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生化检验指标临床意义_第1页
常见生化检验指标临床意义_第2页
常见生化检验指标临床意义_第3页
常见生化检验指标临床意义_第4页
常见生化检验指标临床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室检验与临床倘甸医院检验科马武松2012年8月检验医学与临床的关系

现代医学中,临床工作和检验工作的关系日趋密切,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检验科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得到临床学科及医生的支持;同时,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越来越取决于临床检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实验室每天提供的实验检测信息关系到对患者正确诊断、疗效观察、病情转归、人体健康状况评估等。据统计,临床实验室提供的检测信息占到临床诊断、临床治疗等辅助信息的50%以上。意义和前提意义医技科室根据需要适时开展新项目,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的参考和依据,在健康体检中,提供更多的检查信息,有利于树立医院品牌形象,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前提检验科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硬件支持等。临床科室的支持。临床医生熟悉各个检验参数的临床意义,并利用好它们。为什么要空腹验血?所谓空腹,是指晚饭后不再进食,第二天早晨不吃早点,在这种情况下抽血检查,效果最好。有些验血项目,随时都可以查,例如查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而有些验血项目则要求在清晨空腹(不吃早餐)抽血检查,如肾功能、肝功能、血沉、血糖等。这是因为:一、避免饮食等因素对血液内一些成分的影响。因为食物是由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再由血液运送到全身的,因此,会使血液中某些成分的浓度增高,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二、进食后,各种经消化后的食物乳糜微粒,被很快地吸收到血液中,使血液显得浑浊,通常称为“脂肪血”,使检查者无法观察清楚。三、清晨情绪比较稳定,机体处于基础代谢状态,所得结果,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新项目介绍我科室在原有检验项目的基础上新增了以下项目肝功类(打包):前白蛋白、总胆汁酸、腺苷脱氨酶肾功类(打包):β2微球蛋白、氨基葡萄糖苷酶血脂类(打包):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糖尿病检测类(单项):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心血管疾病检测类(单项):超敏C反应蛋白免疫五项(打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补体因子C3、补体因子C4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胱抑素C、C反应蛋白即将开展项目:α-L-岩藻糖苷酶各新项目的临床意义

为了使我院开展的检验项目能高效运用于临床诊断工作中,我为各位临床医师对各新项目做了简要的总结整理,以便共同学习。由于时间紧迫,疏漏在所难免,请批评指正。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理化性质:分子量5.4万,由肝细胞合成,在电泳分离时,常显示在白蛋白的前方,其半衰期很短,仅约12小时。因此,测定其在血浆中的浓度对于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不良、肝功能不全、比之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临床意义:除了作为一种灵敏的营养蛋白质指标,PA在急性炎症、恶性肿瘤、肝硬化或肾炎时其血浓度下降。肝脏疾病时前白蛋白更敏感,有人认为有30%白蛋白正常的肝病患者的前白蛋白减少,坏死后肝硬化几乎是零。肝硬化肝细胞坏死较轻,前白蛋白变化不大,预后较好,当病情改善时,前白蛋白亦迅速升高;亚急性肝坏死前白蛋白一直在低值,故前白蛋白可用作判断肝病预后指标。肝癌以及阻塞性黄疸患者均可降低,其降低程度与病情有密切关系;结合转氨酶、胆红素检测对不同类型肝脏疾病和非肝脏疾病有鉴别意义,如前白蛋白、转氨酶、胆红素均增高,多属急性肝脏疾病,如前白蛋白不增高,仅转氨酶、胆红素增高则应考虑非肝脏本身疾病;肾病综合征前白蛋白不仅不减少,而且在饮食充分时还可以升高。营养不良负氮平衡时前白蛋白减少。前白蛋白偏低的原因急性炎症、恶性肿瘤、肝硬化或肾炎会造成前白蛋白偏低;发生亚急性肝坏死时前白蛋白一直在会低于正常值;肝癌以及阻塞性黄疸可引起前白蛋白偏低;营养不良负氮平衡时也可导致前白蛋白偏低简而言之,肝脏疾病中的肝癌、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阻塞性黄疸等都可以表现为前白蛋白偏低。一般情况下,前白蛋白、转氨酶、胆红素均增高,多属急性肝脏疾病,尤其在肝癌患者和阻塞性黄疸患者中,如果前白蛋白持续降低,说明病情持续恶化。总胆汁酸(TBA)人体血清总胆汁酸(TBA)是由肝脏合成并分解代谢,从而维持人体胆汁酸的相对稳定,它的调控是肝脏的一个主要功能。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或患胆管疾病时可引起胆汁的代谢障碍,使进入血中的胆汁酸含量显著升高,血清TBA升高与肝细胞损伤程度成正比。因而血清TBA水平是反映肝实质损伤的一项重要指标。TBA测定比传统肝功能指标任何一项都敏感。总胆汁酸的临床应用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的TBA有差异:急性肝炎时患者血清TBA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一样,呈显著增高,平均增高幅度是正常的31倍,说明TBA对急性肝炎早期诊断价值与ALT(阳性率100%)测定相同,经积极治疗后随肝细胞损害的控制很快转为正常,而TBA则随肝功能的恢复逐渐转为正常。慢性肝炎时,TBA阳性率为65.7%,平均升高幅度为正常的10倍。肝癌、肝硬化时,由于肝脏对TBA代谢功能下降,故血清TBA在不同阶段都增高。当肝癌时,TBA阳性率为100%,而肝硬化TBA阳性率为88%,亦高于其他指标。当转氨酶、胆红素及碱性磷酸酶等其他指标转为正常情况下,血清中TBA水平仍很高,这可能由于肝细胞功能失调,肝实质细胞减少等原因有关。孕妇总胆汁酸偏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胆汁酸代谢异常,孕期激素水平改变造成的产生的危害抑制胆道平滑肌蠕动,造成胆汁引流不畅,易发生肝内胆汁淤积症。胆汁中的胆红素及胆汁酸,经肝窦状隙返流入血,随血循环带到孕妇及胎儿全身,过高的胆红素可透过胎儿血脑屏障形成“核黄疸”影响智力发育;过高的胆酸盐刺激孕妇皮肤神经未稍引起搔痒.其主要危害是增加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及胎儿宫内死亡率,并增加孕妇产后出血发生。腺苷脱氨酶(ADA)腺苷脱氨酶是一种与机体细胞免疫活性有重要关系的核酸代谢酶。测定血液、体液中的ADA及其同工酶水平对某些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免疫功能的研究日趋受到临床重视。ADA活性是反映肝损伤的敏感指标,与ALT或GGT等组成肝酶谱能较全面地反映肝脏病的酶学改变。用于判断急性肝损伤及残留病变

急性肝炎(AH)时ALT几乎明显升高,ADA仅轻、中度升高,且阳性率明显低于AST和ALT。因此ADA在诊断急性肝损伤时有一定价值,但并不优于ALT。重症肝炎发生酶胆分离时,尽管ALT不高,而ADA明显升高。AH后期,ADA长高率高于ALT,其恢复正常时间也较后者为迟,并与组织学恢复一致。因此,ADA较ALT、GGT更能反映急性肝损伤,并有助于探测AH的残留病变和肝脏病进展。ALT恢复正常而ADA持续升高者,常易复发或易迁延为慢性肝炎。协助诊断慢性肝病

在反映慢性肝损伤时ADA较ALT为优。慢性肝炎(CH)、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血清ADA活性显著升高。其阳性率达85%~90%,而肝硬化时ALT多正常或轻度升高,故ADA活性测定可作为慢性肝病的筛选指标。失代偿期肝硬化ADA活性明显高于代偿期肝硬化,因而可判断慢性肝病的程度。另外,慢性活动性肝炎(CAH)ADA活性明显高于慢性迁延性肝炎(CPH),故可用于二者的鉴别诊断。有助于肝纤维化的诊断ADA活性与肝纤维化程度有关。随肝纤维化程度增加,ADA活性逐渐增加有助于黄疸的鉴别有文献报道:阻塞性黄疸血清ADA活性及阳性率(16.7%),均明显低于肝细胞性黄疸(57.3%)及肝硬化伴黄疸者(80.9%),且重叠较小,尤其与GGT、ALP和5’-NT同时测定,如三项指标均增高,而ADA正常则更支持阻塞性黄疸的诊断。脑膜炎的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时ADA常高于细菌性脑膜炎及其他脑膜炎浆膜腔积液的鉴别诊断结核性胸水中ADA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原因所致的胸水

β2微球蛋白(β2-MG)

β2—微球蛋白可以从肾小球自由滤过,99.9%在近端肾小管吸收,并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分解破坏,故而正常情况下β2—微球蛋白的排出是很微量的。主要用于监测近端肾小管的功能。在急性肾小管损伤或坏死、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衰等情况下,均可使得尿β2—MG显著升高。肾移植患者血、尿β2—MG明显增高,提示机体发生排异反应;肾移植后连续测定β2—MG可作为评价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的敏感指标。糖尿病肾病早期有肾小管功能改变,尿β2—G也会升高。血清β2—微球蛋白的升高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或滤过负荷是否增加的情况;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时,尿液β2—MG也有升高。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是检测肾损伤,特别是肾小管缺血、坏死的敏感指标。

载脂蛋白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称为载脂蛋白,主要分A、B、C、D、E五类,主要在肝(部分在小肠)合成,载脂蛋白是构成血浆脂蛋白的重要组分。载脂蛋白AⅠ的主要功能①组成HDL并维持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②激活LCAT,再催化胆固醇酯化;③作为HDL受体的配体。APOA-1由肝和小肠合成,是组织液中浓度最高的载脂蛋白,在血浆中半寿期为45天。载脂蛋白AⅠ可以去除细胞中的胆固醇,因此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以ApoA1表示的HDL水平与冠心病(CHD)的流行率呈负相关。在使用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来过筛冠心病危险时,除检测脂蛋白(a)与载脂蛋白B之外,同时检测载脂蛋白A1能对脂类失调提供更多的信息,也可替代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检测。一些研究表明,当ApoB浓度上升(女性ApoB>1.50g/L,男性ApoB>1.55g/L),而ApoA1浓度下降(女性ApoA1<1.20g/L,男A1<1.10g/L),对于预测CHD危险非常有用。载脂蛋白A1偏低的原因载脂蛋白a1偏低的原因主要为肝脏功能受损,肝细胞合成载脂蛋白a1减少造成血液中载脂蛋白a1偏低。载脂蛋白a1偏低常见于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脂蛋白血症等疾病的患者。载脂蛋白A1偏高的原因服用一些抗癫痫药物会引起载脂蛋白a1偏高,如果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长时间过量饮酒就会引起载脂蛋白a1偏高,这时候一定要停酒,以后不饮酒,载脂蛋白a1就会恢复正常;妊娠期间也会引起载脂蛋白a1偏高,这是正常的生理性现象;肝脏出现异常,患有慢性肝炎的时候就会引起载脂蛋白a1偏高,若不及时治疗,容易转化为肝硬化。载脂蛋白B存在于低密度脂蛋白的表面,细胞识别和摄取LDL主要通过识别载脂蛋白B实现。所以,载脂蛋白B增多时,即使LDL水平正常,也可使冠心病发病率增高。

多数临床研究指出,APOB是各项血脂指标中较好的动脉粥样硬化标志物此外在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梗阻性黄疸、APOB都可能升高;恶性肿瘤、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时都可能降低。果糖胺果糖胺是血浆中的蛋白质与葡萄糖非酶糖化过程中形成的高分子酮胺结构类似果糖胺的物质,它的浓度与血糖水平成正相关,并相对保持稳定。它的测定却不受血糖的影响。由于血浆蛋白的半衰期为17~20天,故果糖胺可以反映糖尿病患者检测前1~3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糖化血红蛋白不能反映较短时期内血糖浓度变化的不足。是评价糖尿病控制情况的一个良好指标,尤其是对血糖波动较大的脆性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了解其平均血糖水平有实际意义。临床意义是糖尿病诊断、治疗、病程检测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临床选用合理的药物浓度及疗效观察具有实用价值但果糖胺不受每次进食的影响,所以不能用来直接指导每日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的用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并与血糖浓度成正比,且保持120天左右,所以可以观测到120天之前的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是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和治疗监测的“金标准”控制标准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此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世界权威机构对于糖化血红蛋白有着明确的控制指标,ADA(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小于7%,IDF(国际糖尿病联盟)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标准为小于6.5%,目前我国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定为6.5%以下。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控制情况

4%~6%:血糖控制正常。

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7%~8%:血糖控制一般。

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尿微量白蛋白人体代谢正常情况下,尿中的白蛋白极少,具体到每升尿白蛋白不超过20mg(<20mg/L),所以叫微量白蛋白。白蛋白是一种血液中的正常蛋白质,但在生理条件下尿液中仅出现极少量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尿反映肾脏异常渗漏蛋白质。临床意义尿微量白蛋白的增高多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妊娠子痫前期,是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通常应用尿微量蛋白指标来监测肾病的发生。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通过尿微量白蛋白的数值,结合发病情况、症状以及病史陈述就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病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血浆中的一种C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