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体育学的形成与发展胡小明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兼职教授E-mail:hxmzw@126.com1中国的体育学,走过了一条引进、消化、自我形成发展的路,从为了教学而进行的书斋式探索和学科建设,到为官方诠释政策和制订发展战略服务,正在走向相对独立机构化的咨询型研究实体的模式。一、原理探索二、学科建设三、走向应用220世纪初,从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发端,一批接受了西方近现代文明的学者和海归派,对体育能够改善民族体质的效果达成共识,从事了引进体育科学知识方面的艰巨工作。有的偏重于教育中体育地位的论述,如蔡元培、陶行知;有的热衷于西方竞技文化的宣扬,如郝更生、董守义。一、原理探索3王学政、方万邦、吴蕴瑞、袁敦礼等院校派的学者们,写了第一批体育社会科学的专著与教材。这些以“体育概论”、“体育原理”、“体育学”为名的书籍,内容多是以体育的教育学为主体,包含了生物学科和社会学科。这个时代还问世了一部《中国体育史》,作者是郭希汾,他后来成了中国著名的文史学家,而当时是商务印书馆的一名实习编辑。4当时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对抗,产生过多次争议。著名的就有一、二十年代学校体育中的“兵操存废之争”和三十年代“土洋体育之争”。在新文化运动中一批后来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人士,如李大钊、毛泽东、恽代英都对中国体育有专门的论述,影响至今。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但在许多领域也割裂了与传统文化的联系。西方传入的“体育学”完全忽视东方的健身理论和实践。5新中国的体育学是以“体育理论”的面目出现的。而50年代确立起来“体育理论”则是前苏联的“体育教育理论”的简称,以凯洛夫和克鲁普斯卡娅的准备性教育思想衍生出来的前苏联体育理论为主体的。这是前苏联战备文化、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的军事文化、计划经济时代保留的集权文化的合成物,是为阶级斗争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的。6当与前苏联关系恶化后,在中国教育界和体育界总想孕育出一种新的理论来取代上述理论。六十年代,北体院长钟师统牵头创编了全国体育学院《体育理论》教材,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因自身形成体育理论的能力不足,终究没有跳出前苏联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窠臼。1978年和以后诸版的《体育理论》、《学校体育学》仍然将体育学定位在教育理论研究的范畴内。7改革开放是是中国体育学建设的成形期。改革开放初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引发了体育理论体系的巨大变革。在社会结构转型和体制改革同时进行的复杂过程中,价值观念改变、角色转换、结构冲突、体制摩擦、多重利益矛盾等交织在一起,给体育理论提出诸多新问题。8这一变革是从两方面入手的。一是原教育理论范畴的“体育理论”已经无法包容体育实践的丰富内涵,于是体育理论分化为“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群众体育学”和“运动训练学”。这时同时恢复了“运动心理学”、“体育史”等学科的学术地位与面貌。另一是大量的社会科学被引进体育领域,形成了许多新的学科,如体育哲学、体育法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美学、体育管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人才学等。这两方面的工作分别是由原体育理论工作者和体育院校中的马列主义教师转行开创的。9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体育界掀起了关于体育概念、属性和科学体系的大讨论,期望重新认识“体育是什么?”这个根本性的理论问题。这个问题至今仍然没有得到圆满的解答,一方面说明广大体育工作者迫切需要对自己所献身的事业进行更深刻的理性认识,另一方面也说明当代中国体育仍然运行在一个快速变化的过程中。10当时我国科学界的一些知名学者对现代科学体系、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属性等问题,提出了颇有影响的见解,激起了体育科学工作者研究体育科学的属性及其在科学体系中的归属问题的兴趣,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主要的学术观点反映在《体育报》上。11有的从人的身体到体育的生物学效果看,认为体育属于自然科学;有的从体育是文化产物和教育手段看,认为体育归属于社会科学;有的从体育研究涉及到自然和社会的各门学科看,认为体育属于综合性学科群。
12与此同时,关于体育的概念、术语、本质和功能的讨论也开始交织在一起,在体育界汇集了重新认识体育原理的浪潮。以体育的概念、本质属性为主题的理论讨论,尽管其本身没有取得一致的认识,却为全面认识体育的功能和属性以及今后的进一步理论思索起到了奠基的作用。13讨论中有的学者从国外资料上找出的体育术语的演变对我国体育概念的理解提出了不同看法,产生了很大影响。这种学术的意见,明确了体育工作的不同领域,在客观上暴露出计划经济条件下体委系统与教育部门的历史隔阂。后来,国家体委以行政指令的方式进行干预学术争鸣,留下了一些遗憾。14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掀起文化热,这对体育人文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触发作用。1985年美国学者在北京大学传播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启了一扇人文思潮的天窗。标志性事件:成都体育学院的一群文化青年于次年召开了全国首届体育文化研讨会,中国体育长期缺失的文化价值本位的回归受到一些青年学者的关注。掀起诸如关于体育属性和功能的重新认识、编写新学科丛书等理论创新热潮,不经意成为人们评估体育人文价值的萌芽。15但是,这一次体育理论界前所未有的群体自发性的文化自觉,经历了反资产阶级自由化等诸种波折,对体育文化的研究很快又陷入冷清。(也被当代体育史遗忘)由于政治干扰及没有从文化人类学等母学科获取营养,体育文化的研究至今处于不见首尾的悬空状况。1680年代中期,在课程意义上的“体育理论”彻底解体,分化为一门一门的学科。自然、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各门学科渗透到体育中,形成应用型的分支,有力促进了体育新兴学科的建设,形成了庞大的学科群,为90年代体育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二、学科建设17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体育科学体系初见端倪,1997年在研究生专业层次上体育学(0403)下设了4个二级学科,即:体育人文社会学(040301)运动人体科学(040302)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3)民族传统体育学(040304)。18学科门类→教育学↓一级学科→体育学↓二级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五个专业→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19体育的学科特点:生物学科与人文学科的共存与区分社会学科与管理学科的共存与区分专门技术与传统知识的共存与区分201.体育人文社会学思想解放的大门一打开,最早开始骚动并在后来产生最多分支学科的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科。该学科早期以体育教育学科为基础,把一门“体育理论”课分裂为体育史、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群众体育学和体育概论,肇始于80年代初。
21后来逐渐向其它学科领域发展,辐射出体育社会学、奥林匹克运动、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哲学、体育美学、体育人类学……演化成完整的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成为体育学的二级学科。解放后我国之所以经历这么多艰难曲折,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在人文社会科学战略上出现了失误。这足以说明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2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界对体育的概念、术语、属性、本质、功能、目标、任务以及体育科学体系的构建进行了长期争论,至今余音未了。实际上,争论中出现的许多分歧源自不同的价值需求。把体育作为研究对象,区分不同层面的价值区域,再借助成熟的母学科,取得正确的成果。这是按宏观学理划分体育学科的正常思路。23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名称上看,应该分为有关体育的人文学科、有关体育的社会学科两类学科群。人文学科偏重于模糊的、直觉的、抽象的、对包括文化内在的长远发展的意识形态评价;而社会学科可以部分采用自然科学的量化、微观分析、具体的表象判断。因此,社会科学需要数理训练。人文则不需要数理训练,但需要大量阅读经典文献。24从“体育人文社会学”已经使用了10多年的实际情况看,不但“体育人文学科群”和“体育社会学科群”的集合优势始终没有形成,而且很多本学科的师生至今还弄不清“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区别,在研究中基本采用单一母学科各自为阵研究某一体育问题的方式。“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划分在实践中没有明显发挥学科群的作用,如果再划分为“体育人文学”和“体育社会学”,对体育实践也很难发挥作用。25从人类的各个实践领域来看,几乎每一种社会现象的研究都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如果都要按宏观学理来构建学科体系,恐怕将失去自身学科的独立性。譬如,在教育学下面就不能按“教育自然科学、教育社会学科、教育人文学科”来设立,否则,在实践使教育学自身无法顺畅发展。目前体育人文社会学是符合学理的惯性思维,但据此设在体育学下会难以脱离母学科。262.运动人体科学运动人体科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与人的机体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群。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保健康复及运动医学等学科。主要相关学科有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生物力学、生物化学等。27该学科在中国的研究现状有如下特征:直接以竞技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高水平竞技运动。针对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内容集中在奥运会比赛项目,其目的为了提高运动成绩。这是体育生物学科群研究的突出特征。28新兴技术有力地促进了该学科的发展,力量和耐力训练、疲劳机理、合成代谢类固醇和运动性心脏仍是研究前沿。运动营养、激素的作用、兴奋剂检测、和免疫机能等已形成活跃的领域。基因疗法等最新技术的运用,将对体育伦理道德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29相对于服务于高水平竞技运动的科技成果,针对运动与大众健康的研究较少。对于群众体育和国民体质的研究相对薄弱的现象,90年代中期以后才开始得到改观。将来,健康促进领域将成为该学科的研究热点。30问题:学科内各学科之间“壁垒森严”,学科综合渗透相对较少,钻深于本专业,疏于对于整体方向的把握。长期专注于高水平运动训练和比赛,对全民健身和大众健康的研究基础相当薄弱,正在面临着适当的趋向调整。学科内容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真科学),但可以归于理学、医学或生物学科部类。313.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学中是人员最多、涉及面最大的学科,主要研究体育教学与训练的理论与方法,促进体育教学质量与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按性质分为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两大类。应该涉及两个学科群。32体育教学是把体育纳入教育学领域的研究,遵循体育教学的特点,探讨新的教育理论和新的教学方法,进行体育健身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体育教学主要涉及到学校体育,又分为针对普通学生的体育课教学与针对培养体育教师的体育专业教学两类。它是应用教育学理论对学校体育的研究。33学校体育是计划经济在体育界最顽固的堡垒。扬州会议一统天下,超稳定运行而缺乏基本理论支撑。直至80年代后期,才开始有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争鸣探索。直到世纪末,国家教育指导思想的转变,提出“健康第一”的先进理念,为终身体育打基础,为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服务,但学校体育改革仍然相当滞后,缺乏与公共服务衔接的体制和机制。34运动训练理论是在专项训练理论的基础上(如重复法、间歇法、单个动作训练法、组合动作训练法、负重训练法、模拟训练法、心理训练法等),吸纳其他基础理论学科(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教育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等)的知识,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但是,运动训练学一经成熟,就可能成为真正的体育领域自己创造的本体学科。35众多的运动训练学教材和专著虽各不相同,但大多都包括以下内容:竞技运动的地位与作用、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和特点、运动训练原则、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身体训练、技术和战术训练、训练过程和控制、运动员选材、负荷与恢复等,为现代的运动训练实践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不过,由于学科的不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油气田钻井技术服务质量承包合同3篇
- 2025年度环保型厂房设计与施工总承包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在线教育平台软件全国代理销售合同模板2篇
- 2025年度全国范围内土地测绘技术服务合同范文3篇
- 2024版液化天然气交易协议全文下载版B版
- 2024版运输行业职员劳动协议样本
- 2024年地基买卖合同附带地基检测及质量认证3篇
- 2025年大棚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引进合同3篇
- 2025年度绿色建筑:知识产权许可与环保建材合同3篇
- 2025年智慧能源物业工程承包及节能服务合同3篇
- 2024版塑料购销合同范本买卖
- 【高一上】【期末话收获 家校话未来】期末家长会
- JJF 2184-2025电子计价秤型式评价大纲(试行)
- GB/T 44890-2024行政许可工作规范
- 有毒有害气体岗位操作规程(3篇)
- 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免疫调节剂合理使用专家共识2024(全文)
- 2025届山东省德州市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华润集团全面预算管理案例研究》
- 二年级下册加减混合竖式练习360题附答案
- 异地就医备案个人承诺书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解方程五种类型5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