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有新闻新闻导语写作失误浅议_第1页
新闻中有新闻新闻导语写作失误浅议_第2页
新闻中有新闻新闻导语写作失误浅议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中有新闻新闻导语写作失误浅议

把语言视为新闻的生活不是胡说八道的“高度”,而是新闻作品传播的力量。既然导语起着主宰新闻生命的重要作用,那么,导语写作就不能等闲视之。在我们的新闻工作中,许许多多的新闻人围绕新闻导语的写作手法,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在这些实践中,一方面既涌现了许多精彩的、赋予新闻以生命力的导语,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为数不少的“埋葬新闻的导语”。那么,这些不成功的导语究竟“失误”在哪儿呢?笔者总结了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对新闻“香精”突出不同把最重要的、价值最大的新闻要素写进导语中,这是导语写作的最基本要求和方法。也就是说,记者在写作新闻导语时,应尽最大可能将新闻最“精华”的部分挑出来,在写作导语时予以“突出”。写作失误的导语,多数是由于未能将新闻的“精华”突出。我们看看下面的例子:在一次报道我国外科大夫采用新的接骨方法治疗骨肿瘤的新闻时,有两家通讯社就是因为对新闻的“精华”突出不同,因而使新闻的传播效果也产生了很大差别。其中新华社的导语是这样的:新华社某月某日电,中国外科大夫采用新的接骨方法治疗良性和恶性肿瘤。而法新社转发这条消息时,重新拟定了导语:新华社今天宣布,中国外科大夫采用新方法,从死尸那里把骨组织移植到活着的病人身上,来治疗良性和恶性骨肿瘤。从这两则导语,我们不难看出,因为导语对新闻“精华”突出的不同,前者就显得平淡,除了能引起一些从事医疗工作的读者的注意,很难引起其他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后者不仅突出了新闻的“精华”,而且突出得十分具体,揭示了新闻的新奇处,使得普通读者的好奇心也被激发起来。资料来源思想分析导语的核心作用,应该是用具体可感的新闻事实,来调动广大读者将新闻读下去的兴趣。许多导语之所以写得不成功,很大程度上是记者在写作导语时,不善于提炼、概括、选择新闻事实造成的。如下面的导语:本报讯本市高校招生委员会日前召开会议,会议传达了教育部有关会议精神,讨论通过了本市高校、中专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决定从即日起陆续公布考试成绩和发出体检通知书。这则导语,是典型的空洞抽象、华而不实。因为这则消息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是各档录取分数线,这也是人们迫切需要知道的信息,可是未写在导语中,长长的导语中,都是空洞无物的套话、官话,这样的导语,怎么会让读者能耐着性子读下去?复杂的语义,却又很不清制作导语的目的是为了对读者起到引导作用,为了加快传播节奏,这就要求导语必须开门见山,落笔入题,直截了当,简明易晓,具体实在地明示信息精华,让受众先知为快,才能达到目的。而有些人常常想把报道内容尽量浓缩在导语里,或人物、或事件、或原因、或地点、或结果,几乎面面俱到,什么都想写进去,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如下面的例子:本报讯大庆油田党委召开油田开发第十七次技术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石油部副部长、油田党委负责同志……尤其可喜的是,普遍运用了沉积相和渗流力学的理论,增强了解决问题的手段,加深了对中含水期油田稳产特点的认识。这则导语,是典型的繁冗拖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导语中用了不少空泛的形容和论断,还写了许多艰涩难懂的专业、技术术语达200余字,其实真正的新闻也不过就是“大庆油田召开油田开发第十七次技术座谈会”。造成这样的写作之误,表面上看是语言表达能力不高,而真正的原因,依笔者看,主要还是写作者对新闻主旨把握不当、提炼不精造成的。“出口”是错误的“国外品”,导致“出成果”《人民日报》总编王晨在谈到导语的作用时,曾经形象地将导语写作比喻为:“一个好的导语,好比一个出色的演员登场亮相,一下子就给人留下新鲜而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见,导语最突出的作用,就是要在能准确概括新闻主题的前提下,力求达到“精彩亮相、引人入胜”。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人写作的导语“亮相”并不够精彩,甚至有的还味同嚼蜡。比如下面的例子:本报北京2月15日电由团中央、科技部共同评出的2000年度全国杰出青年星火带头人近日揭晓。他们是:陕西省耀县董家河镇冯桥村委会主任冯玉清、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刘万贵、河北省磁县棉麻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沈玉田……看看这则导语的“亮相”,简直让人望而生“累”,不忍再读。洋洋洒洒300余字,就是一张获奖名单,完全是就会议写会议,会议程序化,写作者因循程序,毫无创新之意,其导语又岂能“引人入胜”?许多人也许会以会议本身很平淡作为导语难以出新的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