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吕凤子先生的乱针绣工艺_第1页
论吕凤子先生的乱针绣工艺_第2页
论吕凤子先生的乱针绣工艺_第3页
论吕凤子先生的乱针绣工艺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吕凤子先生的乱针绣工艺

刺绣技术是中国艺术史的瑰宝。传统刺绣工艺在现代被发扬光大的同时,也得到了创新,上世纪20年代末发源于常州的“乱针绣”工艺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它将西洋绘画和中国刺绣融为一体,打破常规“密接其针,排比其线”的平面绣法,采用长短交叉线条,分层加色手法来表现画面。名为“乱”,实则乱而不杂,密而不堆,将画理和绣理有机结合在一起,其针法活泼、线条流畅、层次逼真、风格独特,被推许为当今中国第五大名绣。其独特的立体绣法,是对我国几千年传统刺绣工艺的重大突破,开辟了刺绣工艺向更高艺术层次迈进的广阔前景。江南自古以来人杰地灵,文化资源丰富,且桑蚕业发达,所以刺绣工艺水平较其他地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江南刺绣大体可分为苏绣、顾绣、锡绣、仿真绣、乱针绣等几大类。苏绣千年来一直扬名在外,是中国刺绣四大流派之首。而发源于上世纪20代末的乱针绣则打破传统“密接其针,排比其线”的平面绣法,独创出以针代笔,将画理和绣理相结合的独特绣法,成为刺绣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一、传统针刺、绘画结合工艺的对比乱针绣,又名“正则绣”,发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末的常州,由杨守玉女士首创。说起乱针绣不得不提到吕凤子先生。20世纪初,在新文化运动“西学”与“国学”磨合之时,艺术领域也正经历着中西文化的碰撞。学习绘画出身的吕凤子先生认为传统的江南刺绣虽然受大家的喜爱,但是绣品中的花鸟虫鱼过分强调形似却不注重神态的表达,所以显得呆滞无神,而且错丝配色也落于俗套。于是他开始运用西画原理,结合江南传统刺绣技法,亲自以针代笔进行试绣,但毕竟吕凤子先生本身不会绣工,所以在摸索的过程中必然要和会刺绣的人一起探讨。杨守玉女士自幼学习刺绣和绘画,针法娴熟,技艺高超,又恰是吕凤子先生的学生。她在吕先生的创作思想影响下,凭着高超的领悟力和精湛的刺绣工艺,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与实践,最终创制出了“乱针绣”。二、混乱刺绣技术的特点(一)乱针绣的题材选择乱针绣不仅行针手法、线条结构不同于传统刺绣,而且从题材的选定到具体创作,刺绣者对作品的把握乃至情感的表达与传统刺绣都是有所不同的。中国传统刺绣大多是家族式的传承,有一套严格的题材选择体系,他们往往撷取民间传说或神话,以及从先辈手中流传下来的喜庆、延寿、吉祥以及梅兰竹菊等传统纹样,沿袭千年,少有变化,这与中国长期而稳定的农耕文化是分不开的。这种传统题材也大多是民众喜闻乐见的,绣者通常以这类题材来传情达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或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乱针绣题材方面的选择十分广泛,如自然风光的描绘,人物肖像的刻画、表达创作者内心感受的抽象作品,甚至还有优秀的摄影作品。这些题材多以现实生活为依据,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社会新闻,甚至是自己身边所经历的点点滴滴,由于作品更贴近生活,所以更容易引起观者的共鸣。(二)运针加色法乱针绣,顾名思义,以“乱”为特点,以“乱”而出名。然看似繁乱,实则不乱。这是一种有规律的乱,有目的的乱。乱针绣采用立体绣法,运针自如,用色灵活。它一改传统刺绣针法“密接其针、排比其线”的方法,采用长短交叉的线条,分层加色的手法来表现画面。绣面物象之间采用绣线相互联系,轮廓的细节刻画不像传统针法那样细密、排列整齐,追求极致的完美;而是通过绣线一次又一次地加色,一层一层绣制,这样不仅展现了绣面呈现出的色彩,又保持了各种色线的固有色相。由于线条交叉、错综复杂,所以绣出的对象丰满、含蓄、耐人寻味。(三)乱针绣的审美效果以苏绣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刺绣针法结构一般采用排列或者衔接等形式,行针走线十分细腻,追求精益求精,犹如“针间不容发,劈丝如毫毛”。而乱针绣则是以线条的交叉来表现所绣对象,其长短交错、多层叠加的厚重感,相比之下虽“粗糙”,但是其疏密组合、走针打结、虚实变化突显、似画似绣的特殊绣法却创造出了独特的审美效果。乱针绣作品不但可以真实地再现生活,而且不失艺术感,并且还凸显了刺绣者的创作精神,充分体现了吕凤子先生当初创立乱针绣艺术的初衷:“这种刺绣不同于传统刺绣,它更接近一种创作,是不可重复的艺术品”。三、“千针万线绣出气象千千”艺术大师刘海粟曾对“乱针绣”给予高度评价,说:“以针代笔,以色丝为丹青,使绘画与刺绣融合一体,自成品格,夺苏绣湘绣之先声,登刺绣艺术之高峰。”正如大师评价的一样,“乱针绣”所呈现出的似画似绣、画绣结合的特点,给人“远看是画,近看是绣”的美妙感觉,让看过的人无不称赞、无不感叹。著名画家程十发先生参观乱针绣作品后,挥笔书写下了“千针万线绣出气象万千”的评价。日本著名汉学家水原渭江博士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研究颇深,他对乱针绣艺术情有独钟,在研究欣赏之余,多次在日本宣传演说,推崇将乱针绣当作珍品收藏。自乱针绣创立以来的80多年里,一批又一批刺绣大师创作出了不少精品,其中部分被作为国礼赠予外宾,部分为国内外博物馆所收藏,还有部分得到了国际国内大奖,这些都体现和证明了乱针绣艺术的价值所在。可是无论从技法还是风格都不逊于传统刺绣,且具有欣赏、收藏价值的乱针绣却并不像四大名绣那样为人熟知,外地人暂且不论,连好多常州(乱针绣发源地)市民也对此不太了解。是什么原因使得乱针绣这样一门艺术深藏闺中,不为人所知呢?笔者认为原因大概有如下几方面:(一)提高b.一般要求对刺绣艺术的创作乱针绣作品对刺绣者的素质要求较高,绣娘不仅需要会刺绣,更需要具备相当的绘画功底,只有同时具有科学和艺术眼光的创作者才能更好地把握手中的绣品,因此培养一个高素质的绣娘往往需要5-10年时间。(二)技术需要来自天然的织造乱针绣艺术宗旨是创作艺术品,而不是单纯复制艺术品,这就决定了高雅的艺术需要来自纯天然的手工绣制,而不是机械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此外乱针绣针法技巧难度大,一幅作品往往需要刺绣者花费数月甚至一年多才能完成,这就决定了乱针绣作品的“量”是有限的,但从侧面也可看出其“质”也是有保证的。(三)价格高、以受者由于制作成本等原因,乱针绣虽艺术价值高,但价格也较高,普通消费者难以承受,很多人即使十分喜爱乱针绣作品,也只能忍痛割爱。因而乱针绣销售一直处于比较冷清的状态。(四)加大乱针绣的宣传推广力度苏绣之所以名气大,是因为这门艺术已具有千年历史,而且在历史上也创造过巅峰般的辉煌,相比之下乱针绣“年轻”太多。所以后天精心宣传策划、打造品牌显得尤为重要。显然,当下对于乱针绣的宣传推广力度还远远不够。其实,对于乱针绣来说,无论作为商品还是被界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长久地被保护传承、发扬光大才是最重要的,而这都离不开群众基础,因为只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它,才能将这项手工艺传承发扬。关于乱针绣的宣传推广工作,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常州市博物馆可以单独设立“乱针绣”专馆,以文字图片讲述它的历史,以人工现场操作来展示它的技艺,以实物展现它的魅力,同时也设立专柜对外进行销售,做到文化宣传、经济经营并行。其次,乱针绣工艺也可作为主修或辅修课程走进大学。比如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缪根生教授,就带头开设了纤维艺术乱针绣课程,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已经取得不少佳绩,并且也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是一个可借鉴学习的成功案例。再次,现在艺术品拍卖市场火热,乱针绣精品是否可以努力进军到拍卖的队伍中?或者说以传世的名画或其他收藏品为题材进行乱针绣艺术再创作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最后,常州不妨和其它相邻城市进行合作,共同发展,在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或者繁华地段开设“乱针绣”工作室,向外人推广,让世人熟知。当然,乱针绣在保留其艺术灵魂的同时也可进行适当创新,比如结合其他绣法,也许这样不仅可以展现新的面貌,还可能简化手艺降低成本,让乱针绣不再成为“奢侈品”,使更多人青睐它。四、“乱针绣”丰富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困难与机遇同在,挑战与发展并存。我们应充分相信乱针绣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代社会,工业科技水平发达,人们对机械化产品的千篇一律、单调乏味产生反感甚至抗拒,人们开始追求个性化,追求返璞归真,追求纯天然的产品,尤其珍爱旧时典雅温润的手工制品。一些纯手工制品逐渐受到人们的追捧,并日益形成消费的新潮流,为传统工艺美术的复兴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乱针绣恰好满足了人们对传统手工艺品的需求与尊崇。首先,乱针绣工艺均为纯手工制作,在相当程度上保持了传统工艺的纯粹性;其次,在题材上则表现出与当代紧密结合的内容,以传达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追求;再次,乱针绣在用材上,选择的是纯天然丝线和棉布,这给人以舒适感、亲切感、安全感和温馨感。以上三个要素使得“乱针绣”满足了现代人的消费习惯与审美需求,足以让乱针绣在市场拓展上获得新的生机。任何一门经典的艺术或古老的工艺如果不顺应新时代,不适应人的需求,必然会被淘汰,只有在保留其传统精髓的同时顺应社会,适当进行创新,才能将其传承、发扬光大,才能使艺术的源泉永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