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回族分布格局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明清时期河南回族分布格局研究_第1页
明清时期回族分布格局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明清时期河南回族分布格局研究_第2页
明清时期回族分布格局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明清时期河南回族分布格局研究_第3页
明清时期回族分布格局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明清时期河南回族分布格局研究_第4页
明清时期回族分布格局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明清时期河南回族分布格局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清时期回族分布格局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明清时期河南回族分布格局研究

明清时期,回族移民河南再次兴起。不仅数量和年龄组增加,而且分布区域逐渐扩大到省会的所有村庄。一方面,由小集中向大分散变迁;另一方面,由相对独立的封闭性寺坊聚居区,转变为开放性象征聚居区。可以说,回族“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方式最终形成是今天河南回族分布格局产生的基础。1关于满族人口数量河南回族人口数量较多,但河南回族历史人口的统计,可以说是一本“糊涂账”。1949年以前,关于回族人口数量,无论是官方的,还是非官方的,都属于估计和预测。如,1947年称“约有一百万人强”。河南回族聚居区村街分布格局的形成是建立在回族聚居区村街范围、乡镇区厢范围和清真寺数量的扩展3个特征基础上的。1.1独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明清时期,河南回族的空间分布不断发展变化:一是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二是回族的聚居程度有所减弱,出现了一些新的回族聚落;三是回族人口的小跨度流动频繁,民族杂居程度增强。经过明清时期的流变与重组,回汉民族广泛交错居住的空间格局逐步形成和定型。具体表现为几户或几十户回族在一城、一镇、一村的一隅自成一个聚居点,在乡自成村落,在城则自成街区。回汉混居是回回分布区居住格局的基本形式,居住区内回回的人口比例相对较大,在城镇的居住以板块式为主。明初,开封出现了许多回族聚居区。《如梦录》记载:开封城内的“草三亭又名凤凰巷,俱回子居住,有礼拜寺”。在西门大街府城隍庙迤西,有皮局,“俱回回居住”。在周王府西华门西边,有街五道,亦有“回子居住”。常茂徕增订《如梦录》注称,文殊寺街皆回民居住。此外,开封城东北隅、北门外也有回族聚居区。清代,大量回民从山东、河北、江苏、安徽、湖南、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以及河南其他地方来开封定居,开封回族聚居区得以进一步扩展。如,家庙街的回族聚居区,就是因清初孟县桑坡的丁、白、买、拜姓回族移入而形成;鹁鸽市回族聚居区,是因为清咸丰来自陕西马姓回族而形成;宋门关回族聚居区则是因为来自南阳、荥阳、商丘、封丘的回族而形成。清代,开封已有以“回回”为名称的村落。如《清史稿》载:“副总河嵇曾筠奏于祥符县回回寨浚引河”。清末民初,开封工商业有了较大发展,回族人口也随之增加较快,开封周围所辖县的回族人口数量和聚居区也在不断增加。如,通许县“所统回教人共计1242人”。从明代起,地方文献开始记述郑州回族的情况。据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成书的《郑州志》载:州城内有“回回巷”,并注明这是“回回群处”的地方。进入清代,郑州已有“回回营”、“里营街”、“外营街”、“清真寺街”、“北大街”等多处回族聚居区。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的《郑州志》在“山川”条目说:金水河“旧渠自回回墓东北绕旧城与祭城水合”。同书又说:“回回营在旧州治东”。由于外地回民的迁入以及内部回民的互移,郑州回族聚居点扩大到北下街、清真寺街、丁兴里、河东街、河阳街、城南路西段、南顺城街、阜民里等处(1)。外地迁入郑州的,有山西洪桐县以及省内的开封、襄县、嵩县、偃师等地。如,登封颖阳乡马家寨、君召乡火龙庙和石道的回民均是清初由偃师卜村迁来的。荥阳也有大量回回聚居,据清代乾隆版本《荥阳县志》卷二建置部分记述回族聚居区有丁家庄、丁家凹、虎家庄、法家庄、丁家沟、帖家沟、帖家河、丁铁庄、铁家顶、回回沟等,以回回名称及回回姓氏命名村庄者不下十多处。洛阳回族主要集中在东关、北窑、瀍西、塔湾、马坡等街道。清末,新安县“五头西坡有回族民40户,计320余口;铁门10余户,50余口……与汉族杂相往来,无甚区别”。“五头西坡、铁门俱有清真寺,为回族阿衡主持”。驻马店的西平、驻马店、汝南、平舆、泌阳等县市回族人口较多,清末阳武县回民“散处阳武境内者,城内南街十余家,城东吕寨40家,齐亦集南街70家,张大夫寨数家,其余散处各村,总计约千口上下”。正阳县“多数住北关……教徒90余家,人口500余名”。确山县城关、新安店,泌阳县羊册、象河关、二铺、百秩店,遂平县石寨铺、玉山、和店、余庄,西平县北关、五沟营、大吕庄、花马刘,上蔡县北街、黄埠,汝南县城关、南和孝,平舆县庙湾、东和店、杨埠,新蔡县北关、李桥,正阳县北关、铜钟和驻马店市的平等路、老街等,也都是回民比较集中的村镇或街道。河南农村回族聚居区也很多。如,许昌鄢陵“县东北之丁庄与丁桥有回民百余口,聚族而处”。孟县“桑坡村为回民聚居之所”,回民多来自山西省洪洞县,清代已分成东西两个村光绪年间达1200户,全村以丁、白、张三姓为大户。1.2村村聚居区模式今天河南回族人数比较多的一些地方,明清时期都先后向乡镇区厢范围扩展。如,开封的朱仙镇、沈丘的槐店、沁阳的水南关、博爱县的城西关、洛阳的塔湾、商丘西关等。开封城内是以东大寺为中心的清平南北街、清平东西街、东岳庙前街、东岳庙后街、穆家桥、学院(1)门、南羊市街、北羊市街、铁娘娘庙街、炒米胡同、顺河街、王家胡同、草市街等街道,形成有许多这种模式的回族聚居区。豫东沈丘槐店也是河南重要回族聚居地,清世祖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开始外地迁入的回回增多,以李、马、庞、海、刘姓为主,形成30余回族村落。豫北沁阳自治街北大寺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碑记记述,立碑人384人,以一人最少一户来计算是384户,此坊少算也有400户。沁阳水南关清真寺中明朝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碑文上立石人有:丁(18家)、马(8家)、王(5家)、卢(5家)、闪(3家)、白(3家)、买(3家)、张(3家)、袁(3家)、拜(2家)、丹(2家)、吕(1家),由此可见回民的人口数。1.3河南满族聚居区的空间结构回族分布区内居家多以清真寺为轴心,分布区呈封闭性结构。清真寺以及以其为中心环寺而居的回回聚居区构成了回族分布独特的“寺坊”,是明清时期河南回族分布格局的一个重要特点。明朝,河南清真寺初步统计为128坊。其中,明确记载为正德、嘉靖年间创建的清真寺达37坊,占总数的30%。这些清真寺分布于开封、郑州、洛阳、焦作、南阳、许昌等地60个市县。清代,河南清真寺的创建和增修进入一个新的高潮期,全省共有800多坊清真寺,不仅在数量上明显增加,而且分布区域也明显扩展。以驻马店为例,元末明初,“回回人”大量迁居本区,回族人口随之增多。其间,西平、遂平、新蔡、正阳、汝南、确山、平舆等县先后创建或重建清真寺。清朝是其发展的繁盛时期,该区各县皆有清真寺建立。汝南县“城内外有清真寺两所,大集镇如庙湾亦有清真寺”。确山县“查回回隶确者亦只数十家,城内建有清真寺”。至清末,全区已有清真寺40余座。再如周口地区,据1933年《淮阳县志》寺院篇记载:“清真寺本城1处,南关北关各一处、周口北寨4处、南寨3处、西寨1处、新站、水寨、高河铺蔡桥、龙泉寺方庄、城南小李庄、城北刘庄、城东北盖庄、城西北沙各一处”。又据《淮阳县志》宗教篇记述:“现分设清真寺于北关、南关、新站、刘庄、沙庄、盖庄、小李庄、汪洼、龙泉寺、蔡桥、高河铺、周口老街、韭菜庙街、天房街、陈州街、怀庆寺、荥阳寺、河西寺等处。”周口各市县清真寺数目不一,太康县有清真寺21处,沈丘县7处,扶沟县有城内、吕潭2处清真寺,淮阳县17坊。总体上来说,由于上述3个方面的原因,河南回族聚居区空间结构的特点表现为:(1)由于历史原因,回族社区多分布在城市外围地带,如很多城镇的西关就是回族的聚居区。(2)回汉混居是回族聚居区居住格局的基本形式,回族传统的聚居模式正在消退,早期形成的回族聚居区内的回族人口比例已有明显下降,回族居民在市区的分布已从板块式转向散点式,成片集中分布的格局正在逐步解体。(3)城市郊区回族聚居区较多,但以聚居为主的态势在逐步弱化。(4)回族聚居区内居家多以清真寺为轴心。(5)回族聚居区空间结构由封闭趋向开放,回族聚居区纵向格局正在加强,聚居区同大社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循环逐步加快,同时回族聚居区自身的自主性亦呈减弱趋势。2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功能缺乏涉及回族聚居区问题较早的研究成果是杜磊(C.DruGladney)关于中国回族穆斯林认同问题的研究,杜磊认为,工商企业主义对回族聚居区的变迁至关重要。回族的民族和宗教传统使回族在文化和宗教上,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经济层面上,形成了与汉族不同的特点。这些传统成为回族的生存策略,在他们保持回族聚居区发展的过程中,边缘化的商业活动及其民族传统成为重要的象征资本,而不仅仅具有经济价值。杜磊还注意到了国家政策对回族聚居区变迁的影响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学者从地理研究的角度提出应当重视聚居区所处地理位置和行政地理因素对聚居区发展变迁的影响。王文飞等通过对北京市马甸和牛街两个回族聚居区的历史及其最近的不同发展方向进行比较研究提出,牛街回族聚居区继续存在和发展而马甸聚居区不断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其在城市中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所致。该研究强调了影响城市回族聚居区变迁的因素除了社会和文化因素外地理位置和中国行政地理特点等因素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回族聚居区的变迁发展方向应该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作用的结果,探讨回族聚居区的发展模式,不仅要注意以上各类因素的影响作用,还应当关注回族生存发展中的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国家与回族社会关系特点的影响。2.1清初期河南少数民族社会主要的社会形态发生了改变。在制度层面又按照国家与回族社会关系的一般规律,在弱国家强社会关系的历史条件下,回族社区基本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社区的权力、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自主性”较强;而在强国家弱社会关系的历史条件下,回族社会很容易被国家力量渗透,回族聚居区也会因此经历一个被分解—疏散—组合的再分布过程。明清时期,由于国家力量强势存在,河南回族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在制度层面上被打破。具体表现在:(1)国家通过屯田和编户齐民,使与汉族杂居的河南回回中国本土化、民族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处于生存和向社会上层流动的考虑,河南回族策略地加强与国家政权互应、加大与汉族交流,其结果导致回族聚居区不断地由点状式向四面辐射,由封闭走向开放。人口数量的急遽增加不可避免地促使已经饱和的回族聚居区不断分化拓展。(2)国家政权运用其行政、军事的权力直接干预了河南回族聚居区的历史变迁,通过国家强制移民政策,回族被置于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或与汉族杂居,聚居状态遭到很大瓦解,分布更加分散。(3)国家通过文化和意识层面树立了正统的象征性,回族个体成员的向上流动的行为模式都融入了传统的士绅社会结构中。明清时期,大量河南回族知识个体通过与汉族社会成员类似的方式进入了官僚阶层,从而加强了河南回族个体成员的流动程度,进一步促进了回族聚居区的变化和拓展。因此,回回的居住区域更为分散,县与县之间构成了若断若续、点线结合的居住区。2.2明代河南籍地移民民主要从河南、北京移民河南回族人口较多,聚居区变化较大,国家移民政策是重要原因。据笔者的实地调查,河南多数回族称其先祖来自山西洪洞县。据河南清真寺碑文载,明代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山西洪洞县赵姓回族迁山货厂;洪洞大枣树刘姓回族迁梁北东刘庄;洪洞丁姓、艾姓先迁桑坡,丁姓再迁砖桥,艾姓迁皂角坪。孟县丁氏回族家谱记载,其始祖丁贵,是明洪武年间来自洪洞县。禹县山货厂回族乡赵姓回族,其“显祖考府君赵公来义之墓”碑称:“首自洪洞而迁移河南禹境”。洛阳七根椽马的马氏家谱载,七根椽马来自洪洞。淮阳穆氏家谱记载:“先祖兄弟二人率全家由山西洪洞县枣林村移民而来,在城内回民区落户”。顺治四年(公元1649年),又从山西洪洞县等处迁来大量回民,李、马、庞、刘、苏、沙、白、方等姓较多,村名随姓而定。如淮阳的苏花园,刘庄、李庄、马庄、方庄、盖庄、沙庄等。明代迁入河南的回民除来自洪洞县外,还有来自北京的。明太祖朱元璋派兵占领中原后,两次驾临汴梁。1368年10月,他下令“徙北平在城兵与汴梁”,迁民中除汉族军民外,还有一些居住在北平城内的回回军民。所以至今开封某些回民中,仍有其祖先是北京迁来的传说。豫西南以及湖北荆襄地区回回入附者亦多,到19世纪中叶以后,清朝政府对回回采取大量强迫疏散的政策,又有从外地迁入回族以及本地区的回民互迁。2.3河南河的河流严格意义上来说,回族传统经济,尤其是商业,在河南回族聚居区的发展变迁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随着回族商业的发展,回族人口不断地迁移,形成一个个非区域性的虚拟聚居区。河南回族商业经济的发展正是与这样的一些虚拟聚居区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从而使河南回族聚居区本身也成为一个连结城乡的、开放性的跨越边界的回族聚居区。在近代铁路未筑成前,水运系统是回民在明清时期的经商路线,短程轻便的舟楫运输,是适合小商贩往来活动的。河流的交汇点,是商业上的聚居点;河流之间的平原和盆地,是回民自然村落出现的温床。河南迤东有从元代开通的从杭州到北京的大运河,迤南是长江。运河是南北横贯,长江是东西纵行,运河、长江和省内的黄河是沟通省内外各水系的大干线,和省内的各河流相衔通,形成了内外纵横的水运航线。明清时期从京津和沿长城内外来河南的回民,是经通州取道运河入山东向西而进入河南,这是菏泽、东明入濮阳的航线。这一线上的回民,京商较多,终点是开封,在河南从事珠宝古玩业和航运业。再是从河北的大名沿卫河而达河南的浚县和新乡,沿漳河而抵安阳。浚县是河北漳、卫二水和由山东上岸而入河南的三角交汇点,浚县成为回民聚居点,他们以经营牛羊肉业而称著。东南方是回民在河南经营皮毛业的通道,是从安徽蚌埠西上,沿淮河经豫皖交界的界首,顺颖河,过项城而达周口。周口是河南历史上的名镇,水陆交通便利,是重要的皮毛集散地。这里的回民沿颖河西北到许昌,沿沙河向南达漯河和驻马店,可与湖北入信阳和回民接踵。驻马店目前的回民大半是从周口迁去的。“城关是人行必经之道,是商业贸易的好地方”。回族善于经商,且有经商的传统,农村的大批回民来到城市经商,城内不允许居住,便寻找城边交通要道———城关地带,既可解决居住间题,又便利其就地从事商业活动。这是回族居住城镇边缘的重要原因。2.4河南民国时期河南少数民族人口迁移影响河南回族“大分散小集中”分布格局的因素还有其他形式,如自然因素、传教落籍、避难疏居等亦是不可忽视的因素。(1)传教落籍。河南回族有请西北人来当阿訇的传统,镇平县吕坡答姓,元时由西域入中原,落籍陕西后又迁居湖北省钟祥县答家湖,于清代受吕坡的邀请,来此出任阿訇,遂留居于此。清初,湖南沅陵县的著名经学大师“尊经革俗”的首创者舍起灵,于康熙年间定居襄城县石羊行街,至今已传十二代人。另外,因当阿訇而定居河南的回民亦不少,如西平县蔡寨回族乡黄氏,其先辈因当阿訇由甘肃凉州迁至蔡寨落户;又如确山县刘氏、汝南县盖氏、上蔡县杨氏、遂平县马氏等,也是因前辈当阿訇而落户于该地。(2)疏散反明义军。明末农民起义军中名列十三家之一的马守应,号老回回,率领农民起义军,在淅川、南阳一带活动频繁,起义失败后,军中不少回回疏散隐藏居于河南,南阳现在的马、杨、吴、陈、柏、白等姓回族多半是那时留居下来的。南阳宛城区黄池陂一带的马姓回族与荥阳马沟马姓回族的辈序排列完全一致、出于一脉,海、法、虎、刘四姓回族是由荥阳县的法堂、虎沟等地迁来的。平舆、汝南、确山等县部分回民是跟随老回回马守应、李自成的起义军而落户于此。河南、山西交界的太行山区陵川、辉县等地回民于崇祯初年掀起反抗斗争,河南与山东交界的曹(县)濮(阳)一带也有回民参加,起义失败后,回民多疏散在河南,成为今天河南回族来源的一部分。(3)避难疏居。由于政治上的因素,明清两代多有回族人避难隐居河南。明初,“胡蓝之狱”牵连人数较多,蓝玉一党的钱姓回族因遭受迫害而隐居睢县。明成祖夺位后,又有回族刘姓流居睢县,逐渐形成了东关和西门里两回族聚居区。再如,西北回民起义失败后有部分回民以贩马为名来汴隐名落籍,集资在开封市鹁鸽市街创建了“善义堂”清真寺,建寺碑上明载其“因避秦乱”而东迁开封定居。(4)官宦入籍。此以方城县闻姓为典型。闻姓原籍山东,清初因闻富喜出任南阳镇台游击而落籍镇平县闻家营,后代迁入方城县闻岗,至今闻姓家族在南阳、镇平、方城、新野、社旗诸县境内分布很广。陕西泾阳县永乐镇马姓回民于明朝末年因官宦移居新野县沙堰定居。洛阳沈姓回族祖籍江宁上元县,明徙大姓实畿辅,随成祖至燕,隶属顺天大兴籍。至清,宦游河南,遂定居洛阳。因为黄河泛滥、自然灾害以及交通的原因,也对河南回族分布格局产生影响。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导致大量回族流民迁徙。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回族盖氏由汴梁迁居归德府,万历年间迁居考城县西十二里之盖庄。明万历年间,回族张氏由西华县小中窑迁至考城西十里之谷皮村。明末回族李氏由封丘县金葛谷迁至开封草三厅(即今三民胡同),清初由开封迁至考城县大凡集,后至考城县城。近代由于陇海铁路的建成通车,河南各地火车站附近因此而形成了回族集聚区。3明清时期河南向海内回回人居住方式的演变目前,回族学术界一直认为回族在元代已经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格局,当然这是从全国范围的层面上解构的。但如果考虑到一定区域内回回人居住方式的特点,以及明清及其以降时期回族由板块式到散点式的居住特征演变过程,显然将河南回族“大分散小集中”居住格局的形成时间界定为明清时期更加客观和合理。“大分散小集中”对加快河南回族本土化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3.1居住区域的多因子是人们一般会出现的小进入明代以后,经过数代甚至十几代、数十代在中国本土上的繁衍生息,回回人已经有了与周围文化环境相一致的共同的通用的语言———夹杂着大量经堂语词汇的汉语。而元代初年进入中原的回回人,其共同语言由于种族的关系必定没有形成,或还不够稳定。其次,由于战争的需要,元代初年的回回人往往没有固定的居住区域,被编入军营的回国人常常是随军而战,不战则农,流动性较大,是作为国家机器中的一部分在发挥着作用。到了明代初年,原有军垦的回回兵士已长期固定在了全国各地,并经过开荒种地,繁衍生息,形成了稳定的居住区域,而长期经商的回回人也开始有了长期稳定的居住区域,常常聚寺而居,共同生活在一起。这些稳定的居住区域,是以一个或几个村子、一条或几条街道为共同的居住区域,并不像其他古老的民族那样,孤立地生活在同一个广阔的地理环境中。在这一区域中必定有一个或几个清真寺,由于有了共同的居住区域,才有可能形成以清真寺为核心的回族社区文化,而这个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是回族文化。3.2回回至西域、西亚诸文化的影响事实上,称为“回回”的穆斯林,在入居内地,落籍屯戍于河南后,形成主要散布于交通沿线的“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格局。这种“大分散”决定了回族要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并与生存的空间融为一体,也决定了回族必须要与分布全国、且作为中国主体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