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高二历史甄选实用课件(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高二历史甄选实用课件(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高二历史甄选实用课件(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高二历史甄选实用课件(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高二历史甄选实用课件(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情况,以及国际法的发展。《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名词解释

在西欧,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有一个过程,便是民族国家的建立。所谓民族国家,是欧洲中世纪后期出现并在资产阶级时代普遍形成的国家形式,是以民族为基础的主权国家,它必须具备两个重要的因素,即国家主权与民族一体性。——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民族国家是由居住于共同的地域、分享共同的利益和命运、拥有共同的政府和完整的主权、具有共同的语言文化、历史传统和民族意识的人们组成的独立的稳定的共同体。12—14世纪的法兰西中世纪的西欧,存在民族国家么?没有一方面,经济上的领主庄园制使中世纪的西欧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淡薄。另一方面,在意识形态乃至社会领域,却是统一由基督教会统治、支配,形成一个统一体——基督教世界。材料一:城市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如同四处开放的花朵。“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营造一个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的环境,城市市民阶层必须展开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这一点与封建王权打击割据势力、加强集权的努力不谋而合,因此,共同的利益把王权与城市的命运系在了一起。”——李堃材料二:1455年至1485年,英国金雀花王朝的两个分支兰开斯特王朝(HouseofLancaster)和约克王朝(HouseofYork)之间发生内战,在这场战争中,两大家族同归于尽,大批封建旧贵族在互相残杀中或阵亡或被处决。材料三:通过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圣经》等方式,作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语言得到普及,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的地位上升。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产生(1)经济: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的兴起,需要强大王权的保护。(根本原因)(2)政治:15世纪前后,西欧封建势力削弱,中央集权加强。(3)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打击了教会势力,强化各国的世俗权力,有利于国家和民族认同形成。1、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背景2.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亨利八世(1491~1547)

都铎王朝第二任君主,英格兰与爱尔兰的国王。亨利八世要求离婚另娶新皇后,教皇不准,双方闹翻,亨利八世被教皇驱逐出教,他在议会的支持下推行宗教改革,宣布英国脱离罗马教皇管辖,建立了由国家政权控制的,以国王为最高统治者的英国国教。路易十四(1638~1715)法国波旁王朝的国王,宣称“朕即国家”,自号太阳王,在位长达72年,在法国建立了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王国。他建立的绝对君主制一直持续到法国大革命时期。(1)英国13世纪,英语开始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2)法国16世纪,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法国国王敕令,规定法国的法律文件必须用以巴黎方言为主形成的法语撰写。路易十四时期,法国王权达到顶峰凡尔赛宫1661年,路易十四在巴黎西郊修建规模宏大、极尽奢华的凡尔赛宫。凡尔赛宫建好后,他把法国各地的贵族邀来居住,进一步削弱了贵族势力。凡尔赛宫也成为法国专制王权的象征。朕乃君主,故可以为所欲为。

——(普鲁士)腓特烈·威廉一世路易十四宣称“朕即国家”,一人独揽全部国家大权,并且把王权神圣化,给自己冠以“太阳王”的称号。——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腓特烈三世1439年被选为德意志国王,是德意志最后一个由教皇加冕的皇帝。1477年,其子马克西米连和与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的女儿玛丽结婚,奥地利由此获取了勃艮第在尼德兰的大片领地,一举成为欧洲强国,哈布斯堡王朝此后通过联姻几乎统一了整个西欧,由此诞生了一句名言:“让其他人去发动战争吧,你只需和奥地利一起,享受婚姻。”(3)16~17世纪,欧洲国家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①专制王权国家的特征

国王即国家;国家的版图常常因为国王的婚姻或继承关系发生改变。②专制王权国家是近代民族国家的雏形3.16-19世纪,专制王权国家到民族国家《马赛曲》曲谱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欧洲一些国家的军队侵入法国。法国人民群情激愤,纷纷组织义勇军开赴前线。马赛的义勇军高唱着一支进行曲奔向巴黎。这支进行曲就是《马赛曲》,它激励着法国人民保卫国家的斗志,后来成为法国的国歌。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1)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国家在人们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

个人对国家的忠诚越来越超过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

各国纷纷鼓励和组织对爱国人士的崇拜

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3)民族国家由单一民族组成,更多的包括多个民族

人民有共同的价值、历史、文化、语言或体制。

民族主义:一个民族对于自己的认同,对一个国家在国际上对于自己的定位起着很大的作用。民族主义分为两种。一种为积极的,一种为极端的。积极的民族主义,是在民族尊严受到无视以至践踏的时候,去捍卫它。

极端民族主义:只为本民族服务,认为本民族是本国,或者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歧视别的民族,用暴力手段残害屠杀其它民族的人民,剥夺其它民族人民的生存权,肆意掠夺资源。在19世纪时,欧洲各国兴起民族主义,提倡拥有共同文化、语言及历史的民族建立属于他们的国家,于是多个民族发动了独立运动,成功摆脱外族的管治,建立统一及独立的民主国家。例如有比利时脱离荷兰的统治,在1831年取得独立;普鲁士(德意志邦国)先后打败丹麦、奥地利帝国及法国于1871年建立统一的国家。但是,到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欧洲列强为了增进本民族的利益,不惜付出任何代价,试图加强自己在欧洲及全世界的影响力,从而令这种拥护自己民族的情绪变质,成为一种危险的爱国主义,成为一种极端民族主义。知识拓展1:正确区分民族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材料一:自大航海时代起,由于航海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各国之间的交往日渐频繁。随着这种国与国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无论是政府间的往来还是民间的跨境贸易往来,以及对跨境流动的自然人的管理,都开始成为各国重点关注的领域。

——谢浩然《再论国际法的起源和发展》材料二:1530年以后,欧洲进人所谓“宗教战争”时代。这种以军政革命为诱因而爆发的战争成为早期近代欧洲国际政治的核心,各国新兴君主为广开财源以宗教信仰为借口对土地和黄金等财富展开激烈争夺。面对和平的丧失,法律思想家们对战争根源及其正义性展开讨论,他们企图创造一整套规范指导新兴君主国之间关系。

——陶永新《从万民法到国际法》1.国际法产生的背景国际法指适用主权国家之间以及其他具有国际人格的实体之间的法律规则的总体,是用来解决国家间争端的原则、制度和方法。①民族国家的形成,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②人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减少武力冲突③其它因素A.文艺复兴等思想运动打破了神学观念B.古罗马自然法精神的影响C.地理大发现后各国之间联系的加强2.国际法形成的基础

格劳秀斯(1583~1645年)荷兰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先驱,著作《战争与和平法》,奠定国际法学基础,也开创了近代自然权利理论。另作《海洋自由论》主张公海自由航行,是近代海洋法的基础。1625年荷兰人格劳秀斯出版《战争与和平法》。根据一般规则:本人是处理自己事务的最佳裁断者,因而拥有发动战争之权力的人,乃是唯一拥有缔结和约之权力的人。由此推导,公战能够由各方主权者单独发动,在王权政制下这种权力理所当然属于君主。——[荷]格劳秀斯著,何勤华等译《战争与和平法》阅读材料,说一说这段话的核心思想。A.国家的主要特征就是拥有主权(对内最高,对外独立),主权属于君主。B.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理论基础。3.国际法的开端德意志新教诸侯和瑞典、丹麦、法国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的背景三十年战争(1618~1648)1618年,德意志的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之间爆发战争,为了争夺领土、王位和霸权,欧洲各国纷纷卷入其中。1648年,交战各方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所有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参加协议的所有各方应有义务保卫和保护本和约的每一项条款不受任何人的侵犯,不论其信奉何宗教……——《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48年10月24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内容A.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B.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C.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知识拓展1:理解《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与国际法之间的关系《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是近代国际法形成的重要标志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立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外交人员衔级的出现维也纳会议后,外交人员的衔级制度逐渐建立起来。第一等级是大使和教皇使节或教廷大使,他们被认为具有“代表”的特性;特使、常驻公使和代办分别构成第二、第三和第四等级。

另外,还明确规定,在国际关系中主权者或国家自封的头衔要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4、外交制度17世纪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2)过程:①建立:17世纪,欧洲国家的君主们派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起来。②进一步发展:1815年,维也纳体系建立,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1)含义:指主权国家通过对话与谈判来解决国家间分歧(3)特点:①以主权国家为主体,遵循国际法的准则;②确立了常驻外国使节制度;③设立专门的外交机构;④外交规范化、法制化。5、国际法与外交制度的的发展当“科西嘉怪物”最后被牢牢禁闭起来之后,大大小小的帝王们立刻在维也纳召开了一次会议,以便分配赃物和奖金,并商讨能把革命前的形式恢复到什么程度。民族被买进或卖出,被分割或合并,只要完全符合统治者的利益和愿望就行。——恩格斯(1)1815年维也纳体系建立:拿破仑帝国崩溃后,在制裁法国的基础上,以英、俄、奥、普为首的战胜国,召开了维也纳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在欧洲大陆建立维也纳体系。进步性: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国际法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局限性:西方大国操控,实行双重标准,国际冲突不断。野战医院和军医院应被承认为是中立的。只要这类医院内有任何病员或伤员,它们就应受到交战各方的保护和尊重。——《红十字公约》(1864年8月22日)《万国公法》1864年,美国人丁韪良完成了美国学者惠顿所著《国际法原理》一书的中文翻译工作,恭亲王奕诉上奏折请求批准拨500两白银资助印行此书。后来,这本书以《万国公法》为名印行,这标志着源自西方的国际法被正式介绍到中国。(2)各国之间还签订了许多国际公约,制定了一系列战争法规,试图和平解决国际争端。1815年1月,英俄普奥签署了《四国联盟条约》第十六条特别规定,……缔约国同意定期举行会议,以便磋商共同利益。——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维也纳和约》是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与1919年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巴黎和约》之间影响最深远的外交协定。……当维也纳外交家们正在努力恢复欧洲的稳定局面和秩序时,拉丁美洲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斗争,国家主权的新概念继续被引用,并继续在整个新世界传播。——(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中国)有新恩施及各国,应准英国一体均沾。——1843年《虎门条约》知识拓展2:维也纳体系是“外交技巧的一次重大创新”。A.大国协调B.欧洲均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外交机制)C.国际法应用范围扩大三、国际法的发展:20世纪以来

缔约各国,为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持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以为今后各国政府间行为之规范,在有组织之民族间彼此关系中维持正义并恪遵条约上之一切义务……——《国际联盟盟约》(1919年6月28日列入《凡尔赛条约》第一部)1.一战后,国际法的发展和局限①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②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19~1939年)③国际联盟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局限:英法控制,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难以履行止战维和的国际责任。④美法等国签订《非战公约》(1928年8月)宣布缔约各国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并未真正得到实行联合国之宗旨为:一、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联合国宪章》(1945年6月26日)2.二战后,国际法的发展和表现①背景:A.二战爆发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使国际法再遭破坏。B.新的民族国家纷纷独立,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②表现年《联合国宪章》

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并赋予安理会制裁的权力,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B.国际法的领域大大扩展在裁军、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扩散、人权、环境、海洋、外层空间等方面,颁布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C.国际司法制度有进步1946年国际法院在荷兰海牙成立。知识拓展1:从对国际法的发展所起作用方面,比较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异同。同①两者都宣称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国际法的发展②都是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有助于国际法实施范围的扩大③都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干扰了国际法的实施异①国联强调“全体一致”原则,不利于国际法的实施;联合国强调“大国一致”原则,有助于国际法的实施。②联合国较之国联更具有普遍性,因此,联合国对国际法在更大范围内实施具有更大作用。③联合国较之国联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上作用突出,更能推动国际法的发展。1982年,日本大阪高等法院在中日已建交的情况下,称台湾当局为“被承认的事实上的政府”1987年,美国参议院通过“西藏问题”修正案1994年,卢旺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