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动机犯罪心理_第1页
不同动机犯罪心理_第2页
不同动机犯罪心理_第3页
不同动机犯罪心理_第4页
不同动机犯罪心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同动机犯罪人心理第一节物欲型犯罪心理一、物欲型动机犯罪概述

〔一〕物欲型动机犯罪的概念物欲型动机犯罪是指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需要,或者为了聚敛财富而引起的犯罪行为。〔二〕主要类型①侵犯财产罪中所列的各项犯罪行为;②金融诈骗罪中所列的各种犯罪行为;③贪污贿赂罪中的贪污、受贿等犯罪行为;④其他以贪利为动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侵犯他人财产所有权而获得财产利益的行为。二、物欲型犯罪的一般心理及行为特征〔一〕物欲型犯罪的一般心理特征1、认识特征明显的利己主义倾向畸形的享乐观膨胀的物质占有欲强烈的虚荣心物欲型犯罪动机统计表直接犯罪动机人数百分比(%)(1)吃喝玩乐需要用钱14823(2)穿好、戴好需要用钱7411(3)买高档用品需要用钱152(4)为筹办婚礼355(5)本人失业、不愿吃家里325(6)家里生活有困难13921(7)跟着别人做的15023(8)其他6410合计657100〔一〕物欲型犯罪的一般心理特征2、情绪特征作案成功后的满足;缺乏同情心3、意志薄弱3、不良的个性〔二〕物欲型犯罪的一般行为特征〔一〕犯罪行为手段的多样性智能型手段的犯罪和非智能型手段凭借职权的犯罪与非凭借职权的犯罪〔二〕作案手段的技能性〔三〕作案习惯的顽固性三、几种主要的物欲型动机犯罪心理结构特征〔一〕盗窃犯罪人心理〔二〕抢劫犯罪人心理〔三〕诈骗犯罪人心理〔四〕贪污受贿犯罪人心理〔五〕制毒、贩毒犯罪人心理〔一〕盗窃犯罪人心理〔一〕盗窃犯罪概念及类型1、盗窃犯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偷窃扒窃

偷窃扒窃行为方式撬门、开锁、翻墙挖坑等掏兜、割包、调包具体手段个人作案为主,团伙作案为辅团伙作案作案对象民宅、商店、机关等老人、妇女、外地人等2、盗窃犯罪人的心理特点相对简单的动机错误、消极的认识熟练的盗窃技能薄弱的意志力严重的侥幸心理不良的性格与习惯3、盗窃犯罪人行为特征犯罪行为的隐蔽性和狡猾性犯罪手段的习惯性和多样性犯罪行为的渐变性〔二〕抢劫犯罪人心理1、抢劫犯罪概念及特点抢劫犯罪是指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占有他人财物的犯罪。特点:抢劫犯罪人的年龄抢劫犯罪的手段与方法抢劫犯罪的时间和地点抢劫犯罪中的被害人2、抢劫犯罪人心理野蛮的英雄观暴躁、兴奋的性格复杂的动机特征3、抢劫犯罪人的行为特征暴力威胁团伙作案行为狡诈〔三〕诈骗犯罪人心理1、诈骗犯罪概念诈骗犯罪是指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公开地以和平方式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行骗方受骗方准备期包装选择目标接触期试探戒备松懈行骗期施骗信任被骗结束期逃避悔恨2、诈骗犯人的心理特点高自我评价的认识特征虚伪性与狡猾性的个性倾向高冒险性的个性特征稳定的情绪特征形成一定的诈骗习惯〔四〕贪污受贿犯罪人心理1、贪污受贿犯罪概念2、贪污受贿犯罪人心理特点错误的社会心理复杂的动机冲突消极的职业人格特征职务优越感〔五〕制毒、贩毒犯罪人心理1、制毒、贩毒犯罪的含义违反国家有关毒品的管理法规,用毒品原植物直接提炼或用化学方法加工、配制毒品的行为。2、制毒、贩毒犯罪人的心理追逐金钱的动机淡薄的法律意识侥幸心理强烈情绪不稳定意志具有两极性明显的内倾性性格第二节性欲犯罪人心理一、性欲犯罪人心理概述以满足性欲为目的或以性行为为手段到达其他目的的犯罪行为。强奸妇女罪奸淫幼女罪聚众淫乱罪其他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二、性欲犯罪人心理与行为特征〔一〕性欲犯罪人心理特点1、认识特征歪曲的性意识、性观念腐朽的人生观与世界观2、情绪不稳定〔二〕性欲犯罪人的行为特征作案手段的复杂性犯罪行为的残忍性第三节报复性犯罪人心理一、报复型犯罪由于人的某种愿望受到阻碍,或人自身的某种利益受到损害而产生的对阻碍者或干预者的一种侵犯性犯罪行为。主要形式有行凶、杀人、放火、爆炸、诬告等。二、报复性犯罪动机的形成〔一〕婚姻恋爱受挫〔二〕尊重需要受挫〔三〕个人恩怨〔四〕不公正待遇三、报复性犯罪人心理特点〔一〕褊狭固执的认识特征〔二〕强烈、冲动的情绪、情感〔三〕薄弱的意志特征〔四〕消极个性特征四、报复性犯罪人行为特点报复型犯罪根据其作案形式可分为暴力式犯罪(包括伤害、爆炸等)和非暴力式犯罪(包括诬陷、诽谤等)。(一)暴力式报复犯罪的行为表现1.突发性强2.手段简单3.当面行凶,行为外露4.作案时间短5.行为疯狂(二)非暴力式报复犯罪的行为特征1.预谋性强长期筹划,方案周密,善于掌握作案的时机。2.手段隐蔽,阴险狡猾暗地里散布他人流言飞语,暗做手脚,或栽赃陷害,或借刀杀人,外表伪装成好人甚至巧言奉承内心阴险狠毒,暗下毒手。第四节信仰型犯罪人心理一、信仰型犯罪概述〔一〕信仰型犯罪的含义信仰是对某种主义、思想、宗教或迷信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此作为信念来支配行动。信仰型犯罪是指由反社会的信仰引起的犯罪。〔二〕信仰型犯罪的类型1、政治信仰型犯罪2、宗教信仰型犯罪3、邪教信仰型犯罪4、封建迷信信仰型犯罪二、几种主要的信仰型犯罪心理〔一〕政治信仰型犯罪1、政治信仰型犯罪心理〔1〕严重的反社会认识认识的片面性思想的反动性自我中心〔2〕强烈的反社会情感〔3〕意志顽固坚决〔4〕动机的反社会性2、政治信仰型犯罪的行为特征行为实施方式的智能性行为方式的暴力性犯罪行为的集团性犯罪行为的狡猾性犯罪行为的预谋性〔二〕邪教信仰型犯罪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开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1、邪教信仰型犯罪的心理特征偏执与错误的认知复合型的犯罪动机2、邪教信仰型犯罪的行为特征犯罪行为的组织性作案手段的残忍性犯罪行为的谋利性妻子自认身怀很高的“功力〞,而丈夫必须“过阴还阳〞才能消除灾难。于是,妻子和两个“香客〞捂死丈夫帮其“过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