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青年科技城项目情况_第1页
光华青年科技城项目情况_第2页
光华青年科技城项目情况_第3页
光华青年科技城项目情况_第4页
光华青年科技城项目情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北大都地产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5月光华·青年科技城项目定位策划方案2目录第一部分项目背景第二部分项目概况第三部分项目定位第四部分项目规划第五部分产品特色第六部分园林规划第七部分配套规划第八部分低碳、智能技术应用规划3第一部分项目背景41927年春天,一位伟人来到武汉。面对穿城而过的长江,他诗兴大发,挥毫泼墨。“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年轻的毛泽东以如椽巨笔,道出了武汉吞吐山河的气势。

拥有3500年的文明传承与积淀,武汉确曾有过不凡的作为和荣耀。诗仙李白的一首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让武汉有了江城的别名。武汉简称“汉”,俗称“江城”,位于中国腹地中心、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是湖北省省会,华中地区和长江中游的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全国特大城市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在平面直角坐标上,武汉市东西最大横距13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约155公里,形如一只自西向东翩翩起舞的彩蝶。第一部分项目背景一、大武汉时代5

如果把中国比作两把摊开的折扇,那么,武汉则是连接这些扇骨子的轴心。因此,武汉也被喻为中国经济大棋盘上的“天元”。

早年得力于新中国的产业布局,处在扇形经济交汇点上的武汉,独揽了国家重点投资项目的四分之一。武钢、武重、武锅、武船等一批响当当的“武”字头企业拔地而起,使武汉一跃成为新中国的工业重镇,也使得武汉在国际上获得东方芝加哥的美誉。然而随着“中部崛起”国家战略的实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获批,以武汉为龙头,由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组成武汉城市圈,已迅速迈进“大武汉时代”。第一部分项目背景6(1)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距离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等中国大城市均在1000公里左右。(2)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维系四方的作用。京广、京九、汉丹、沪汉蓉、京港5条铁路干线,以及京珠、沪蓉等6条国道在此交汇。水运已形成“干支一体,通江达海”的客货运网络,武汉港是我国长江流域重要的枢纽港和对外开放港口。(3)华中地区最大的航空港武汉天河机场,是华中地区唯一可办理落地签证的出入境口岸,为全国四大枢纽机场。(4)2012年,中国全面进入高铁时代,武汉至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均在4小时范围,武汉交通枢纽地位将更为突出。1.『交通优势』第一部分项目背景7

武汉是中国最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拥有包括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69所普通本专科高校,100多万在校大学生。成人高校在校学生近12万人。各类科研机构106所,国家实验室1个(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在汉中国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50多名。武汉的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十分丰富,“武汉·中国光谷”所在地武汉东湖地区是中国最为智力密集区之一,在光通讯(华工)、生物工程(华农,武大)、激光(华工)、微电子技术(理工大)、农药学(华农)、地质及地质资源和新型材料(地大)等领域,科技开发实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2.『科教优势』第一部分项目背景82004年12月份,中央首次提出“中部崛起”国家战略,武汉在此刻抓住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构建1+8城市圈,打造大武汉城市版图。“1+8”城市圈指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城市圈的建设,涉及工业、交通、教育、金融、旅游等诸多领域。同时在市场准入、人才流动、子女入学、居民就业等方面,建立一体化的政策框架,提高城市圈的整体竞争力,真正起到中部龙头作用。3.『发展优势』第一部分项目背景94.『城市战略机遇』

2010年3月8日,国务院明确武汉的城市性质为:“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武汉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制高点”。《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8日通过国务院正式批复。武汉在全国发展布局中的功能定位由上轮总规的“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上升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这个变动,“锁定”了武汉作为中部地区龙头城市的地位。与国务院批复天津“北方经济中心”,重庆“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相对应。这表明武汉的城市定位在国家层面得到确认和显著提升,武汉城市发展上升到了国家高度。第一部分项目背景10

天时、地利、人和,武汉一个不少,城市综合优势突出。论市场,武汉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位;论人才,武汉的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论工业基础,武汉以光电子产品制造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汽车和钢材制造业在全国名列前3位;论商务成本,武汉的普通住宅价格仅为上海的1/4,劳动力成本则不到上海的1/3。5.『城市综合发展优势强劲』

第一部分项目背景武汉是:中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八大网络中心城市中国18个口岸城市(可以进出口药品)中国八大邮政中心城市中国六大铁路客运中心城市中国十七个铁路局所在城市中国七个有电影终审权的城市11武汉还是:中国九个国家土地督察局驻地中国人民银行九个分行城市中国5大高教城市中国科学院十二个分院城市中国八大通信、交换中心局城市

中国三大植物监测中心中国电网七大节点城市中国各大区传统中心城市第一部分项目背景

2009年武汉GDP突破4500亿元,增长13%以上,全市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8%。126.『未来城市规划超前』

《武汉2006——2020城市总体规划》确定未来城市面积增两倍,为8494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主城区依托“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的自然格局,逐步完善汉口、武昌、汉阳的功能,促进一体化发展;按照“多中心组团”式布局,依托“双快一轨”复合型交通走廊,由主城区向外布局六大新城组群,形成“主城+六大新城组群”的开放式空间结构。第一部分项目背景13“大光谷”将成为武汉城市圈新中心二、“大光谷”崛起第一部分项目背景141.『大武汉新中心』研究分析:武汉城市圈经济中心偏移至东南四个地级市,其产业前景及爆发优势最为强劲;大武汉8+1城市圈的新中心将是由东湖高新区与江夏区范围组成的大光谷区域。动车组六小时到上海四小时到广州武当山神农架往宜昌·三峡洞庭湖鄱阳湖庐山衡山大别山第一部分项目背景【未来发展中心】分类武汉东南部城市群北部城市群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咸宁天门潜江孝感仙桃经济实力2921197.96425.11380.98252.31133.65148.32431.50171.57产业结构3.3:47.3:49.412.6:58.9:28.56.7:56.5:36.823.6:37.3:39.120.1:47.2:34.123.4:39.0:37.620.8:48.0:31.224.6:40.0:35.418.7:47.2:34.1产业特点电器机械医药制造等综合产业金属冶炼、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资源密集型产业以纺织服装、家具制造、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注:数据采用2008年前三季度单位:亿元城市孝感黄冈黄石鄂州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城市距离km52.6356.9482.7260.9783.9485.18109.40136.56交通便捷度0.90.61.01.01.00.50.50.5经济发展水平差异0.70.60.80.80.70.70.70.7经济关联度179.99102.7665.0851.5945.9413.057.393.79表2:大武汉8+1城市圈产业结构水平表1:大武汉8+1城市圈城市经济关联度注:数据来源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08-2009)大光谷核心板块构成:“5+1”城镇群:具体是指以光谷为龙头,汤逊湖与梁子湖为两翼,融合江夏区的五个特色卫星城镇(金口、郑店、纸坊、五里界、流芳)为带动的综合发展板块。范围=大光谷“5+1”城镇群内涵=网络+物流+科教+休闲+环保+人居形象=鱼米之乡+湖光山色+现代新市镇特色=高科技活力新城+两型社会生态新城大光谷城镇群新兴环保产业区现代都市风情小镇田园风光金口郑店纸坊五里界光谷东湖开发区流芳大光谷第四极:光谷+金口+郑店+纸坊+五里界+流芳第一部分项目背景172.『光谷简析』

纵观武汉以往的城市发展,长江、汉江天堑自然地将武汉划分为三镇,武昌为教育、科技基地、汉口为商贸基地、汉阳为工业基地、三个区域块的经济都相对独立与闭塞,没有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80年代,国家开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并出台了影响深远的“863”计划,在这一背景之下,武汉于1988年成立了东湖高新区,并在3年后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称为“中国光谷”(以下简称“光谷”)。光谷被称为武汉最年轻、最具活力的区域,依托其区域内42所高校、56个国家级科研院所、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50多名院士、2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员和100多万名在校大学生的创新优势,确立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多层次技术创新支撑平台,武汉每年有二十万大学生走出校门,有的投入光谷创业,有的成为创业团队的一分子。因此,光谷高新技术创新能力、新企业孵化力较强。其对于中部崛起和武汉发展,具有重大的发展战略价值。第一部分项目背景

18五里界东湖高新技术区藏龙岛科技园区庙山经开区梁子湖汤逊湖庙山开发区面积30km2,新型材料生物医药光电子产业藏龙岛科技园区规划面积45km2光机电产业富士康基地中芯国际基地光谷规划面积224km2光电产业、新能源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光谷产业概况光谷城市经济格局分析图第一部分项目背景193.『大光谷战略价值突显

——大武汉城市未来的经济增长第四极』

汉阳汉口武昌东湖梁子湖光谷江夏大光谷

经济及产业发展研究表明:武汉城市的发展正逐步由汉口、汉阳、武昌三足鼎立的城市格局,迈入四轮驱动的大时代。

现在武汉四轮驱动:

汉口:商贸制造区;武昌:政务商务区汉阳:传统工业区;大光谷:武汉经济增长第四极第一部分项目背景20

大光谷位于大武汉8+1城市圈的中心区,随着周边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以及光谷产业集群效应和辐射效应的推动,大光谷板块将成为联系带动周边黄石、黄冈、鄂州、咸宁等城市产业发展的核心,成为引领整个大武汉城市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中心源泉。(1)城市拓展:大光谷是大武汉城市圈的核心第一部分项目背景(2)城市经济:大光谷是大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大光谷占据大武汉产业发展制高点,是大武汉城市圈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它是大武汉经济发展重心:光谷(东湖高新区)、藏龙岛科技园区、庙山经济开发区的三者的规划总面积近300平方公里,目前正筹划扩大到500平方公里,仅光谷2009年产值达1500亿元,占据武汉城市的33%,预计2020年实现产值1.5万亿,是大武汉经济重心,中部崛起重要的战略支点。

它是大武汉产业升级的龙头引擎:大武汉形成了以东西湖、经济开发区、青山武钢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布局,而光谷汇集了光电子、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所以说它是大武汉从传统工业城市到科技创新型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21三、解读大光谷第一部分项目背景活力之城,科技之城22

借助东湖高新区宽松的氛围和优惠政策,许多科研院所技术人员和高校老师,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来到高新区创业,将科研成果产业化。使得城市更具备活力与持续发展力,于是科研产业化也在武汉这座城市慢慢浮出水面,受到省、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重视教育、留住人才一时成为武汉政府的工作重点,为了挽留更多的科技人才,政府扩大了招商引资范围,并加大了对光谷的投资,种种优惠使得这些充满梦想和创造力的年轻人来到这片热土为自己的未来打拼和创造。1.『光谷研发力量』第一部分项目背景2.『大光谷后备力量』

大光谷年轻大学毕业生群体每年流入约5万人,占武汉毕业总量的六分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