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_第1页
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_第2页
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_第3页
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

学生的网络能力是指在信息社会中,学生能够适应网络媒介的发展,利用网络媒介促进自我简化,提高价值。它是一个整合意识、知识积累和创新意识的系统,可以在此基础上整合、整合、创新和完善。由此可见,大学生网络素养是一种建立在个体主观学习和外界客观教育基础上的综合素质。网络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由五方面内容构成,即网络认知能力、网络操作能力、网络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网络行为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以及网络安全意识,五个内容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问题,笔者对张家口市五所高校大学生的网络素养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并结合相关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试探性地从社会培育、学校培育、自我培育三个方面探索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有效方法。一、张家口市五所高校学生网络素养培养(一)大学生上网现状本问卷采用了自填式问卷调查,问题涉及背景性问题、主观性问题和客观性问题。问卷内容涵盖网络认知能力、网络操作能力、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网络行为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网络安全意识五个方面。问题设计力求简明、客观、准确。2011年3月,调查组随机选取张家口市五所高校,即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北方学院、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张家口教育学院和宣化科技职业学院送发问卷,被调查人涉及工、理、管、医、农、文、师、艺等专业,十六个系别,四个年级的大学生共500人,其中男生287人,女生213人,理工类本科学生占多数。问卷最后回收485份,回收率达97%。调查问卷收回后,笔者及时对问卷所涉及的题目回答情况进行了分析统计,并随机抽查了35名同学,听取他们的意见,通过个别访谈的形式,进一步了解其他影响要素。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宿舍是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地点,所占比例为58.4%;其次是网吧,占25%。其中在选择网吧的时候,学校周边的网吧是大学生上网的首选地点。这给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不便,也为部分大学生上网成瘾埋下了祸根。另外,随着3G手机带来的上网热潮,大学生手机上网占86.5%,已经成为大学生上网方式的首要选择。(二)网络学习能力巩固,存在的问题较多1.积极方面。(1)对网络媒介非常认可。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对网络持肯定态度,网络的优势得到了普遍的认可,70.3%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25.5%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对其学习生活有所帮助,仅有4.2%对网络持否定或中立看法。(2)网络操作比较熟悉。调查显示,关于网络实际操作,占92.3%的调查对象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和了解,62.1%的大学生知道com,cn,gov,edu,org,net分别表示哪一类的组织。在问及“您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通过何种办法解决”,79.8%的学生选择搜索引擎。81.6%的学生能够通过百度或者Google等搜索引擎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相关资料。另外,60.8%的学生经常参与BBS论坛、微博、虚拟社区等网络行为。(3)网络安全意识较强。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具备基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有85.2%的学生能够对自己的电脑系统进行杀毒,将杀毒软件进行定期更新升级。76.8%的学生能使用保护软件来预防一些不良信息网站的侵害等。2.存在的问题。(1)缺乏网络信息批判意识。调查显示,部分大学生对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一味迷信,看待网络信息缺乏理性,极易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迷失自我。这也说明大学生在解读网络信息时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和判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网络素养有待提高。(2)网络学习能力有待提高。调查显示,只有26.3%的学生经常利用网络信息进行学科学习研究,大部分学生依然停留在利用网络进行娱乐休闲层面,还不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3)网络接触行为的自我管理有所欠缺。调查显示,大学生每次上网时间超过3小时的占32.8%,超过5小时的占13.5%。可见,确实存在不少学生上网过度的现象,对网络接触行为的自我管理还有所欠缺。(4)网络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对于自己所学专业的网上资源,3.4%的学生非常了解,28.8%的学生比较了解,58.7%的学生知道一些,9.1%的学生完全不了解。对于网络信息资源,只有7.8%的学生能够进行总结、归纳和再加工创造,大学生网上专业学习研究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5)网络伦理道德有待提高。调查发现,在回答“网上聊天是否经常撒谎”这一问题时,32.5%的学生选择“是”;28.2%的学生认为“在网上可以肆无忌惮地发表个人观点”;45.7%的学生在撰写论文时选择从网上下载后再拼凑。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著作的版权意识还不到位,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二、培养网络素养的方法(一)培育大学生网络素养的途径1.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是加强网络素养的宏观理论指导。由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进行政策性干预,依托健全有效的政策措施对待、管理和正确使用网络媒介;还包括加强高校专业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理论指导,推进教学质量与改革建设,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二是制定大学生网络素养国家标准。教育部应根据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实际,借鉴国外大学网络素养培育的相关标准,尽快制定出台我国高等教育网络素养标准,建构大学生网络素养的能力标准。2.加强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信息中心,具有优质的信息资源优势,为培育大学生网络素养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平台。高校必须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步伐,加大对现代网络信息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培育大学生网络素养提供物质保障。国家有关部门应协同教育部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全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建构一个完整、高效、实用的全国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体系,实现国内高校图书资源共享,营造出良好的网络素养培育环境。3.健全完善网络监管和行业自律机制。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净化社会环境,那么,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和法律监督环境,就是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民心工程。一是制定和完善网络交易的法规、规章,制定出台促进互联网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二是加强媒体管理、产业管理、分级管理和属地管理,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到位,让更多的健康信息在网上传输畅通有序。三是对网络文化、信息服务市场的监督管理,实行严格的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严禁信息在网上无序传播,依法规范网上传播秩序。四是对网络文化实行全程跟踪监督,建立健全反应评价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处理违反网络道德规范的现象,确保网络文化健康发展。五是加强网络安全和公共安全监管,整顿和规划网络经营秩序,严厉打击网络欺诈、侵权,以解决当前互联网发展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六是发挥群众、舆论监督作用,让全社会都参与其中,倡导积极、健康、绿色、文明的上网行为,营造文明、和谐、友善、安全的网络社会环境。(二)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1.建立健全网络素养培育课程。首先,以文献检索课和现代信息技术课教学为核心,重视培育学生的网络信息意识,增加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比重,推动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工作。其次,建构一个以现代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大学生信息能力为核心,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伦理道德的培养,形成开放的、完整的和动态的课程结构体系。最后,课程设计包括阶段性、层次性、针对性以及开设方式等环节。课程安排必须适应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层次,做到与专业课程相结合。2.加强校园网络环境的绿色监管。第一,建立网络素养培育网页或网站。通过校园网这一网络平台宣传普及网络的相关知识。网络资源信息应当围绕大学生校园生活内容这一信息载体,通过各种有趣的形式呈现在大学生面前,贴近大学校园生活。通过校园BBS、校园博客、教育论坛等形式与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开设网上心理咨询热线,关注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第二,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督管理。建立校园网络信息管理机构,制定出台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加强校园网和局域网的管理,注册登记采取实名制度,建立电子公告信息巡查制度和互联网用户日志记录留存制度,随时审查学生个人主页及链接,实行版主负责制,通过监控、审查、巡查等技术手段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加强网上舆情分析,做好网上舆情研究工作。建立舆情处理预案制度、应对网络舆情的研判制度、舆情预判预警制度和网上舆情收集反应回馈机制。网上构筑“防火墙”,封堵不良信息,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有序的网络环境。3.培养高素质的网络素养师资队伍。首先,必须掌握一定的网络操作技能,能够灵活使用一些工具性软件,在教学实践中,利用网上信息,创设信息环境,组织和引导学生增强信息意识、掌握信息知识、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其次,对从事网络素养培育的教师队伍进行系列专门的业务培训和专业学习,使其具备网络素养培育的研究理论基础,并掌握相关教学实践内容。最后,高校可结合自身实际,在网络素养培育教学实践中明确教学目标及教学大纲,组织专人编写网络素养教材。在此基础上,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最后通过在全校范围内试点的模式逐步开展,在行之有效的基础上加以推广实施。(三)“虚拟群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形成1.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大学生要具备良好的网络心理素养,培养完善的自我观念,形成健全的网络人格。一是要具有内在的和谐性。人格的和谐就是大学生与自身、他人、社会相融的一种体验。二是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心理品质和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培养大学生的个性、人格和心理调适能力,正确处理网络人际交往和现实人际交往的关系,避免出现网络双重人格。2.加强网络人际交往。第一,正确处理和调适网络人际交往。严格遵守网络人际交往规范,注意自己的网络言行真实性,既不欺骗别人,也要防止他人行为的越轨。有意识地在网络交往中进行自我防范,主动地接受社会规范,抵制不良信息和行为,自觉进行社会化。善于在网络特有的“虚拟群体”环境中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培育自信心,建立新型的社会人际关系。第二,正确处理现实交往与网络交往的关系。自我培育应针对网络虚拟与现实有很大差距的特点,提高安全意识,加深对现实生活的感受,领悟虚拟与现实的区别,端正学习与生活态度,建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3.强化网络学习。网络背景下的学习不受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网络学习能力是大学生在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中的必备素质。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的社会性交互功能,学会分享与合作,在虚拟的协作学习环境中进行充分的社会性交流和学习,可以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网络传播媒介(如BBS、博客、即时通信工具、E-mail等)为大学生提供了使用多种信息资源的权利,也为大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其他人的文化提供了平台。大学生可以借助这些传播工具同其他人进行互动学习和联系。4.注重网络道德规范的内化。自我内化是大学生网络素养形成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自爱、自省、自制、自律是实现网络道德规范内化的内在要求。第一,自爱即重视、珍惜自己的名誉。大学生要科学合理、积极健康地利用网络,既不沉迷网络,也不失去自我保护意识。既要在网络上珍惜自己的名誉,又要尊重他人的名誉和情感。第二,自省既是自我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也是自身德行修养的方法。在网络活动中,大学生处于相对的独立空间,只有通过自查自省,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经常总结评估,主动约束和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才能逐步养成科学文明、积极健康的上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