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育文化生态学的视角
文化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文化是道德的母亲,它在文化中产生了道德的基因和道德的基因。因此,文化是道德教育的主体和本体,要探明德育的发生机理,我们只能回到文化发展的过程和环节上去思考。笔者认为,德育不是人的发明,而是对文化内蕴的“化人”功能自觉化、专门化利用的结果,文化是德育的生发之所。在本文中,我们试图从文化学视角出发对德育的自然发生过程作以探究。一、德育是文化“化人”功能的延续与变形所有文化活动的主角都是人,任何文化的主题都是发展人,文化具有属人性与为人性。文化是人的延伸,是人赖以生存的“第二自然”,是人的“第二本性”;人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造物,人的身体、行为、思维等都是文化之“笔”刻写的表面;对于个体人而言,他既生活在所属社群的文化之中,又表现、构造着该社群的文化。一句话,文化是“人的文化”,人是“文化的人”。人与文化之间既存在着直接同一、相互定义的关系,又存在着间接同一、相互构成的关系。在个体与文化的循环式交互作用中,人实现了自己与社群、与人类的同步发展,实现了文化的基本功能———“化人”(意即使人按照文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呈现自我)。所以,人的发展是在文化中实现的,人的发展与文化发展是一体化的,使(自然)人“人化”,提升人的文化含量,是文化存在的主要目的。进言之,文化不是给人“看”的,不是人的装饰品,而是用来“化人”的,“化人”就是文化的终极使命,是文化的固有属性,是文化的本性所系。所谓文化,即“以文化之”正是此意。也正是基于此,在古代文化史上人们谈“修道修文”的多而直接谈“德育”的少,谈“化民成俗”的多而专门谈如何“育德”的少。笔者认为,“化人”即德育,德育是文化“化人”功能的延续与变形。据此不难推知:德育的产生绝非一种拓荒者的举动,它恰恰源自人们对文化这一内在“化人”功能的自觉提升、有意利用所致。将德育作为一种专门领域“独立”出来,将之与智育、体育等相提并论,是现代人的发明而非古已有之(1)。同时,德育不仅是文化所固有的一种功能与属性,更是文化内在的一种调节机制。文化的本质属性是“为人性”,其目的和使命是让人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成为一个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人,成为一个对整个人类、族群及其自我负责任的人。正是这种“为人性”掌控着文化发展的航向,构筑着文化自身的拒腐防变机制,而这种“为人性”正是德育的原生形态或雏形。故此,文化机体中必然内蕴着道德的元素。道德的存在不仅使文化的发展具有了有序性和渐进性的特征,而且也使文化具有了生命活力和进化能力。道德就是文化的选择、过滤、校正机制,就是文化的生命力所在;离开了道德,文化难以源远流长,更难以成为与人类社会相伴生的永恒范畴。正是如此,道德从来都是文化本己的东西,是文化“为人性”的根本体现;身置于文化环节上的人都是具备德性和理性的“文化人”。文化在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同时会把自己对人的这种德性诉求沉积在人的主体结构中,会把其本有的道德元素融渗进人的生活方式中去,这就是文化的“化人”机制,就是原初意义上的“德育”。可见,德育是文化机体不可或缺的一个链环,是文化内蕴的一种构架,现代德育的产生其实就是对这一链环和构架进行体制化构建的结果。因此,德育是文化的娇子,是文化的固有功能与生命元素的物化形态,文化就是德育的本然身份和固有属性。在此,为了清晰地揭示出文化的这种属性,我们宜对文化的内涵及其构造作以探讨。二、现象世界与意义世界的一体德育植根于文化之中,文化的独特构造孕育着德育的幼芽。探明这一构造,亮出文化中的德育胚芽,是昭示德育文化属性的奠基工程。文化不是一个单一的实体,它是一切文化相关物聚会的共同场址,故此称之为“文化世界”更为妥当些。人的生存就是“栖居”在这个世界中,并与之进行各种形式(如信息、能量等)的交换与交流。众所周知,在学术语境中,“文化”是一个歧义丛生的概念,是所有与人类相关的事物、现象、事件、活动的“工具箱”。为此,文化世界是让众多学者着迷的领域,是人文社会学科的一个横断研究领域。笔者认为,这种境况的产生是由于人类理性的眼光尚未彻底穿透文化世界所致。这一状况从侧面表明:“文化”概念亟需梳理和重构,它迫切需要一种相对完整的解释框架来整合、统摄这些形形色色的“文化”理解。可以想象,这一框架一旦成形,各种文化的概念、事象(包括德育)在其中各安其位,“文化”的整体景观和大致内涵自然会随之清晰化。因此,理清文化世界的基本构造对于探明德育的属性来说尤其关键。文化是人的栖息之地,人身居其中“日用而不知”,这就导致了逻辑、理性的眼光不容易揭穿它、看清它。笔者认为,文化是一种流动的、有生命的存在物,那种解析静态文化世界的研究眼光是有其局限性的,它对于透视人在文化中的生存方式意义不大。所以,笔者试图从发生学的视角来对文化世界进行一个循环论的、全景式的分析,以便查明文化世界内在的运行机理。人要生存就必须应对两个“自然”的挑战:一个是外在的自然界,一个是内在的自然(如人的本能、欲望等)。随之,自然的“人化”进程被启动,两种“新自然”———“人化自然”和“人性”产生,人的两个文化世界———现象世界和意义世界形成。其中,前者指由那些可见、可感的文化创造物、文化事象构成的世界,后者指由那些存在于人的精神宇宙内的文化意念、意象(2)、价值观念、象征系统等构成的世界。实际上,在文化的现象世界背后还存在着一个世界,即处在人的意识、需要、期待的阈限之下,进而“退隐为人类生存的背景世界”的世界。这一世界只有在文化的意义世界发生改变后才能被人捕捉到,最终进入人的现实生活世界。换言之,当人用意义世界,即文化意念、意象来理解(进入人的视野内的)文化的现象世界时,给现象世界“赋值”时,第三个文化世界便形成了,这就是生活世界。在生活世界中,文化的两个世界———现象世界与意义世界相互选择、相互激活,动态地决定着生活世界的现实形貌,人的行为就是生活世界存在样态的一个光标。显然,对个体而言,他只能生存在这个生活世界之中并顺应它的需要和召唤,其主观能动性也只有通过群体合力的中转才能撼动整个生活世界。在此,个体人在“有限自主”地参与现实生活世界时形成了其独特的生活方式,文化与人之间的互构机制得以形成,文化的“化人”过程、化育功能随之彰显。可见,文化活动是现象、意义与行动的耦合,文化世界是现象世界、意义世界与生活世界的三维一体,对文化世界的分析必须坚持三个层面协同推进的原则:1)现象世界。该世界位于文化机体的外层,它指那些有形、可见、可感的文化创造物,具体包括各种文化产品、文化实物及各种文化观念、认识、精神被客观化后形成的文本。就其共同之处而言,它们都具有定型性的特征。郭湛等人指出,文化是“稳定的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的统一”。在现象世界中,文化内在的这种“为人”取向已经被固着,进而具有文化“坎陷”(3)的特征。即是说,在文化现象中,文化活动的取向和意念已经被客观化为凝固了的符号形式,从而不再具有流转性和生成性的特性。2)意义世界。该世界位于文化机体的内层,它指那些弥漫在文化的现象世界之中的非物质性成分,诸如思想、精神、理想、价值、象征、信念、意念、表象等组成的一种具有意识形态(4)性的意义聚合体。实际上,意义世界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的“副现象”世界,是人的价值期待、精神意念向文化现象投射的结果。海德格尔指出,意义“依附在存在者(即文化创造物)上面,或躲在存在者后面,或漂游在存在者之间的什么地方”。为此,我们可以说,意义世界是“悬挂”(马克斯·韦伯)在上述文化事象、造物之上的“符号丛”(格尔兹),是从它们中“溢出”或衍生出来的种种意向、意蕴和倾向的聚会之所。与人相关性与整体性是意义世界的根本特征之一,因为“世界上所有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存在物,即所有与人类‘打交道’的事物,它们的意义都显示出一种整体性”。同时,意义世界的另一重特征就是其流变性和无定形性。意义的存在总是“涌现”的、易变的、无形的,具有无穷的表现力、创造力和生发力。意义世界的存在使文化世界具有了无限的拓展空间,它就是人类文化世界前进的先锋队。在意义世界的运转中,人建构出了对文化现象的种种解释系统和“能指—所指”链条(或意指系统),打破了现象世界的沉寂和“坎陷”。可以说,意义世界是人类文化活动的引擎,它推动着人类文化创造活动的不断展开。3)生活世界。该世界位于文化机体的中层,它是人对上述两个世界进行配置结合、互动交感的产物。当人从意义世界中选用一种解释系统来理解自我及其周围现象世界时,人的生活样式,如传统、习俗、仪式、惯例、思维、行为等随之会发生有意无意的变化。“一切存在物,在最根本的意义上,都是指向人的,与人相关的”。由此,在生活世界中,人的身体是其中心,是联结上述两个文化世界的纽带:与人身体与意识发生关联的文化物才可能进入人的生活世界,人所认同的文化意义才可能干预生活世界的构成及走向,二者共同构筑着人的现实生活世界。正是如此,人的生活世界始终处在型构(即“解构与建构的交替与并进”)之中———现实生活世界的样式总具有暂时性,它总是体现为一种未完成、无定型的世界。换言之,现实生活世界就是文化的意义世界和现象世界交汇的场所。在其中,文化的创造物和意义都发生了变形,它们围绕“人”这个中心统一起来,积极服务于人的发展和需要。可见,文化的两个世界———现象世界与意义世界的最终指向是人的行动,生活世界是在人的行动中演绎出来的一个世界。正如鲁洁教授所言,“生活世界是在人的实践中不断生成新的意义,不断实现新的超越的世界。”在其中,人是该世界的中心,现象世界与意义世界是人生活的两个重要参照系,是决定人的生活世界构成及其建构方向的重要参量。生活世界是“人面向什么对象行动”、“按照什么样的意义系统行动”和“怎样行动”等三位一体的建构。在生活世界中,不仅人的行为方式、生活目标会发生变化,而且它所创造出的文化意义、文化事物也在变化,由此人超越了既定的文化现象世界和文化意义世界的束缚,实现了自我的自由。所以,人的生活方式是其生活世界的完整显示器,它折射着人的生活世界的状态和形貌。沿着人的生活方式这一线索去考察,人的全部文化世界的形貌就有可能被揭示。就上述三个文化世界的关系而言,它们是彼此嵌入、交互联动的关系:现象世界与意义世界互为表里、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文化世界的静态景观,而人的理解活动则将这一静态文化世界激活起来,使之内蕴的“化人”力量在人的生活世界形成和生活方式转变中得以呈现。同时,人的生活方式的变动又会反过来波及到其他两个文化世界的变动,因为人的每一次生活样式的改变都是新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意义的创构和新生过程,尽管这种“改变”可能是微渺的。从宏观上来看,文化既是事物又是行动,既是“人化”又是“化人”。在此,所谓“人化”,即使外物(包括自然人)人性化,使外物合乎人的需要,产生“人化自然”,这是一个创造新事物的过程;所谓“化人”,即用人所创造的事物来影响人、引导人,这是一个形成新人的过程。在“人化”中,那些能够引导人实现正向发展的育人资源、因素随之沉积在文化创造物、文化现象之中;在“化人”中,文化内蕴的这些育人潜能、因素得以释放、实现。文化就是“人化”与“化人”、造物与成人的双向运动过程。在文化生态中,其主环节———现象世界与意义世界共同作用并生成人的生活世界,改变人的生活方式的过程是文化的“化人”过程;其两个分支环节———生活世界向现象世界的运动与生活世界向意义世界的运动构成了文化的“人化”过程。可见,文化的三个世界之间存在着一种铰链式的联动关系,它们相互推动、彼此勾连,共同构成了文化世界的内循环———文化生态。在此,我们用图1示之。可见,文化世界的完整存在面貌是文化生态,它是我们解释所有文化事象的基本框架。德育不仅内在于这一文化生态之中,而且,它就是这一生态有序运转、平衡推进的神经中枢,德育活动是从这一生态中半独立出来的一种文化事象。三、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关系莫兰指出,“生态”就是“递归回环”,是“把开放与封闭联系在一起的东西”。所谓文化生态,是指文化世界内在的各要素在相互制约、相互推动、相互协调中构成的一个具有相对闭合性的动态循环。文化生态存在的意义在于:有了它,文化系统不需要外力的介入就能够自动应对外界环境、事件的挑战,实现文化系统的自运动、自组织。进言之,当一种外力危害着文化生态的存在时,它能够通过自我调适、自发转换来维系其内在各文化世界之间的平衡与和谐,从而保持文化世界相对稳定和个性化的存在形式。因此,文化生态具有自调性、稳态性、动态平衡性等特征,它是文化世界赖以生存的基本机制,文化的发展也必须经由这个生态来实现。任何事物都有发展进步的本能,都有超越自己当前发展水平与状态的需要,文化亦是如此。文化进步的实质是文化世界的新陈代谢过程,就是文化生态的运转:随着新的生活方式、文化事物、文化意义的产生,文化世界内在的三个世界间的平衡态受到威胁,文化生态通过自我转换来应对这种危机,从而使整个文化生态再度复归平衡。正是通过一系列的“平衡—失衡—再平衡”的来回,文化世界不断丰富,其发展目的趋于实现。值得注意的是,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个生态时刻离不开“人”这一能动主体的参与。文化是人的延伸,是人赖以生存的土壤,在文化的滋养中完善自己是人发展的基本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生态是一种“人为”性的生态而非纯粹自在性的生态,文化生态的自发运转是有限度的。故此,文化生态需要主动维系,需要人的精心守护,否则,它极有可能陷入瘫痪或衰减状态。面对文化生态,我们不能袖手旁观,不能漠然观望,而应该自觉担负起维护文化生态的重任,这就需要德育的介入。在文化生态运转的三个环节中,每个环节都需要人的德性的参与,否则,这个生态链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失控、被破坏:1.意义世界的把握—意义世界向现象世界的运动在文化世界中,现象世界是人对自然“人化”的产物,意义世界是人的主观精神世界,这两个世界间的关联、作用与配置是人的生活世界形成、人的生活样式转变的前提。这一配置构成了文化生态的第一个链环———意义世界向现象世界的运动,它是决定文化走向的一个枢纽。一般而言,在人的眼里,任何文化创造物都不是单纯的现象,而是“搭载”着一定意义的,这种意义就是人的主观意向、价值期待、象征语法(5)向之投射的产物。从这一意义上看,文化的现象世界与意义世界之间一般是难以被肢解开来的。在现实中,它们之间有时也可以是相对独立的:其一,在文化创造物被创造之前或之后,人们给其所赋予的价值期待与意义系统可能会发生变化;其二,文化的现象与造物在不同人的眼中会获得不同的文化意义,而同一文化意义可以被投向不同的文化现象与造物上,从而形成不同的文化世界。这样,在文化领域中,意义世界常常是灵活的、自由的,相对而言,现象世界却是固定的、僵硬的。这样,文化的意义世界与现象世界之间的相遇或配置常常具有随机性或偶然性的特征,哪个文化意义与文化现象“相遇”会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对这个过程加以干预会成为影响文化世界路向的枢纽环节。要维护文化生态,要推进文化的进步,人就必须坚持用合理的、先进的、有生命力的意义系统来解读文化创造物,以防止文化生态趋于退化。在此,对这一配置的调控要借助于人的德性来实现。让人掌握道德的尺度,用合乎道德的意义系统来理解文化事象就成为文化世界的内在构架,否则,人对文化现象的解读极有可能会成为人的生活方式改进的障碍,使文化的发展背离了人的需要,降低了人参与文化世界的热情,中断了文化生态的良性循环。可见,进行德育,提升人的道德水准既是文化顺利发展的需要,又是文化生态良性运转的条件。同时,意义世界与现象世界“接触”的结果是人的生活世界的形成,是人的生活样式的转变。实际上,这就是文化“化人”的过程,它正是文化世界内蕴的、素朴的一种德育方式。在此,这种“化人”活动的结果集中体现在人学会了“如何做人”上。“做人”是意义建构与实践行动的统一:前者指人按照意义世界的要求来改造自己的内在自然,后者指人按照意义世界来改造外在的自然。在此,这一“化人”过程是沿着两个维度展开的:其一是人的生活世界向意义世界的运动;其二是人的生活世界向现象世界的运动。它们构成了文化生态的另外两个分支回路。在此,我们先看看文化生态的第一个分支回路———生活世界向意义世界的运动。2.存在方式的改变如前所言,在文化领域中,人的意义世界是“环绕”在现象世界周围的一个解释系统或象征系统。在这一层面,任何文化现象、事物都只是一个符号,一个文本,其所承载的价值期待、精神追求、象征意蕴才是其根本内容。在人的生活世界中,人的生活方式是将这些符号意义与文化创造物关联起来的一根纽带。然而,当它们一旦进入人的生活世界,这些符号、意义与文化创造物的存在方式就会随之发生改变。这是因为:在未进入人的生活世界之前,这些符号、意义的存在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它们也无需对自己发展的结果、方向负责。在生活世界则不一样。一切符号、意义的存在是服务于人的生活方式、方向构建的,其直接效能也只能由人发展的状态与水平来测衡。故此,在进入生活世界之后,人的意义世界会因受到生活世界的制约和滋养而发生变形———其发展方向会被改变,其内容会被重构,其形式会被丰富,这就导致了生活世界向意义世界的反向运动。其结果,一些新的解释系统、意念意义会被创生。显然,这一运动绝非布朗式的运动,其运动方向是受道德的力量引控的,因为道德存在的使命就是要让文化的运动超越平庸,摆脱自生自灭的命运,增强文化的生命力。在道德力量的参与下,这一文化运动能够通过对意义世界进行过滤、优选等方式来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专用建筑工具租赁合同
- 2024年建筑工程施工物资合同
- 2024年商业店铺联合租赁合同
- 2024年度加工承揽合同承揽工作内容及要求
- 【初中生物】脊椎动物-鸟和哺乳动物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
- 2024年定制版:物流运输居间协议
- 2024年在线教育平台建设及内容提供合同
- 2024国际货运代理服务合同及附加条款
- 2024年废弃物处理与回收合同处理方法与环保标准
- 2024年北京市出租车指标承包经营协议
- 国家临床版3.0手术操作编码(ICD-9-CM3)
- 降低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不耐受性品管圈课件
- 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技术规范:污水样本病毒富集浓缩和检测
- 智能制造的战略和决策支持
- 2024年临床医学培训的人才需求与培养
- 妇产科学课件:盆腔炎性疾病
- 医疗文书管理规定医疗管理办法
- 电梯渗水施工方案
- 湖北武汉铁路局集团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2021
- 肝豆状核变性讲课
-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可爱的小猫》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