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本位理想人格与完美人格的超越性人格模式与范型比较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同的文明总是对人性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其中,西方心理学的第四大能力,即超级个人心理学,证实了人类性格的固有的适应性(正如马斯洛所说,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是个体的本能)。这符合恩格斯的观点。“即使是最荒谬的迷信,其基础也反映了人类本质的永恒天性。”超越性人格是超个人心理学探讨的重要问题,西方是超个人心理学的发源地,其产生和发展与其母体——西方的文化传统——基督教关系密切。同样,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没有现今意义上的人格理论,但其中蕴涵的超越性人格心理思想却极其丰富,儒、道、墨、法等各家都有自己的相关理论,其中以儒家的天本位理想人格思想影响最为深远,我国学者现在也开始更加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性的超越性问题。东西方文化虽源流不同,但其间关于人性的超越性问题的探讨有哪些相同相异之处颇值得我们深入分析与解构。因此,本文拟对东西方传统文化中的超越性人格模式与范型进行比较,以期有所获益,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理想人格塑造提供相应的借鉴与启示。一、理想人格的超越性超越性人格是指人类由于内在似本能的驱使或出于人类文化设计的需要所确立的人格模式,其中,儒家文化所确立的是一种天本位的理想人格模式,它是根据某种标准、期望所设计出来的理想化的人格范型,是人们向往并希望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人格的最高标准。人会赋予生活以意义并追求意义,会为自己确定价值目标,而从人的理性(亦是似本能)出发,作为人的价值意义的最高体现即是理想人格。当个人追求有限意义上的自身价值意义时,就是个人本位理性人格;当一个社会或一个民族文化总体推崇某一理想人格范型时,就是社会本位理性人格,该人格范型表达的是该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价值标准;无论是从个人还是从社会出发,当人们寻求超越于人之上的天或神的本性作为人的理想人格标准时即是天本位理想人格,这种理想人格具有鲜明的超越性特征。儒家所确立的理想人格的标准和典范呈现为一个多层次的人格结构,最高层次为“圣人”,次为“贤人”,再次为“君子”。“圣”是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达到这一境界的人格就是“圣人”,“圣人”是理想人格的最高典范,至善至美。依孔子之见,圣人并非此岸的理想人格,连尧、舜都达不到,自己也无法达到,更不要说一般人了。圣人是见不到的人格典范,而贤人则是可以见到的人格典范。贤人和圣人均是所谓“诚之者”(《中庸》),他们需要后天的努力追求,择善而行,持守坚忍。从现实的角度考虑,儒家构想了人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人格模式——“君子”人格,而在儒家思想中论述最多的也是“君子”人格,是具有高尚品德和理想人格者的称谓。“仁”是儒家理想人格的核心内容,其实现途径就是儒家所倡导的“内圣外王”。西方国家大多信奉基督教,而该宗教信仰所推崇的是完美人格,即是由宗教信仰中的至上神——上帝所给定(启示并确立)的人格范型——耶稣。在世界上林林总总的各种宗教中,唯独基督教的《圣经》启示了一位完美人格的典范——耶稣,具有上帝所有的一切美德,却没有人性的任何缺陷,是人和上帝之间的中介者,他能将上帝表明出来,人们要相信他并效法他。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完美人格范型与儒家天本位理想人格作为两种高层次的人格追求,两者均有很高的标准,它们之间存在着以下方面的差异:1.天为上帝—两者的确立方式不同。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完美人格是指由宗教信仰中的至上神所给定的人格范型——耶稣(被认为既是完全的神,又是完全的人)。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唯独基督教的《圣经》启示了一位完美人格的典范——耶稣(其他宗教如伊斯兰教的穆罕默德和佛教的释迦牟尼等虽然创立了本派宗教,但从未敢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只称自己受启示或只是教师),他是“道成肉身”(《圣经》约翰福音1:14),被称为是上帝的儿子(《圣经》·约翰福音8:29;10:36,30),这种由至上神直接为人所设立的人格范型在人类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是自上而下所设立的,《圣经》也被称为是上帝默示的,基督教因而被称为启示性宗教。儒家文化的天本位理想人格是指由人自下而上自发地寻求与天(或神)有关的属性所设计的人格理想,是人对天的领悟、猜测、揣摩后所设计或建立的理想人格范型,常会受到智慧宗教的影响。在中国,至上神也称为“太极”、道、天、理等。中国古代殷周时期就已经形成了集中体现中国人超越意识的较为完备的上帝观念或天帝信仰,这种观念以天帝信仰为核心,有“上帝”观念、“天命”体验、祭祀活动和相应的制度。儒学本身同“天帝”观密切关联,其“天理”、“天道”学说,实际上是天帝观的进一步发展。儒家的“天”有多种含义,主要是指人格化的神秘性的本体性存在,是万物命运的主宰,类似于宗教的至上神。《论语》中孔子本人提到“天”的地方共九处,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及老子所说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儒家的“天”所指的,其实与道家的“道”所指的一样,是一种超越性的万有之源即上帝。冯友兰认为:“孔子之所谓天,乃一有意志之上帝,乃一‘主宰之天’也。”最能表明孟子关于天是终极的超越者的言论是“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在其后的儒学中,无论是汉代神格性的“天”,还是宋代哲学化的“道”或“理”,都具有同样的超越性,即使是陆王学派的“良心”或“心”,也要将“天理”或“天”作为最终依据。因此,延续几千年的儒家文化所渐次完备的最高崇拜的对象——“天”或“天帝”,实际上是毋庸置疑的超越性主宰。儒家不仅确认天为主宰,而且同时认为天内在于人,天在天为天道,在地为人道(天或天道内在于人),人道或人性来源于天道或天性并体现和彰显天道或天性。在儒家思想家中,朱熹最完整地论述了理或太极即上帝的内在性,同时也阐明了理或太极的超越性以及内在与超越的辩证关系。陆王学派的陆九渊的“心即理”也认为上帝内在于人:“塞宇宙一理耳。”而“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陆王学派的王守仁则进一步强调了上帝的内在性:“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其言:“理也者,心之条理也。是理也,发之于亲则为孝,发之于君则为忠,发之于朋友则为信。”是心学一派的儒家强调“理”的内在性,特别是内在于人伦关系之中的最典型说明。道家同样认为世界本源的道内在于万物,而且其内在论的观点贯穿始终。事实上,道家认为道之分化而内在于万物即是“德”,陈鼓应解释老子第五十一章证明了此观点:“万物成长的过程是:万物由‘道’产生;‘道’生万物之后,又内在于万物,成为万物各自的本性。”因此,道家的道比儒家的天更具有内在性。儒家从天的内在性推知天,孟子提出“尽心、知性、知天”(《孟子·尽心上》)的模式,到《中庸》更是形成了一个“尽己之性以尽人之性,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最后“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的自觉的“天人合一”的完整体系。儒家正是从天内在于人的本心(也基于理性)出发来对天、道、理等进行揣摩,从而确立了天本位理想人格模式与范型。但这些揣摩相对于其对象(至上神)而言,永远只能是有限的,甚至可能造成歪曲和独断。道家明确认同这一点。《老子》承认自己对“道”无法言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并且,他认为作为世界本源的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活动很神秘,“是谓玄德”(《老子》52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老子》第14章)。儒家虽然被称作理性主义,实际上它也承认上帝的神秘性。儒家“五经”均对“上帝”、“天”或“太极”抱有敬畏态度并对其作了神秘的描述,《三礼》以及两千多年来的官方祭礼更是将这种敬畏态度和对其神秘的承认予以行为化、具象化和体制化。孔子在《论语》中关于“天”的论述及其不言“天道”的态度,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儒家对“天”的神秘性的肯定和体认。孟子在《孟子》中也直接承认和敬重这种神秘性:“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肯定“天”创生万物;“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确认天可以掌管人的认识,使人“知”和“觉”,却又无法详述这种“使”“知觉”的途径或方式;与孔子“天何言哉”相似,“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意指天行事的方式与人类相异,人类无法理解也不宜妄言。后继的宋明理学发展了天,对理大加阐述。余英时对此加以评论:“在‘理’上添出一个‘天’字即为保证此世界为客观实有而设。……宋明的新儒家无论其对理字持何种解释,都无法完全丢开‘天’字。”因此,儒家、道家等学者是在揣摩天的基础上认为人本根于天,对天道、天德进行了探讨,主张人应效法天,并据此建立了自己的天本位的理想人格。2.理想人格的标准和受教育者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完美人格范型耶稣具有上帝所有的一切属性和美德(公平、公义、圣洁、良善、慈爱、信实等等),却没有人性的任何缺陷,圣经称他没有罪(《圣经》马太福音27:24;路迦福音23:15;约18:38),是人和上帝之间的中介者(《圣经》提摩太前书2:5),他能将上帝表明出来(《圣经》约翰福音1:18),人们要相信他并效法他(《圣经》罗马书8:29)。整本圣经都在述说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标准非常明确。儒家理想人格的标准和典范实际上呈现为一个多层次的人格结构,最高层次为“圣人”,次为“贤人”,再次为“君子”。“圣”是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达到这一境界的人格就是“圣人”,“圣人”是理想人格的最高典范,至善至美。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荀子也认为:“圣也者,尽伦者也。”(《荀子·解蔽》)后世曾把尧、舜、禹、汤、文、武、周、孔等视为圣人,不过依孔子之见,圣人并非此岸的理想人格,连尧、舜都达不到,自己也无法达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更不要说一般人了,其目的在于告诉人们,人是有限的,而人格修养则是无止境的、长期且渐进的。儒家构想了人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人格模式——“君子”人格,而在儒家思想中论述最多的也正是“君子”人格。“君子”一词在西周春秋时,原本是对贵族的通称。到了孔子时期,方赋予其以道德含义,成为具有高尚品德和理想人格者的称谓。“君子”应具有孔子所倡导的“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的三达德以及孟子所倡导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大丈夫气概。3.“重释犯”的伦理关系基督教完美人格则是通过信仰来达到的。信仰主要是指保罗在《圣经》·《罗马书》中所说的,要因信称义,要效法耶稣、顺服命令、积极践行,不是靠自己,不是靠苦修,而是靠对耶稣的信心。儒家理想人格的实现是通过内省和践行的途径来达到的,实即儒家所倡导的“内圣外王”。“内圣”就是通过自身的心性修养,通过严格的道德自律和操练,使自身的道德修养达致完善;“外王”是人的心性修养的外在表现,即把人的心性修养所得推展到个体以外的社会领域,由内而外,由近及远,落实于人际之间,推及于整个社会,既要爱亲(以血亲之爱为纽带),也要推己及人——泛爱众(即孟子所提出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伦理关系自下至上自近及远扩展至整个社会),如《论语·学而》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泛爱众而亲仁。”“仁”是儒家理想人格的核心内容,而“仁”就是“爱人”,孟子后来概括为“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爱人”是君子所具备的首要品格。儒家认为人人皆可通过内圣外王实现自己的理想人格,正如孟子所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人本有“善端”,只要在实际生活中坚持不懈,一般平民都能够达到理想人格的境界。这样,人人皆要强化内在的心性修养,又要解决好与他人的关系,最终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对于内圣外王的关系,余英时指出:“这个复杂理想的双重使命并非意指这两种使命是经由两个明显不同、各自遵循自己理路、而最后在它们发展的最高层次上相互重叠的过程,相反的,这个理想的含义是:外王是从内在完成的内圣的光辉的散发而得到的。此理想根本上立足于一个基本命题,自我的道德修养本质上不仅仅是目的,并且还是达成大同世界的一种手段”。4.传统文化的原因西方基督教完美人格的范型耶稣被认为是上帝的儿子,既是人又是神,效法者与之相连,他也能为其提供力量与支持(《圣经》腓立比书4:13),彼此被认为是一种互动互通的亲密关系。与西方文化不同的是,儒家的理想人格虽以天为范本,但它不与神交通,不关注来世(或永恒),只在意此现世短暂有限的生命。这是中国虽敬天却没有成为宗教而是呈现为文化形态的原因。这种文化的后果是入世的态度较强,而没有宗教意义上的终极关怀,没有对永恒未来的盼望,只是在短暂的人生中要求人鄙视其他需求而单单去实现理想人格,必然缺少动力使其坚持下去(内圣的追求固不易,孔门高足冉求已有“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胜也”的感喟),效法者会优先满足匮乏性需求,而不会真正去践行理想人格,再加上理想人格所表现出来的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常被统治者所利用,成为意识形态的工具,进而限制了其实现的能力。二、东方和西方传统文化的超级越越性人格模式与范式相似尽管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完美人格范型与儒家天本位理想人格存在着许多差异,但两者之间也有许多相似之处:1.、以神之名,为人之根本,即为神之所为其人,其人以“量”,其“质”指的方式,是利用人之根本,人以实而道”,其重点在于使人中的人,其人以神之所实;人与人,人以神,人则道。他就是人,人与人间,人以神,人也说,人以神,人也说,人以神,人也说,人以神,人以神,人以神,人以神,人以神,人以神,人以神,人以神,人以神,人也为人基督教的完美人格范型耶稣被认为是“道成肉身”,作为上帝对人的“特殊启示”,特别表明上帝进入自然、进入社会、进入人类历史(《圣经》诗篇19:1—4;使徒行转14:15—17,17:24—31;罗马书1:19—20),它以直接而具体的方式,用上帝或“道”成为一个自然的活生生的肉体、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来将上帝表明出来。圣经说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人们看见了他就是看见了上帝(《圣经》约翰福音14:9),他没有罪,人们要听他、信他、效法他。基督教教义认为耶稣既是完全的神,又是完全的人,他是上帝和人之间的唯一中保,没有罪,是完全的人格范型,也是信徒要效法的对象。儒家认为天、理、道超越于人之上又内在于人,故人应该与天合其德,取法于天道以指导自己的立身处世。所以,天是人的根本,又是人的理想,而“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即表示儒家非常尊重的圣人或圣君也要效法超越性的天。而对天的本性的揣摩发展出天本位的理想人格就是要效法天。2.儒家的理想人格与人的内在统一西方基督教的完美人格也要求人与耶稣相连,彼此内在与含容,成为一体,并将彼此的关系比喻为人身体的头与肢体的关系。与效法对象的合一体现了超越性人格的终极至上性,即与天道相联系的圣的境界,这种境界本身同时成为了效法者的内在动力。在个体人格的发展上,儒家理想人格注重对个体心灵的自我超越,要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天的标准即是人的标准,人要达到天的标准,天人之际,与天合一。“天人合一”的实质,是人伦与天道的合一,天道与人道的合一,是人本性中对天的寻求,想要达到天的完美,当然更是极高远的境界,是伦理情感与宗教情感的合一。3.内在论因素基督教既强调上帝的超越性,更强调上帝的内在性,《圣经》·《创世记》(1:31)记载人具有“上帝形象”,上帝按着他自己的形象造人,而且《使徒行传》17:27又说,人若要寻求上帝,“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实他离我们各人不远”。在基督教思想史上,上帝内在于整个世界和人心中的理论不乏其人,基督教各派一致公认的创世论和基督论而言包含的两项正统教义,即人之中的“上帝形象”和基督的“道成肉身”,已经包含了内在论因素。事实上,基督教所说的人与上帝的“复和”或成为“上帝的儿女”以及人成为上帝创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艺术表演技术教学案例研究-洞察分析
- 水运保险产品创新与行业监管-洞察分析
- 医疗咨询平台监管效果评估-洞察分析
- 消费心理与市场行为-洞察分析
- 游戏场景沉浸式体验-洞察分析
- 玩具有害物质风险评估-洞察分析
- 《证券产品之股票》课件
- 《客餐厅装修效果图》课件
- 七年级英语句型转换课件
- 2025年统编版七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GB/T 44351-2024退化林修复技术规程
- 一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30套
- 2021年1月北京朝阳初二(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
- 岭南版六年级上册美术18课考试复习资料
- GB/T 12237-2007石油、石化及相关工业用的钢制球阀
- 房地产中介合同管理制度
- 2019年同等学力(教育学)真题精选
- [转载]郑桂华《安塞腰鼓》教学实录
- 泵管清洗专项方案
- 门诊手术室上墙职责、制度(共6页)
- 边坡土压力计算(主动土压力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