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系年》与《史记周书志》商榷_第1页
清华简《系年》与《史记周书志》商榷_第2页
清华简《系年》与《史记周书志》商榷_第3页
清华简《系年》与《史记周书志》商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华简《系年》与《史记周书志》商榷

最近出版的《清明简》系列,内容包括“从上世纪末到周初”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除了《春秋经传》、《史记》和《竹志》之外,许多地方也可以相互证实,给人们带来许多知识。如李学勤先生已撰文重点指出《系年》简文可与大保簋(《殷周金文集成》4140)、簋(《集成》4445)相互印证,对于厘清古史重大问题深具意义。除此之外简文可与金文互证的地方尚多,笔者限于学力,仅择浅显处试陈一二,以祈方家教正。《系年》第一章中,记载有关于“共和”史事的内容:“共和行政”问题因古书的两类不同记载系统而久有纷争。“共和”所指的对象,文献中记载最多的是“共伯和”,如《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王子朝使告于诸侯曰:‘昔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蕃屏周……至于厉王,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居王于彘,诸侯释位,以间王政。宣王有志,而后效官。’”该段内容与清华简《系年》“厉王大虐于周,卿士、诸正、万民弗忍于厥心,乃归厉王于彘,共伯和立……宣王即位,共伯和归于宗”的记载十分吻合,反映出《左传》内容的可信性。《吕氏春秋·开春》亦云:“共伯和修其行,好贤仁,而海内皆以来为稽矣。”《史记索引》引《竹书纪年》云:“共伯和干王位。”干、间为通假字,所记与《左传》“以间王政”同。《经典释文》引《庄子》司马彪注:“共伯名和,修其行,好贤人,诸侯皆以为贤……即干王位……共伯复归于宗,逍遥得意共山之首。”关于这段注文,李学勤先生推其应即出自《竹书纪年》。《汉书·古今人表》采录了“共伯和”一条,颜师古于其下注曰:“迁史以为周、召二公行政,号曰共和,无所据也。”《史记正义》引《鲁连子》云:“卫州共城县,本周共伯之国也。共伯名和,好行仁义,诸侯贤之。周厉王无道,国人作难,王奔于彘,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号曰共和元年。十四年厉王死于彘……而共伯复归国于卫也。”值得注意的是《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载:“……是为宣王。王少,大臣共和行政。”这条记载颇有歧义,“大臣共和”可理解为共伯和,亦可为周召共政。司马迁采用的显然是第二种理解,《史记·周本纪》云:“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此即“周召二公说”的来源。清华简《系年》明确印证了《竹书纪年》和《左传》等文献的相关记载,使“共和行政”问题有了更为明确的结论。在《系年》简文中,两处“共”字分别写作“龙”、“龏”。《说文》収部:“龏,从廾,龙声”,共部:“龚,从共,龙声”,而古书中“龚”、“共”通用例子多见,以往学者多是据此推定“龙”、“龏”、“龚”与“共”字相通。清华简《系年》简文中“龏”、“龙”用作“共”字的实例,为以上各字相通增加了更为直接的证据,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究“子龙”、“子龏”、“龏子”类具铭铜器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契机。2006年国家文物局曾抢救性地征集回一件流失海外近百年的商代大圆鼎(1),据传上世纪20年代出土于河南辉县,出土后流入日本。该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通高103cm,口径80cm,腹深43cm,重达230公斤,通体浑厚,是目前所见商代圆鼎中最大者。圆鼎内壁铸有铭文“子龙”二字,“子”字写法双臂上下摆动,动感十足,“龙”字有所谓“瓶形”角,身形蜷曲,双线勾勒。研究者已指出该鼎的形制、纹饰均与1956年殷墟后冈所出的戍嗣子鼎、1990年殷墟郭家庄M160:62鼎等最为接近,年代当于商末。与该器同铭的,还有《殷周金文集成》08100爵,现藏于上海博物馆,鋬内铸有铭文“子龙”二字;《集成》09485壶内壁也铸有铭文“子龙”二字。此外《集成》06349觯的圈足内也有铭文“子龙”二字,惟陈梦家以为器铭可疑。这几件“子龙”铜器年代大致都在商代晚期,铭文字体的具体差别参见表1。与“子龙”器最为接近的,是带有“子龏”铭文的一组器物(见表2),一般认为其年代也都是商代晚期,其中《近出殷周金文集录》1093戈(F)现藏于新乡市博物馆,其出土地点可能就在辉县。对照表2内各铭文可知,A-E铭文与F具有较多的共同特征,而双线勾勒和单线表现实质上可视为虚空和填实的关系,区别并不算大。综合表1、表2来看,“子龙”“子龏”所指应当是同一个氏名。李学勤先生曾指出:“‘子龙’在青铜器上,可以是人名,也可能是族氏,这是由于古人每每以祖父之字为氏。一直到东周时期,‘子某’形式的氏还颇普遍……青铜器上的‘子某’,尽管不少能和甲骨卜辞所见人名联系起来,却不一定指同一人,也未必是一样时期的。”我们认为铭文中“龙”“龏”两个字形的不同结构,以及同一字形结构内的不同书写风格,正是该族氏所历不同时期的反映。由此我们可以做出的初步结论是,这些“子龙”“子龏”铜器,虽然现在学界一般将之笼统划为商代晚期,但彼此之间是清楚地存在着时代先后的。惟其具体断代,还有待结合更多考古学因素来进行。与之类似的还有一类铭文为“龏子”的铜器(见表3),字形特征与上面“子龏”铜器接近。我们认为“龏子”应即“子龏”族之长,“子龏”可省称为“龏”,指代族氏名或相应世居之地。此外,金文中还存有“龏女子”、“龏姒”,其结构与“龏子”相同,其中“龏姒觚”为西周早期前段器,传亦出于河南辉县。清华简《系年》简文为“龙”“龏”与“共”字通用提供了最为直接的证据。“共”地所在,《史记正义》引《鲁连子》云“卫州共城县”,即今河南辉县。“子龙”“子龏”“龏子”所共同反映的族氏应即辉县的“共”氏,与西周晚期的“共伯和”之“共”可能存在联系。《系年》第三章讲述了秦人兴起的历史过程,其中秦之先人自商奄西迁于邾这一信息已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其重要性自不待言。此外文中所述西周末年秦人“东居周地”的内容也颇具价值:周室卽(旣)(卑),坪(平)王东(迁),止于成周,秦中(仲)(焉)东居周地,以(守)周之(坟)(墓),秦以(始)大。整理者已经指出简文中“秦仲”即秦襄公,与文献中一般所指秦公伯与秦庄公之间的“秦仲”不同。盖秦襄公为庄公次子而即位(2),故《系年》也以“秦仲”称之。《史记·秦本纪》记秦襄公史事云:“周避犬戎难,东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襄公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十二年,伐戎而至岐,卒。”《系年》简文除了印证文献记载的可靠性外,还可佐证秦公簋(《集成》4315)铭文的相关内容(3)。该器相传于民国初出于甘肃天水西南,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盖铭10行54字,器铭5行51字,器盖铭连读成篇,共105字。其将器铭内容转引如下:秦公曰:不(丕)显命,鼏(宓)宅禹(迹)帝之。严(恭)夏。余虽(唯)小子,穆穆(桓桓),迈(万)民是敕。铭文中“朕皇祖受天命,宓宅禹迹,十又二公”句,是讲从某位秦先公宅于“禹迹”起,至作器者父辈已历12世。“禹迹”也作“禹绩”,指代华夏九州岛,《左传·襄公四年》:“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岛。”《诗·商颂·殷武》云:“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绩。”可见商人是把自己的统治区域视作“禹绩”的。《诗·大雅·文王有声》亦云:“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在周人眼中,自己所居的西土也属于“禹绩”。从清华简《系年》也可看到,“平王东迁,止于成周”之时,“秦仲焉东居周地”。简文“东居周地”与秦公簋器铭“宓宅禹迹”正相印证,所讲的是一回事。关于秦公簋的作器者问题,学者们从“十又二公”出发,大致持有四种不同说法:1.自非子起至宣公,则作器者为成公;2.自秦仲起至康公,则作器者为共公;3.自襄公起至桓公,则作器者为景公;4.自秦侯起至成公,则作器者为穆公。如前文所述,清华简《系年》“秦仲焉东居周地”句中的“秦仲”所指为“秦襄公”,则秦公簋中“十又二公”自当从襄公起推算,作器者当为秦景公。=(至于)=王=(厉王,厉王)大(虐)于周,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