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公路技术建议书_第1页
二级公路技术建议书_第2页
二级公路技术建议书_第3页
二级公路技术建议书_第4页
二级公路技术建议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招标工程的理解工程的功能、作用及地位312某大路是《贵州省骨架大路网规划(2003—2020)横(丛江一兴义)中的一段,是贵州省路网规划中的重要组成局部,是黔南州2006年—2020年(三都坝街—罗甸卜基垭口)的重要路段和主要组成局部。该大路建设将与贵高速大路(二纵)、惠罗大路〔四支〕一起构成黔南州南部主要的骨架大路网。是对国家高速大路工程作用的延长,也是对贵州省高速大路主骨架路网的加密与扩展。且是往广西、云南的重要出省通道。工程区为贵州省工农业欠兴旺地区,地处偏僻,远离中心城市,山高谷深,长期以来交通根底设施极其落后,严峻制约了当地经济的进展,本工程的建设有利于加快独山县、平塘县、罗甸县及周边地区与黔南州、贵阳市及其它地区的社会经济联系;增加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可乐观改善现有道路的行车条件,削减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对加快贵州省旅游资源的开发,大力促进黔南地区旅游业的进展,调整沿线地区的产业构造,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可持续性进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本工程

工程的技术标准312工程第某合同段承受技术标准为双向二车道二级大路标准,设计速度为40km/h,路基宽8.5m,承受的主要技术标准见下表,其它各项技术指标按交通部公布的《大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执行。工程主要技术标准序号 项 目 标 准1大路等级双向两车道二级大路2路基宽度8.5m、桥梁与路基同宽3设计车速40km/h4桥涵荷载大路-Ⅰ级5地震设防标准地震惊峰值加速度<0.05g〔<Ⅵ度〕6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大、中桥1/100、其他桥梁和路基1/50洪水频率路线起终点、主要掌握点及建设规模路线起终点、主要掌握点本合同段起于董更〔 K71+000与第 XXX合同段终点相接、终点位于独坡四周〔K115+990.,接XXX合同段。本合同段的主要掌握点为:起点〔董更、碑金河特大桥、平岩、井必、腾子冲、终点〔独坡。建设规模第某合同段路线全长 44.9903km,主要建设规模如下表。第某合同段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1路线长度km44.99032特大桥、大桥m/座507/33中桥m/座238/34小桥m/座05涵洞道1236平面穿插处37绿化与景观设计km44.2458投资估算万元26922.59平均每公里造价万元598.4投标工作的主要内容工作范围依据招标文件的要求,本合同段勘察设计工作的范围如下:完成某大路第某合同段的大路工程 [含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穿插、其他工程及沿线设施〔包括收费站、超限检测站、安全设施、效劳设施〕等]勘察设计,包括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如需要〕 、施工图设计及概、预算文件的编制工作及后续效劳。具体内容如下:完本钱合同段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路线穿插、绿化和景观设计及其他工程等的勘察设计;必要时进展技术设计,并做好与水土保持工程、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设计单位的协调工作;提交本合同段的设计工作总结报告并协作业主进展工程报奖工作;协作业主施工招标,按施工合同段分别提交工程量清单及清单台帐、 图纸等;供给业主为编制竣工文件和施工过程中变更设计所需要的最终成果电子版文件;

做好各阶段的后续效劳工作。按业主要求派相关人员参与施工标前会并负责现场考察的工程介绍,实施期间进展技术交底,按规定派驻工地设计代表,帮助业主解决各种与设计有关的问题,包括修改完善设计或局部变更设计。勘察设计周期初步安排初步设计阶段勘察设计:2006年11月1日~2007年1月14日初步设计阶段,2007年1月15日前向招标人提交初步设计文件。2006年12月31日前向第DLSJ1标段的设计人DLSJ1标段设计人对初步设计文件汇总的需要。2007年2月1日~2007年4月30日2007430日技术设计,在本阶段内同时完成技术设计文件及修正概算送审。2007130日前向招标人提交招标〔编制招标文件〕所需的图纸和工程量清单。征地拆迁图:2007130日前提交征地拆迁大路用地图表。施工现场协作效劳:3.5年。设计目标这一设计思路,结合,充分应用的设计理念,准确把握技术标准,敏捷运用技术指标,严格掌握建设规模,认真勘察,细心设计,科学比选,变设计为创作,同时乐观协作,优质效劳,将本工程建设成为一条外观形象美、内在质量优、科技含量高、环保功能强、文化气氛浓的精品工程,争创省、部级优秀勘察设计工程。2、对招标工程所在地区建设条件的生疏地形、地貌工程地处黔南州西南部,位于独山县、平塘县和罗甸县境内。工程区北邻都匀市,西与安顺市接壤,南与天峨县相接,东接荔波县。路线起点位于荔波大路,经过羊凤、狮子桥、关上、平塘县、吉古、磨刀石、甘寨、卡罗、牙舟、通州、航龙、董架、沫阳,止于罗甸县县城四周的罗甸县林场,与测设中的惠罗大路相连接。工程区路线走向大致由北往南,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式下降。工程沿线地貌类型简单多样,按地形海拔可分为河谷盆地、低中山、低山、丘陵地貌,在成因上多为岩溶剥蚀、侵蚀地貌,总体上为山岭区地形。路线属于越岭线和沿河线,山势起伏较大,地势陡峻,布线困难,填挖较大。气象、水文工程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潮湿气候区,表现为热量丰富,无霜期长,终年气温高,夏长东短,是全省常年高温区之一。区内年平均气温约18.6℃,极端最低气温-7.3℃,极端最高40.51150282~335天,南边极个别地方全年无霜冻期。全线皆可常年组织施工。水文:沿线测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潜水、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等,第四系漕水含水层主要为块漂石、卵砾石等碎石类土、粘土,主要分布于河谷、滩地地段,主要受大气降水或基岩裂隙水补给。基岩裂隙水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风化砂岩、页岩、断层裂开带内。

沿线岩溶水受大气降水和河流补给,并向河流溪沟排泄。依据含水岩性及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将测区地下水类型划分为基岩裂隙水和碳酸盐岩类岩溶水两类。其中以碳酸盐岩类岩溶水为主。此外,还有孔隙水类型,其仅分布在河床及第四系沉积物和下第三系地层中,并多以潜水形式存在。区内地下水依据所处的位置分为补给区、径流区及排泄区。补给区一般应为山地、背斜核部及两翼;径流区一般为斜坡地带;排泄区为向斜成谷地区及河流。测区地下水主要由地表水或大气降水补给。水质较好,可作生产和生活用水。终点处汇入红水河。测区内河流较小,流量小且不稳定,罗甸境内河流沟宽底浅,河流皆不通航。地震〔1,路线所属地区地震惊反响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惊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查得本工程沿线地震烈度相当于Ⅵ度区,属根本稳定至稳定区。地质条件地层岩性路线出露地层主要以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为主,局部地段见泥盆系。本工程区域内岩层广泛出露碳酸盐岩,以灰岩、灰质白云岩、白云岩、燧石灰岩为主,其次为中厚层泥晶灰岩、泥灰岩、泥岩;区内大局部地区覆土较薄,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局部低洼处及沿河线覆土较厚,以亚粘土、淤泥质软土及河床冲洪积层为主,设计中实行换填、设桥跨越处理。地质构造本工程区域构造位置属扬子准地台黔南台陷贵定南北向构造变形区,其构造以挤压型的南北向构造为主,发育少量北东向构造和近东西向的弧形构造。南北向具典型的隔槽式特点,背斜宽而向斜窄,背斜核部多由平缓的泥盆、石灰系组成,地貌上表现为溶蚀凹地;向斜轴部常为严密褶皱的三叠系,地貌上表现为山峰与平缓台地。褶皱轴部多遭断层破坏。路线走向与构造线呈较大角度相交,对路基影响不大。工程地质概况工程区域总的来说构造较简单,工程地质条件一般。石炭系局部段的中厚层灰岩与页岩顺向坡会形成不利边坡,以及三叠系的泥灰岩、粉砂岩、泥岩在局部段夹泥页岩,选线时充分考虑产状稳定因素,尽量避开顺向坡的威逼。在路基工程中挖方地段,特别是路堑边坡较高路段、顺层挖方段、节理裂隙发育风化带、脆弱砂岩、页岩段将可能会产生剥落、滑坡、倒塌等工程地质病害。在开挖后应视具体状况实行设置挡墙、护面墙、喷锚、减载等措施治理。在本工程投标过程中,通过实地踏勘、认真争论工可报告,区内存在和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主要为不良岩性组合形成的顺向边坡及厚层掩盖层滑坡,局部高陡边坡倒塌、落石、水田软土及淤泥等。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沿线筑路所需土、石料丰富,砂、石料均可就地开采,亦可在四周现有料场购置。土、石料平均运距约3km。灰岩遍布,其抗压强度高达60~80Mpa,可作良好的筑路材料。另外,沿线河床中的卵石层亦可作筑路用料。石料储量大、强度高,可满足工程需要;路面上面层用料可承受罗甸县罗悃镇的辉绿岩。钢材沥青以外埠选购为主,可自贵阳选购。水泥依据构造物的要求分别由惠水、罗甸、贵阳选购。木材用量不多,可通过当地林业部门选购。沿线水资源根本能满足工程及生活的需要,极个别地方需敷设输水管道以应工程之需。从起点到终点沿线均有国家电网通过,工程用电可向国家供电部门申请。各料场上路条件良好,运输便利。社会环境地方政府意见

本工程是贵州省骨架大路网中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黔南地区重要的经济路、旅游路,它的建设对于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振兴区域经济、使沿线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工程的建设得到各级政府的关心与支持,沿线宽阔人民迫切期望工程的早日实施。与大路网的连接本工程为《贵州省骨架大路网规划(2003—2020)(丛江一兴义)中的一段,是贵州省路网规划中的重要组成局部,是黔南州2006年—2020年骨架大路(二纵)、惠罗大路〔四支〕一起构成黔南州南部主要的骨架大路网沿线与多条地方县道相连接,本工程不仅是黔南地区通往贵阳市的重要通道,且是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要出省通道。故本工程的建设与国家主干道及贵州省高速大路网规划优势互补,有利于充分发挥投资效益。该大路的辐射面广,可与四周多条大路连接,形成一个合理布局的大路网络体系。生态环境对路线布设的影响工程沿线为山岭重丘区,沿线经过的村镇较多,在进展线路测设时,应尽量避开破坏原生地貌,路线布设须结合当地土地规划和农业规划,以少占耕地,不占或少占良田为重要原则,留意保护水源、防洪和排涝,工程建设对局部小灌木丛,局部稀疏树木的砍伐,可通过沿线绿化来弥补,对野生动物的干扰和影响将随着施工期的完毕而根本消逝。3、总体设计思路设计理念及总体设计原则我院从事大路勘察设计多年,在长期工程实践中,积存了大量大路工程勘察设计的阅历,在充分吸取国内外各类等级大路改扩建工程成功阅历根底上,投标人认为在勘察设计过程中应贯彻以下设计理念及总体设计思路,将本工程建设成为“安全、环保、舒适、和谐”之路。设计理念坚持可持续进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贵州省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土地资源特别贵重。大路建设绝不能以铺张土地、破坏环境为代价。在设计阶段就应贯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精神,严格掌握占地规模。为最大程度节约土地资源,我们认为在本工程中可通过如下几个方面来实现。①在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老路利用率;②建路基段落,尽可能避开高填深挖。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设计中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充分考虑大路设施的自身安全和道路使用者的运营安全,尽量改善平纵线形的措施,消退大路事故多发点和安全隐患,从根本上解决行车安全问题。“平面展线、设置爬坡车道”等措施,切实提高大路交通的安全水平和效劳水准。在下阶段的工作中,勘察设计人员还应进一步深入路政部门,收集分析通车以来交通事故资料,找出缘由,有针对性地进展设计。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树立敬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大路建设对自然环境产生肯定的负面影响。在大路建设过程中,肯定要敬重自然规律,“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树立让公众满足的理念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更是一个行业的生命。一个高品质的大路工程工程,不仅是构造安全、经久耐用、外表美观的优质工程,还应当是公众认可、使用便利、人民满足、有高水平效劳质量的社会产品。坚持合理选用技术指标,树立设计创作的理念

依据具体状况,在满足安全性、功能性条件下,通过对工程方案和技术经济进展比选,科学确定技术标准,合理运用技术指标。要树立设计创作理念,变设计工作为设计创作,把设计产品变为设计作品。坚持系统论的思想,树立全寿命周期本钱的理念要树立全寿命周期本钱的理念,在可能的条件下,宁肯先期投入大一些,也要削减后期养护费用,延长使用寿命。总体设计原则结合本工程的地形、地质、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等特点,勘察设计中需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大路的运营安全性;留意路线与地形、环境的协调,削减工程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少占耕地、良田;留意工程的可实施性;引入动态设计的概念;留意地质选线;合理掌握标准,掌握工程投资规模。山区大路改扩建工程的技术问题很简单,对桥梁、隧道等构造物利用,平、纵、横技术指标的承受以及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问题,都要充分考虑。改扩建时应遵循以下根本原则:充分吸取国内外特别是贵州省大路建设的成功阅历,结合本工程改扩建的特点,合理运用技术指标,尽量使改建路段与建路段在指标上协调统一,确保线形的流畅和车辆行驶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工程。全线涵洞、桥梁等构造物多,改扩建中充分利用现有工程是节约工程费用的有效途径。本工程土地资源贫乏,人均耕地面积少,应避开大填大挖,节约占地。留意工程的可实施性并引入动态设计的概念,加强施工阶段的设计效劳,将施工中的动态设计看作整个设计工作的组成局部。加强科学争论,乐观承受技术、构造、材料和工艺,降低工程造价。路线路线设计原则依据工程可行性争论报告,结合本工程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因素及改扩建等特点,招标工程的选线应遵循如下原则:应用“运行车速”的概念,对老路及建路线进展安全性评价,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敏捷运用技术指标。遵循大路设计“近城不进城”的原则,结合沿线城镇规划,尽量绕避城镇,削减对城镇进展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在路线方案比选时,进展“安全、技术、经济、环保、社会影响、施工条件”多方面、多层次的比选。切实贯彻“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削减拆迁、降低对沿线居民生活的影响、依法保护环境、保护文物”的原则,加强“地质选线、地形选线和环保选线”的设计理念。路线起终点及主要掌握点的综合分析、论证⑴路线方案优化及比选工可方案本工程工可推举方案平塘至沫阳为沿老路走廊带方案,招标文件中承受工可西凉比较线方案,本合同段工可西凉比较线方案,起点位于董更〔K71+000,接第DLSJ2合同段终点,路线沿山坡布线,向西南经翁招、翁来、在沙坝处跨碑金河,设碑金河特大桥、路线折向西北、绕大摆高、大树脚,在鼠场四周折向南,经摆吉、观音洞、营盘、木林口,DLSJ444.9903km。路线方案优化投标阶段推举方案与工可阶段承受方案根本全都,但对局部段落平纵面进展了调整,工可方案承受C型平面线形多处〔C型:同向曲线的两盘旋线在曲率为零处径向连接〔即连接处曲率为0,R=∞〕的形式。标准明确提出C型只有在特别地形条件下方可承受,由于此

线形对行车安全不利,投标阶段在避开大范围偏移路线转变工程量的前提下,调整线形,消退对行车不利的C型平面线形。工可阶段推举方案纵断面指标局部段落指标高,但与频繁起伏的地形协作较差,布设不甚合理。本阶段对纵面进展调整,使纵面更趋适应地形的变化,减小工程量,节约投资。投标阶段,通过对工可推举方案进一步争论比选,对局部段落进展了调整,现就其中较为典型的优化段落分述如下:中小寨段:工可阶段承受的是同向曲线相接,但其同向曲线之间的长度不能满足规范要求,优化后承受卵形曲线的方案消退掉不合要求的直线段,同时提高了平面线型指标,使行车更为安全。这种线形组合在本合同段其它地方还有多处,优化后均承受卵形曲线的方式消退不合要求的直线段。见以下图:工可方案投标方案C型线合,两缓和曲线径相连接,此处地势陡峭,使用这种线形组合对行车是很不利的,且标准要求只能在不得已的状况下承受这种线型。投标阶段经过优化后使用了平面线型中的根本型,即直线接圆接直线。见以下图:工可方案投标方案江家岩-甘家坳段:从工可阶段该段的平纵来看,该处存在有较大较长的填挖方,经过优化后,消退了这些不必要的大填大挖,同时在平纵方面也有了更好的改善。在节约了工程造价的同时,使行车的舒适性也得到了提高。工可方案投标方案鼠场段:投标阶段对该段平纵面线形进展了优化,削减了土石方量,同时缩短了路线里程,总体上节约了工程造价。见以下图:投标方案

工可方案还坡段:工可阶段本段平纵面存在比较大的填挖,有的高达近20米,该段地势较为陡峭,自然横坡较大,较大的填挖可能会造成山体的不稳定,从而影响道路使用的安全性。经过优化后减小填挖高度到三四米左右,避开了大填大挖,节约了工程造价。见以下图:工可方案投标方案本段地形较为简单,地面线起伏较大,工可阶段在本段设置了三处桥梁,经过优化后,桥梁削减为二处,桥梁长度缩短约100米,同时在纵面上指标有所提高,节约了工程投资。见以下图:工可方案K投标方案⑵老路利用路线方案比选KA①沙沟至下机冗段(K99+041~K103+061)K99+041,沿山坡布线,向南经过干水井、令甲,至下机冗四周AK103+0614.02km。比较线A线方案:在沙沟四周与K线分别〔AK99+041=K99+041,路线走向与K线根本KR=100的圆曲线绕山坡往K线靠拢,之后设一R=60的圆曲线绕过山嘴,于下机冗附近与K线合线。接线桩号AK103+235=K103+061。A4.194kmK174m。这一大填方。但A线在干水井四周穿过该处小村庄,拆迁方面较K线要大,同时A线方案使用了极限半径,对应的K线线型指标则要高。现阶段推举承受K线方案,建议下阶段进一步比选。A

本合同段全部路段均为建,无老路利用路段。路基、路面路基工程⑴设计原则充分收集原有大路的设计、竣工图和养护等方面资料,对原有大路进展路基、路面强度等全面检测,为合理利用老路现有资源供给依据;路基设计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经济、造型美观、顺应自然的原则,实行有效的防治措施,防治路基病害和保证路基的稳定,对已趋稳定的原有地质病害治理地段应尽量少扰动。勘察设计阶段应对沿线地质、水文、地形地貌、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全面调查争论,充分收集贵州省已建和在建大路路基设计、施工资料。路基设计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经济、造型美观、顺应自然以及与环境景观相协调的原则,实行有效的防治措施,防治路基病害和保证路基的稳定,并加强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工作。⑵路基标准横断面本合同段整体式路基宽8.5m,即行车道3.5m×2,土路肩0.75m×2,其中0.25m0.50m构造形式与行车道一样,各局部尺寸详见右图。⑶路基填筑方案8m1:1.5,下部12m1:1.75。当边坡高度大于12m8m2.020m放缓坡度。路堑边坡视边坡高度及岩层状况承受1:0.25~1:1.0。路基设计标高(中线)为设计0.5m依据类似大路施工阅历及其他大路边坡的测试结果说明,一般填料路基边坡外表在自然气候的长期作用下密实度较差,老路基土路肩范围CBR值较低,首先应进展削除。由于老路基在填料性质、压实度等方面的不同引起沉降、变形和刚度等方面的差异,会造成老路基的差异沉降,易导致拼接工程路基、路面产生纵向裂缝等破坏。为了缓解老路基拼接部位的应力集中,调整老路基拼接部位的应力状态,保证建路基与旧路基的良好连接使其成为一个较好的整体,避开或削减横向错台和纵向裂缝的发生。在填筑建路基前在原路基边坡上开挖台阶(向内倾斜3%),同时自下而上,开挖一个台阶准时填筑一级,并在地表以上每级台阶处通过设置土工格栅,以削减老路基的不均匀沉降。⑷不良地质及特别路基的勘察处治设计路线选线时,应尽可能绕避不良地质病害地段。对特别不良地基的处治,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济合理的原则,考虑工程的重要性、破坏后的影响程度及修理难易程度等因素对地基进展综合治理。本合同段主要不良地质为软土、岩溶、倒塌、滑坡,对于这些道路不良地质按不同状况进展处理。软土:查明脆弱土层的大小、分布位置等实行清淤换填、抛石挤淤、填土预压及排水固结等措施,在不造成路基稳定的状况下,尽量实行简洁、经济的方法处理。岩溶:依据大小、分布位置等实行桥梁或涵洞跨越、钢筋混凝土盖板加固、浆砌片石支撑、块片石填塞、注浆充填等措施,同时加强排水设计。

倒塌:承受放缓边坡、去除,锚杆加固、柔性落石防护系统主动防护。滑坡:查明滑坡体的性质,规模,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承受抗滑桩、抗滑挡墙、锚杆、锚索等措施合理处治。深路堑、顺层岩质边坡:承受预应力锚索地梁、锚杆格子梁、土钉墙等措施加固;防止爆破破坏边坡岩体构造,危及边坡稳定,必要时设计考虑承受光面爆破、预裂爆破等技术。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要重点加强顺层边坡、岩溶、倒塌、滑坡、陡坡路基的地质调查和勘察,做好合理的处治设计。⑸路基防护设计本合同段的边坡防护以安全、经济、有用、美观且施工便利为原则,以绿色生物防护为主,绿色植物加骨架相结合的防护方案。主要方案如下:路堤边坡路基边坡的防护形式力求多样化、绿色化,做到路景协作,使该路与环境协调。①填土高度<3.0m②3.0m≤填土高度<6.0m③填土高度≥6.0m时,承受衬砌拱或菱形骨架植草防护,用拱圈或骨架作排水通道排解路面水。④其它特别路段M7.5⑤路基防护形式的选定除了考虑工程自身需要外,还要与排水工程、绿化园林工程有机结合,形成统一的整体。路堑边坡对于路堑边坡防护应以边坡稳定为根本原则,在坡面防护形式上进展多种方案比较,杜绝坡面形式单调、呆板的现象,选择合理的防护形式。①M7.5②三维网植草防护适用于土质(含全、强风化岩石)挖方路段边坡防护。③窗孔式植草护面墙防护适用于强风化岩土稳定边坡防护。④圆形或菱形实体式护面墙防护适用于强风化岩土不稳定边坡防护,8.0m⑤钢筋砼框格植草及锚索格子梁防护适用于不稳定岩土高边坡防护。依据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设计要求合理选择不同的防护型式,多级边坡可承受组合防护方案,尽可能与当地自然景观协调全都。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要重点加强倒塌、碎落等不良地质及深路堑高边坡、顺层岩质边坡、陡坡路基等特别路基的地质调查和勘察,做好处治设计。⑹取、弃土方案取土方案本合同段路基土石方工程量较大;路基用土较困难,施工时将挖方岩石裂开后按肯定级配再进展填筑压实,尽量削减借方和弃方,以保护环境。当借方较大时,可考虑在适宜的岗丘处设置集中取土坑,但这种取土方式要求符合二级1.0Km准时回填耕植土,场地能作为田地进展开垦复耕。或者结合边坡防护超挖取土,即适当的加大横断面,放缓或削平边坡,既可以削减防护工程,又能够解决肯定数量的借方问题,是最为抱负的一种取土方案。弃土方案对于挖方段的集中弃方,在经济运距范围内尽量移挖作填;对于无法利用的废方可通过查找适宜的弃土堆进展堆放,并对弃土堆进展防护绿化处理,防止水土流失。取、弃土位置应与地方政府交换意见,在商定的合理位置设置取土坑、弃土堆,对于取

土坑应全部进展调查勘探,并选取代表性样品进展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路面工程⑴路面设计原则路面设计应做到满足交通量的需要,适应道路效劳功能要求,符合当地筑路材料供给状况,适应自然条件要求,技术成熟、性能优良、造价合理。⑵路面类型比较路面构造类型的选择主要从行车舒适、养护、使用、施工、材料来源等方面进展比选。依据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等,结合水泥砼路面、级配碎石底基层和级配砂砾底基层的选择上。本合同段为山区二级大路,填挖穿插频繁,而且岩溶较发育,易产生不均匀沉降,简洁使水泥混凝土板产生断裂,修复困难。经调查,区内石料丰富,石料的压碎值等指标符合标准要求,而且水稳碎石在当地有较成熟的施工阅历。经综合分析比较,全线推举沥青混凝土路面半刚性基层已大量用于当地大路中,方案设计推举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对于底基层,沿线石料丰富,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便利,造价相对较低,而且可兼顾排水。推举级配碎石作为底基层方案。⑶建路面构造设计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5年,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30年,主线行车道承受沥青混凝土路面,隧道内承受水泥混凝土路面。依据各地的阅历和路面构造计算,建议本标段主线路面承受如下构造形式:建主线路面构造形式如下:3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 (AK-13A)序桥梁河流〔沟〕名交角孔数×孔径桥梁全长序桥梁河流〔沟〕名交角孔数×孔径桥梁全长25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5cm厚级配碎石作为底基层下阶段将对路面构造方案作进一步论证。路基、路面排水依据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按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重视环境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和水源污染、与当地自然水系、排灌系统相协调的原则,同时结合桥涵和路面超高等状况进展综合考虑设置大路排水系统。路基排水设施一般有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急流槽、盲沟、渗沟、跌井等;路面排水包括路拱横坡排水、路基超高排水和路肩排水等。具体路基排水设施依据不同的地段和要求分别选用以上排水系统。桥梁、涵洞工程桥涵分布状况本合同段路线里程全长44.9903km,推举线共特大桥237m/1座;大桥270m/2座,238m/3132道。桥梁设置一览表桥梁设置一览表号 中心桩号 称或桥名 〔度〕 〔孔×m〕 (m)1K73+985翁招桥905×201102K77+245翁来桥602×16483K83+305碑金河特大桥903×10+160+3×102374K106+505木口林大桥905×301605K108+950羊角井Ⅰ号桥904×20906K109+265羊角井Ⅰ号桥903×30100

桥涵设计原则桥涵总体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山岭区沟渠纵坡陡,洪峰汇流时间短的特点,同时应恢复原有水系和排灌网络,满足水利配套和农灌的需要。依据桥位地形、地质、河床特征、路线纵坡要求,遵循技术可行、经济合理、造型美观的原则进展综合考虑。对于中、小跨径桥梁,力求标准化、装配化,一般承受16m、20m预应力砼连续空心板。桥梁选型充分考虑技术先进、工艺成熟的构造形式,力求造型颖,布局合理,反映现代建桥的水平。台后填土高度尽可能掌握在8m以内,承受土工格栅技术削减因桥头沉降引起跳车现象,保证行车舒适。、安全的持力层上。涵洞布设尽量考虑暗涵,以石拱涵和盖板涵为主,建孔径主要考虑流量、填土高度、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典型桥梁〔1〕碑金河特大桥:本桥上跨碑金河,交角90度,桥梁上构的构造型式及桥跨的合理布置对施工进度、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大,所以投标阶段提出〔3×30+160+3×30〕m的箱形拱桥,拱上建筑为10m桥型美观,能较好地适应地形,桥梁上下部构造构造受力明确合理,且在山岭区施工难度相对较小,工艺成熟,但水平推力比较大,对根底要求高,由于本桥相对较窄,施工时留意横向稳定。具体方案设计及相应主要指标如下:碑金河特大桥③与现场地形、地物充分协调,削减拆迁,降低土石方工程量,节约用地。④主要大路的平、纵面线形应保持直捷,避开弯曲、起伏。桥名碑金河特大桥跨径3×10+160+3×10拱上建筑 10米混凝土空心板主跨矢跨比 1/7基 础 扩大根底优点:桥型美观,能较好地适应地形,桥梁上下部构造,构造受力明确合理,且在山岭区施工难度相对较小,工艺成熟

〔2〕沿线平面穿插布设状况为最大限度的发挥拟建工程的作用和效益,促进地方区域经济的进展,便利群众生活,依据本工程路线的总体布局、大路网现状和规划、现有老路上平面穿插设置状况等因素,本3T型穿插式、分道转弯式等方式引出。具体布置状况见下表。路线穿插地点及序号路线穿插地点及序号穿插大路等级名称穿插形式连接方式桩号1K85+600等外级大路平面穿插加铺转角式2K92+900等外级大路平面穿插加铺转角式3K112+000等外级大路平面穿插加铺转角式主要优缺点

缺点:水平推力比较大,对根底要求高,由于本桥相对较窄,施工时留意横向稳定。路线穿插工程本合同段路线穿插只含平面穿插。〔1〕方案设计原则①平面穿插的设置应与本地区大路规划和地方路网现状相适应。②合理确定平面穿插的各向交通流的转移方向及平面穿插型式,满足交通流需求,统一考虑区间的交通组织与转换。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交通工程系统设计目标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作为道路系统的一个组成局部,主要为道路使用者供给良好效劳,提高道路的交通安全条件和运营效率。通过对道路的主要技术指标、相关路网的构成、交通量增长和交通组成的分析,结合沿线的地理、地形、气象等自然因素,本工程设计目标为:确保交通安全畅通,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一旦发生事故,能及早觉察、排解并恢复正常交通;●加强特别路段的安全措施,预防二次事故的发生;●为车辆和道路使用者供给快速、有效的效劳;●保证与其它相关道路交通工程系统的互联性。本工程交通工程系统的建设规模主要依据效劳水平()、气候条件、特别路段(大桥)、经济(本钱/效益比)、路网需求和交通部的有关规定确定。工程所在区域地处中纬度,属中亚热带潮湿气候区。连阴雨、洪涝、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常有发生。由于沿线区域地表形态各异,导致局部地区形成小范围的特别气候,浓雾、冰冻时有发生。雾区、降雪冰冻路段对大路行车安全威逼甚大,因此雾区、冰冻路段也作为重点考虑路段。治理养护机构本工程治理养护机构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治理体制的设计。治理机构的设置:收费站、效劳设施和养护工区。治理养护机构设计考虑的因素周边道路的治理现状与本工程相关的道路主要是省道312,养护工区一般以县为界进展道路的日常养护。治理体制目前我国大路治理体制一般分二级或三级。二级治理体制中治理层次、机构和人员都比较精简,特别适用于里程较短的大路,在我国大路建设初期普遍使用。随着大路建设的快速进展,里程的不断延长,道路网逐步形成,为充分发挥高速道路网的作用,对联网的道路一

般承受三级治理体制进展治理。考虑贵州省总体规划,贵州省某大路改扩建工程拟承受二级治理体制进展治理,本合同段作为其中的一段,听从整条线的治理。治理机构设置方案养护工区按平均每个养护工区负责50--60km大路的养护修理业务进展设置。养护人员和机具按中小规模养护、修理考虑,主要侧重于路容养护修理。大规模的养护可实行外委或合作的方式进展,削减人员、机具的初期投入和运营费用。安全设施全线布设完善的交通标志、标线、护栏、隔离栅、防眩设施、诱导设施及防落物网等安全设施。安全设施设置位置、类型见下表:安全设施布设表1234设施名称标线护栏诱导设施设置位置、类型在大路、被交道路和主要路网设置设置边缘线、车道分界限、导流、渠化标线路侧在危急路段设置波形梁或墙式护栏全线设置轮廓标,在出入口导流线、大桥上设突起路标标志交通标志严格依据国家标准及有关标准执行。具体布设遵循以下原则:●全路段各类型标志统一布局,前后协调,并考虑与本路相接或相交的大路的状况,使之形成整体;●依据路线平纵面设计及构造物设置状况,设置必要的警告、指示标志,保证安全;(软土路基段、滑坡路段、水毁路段、倒塌路段等)标志;●在标志布设中,应留意与收费、环保等其它沿线设施的协调协作;力求使版面美观、醒目;●标志的构造设计应依据“充分满足功能要求并适当考虑美观”的原则。标志的种类按布设原则,本路段布设有出口预报及指路标志、限速、限高、地点距离、警告、禁令、指路以及道路施工安全标志、线形诱导标志、收费站标志、风景名胜区指示等标志。标志版面设计标志依据其版面内容的不同,分为警告、禁令、指示、指路等几种。本段主线上标志汉字高均承受60cm,其他位置标志汉字高依据计算行车速度和标志重要60cm、50cm、40cm、30cm几种,标志版面承受中英文比照。除地方路段标志按蓝底白字,警告、禁令等标志的颜色依据国标规定执行外,其余标志均为绿底白字。标志版面全部反光膜均承受三级反光膜。标志的支撑形式依据车型的构成、标志版面的大小及标志的设置位置,标志的构造支撑形式通过经济美观的比较后承受了柱式、悬臂式、门架式和附着式等几种形式,对于不设路侧护栏的挖方路段,该处设置的标志承受易解体的支撑构造形式,确保车辆安全。标线本路段内标线包括路面标线、箭头路标等。路面标线有车道边缘线、车道分界限、收费站的减速标线、平交口的渠化标线等。设计均按国标执行。

考虑到大路交通量大、车速高,对标线反光、耐磨等要求较高,假设承受太差的道路标线,不但影响大路功能的发挥,且它频繁地维护也势必影响大路以后的正常运营。本大路推举承受较高级的热熔型标线涂料。护栏为防止失控车辆冲出路外,碰撞路边的障碍物或其它设施,在路侧连续布设护栏。在高挡墙路段,车辆一旦越出路外将格外危急,因此在路侧段设防撞墩或防撞等级高的混凝土护栏。大、中桥外侧护栏选择防撞等级高的混凝土护栏;小桥外侧护栏从美观角度考虑,选用带防阻块的三波钢制波形梁护栏。绿化及景观设计设计原则本路段环保绿化及景观设计应着重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同时美化沿线景观。绿化美化总体设计应与环境相容,表达地域文化,绿化美化并举作为总方针。大路主干道绿化应充分考虑通视性,形成绿色长廊,到达道路三季花开,四季如春,五彩缤纷,错落有致。结合本工程绿化设计的具体要求,在设计中应坚持如下原则:⑴综合性原则;⑵安全舒适原则;⑶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⑷生态优化原则;⑸景观美学原则。设计思路⑴路基边坡绿化边坡绿化是边坡防护的一种重要手段。全线依据贵州地区的土壤性质和我们的调查分析,在满足大路交通功能的要求,符合设计标准的根底上,力争做到生物防护与工程防护相结合。⑵护坡道绿化路堤边坡的坡脚与排水沟内边缘设宽不小于2.0m的护坡道。以防护,美化环境为目的,栽植适应性强,治理粗放的乔木或灌木。每5km~10km左右变换一次品种,消退单调和疲乏感。⑶边坡挡墙主题文化景观整条线路地质状况分布不均,高和深挖路段较多,对于边坡的处理从防护与美化结合的角度来说较多承受生物护坡〔人形、拱形、三维网、客土喷播〕形式,但是由坡度不同和水土植被状况不同可以结合植物造型、预埋件以及锚头线描等手法,塑造各种主题图案。同时可以承受七巧板、积木、魔方等艺术手段处理边坡,施工工艺简便,造型生动而且可以节约大量投资。⑷绿化与美化设计本工程沿线生态条件优越,可以实施大面积生态恢复工程,但是考虑到视觉景观要求和不同地段的背景环境,因此,在不同路段可以设置美化绿化带,植物设置乔、灌、花、草搭配,颜色丰富、特色鲜亮。对于互通立交区、民族文化区也可以实施绿化美化工程。⑸噪声治理

依据道路沿线敏感点的实际位置,在医院、居民密集区、学校等敏感点,拟实行以下几种方法解决:〔1〕对噪声超标严峻的特别敏感点实施搬迁; 〔2〕尽量利用植物来到达减噪的目的,如建植防护林带,增加植物种植层次;沿线隔离栅进展垂直绿化,形成绿篱以减小噪声;〔3〕以上两种方法无法解决的噪声,建议安装声屏障。⑹污水处理承受传统成熟工艺技术,以生物处理方式为主,力争做到设备运行简洁,操作方便,便于维护,费用低。⑺取土坑、弃土堆恢复治理以防护为主,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到达削减水土流失,恢复自然景观的目的。取土、弃土尽量做到就近移挖作填,取弃土位置尽量利用荒山﹑空地和劣地,少占耕地。个别占用耕地的取土坑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