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先进事迹简介(5篇)_第1页
医生先进事迹简介(5篇)_第2页
医生先进事迹简介(5篇)_第3页
医生先进事迹简介(5篇)_第4页
医生先进事迹简介(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生先进事迹简介(精选5篇)医生先进事迹简介(精选5篇)

医生是一份神圣的职业,扶危救困、治病救人,他们是和病痛与死亡英勇搏斗的战士。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医生先进事迹简介(精选5篇)。盼望可以关心大家。

医生先进事迹篇1

刘祥,男,40岁,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现任赤城县中医院副院长。自参与工作以来,始终从事骨伤科临床工作,是赤城中医院骨科学术带头人。

勤于学习,医术日精

1996年本科五年毕业,当其他同学都选择留在大城市时,他毅然打算回到自己的家乡赤城。那时,赤城中医院骨科是空白,1999年5月—2000年5月在天津中医学院一附院骨科进修1年。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在进修期间能吸取最大量的学问,他每天晚上骑车十多里地到天津医院复位室学习骨折脱位的手法闭合复位,一个夜班之后,早晨再骑车去中医学院一附院上白班,虽然很辛苦,但每晚十多例骨折整复的学习机会,使他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从头到脚人体每一处骨折的整复手法一一记在心里。学习结束回到本院后将所学的学问运用于临床实践,运用小夹板治疗四肢闭合骨折,患者苦痛小,费用低,术后功能恢复好。并渐渐总结出一套治疗治疗骨科常见病的综合疗法。该法包括推拿、牵引、烤电、小针刀、中药外敷内服,为我县很多多年的腰椎病、颈椎病、膝关节患者解除了苦痛,在当地和周边地区群众中建立起很高的信誉。为了全方位运用各种手段为患者治疗,又师从于我国骨科前辈王家鼎教授一年半,到中国中医讨论院广安门医院骨科深造半年,使他的骨科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技术大幅提高,渐渐成长为赤城县一名优秀的骨科医师,中医院骨科学术带头人。联合张家口其次医院骨科为中医院带出了一批骨科技术人员,使骨科成为中医院重点学科,开展四肢创伤骨折内固定手术,并完成赤城县第一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022年该科被确立为河北省农村中医骨伤科专科重点建设科室。

深化科研,敢于创新

他在诊疗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不断从实践中总结制造,在继承传统治疗方法基础上自己摸索出一种独特的治疗手段——刘氏指针疗法。指针疗法在我国流传已久,但近三十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进展及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展,各种现代化诊断、治疗设备的广泛应用,临床治疗越来越单纯依靠药物与手术,学术界对于一些传统治疗方法渐渐边缘化。这样,患者就诊费用越来越高,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的大事越来越多。同时还有些患者恐惊手术、穿刺等各种有创治疗,使一些临床大夫束手无策。颈椎病、腰椎病、急性腰扭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及部位软组织损伤是中医骨伤科常见病,几乎占骨科门诊量的80%,其中绝大部分都具备非手术治疗指征,但治疗起来病程长,保守治疗需要多元化的治疗手段。针灸与推拿手法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其疗效已被广泛认可。然而一些患者(尤其女性患者和儿童)素来惧针,不敢接受针灸治疗。他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治疗各种疾病多协作指针疗法,有些单纯使用指针,均取得满足疗效。为进一步系统、规范的讨论指针疗法在骨伤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与规范,2022年申请科研课题“针疗法在骨伤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与规范”,2022年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批为指导性科研方案项目。在他的主持下,课题组成员客服了条件与阅历的不足,使课题讨论按期完成,达到了预期目标,并发表相关论文三篇。经专家组鉴定,认定该讨论成果在国内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具有同领域领先水平,2022年6月,获省科技厅颁发的科技成果证书。他工作中勤于思索、不断探究归纳,撰写学术论文6篇,其中5篇发表于国家级核心期刊。

勤修医德、无私奉献

自2022年8月起担当赤城县业务副院长,一贯以身作则、高度负责、任劳任怨、敢于担当责任。坚持每个工作日出门诊,手术、查房等临床工作不放松。2022年“非典”来袭,北京、广州大量病例病重死亡,全民设防。医院自然是第一道防线,每天接触大量患者并负责发热筛查。虽然医院自制了防护服,但是作为医生我们知道这种所谓“防护服”,其实根本起不到隔离病毒的作用,当面对感染或死亡的危急时一线医生其实是用生命去博弈。县里成立抗击非典抢救小组,报名时他曾经迟疑过,对自己到最前沿最危急的地方去他从不迟疑,由于他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的时候就注定要做人民生命的守护者,哪怕有再多的危急。但是当时他的女儿才刚刚诞生1个月,他怕把病毒带回家,传染给没有任何免疫力的女儿,所以他迟疑了。但最终他坚决的报了名,并担当中医院第一梯队队员。他的选择是:放弃回家见女儿,直到抗击非典成功,一个人担当全部的危急。2022年6月的一天,一辆装满液态氯的大罐车在我县境内炭窑沟梁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卡车倾覆,罐内氯气泄漏,司机及一名跟车人员生死不明。中医院接到急诊电话后,他作为急救小组组长,立即组织人员随抢救车抵达现场。距离现场还有4、5百米时就闻到刺鼻的氯气味,消防人员已经将四周人员疏散,在距离现场大约1百米的地方几乎就无法呼吸,戴着防毒面罩仍旧被呛得鼻涕眼泪直流。当得知还有1人在事故现场未被救诞生死不明,需要立刻抢救时,边上有人说:“下面毒气太浓,下去弄不好就得熏死,给多少钱也不能去”。他说:“只要有需要,我去,这是我们的责任。”最终,他带领另一位急救人员冲进高浓度毒气里面将伤者抬了出来。每次有类似这样的场面,他总是冲在最前面,把危急留给自己。他用自己的实践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的内涵——奉献。做一名好医生,要做到德才兼备而且是以德为先。在治疗过程中,不管是熟人还是生疏人,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百姓以至于乞丐,他都一视同仁,依据病情需要诊治。由于很多骨科疾病都和生活习惯有关,而最终恢复的状况也和功能熬炼有很大关系,所以治疗中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护理要点。他常常对同学们说,我们治疗的是完整的人,而不是单独的器官。因此我们不仅要接好患者的骨头,更要让患者拥有好的功能,假如功能不行,骨头长得再好也是失败的。所以治疗前确定治疗方案时,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及治疗后的功能熬炼他始终贯穿这一思想。为了减轻患者负担,一般他都会尽量少做设备检查,多做亲自查体。一位患者说“我的膝关节炎痛苦,在北京、张家口大小医院花了7、8千也没看出什么病,还一天比一天重,没想到在中医院花了2百来块钱就看好了。”还有患者说“在刘大夫这里看病,看完了清清晰楚,不像在别处,没和大夫说两句话呢就看完了,花了好多钱也没搞清晰自己是什么病该怎么治。”就这样通过一点一滴,一言一行良好的口碑在患者中树立起来。现在,在县城及四周乡镇的百姓中很多人都知道在赤城中医院有一位年轻的骨科大夫看病看得准而且态度好。在中医院刘祥同志也成为年轻医生的楷模。2022年度被评为县级“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被评为“赤城县十大杰出青年”。06至12年度连续七年专业技术考核为优秀。

面对进展中的赤城县中医院,他深刻体会到,人生最大的幸福在无止境的追求中,最大的乐趣在“救死扶伤”中,最大的价值在无私奉献中。他坚信他所选择的路子是正确的,所从事的职业是光荣的,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当的。他说,今后,他将更加虚心地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努力工作,以开创性的工作回报党,回报人民,努力为赤城人民的医疗卫生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

医生先进事迹篇2

彭林,男,44岁,大专文化,村医,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永乐镇高粱村人。自1998年担当高粱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以来,他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悄悄奉献,守护着当地农夫群众的健康。他靠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阔群众的信任和赞誉。

一、情系农村,服务百姓无怨无悔。

2022年,他在参加统一的手足口病防疫任务时,有一次晚上出急诊,由于雨天路滑,不幸跌倒。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尽管掌握手足口病疫情,她带伤仍旧坚持战斗在一线,到病患者家中督导消毒杀菌,宣扬疾病防控学问。群众看到她有时痛得直冒冷汗,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得到彭医生细心医治的人,都夸他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高校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二、扎根农村,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

2022年,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在我县进行试点。为了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他乐观协作上级,根据镇卫生院的统一标准要求,建成了布局合理的规范化村卫生室,实现了六室分开、配备了微机和规范化的诊疗设施,并实现了微机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刷卡,让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受到广阔群众的支持拥护和交口赞扬。

同时,建立健全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乐观主动地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现已为辖区2000多名常住居民进行了健康查体并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为辖区200多名老人,123例高血压病人,32名糖尿病人,7名重型精神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并纳入健康管理,供应每三个月一次的上门随访服务。他特殊关怀老年人健康状况,每年都亲自上门为65岁以上老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准时将查体信息存入档案,成为老年人的贴身健康顾问。

三、支持改革,利为百姓谋。

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名目制度,从根本上转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但对于乡村医生来讲,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且待遇大幅度地降低。彭林医生没有丝毫怨言,还是一如既往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四、乐观协作村支两委工作

作为村医,还是一名老百姓信任的村医,他除了日常工作还大力支持高粱村村支两委各项工作,遇到有不理解的群众,做出正面解释,还帮忙收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医生先进事迹篇3

王晓玲,仪征市新集镇八桥村村医。四十多岁的她,看上去还是那么文雅、干练、布满青春的朝气。始终以来,王晓玲都是父母心中的乖乖女,姐姐眼里的甜小妹。谁也不曾想到,有朝一日,她会成为八桥村民心中最为亲切的“自家人”——她是一位技术娴熟的护士,也是一位值得信任的医生,更是一位让人放心暖心的导医顾问。

一、不忘初心,甘做村民健康的守门人

王晓玲,可谓诞生在“医学世家”,父母都是医生,后来姐姐也选择了医疗职业。或许是成长环境的潜移默化,或许是骨子里的喜爱,学校毕业时的王晓玲很自然地选择卫校。三年的孜孜不倦,她以优异的成果毕业后,顺当地成为一名光荣的白衣天使。

原本只是为了到村里去熬炼熬炼的她,一去竟然就成了永久。当年身为镇卫生院院长的父亲,若为自己的珍宝女儿调动一下工作,绝非难事,然而,王晓玲一次次地婉言谢绝父亲的关怀。

王晓玲从事村医二十多年来,带着那份青春的热忱、医者的仁心以及那份难舍的责任,悄悄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和平安。

面对始终不变的平淡,每天都一样的环境和工作,王晓玲保持着一样的细致急躁、严谨务实工作作风。门诊出诊、打针治疗、微信询问……二十多年来,王晓玲对村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为她在百姓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也是多年后,当父亲屡屡听见别人在自己面前亲切地称王晓玲为“二先生”时,那颗可怜的悬着的“父母心”才算放下了,从今,父亲也给了王晓玲很多很多的支持和关心。

现在,王晓玲成了家,也有了孩子,可繁琐的工作经常使她疏于对家庭的照看。她说,每当面对丈夫和孩子时,她能读出他们眼中的理解和关怀,可越是这样,她自己心里越愧疚。她知道,一边是家庭,一边是工作,她得专心。

二、与时俱进,拓展村医服务的经纬度

王晓玲深切地知道,在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日,广阔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日益提高,自己的医学学问和医疗阅历,对于村医的工作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学习,只有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才能满意工作需要。

可以说,王晓玲从参与工作那天起,就没有间断过学习,她珍惜每一次外出培训的机会,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订阅医学刊物,收集医疗视频、图册,既能学习系统的专业学问,又能查找机会请教专家名医。对王晓玲来说,多年来,晚上陪伴儿子一起学习,已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让她感到幸福得习惯。

由于王晓玲的不懈努力,她于2022年就取得了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去年在“卫计委”举办的技能竞赛中,她夺得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

成果面前,王晓玲从不傲慢。她永久保持着虚心的同学姿势,与扬州三甲医院的很多名医建立“医疗求助”通道。工作中一旦遇到疑难,或在线求助,或马上转诊,急村民之所急,总是把村民的利益在第一位。她在工作中早已实现了1+1+N的服务模式,

三、牢记使命,做农村医疗事业的守灯人

农村卫生所,在那些上了年纪出行不便的病人眼里,在成天忙于劳作的村民眼里,它就是一盏黑夜里的明灯,它能给人暖和,给人盼望。农村卫生所服务村民,预防治疗相结合,能有效治疗一些常见病、小病,既缓解大医院的压力,又便利了人民群众。因此,加强我国农村医疗事业的建设,是新时期党在医疗卫生工作方面的重要战略支配。

王晓玲身为村医,自然明白自己的责任,二十多年来,她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总能乐观仔细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布置的工作,尽心尽职做好农村医疗事业的守灯人。每天,王晓玲早上六点多钟就去上班,中午也不休息,还要利用内网录入资料,晚上六点多才能下班,到家时间一般要在七八点钟左右。她从不埋怨。

每天,王晓玲面对五六十个门诊病人,她总能热忱接待,细心诊治;面对上门诊治的病人,她从不爽约,细心服务;面对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村民,她手机时时畅通,随时连线。

王晓玲是一个有心人,她为村民服务,不怕苦,不嫌累。她依据村民健康状况和需求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别的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村医王晓玲对工作的责任心,对村民的爱心,还有她过硬的技术,为她赢得八桥村村民的信任,八桥村村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签约率在仪征市名列前茅。

二十多年来,王晓玲不仅精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也充分发挥了农村基层卫生室应有的作用。

医生先进事迹篇4

河有多深,能不能过?过不了!这是新疆乡村医生居马泰护送小病人阿革兰时在路上和同伴的对话。乡村医生居马泰被冰河挡住了回诊所的路,他怀里抱的孩子名叫阿革兰。只有8个月大,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发高烧已经两天了,在这样的高原和高寒地带,随时可能会转发肺炎,危及生命。牧场里缺少药品,居马泰必需以最快的速度把小阿革兰带回到50公里外的诊所。而这天山最艰险的一段路程被当地的牧民称之为“魔鬼路”。

冰看一下!冰看一下!可以过得话,我们看一下,抓紧时间,过不去!冰太软!绕过山从那边走吧!阿革兰。高烧不退的小阿革兰,始终哭闹不止,居马泰想尽方法,逗小家伙快乐,8个月大的小阿革兰很快就跟他熟识起来。阿革兰的笑容让48岁的居马泰想起自己的三个孩子。居马泰满心愧疚。他的大女儿高哈尔说:我爸一般都说:有你在我放心,可是我吗能干什么呢?

我们都上学的,这次居马泰出门诊前,妻子刚刚的做完子宫切除手术,可等不得妻子出院,居马泰就又要动身了。他必需赶到在大雪封山前把药品送到冬季牧场把危重病人转移出来。由于自己是天山深处一块2200平方公里冬季牧场中唯一的医生。女儿高哈尔说:我爸走的时候,我妈就又掉眼泪说肚子疼,然后我爸就给她给了一些药说可能过几天就好了。

把生病的妻子交托给15岁的大女儿和9岁的小女儿照看,居马泰的心一路上牵挂。可这时,他却不得不将精力放在眼前这50米的溜索上。溜索距离河面不到2米,不及一根拇指粗。居马泰在冬季牧场出诊已经在这根溜索上来回20年了。可是这一次,要抱着小阿革兰。他双手根本没方法抓住溜索。居马泰把小阿革兰紧紧绑在自己身上。路过的牧民找来绳子,把他俩拉过了河。

阿革兰!阿革兰!居马泰在溜索上不停的叫着哭闹的孩子。当心点!邻近傍晚小阿革兰体温突然上升,咳嗽的更加严峻了。居马泰停了下来,给小阿革兰喂了仅剩下的一点药。拔山涉水后。大家都很疲乏。居马泰却一个人在冰河边剃起了胡子。这也是他每次转诊病患孩子时必需做事。居马泰说;一边打鞭子,一边抱孩子。那时候看看娃娃的体温怎么样,这样子面对面(测体温),但是娃娃不舒适,胡子刮掉好。上午十点回诊所路上,其次天小阿革兰病情加重,但回诊所,却要面对4200米的雪山。在这样的冬季翻雪山被当地牧民认为是最危急的事。

在厚厚的白雪下面,掩盖着很多的悬崖和冰川。居马泰在这条路上来回20年,熟识这里每一条路的分布,可依旧不敢有丝毫的掉以轻心。他的三匹马都曾摔死在这样的路上。我和马一块下去了,摔倒了,马死了,我活着。这让居马泰身上留下了三处旧伤,每到寒冷天气就会伤痛加剧。可他还是毫不迟疑的担当起最危急的用自己的身体为阿革兰和妈妈开拓出一条平安道路。峰顶气温骤降到零下25度,扑面的冷风空气让人无法呼吸,一米多厚的雪,让每一步移动都特别困难。4个多小时不停息的赶路,马最终支持不住了。

两昼夜的奔波,居马泰已经体力透支了极限,可是他知道自己是小阿革兰最终的生命保障,无论脚下的路多么困难,多么漫长。无论还要面对怎样的风雪,除了坚持他已别无选择。两个小时后,居马泰带着孩子最终回到诊所。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小阿革兰恢复了健康。

他是居马泰在天山深处“魔鬼路”上转诊的第92个病人。在这20年中居马泰救治过192位病人。他冒着生命的危急在极地行走,守护着1500多户牧民的健康。

主持人问居马泰:北京冷吗?居马泰答:北京不太冷。但对我们来讲,刚刚过去的这个元旦是三十年里最冷的一个元旦。零下十几度相当于您那儿的什么季节居答:现在我们那儿是零下30度。在这种天气下,您还得进行巡诊,连续巡诊。我手中拿的是一份病历,我认真看了这份病历,分别是居马泰所在那个县和所在的州医院所开的病历证明,这上面医生写的是什么,心力衰弱,您有这么重的心脏病换个人行吗?换个人去,换个人也行。但是我们牧民想有点担忧。担忧什么?担忧他们为了需要我们这样子。我们担忧他,担忧别人对路途不熟识是吗?究竟有多危急?又高又那个啥?滑的很,雪也大,学业厚。那样子,特殊危急。一走就是20年。据说您是从父亲的手中接过的药箱。嗯!对,我父亲留给我的。这个药箱你想传下去吗?想传给谁?那个药箱,传给谁?我的丫头,儿子他(们)用。几个孩子您?一个儿子,两个丫头。年纪最大的是女儿是吗?对!她盼望当医生吗?她也盼望当医生。

有请居马泰的大女儿高哈尔登场献奖!小姑娘今年话不能不到16岁,家里许多活死她干。自己想当医生吗?想!我的幻想就是当一名医生,像我爸爸这样的医生。其实居马泰的妹妹和妹夫也是乡村医生。这一家人对周边的许多百姓就是生命的护卫,真应当向他们致敬。这座奖杯所包含的是全部的那份敬意,浮雕上面有真实的乡村中国,上面开放的是岩石上的花朵,生命如花,十字交叉。神圣的医生责任,向全部乡村医生致敬!向居马泰致敬!

医生先进事迹篇5

汪__是安徽省祁门县祁红乡__村的一名一般的乡村医生,从医18年来,扎根农村基层,恪守医德,刻苦钻研业务,乐观宣扬农村病患学问,为农村医疗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做出了肯定的贡献,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欢迎,堪称“乡村卫生学问的传播者,老区人民的守护神”。

一、坚决信念,转变家乡却以少药的现状。

汪__所在的村,处于我省的最南端,与江西省毗邻,是当年新四军活动的主要区域,新四军军长陈毅同志就在舍会山多次召开豫皖赣特委会议。6个村民小组,800多人口散住在丛山峻岭之中,村民外出只能靠步行,由于交通闭塞,村民的思想观念、卫生习惯陈旧,加上缺医少药,多少年来,有的村民因难产、意外事故、食物中毒或蛇咬兽伤而得不到准时救治,而圆满地殒命,有的儿童因患麻疹并发症而夭折。

汪__88年6月以优异成果学校毕业后,本可以连续升学学习,但由于当时家中兄妹较多,生活困难,他毅然选择了就读县卫生技术学校,毕业后,又自费在县人民医院实习了一年,1991年8月回到了家乡,在村委会所在地组建立医疗室,。受到了全村群众的欢迎。

汪__在工作中边实践边学习,乐观参与医疗部门举办的各类学问、技能培训,对疑难病症他一方面利用护送病人到县医院救治的机会,随机学习,有时专程到县医院请教专家,不断地提高医疗水平,1999年顺当通过第一届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从医18年来的乡村行医生涯中,在分散居住的6个村民组中来回奔波,延绵坎坷的山道上留下了他的脚印     ,心中牵挂着800多村民的健康。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没有怨言,好几次乡卫生院和县某私立医院聘请他去工作,但他想到大山里的村民更需要自己,毅然放弃了到好的地方去工作的机会,他笃定;我是大山的儿子,守护老区人民的健康,是我一辈子的职责。

二、严守医德,体现了一个乡村医生的高尚情操。

汪__,作为一个乡村医生,面对的是农夫群众这样一个弱势群体,每当村民需要时,他从不考虑个人得失,而是想尽一切方法把工作做好,长期以来,他从未收过病人的挂号费和出诊费,对村民中的困难户、孤寡来人等患者,尽量做到少收不收。村民戴__,是一个80多岁的孤寡老人,多年来患有支气管哮喘病,时有发作,汪__对老人的诊治是随叫随到,并一有空总要去探望一下,现在老人逢人就说:不是汪医生,我早就没命了。

18年来,在护送危重病人去县、市医院救治中,先后为病人垫付治疗费数万元,至今还有一万多元无法收回,有的危重病人,转院匆忙或临时无力支付,往往面对病人家属无望的眼神,汪__只能通过同学、伴侣或熟人借款为病人支付,使他们得到准时的治疗,2022年8月他护送脑血管病患者汪伟军到黄山市人民医院做核磁共振时,部分小动脉裂开,生命垂危,为使患者能得到准时的`治疗,他通过同学借来一万多元垫付了患者的手术费。

1997年除夕夜,天下着鹅毛大雪,正是万家灯火,全家团聚的时刻,年夜饭刚刚上桌,突然门被推开,进来一个雪人,原来,在另一个村民组有个叫方春根的患者大咯血,人已奄奄一息,汪__只说了一句:“爸妈,你们先吃吧,”转身背起药箱消逝在漫漫雪夜中,冒雪爬行了16里山路,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经过救治方春根才从昏迷中清醒过来,当黎明来临时,山梁上咔嚓咔嚓的树枝断裂声似新年的炮声为他返回而送行。

18年来,在医疗室的一角,总是摆放着一个备用药箱、一把雨伞、一身雨衣、一双雨靴和一双解放鞋,只要听说有病人,汪__就会背起药箱匆忙赶去,2022年的腊月,大雪封山,全村断电,电话不通,中午一位村民卷着大雪来求救,他52岁的父亲,突然倒地言语不清,汪__马上推断是脑溢血,马上随来人冒雪去救治,一路上不断传来大雪压断大树的响声,经过初步治疗后,病人病情一旦稳定,他把患者接到了诊所,以便准时观看治疗,大年三十他是陪着患者在诊所度过的。

他的诊所是接待站也是抢救站,它不仅是医护人员也是后勤人员,边缘村组的村民来看病,它不仅要治病救人,还要监护照看病人,还要款待病人家属,在__村,只要一提起汪__,村民们都会不假思考的脱口而出:好人呐。这个朴实的字眼,蕴含着村民对汪__的赞誉。不久前,一位姓陈的老婆婆临终前拉着儿子的手,唯一的嘱托就是不能遗忘汪医生,他是好人,是你的救命恩人。原来老人的小孙子五岁多,玩耍时从一棵柿子树上掉下,当时头部血流如注,正值茶叶季节,村民无人在家,老人的儿子和媳妇在外打工,汪__快速处理后,一边拨打120,二话没说,抱起老人的小孙子走了20多里山路,翻过一座大山,准时将孩子护送到大路边护送到县医院救治。当孩子的父母闻讯从外地赶到县医院时,孩子已经转危为安,由于抢救准时,挽回了老人唯一的小孙子的生命,汪__,一个让人临终前都念念不忘的好人,一个18年来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的好人,他以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大山深处村民的赞誉。

三、爱岗敬业,做好父老乡亲健康的守护着。

18年来汪__作为一个乡村医生,在抢救村民的同时,深深感到,很多疾病与当地村民的生活陋俗有关,因此,在他诊所的外墙上有一块水泥黑板,定期出刊向村民宣扬卫生防疫学问,每年坚持订阅卫生报刊放在诊所让村民阅读,乙肝、心脑血管疾病原来在该村发病率较高,他熟悉到,这与当地卫生习惯和生活陋俗有关,一方面加强监控,一方面加强宣扬,1998年,村学校连续发觉几例乙肝患病儿童,他准时与县疾控中心联系,乡卫生院携带检验设备准时为村民进行肝功能查验,对肝表面抗原阴性者注射了乙肝疫苗,至今,近十一年来,该村乙肝发病者仅一例,使乙肝发病率大大下降。

在方案免疫、非典、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防治方面,汪__既是监督员又是宣扬员,面对村民外出务工,村中留守儿童曾多的现状,为了使方案免疫不漏人漏户,一到接种的时间,都要准时通知,对漏种儿童准时了解去向,准时上门补种,利用出诊的机会,向广阔村民宣扬防疫的重要性,在当前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防治中,除了利用宣扬栏宣扬防疫学问以外,对务工归乡人员实行观看,协作村学校对同学实行晨检和每日量一次体温制度,到目前为止,在__村,尚未发觉一起流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

汪__是__村村民的健康守护者,1998年4月晚饭后,他正在休息,突然,村西头哭喊声一片,靠着职业的敏感,他赶去一看,原来是村民陈林云四岁多的儿子陈伟彪口吐白沫人事不知,正值他在检查时陈庆云自己和妻子、女儿又先后倒地抽搐,牙关紧咬,大小便失禁,看了一家人吃剩一半的饭菜,汪__当即作出推断是食物中毒,在拨打120的同时,快速组织人员,一个担架10个人,翻山越岭16公里护送到大路接应120急救车,由于处理准时,全家4口人中有两人被救活,且没有后遗症,事后查明是误食毒鼠强中毒。

由于__村读出皖赣边界,也是皖南的深山腹地,随着近几年青壮年劳力的外出务工曾多,国家对木材的限采和对野生动物爱护的加强,深山里人迹希奇,时有猛兽出没,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