志愿服务事业寸步难行。研究在法律保障要素前提先对监督进行分析,说明二者存在不同,法不能代替监督。4.2.5法律保障优化建议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相关法律法规有: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2009)、国家体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