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献学》-简要_第1页
《中国历史文献学》-简要_第2页
《中国历史文献学》-简要_第3页
《中国历史文献学》-简要_第4页
《中国历史文献学》-简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何为“文献”?

1、文献的本义

古代“文献”概念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文”指文章典籍;“献”指贤人贤才,特指博学多闻、娴熟礼仪掌故之人。“文献”即指有关典章制度的文字记载和多闻熟悉掌故的人。2、文献含义的演变

汉唐以后,由于文字的发展以及书写工具的进步,特别是造纸术、印刷术的相继问世,关于历史、典制、礼仪等方面的知识,见于文字记载的日渐增多,文献的含义也逐渐发生变化。

“文献”由“典籍与贤才”到专指“典籍”。

当然,“献”的原始含义并未消亡,明清时期的学者著书编书,多有用其本义者。如:

(1)明代学者焦竑曾编纂一部《国朝献征录》(120卷),专为当时重要人物立传。这里“献”指重要人物,与历史关系重大的人物。第二讲历史文献的载体载体,是指用以记录历史文献的物质材料,主要分为传统文献载体和现代文献载体两类。一、传统文献载体1、甲骨文献2、金石文献3、简帛文献4、纸质文献二、现代文献载体声像文献、缩微文献、电子文献1、甲骨文献

甲骨文献,以龟甲兽骨为载体,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献。又称“契文”、“卜辞文献”。

从内容上看,甲骨文献可分为“占卜刻辞”和“记事刻辞”两大类。

占卜刻辞,是殷人占卜活动的记录,内容涉及天象、将要发生的事件(渔猎、战争)、生死病梦等人事休咎(吉凶、善恶)以及对祖先和神灵的祭祀。

记事刻辞,是与占卜无关的单独的记事文字,主要内容为战争、祭祀等宫廷大事。殷人信鬼神,重占卜。占卜之后,又将有关占卜的情况契刻在龟甲或兽骨之上,称为“卜辞”。甲骨卜辞的制作过程:整治:即刮削磨治龟甲或兽骨,使之光洁。钻凿:在整治后的甲骨内面,钻凿出整齐排列的小凹槽(窝槽),以备灼烧时出现裂痕。命辞:向鬼神告以所卜之事。灼兆:沿窝槽周围加热,使龟甲的另一面(正面)出现裂痕,占卜者根据裂痕,判断吉凶。刻辞:将占卜时间、卜人、所问事情及占卜结果刻写在相应的兆文附近,有时还补刻应验结果。卜辞的记事体例:序辞:记占卜日期和贞人名字命辞:记此次占卜所问之事和期限占辞:记根据卜兆所下的吉凶判断验辞:记事实与占卜结果是否应验和应验情况。这一部分为事后补刻,与占卜活动不是同时。现今所见卜辞大都残缺不全,往往只有序辞、命辞。甲骨文的发现1899年,王懿荣首先发现甲骨上刻字并购藏。1903年,刘鄂在罗振玉的协助下,出版甲骨拓文《铁云藏龟》,但录文字,略无释文,是我国第一部甲骨著录专书。继此之后,出现了“甲骨四堂”,在甲骨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成绩:【雪堂】罗振玉整理出版《殷墟书契前编》(1911)、《殷墟书契后编》(1916)

、《殷墟书契菁华》(1914)、《殷墟书契续编》(1933),共收甲骨5000余片,是殷墟正式发掘前出土甲骨的重要辑录。此外,还撰成《殷墟书契考释》,率先将甲骨文资料用于商史研究。

【观堂】王国维

撰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殷周制度论》、《殷虚卜辞中所见地名考》等一系列甲骨学论著,把甲骨文研究真正引入到史学研究领域。在文献整理方面,王国维发凡体例,最早进行甲骨文的“缀合”工作。【彦堂】董作宾

从1928年-1937年董作宾参加安阳殷墟的系列发掘,依出土顺序为出土甲骨编号和拓印,为以后的甲骨学研究提供了方便。在此基础上,出土《殷墟文字甲编》和《殷墟文字乙编》。并著《甲骨文断代研究例》(1933年),提出著名的“五期分法”和“十项标准”,为系统科学的甲骨文分期提供了理论基础。【鼎堂】郭沫若撰有《卜辞通纂》和《殷契粹编》。其中《卜辞通纂》选取刘鄂、罗振玉诸家著录的甲骨文精品929片,依照干支、数字、世系、天象、食货、征伐、畋游、杂纂8类排比,每片甲骨都图画原形,作出释文,并有“考释”和“索引”。是甲骨学入门的重要参考书。另有郭沫若主编、胡厚宣编辑的《甲骨文合集》,共13册,按照先分期、后分类的方法收录甲骨41956片,是目前数量最大、价值最高的甲骨文总集。2、金石文献金石文献,是以金属和石质材料为载体的文字记录。金,主要指青铜器,包括礼器、乐器、食器、酒器、兵器等。其中又以礼器(鼎)、乐器(钟)为要,故“钟鼎”遂成为青铜器的代表。石,包括石片、玉片、石鼓、石碑、摩崖等。两者皆具有坚固持久的特点。石金、石文献起源大体同步。但金属贵而稀,且难于铸刻,故秦汉以后,石刻文献逐渐取代了青铜器文献。a、主要类型有:(1)石鼓文现存最早的石刻文献是春秋时代秦国的石鼓文。唐初发现于天兴(陕西宝鸡),为10块鼓形刻石,每块刻诗一首,歌咏贵族田猎生活。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3、简帛文献简帛,是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简牍和帛书的概称。它的出现,弥补了文献记载的不足和讹误,使得古代学术史必须重写。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我国最早在汉代(西汉武帝末年)发现简牍。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在汲郡(今河南卫辉市西南)发现竹简数十车,10余万言,称为“汲冢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次简牍发现。4、纸质文献以纸张为载体的文献。按其制作手段的不同分为写本和印本。写本,又称抄本,在雕版印刷术尚未普及前较为流行。考古发掘证明,在东汉蔡伦之前已有植物纤维纸的存在。1957年,在西安灞桥古墓中出土了汉武帝时的一叠麻纸。20世纪90年代初,在敦煌悬泉置遗址发现3片西汉时残纸,是迄今所见最早有字的纸。第三讲

版本学知识及运用20古籍版本基础知识一、古籍的版式二、古籍的装帧三、古籍的结构四、古籍的版别五、古籍的字体六、版本学知识在史料学上的应用21散叶指一面鱼尾:版心中间用作折页基准的图形,因其酷似鱼尾,故名。宋代以后,书籍装订均在版心处对称,然后粘连或订线,对折的准绳主要是鱼尾。22二、古籍的装帧在印刷术发明以前,图书是抄写的绢帛和纸张上,采用长卷形式,阅读时展开,平时卷起。——卷轴装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称:“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欧阳修《归田录》也说:"唐人藏书皆作卷轴。"23雕版印刷普及以后,由于书版各自成块,卷轴装已不适用,古籍装帧改进为册页形式。先后出现旋风装、经折装、包背装、线装几种形式。线装的形式一直沿用至今。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龙麟装24又称卷子装,早期的图书装帧形式。与装裱好的书画相似。盛行于魏晋至宋初。缺点:查找某一部分内容,要将全卷展开,费时费力。卷轴装25经折装将图书长卷按一定宽度左右折叠起来,加上书衣,使之成为可以随时展读的册子。历代刊刻佛经道藏,多采用这种装订形式。古代奏折、书简也常采用这一形式。故又叫梵夹装、折子装。出现于隋唐。26旋风装是对经折装的改进,出现于唐代。将一大纸作为书皮,把折子的首尾两页粘在书皮上。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形容其“逐叶翻飞,展卷至末,仍合为一卷。”翻阅之快如同旋风,故而得名。27龙麟装外形如卷轴装,里面粘贴了大小相同的若干张散叶,作双面书写,除首叶裱于卷底不能翻转外,其余皆自右至左鳞次栉比地粘贴在卷底。形似龙麟,故称。出现时间与旋风装大致相同。缺点:久阅散叶易脱。28蝴蝶装将每页书在版心处对折,有文字的一面向里,再将若干折好的书页对齐,粘贴成册。蝴蝶装是宋元版书的主要形式,它改变了沿袭千年的卷轴形式,适应了雕版印刷的一页一版的特点,是一重大进步。29包背装将印好的书页版心向外对折,书口向外,然后用纸捻装订成册,再装上书衣,由于全书包上厚纸作皮,不见线眼,故称包背装。包背装出现于南宋,盛行于元代及明中期以前。包背装改变了蝴蝶版版心向内的形式,不再出现无字页面,但未解决易散脱页的缺点,所以后来又发展为线装形式。30线装线装书是传世古籍最常用的装订方式。它与包背装的区别是,不用整幅书页包背,而是前后各用一页书衣,打孔穿线,装订成册。

这种装订形式可能在南宋已出现,但明嘉靖以后才流行起来。其特点是解决了蝴蝶装,包背装易于脱页的问题,同时便于修补重订。31三、古籍的结构

包背装和线装的古籍,结构大致相同,即将各印页在版心处对折,有字的一面向外,装订成册。每册古籍内外各部分,均有固定名称。主要有:1.书衣:即书的前后封衣,又称书皮、书面。书衣有布、纸两种,书衣上一般题有书名,或直接写在封皮上,或贴一纸书签。2.书签:用作题写书名的长方形纸条,一般贴在古籍封皮左上角。3.书脑:线装书订线的一边。32书签书脑334.书脊:线装书订线的侧面,相当于现代图书的书背。5.书头:古籍的上端,又叫书首。6.书根:古籍的下端。7.书口:掀开书页的地方。8.扉页(扇页):在书页之后,书名页之前的一页白纸(或两页,用来保护书页)。349.书名页(封页):即古籍的封面,专用题写书名,一般置于书衣及扉页之后。多以半页(一块书版的半面)刻写书名及作者,也有的以半页题书名,半页题刻版时间、刻版机构或藏版处。35以上是古籍的外观形式,至于一部古籍的内容,往往由序、目录、凡例、正文、跋等几部分组成,阅读序跋,查核正文及讳字,对于鉴定古籍版本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古籍卷末或卷中序目之后,常刻有牌记(又称书牌子)注明出版者姓名、书坊名称、雕版年代等,这也是版本鉴定的重要依据。36四、古籍的版别角度不同,名称亦有差别。(1)按照写刻的不同情形(2)按照刊刻时代区分(3)按照刻书地域区分(4)根据刻主分类(5)根据流传情况和珍贵程度37写刻分类(1)按照写刻的不同情形,可分为写本、影写本、抄本、精抄本、稿本、彩绘本、原刻本、重刻本、精刻本、修补本、递修本、配本、百衲本、邋遢本、活字本、套印本、巾箱本、袖珍本、两截本、石印本、铅印本等等。38写本:宋代以前,写本与抄本、稿本无较大的区别,但宋元以后,写本特指抄写工整的图书,例如一些内府图书,并无刻本,只以写本形式传世,像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以及历朝实录。影写本:明清时期,藏书家为保存稀见宋元版书原稿,雇请抄手,用优良纸墨,照原样影摹下来,版式、字体往往与原本相差无几,这样的写本被称作影写本,又叫影抄本。其中以汲古阁毛氏影宋写本最为著名。39原刻本:初次雕印的图书。以后按原刻本重印的图书称“重刻本”或“重刊本”。其中凡版式、行款、字体依照原刻本摹刻的,称为仿刻本、翻刻本、覆刻本、影刻本;对原刻本内容进行增删校订或添加评注的,则称为增刻本、删刻本、评注本。40百纳本:百纳即补缀很多的衣服,利用零散不全的版本全成一部完整的书,称为百纳本。商务印书馆于1930-1937年影印的百衲本《二十四史》。该本选用当时最古的善本影印。邋遢本:古代书版因刷印多次,已经模糊不清,印出的书被称为邋遢本。如著名的宋眉山七史到明代还在使用,印出的书字迹迷漫,被称为“九行邋遢本”(因眉山七史9行18字)41套印本: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分版印刷的图书。常见的有朱墨二色套印本,被称为朱墨本。此外,还有三色、四色、五色、六色套印本。

42两截本:有的书在版面中增加一条横线,使之分为上下两块,称为两截本或两节本。常见于图文并茂的小说戏曲、便览大全之类图书。清木刻两截本《幼学故事琼林》43铅印本:采用现代铅印技术排印的古籍。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上海成立了我国最早的铅印出版机构——墨海书馆,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出版了最早的汉文铅印本《六合丛谈》。此后,不少古籍也采用铅印法。

44刊刻时代(2)按照刊刻时代区分,有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本、辽刻本、西夏刻本、金刻本、蒙古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民国刻本等等。民国线装本《宋史》496卷80册45(3)按照刻书地域分,则有浙本、建本、蜀本、平阳本、外国本(日本本、高丽本)等。浙本:宋代浙江地区刻印的图书。有杭本、衢本、婺州、温州、明州、台州、绍兴本的区分。建本:又称闽本,为宋元明福建地区刻印的图书。宋代福建刻书集书于建宁、建阳两地。建阳麻沙镇盛产榕木竹纸,易于雕印图书,所印图书又称为麻沙本。刻书地域46(4)根据刻主分类,有官刻本、家刻本和坊刻本。

官刻本:由官府刻印的图书。五代以来,历朝中央和地方官府均有刻书之举,但所设机构不同,所以官刻本又有各种不同名称。主要有:刻主分类监本:历朝国子监刻印的图书。主要是各种儒家经典、文史名著。明朝在南京和北京均设国子监,有"南监本"和"北监本"的区别。47公使库本:两宋地方官府动用公使库钱刻印的图书。经厂本:明代司礼监所辖经厂刻印的图书。特点是书品宽大,字大如钱,但由于主持其事的是宦官,因而校勘不精,错讹较多。明刻经厂本《贞观政要》48内府本:明清两朝宫殿刻印的图书。明内府刻书主要是经厂本,清内府刻书多殿本。内府刻书往往不惜工本,讲究形式,但清内府本校勘亦精。武英殿本殿本:清康熙间,于武英殿设修书处,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又设刻书处,派亲王、大臣主持校刻图书,所刻之书称为殿本。殿本校刻精致,纸墨上佳,堪与宋刻本相媲美。49聚珍本:清乾隆年间选刻《四库全书》珍本,武英殿采用活字印刷,共刻木活字25万余个,乾隆定名为“聚珍版”,所印图书遂称武英殿聚珍本。后来各地官书局也仿聚珍版印书,被称为"外聚珍",而武英殿活字本被称为"内聚珍"。涵芬楼四部丛刊《意林》二册全,是书系据武英殿聚珍本景印50书局本:清同治间,由曾国藩提倡,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四川、安徽、两广、两湖、山东、山西、直隶先后创立官书局,所刻图书称为"书局本"或"局本"。西湖书院刻51

私刻本:即私人出资刻印的图书,其中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私家刻书称为家塾本或家刻本。自宋代以来,私家刻书持续不衰,有的以室名相称,如宋廖莹中“世彩堂本”余仁仲“万卷堂本”明范钦“天一阁本”毛晋“汲古阁本”清纳兰性德“通志堂本”鲍廷博“知不足斋本”黄丕烈“士礼居本”也有以人名相称,如宋“黄善夫本”,明“吴勉学本”。私刻本52坊刻本历代书坊、书肆、书铺、书棚刻印的图书。坊刻本以营利为目的,刻印较差,往往校勘不精。惟宋代坊肆刻书,如临安陈氏、尹氏书籍铺等,所刻图书与官刻本、家塾本不相上下。53(5)根据流传情况和珍贵程度,古籍又可分为足本、节本、残本、通行本、稀见本、孤本、珍本、善本等等。节本:因原书篇幅过巨,刻印时只节取其中一部分,或是因为其他原因予以删节,称为节本或删节本。通行本:指刻印较多、流传较广、年代较晚的古籍版本。流传情况和珍贵程度54孤本:世所仅见的古代图书,往往不见于诸家著录,如明《永乐大典》。国内仅存一部的书则可称为"海内孤本",如宋刻30卷本《五臣注文选》。珍本:写刻年代较早,流传很少,研究价值较高的古籍,通常指宋元刻本、内府写本、有史料价值的稿本及名人批校本。55善本:最早是指校勘严密,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真正的善本仍应主要着眼于书的内容,着眼于古籍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

标准:足本、精本(精校、精注)、旧本(旧刻、旧抄)《中国古籍善本总目》:足本、精本即是善本56第四讲

校勘学知识及运用一、古籍中的错误类型古籍中出现的错误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种类型:1、衍文2、脱文3、误字4、倒文5、错简6、多重错误58二、校勘四法真正使校勘走上科学化道路、从校勘理论上做出重大贡献,从而使之真正成为一门学问的,当推近人陈垣。陈垣在所著《校勘学释例》中提出了“校法四则”,可供我们参考和采用。59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相校

以同书前后相校

以他书校本书定其是非

陈垣“校勘四法”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

在校勘实践中,对校、本校、他校、理校等方法往往都是综合加以使用的。有时为了纠正一处错误,不得不同时运用多种方法,方能取得可信的证据,得出正确的结论。60对校法,即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相校。对校法的长处,是便于发现文献中的错误和找到改正错误的依据。缺点是比较死板,其主旨是只校异同,不校是非,只要与祖本相异,即照祖本改正。本校法,即本书前后互校,甚至同篇互校,比较异同,分析内容,判断正误。此法适于孤本自校。他校法,即以他书校本书。凡本书内容有被他书引用,可用他书所引用的资料校对本书资料。理校法,就是推理的校勘,是校勘的补充方法。即在无祖本或他本可据,或数本互异,无所适从之时,以道理定是非的校勘法。这种方法最难,也最容易出错误。第五讲经学简史

一、今、古文经学之区别1、典籍来源不同口耳相传(隶书)从地下或孔壁中发掘(古文)2、今文经同古文经的书写字体不同今文经汉代隶书古文经先秦六国文字古本。

凡先秦六国遗书,非当时写本者,皆谓之古文。---王国维《史记所谓古文说》

3、今文经与古文经文本存在异文《论语·阳货》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古文)夫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夫何言哉!(鲁论,今文)

4、今文经派与古文经派对六经的作者看法不同今文经学派认为六经为孔子手定。孔子定六经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想借六经“托古改制”。古文经学派认为六经非孔子所作,而是古代史料。他们认为六经为周公等先圣所成,孔子只是整理六经,传之后人。

5、今文经派与古文经派注重的经典不同西汉前期,今文经学派注重《公羊传》,代表人物是董仲舒。宣扬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西汉汉元帝、汉成帝时期,今文经学派从注重《公羊传》转向为注重《诗经》。西汉的古文经学派注重的经典为《周礼》。6、今文经学家与古文经学家的宗旨不同今文经学家标榜“经世致用”,服务现实政治。古文经学家追求对经书本身作确实的理解,从语言文字入手,学术性较强。7、今文经学家与古文经学家的地位不同今文经学家可以被立为五经博士,政治地位很高古文经学家主要在民间传授,不具有政治地位。二、经学演变的历史过程及特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总叙自汉京以后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学凡六变。其初专门授受,递禀师承,非惟诂训相传,莫敢同异,即篇章字句,亦恪守所闻,其学笃实谨严,及其弊也拘。王弼、王肃稍持异议,流风所扇,或信或疑,越孔、贾、啖、赵以及北宋孙复、刘敞等,各自论说,不相统摄,及其弊也杂。洛、闽继起,道学大昌,摆落汉唐,独研义理,凡经师旧说,俱排斥以为不足信,其学务别是非,及其弊也悍。学脉旁分,攀缘日众,驱除异己,务定一尊,自宋末以逮明初,其学见异不迁,及其弊也党。主持太过,势有所偏,才辨聪明,激而横决,自明正德、嘉靖以后,其学各抒心得,及其弊也肆。空谈臆断,考证必疏,于是博雅之儒引古义以抵其隙。国初诸家,其学徵实不诬,及其弊也琐。要其归宿,则不过汉学、宋学两家互为胜负。经学演变的历史过程及特点在汉代开始一直到清朝初期的二千年之间,经学演变,一共经过了六次重大的转折,分别为:两汉时期,对于经典的研读,以训诂为主。而训诂学的特点是遵循师法、家法,笃实谨严;弊端则是于义理之上无所发明。魏晋至宋初,治经方法由训诂学转入到了义疏之学,即对汉代的注释再进行注释。各种学说纷纷涌出,不相统摄,形成一个极大繁荣而无法统一的时期,所以显以杂乱。宋初至宋末,开始摆脱汉代的训诂学及唐代的义疏学,而独创义理之学。弊端是对于与自己理论所不同者,则大加攻讦,务必以自己学说为是。

宋末至明初,程朱理学被定为一尊,刚愎自用,固步自封。明正德至明末,由于王阳明、王艮等的宣传,而使心学得以发扬光大,后至空谈臆断,脱离文献原意。其弊端为放肆之谈。清初,由顾炎武、黄宗羲、方以智、毛奇龄为代表的考据学派产生,沿袭汉学精神,专以考据、辨伪。其弊端为繁琐。从汉代开始直到清初的六个阶段,其治经方法经历了以下五个时代:口头说经,尊奉师法、家法→章句训诂之学→义疏之学→义理之学→考据之学而实际上,汉、唐、清均属于汉学的范畴,而宋明则属于宋学范畴。二千年的经学史,可以粗略划分为汉、宋二学,二千年间,也不过是二学相互攻讦、互有胜负而已。第六讲两宋时期---中国历史文献学的繁荣时期一、目录学的发展自汉代目录学形成以来,宋代目录学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飞跃,这不仅与宋代书目数量繁富有关,也与统治者重视对历代图书的收集有关,通过目录考察图书的留存。今所传者,以《崇文总目》为古,晁公武、赵希弁、陈振孙并准为撰述之式。惟郑樵作《通志·艺文略》,始无所诠释,并建议废《崇文总目》之解题,而尤袤《遂初堂书目》因之。自是以後,遂两体并行。(《四库全书总目-史部-目录类》)(一)被尊为“至善”的官修提要目录《崇文总目》

时间:宋仁宗庆历元年十二月(1042.12)著者:王尧臣领衔卷数:66卷,叙录1卷,著录经籍共3445部,30669卷地位: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官修目录著作(二)现存最早的私家提要书目《郡斋读书志》时间: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著者:晁公武卷数:20卷,著录经籍共1492部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私家目录著作(三)第一部著录版本的目录《遂初堂书目》时间:宋孝宗、光宗年间著者:尤袤卷数:1卷,著录经籍共3232部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著录版本的目录著作(四)“考证之所必资”的私家目录《直斋书录解题》时间:宋理宗淳祐(1241-1252)年间著者:陈振孙卷数:原56卷,今存22卷,著录经籍共3096部二、金石学的兴起中国考古学的前身。考古学传入之前以古代铜器与石刻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注重铭文的著录考证,旨在证经补史。北宋曾巩最早使用“金石”一词,清代始有“金石之学”的名称。宋元金石学演进:北宋仁宗朝,刘敞著《先秦古器图碑》(已佚)著录图像铭文,提出古器物研究方法“礼家明其制度,小学正其文字,谱牒次其世谥,乃为能尽之。”以经学辨彝器。金石学始具雏形。北宋元祐七年(1092)吕大临《考古图》,为现存最早且系统的古器物图录。其后,又有《宣和博古图》、《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集古录》、《金石录》等,金石研究渐盛。元纳新《河朔访古记》为实地调查古代遗迹的记录。试述宋代金石学产生之原因、著述及其文献价值1、宋代金石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