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MRI-女性盆腔完整版_第1页
CT、MRI-女性盆腔完整版_第2页
CT、MRI-女性盆腔完整版_第3页
CT、MRI-女性盆腔完整版_第4页
CT、MRI-女性盆腔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女性盆腔正常解剖

范围:在断面解剖学中,女性盆部上界第5腰椎间盘平面,而盆部和会阴的下界女性为女阴消失平面。正常解剖

盆腔:盆壁、盆底围成盆腔,容纳消化、泌尿器官的下段和内生殖器等盆腔脏器分为前、中、后三个截层前列:膀胱,尿道--泌尿系中列:子宫、阴道、卵巢及输卵管--生殖系后列:直肠和肛管--消化系

子宫形态:子宫略似前后稍扁的倒置梨形。分3部子宫底、子宫体、子宫颈位置:子宫位于盆腔中央,膀正常解剖子宫底子宫体胱与直肠之间。

子宫颈前面观子宫峡子宫内腔子宫腔子宫颈管子宫腔子宫颈管正常解剖

成年人正常子宫呈轻度前倾前屈姿势,子宫底和体伏于膀胱上面。前倾即子宫的长轴与与阴道的长轴之间形成向前开放近似直角的角度;前屈为子宫颈与子宫体之间形成向前开放的钝角。正常解剖正常解剖

毗邻子宫前面隔膀胱子宫陷凹与膀胱上面为邻;子宫后面隔直肠子宫陷凹与直肠前壁相邻;子宫两侧有输卵管、阔韧带、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卵巢等。正常解剖子宫圆韧带子宫阔韧带骶子宫韧带

子宫的固定装置

:子宫借韧带、阴道、尿生殖膈、盆底肌和会阴中心腱等保持其正常位置和姿势。

输卵管位置:输卵管位于子宫两侧,包裹在腹膜所形成的子宫阔韧带上缘内。分部:由内向外分为四部:输卵管漏斗输卵管壶腹输卵管峡子宫部正常解剖

卵巢位置:卵巢位于髂内、外动脉分叉处的卵巢窝内。形态:扁卵圆形,左右各一毗邻:外面—贴卵巢窝内面—向盆腔,与肠袢相邻前缘—卵巢门、卵巢系膜后缘—游离上端—卵巢悬韧带下端—卵巢固有韧带正常解剖正常影像表现一、正常CT表现

1.子宫:宫体呈横置梭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缘光滑;宫腔因层面位置不同呈“T‘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区。宫颈呈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密度,横径小于3.0cm。增强后子宫肌层明显均匀强化,低密度宫腔不增强。宫旁组织呈脂肪低密度,内见点条影。子宫及宫腔大小受年龄和生理状态影响,其大小与形态尚受膀胱充盈程度及子宫位置的影响。一、正常CT表现

2.卵巢、输卵管卵巢位于子宫侧壁与髋臼之间,呈软组织密度,育龄期妇女CT扫描部分可显示,若有卵泡形成可助判断。输卵管CT检查通常不显示。二、正常MRI表现

子宫和阴道:T1WI:宫体、宫颈和阴道呈均匀低信号,周围为高信号脂肪组织,子宫圆韧带及子宫骶骨韧带呈低信号。T2WI:

宫体3层:内膜及分泌物-高信号,子宫肌内层(联合带)-低信号(薄),子宫肌外层-中等信号。子宫颈4层:宫颈管粘液-高信号,粘膜-中等信号,纤维基质-低信号,肌层-中等信号。阴道2层:内容物-高信号,壁低信号。二、正常MRI表现

卵巢和输卵管:卵巢:MRI上绝经前女性多可识别,绝经后难以识别;T1WI呈卵圆形均匀低信号结构,与肠曲有时难鉴别;T2WI上卵泡呈高信号,内部基质呈低信号。输卵管:难以显示。异常CT和MRI表现异常CT表现:主要是大小和密度的改变。子宫增大并密度异常多见于子宫肌瘤和子宫癌,后者有坏死性低信号灶。子宫增大、密度异常并侵犯宫旁组织为宫颈癌晚期表现。女性盆腔肿块常来自卵巢,炎性肿块或其它来源的肿瘤。含有脂肪的混杂信号肿块为卵巢畸胎瘤。含气的肿块为脓肿,均匀水样密度为卵巢囊肿。异常CT和MRI表现异常MRI表现包括子宫大小、形态和信号异常及盆腔肿块。宫腔形态改变:壁信号正常,见于先天性子宫畸形宫腔扩大并其内中等信号肿块:粘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增大并信号异常:良、恶性肿瘤,如肌瘤、子宫内膜癌宫颈肿块:宫颈癌异常CT和MRI表现卵巢:双侧正常卵巢不可识别时提示肿块来自卵巢,反之亦然。与尿液信号相似的肿块:多囊卵巢,单纯浆液性囊肿,囊腺瘤和囊腺癌T1WI和T2WI上均呈高信号:黄体囊肿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略长T1和略长T2肿块并强化:实性肿块,含脂肪性高信号的不均匀肿块:卵巢畸胎瘤输卵管:积水,输卵管脓肿。冻后及冻余石蜡报告:(次全子宫)1、肌间及粘膜下多发性平滑肌瘤。 2、子宫腺肌症。 3、宫内膜呈增生状态。女性,59岁,绝经7年,阴道少量流血1年。(宫颈)鳞状细胞癌。女性,41岁,体检发现卵巢肿物10余天冰冻及冻余石蜡报告:(左附件肿瘤)高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伴鳞状化生。左输卵管未见肿瘤累及。(全子宫+右附件)宫内膜高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伴鳞状化生,侵及子宫壁浅肌层(<1/2),累及右卵巢,未累及左、右宫角。左、右宫旁查见肿瘤组织。宫颈慢性炎症。右输卵管慢性炎。(阴道壁组织)查见肿瘤。周围组织见子宫内膜异位症。(右后腹膜结节)镜下为癌结节。(左后腹膜结节)镜下为纤维脂肪组织。(阑尾)未见肿瘤。(大网膜)未见肿瘤。女性39岁,下腹胀2周冻后及冻余石蜡报告:(双卵巢肿物)粘液性交界性囊腺瘤,伴癌变(左卵巢肿物大小7.5*5*2cm,右卵巢肿物大小10*9*2cm)。(右盆壁腹膜、肠管表面结节、网膜及阑尾系膜区)查见肿瘤浸润性种植。(双输卵管)输卵管上皮中度异形增生。(阑尾)查见粪石。(全子宫切除标本)子宫内膜呈萎缩性宫内膜改变,肌壁轻度萎缩。(宫颈)查见囊肿。IHC:卵巢肿瘤细胞:CK7(+),CK20(-),CEA(F+),P53(f+),Ki-67(+,80%),SMA(-)。女性,74,反复下腹部疼痛1年多,加重一天冻后及冻余石蜡报告:(右附件)1、输卵管乳头状癌(病灶小,显微镜下可见约3mm)。

2、卵泡膜一纤维瘤伴出血、水肿、玻璃样变及钙化。

免疫组化结果:右输卵管肿物:WT-1、CA125、CK7、EMA(+);

Vimentin灶区(+)、CK20、Calretinin(-)、Her-2(-/+)、P53(+、>95%)、Ki-67(+、20-30%)、ER(+、约90%)、PR(+、约5%);

右卵巢肿物:a-inhibin(-)、Ki-67(+、<1%)。(全子宫)1、慢性宫颈炎伴潴留囊肿。

2、宫内膜呈萎缩性改变。(左输卵管)慢性炎症伴上皮轻度异型增生,浆膜面副中肾管囊肿形成。

免疫组化结果:P53(-)Ki-67(+、1-2%)。(左卵巢)查见白体。冻后及冻余石蜡报告:1.(双侧卵巢)转移性鳞状细胞癌伴大片坏死,结合病史及免疫组化,符合鼻咽癌转移。

并于左侧卵巢查见黄体血肿。2.(双侧输卵管)慢性输卵管炎,未见肿瘤累及。(全子宫)内膜息肉伴腺肌症。

宫内膜呈分泌期改变。

宫颈慢性炎症伴潴留囊肿形成。

免疫组化:癌巢CK7(-),CK20(-),Villin(-),34BE12(-),EBV(-),CK5/6(+)。女,63岁反复下腹部胀痛8个月,查彩超示:盆腔实质性占位(考虑MT),大量腹水,CA125>5000U/ml。冻后及冻余石蜡报告:1.(右卵巢)高级别浆液性腺癌伴坏死,肿瘤累犯右侧卵巢及右输卵管。2.(盆腔腹膜)查见转移癌。3.(子宫+左附件)宫内膜呈萎缩性改变。宫颈慢性炎症。

左、右宫旁,左输卵管、左卵巢及大网膜未见肿瘤累及。CT检查:盆腔肿块-了解肿块与周围结构关系,判断肿块起源及性质,显示病变范围及转移,肿瘤分期及随诊。局限:有辐射损伤定性价值有限。MRI检查:能分辨子宫、宫颈各解剖结构,对肿瘤分期有价值,有助于定性诊断。局限:节育器患者无法检查。不同成像技术的比较(CT

vs

MRI)女性生殖系统先天发育畸形发生率约0.1-0.5%,不育及流产妇女中约占9%,常合并肾脏先天畸形。临床较常见的为子宫发育畸形,包括单角子宫、双角子宫、纵膈子宫等。女性生殖系统先天发育畸形发生率约0.1-0.5%,不育及流产妇女中约占9%,常合并肾脏先天畸形。临床较常见的为子宫发育畸形,包括单角子宫、双角子宫、纵膈子宫等。女性生殖系统先天发育畸形

影像学表现CT:可发现先天性无子宫、幼稚子宫及双子宫;不能显示宫腔内结构,无助于腔内子宫畸形(如:纵膈子宫)。MRI:显示子宫畸形最佳影像手段;单角子宫呈”香蕉“状,鞍形子宫呈”心“形,双子宫有双宫体及宫颈,纵膈子宫宫底外缘光滑或轻度凹陷,双角子宫宫底外缘有切迹。女性,31岁F-20岁女性,20岁,未初潮炎症性病变1、子宫输卵管炎症:很少应用CT、MRI检查。2、盆腔炎症:临床与病理:女性内生殖器及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感染造成,可形成炎性肿块,甚至形成脓肿。急性期:高热、下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慢性期:下腹部坠胀不适、痛经及不孕。炎症性病变

影像学变现:早期无异常表现;发生脓肿时,可见盆腔多发类圆形或椭圆包块影,CT呈水样密度,MRI呈长T1、长T2信号,部分病灶内可见气泡,增强后扫描脓肿壁环状强化。女性,40岁,发现盆腔肿块10多天(左附件)卵巢慢性化脓性炎症;

慢性输卵管炎。(双侧输卵管)慢性炎症并输卵管积水、积脓。女性,47岁,反复发热伴下腹部疼痛20多天左附件化脓性炎症伴出血及含铁血黄素沉积,囊肿形成。输卵管慢性化脓性炎症改变。病例

CT0395709A

女,38岁,右侧卵巢巧克力囊肿术后5年,腹痛伴发热1周,伴尿频、尿急、尿痛

术后病理:

术中所见:盆腔粘连严重,子宫与左附件肿物粘连并腹膜化融合,界限不清,左附件肿物囊性并与大、小肠管明显粘连成团,肠系膜炎症浸润固定。肿物向腹腔延伸出盆腔,分离肿物后见子宫常大,左侧输卵管外形消失

女,48体检发现盆腔肿物8年,无痛经冻后及冻余石蜡报告:(双侧卵巢)输卵管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输卵管腔积血及脓性渗出,并囊肿形成,并与部分卵巢组织炎性粘连。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子宫平滑肌瘤

子宫内膜癌

子宫颈癌

卵巢囊肿

卵巢肿瘤子宫平滑肌瘤

临床及病理又称子宫肌瘤,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肿瘤;由平滑肌及纤维间质组成.

30-50岁好发,占绝经期前妇女70-80%,常多发,子宫体部多见,分粘膜下、肌层及浆膜下肌瘤,肿瘤外层有假包膜,较大者可发生坏死、出血、囊变等。子宫平滑肌瘤

影像学表现:CT:子宫增大,可呈分叶状表现,主要见于较大的肌层内肌瘤和浆膜下肌瘤。平扫呈等或略低于正常子宫肌,增强后扫描可有不同程度强化,10%子宫肌瘤可发生钙化。子宫平滑肌瘤

影像学表现:MRI:发现和诊断子宫肌瘤最敏感方法,能检出小至0.3cm的子宫肌瘤,能清楚分辨子宫肌瘤的位置。T1WI与周围子宫肌层相比呈等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边界清楚,与周围软组织呈鲜明对比。病灶较大者病灶内可发生变性,使得MRI信号变化复杂化。(全子宫)粘膜下平滑肌瘤,粘膜下子宫肌瘤女性,38岁,体检发现子宫肌瘤2年余。冻后及冻余石蜡报告:1、(子宫肌瘤)平滑肌瘤。2、(左卵巢囊肿)出血性囊肿。3、(大网膜囊肿)符合囊肿改变。子宫内膜癌

临床分期:Ⅰ期 肿瘤限于子宫体。Ⅱ期 肿瘤侵犯子宫颈。Ⅲ期 肿瘤侵至宫外,但范围限于真盆腔。Ⅳ期 肿瘤侵犯膀胱、肠管或发生远隔性转移。子宫内膜癌

影像学表现:CT表现:Ⅰ期肿瘤,瘤灶较小限于子宫内膜或较少侵犯肌层时,可表现正常;当肿瘤明显侵犯子宫肌时,子宫常呈对称性或分叶状增大,增强检查肿瘤强化程度低于邻近正常子宫肌而表现为较低密度肿块,边界多不清楚。Ⅱ期肿瘤侵犯宫颈时,示宫颈不规则增大,由于肿瘤常阻塞宫颈管,致宫腔增大,其内积水、积血或积脓,而呈液体密度。子宫内膜癌Ⅲ期肿瘤,由于宫旁组织受累,正常脂肪性低密度表现消失,代之以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有时还可见盆腔淋巴结增大。Ⅳ期肿瘤,当膀胱或(和)直肠受累时,显示与子宫肿块相连的局部膀胱壁或直肠壁增厚或形成肿块,也可发现肝或上腹部腹膜的远隔性转移。子宫内膜样腺癌,侵及子宫壁浅肌层,侵及宫底及宫体。刮宫证实:子宫内膜粘液腺癌

绝经11年,阴道流血3天

子宫内膜癌MRI:对于临床刮宫和组织学检查发现的子宫内膜癌,MRI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判断子宫肌受累的深度、有无宫颈侵犯和宫外延伸,从而利于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MRI复查还有助于观察治疗效果及判断肿瘤有否复发。子宫内膜癌

Ⅰ期病变限于子宫内膜时,

MRI检查无论TlWI或T2WI像上,子宫可完全显示正常;当肿瘤侵犯子宫肌时,T2WI上可见中等信号的肿瘤破坏了子宫内膜与子宫肌界面,并侵入低信号的联合带内;肿瘤继续侵犯,可中断低信号的联合带并侵入子宫肌外层。在T2WI像上能较为准确地测量出肿瘤侵犯子宫肌的深度。增强TlWI检查,子宫内膜癌的强化程度不同于邻近正常子宫肌,同样能较准确估价出肿瘤的范围和侵犯深度。子宫内膜癌Ⅱ期:T2WI上可示中等信号的肿块延伸至宫颈,并扩张了宫颈管;肿瘤进一步向深部侵犯时,可破坏和中断低信号的宫颈纤维基质带。Ⅲ期和Ⅳ期:发生宫旁延伸时,显示肿瘤累及宫旁组织并使其信号发生改变,卵巢受累时则卵巢处出现中等信号肿块,腹膜种植表现为T1WI中等信号和T2WI高信号的结节影,淋巴结转移时显示淋巴结增大。冻后及冻余石蜡报告:1.(子宫体、底)符合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伴不典型增生,局灶癌变并侵犯浅肌层。阴道断端及左、右宫旁净。LN:左侧盆腔淋巴结0/21),右侧盆腔淋巴结(0/17)未见转移癌。2.(宫颈)慢性炎症伴潴留囊肿形成。3.(双侧输卵管)腔内查见癌组织,并侵犯输卵管肌壁浅层。4.(双侧)卵巢组织并白体形成。(子宫)低分化子宫内膜样子宫内膜腺癌,局部伴有移行细胞分化,侵及子宫体肌壁深层>外1/2),累及宫颈管,未累及阴道穹窿。阴道断端及左、右宫旁组织未见肿瘤。(双附件)慢性输卵管炎并输卵管积水。卵巢查见白体。绝经后3年,阴道流血4个月(全子宫)子宫内膜样腺癌,部分呈透明细胞癌改变,侵及子宫体肌层中部,累及宫颈管深肌层。

阴道断端,左、右宫旁组织未查见肿瘤组织。

LN:左腹股沟LN(0/2),左髂总LN(0/4),左髂血管LN(0/3),左闭孔LN(0/1),右髂总LN(0/2),右腹股沟LN(0/2),右髂血管LN(0/3),右闭孔LN(0/5)未查见转移癌。(双附件)左卵巢查见白体形成。

右卵巢查见白体形成。

左、右输卵管粘膜呈慢性炎症改变。Ⅱ型子宫内膜癌冻后及冻余石蜡报告:1.(子宫)浸润性低分化子宫内膜癌,倾向乳头状浆液性腺癌(大小6×5×5cm),侵及子宫体肌壁>1/2层及左、右宫角组织。

阴道断端及左、右宫旁、宫颈管未见肿瘤。

慢性宫颈炎。

LN:右髂血管淋巴结(7/11),右髂总淋巴结(4/5),右闭孔淋巴结(6/12),左髂血管淋巴结(1/2)查见转移癌。

左腹股沟淋巴结(0/3),右腹股沟淋巴结(0/3)未见转移癌。冻后及冻余石蜡报告:1.(子宫)浸润性低分化子宫内膜癌,倾向乳头状浆液性腺癌(大小6×5×5cm),侵及子宫体肌壁>1/2层及左、右宫角组织。阴道断端及左、右宫旁、宫颈管未见肿瘤。慢性宫颈炎。LN:右髂血管淋巴结(7/11),右髂总淋巴结(4/5),右闭孔淋巴结(6/12),左髂血管淋巴结(1/2)查见转移癌。左腹股沟淋巴结(0/3),右腹股沟淋巴结(0/3)未见转移癌。2.(左输卵管)慢性炎症。3.(右输卵管)慢性炎症。4.(双侧卵巢)查见白体。免疫组化:PR(+,约40%),ER(+,>90%),Vimentin(+),Her-2(1+)。1.(子宫)中-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侵及子宫壁全层及宫颈管,伴脉管内癌栓形成。阴道断端及左、右宫旁净。LN:左髂内闭孔淋巴结(1/25),右髂内闭孔淋巴结(1/6)查见转移癌;左髂总,髂外淋巴结(0/5),右腹股沟深淋巴结(0/2),右髂总,髂外淋巴结(0/7),骶前淋巴结(0/1)未见转移癌。3.(右侧输卵管)慢性炎症。5.(右侧卵巢)慢性炎症。2.(左侧输卵管)慢性炎症。4.(左侧卵巢)白体形成。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K:上皮阳性;Vimentin,CD10:间质阳性;SMA:平滑肌细胞阳性;ER,PR,C-erbB-2,CEA,S-100:阴性;Ki-67:20%阳性。冻后及冻余石蜡报告:1.(全子宫)中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伴鳞化,侵及深肌层及宫颈管。双侧宫旁软组织查见癌组织。阴道断端净。LN:左淋巴结(0/4)及右淋巴结(0/4)未见转移癌。2.(宫颈)慢性炎症。3.(双侧输卵管)粘膜慢性炎症,右侧副中肾管囊肿形成。4.(双侧卵巢)查见白体。子宫颈癌

临床与病理:又称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恶性肿瘤。常见于45—55岁女性,接触性出血是宫颈癌早期主要症状,晚期则发生不规则阴道出血和白带增多。肿瘤侵犯盆腔神经可引起剧烈痛疼,侵犯膀胱和直肠则发生血尿和便血。妇科检查,可见宫颈糜烂及菜花或结节状肿物。子宫颈癌病理上,大多为鳞状上皮癌。发生在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结合处,富于侵犯性,可破坏宫颈壁而侵犯宫旁组织,进而达盆壁,向下和上延伸则侵犯阴道和子宫下段。病变晚期,输尿管、膀胱和直肠均可受累。宫颈癌主要沿淋巴道转移,首先至髂内、外淋巴结组,然后至髂总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组。如肿瘤延伸到阴道下部,还可发生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少见,仅见于肿瘤后期,常发生在胸部。子宫颈癌

临床分期:I期 肿瘤完全限于宫颈。Ⅱ期 肿瘤延伸超过宫颈,但不达盆壁和阴道下1/3。Ⅲ期 肿瘤延伸至盆壁或阴道下1/3。Ⅳ期 肿瘤延伸超过真盆腔或侵犯膀胱、直肠。子宫颈癌

影像学表现:CT:Ⅰ期

肿瘤较小即为隐性癌或有宫颈基质轻度侵犯时,CT检查可无异常发现;肿瘤较大而明显侵犯宫颈基质时,表现宫颈增大,直径大于3.5cm,边缘规整,其内由于坏死有不规则略低密度灶;增强检查肿瘤强化程度要低于残存的宫颈组织;宫旁组织结构及密度均无异常。Ⅱ期肿瘤

增大宫颈边缘不规则或模糊;宫旁脂肪组织密度增高,甚至出现与宫颈相连软组织肿块;输尿管周围脂肪密度增高,或出现肿块。子宫颈癌Ⅲ期肿瘤,肿瘤继续向外生长可侵犯盆壁,显示不规则条状软组织的侧方已达闭孔内肌,也可向后累及梨状肌;此外,还常可发现盆腔淋巴结增大。Ⅳ期肿瘤,当肿瘤侵犯膀胱和直肠时,表现这些结构周围低密度脂肪间隙消失,膀胱或直肠壁增厚、甚至出现肿块;并可有腹膜后淋巴结增大或其它脏器转移表现。宫颈浸润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非角化性),侵及宫颈壁肌纤维层>2/3子宫颈癌

MRI:

可明确显示正常宫颈各带解剖及宫颈与阴道的分界,因此对肿瘤范围的显示优于CT检查。Ⅰ期肿瘤,对于原位癌和微小肿瘤,MRI检查不能识别。肿瘤明显侵犯宫颈基质时,T2WI上表现为中等信号肿块,其扩大了宫颈管、中断了低信号纤维性宫颈基质或脱入阴道内。但宫颈外缘光滑,宫旁组织结构和信号均无异常。Ⅱ期肿瘤,显示宫颈增大,外缘不规则或不对称,宫旁出现肿块或宫旁脂肪组织内出现异常信号的粗线状影。子宫颈癌Ⅲ期肿瘤,除上述异常表现外,还显示肿块向下侵犯阴道的下部,向外延伸至盆壁,或出现肾积水表现。Ⅳ期肿瘤,表现膀胱或直肠周围脂肪界面消失,正常膀胱壁或直肠壁的低信号有中断,或这些器官的粘膜信号中断,乃至出现膀胱壁或直肠壁的增厚或腔内肿块。宫颈癌治疗后可复发,常见复发部位为阴道上端,在T2WI上呈显著高信号,而放疗后纤维化则呈较低信号。宫颈中分化鳞状细胞癌,肿瘤累及宫颈间质约6mm。子宫内膜异位症功能性子宫内膜发生在子宫内膜位置以外的任何其他部位,称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于子宫体肌层时,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也称子宫腺肌病。异位于子宫以外任何部位时,称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与病理主要症状:继发性和渐进性痛经、月经失调、不孕、肠道及尿路症状,一般多表现为与月经有关的周期性发作。常见位置卵巢、子宫的韧带、直肠阴道隔、子宫直肠隐窝、输卵管、大肠、膀胱以及盆腔腹壁,病变呈蓝紫色,卵巢最常受累,内含暗褐色糊状陈旧性血液,又称巧克力囊肿。

影像学表现CT:盆腔内囊性肿块伴囊腔内积血表现;由于出血时间不同而有不同的CT密度,即可为水样密度,也可表现为高密度囊肿;增强囊壁不规则强化而囊内容物无强化;病灶周围组织粘连,轮廓不清。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影像学表现MRI:表现多样,由于病灶内反复出血,而积血的时间与成分不同,造成囊液成分复杂,且合并纤维组织增生和粘连,因此形成不规则囊实性肿块。囊肿可表现为短T1、长T2信号、长T1、长T2信号或混杂信号。由于重力作用,囊液和细胞成分出现分层,形成液-液平面。囊肿边缘和子宫周围可见不规则软组织信号粘连带。增强粘连带和腔内分隔可见强化。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女性,30岁,体检发现左附件占位冻后及冻余石蜡报告:(左卵巢)出血性囊肿,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伴巧克力囊肿形成。女性,27岁,发现下腹壁肿物2年,2年3月前剖宫产病史(左下腹壁)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女性,28岁,发现左附件肿物一天。冻后及冻余石蜡报告:(左附件)子宫内膜异位症伴巧克力囊肿形成。女性,42岁,发现盆腔肿物2天。冻后及冻余石蜡报告:1.(左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伴巧克力囊肿形成。

白体及滤泡囊肿形成。2.(左侧输卵管)慢性炎症伴充血水肿。子宫腺肌病

临床与病理子宫内膜基部直接侵入相邻子宫肌层,为良性病变,分弥漫型和局限型。常见于多产妇女,临床表现为下腹痛、经血过多和子宫增大。子宫腺肌病需与子宫肌瘤鉴别。

影像学表现CT仅可显示子宫体轻度增大。MRI:T2WI子宫体的低信号联合带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且外缘不清;增厚的联合带内有散在点状短T1、长T2信号灶。正常联合带厚度5-12mm,超过此范围即认为有增厚。子宫腺肌病2年前,子宫腺肌病手术史Adenomyosiswith

hemorrhagicfociina52-year-old

woman.月经不规则,大量反复发作10年子宫腺肌瘤卵巢囊肿

临床与病理:包括单纯性囊肿和功能性囊肿,后者可为滤泡囊肿、黄体囊肿和黄素囊肿等。多数囊肿为单侧性,部分可为双侧性。囊肿大小不等,多为单房性、壁薄、无分隔。然而,多囊性卵巢为双侧性,且呈多房性表现,为下丘脑无周期性活动所致。临床上,卵巢囊肿常无症状,功能性者可有月经异常,多囊性卵巢表现为多毛和不孕。卵巢囊肿

影像学表现:CT:典型表现为附件区或子宫直肠陷窝处的均一水样低密度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壁薄,无内隔。多囊性卵巢由于病变较小,常难与肠管区分。MR:长T1长T2信号肿块。如囊内含蛋白物质较多,T1WI和T2WI上均可为高信号。囊壁薄而光滑。多囊性卵巢表现在T2WI上,双侧卵巢被膜下有多发类圆形高信号小囊,小囊直径多在1cm以下,中心基质肥大,卵巢常有增大。卵巢肿瘤

卵巢肿瘤:卵巢常见的良性肿瘤有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和畸胎瘤,恶性肿瘤则以浆液性囊腺癌和粘液性囊腺癌最为常见。浆液性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

浆液性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分别占卵巢全部肿瘤的23%和22%。病理上,肿瘤均可为多房或单房性,囊壁和内隔均较光滑,内含稀薄或粘稠的液体。浆液性囊腺瘤可含有钙化,恶变率较高,可达30%—50%。这两种肿瘤常常较大,

尤为粘液性者,

直径多大于

10cm。卵巢的浆液性和粘液性囊腺瘤易发生在中年女性,主要临床表现是盆腹部肿块,较大肿块可产生压迫症状,造成大小便障碍。浆液性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

影像学表现:CT:肿瘤常表现为盆腔内较大肿块,巨大者可占据大部分盆腹腔。肿块呈水样低密度,其中粘液性者密度较高。可为多房或单房状,如为多房状,各房密度可略有差异。壁和内隔多较薄且均匀一致,少数者较厚或有乳头状软组织突起。增强检查,壁和内隔发生强化。浆液性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

MRI:这两种肿瘤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肿块,大小不等,常为多房状。MRI检查能显示肿块内多发内隔,常见于粘液性囊腺瘤。壁和内隔均较薄,有时可见小的乳头状突起。浆液性囊腺瘤表现为长Tl低信号和长T2高信号;粘液性者由于含粘蛋白而致肿瘤在TlWI和T2WI上均呈较高信号。Gd-DTPA增强检查,肿瘤的壁和内隔发生强化。粘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囊性畸胎瘤是卵巢常见的良性肿瘤。肿瘤由来自三个胚层的成熟组织构成,其中以外胚层组织为主。肿瘤呈囊性,表面光滑,囊壁较厚,内含皮脂样物质、脂肪、毛发,并可有浆液、牙齿或骨组织。大约10%左右为双侧性。绝大多数为良性,肿瘤可发生扭转或破裂。临床上,卵巢囊性畸胎瘤可见于任何年龄,通常无症状,大者可触及肿块,发生扭转时出现疼痛。囊性畸胎瘤

CT:表现为盆腔内边界清楚的混杂密度囊性肿块,内含脂肪、软组织密度成分和钙化。有时,肿块内可见脂肪—液面,偶可在界面处见漂浮物,代表毛发团。某处囊壁局限性增厚,呈结节状突向腔内,称皮样栓。少数囊性畸胎瘤无明确脂肪成分和钙化,仅含蛋白样液体,不具特征。囊性畸胎瘤

MRI:盆腔内混杂信号肿块。其特征是肿块内含有脂肪信号灶,即TlWI上为高信号,T2WI上为中至高信号,且在各种序列上均与皮下脂肪信号相同;脂肪抑制像上这种中、高信号灶的强度明显下降,且与皮下脂肪信号下降程度相似。此外,MRI检查同样可发现液-液平面、由囊壁向内突入的壁结节和由钙化形成的无信号区。(左卵巢,右附件)囊性畸胎瘤。卵巢癌

临床与病理卵巢最常见恶性肿瘤,主要为浆液性囊腺癌和粘液性囊腺癌。其中浆液性囊腺癌最为多见,占全部卵巢恶性肿瘤的40%-60%,双侧者约为5%,绝大多数是由浆液性囊腺瘤恶变而来。病理上,肿瘤为囊实性,切面瘤内有许多大小不等囊性区,内含陈旧性出血,囊壁—上有明显乳头状突起。粘液性囊腺癌占卵巢癌的15%—20%,其中约25%为双侧性。肿瘤为多房状,囊内有乳头状增生。卵巢癌

卵巢癌的延伸包括局部侵犯、腹膜腔的直接种植和淋巴转移,而血行转移较为少见。在腹膜直接种植中,粘液性囊腺癌可形成腹腔假性粘液瘤。

临床上,卵巢癌早期无症状,发现时已多属晚期。表现腹部迅速生长的肿块,常合并有压迫症状,多有血性腹水,并有消瘦、贫血、乏力等表现。卵巢癌

临床分期:I期 肿瘤限于卵巢Ⅱ期 肿瘤有盆腔内延伸,累及子宫、输卵管或盆腔其他组织Ⅲ期 肿瘤发生腹膜腔转移,包括网膜,和(或)腹膜后、腹股沟淋巴结转移Ⅳ期 发生远隔性转移,包括胸部、肝脏转移卵巢癌

影像学表现;CT:表现为盆腹腔内较大肿块,内有多发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低密度囊性部分,其间隔和囊壁厚薄不均,有明显呈软组织密度的实体部分。增强检查,肿瘤的间隔、囊壁和实体部分发生显著强化。多数肿瘤有显著量腹水。卵巢癌肿瘤发生腹膜腔转移时,可造成大网膜弥漫性增厚、密度不均匀增高,形如饼状,位于下腹腔前部,称为网膜饼;腹膜腔转移也可在腹膜表面形成多发小的结节,其中最易显示的部位是肝表面附近壁层腹膜的转移,特别是当并有肝周腹水时,表现为软组织密度的小结节影,常为多发;粘液性囊腺癌发生种植性转移时,形成腹腔假性粘液瘤,表现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