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中求安到流蝇无产者认同的悲剧《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成因分析_第1页
从清中求安到流蝇无产者认同的悲剧《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成因分析_第2页
从清中求安到流蝇无产者认同的悲剧《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成因分析_第3页
从清中求安到流蝇无产者认同的悲剧《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成因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清中求安到流蝇无产者认同的悲剧《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成因分析

1936年夏天,老骆驼开始编纂《骆驼子》,并于同年9月在《宇宙风》杂志上发表。这是老舍最满意的一部作品,为创作好这个小说,老舍“入了迷似的去搜集资料”;在创作中,老舍也随时思考祥子这个人物,就算停笔了,心中并没有休息,“依然是在思索”;终于把一个被当时人们视若无睹、被社会遗忘的人物栩然若生显现在纸上,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正如老舍自己所说:“思索的时候长,笔尖上便能滴出血与泪来。”综观老舍所有的小说,会发现《骆驼祥子》是最擅长描写北京小市民形象的老舍唯一以破产农民为对象的小说。本文正是从祥子特殊的身份:破产农民——市民——流氓无产者出发,依靠身份认同的理论研究祥子想摆脱农民的身份进入市民阶层失败,最终成为流氓无产者的悲剧。一、来自认同的认同认同(identity,亦译“同一性”)理论是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H.埃里克森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提出的重要理论。它主要是指人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回答自我是什么或怎么样等重要问题,并由此而引申出社会认同、性别认同、文化认同、认同危机等衍生概念。所谓认同,实际上就是人们对于自我身份的“确认”,即回答和解决“我是谁”这一问题,而与此相关的问题族群主要由以下一些互有联系的问题组成,如我曾经是谁?我想成为谁?我的自我认同是否获得人们的承认?人们将我指认谁?我的自我认同与社会承认之间有何种关系?……在埃里克看来,正是人的认同决定了他的生存感:“在人类生存的社会丛林中,没有同一感也就没有生存感。”在这里笔者尝试从埃里克的心理学角度出发,仔细研究祥子从一个破产农民到进城谋求生存的心理变化以及心理转换失败的过程。二、祥子悲剧的悲剧命运生命史和历史是互为补充的,个人的历史并不能跟时代脱节,要正确地认识祥子,必须还要考察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军阀混战、天灾以及资本主义的经济掠夺,在农村造成大量的农民破产者。以破产农民为题材的有茅盾的《春蚕》、叶紫的《丰收》、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主要描写了丰收也成灾,谷贱伤农,给读者们展现了20世纪初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说明了农民如想在农村继续生活,非得要起来奋斗不可。还有一批农民则选择了进城谋生路,如潘训《乡心》中的阿贵、王任叔《疲惫者》中的运秧驼背,然进城免不了以悲剧收场。正如茅盾对《乡心》的评价所说:“我们从这个年轻的农村木匠的故事看到了近年来农民破产下逃到都市而仍不免于饿肚子的大悲剧的前奏。”如果阿贵的悲剧还是前奏,那么祥子进城打工的悲剧在社会上则更为广泛。老舍把悲剧的原因写得更为深刻,达到批判国民性弱点的效果。祥子悲剧与他的身份的边缘化有关,即进城后市民化的失败,为了融入更现代更美好的城市生活,他们在心理上永远地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固执地在陌生的城市寻找新的可能。但是他们的选择和社会的环境却让他们陷入了另一个隔离的世界,在农村和城市找不到自己的地位和身份,得不到社会的认同,进而否定自我,最终陷入身心的漂泊。三、祥子的弃绝当下生活在乡间没有出路,没有农民视之为生命的土地;没有了父母就意味着温情的缺失。在对农村没有任何的留恋的情况下,祥子决绝了农村,义无反顾跑到城市谋生,并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叫“北平”的古城,甚至“愿死在这儿”。来到城市,“带着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与诚实,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情他几乎全作过了”。最终,他找到了自己喜爱的一份工作——洋车夫,唯一的希望就是拥有自己的一辆车,为此他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最终他终于成为高等车夫,但也不过是有自己的车,穿上“长袖小白褂,白的或黑的裤子,脚上是宽双脸千层底青布鞋”。经过这样的改头换面,整个人是干净、利落、神气,心情愉悦地面向未来的生活。但是环境的改变以及适应并不是祥子所想的那样简单。这正如埃里克森所说:“‘以前的’环境永远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并且既然我们生活在一个把现在变成‘以前的’继续不断的过程中,我们就永远也会作为一个从未有过环境的人去迎合任何环境”。也就说,祥子来到“北平”,必然以“乡下人”的身份进入,但是关键是进城以后,祥子能否顺利地转换自己的身份,以更好的姿态适应这个社会。在传统中国,乡村与城市之间并没有一条截然的界限,乡下人向城里人转化相对容易。尽管如此,市民与农民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一个市民除了长期生活在城市以外,还应对城市生活及其意识形态特别是与城市生活及其密切相关的商品经济、价值观、伦理观,有相当的亲和与理解,或许还应有相对稳定的居所和社会关系。我们认真地细读文本,就会发现祥子一方面向往着城市生活,但是从内心深处却排斥城市的生活方式。首先他没有意识到农民和市民的区别,对于祥子来说,农民和市民一样,都是以劳动为生。“他只关心他的车,他的车能产生烙饼与一切吃食,它是块万能的田地,很驯顺的随着他走,一块活地,宝地。”他没有想到自己作为一个洋车夫和作为一个农民的区别,他的车就是他的田地,既然他在农村无法拥有自己的田地,那么到城里来就努力使自己拥有一辆车。其次,他拒绝交流和改变,依旧保持旧有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他就像一棵树,坚壮,沉默”。他为攒钱买车,苦行僧般地要求自己;在人和车厂,“一刻不闲的打点事儿作,他去擦车,打气,晒雨布,打油,用不着支使,他自己愿意干”。可以说,这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固有的传统性格。但是不求改变,固执,安于眼前的稳定,也是农民的一大惰性。在新的环境下,离开了农村这块温床,如果不求改变和融入,自然会产生精神的危机。言语是人类彼此交换意见和感情的,但是祥子在一开始就没有语言的认同,他拒绝开口,拒绝交流。虽然说祥子天生不是一个口齿伶俐的人,但是他却是看不起甚至是蔑视城里人的言语,认为城里人贪嘴恶舌,他能一两天不出一声。不说话就意味着失去交流和朋友,但是开始祥子并没有意识到没有交际、没有朋友的后果。他嘴长闭着,所以他有工夫去思想,他的眼仿佛是老看着自己的心。总之,祥子弃绝当下的生活,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在乌托邦的世界里。这种弃绝当下、弃绝交流,注定要走上孤独的道路。长此以往,尽管到了最后经过买车的三起三落,内心受尽了极大的委屈和折磨,他也是弃绝和人交流,有苦往自己心里吞。他不会和别人谈心,因为他的话都是血做的,窝在心的深处。他没了意见,没有希望,说话干吗呢?除了讲价儿,他一天到晚老闭着口;口似乎专为了吃饭喝茶与吸烟预备的,连喝酒他都不出声。四、第三、对于自己的责任,是建立在对人的保护和身份认同上的矛盾关系上的表现“同一性这个词经常用来表达一种喧嚣的感情外露,一种多少是绝望的追求和一种几乎是故作混乱的搜索。”这可以说是祥子身份的自我迷失后个人混乱的真实写照。祥子尽管不想也不愿意与外界有联系,但个人终究还是逃脱不了社会的干系。外界的人和事总是无孔不入钻进祥子的生活世界里。祥子进城后的经历我们可以概括为:买车的“三起三落”和两个信赖对象的“死亡”。前者使祥子在财产上得不到保证,后者则使祥子精神世界彻底崩溃。祥子凭着自己的干劲,经过3年的艰辛,终于买下了一辆新车,不料才半年就被匪兵抢去。他虎口逃生,路上捡到三匹骆驼,卖了35元钱,准备积攒着去买第二部车,不久又被孙侦探抢走。车老板刘老四的女儿虎妞喜欢上祥子,祥子虽然讨厌她又老又丑,但是禁不住性诱惑,不得不与她结婚,并用她的私房钱买下第三部车,不久虎妞因难产死去,祥子只得卖掉车子料理丧事。头次失车,祥子把这个主要的责任归结到自己一时的贪钱上,要是自己不去拉那趟车,就不会出现车被抢的事情了。但是第二次攒钱的过程,使他对这个世界有点不满,开始有点羡慕别人喝酒吃烟跑土窑子,想着既然要强没有用,何不乐乐眼前乐?但是最终还是自己克制了,他明白自己的目标。在这期间,是祥子内心和思想最矛盾的时候。老者和小马儿的事情让他突然觉悟到穷人的命,枣核儿两头尖:幼小的时候能不饿死,万幸;到老了能不饿死,很难。同时意识到有了自己的车,也不一定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从老者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在虎妞逼婚的时候,他把自己想象成这样一个人,“这是个见人就交朋友,而处处占便宜,喝别人的茶,吸别人的烟,借了钱不还,见汽车不躲,是个地方就撒尿,成天际和巡警们耍骨头,拉到‘区’里去住两三天不算什么”。在钱被敲诈去了后,祥子开始有了偷恩人曹先生的家的思想。但是这个时候的他还是有感情、知恩图报的人,不但没偷,还反思自己的邪恶思想,最后也保护了曹先生的家。第三次失车就给祥子最沉重的打击,这辆车不仅不吉祥,还是自己用婚姻上的幸福换来的。同时这期间,祥子生了场大病,再也不是以前那个结实硬棒的祥子了。虎妞的难产又使自己回到了原点,但是经过了这么多的精神打击和身体的虚弱,使得很多地方不一样。但是这个时候他还是没有对生活和自己丧失信心。他还有两个可以投奔可以依靠的人,一个是曹先生,一个是小福子。虎妞的逼婚使祥子开始觉悟,人是不能独自活着的,独自一个人是顶不住天的,多个朋友就多个主意,遇到再麻烦的事情也有个商量的对象。但是这个美好的愿望最终还是被地狱般的非人的环境给破坏了。他颇想向“社会主义者”的曹先生拿主意,但是“他的家庭是沙漠中的一个小绿洲,只能供给来到此地的一些清水与食物,没有更大的意义”。随着侦探们的调查,连曹先生都不能自保地逃离这个古城了。小福子则是他在地狱中抹去眼泪而含笑携手前进的对象,两个人像小鸟一样快活、体面、亲热。但是在曹先生的支持和鼓励下,祥子准备去把她从那间小屋子中救拔出来的时候,却得到小福子不甘屈辱自杀的消息。这个时候的祥子已经完全绝望了,“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忽忽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