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用电化学基本原理应用技术前沿动态建工楼415室,547476671电化学技术发展概况:1791年,意大利解剖学家贾凡尼发现以金属片接触青蛙肌肉时,发生了收缩现象。据此认为动物组织会产生电流,而金属只是传导电流的导体而已。一般认为这是电化学的起源。
1799年Volta发明了用不同的金屬片夾濕紙組成的
“伏特电堆”(1831年英国的物理学家、化学家迈克尔·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试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1807年Davy用电解法得到钠和钾1849年Kolbe电解戊酸得到辛烷1859年Planet发明铅酸电池1868年发明干电池1929年创建了上海天原化工厂,它是中国最早的氯碱工业
(国外不详)1965年美国孟山都公司电解还原丙烯腈合成己二腈,首次有机电合成工业化。2电化学应用举例3生物电化学的未来发展电场在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生物电检测:用于医疗检查体表心电图、肌电图和脑电图已经分别用于检查心脏、神经肌和大脑;癌细胞在指数生长期,其电荷最高,电泳速度最快,因此可用细胞电泳检测肿瘤细胞。导向作用:细胞迁移是发育中常見的现象,电场在其中有导向作用;抑制细胞生长:对快速生长的组织,尤其是肿瘤,由于肿瘤更显电负性。如果用正电极施于肿瘤组织,以中和负电位,则肿瘤生长会受到明显抑制甚至萎缩;生物组织再生:研究表明,改变细胞的电性能可诱导蝌蚪尾巴再生。生物燃料电池为植入式医疗器件和生物芯片提供电能。4电化学体系的基本组成组成:电极,电解质,隔膜(不一定要),容器三种类型:原电池,电解池,腐蚀电池(对外不作功,破坏金属等)+-电极电子导电电解质离子导电--++5电化学反应的基本特点:电解反应:电能→化学能(物质转换)电池反应:化学能→电能反应速度可控的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变成无序的热能:
2H2+O2→2H2O,-G=237.2KJ/mol
燃料电池反应:化学能直接变成电能,高效率!符合法拉第定律:(a)电极反应的物质变化量与通过的电量成正比,Q=mnF,m为生成物的摩尔数,n为反应电子数,F为法拉第常数;(b)正极和负极上的物质反应克当量数相等多相体系:界面电子传递6一些重要的电化学理论奠基者1833年法拉第定律问世1887年Arrhenius提出电离学说1889年能斯特提出了电极电位公式(能斯特方程)19世纪70年代Helmholtz提出了双电层的概念1905年塔菲尔找到了过电位与电流密度的关系上世纪50年代弗鲁姆金、Bockris发展了电极过程动力学(国内武汉大学查全性教授和厦门大学田昭武教授著有“电极过程动力学”)上世纪70年代Bard等发展了电化学研究方法7电化学的交叉学科与分支电分析化学;有机电化学;熔盐电化学;量子电化学;半导体电化学;光电化学;腐蚀电化学;生物电化学;电池化学电化学研究与技术内容:(1)能量转换与储存:光→电化学能(电池、电容器)(2)电镀、电铸、电解冶金(3)腐蚀与防腐(4)电化学合成(5)电化学微加工(6)环境保护电化学工程(降解有害成分、电浮离、电渗析)(7)生物电化学(8)传感器技术8当代电化学发展的主要特点:研究体系大为扩展:电极材料:传统材料:汞、固体金属及氧化物、碳电极;新型材料:导电聚合物、半导体、固相嵌入型材料、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各种电极表面修饰(如酶催化)。电解质体系:从水溶液介质,扩大到非水介质:有机溶剂、熔盐、离子液体、固体电解质(聚合物、无机、有机无机复合等)9测试技术原位化和微观化采用原位界面测试技术和电极表面分析测试,从分子水平研究电化学体系,利用谱学电化学技术监测反应物中间态、过渡态、激发态、嵌入相结构变化、界面膜的组成结构变化等,以求得在分子水平上认识电极反应机理,对电极—溶液界面的认识取得突破,进而揭示电极反应的微观规律。电化学体系的理论化理论模型和处理方法开始深入到分子水平(分子模拟、结构模拟;量子电化学)。计算机数字模拟技术和微机实时控制技术在电化学中的应用也正在迅速、广泛地开展。10一、电解质体系电解质的基本要求:离子导电,电子绝缘电解质体系分类:按物理状态区分:液体电解质:水性溶液,有机溶液(溶剂+溶质:酸、碱、盐)熔融盐:高温熔盐,常温熔盐(又叫离子液体)凝胶电解质:将液体电解质分散在淀粉、聚合物等中形成均一相新型液晶、塑晶电解质全固态电解质:聚合物电解质,无机固体电解质按离子导电类型区分:单离子导体(属固体电解质),多离子导体(常常是液体电解质)111、液体电解质在溶剂的溶剂化作用下,溶质发生离解形成溶剂化离子,价态高、尺寸小的离子容易被溶剂化。如KOH溶液,有机溶剂(如EC,PC,DEC)+锂盐(如LiClO4,LiPF6)表征溶质离解程度的参数:离解度溶剂对溶质的溶解和离解能力:溶剂极性,介电常数,表征离子在电场作用下迁移速度的参数:电导、淌度电导(1/R)=I/V电导与电导率()的关系:1/R=A/,电导率的单位:S
cm-1在多离子电导体系中,某一种离子对总电导的贡献,或对电导所承担的比例:迁移数12影响电导(率)的因素:
溶剂化的(或离解的)离子浓度溶液粘度温度溶质浓度电导率电解质溶液中离子传输方式:扩散,对流,电迁移132、熔盐电解质高温熔盐:无机盐熔体,氧化物熔体氧化物体系的熔点较高,如La2O3-CuO(10:90摩尔比)1050℃盐类混合物其次,NaCl-KCl(等摩尔)663℃不含金属的盐类和有机盐类熔点较低,CO(NH2)2-NH4NO3(59:41)45.5℃,
AlCl3-MEICl(33:67)-75℃,MEI:1-甲基-3-乙基咪唑14离子液体(常温熔盐)的用途电解冶金和材料科学能源技术(核能、化学电源、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技术(电镀和表面处理,电化学合成)环境技术(无硫金属提取,大气净化)化学工业(均相催化)15低蒸汽压、低挥发性高分解温度(imideorBeti系列大多>400℃)电化学窗口更宽(大多大于5V)不易或不燃烧选择阴阳离子能改变物理性质固化和玻璃化温度低(大多低于-50℃)粘度较大,导电性较低离子液体与有机电解质溶液的比较16离子液体的主要类型混合熔盐50%AlCl3-23%LiBr-27%LiClO4
(g.t.t-60℃,1.010-2S/cmatroomtemperature)盐+络合剂(具有最低共熔点)LiTFSI/尿素-37.7℃,LiTFSI/乙酰胺-67℃有机常温熔盐(1)含氮类:吡啶,哌啶,咪唑(2)含B、Al类:X2M(OR)2Li(M=B,Al,X=CF3COO,CF3SO3…….)(3)R-SO3Li(与其它盐混合成液态)17熔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Ecl=0.5Vvs.Li/Li+
25=60cPm.p.=15℃Ecl=0.8Vvs.Li/Li+
25=34cPm.p.=-15℃(CF3COO)2AlR2Li,R=MeO(CH2CH2O)nn<5,固态,n>5,液态同类盐比较:LiAlCl4,LiBF418离子迁移数测试方法:1)希托夫法2)界面移动法3)电动势法4)对聚合物电解质,可以采用稳态电流法与交流阻抗法相结合的测试技术193、凝胶型电解质(1)FluorinecontainingGPEsCo-polymerization:
polyethyleneglycoldimethylacrylate(PEGDMA)/2-acrylamido-2-methylpropanesulfonicacid(AMPS)/trifluoroethylmethacrylate(TFEM)
>1.0×10-3S/cm20(2)PVDF-g-PMMAPreparationprocess:SEMofPVDF-g-PMMAnon-wovenwithdifferentPMMAcontenta:DOG=0b:DOG=111.8%c:DOG=315.1%21(3)含SiO2等填料的多孔复合膜224、固体电解质聚合物电解质:全氟磺酸树脂膜(质子交换膜)疏水的氟碳主链区、离子簇和离子簇间形成的网络结构所组成。由于离子簇的周壁带有负电荷的固定离子,而各离子簇之间的通道短而窄,因而对于带负电且水合半径较大的OH-离子的迁移阻力远远大于H+,这也是离子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原因。通过离子交换等技术有望转变成锂离子导体。
23聚合物锂离子导体LiClO4,LiTFSI等溶解于PEO等聚合物中磷钨酸、硅钨酸(STA)、磷铂酸、磷锡酸杂多酸等{[PEO]10-(Li-Imide-10%LiPF6)}-10%wtBaTiO3Roomtemperature超枝化聚合物HBP24无机固体电解质:通常是单离子导体,传导离子一般质量较轻、体积小、带一个电荷,如H+,Na+,Ag+,Cu+,Li+,O2-,F-,H+:磷钨酸、硅钨酸(STA)、磷铂酸、磷锡酸等杂多酸形成较高温下工作的质子导体,全氟磺酸聚合物等O2-:10%Sc2O3-ZrO2-x%Ga2O3是高温导体Li+:0.4LiI-0.36Li2S-0.24SiS2,室温电导率1.8x10-3S/cmLi-P-O-N复合无定型膜,室温电导率10-5-10-6S/cmNa+:-氧化铝(Na2O•11Al2O3),用于Na/S电池Cu+:Rb4Cu16I7Cl13,室温电导率最高,达0.28-0.37S/cm25电导率大小的大概比较:LiCl–KCl低共熔体(723K,1.57S/cm)>1MKCl水性电解液(约0.1S/cm)>有机电解液,常温离子液体(10-2-10-3S/cm)>大部分纯固体电解质(<10-4S/cm)26二、界面电现象1.双电层电极与溶液接触后,在相界面一般存在电荷分离层,即出现电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二个电荷层,叫双电层。双电层大致可以分为:离子双电层,偶极双电层和吸附双电层双电层厚度:几nm-几百nm,电场强度:107-108V/m----++++ZnSO4Zn2+Zne-离子双电层:正负离子分布在两相中27-+-+-+-+-+-----+++++偶极双电层偶极分子(如水)在表面的定向排列吸附双电层特性吸附:在水溶液中,吸附质突破表面的吸附水层而直接吸附到电极表面。一般大的易形变和极化的阴离子在电极表面有吸附的倾向F-Cl-Br-I-S2-特性吸附增强28双电层结构模型(1)Helmhotlz紧密双电层模型(平板电容器结构)++++-
(2)Guoy-Chapman分散双电层模型++++
-
-
-
-
(3)Stern模型(紧密+分散)++++----
---292.电极电位与电池电动势对于化学反应:有化学位的概念对于电极反应:除了物质的化学反应,还有电荷在两相之间的转移,带电荷的物质进入某一相时,除了克服化学作用而引起的化学功,还要考虑静电和电场作用引起的电功。在电极反应平衡的能量条件中,引入了电化学位的概念:
-=+nf,叫内电位,代表带n个电荷的离子从无限远处移入某一相中所做的电功,包括克服该相的外电场作用所做的功和穿过表面偶极层所做的功。30电极反应平衡条件是反应方程两侧的电化学位总和相等由此得到下列关系:=o+RT/nF•ln∐ai
I能斯特方程电极电位是两相间的结界电位,如果是两个不同金属,则其接触电位差可测(热电偶原理);对于电极/电解质界面,界面的绝对电位差不能测试,只能通过另一个电极测试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叫电池电动势。电化学中将标准氢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等作为参比,获得电极/电解质界面的相对电极电位,例如:Pt,H2(pH2=1)|H+(aH+=1)||CuSO4(aCu2+=1)|Cu
Cu2+/Cu=0.337V电池电动势与吉布斯自由能之间的关系:-△G=nFE这是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关联。31电极的可逆性条件(1)电极反应可逆,如Zn/ZnCl2(2)电极在平衡条件下工作,i0可逆电极的电位符合能斯特方程参比电极都属于可逆电极不可逆电极举例:(1)Zn/HCl,Zn/ZnCl2(2)Ag/NaCl(3)Fe/HNO3存在不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32参比电极理想参比电极的条件:(1)电极反应可逆,符合能斯特方程(2)稳定性好、重现性好(3)交换电流io大,通过微小电流不产生明显极化(4)电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2024年八上数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2024-2025学年七上数学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湖北省黄石市协作体2025届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东村助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上海市青浦区2024-2025学年数学九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版保温砂浆工程项目设计与施工监理合同规范
- 二零二五年度超声刀美容仪器维修保养与销售合同
- 2025版商业贷款合同范本正规范本针对中小型企业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冷链备货合作协议书模板
- 2025版保育员保密条款劳动合同
- 劳务施工组织与管理方案
- 20以内的加法口算练习题5000题每页100题339
- 2025新人教版英语八上单词默写表(先鸟版)
- 海上沉桩施工技术规程及保障措施
- 2024年河南省方城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笔试题带答案
-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散文》25篇专项练习(含答案)
- 药店如何做好患者管理
- 食品车间员工培训
- 晚期食管鳞癌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及代谢功能与ICI免疫治疗的相关性
- 患者隐私保护培训课件
- 儿科绩效二次分配方案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