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课时作业提升_第1页
5.1 课时作业提升_第2页
5.1 课时作业提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图中M是绿色植物。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所示内容与下列森林的哪种作用较为吻合()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防风固沙,爱惜农田C-减弱噪声,美化环境D.过滤空气,净化大气2・图中所示内容造成了哪些结果()①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②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③变更了化学元素的存在形式和空间分布④把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l.D2.D解析:图示反映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森林)可以吸取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具有过滤空气,净化大气的作用。光合作用实现了能量的转换和物质形式的变更,也使化学元素发生了迁移,联系了有机界和无机界。右图为“黄土高原某区域景观图”,历史上该区域曾植被茂密,后因自然缘由和某些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出现图示景观。据此回答3〜4题。3-该景观形成的自然缘由主要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流水沉积D•乱砍滥伐4•该景观的形成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B.整体性C•一样性D.多样性答案:3.A4.B解析:第3题,该区域曾植被茂密,后由于人类破坏植被,流水侵蚀导致水土流失严峻,而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景观。第4题,破坏植被从而导致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景观,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5〜6题。5•该湖泊自然消亡的缘由,据图可以确定的是()A•地壳上升B.水源削减C•气候变干D.物质沉积6•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更,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A・整体性B.差异性C-稳定性D.脆弱性答案:5.D6.A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湖泊先是减小,最终消逝。四周有大量碎屑物质,且为外流湖,水走沙积。第6题,某一环境要素的变更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更,进而导致环境的变更,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7〜8题。7•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A•①B.②C•③D.@8・能表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A•⑤B.⑥C•⑦D.⑧答案:7.A8.B解析:第7题,松花江和珠江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所以影响其水文特征的因素是气候。第8题,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是流水侵蚀而成的。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更,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更,其中水是比较简洁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完成9〜10题。•推断方框I、II、HI、IV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①土壤水增多②库区蒸发量增大③蒸腾加强④植被覆盖率增大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特征B.区域性特征C-差异性特征D.不稳定性特征答案:9.C10.A解析:第9题,结合框图与备选答案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第10题,各自然要素是相互关联的,一个要素的变更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更,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读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更示意图,回答11〜13题。11・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①水土流失加剧②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③大气污染严峻④洪涝灾难增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2・引起该地区环境变更的主要缘由是()A•地壳上升B.植被破坏C•气候恶化D.围湖造田13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变更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答案:ll.D12.B13.B解析:据图中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山丘地区,由于破坏植被开垦梯田,致使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难增多。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二、综合题14•(2023・长沙市高一期末)大约在4000万年前,青藏高原从海底起先隆起。经过漫长的地质年头缓慢抬升,今日青臧高原平均海拔在4()()()〜5000米,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图所示。阅读并分析以下框图,回答下列问题。(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序号填在框图相应的位置上。①太阳辐射强②气温低③空气淡薄(2)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在青藏高原地区,“牵一发”指的是什么?(3)据图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答案:⑴自上而下分别是:②、③、①。(2)地壳隆起,海拔不断上升。(3)随着印度洋板块北移,青藏高原地壳不断隆起,海拔不断上升,气候逐步寒冷、干燥,终年气温低,多冰川;土壤贫瘠,多冻土;植被为高寒草甸草原;以食草、抵抗寒冷实力强的动物为主,如耗牛。解析:第(1)题,由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②),多冰川、冻土;由于地势高空气淡薄(③),晴天多,太阳辐射强(①),保温作用弱。第(2)题,由框图可知,“牵一发”指的是青藏高原不断隆起,地势不断上升。第⑶题,结合板块运动归纳,海拔上升,气候寒冷,对植被、水文、土壤、生物、地貌等都有影响。15•依据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完成下列问题。(1)若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的关联性,请填写下列相应内容:降水;气温日较差 ;地表水;地貌多;土壤有机质含量 ;植被。(2)区域生态系统的变更往往会影响地貌的发育过程。试简要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缘由。(3)请从上面两个实例简要归纳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答案:⑴少大少戈壁、荒漠少稀有(2)植被遭到破坏,加速了流水对黄土高原的侵蚀。(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更是统一的,每个要素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更的;某一要素的变更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更。解析:第(1)题,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大陆性强、降水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