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设计案例“电”显神通——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浙江省丽水中学俞惠珍一、教材和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选自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化学2“主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内容标准是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具备简单的原电池知识;具有借助氧化还原理论、金属活动顺序和物理学中的电学知识判断电池正、负极以及设计原电池和书写原电池两极反应的能力。本单元主要内容是了解电解池结构,知道电解是“借助于电能,使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够发生,从而使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本单元内容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建构电解池模型,再通过模型迁移,应用到对一般电解装置的分析,因此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本单元内容的宏观现象和微观原理之间的关系十分清晰,且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有利于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学习过程的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环节,有利于培养“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另外,电解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发展了学生对化学理论与生产、生活的联系的认识水平,提升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二、教学目标(1)能从宏观的现象(电流方向)建构微观粒子(电子、阴阳离子)的迁移方向,并学会从微观角度表征微粒在两极的存在状态及行为,理解电极反应的本质及发生条件,完成证据推理和模型建构;会用符号表征正确表示电极反应,并以此诊断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水平,发展学生对电解过程的认识水平。(2)通过证据推理、模型认知和实验验证带电粒子在电解装置中的迁移方向、两极电子得失情况、两极反应,通过学生设计简单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观察记录,收集证据,分析得出结论等途径,诊断并发展学生证据推理、模型认识与实验探究的水平,并以此发展学生认识方式和认识思路水平。(3)了解电解法在元素发现史上的地位以及电解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学生对化学理论与生产、生活的联系的认识水平,了解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三、教学重难点及课时安排教学重点: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电解模型的建构和应用教学难点:从电子转移的角度理解电能向化学能转化的本质,电解池模型的建构和应用课时安排:本单元内容拟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学习内容为电解模型的建立、模型的迁移、实验验证、微观揭示等环节;第二课时主要学习电极反应的判断(两极放电顺序)、电解方程式的书写等。四、教学设计构想本教学设计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思想。电r流向:负极—阴极阳极一正极离子电r流向:负极—阴极阳极一正极离子流向:阳离子移向阴极阴离子移向阳极阴极:阳离子移向、电子流入
阳离子得电子(1)凸显“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认知方式和思路:由物理学电路中电子的流向及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流向等相关知识,建构电解池模型;通过具体装置科学猜想两电极上的可能反应;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实验以验证反应产物;通过合作学习小结探寻微观原理、最后在实践应用中巩固知识、重现模型、形成分析电解过程的一般认识角度和方法。(2)突出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利用电解过程中电流方向和两极反应现象的宏观辨识,建立对电子和离子的流向及两极反应的微观过程的探析,再转化为两极的电极反应。体现化学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过程。(3)突出实验探究。让学生围绕问题情境,利用模型合理推测电极产物,设计实验验证两极产物,并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基于宏观实验现象分析做出微观解释,感受实验探究的过程。(4)运用电解法在元素发现史上的地位以及电解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学生对化学理论与生产、生活的联系的认识水平,了解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突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本案例以“电子泵”为基本情境线索导入,贯穿带电粒子迁移方向、两极反应类型、电极产物分析、电解原理等核心知识,以证据推理和模型建构为主要学习任务,同时结合实验探究、宏观辨识、微观探析、符号表征的认识思路和方式,将本单元分解为4个任务主题。单元整体构思如下:环节一:证据推理建构模型 环节二:科学猜想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实验验证征关系::宏观■阳极:阴离子移向、电子流出阴离r(或电极)失电子探析电极反应式、电解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解方程式符号;表征I五、情境与任务问题情境思考1:闭合电路中电子是如何流动的?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流动方向怎样?闭合电路中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着电子从还原
剂流向氧化剂的定向移动。这种变化类似于自然界中的水因势能作用从高处往低处流,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也存在势能差从而导致电子的定向流动。思考2:反应:Cu+Zm+=Zn+Cu2+能否自发进行,为什么?不能,因为Cu的活泼性比Zn弱,或者说电子容易自发的由Zn流向Cw+而不会反向流动。思考3:你有办法让上述反应得以发生吗?水泵可以将低处的水抽到高处,那么是否存在“电子泵”,让电子朝着我们想要的方向流动呢?——外加电源。【设计意图】将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流向与闭合回路中电子流向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氧化还原反应转化为宏观可视化的“电子流向”的问题,同时选择学生熟悉的反应使“电子流向”更加具体化。通过“水泵”与“电子泵”的对比,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电源在电解装置中的作用,有助于培养“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任务及任务分解【任务一:证据推理、构建模型】右图装置中,电源就是一个“电子泵”,按自己的意愿不断的转移电子。请结合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下列任务:.在图中标出电子流向.判断A、B电极上的电子得失情况及反应类型.了解关键词:电解、电解池、阴极、阳极【设计意图】将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流向与闭合回路中电子流向 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氧化还原反应转化为宏观可视化的“电子流向”的问题,同时选择学生熟悉的反应使“电子流向”更加具体化。通过“水泵”与“电子泵”的对比,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电源在电解装置中的作用,有助于培养“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任务二:模型迁移、科学猜想】以CuC1溶液为电解质,以石墨棒为电极(石墨性质稳定,不参与电极反应),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能获得什么单质?这些单质分别在哪一个电极上生成?【设计意图】把溶液的导电原因、电解质与非电解的概念置身于真实的水质检测的背景下,促进学生对溶液导电性原因、导电过程,知道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状态,建立电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对溶液的认识从宏观进入微观。(如原来看硫酸铜溶液就是一杯蓝色溶液,学电离后看到的是Cs+和SO42-溶液)任务三:动手实践、实验验证】实验仪器:小烧杯(作废液缸用)、表面皿(反应容器)、两个铅笔芯(碳棒)、两根带双头鳄鱼夹的导线、9V干电池一枚、镊子、滴管实验药品:氯化铜溶液、淀粉碘化钾试纸、蒸馏水为正极、为负极;2.鳄鱼夹横(友情提示:1.为正极、为负极;2.鳄鱼夹横着夹在电源上,注意不要让两极直接接触;3.产生现象后立即断开电源,避免产生过多污染气体。)实验操作将两根碳棒用导线与电源正负极相连,插入CuCl2溶液中。两极现象阳极:。阴极:。电极产物电极反应方程式电解反应方程式任务四:小组合作、探寻原理】思考:CuCl2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为什么会分解生成Cu和C12呢?1.通电前,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运动情况如何?2.通电过程中,电流方向和电子的流动方向如何?3.通电后,阴、阳离子移动方向如何?发生了什么反应?1.通电前,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运动情况如何?2.通电过程中,电流方向和电子的流动方向如何?3.通电后,阴、阳离子移动方向如何?发生了什么反应?【任务五:联系生活、我的应用】通过刚才的小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你觉得电解原理可以有哪些方面的实际应用?请小组代表进行交流并举例:【设计意图】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状态及行为,会依据概念设计实验验证是否为电解质,并知道电离方程式是对电离这一过程的符号化表征。用符号能够正确书电离方程式,通过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对电解质电离的认识。【学习任务2【学习任务2】水质检测再认识强、弱电解质1.溶剂水怎么也会电离引出弱电解质的概念水的电离方程式;【活动设计】引出弱电解质的概念水的电离方程式;【情境】水质检测中为什么蒸馏水的TDS读数不为零?为什么读数比矿泉水小得多?由此推测水的存在形式是什么?如何用符号来表达弱电解质不完全电离这一过程呢?【设计意图】运用数据比较,将抽象的理解能否电离,电离程度怎样转化为宏观可视化的“水质检测数据”,使抽象问题具体化。类比学会弱电解质的电离的符号表征——电离方程式。2.你怎么证明其它电解质是弱电解质【活动设计】依据10mLB液体(冰醋酸)加水过程中引出弱电解质的概念水的电离方程式设计多种方案证明醋酸是否为弱电解质方案水的电离方程式设计多种方案证明醋酸是否为弱电解质方案1:;方案2:;方案3:如何设计多种方案来证明你的假设?(备注: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醋酸测TDS数值,测pH,与相同活泼金属反应看速率等等)学生实验并记录深度思考】取20mL0.1mol/LCH3COOH溶液滴加等浓水质测试笔检测,预测数据的变化趋势,说明理【设计意图】运用概念设计对比方案,并将静态的对比转变为动态的对比,使抽象概念具体化,并深化强弱电解质的理解层次和认知方式。学习任务3】废水的处理——离子反应【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从工厂排放酸性废水如何处理的实际情景出发,依据物质的分类设计实验方案解决问题,从宏观辨识反应的发生,并初步意识到离子之间发生了反应。Cl没有参与反应Cl没有参与反应电解质在溶液中主要存在的形式盐酸;碳酸钠;NaOH;碳酸钙;离子反应的微观解释:实验1: 和 离子作用实验2: 和 离子作用实验3: 和 离子作用预测实验4:和离子作用;设计实验证明实验4是否发生离子反应同学们,根据大家做实验看到的现象,下面我们来思考如下问题:(1)分析盐酸、碳酸钠溶液、NaOH溶液、碳酸钙中加水后分别存在哪些离子?这些离子如何产生?怎么表示?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2)溶液混合后哪些离子起作用了?你是如何判断得出的?(3)实验4没有现象?反应发生了没有?如何设计实验证明?(4)反应前后离子数目怎么变化?如何使离子数目减少?离子反应实质是;设计实验证明:(5)由此你觉得离子反应的本质(实质)是离子反应实质是;设计实验证明:什么?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有哪些?(6)如何证明实验2(或实验4)中Na+、【设计意图】从物质在溶液中主要存在的形式的分析出发,结合宏观实验现象,从微观上探析反应前后离子数目的变化从而从微观角情况,度解释及表述离子间发生了反应,归纳出离子离子反应的实质及发生条件。【设计意图】知道离子方程式是对离子反应的过程的符号化表征,通过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以及从离子反应思考可以表示的化学反应理解离子方程式表示离子反应的意义。在运用离子反应解决“变废为宝”处理方法的学习体验化学逐步形成节约成本、 循环利用、保护环境等基本观念。【学习任务4】水质监控——离子检验【设计意图】从生产中废水排放的情境出发,提出高浓度废水的检测方法,必然涉及离子的定性与定量的检测问题,通过学生运用离子反应的思想和认识角度自主设计离子检验问题,如何处理污水的方法,如何鉴定已经达到排放标准等定性、定量问题,在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意识。【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软硬水的检测,学习Ca2+、Mg2+的检验方法,并类比推理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原因,用离子反应的认识角度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模拟废水中可能存在的离子,让学生从宏观反应现象、数据中等捕捉有用,运用离子反应思维方法、角度,通过肯定性、互斥性、电中性等原则解决离子共存、推断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能力。七、评价设计1.水平标准(1)能根据实验现象归纳物质及其反应的类型,能运用微粒结构图式描述物质及其变化的过程;能从物质的宏观特征入手对物质及其反应进行分类和表征,能联系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解释宏观现象。(2)能从宏观和微观结合上收集证据,能依据证据从不同视角分析问题,推出合理的结论。(3)能根据教材问题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观察物质及其变化的现象,客观进行记录,对实验现象作出解释,发现和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2、评价策略在对学生学业状况的评价设计,既要关注知识的落实,更要关注学生在素养方面的发展,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并且在教学活动的进行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的生成和评价的进行。如对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不再是按以往教科书单纯让学生记忆“写、拆、删、查”的机械程序,而是围绕6个小环节性的评价任务,不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同时检测学生的学习进程,评价学生建立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思考程序和心智技能,即首先找到是什么离子在作用?再思考该离子时电解质在溶液中主要存在的形式吗?离子间作用的量的关系怎样?以此进一步强化电离、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对学生认识发展的作用,以及核心知识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突出作用。练习与测评典型样例[例2]氯化钠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氯碱工业、制金属钠、侯氏制碱法、生理盐水(含0.9%的NaCl溶液)以及厨房调味品等。氯化钠一般从海水中获取而得。已知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几种离子的浓度依次为 Cl-(约
0.55mol/L)、Na+(约0.47mol/L)、Mg2+(约0.054mol/L)、SO42-(约0.027mol/L)、Ca2+(约0.01mol/L)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心脏活动的主要表现是产生“电激动”,心肌激动的电流从心脏经身体组织传导到体表,使体表的不同部位产生电位差。医生在给“病人”做心电图时在仪器与皮肤接触部位需要擦溶液A.氯化钠B.医用酒精C.葡萄糖D.碘酒其可能的作用是;(2)海水晒盐所得的粗盐中往往含有Mg2+、Ca2+、S042-等杂质离子,而氯碱工业、侯氏制碱等工业必须要除去杂质离子精制氯化钠。工业上,将粗盐溶解后选择加入①NaOH溶液②Na2c03溶液③BaCl2溶液(每种试剂,选择的理由是;写出加入Na2,选择的理由是;写出加入Na2cO3溶液;充分反应除固体。一种溶液代替NaOH溶液和BaCl2溶液,杂后过滤,通过哪些具体操作方法,最终获得NaCl(3)某研究性小组提出粗盐提纯中只用Ba(OH)判断该方案是否可行并说出理由; (4)人体中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的产生应主要来源于氯化钠的摄入,其理由是。有一种观点认为胃酸产生的机理是,氯化钠经小肠吸收,在小肠结肠袋产生氯气等物质,再通过第二步反应最终转化为胃酸,写出胃酸产生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为了尽快清除大雪过后的道路积雪,防止结冰给行人、汽车带来危险,人们常常通过撒盐来使雪快速融化。早在19世纪70年代,拉乌尔根据实验发现往水中加入蔗糖、乙醇、氯化钠均会使水的凝固点下降,他发现往1kg水中分别加入O.Olmol上述物质时,溶有蔗糖、乙醇的水溶液凝固点均下降0.0186℃,而溶有氯化钠的水溶液凝固点下降0.0361℃o解释加氯化钠凝固点下降约为加蔗糖和乙醇两倍的可能原因;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你会着手做哪些实验进一步论证往1kg水中加入0.01mol醋酸,预测其水的凝固点下降情况,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例2](1)A,氯化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增加导电性;(2)③①②或①③②;要除去过量的Ba2+,必须使碳酸钠加在氯化钡后面;2-2+2-2+CO3+Ca==CaCO3J;CO3+Ba==BaCO3J往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调节pH为7,(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写弱酸性也可以),蒸发结晶。评价说明:评价中第一空任写一种即可,写两种加分;第二空看完整度,第三空参考表述:第四问:一看是否加盐酸,二看是否写了量,写适量即可,写到调节 pH加分,另外学生若采用加盐酸后检验是否存在CO32-等合理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电子第三方担保借款电子合同范本
- 2025版医疗设备采购合同财务管理与规范细则
- 2025版财务数据分析师财务会计岗位劳动合同范本
- 2025版建筑行业技术秘密保密协议(中英文对照)
- 2025版殡葬墓地租赁合同规范文本
- 二零二五年度★在线办公协同软件项目开发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搬运工健康保障免责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财务风险控制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生物医药研发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车间承包与质量保证协议
- 日本金融监管体制
- 抖音发展历程介绍
- 评茶员(高级)试题(含答案)
- HGT20615-2009整体法兰尺寸及公差
- TSHSPS 001-2024 临床试验协调员管理及能力评估规范上海
- 寒假作业一年级上册《数学每日一练》30次打卡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 TCRACM 0010-2023 毒品稽延性戒断综合征中医针灸技术规范
- 2024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中考政治真题(含解析)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运算》教学设计
- 反洗钱诚信承诺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