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过关检测卷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过关检测卷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过关检测卷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过关检测卷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过关检测卷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3北京密云高一期末)下面示意图表明当时中国人民面对的形势是()A.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B.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C.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D.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2.(2023浙江衢州高一期末)下图为《申报》在1936年12月13日发表的新闻报道。报道中事件的解决()A.标志着中国全国抗战的开始B.促使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C.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D.推动了全国团结抗战局面的初步形成3.(2023河北石家庄高一期末)据下图可以推断,国民政府()1937年2月,蒋介石制定《本年政策》,提出“妥协内外各方,专力对倭”,同时更前所未有地提出“开放党禁”“开放政党政治”等内容。1937年12月21日蒋介石日记云:“与共党代表谈组织事,此时对共党应放宽,使之尽其所能也。”A.竭力维护全民族抗战局面B.联合中国共产党力量共同抗日C.力图削弱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实力D.与中国共产党争夺抗战领导权4.1937年11月,侵华日军开始发行军票以充当军费使用,并硬性规定其与中国法币的比价,强制在黄河以南的沦陷区流通,从而让军票成为沦陷区的货币。日军的这一举措意在()A.改善沦陷区的货币结构B.为全面侵略中国作准备C.冲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疯狂掠夺沦陷区的物资5.1938年6月,国民政府确立新的经济建设方针,提出“以西南诸省为主要地区,开发各种矿产,建立国营重工业,而于民营工业及乡村手工业为普遍之调整与提倡”。这主要是基于()A.持久抗战的需要B.民族工业的发展C.工业结构的调整D.工业布局的改变6.1938年7月7日,《抗战》三日刊与《全民》周刊合并,联合创办《全民抗战》刊,以“动员民众一致抗日”为宗旨。该做法()A.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维护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C.意在推动文化教育事业发展D.适应了全民族抗战的需要7.1940年9月,《大公报》载文说:“(枣阳)宜昌战役以后,三个月来各线无大战事……就在这夹缝中间,传来北线胜利的捷音。”下列与“北线胜利的捷音”有关的是()A.“打破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B.“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C.“克服投降阴云,鼓舞必胜信念”D.“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8.1937年8月,红军主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这说明()A.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B.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中国共产党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D.中国军民全力支援反法西斯战争9.(2023福建三明高一期末)抗战期间,在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三三制”原则。具体指:共产党员、党外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中国共产党制定这一制度是基于()A.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B.加快中国民主政治建设C.反对国民党一党专制D.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0.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中国在签字国中与美、英、苏并列,成为“四强”之一。这说明了()A.中国战场发挥重要作用B.平等的国际体系已形成C.中国彻底实现民族独立D.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11.(2023江苏南通高一开学考试)1945年,毛泽东到达重庆后收到了致敬信。信中说:“您毅然来渝,使我们过去所听到的对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污蔑完全粉碎了,这证明中国共产党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据此可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A.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广泛支持B.践行了《论联合政府》中的理论C.有利于增强中国共产党的实力D.顺应了民众追求和平民主的意愿12.1945年10月24日,《大公报》发文怒斥:“人民都曾为胜利狂欢过,而今却如水益深……大众不得聊生。他们痛苦极了,比未胜利时还痛苦。”文章称:国民政府的接收给广大人民带来“一片胜利的灾难”。这反映出()A.抗日战争尚未取得完全胜利B.国民党接收城市后社会状况没有好转C.民众对国民党内战政策失望D.国统区社会经济和民生情况全面恶化13.(2023江苏盐城高一期末)1946年8月,毛泽东在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此次谈话的背景是()A.重庆谈判的进行B.政协会议的召开C.全面内战的爆发D.抗日战争的胜利14.从减租减息进而实行土地改革,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的土地,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以上材料可用来佐证()A.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B.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经济的崩溃C.革命统一战线工作的进展D.执政党顺应新形势的能力15.(2023江西南昌高一期末)钱理群在《1948:天地玄黄》中记载了民国某杂志刊登的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小品所反映的情景导致()A.官僚资本彻底崩溃B.人们生活水平提高C.民族资本迅速发展D.民族工业陷入困境16.下面是关于人民解放战争的一幅油画《攻占总统府》,对此幅画所表达的主题,理解最准确的是()A.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覆灭B.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C.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D.国共双方和谈再次破裂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2023北京丰台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而致词曰: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邦蔑德。……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毛泽东《祭黄帝陵文》阅读材料,概括祭文的核心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是如何践行祭文中的思想主张的。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王唯真的延安之路1938年,旅居菲律宾的华侨王雨亭,送年仅15岁的儿子王唯真奔赴延安,分手时留下临别赠言:你要踏上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线,我当然要助成你的志愿……但愿你虚心学习……锻炼你的体魄,充实你的学问……为新中国而努力奋斗。王唯真跟随一个30人左右的华侨司机归国服务团,驾驶着海外华侨捐赠给八路军、新四军的22部美制大卡车和宋庆龄女士赠送的一部大救护车,车上满载着药品、纸张和汽油等。1939年12月,终于来到延安。1941年11月,王唯真调到新华社工作,先后担任英文翻译和广播科国际新闻编辑。这些新闻,是处在延安山沟里的党中央及时掌握世界战局的主要信息来源。1947年春,蒋介石命胡宗南军队进攻延安,中共中央遂有组织地从延安撤离,王唯真随着新华社社长廖承志东渡黄河。1949年,王雨亭陪同陈嘉庚来北京参加筹备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父子分别10多年后重逢。王雨亭感慨地对儿子说:“唯真,当年你选择奔赴延安的路走对了。”——据《抗战家书》概括海外华侨为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作出的贡献。谈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应该学习王唯真怎样的情怀。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中国近代的土地问题材料一近代中国的思想界已认识到了农村不发展,国家发展的问题就一个也解决不了的事实。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工业品就不可能有广大的市场。农民的愚昧、知识的低下,又使劳动力的素质无法适应新式工业的要求。在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下,农村生产力得不到发展,农村资源得不到开发,也就无法为工业化提供其所需要的原料和商品粮食。苛重的地租、高利贷榨干了农民的血汗,又使农村不能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摘编自刘方健、史继刚《中国经济发展史简明教程》材料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各历史阶段的土地政策(主张)简表国民革命时期1924年,孙中山指出:俄国推翻一般大地主,把全国的田土都分到一般农民,让耕者有其田。耕者有了田,只对于国家纳税,另外便没有地主来收租钱。他认为中国革命在这一点上应当效法俄国,不然革命就是不彻底的。土地革命时期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田中收获除给政府交土地税外,均归农民所有。全国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内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以减轻农民所受的封建剥削,提高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实行交租交息,以利于联合地主抗日。减租的办法是“二五减租”(即把原租额减少25%);正租以外的杂租、劳役一律取消。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以彻底平分土地为原则,提出没收地主土地、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不分男女老幼,按人口统一平均分配,同时分配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农村不发达、农民贫困的原因和影响。(6分)(2)阅读材料二,任选两个时期的土地政策(主张),结合时代背景,阐释其异同。(8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蒋介石宣称:我们有空军、有海军,而且有重武器和特种兵……如果能配合得法,运用灵活……就一定能速战速决。国民党参谋总长陈诚宣称,六个月就可以解决共产党问题。1946年6月,一颗颗炮弹飞向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材料二在1946年重新爆发内战的背后,是国民党执着地相信他们的优势兵力,以及中国共产党准确地估计到了国民党的实际弱点。……1949年的结局表明,不是苏联的援助比美国多,问题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动员和利用革命的潜力,国民党却办不到。(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指出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原因。(8分)(2)“1949年的结局”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参考答案1.A2.D3.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民政府对待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发生了变化,变成联合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来共同抗日,B项正确。4.D解析日本侵略者将不具备货币功能的军票充当货币使用,意在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掠夺沦陷区的物资以转移战争负担,故选D项。5.A解析1938年正值全民族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已迁都重庆,继续抗日,开发西南意图持久抗日,故选A项;发展民族工业只是其政策的一个方面,排除B项;“工业结构的调整”是抗战的需要,而非以“工业结构的调整”为目的,排除C项;“工业布局的改变”是结果,排除D项。6.D解析材料反映了《全民抗战》的创办就是为了全民族抗战,故选D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抗日战争,与维护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无关,排除B项;其意在抗战,而非推动文化教育事业,排除C项。7.C解析1940年8月至次年1月,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士气,故选C项。8.A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说明国共两党在合作基础上,已经把全民族各个阶层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形成了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局面,故选A项。9.D解析根据材料,各个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在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其目的是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适应了当时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10.A解析据材料可知,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的地位重要,故选A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国际体系并不平等,排除B项;1942年,抗日战争尚未胜利,中国还处于被侵略的状态,排除C项;1942年抗战处于相持阶段,排除D项。11.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毛泽东前往重庆与国民党方面进行重庆谈判,顺应了民众追求和平、民主的意愿,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从而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D项正确。12.B解析根据材料“大众不得聊生”“一片胜利的灾难”可知,国民政府接收沦陷区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社会发展,社会状况没有好转,B项正确;此时抗日战争已经取得胜利,排除A项;材料信息只涉及民众对国民党接收沦陷区后的痛苦和失望,并没有涉及国民党的内战政策,排除C项;仅仅依据材料无法得出“全面恶化”的结论,排除D项。13.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C项正确;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召开是在1945年下半年,排除A、B两项;此时处于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排除D项。14.A解析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时期实行“减租减息”有利于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实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激发了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使解放区的后方更加巩固,是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故选A项。15.D解析据材料可知,严重的通货膨胀使经济崩溃,民族工业陷入困境,故选D项,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管理资本膨胀,排除A项;通货膨胀会降低人民的生活水平,排除B项。16.A解析油画表现的是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攻占总统府,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覆灭,故选A项;1949年1月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排除B项;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是在1947年,排除C项;国共双方和谈再次破裂是在北平谈判中,排除D项。17.参考答案核心内容:表明抗战必胜的信念和意志;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人民,进行全民族抗战。践行:贯彻全面抗战路线;领导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开辟敌后战场,在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逐渐成为抗战的主战场;按照“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团结各阶层共同抗战;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大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