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八语上 6 藤野先生【第一课时】_第1页
统编八语上 6 藤野先生【第一课时】_第2页
统编八语上 6 藤野先生【第一课时】_第3页
统编八语上 6 藤野先生【第一课时】_第4页
统编八语上 6 藤野先生【第一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6藤野先生八年级语文上册

鲁迅

1.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呈现的各式各样的人生经历,从文中人物的生平事迹中汲取精神营养,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2.抓住回忆性散文和传记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等特点,掌握阅读方法。3.学习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尝试在自己的写作借鉴运用;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鉴赏力。单元目标课堂环节导航出示目标资料链接预习反馈初读感知精读品味研读探究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学会快速阅读,理清文脉,把握叙述线索,理清人物交往的典型事件。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3.体会鲁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以使祖国强盛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操。(重点)学习目标(难点)(重点)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学会快速阅读,理清文脉,把握叙述线索,理清人物交往的典型事件。学习目标古之学者必有师。童年的鲁迅对寿镜吾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十分信服、敬畏。但鲁迅曾说过:“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其中的“他”指的却是另一个人——藤野先生。藤野先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能让鲁迅如此感念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藤野先生》吧!课文导入课文导入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生于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鲁迅先生以笔为戈,战斗一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资料链接代表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葬于虹桥万国公墓。资料链接1902年,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鲁迅在仙台学医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挚的情谊。鲁迅与藤野先生分别20年后的1926年,正值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时期,也是鲁迅世界观发生伟大飞跃的时期。这年秋天,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藤野先生》就是这时在厦门大学图书馆楼上写成的。资料链接散文的概念及特点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其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聚”。其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空限制,但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资料链接1.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2.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3.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4.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名言资料链接烂熳

绯红颇冷解剖

畸形不逊匿匿名教诲深恶痛疾恶心恶习一

读一读字音mànfēipōpōujīxùn魔法记忆:语境记忆法:随地吐痰是很恶(ě)心的行为,对你的这个恶习(è)我十分厌恶(wù)。nìhuìwùěè预习反馈yǎo()无消息piē()见发jì()油光可jiàn()jié()责

抑扬顿cuò()二

写一写字形杳瞥髻鉴诘挫预习反馈三

记一记词义1.烂熳:即“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2.油光可鉴:文中指头发上擦油,梳得很光亮,可当镜子照。例句:这套家具由红木制成,油漆刷得均匀很上档次,油光可鉴,都可照见人影。3.客死:死在他乡异国。预习反馈4.不逊:无礼。逊,谦逊。5.匿名:不具名或隐匿真名。匿,隐藏。6.诘责:质问并责备。诘责、责怪辨析:都有责备、埋怨的意思。“诘责”还有质问的意思。如:因为我平时的不逊和众多的托辞,老师严厉地诘责我。而“责怪”无质问的意思。如:我犯了个大错误,但是妈妈并没有责怪我,只是嘱咐我要吸取教训,争取日后不再犯类似错误。预习反馈三

记一记词义7.托辞:借口。8.杳无消息:没有一点消息。杳:远得不见踪影。例句:三叔离开家乡十年了,至今杳无消息,令人心忧啊。9.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转折、和谐悦耳。例句:某科技公司最近推出了与人类似、用胶皮声带说话的机器人,声音抑扬顿挫,显得非常亲切。预习反馈三

记一记词义10.凄然: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11.适值:正好遇到。12.深恶(wù)痛疾:非常厌恶、痛恨。例句:对于日本安倍政府不断美化侵略、为军国主义招魂的行径,我国广大民众无不深恶痛疾。预习反馈三

记一记词义导思1.

跳读课文,以“我”的活动为中心,写到了哪些地点?主要写了哪些事?导思2:课文主要写了“我”与藤野先生哪些交往?“我”“先生”藤野先生导思3.文章采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来组织材料?导思4.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线索初读感知情感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藤野先生》课文朗读。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圈点要求朗读课文初读感知仙台东京北京“我”地点的转换相识相处离别见闻离开怀念感激本文按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初读感知第一部分(①-③):第二部分(4-35):写作者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交代去仙台的原因。写“我”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分别。第三部分(36-38):写“我”离别藤野先生后对他的怀念和感激之情。初读感知遇到藤野先生前在东京的见闻感受藤野先生与藤野先生的交往鲁迅弃医从文与藤野先生别离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初读感知课时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了解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