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真题解析一、语文基础知识(1-6题,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修葺(qì) 猥琐(suǒ) 国殇(shāng) 神采奕奕(yì)B.伫(zhù)立 阔绰(chuò) 热忱(chén) 强聒(guā)不舍C.冠冕(miǎn) 匿(nì)笑 亵(xiè)渎 饥肠辘辘(lù)D.窗棂(líng) 确凿(záo) 恪守(kè) 气冲斗牛(dǒu)【答案】1.B【解析】B项有误。“强聒不含”的“聒”应读“guō”,故选B。强聒不舍,拼音是qiǎngguōbùshě,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没完。成语出处:1.《庄子·天下》:“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2.我生平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梁启超)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烂漫荣膺拮轻怕重摧枯拉朽B.苍劲旷远随声附合优心忡忡C.赃物嘹亮语无伦次坦荡如底D.筵席喧嚣浑为一谈诲人不倦【答案】2.A【解析】B.“随声附合”改为“随声附和”;C.“坦荡如底”改为“坦荡如砥”;D.“浑为一谈”改为“混为一谈”。故选A。随声附和读音为suíshēngfùhè,自己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也多用于下级对上级的恐惧而形成的一种不好的行为。是贬义词。成语典故: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一回:“崇侯虎不过随声附和,实非本心。”坦荡如砥拼音tǎndàngrúdǐ,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比喻人非常直率,不加犹豫,现多用来形容大面积的地方很平坦。出自《诗经·小雅·大东》:“周道如砥,其直如矢。”。意思是说:西周的大道像砥石那样平整,像箭那样端直。形容周朝政治清明。示例:①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句中的“坦荡如砥”形容的是高原的宽广平坦)(茅盾《白杨礼赞》)混为一谈,读音是hùnwéiyītán,意思是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出处:唐·韩愈《平淮西碑》:“万口和附,并为一谈。”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今天,如果李逵精神尚存,就绝对不会有袖手旁观的现象存在。B.这些草花长势泼辣,花期一到,就像疯了一样,络绎不绝地开出一朵朵色彩斑斓的花,把乡土气息浓郁的篱笆装扮得美不胜收。C.在亚洲文明展现场,栩栩如生的印度神像、精美夺目的细甸竖琴、制作考究的中国陶瓷获得了阵阵赞叹。胡老倌来这里买黄烟丝,见半天过去了,来买黄烟丝的仅自己一人,孤独感油然而生。【答案】3.B【解析】A.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別人。使用恰当。B.络解不绝: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此处用来形容花草,用错对象,使用不恰当。C.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使用恰当。D.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情感自然而然地产生。使用恰当。故选B。惧而形成的一种不好的行为。是贬义词。成语典故: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一回:“崇侯虎不过随声附和,实非本心。”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人置身事外、不帮助别人。多指看到别人有困难,不帮助别人。示例:1、同学之间有什么困难,应该极力帮助,而不应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2、荪老三的事就和我自己的事一样,我不能袖手旁观。(茅盾《子夜》四)络绎不绝拼音:luòyìbùjué。释义: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五回:如今他二人每日卯正至此,午正方散,凡一应执事的媳妇等来往回话的,络绎不绝。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回:“我梦里所到的地方,竟是一片康庄大道,马来车往,络绎不绝。”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但善男信女们不远千里朝拜金顶的仍然在老河口、石花街和草店的大道上,络绎不绝。”江口涣《鹤群》:“一群接一群,络绎不绝。”栩栩如生读音xǔxǔrúshēng,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茫茫然周也。”典故: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作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他自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油然而生读音为yóuránérshēng,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出自西汉《礼记·乐记》:“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例句:看了这场表演,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点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词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文明永续发展,既需要顺应时势、推陈出新,更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B.珙桐有“植物活化石”之称,因其花形酷似展翅飞翔的白鸽命名为“中国鸽子树”。C.城市手绘原创作品正在点缀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丰富着城市的文化内酒。D.全国青少年体育冬令营(四川乐山站)的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市青少年体育好美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答案】4.C【解析】A.语序不当,应改为“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应时势、推陈出新”B.主被动混淆,应在“命名”前加“被”;D.成分残缺,应在“标志着我市青少年体育”后加“水平”。故选C。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決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B.2019年2月,电影《流浪地球》以疯狂席卷的态势红遍祖国大江南北。C.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城市轨道车辆、新能源汽车批新产品、新技术正成为经济增长新完点。D.近日,伴随“大佛出关”,乐山夜景休闲游重点项目“夜游三江”全面升级,为游客呈现山水佛城的璀璨夜色。【答案】5.A【解析】A项有误。句子没有疑问语气,所有“问号”均应改为“逗号”。故选A。6.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造成这一差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白鹿原》对待非情节因未的策略与《静静的顿河》有所不同。②这与《静静的顿河》译成汉语的一百五十万字相比,就像一着律讨与一首排律相比样。③《白鹿原》是一部浓缩度极高的长篇作品。④陈忠实立意要将《白鹿原》写得简短一些,他重显示轻宣抒,重叙述轻描写,重省笔轻渲染。⑥它包含了悠广时空中丰富的生活内容,塑造看众多的人物形象,而篇幅却不算长,接近五十万字。A.④③⑤②①B.④②①⑤③C.③④⑤②①D.③⑤②①④【答案】6.D【解析】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语段。语段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文学作品《白鹿原》,行文顺序应是:首先指出语段的中心作品《白鹿原》(③句),再介绍作品的内容、人物、篇幅(⑤句),然后与《静静的顿河》比较字数,介绍两部作品给人带来的不同差异(②句),最后解释带来差异的原因(①句)并加以阐述(④句)。排序为:③⑤②①④。故选D。【排序题解题方法】所谓排序题,就是给出一组打乱了顺序的句子,要求考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重新进行排列,使其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这类题目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有两种设题方式:一是直接给出一组顺序错乱的句子,设计若干选项,让考生选出排列最恰当的一项,如下面的例3、例4、例5。二是先给出引导语,设计一定的语境,然后呈现拟填入的多个句子,要求考生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排序最恰当的一个选项填入,如下面的例1、例2、例6。解答排序题,不仅要求考生要具备一定的阅读领悟能力,更要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具体方法是紧紧抓住“序”字做文章,先确定中心句;然后再梳理各句之间的关系,如果有关键词的一定要抓关键词;最后逐句推敲,看整段是否符合一定的顺序。从近年来排序题的命题来看,所选的语段材料一般层次都非常清晰。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以及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等多种。同学们只要能准确判断出各句之间的关系,再运用相应技巧,一般都能找到正确答案。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方山子传苏轼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对如土/B.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例/用财如炎土/C.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例/用如土/D.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射如秀土/8.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间里之侠皆宗之宗:宗师B.过岐亭,适见墙适:恰好C.晚乃遁于光、黄间遁:隐居D.与公侯等等:等同9.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山子少时有壮志雄心,晚年却心境悟淡,选文在对比中丰富了人物形象。B.作者回忆了九、十年前,在歧下石见方山子狩的往事,表现了方山子当年的游侠气概。C.文章通过对方山子人生经历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特立独行性格的赞赏。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时心态的一种折射。10.翻译下列句子。(1)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2)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答案】7.C8.A9.B10.(1)(方山子)住茅屋,吃素食,不过问世事(2)(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几女、奴仆的神情都怡然自得。(3)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期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解析】7.要求学生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文章中及的人物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译为: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是个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游之士,故可断句为: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则如土/。故选C8.A.“闾里之侠皆宗之”的“宗”解择为:尊奉。故选A9.B项“作者回忆了九、十年前”错误,应该是十九年前。故选B10.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査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買、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庵居蔬食”,住茅屋,吃素食:“萧然”,萧条的样子:“而”,然而:“忠”,尽力:“信”,真诚。【点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参考译文】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土。他年轻时仰慕西汉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也都都敬重他。稍长大后,他改变从前的志趣和行为,发愤读书,想以此在当代施展抱负,但是始终没得到重要。晚年就隐居在光州、黄州之间一个叫岐亭的地方,住在茅屋里,吃着粗茶淡饭,不再与俗土来往。他舍奔了原有的车马不坐,毁掉了原来的帽子和礼服不穿戴,徒步在山里来来往往,没有人认识他。人们看到他戴的帽子,是方形的又高高耸起,都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式吗?”于是都称他为“方山子”。我降职外调到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几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是个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游使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韁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姣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在他的眉宇间,仍然能看到那股精悍的神气,这难道会是隐居山中的人吗?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理应有官做,假如他参与政事的话,到现在己得高官荣名了他原有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启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但他舍弃这一切,偏要来到穷山僻壤,如果没有什么自得之乐,难道会这样做吗?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异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归雁(其一)唐·杜甫万里衡阳雁①,今年又北归。双双瞻②客上,一一背人飞。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系书元浪语③,愁寂故山薇④。【注】]①社甫晚年源泊于湖北、湖南一带时,写下此诗。②瞻:往前看。③浪语:妄说。④故山:喻家乡。1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开篇点题,如今大雁又要从衡阳飞回万里之外的北方了,与范仲淹“衡阳雁去”四字意思相同。B.领联和颈联描写归雁一双双,一只只往北飞去,很少栖息,表现出大雁北归途中急切的心情。C.尾联说大雁传书原来是一句空话,惶急的大雁不能代我问问家乡薇草采了没有,表现了诗人对家乡农事的关心。D.诗人采用比兴的手法,由雁及人,伤感自己年迈力衰,无法像归雁一样自由翱翔,施展抱负。12.从内容上看,《归雁》属于什么类型的诗歌?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1.B12.羁旅怀乡诗(咏物诗):苦于漂泊羁旅的孤独渡凉之情和对家乡亲人无限思念的愁绪。【解析】《归雁》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共有两首,写于大历年间杜甫在湖北、湖南漂泊时期。此诗对衡阳雁北飞寄予无限牵挂。归是主题,雁是道具,诗人借雁抒发难以排遺的思乡愁绪。11.A.有误。“衡阳雁去”意思是大雁又飞回南方衡阳去了,与本诗首联意思不同。C.有误。尾联应是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D.有误。“无法像归雁一样自由翱翔,施展抱负”错,应是无法像归雁那样回到故乡。故选B。12.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作者借雁抒发难以排遺的思乡愁绪,属于咏物诗或羁旅怀乡诗。结合创作背景“杜甫晚年源泊于湖北、湖南一带时,写下此诗”,再根据“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藏”等诗句可知,诗人抒发的是漂泊羁旅的孤独和思乡之情。文学赏析【其一】开头说“又北归”,由此可知诗人入潭已经两年。雁本自来自去,诗人却说雁瞻客而上,背人而飞,好像有心而为。而雁同侣相呼,未曾独宿,这样看来,人的确不如雁。缚帛书于雁足以传音信不过是无稽之谈,而又室产俱尽,让人愁寂不堪,若能回归故里,定当像伯夷、叔齐那样采薇而食。默写:(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6)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7)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两句描绘了色彩鲜明的春夏之景。【解析】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圆”“剪”“沧”“露雳”“幽”“繁阴”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小题。材料一:鸬鹚(节选)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一抹,鸬鹚就都扑着翅膀钻进水里去了。湖面立刻失去了平静,荡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纹,无数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不多一会儿,就有鸬鹚钻出水面,扑着翅膀跳上渔船,喉囊鼓鼓的。渔人一把抓住它的脖子,把吞进喉囊的鱼挤了出来,又把它甩进水里。鸬鹚不断地跳上渔船,渔人都要忙不过来了。岸上炊烟四起,袅袅地升上天空。渔人不再赶鸬鹚下水了,让它们停在船舷上。他从舱里拣些小鱼,一条条抛给鸬鹚吃。鸬鹚张开长长的嘴巴,接住抛来的鱼,一口吞了下去。鸬鹚吃饱了,又像士兵似的,整齐地站在船舷上。渔人就荡起桨,划着小船回去了。材料二:钩嘴大脚,捕鱼神器(节选)在分类学上,鸬鹚属于鹈形目,这个家族的脚都为“全蹼足”,四个脚趾之问均有蹼相连,这能给它们水下活动提供更充足的推进力。左水下,鸬鹚会收紧羽毛,两只大脚在身后划水推进,如鱼雷般快速穿梭,偶尔翅膀也会半张开来,用以帮助急转弯,或者打动几下加速前冲。鸬鹚嘴尖的事物,让它看起来有些像鹰,因此鸬鹚也常被称为“鱼鹰”。这个钓对捕鱼至关重要,通常鱼只要被它叨住,就会受伤流血。即便趁鸬不留神逃脱了,鱼也会因流血受伤而大大影响速度,很难逃脱鸬鷁接下来的二次追捕。“到大鱼,就算无法单独擒获,鸬鹚们也会通力合作,你啄头、它啄尾,共同把鱼驱赶到渔船附近,等待主人用工具将鱼捕获。”有文章曾这样描述。材料三:西湖渔夫(节选)西湖是人间天堂,也是鸟类乐园。每年冬天,大批鸬鹚从北方飞来越冬,西湖成为观赏鸬鹚、拍摄鸬鹚的好去处。鸬鹚比鸭狭长,体羽黑色,并带紫色金属光泽,肩羽和大覆羽暗棕色,羽边黑色而呈蟀片状。鸬鹚嘴强而长,雏状,先端具锐钓,适于啄鱼;下喉有小囊,喉部具大白点鸬鹚捕鱼方法独特。在海草丛生的水域主要用脚蹼游水,在清澈的水城或沙底的水域,就脚蹼和翅膀并用。在能见度低的水里,鸬鹚往往米用偷偷靠近猎物的方式到达猎物身边时,突然伸长胖子用嘴发出致命一击,无论多么灵活的猎物也难逃脱。历史上,很平就有人养鸬鹚,并用它们捕鱼。在南方水乡,渔民外出捕鱼时常带上化好的鸬鹚。它们整齐地站在船头,脖子上都被系上绳子。当渔民发现水中有鱼时便把鸬鹚赶入。由于子上系着绳子,鸬鹚捕到鱼也无法吞咽下去,只好叼着返回船边。主人把鱼取下后,鸬鹚再次下潜去捕鱼。14.下列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段材料都是以鸬鹚为对象,抓住鸬鹚擅长捕鱼的特性来写。B.材料一是记叙文,通过景物描写和动作描写,给人生动优美之感。C.材料二和三都是说明文,都运用了打比方和下定义的说明方法。D.三段材料都是从欣赏的角度写鸬鹚,融入了作者的喜爱之情。15.下列对文本信息的探究,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和材料三对鸬鹚捕鱼过程的介绍极为相似,可以判断材料一写的内容发生在南方水乡的可能性较大。B.材料二末尾,从引文中“就算”“也会”“有文章曾”这些词语看,鸬鹚也有合作捕大鱼的情形。C.从材料三可知,鸬鹚是一种候鸟,野生野长的鸬会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在南北方之间迁徒。D.从材料三看,在历史上鸬鹚最早被渔民驯养是在南方水多开始的,因为北方缺水少鱼。16.三段材料分别运用“土兵”“神器”和“渔夫”三个词来写鸬鹚,它们的作用分别是:(1)“土兵”突出了鸬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神器”突出了鸬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3)“渔夫”突出了鸬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答案】14.C15.D16.(1)整齐一致、训练有素(2)独特的外形有利于捕鱼(3)捕鱼方法独特、经验丰富。【解析】14.C项有误。材料二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材料三没有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两则材料都没有使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故选C15.D项有误。材料三没有涉及首先驯养鸬的地区,也没有提到“北方缺水少鱼”。故选D。16.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结合三则材料分析即可。(1)根据“又像士兵似的,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可知,“士兵”体现了鸬鹚整齐一致、训练有素的特点:(2)“神器”是说“鸬鹢嘴尖的弯钩”对捕鱼至关重要,说明了鸬鹚独特的外形有利于捕鱼的特点:(3)“渔夫”是说“在海草从生的水域主要用脚璞游水,在清澈的水域或沙底的水域,就脚蹼和翅膀并用。在能见度低的水里,鸬鹚往往采用偷偷靠近猎物的方式到达猎物身边时,突然伸长脖子用嘴发出致命一击,无论多么灵活的猎物也难逃脱。”写出鸬鹚捕鱼手法老道得像渔夫样,突出它捕鱼方法独特、经验丰富的特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小题。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小区的门卫老李爱养花。人们出入小区路过值班室时,总会被他的花吸引,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或者停车看一看,脸上会渐渐浮上笑来。抱小孩的年轻母亲、姥姥或奶奶,走到门口,总会指着里面的花,笑着对孩子说,看看爷爷养的花多好看呀!这些年,小区里的门卫走马灯似的换了一拨儿又一拨儿。有和小区业主吵架被炒鱿鱼的,有嫌夜间值班辛苦离开的,还有和其他门卫老头儿处不上来离开的。只有老李,一直都在,就像小区里的一个标志。老李今年六十多岁,瘦高,有点儿驼背,细长的眼睛,整天笑眯眯的①,说话慢条斯理。不管进出小区的人态度多么蛮横,车辆多么急吼吼的,他都不急不躁,让人如沐春风。有一阵,物业公司管理消防通道乱停车现象。老李他们几个门卫老头儿,轮换着在消防通道附近蹲守。看见乱停车的,赶紧制止。遇上胡搅蛮缠的车主,再赶上脾气火爆的门卫老头儿,争吵是避免不了的。但这样的事,从未在老李身上发生过。傍晚,我开车回来,老李正坐在我家车库前,守着消防通道值班。他指着汽车右轮胎说,这个轮胎气有点儿不足,抽空去打打气吧。我随口应着,停好车,跟他聊了几句。问他,晚上老值夜班,挺辛苦吧?他笑呵呵地答②,辛苦啥?人老了,本来觉就少。我夸他脾气好。他说,人嘛,不能老想着自己,多为别人着想,吃点儿亏,心里舒坦。自打老李来了以后,门卫值班室的四面玻璃明显透亮了,屋内的花花草草多了起来。没什么名贵的花,就是吊蘭、文竹、绿萝、蟹爪莲什么的,还有太阳花,我们都管它叫“死不了”。花盆也都是业主们废弃不用的,被老李拾来,派上了用场。也不知道老李给花上了什么肥料,那些花,就像一群正在发育的孩子,都憋足了劲儿地长。那些茎蔓,在玻璃窗上缠缠绕绕,还觉得不过瘾,最后都顺着绳子淘气地爬到屋顶上。屋里的衣架上,挂着用矿泉水瓶水培的吊兰和绿萝。矿泉水瓶经过精心修剪,拿绳子穿好,很有点儿艺术气息。我以为老李一定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贤惠能干的老伴儿,三两个事业有成的孩子,有孙子或孙女欢绕膝下。其实不尽然。老李唯一的儿子以前跑货车,没料想,出了一次车祸,人没事,但钱赔进去不少。现在转行做了小生意。“有钱多花,没钱少花。”老李很知足。几年前,老李的儿媳妇突发心梗意外离世,留下两个孩子。老李和老伴儿一把屎一把尿带大了两个孙子。“大孙子12岁了,最能吃啦!他奶奶做的手擀面,能连着吃三大碗。”老李用手比画着碗的大小,眼里堆满了笑③。老李最得意的就是他的两个孙子,宝贝疙瘩一样。他盼着儿子能娶个善良贤惠的媳妇,一家人和和睦睦过日子。我出差,朋友打电话说已经到了我家小区门口,从老家给我带来了蜂蜜。我让他把蜂蜜放在小区门卫值班室,给老李就行。几天后,我回来,在小区门口下车。我抬头看了值班室一眼,老李在里面冲我招手。我推门进去,他双手托着一大罐蜂蜜,递给我。我接蜂蜜的时候,吃了一惊──老李的左手,竟然缺了两个手指。我愣住了。老李笑着说:④“年轻时给生产队铡草,出了点儿意外。其实,干啥活儿都不影响。”我的心倏地疼了一下,似刀尖划过。尼采说,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也要有滋有味地去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这话,我很想说给老李听,可是,终究没说。那天,我经过门卫值班室,看到老朱在里面捣鼓花草,问他,老李呢?“在小区巡逻呢,他让我先跟花待会儿。”老朱哈哈大笑着说,“这个老头子,就是个花心大萝卜!”我忽然想起汪曾祺写过的一句话: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你在花里,如花在风中。(选自《成都晚报》,有删改。)17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句。那些茎蔓,在玻璃窗上缠缠绕绕,还觉得不过瘾,最后都顺着绳子淘气地爬到屋顶上。18.文中四次描写老李的“笑”,试结合描写老李“笑”的语句①~④分析其性格特点。①“整天笑眯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他笑呵呵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眼里堆满了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老李笑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0.将文章标题改为“老李”好不好?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答案】17.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茎蔓拟作淘气的孩子,“不过癡”“淘气”“爬”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草在老李的精心照料下迅速生长、生机勃勃的特点,側面表现老李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表达了我对老李的赞赏之情)。18.①待人温和热情、真诚善良:②对待工作不辞辛劳、尽忠职守:⑤疼爱孙子,幸福乐观、热爱生活:④面对不幸遭遇,坚强、豁达,对生活充满希望。19.结构上:紧扣标题(点明标题):首尾照应,照应开头“老李爱养花”。19.结构上:紧扣标题(点明标题):首尾照应,照应开头“老李爱养花”。内容上:升华主旨,老李就是花的化身,他不仅爱养花,还积极创造美好生活,温暖他人。20.不好。原标题有如下妙处:①引发读者思考。“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几”用语新颖,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②交代文章内容。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围绕老李(标题中的“我”)和花展开的。③凸显人物形象。此标题突出老李爱养花,爱生活,用花儿带给小区人们笑容和温暖的形象特点。【解析】17.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结合语境首先写出修辞方法,然后写出表达效果和体现的情感。结合划线句分析,“觉得不过瘾”“淘气地爬”用来写茎蔓,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运用“生动形象的写出……,表达了…情感”的模式,写出表达效果即可。18.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语境理解语句含意。①结合“说话慢条斯理。不管进出小区的人态度多么蛮横,车辆多么急吼吼,他都不急不躁,让人如沐春风”分析:“整天笑眯眯的”是老李对待业主的态度,表现他待人温和热情、真诚善良:②结合“辛苦啥?人老了本来就觉儿少。我夸他气好,他说,人,不能老想着自己,多为別人着想,吃点亏,心里坦。”分析:是在他值夜班,我间他辛苦不辛苦时他的态度,表现了他对待工作不辞辛劳、尽忠职守:③结合“老李最得意的就是他的两个孙子,宝贝疙痞一样。他盼着孙子能娶个善良贤惠的她妇,一家人和和睦睦过日子。”分析:是他面对两个孙子的态度,表现了他疼爱孙子,幸福乐观、热爱生活:④结合“年轻时候生产队草,出了点意外。其实,于活,都不影响。”分析:是老李对家度变故和自身遛遇的态度,表现了他面对不幸遭遇仍坚强、豁达,对生活充满希望。19.要求学生掌握结尾段的一般作用。其作用要从结构上和内容上两方面分析。在内容上,有抒发感情,表达思想,丰高文章的作用,升华主旨:在结构上,有篇末点题,照应开头,画龙点睛,使结构紧湊,脉络清晰的作用。结合“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结构上,篇末点题,照应开头:结合“它们很温暖:你在花里,如花在风中”分析:内容上,以花喻人,赞美了老李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温暖他人的精神,升华了文章的主旨。20.要求学生首先明确态度,不好。然后通过对比题目“老李”和“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分析,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即可。可以从作者感情的出发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揭示文章中心、吸引读者、人物形象、文章的主题等方面阐明原标题的妙处。如:揭示文章主主旨。面对生活的多不老学仍能坦然面对,爱人爱花爱生活,赞美老李热心善良、坚强乐观的美好品质。六、综合性学习21.2019年是我国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年,在这个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时刻,××中学九・一斑決定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活动,策划了三项征集活动,要求每位同学积极参加。(1)征集主题标语: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活动拟一条主题标语。(不超过20字)(2)征集邀请函:为缅怀那段风云岁月,班级打算向当地知名学者石教授写一份邀请函,邀请他来学校为同学们作专题讲座。有位同学写了一份邀请函,其中有三处用语不得体的地方,请你指出来并改正。尊敬的石教授您好!我们是××中学・一班的学生。在纪念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之际,我们强烈地邀请您于5月4国下午2:00莅临责讲学斤,作专题讲座一一《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请您务必参加。视工作愉快!XX中学九・一班全体学生2019年4月30日(3)征集结束语:请你为本次主題班会活动写一段优美的结束语。(不少于60字)【答案】21.(1)细怀五四先驱,奏响青春之歌(2)①“强烈”改为“诚挚”:②将“贵校”改为“我校”:③“务必”改为“依时”。(3)亲爱的同学们,本次主题班会在缅怀五四先驱、崇尚爱国情怀的活动中圆满结束。但永不褪色的青春之歌犹在耳群回响,“青春如初春,如朝阳,如百卉之萌动”,让我们沿着先辈们的光辉足迹,昂扬前行,写壮丽的青春篇章!【解析】(1)拟写标语应注意:一要紧扣主题“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二是要注意文字简洁字数不能太多(标语特点),可以适当使用修辞,一般宜用对偶、比喻、对比等,要注意控制字数,句式整齐,修辞得体。如:激扬五四青春,挑战全新自我。(2)注意结合题干分析“用语不得体”的地方。语义不当,应将“强烈”改为“诚挚”,谦敬误用,应将“贵校”改为“我校”;语气太过强硬,应将“务必”改为“依时”。(3)首先要有称呼,然后祝贺本次活动圆满结束,再总结本次活动的意义,最后提出号召,注意语言要准确优美。七、名著阅读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22.请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后回答问题。①我叫他老徐,因为苏区人人都这样叫他一一教书先生老徐一一因为,虽然在东方其他地方,六十一岁不过是政府最高级官员的干均年龄,可是在红色中国,同别人相比他似手是个白发老翁。然而他并不是老朽昏聩的标本。②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能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23.下面是选自《骆驼祥子》的文段,请阅读后回答问题。科子没有过这种经验,他置了汗。到了公阳后门,他回了回头,还着呢!到了家门ロ,他不敢站住,又有点舍不得走;書先生一声也不响,他只好继续往北跑。一气跑到北口,自行车还跟着呢!他进了小朝同,还着!出了胡同,还跟着!选文中的“自行车”对样子做了一件什么事,让样子对未来的路重新做了选择?他重新选择的路又是什么?【答案】22.(1)《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徐特立周恩来23.孙侦探抢了祥子的积蓄:祥子回到了人和车厂,无奈准备接受虎妞。【解析】22.要求学生根据选段中对人物的描写,确定人物,然后根据人物确定出自的名著。根据①段“教书先生老徐”“六十一岁”“是个白发老翁,然而他并不是老朽昏職的标本”明确此人是《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徐特立,本书作者是美国的埃德加・斯诺。根据②段“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時富于热情”的外貌描写,明确此人是周恩来。23.要求学生结合选段内容。然后联系原著分析前因后果即可。根据“样子没有过这种经验”“自行车还跟着”等语句,判断是孙侦探抢走了样子的积蓄,导致样子买车梦想破灭只好回到了人和车厂,无奈准备接受虎妞这一情节。八、作文。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孔乙己》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以可悲的态站着,维持着自己读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台式机光电鼠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饵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红外日夜转换型监控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脑材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热熔胶双边自动折合封箱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汽车离合器膜片簧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汽车门护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水汽取样恒温装置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工艺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外置读卡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退休延期留用岗位协议书
- 3.1 歌曲《音阶歌》课件(10张内嵌音频)
- 中医适宜技术-中药热奄包
- 2024年储能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趋势展望报告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青岛版(六三制2024)教学设计合集
- 压疮的预防和护理
- 《手卫生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 算力时代全光网架构研究报告(2024年)
- 2024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届高考作文素材:《黑神话 悟空》高考作文和素材运用
- 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下册英语单词(带默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