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3-2024学年江西省部分高中高三(上)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9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酸马奶酒是一种以鲜马奶为原料,经乳酸菌和酵母菌共同自然发酵而成的一种传统的乳酸、酒精发酵乳饮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乳酸菌和酵母菌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B.乳酸菌和酵母菌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核等结构
C.乳酸菌和酵母菌进行发酵时都不需要O2
D.乳酸菌和酵母菌的一个细胞均可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层次2.通过海水淡化获取淡水,是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一种重要途径。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是利用只允许溶剂透过、不允许溶质透过的半透膜,将海水与淡水分隔开的一种技术。利用该技术淡化海水时,在反渗透装置中的海水一侧施加适当强度的外界压力,将海水中的水反渗透到淡水一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工合成的半透膜可能不含水通道蛋白
B.施加的外界压力应大于海水的渗透压
C.反渗透装置中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总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移动的
D.反渗透装置中的海水一侧渗透压始终大于淡水一侧渗透压3.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科学家发现,在酵母细胞的细胞核和液泡的交界处存在一个由核膜和液泡膜连接而成的“垃圾场”,细胞内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被囊泡包裹转移到“垃圾场”进而被转移到液泡内部进行降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酵母细胞内蛋白质的折叠可能发生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
B.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C.液泡内部可能含有水解酶,因而能降解错误折叠的蛋白质
D.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被降解后的产物可能会被细胞重新利用4.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发生分离时偶尔会发生断裂,断裂形成的微小染色体或DNA片段在新的细胞中以随机的顺序重新组合,这种染色体破碎和重新排列的现象被称为染色体碎裂。染色体碎裂往往会导致生物体发生畸形、病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染色体碎裂容易诱发染色体变异
B.染色体碎裂不能够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C.染色体碎裂导致的突变对生物体来说大多是有害的
D.染色体碎裂可通过甲紫溶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5.某细胞(2n)中染色体和基因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突变和染色体互换,下列关于该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复制一次,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复制两次
B.基因A和基因b的自由组合只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
C.在减数分裂Ⅰ时有2个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Ⅱ时有1个或2个染色体组
D.在减数分裂Ⅰ时有1条或2条4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Ⅱ时有1条4号染色体
6.正常的血糖浓度对于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具有重要意义。如图表示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X会促进甲中的肌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B.激素X是胰岛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C.激素X能促进脂肪组织中的脂肪转化成糖 D.激素X与肾上腺素在调节血糖方面相抗衡7.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以及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的根、茎可以感受重力,并将重力转换为运输生长素的信号,影响生长素分布
B.红光和远红光可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原因是植物体内中含有光敏色素
C.重力是影响植物地域性分布的主要原因,如高山的山顶和山脚植物群落明显不同
D.光作为一种信号,可以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8.濒危植物云南红豆杉(以下称红豆杉)是喜阳喜湿的高大乔木,下列有关云南红豆杉的说法,错误的是()A.调查红豆杉的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可适当加大
B.气候变湿润后有利于红豆杉种群数量的增加
C.气温、干旱、火灾等是影响红豆杉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D.选择性采伐与红豆杉生态位重叠度高的部分植物,有利于红豆杉种群的增长9.退耕还林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的重要措施之一、如图表示科研人员对某地不同退耕年限植物群落的物种数目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在该演替的过程中,草本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减少
C.与自然演替相比,退耕还林加快了该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
D.在演替过程中,灌木最终会被乔木取代而消失10.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木本植物群落。红树林生态系统能捕获和储存大量有机碳并埋藏在土壤里,被称为海岸带“蓝碳”。迄今为止,在我国红树林湿地记录到的生物物种数超过3000种,红树林也因此被称为生物多样性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数超过3000种,体现了生态系统多样性
B.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扩大有利于提高生态承载力
C.海岸带“蓝碳”的形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面积,有利于提高海岸带“蓝碳”的储量11.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利用作物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小型实验,实验流程如图所示(清水淋洗时菌T不会流失)。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在粉碎的秸秆中接种菌T是为了将秸秆中的纤维素大量分解
B.淋洗液主要为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提供碳源、能源等
C.采用湿热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时需控制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00℃
D.与以粮食为原料发酵生产乙醇相比,图中方式能节约粮食和提高能量利用率12.在草莓生产上,传统的繁殖方式易将草莓植株所感染的病毒传给后代,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毒幼苗,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与过程②的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一般相同
B.利用微型繁殖技术培育无毒草莓时常选取草莓植株的茎尖或根尖分生区作为外植体
C.过程②培养期间要进行光照,其作用是促进叶绿素的合成
D.植物微型繁殖技术既能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也能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13.研究表明,美西螈的巨噬细胞在其断肢再生的早期起重要作用。科研人员制备了抗巨噬细胞表面标志蛋白CD14的单克隆抗体,其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步骤①和步骤⑤向小鼠注射的都是CD14蛋白
B.步骤②所用的SP2/0细胞应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
C.在③的培养孔中只有异种核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
D.步骤④中需加入CD14蛋白进行专一抗体检测14.如图表示亮氨酸参与真核细胞能量供应的调节机制,细胞中L酶可感知葡萄糖的含量,在葡萄糖浓度较高的条件下,L酶催化亮氨酸生成蛋白质;在葡萄糖浓度较低的条件下,L酶会发生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虚线所示过程可能发生在线粒体的基质中
B.在葡萄糖浓度较高的条件下,L酶能增强过程③
C.葡萄糖浓度较低时可促进过程②中亮氨酸转化为乙酸辅酶A
D.亮氨酸是必需氨基酸,人体通过食物和自身合成两种途径获取亮氨酸15.鹦鹉热也称鸟疫,是由鹦鹉热嗜衣原体(胞内寄生)引起的人、鸟和其他动物的一种共患传染病。鹦鹉热发病快,表现为高热、肌痛、腹泻等症状。重症不及时治疗可致死,即使是轻症,恢复也相当缓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重症患者治疗输氧时采用含有5%的CO2混合气体,目的是刺激呼吸中枢
B.鹦鹉热嗜衣原体会引起机体产生体液免疫,通过抗体即可清除该病原体
C.鹦鹉热常伴随腹泻症状,此时机体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含量会升高
D.鹦鹉热常伴随发热症状,机体升温的过程中,机体散热量等于产热量16.某雌雄同株观赏花卉(2n)的抗软腐病与易感软腐病(简称“抗病”与“易感病”)由基因R/r控制,花瓣的斑点与非斑点由基因Y/y控制。为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特点,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一系列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组别亲本杂交组合F1表型及数量抗病非斑点抗病斑点易感病非斑点易感病斑点1抗病非斑点×易感病非斑点710240002抗病非斑点×易感病斑点1321291271353抗病斑点×易感病非斑点728790774抗病非斑点×易感病斑点18301720A.根据第1组实验结果可确认抗病对易感病为显性,非斑点对斑点为显性
B.第2组和第3组都能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第4组F1的抗病非斑点植株自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为9:3:3:1
D.第2组F1的抗病非斑点植株与第3组F1的抗病非斑点植株的基因型相同三、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5.0分)17.钾元素作为果树的三大营养元素(氮、磷、钾)之一,被称为“品质元素”。科研人员为研究不同用量的钾肥对苹果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的O2浓度范围内,苹果根细胞吸收K+的速率会受到O2浓度的影响,说明K+进入根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但是O2浓度升高到一定浓度后,即使继续增加O2浓度,根细胞吸收K+的速率也不会增加,此时限制根细胞吸收K+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2)图1表示不同用量的钾肥(K1~K4)对苹果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其中,CK组不施用钾肥,K1~K4组钾肥(K2O)用量分别为168、336、504和(627kg•hm-2)图1中不同用量的钾肥对苹果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是否表现出抑制作用?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
(3)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测K+对苹果树的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
图2中追施的钾肥为______kg•hm-2时最有利于苹果树生长。与CK组相比,不同用量的钾肥处理均导致胞间CO2浓度下降,根据图2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18.适量的甜食可以缓解压力、愉悦心情,但长期摄入过量的甜食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增加患心脏病、糖尿病等的风险。哺乳动物感知味觉、调节摄食相关机制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GCbt区为苦觉皮层区,CeA区为甜觉皮层区;“+”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1)哺乳动物摄入甜食时,特定的物质分子会刺激口腔中的______而产生神经冲动,并通过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层中的______区产生甜觉。
(2)哺乳动物在摄入苦味和甜味混合食物时通常只能感受到苦而不是甜,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
(3)甜味物质的摄入会刺激机体产生多巴胺,长期摄入甜食会成瘾。为探究甜食成瘾的原因,科研人员取生理状态相同且良好的小鼠若干,进行为期7d的适应性培养,然后将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再进行下表所示实验,已知各组小鼠的初始多巴胺阈值(能引起兴奋的多巴胺的最低含量)接近。组别实验步骤1234甲每天用适量、等量且适宜浓度的糖水进行灌胃处理,持续7天检测三组小鼠的多巴胺阈值糖戒断处理,持续7天②乙延续之前的处理,持续7天丙①表中①处所填的内容是______,②处所填的内容是______。科研人员推测甜食成瘾的原因可能是长期摄入甜味物质使多巴胺受体数量减少,据此分析,实验结果是______(用“>”“<”表示各组多巴胺阈值大小,多巴胺阈值接近用“=”表示)。19.2023年6月,武汉市发现了一种色彩艳丽但是鲜为人知的小花——异檐花,引发了广泛关注。异檐花原产于美洲,已被列入2013年出版的《中国入侵植物名录》。每株异檐花可产生几千甚至几万粒种子,其种子小而轻,能随风远飘,繁殖能力极强,在入侵地能成为优势物种,抑制本土植物的生长。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物种入侵前当地生态系统部分营养级的能量金字塔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内容,画出图中各种生物组成的食物网的示意图:______。
(2)若要研究异檐花的生态位,可以研究异檐花在研究区域内的______(答出2点)。
(3)异檐花入侵后,在入侵地中能够快速繁殖,但是其种群数量不能持续表现为J形增长,限制其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可能是______。异檐花在入侵地成为优势物种,能抑制本土植物的生长,使入侵地的群落发生了______演替。
(4)异檐花入侵使当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其原因是______。20.幽门螺杆菌(Hp)属于一类致癌物,Hp与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多种疾病有关。Hp的Ipp20基因能合成其特有的Ipp20蛋白质,科研人员据此利用基因工程制备Hp疫苗,该过程所选择的质粒及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PCR扩增Ipp20基因的反应需要在______溶液中进行,扩增Ipp20基因时的基本条件包括DNA模板、原料、TaqDNA聚合酶、______等。
(2)在PCR反应体系中一般需要加入Mg2+,原因是______。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浓度的Mg2+对PCR扩增效果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科研人员认为PCR反应高效进行,Mg2+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据表分析,依据是______。Mg2+浓度/(mmol•L-1)023456Ipp20基因相对含量-+++++++++++++++注:“-”表示未检测到Ipp20基因,“+”表示检测到Ipp20基因,且“+”越多,检测到的含量越多。
(3)已知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使用了限制酶XhoⅠ和XbaⅠ切割质粒和Ipp20基因。科研人员采用了影印法筛选含有Ipp20基因的大肠杆菌,即使用无菌的线毡布压在培养基A(添加潮霉素)的菌落上,带出少许菌种,平移并压在培养基B(添加氯霉素)上。根据图示结果分析,含有Ipp20基因的大肠杆菌应从培养基______中获取,理由是______。21.研究发现,拟南芥的ATMYB44基因与ATMYB77基因均可以参与拟南芥耐旱性的调控。为提高水稻的耐旱性,科研工作者将一个拟南芥ATMYB44基因导入野生水稻的叶子肉细胞中,经组织培养后获得了一株耐旱水稻植株M。让植株M自交得到F1,F1中耐旱植株:不耐旱植株=3:1。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工作者认为拟南芥ATMYB44基因已经成功导入了水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根据题中信息分析,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______。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基因已经导入了水稻细胞的5号染色体上。
(2)F1自交,收获F1中耐旱植株上的种子进行单独种植,其中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约占______,F2中耐旱植株:不耐旱植株=______。科研人员通过反复自交,从中筛选出不发生性状分离的耐旱植株记作纯合品系甲。
(3)科研工作者采用相同的方法将一个拟南芥ATMYB77基因导入野生水稻的叶肉细胞中,获得了耐旱的纯合品系乙。为探究ATMYB77基因是否也位于水稻细胞的5号染色体上,以纯合品系甲和纯合品系乙为材料设计最简便的遗传实验来探究,写出实验思路及预期的结果和结论,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及其他变异。
实验思路:______。
预期结果和结论:若______,则ATMYB77基因导入了水稻细胞的5号染色体上;若______,则ATMYB77基因未导入水稻细胞的5号染色体上。
答案和解析1.【答案】B
【解析】解:A、乳酸菌和酵母菌都是细胞生物,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A正确;
B、乳酸菌是原核生物,无细胞核,B错误;
C、乳酸菌为厌氧型细菌,发酵过程中不需要氧气,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微生物,其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在发酵过程中也不需要氧气,C正确;
D、乳酸菌和酵母菌均为单细胞生物,其一个细胞即为一个个体,均可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层次,D正确。
故选:B。
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本题主要考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2.【答案】C
【解析】解:A、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利用了只允许溶剂透过、不允许溶质透过的半透膜,而水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因此,人工合成的半透膜可能不含水通道蛋白,A正确;
B、施加的外界压力应大于海水的渗透压,这样才能将海水中的水反渗透到淡水一侧,B正确;
C、反渗透装置中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总是逆着水分子相对含量梯度移动的,C错误;
D、海水含有较多的溶质,海水一侧渗透压始终大于淡水一侧渗透压,D正确;
故选:C。
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渗透作用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本题考查了生物膜系统和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3.【答案】B
【解析】解: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可对多肽进行加工,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酵母细胞内蛋白质的折叠可能发生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A正确;
B、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仍含有肽键,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错误;
C、分析题意可知,细胞内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被囊泡包裹转移到“垃圾场”进而被转移到液泡内部进行降解,据此推测液泡内部可能含有水解酶,因而能降解错误折叠的蛋白质,C正确;
D、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被降解后的产物是氨基酸,可能会被细胞重新利用,D正确。
故选:B。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本题主要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4.【答案】B
【解析】解:A、染色体破碎和重新排列的现象被称为染色体碎裂,进而诱发染色体结构变异,即染色体碎裂容易诱发染色体变异,A正确;
B、染色体碎裂诱导产生的染色体变异属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因而能够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
C、染色体碎裂导致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突变的一种类型,该变异对生物体的影响较大,且对生物体来说大多是有害的,C正确;
D、染色体碎裂引起的染色体结构改变,可通过甲紫溶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D正确。
故选:B。
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重复,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例如,果蝇的棒眼现象就是X染色体上的部分重复引起的;倒位,染色体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了180度,造成染色体内的重新排列;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区域。
本题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5.【答案】C
【解析】解: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均复制一次,A错误;
B、基因A和基因b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它们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B错误;
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没有发生变化,因而有2个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Ⅱ时有1个或2个染色体组,因为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会发生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的过程,C正确;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细胞中有1条4号染色体,不会出现两条,而在减数分裂Ⅱ时的细胞中可能出现1条或2条4号染色体,D错误;
故选:C。
题图分析:图示细胞中有四条染色体,表示了研究的两对等位基因,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6.【答案】C
【解析】解:AB、激素X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表示胰高血糖素,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肌糖原一般不能直接分解为葡萄糖,AB错误;
C、激素X是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脂肪组织中的脂肪转化成糖,从而提高血糖浓度,C正确;
D、X是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均可升高血糖,两者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协同作用,D错误。
故选:C。
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本题考查血糖调节过程,意在考查神经调节和血糖调节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干和题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7.【答案】C
【解析】解;A、植物的根、茎中具有感受重力的物质和细胞,可以将重力信号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造成生长素分布不均衡,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A正确;
B、光敏色素是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可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故红光和远红光可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原因是植物体内中含有光敏色素,B正确;
C、温度是影响植物地域性分布的主要原因,如高山的山顶和山脚植物群落明显不同,C错误;
D、对植物来说,光不只是起提供能量的作用,光还能作为一种信号,可以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D正确。
故选:C。
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环境因素(光照、温度、重力等)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8.【答案】C
【解析】解:A、红豆杉属于濒危植物,数量较少,调查红豆杉的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可适当加大,A正确;
B、分析题意可知,红豆杉是喜阳喜湿的高大乔木,气候变湿润后有利于红豆杉种群数量的增加,B正确;
C、气温、干旱等气候因素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C错误;
D、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选择性采伐与红豆杉生态位重叠度高的部分植物,可以减少竞争,有利于红豆杉种群的增长,D正确。
故选:C。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1)密度的制约因素,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竞争、捕食、寄生、疾病等生物因素。(2)非密度制约因素,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如温度、降水、风等气候因素,污染、环境的pH等环境因素。
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密度和种群的数量特征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准确答题。9.【答案】C
【解析】解:A、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A错误;
B、结合图示可以看出,在该演替的过程中,草本植物的种类逐渐增多而后减少,B错误;
C、与自然演替相比,退耕还林是人为条件下对群落演替速度和方向的改变,该过程属于次生演替过程,加快了该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C正确;
D、在演替过程中,只要条件适宜,灌木的优势地位最终会被乔木取代,但不会消失,D错误。
故选:C。
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其主要类型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本题主要考查群落演替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10.【答案】A
【解析】解:A、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数超过3000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多样性,A错误;
BD、红树林生态系统能捕获和储存大量有机碳并埋藏在土壤里,被称为海岸带“蓝碳”,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扩大有利于提高生态承载力,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面积,有利于提高海岸带“蓝碳”的储量,BD正确;
C、间接价值是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的价值,海岸带“蓝碳”的形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正确。
故选:A。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
(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
(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答案】C
【解析】解:A、菌T能够分泌纤维素酶,纤维素酶能将纤维素最终分解为葡萄糖,因此在粉碎的秸秆中接种菌T是为了将秸秆中的纤维素大量分解,A正确;
B、采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可以用淋洗液为原料制备培养基,故淋洗液主要为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提供碳源、能源等,B正确;
C、采用湿热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时需控制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21℃,C错误;
D、利用作物秸秆生产燃料乙醇与以粮食为原料发酵生产乙醇相比,能节约粮食和提高能量利用率,D正确。
故选:C。
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故果酒的制作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30℃;生产中是否有酒精的产生,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本题主要考查发酵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2.【答案】A
【解析】解:A、图中过程①为脱分化过程,而过程②为再分化过程,由于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会影响细胞分化的方向,因此这两个过程的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一般不同,A错误;
B、由于茎尖或根尖病毒少,甚至无病毒,因此利用微型繁殖技术培育无毒草莓时常选取草莓植株的茎尖或根尖分生区作为外植体,B正确;
C、过程②为脱分化过程,即由愈伤组织形成芽或根时需要进行照光培养,其作用是促进叶绿素的合成,C正确;
D、微型繁殖技术利用植物自身的组织或细胞,可以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其本质是无性繁殖,因而可以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D正确。
故选:A。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形成完整植株的技术。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植物的快速繁殖技术,也叫作微型繁殖技术。
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的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13.【答案】BCD
【解析】解:A、步骤①是注射特定抗原,针对本实验目的,应该注射CD14蛋白(CD14抗原)。步骤⑤是将分泌抗CD14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体内培养,以获得大量单克隆抗体,A错误;
B、步骤②所用的SP2/0细胞是骨髓瘤细胞,能在体外无限增殖,B正确;
C、由于细胞融合是随机的,且融合率达不到100%,所以融合的细胞除了杂交瘤细胞外,还可能有B淋巴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骨髓瘤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在③选择培养基的培养孔中只有异种核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据此可将杂交瘤细胞筛选出来,C正确;
D、因为形成杂交瘤细胞的B淋巴细胞种类很多,因此有些杂交瘤细胞不能分泌抗CD14抗体,所以需要利用抗原—抗体杂交原理进行第二次筛选,即步骤④中需加入CD14蛋白进行专一抗体检测,D正确。
故选:BCD。
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使用的细胞工程技术有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向免疫小鼠体内注射特定的抗原,然后从小鼠脾内获得相应的B淋巴细胞,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在选择培养基中有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选择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单克隆抗体的特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
本题主要考查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14.【答案】ABC
【解析】解:A、图中虚线所示过程为丙酮酸经过一系列变化生成二氧化碳的过程,可能发生在线粒体的基质中,A正确;
B、题意显示,在葡萄糖浓度较高的条件下,L酶催化亮氨酸生成蛋白质,据此推测,在葡萄糖浓度较高的条件下,L酶能增强过程③,B正确;
C、葡萄糖浓度较低时,L酶会发生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可能促进过程②中亮氨酸转化为乙酸辅酶A,C正确;
D、亮氨酸是必需氨基酸,人体只能通过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获取亮氨酸,D错误。
故选:ABC。
有氧呼吸全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
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
本题考查了有氧呼吸的场所、过程以及细胞内糖的代谢等相关知识,考查考生审题、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适中。15.【答案】BD
【解析】解:A、重症患者治疗输氧时采用含有5%的CO2混合气体,目的是刺激脑干中的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强加快,A正确;
B、鹦鹉热嗜衣原体是胞内寄生物,会引起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可彻底消灭病原体,即通过抗体不可清除该病原体,B错误;
C、鹦鹉热常伴随腹泻症状,此时机体丢失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细胞外渗透压增大,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含量会升高,进而维持机体水盐平衡,C正确;
D、鹦鹉热常伴随发热症状,机体升温的过程中,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进而表现为发热,D错误。
故选:BD。
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1、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2、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传递和传导过程、水盐平衡调节及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16.【答案】ACD
【解析】解:A、从第1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抗病非斑点×易感病非斑点,子代中只出现抗病,因而可判断抗病为显性性状,且亲本的抗病为显性纯合子(RR),子代中非斑点:斑点=3:1,判断出非斑点是显性性状,且亲本的非斑点均为杂合子(Yy),所以第1组亲本的基因型是RRYy×rrYy,A正确;
B、第2组后代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例近似为1:1:1:1,为测交实验,亲本的基因型为RrYY×rryy,可确定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根据第3组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可推测亲本的基因型为Rryy×rrYy,无论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杂交后代都会出现抗病非斑点:抗病斑点:易感病非斑点:易感病斑点=1:1:1:1,单有第3组不能确定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
C、根据第4组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知第4组亲本的基因型是RrYY×rryy,其F1的抗病非斑点植株的基因型为RrYy,结合组别2的后代表现可推测,该个体自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为9:3:3:1,C正确;
D、第2组为测交,F1中的抗病非斑点植株基因型为RrYy,第3组亲本的基因型为Rryy和rrYy,该杂交组合中抗病非斑点的基因型为RrYy,D正确。
故选:ACD。
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运用,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并对相关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17.【答案】主动运输
K+转运蛋白数量
否
K1~K4组的蒸腾速率均显著大于CK组的
504
不同用量的钾肥均导致净光合速率大于CK组的,使植株对细胞间CO2的需求量增加,故胞间CO2浓度低于CK组
【解析】解:(1)苹果根细胞吸收K+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同时也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因此,根细胞对钾离子的转运会受到O2浓度的影响,即限制主动运输的因素有O2浓度、K+转运蛋白数量等。当O2浓度升高到一定浓度后,即使继续增加O2浓度,根细胞吸收K+的速率也不会增加,此时限制根细胞吸收K+的主要因素是K+转运蛋白数量。
(2)从图1可知,K1~K4组的蒸腾速率均显著大于CK组的,说明图1中不同用量的钾肥均促进苹果叶片蒸腾作用,因此,图1中不同用量的钾肥对苹果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没有表现出抑制作用。
(3)结合图示可知,图2中追施的钾肥为504kg•hm-2时净光合速率增大,因而该条件下,最有利于苹果树生长。与CK组相比,不同用量的钾肥处理均导致胞间CO2浓度下降,这是因为不同用量的钾肥均导致净光合速率大于CK组的,使植株对细胞间CO2的需求量增加,故胞间CO2浓度低于CK组。
故答案为:
(1)主动运输
K+转运蛋白数量
(2)否
K1~K4组的蒸腾速率均显著大于CK组的
(3)504
不同用量的钾肥均导致净光合速率大于CK组的,使植株对细胞间CO2的需求量增加,故胞间CO2浓度低于CK组
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是水光解形成氧气和还原氢的过程,该过程中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暗反应阶段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二氧化碳固定是二氧化碳与1分子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2分子三碳化合物的过程,三碳化合物还原是三碳化合物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的作用下形成有机物和五碳化合物的过程。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答案】甜味感受器
CeA
苦味物质刺激苦味感受器产生兴奋通过神经传导到GCbt区产生苦觉,并抑制脑干甜味中枢,甜味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不能传到CeA区
每天用适量、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处理,持续7天
再次检测三组小鼠的多巴胺阈值
甲、乙多巴胺阈值>丙组多巴胺阈值
【解析】解:(1)哺乳动物摄入甜食时,特定的物质分子会刺激口腔中的甜味感受器而产生神经冲动,并通过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层中的CeA区产生甜觉。
(2)当哺乳动物摄入苦味物质和甜味物质混合的食物时,只感到苦却感觉不到甜,其原因是苦味物质刺激苦味感受器产生兴奋通过神经传导到GCbt区产生苦觉,并抑制脑干甜味中枢,甜味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不能传到CeA区。
(3)分析题意,该实验的目的为探究甜食成瘾的原因,自变量为是否给小鼠提供糖水,故表中①处所填的内容是每天用适量、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处理,持续7天;②处所填的内容是再次检测三组小鼠的多巴胺阈值。科研人员推测甜食成瘾的原因可能是长期摄入甜味物质使多巴胺受体数量减少,导致多巴胺阈值增大,据此分析,实验结果是甲、乙多巴胺阈值>丙组多巴胺阈值。
故答案为:
(1)甜味感受器
CeA
(2)苦味物质刺激苦味感受器产生兴奋通过神经传导到GCbt区产生苦觉,并抑制脑干甜味中枢,甜味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不能传到CeA区
(3)每天用适量、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处理,持续7天
再次检测三组小鼠的多巴胺阈值
甲、乙多巴胺阈值>丙组多巴胺阈值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内或腺体)。要完成一个反射,必须具备完整的反射弧。
本题综合考查神经调节的知识内容,学习时通过分析模式图、归纳总结等方式对神经调节的过程进行理解是关键,还要能够分析题干获取有效信息作答。19.【答案】
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资源、空间
次生
异檐花入侵后,当地物种丰富度降低,营养结构变简单,自我调节能力降低,抵抗力稳定性下降
【解析】解:(1)据能量金字塔可知,图中的甲是生产者,乙属于初级消费者,丙属于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可绘制食物网如下:。
(2)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3)异檐花入侵后,由于其繁殖能力极强,初始阶段出现较快增长,但是环境中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不会持续增长。当其成为入侵地的优势物种后,入侵地的群落组成发生变化,入侵地发生了次生演替。
(4)一般而言,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异檐花入侵后,当地物种丰富度降低,营养结构变简单,自我调节能力降低,抵抗力稳定性下降。
故答案为:
(1)
(2)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3)资源、空间
次生
(4)异檐花入侵后,当地物种丰富度降低,营养结构变简单,自我调节能力降低,抵抗力稳定性下降
1、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2、研究内容:①植物:在研究领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②动物: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20.【答案】缓冲
引物
TaqDNA聚合酶需要Mg2+激活
表中Mg2+浓度为4mmol•L-1时,Ipp20基因相对含量最高,Mg2+浓度高于4mmol•L-1时,Ipp20基因相对含量降低
A
限制酶XhoⅠ和XbaⅠ切割后,重组质粒中不含有氯霉素抗性基因,因此含Ipp20基因的大肠杆菌不能在添加了氯霉素的培养基B中生长
【解析】解:(1)缓冲溶液中含Mg2+,能维持一定的pH,通过PCR扩增Ipp20基因的反应需要在缓冲溶液中进行,以达到反应酶体系最强活性,使PCR高效进行。PCR是体外模拟DNA复制过程,需要DNA模板、原料、Taq
DNA聚合酶、引物等条件。
(2)真核细胞和细菌的DNA聚合酶都需要Mg2+激活。在不含Mg2+的缓冲液中Ipp20基因几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布草购货合同
- 表见代理空白合同书
- 北京市电力设施保护安全管理协议书(试行)
-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
- 内蒙古赤峰市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阶段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初中地理】湘教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期中模拟地理试题2
- 15 C波的干涉 提升版2025新课改-高中物理-选修第1册(21讲)
- 规划人生主题
- 血液系统用药相关项目投资计划书
- 防护栏生命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全解
- 环甲膜穿刺术PPT课件
-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 长轨运输 - T11长轨列车收轨作业
- 众筹投资优秀合同模板
- 信号频谱分析专科复习习题集
- 新风系统工程报价清单明细表
- 表一、博物馆基本情况调查表
- 0-3岁男童体重身高百分位数曲线图
- 餐饮门店经营利润表
- 机械式立体停车库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