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质量控制问题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介绍
(一)
(XX检验中心)
XX
主要内容第一部分编制背景第二部分编制原则第三部分规程的主要内容
根据XX建标【2006】77号文“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由XX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对行业标准《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进行编制。期间XX集团有限公司被批准作为本标准的第二主编单位。第一部分编制背景参加规程编制的单位有:XX研究院、XX责任公司、XX研究院、XX研究院、XX大学、XX研究院、XX大学、XX有限责任公司、XX学院等共20多人。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于2007年5月10日在北京召开,确定了编制单位、人员,讨论确定编制大纲、编制工作的分工和工作进度计划。2007年5月---2008年7月,编制组根据分工,分别进行了调研、资料收集和整理,分析了国内有关研究成果和资料,补充了有关科研试验。经主编单位汇总、修改,形成了规范初稿(第一稿)。2008年7月编制组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对规范初稿各个章节进行了认真讨论。讨论认为规程初稿各章节内容过多过细,有一些虽然重要但与裂缝防治无关,需要进一步修改。这次会议还一致通过将中铁建工集团列为第二主编单位的提议。经反复讨论、修改,于2009年4月完成了规程的征求意见稿初稿(第二稿)。2009年4月编制组在北京召开各章节负责人参加的意见第三次工作会议,与会代表讨论并对规程征求意见稿进行了逐条修改。2009年10月形成征求意见稿(第三稿)。编制组向设计、施工、检测、监督管理及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单位和专家发放征求意见稿100多份,并在“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上予以公示,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收集了反馈意见300多条。2009年12月编制组召开了第四次工作会议,对反馈意见进行了逐条讨论和处理,形成了《征求意见汇总及处理表》。经修改汇总后形成了送审稿(第四稿)。2012年5月,XX建筑结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送审稿审查会,会议成立了以钱稼茹教授为主任委员、周炳章教授级高工为副主任委员的审查委员会,对规程进行了逐条讨论。编制组根据审查意见对送审稿及条文说明进行了逐条修改,形成了报批稿。2014年2月28日正式发布,2014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目前,建筑工程裂缝的出现已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技术问题,非结构工程裂缝的出现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还有可能造成局部渗漏,甚至削弱工程结构的整体性,引起结构承载力和耐久性的降低,对结构的安全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而结构工程裂缝的出现危害更大,可能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因此本规程结合实际情况和有关科研成果,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从地基基础、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轻质隔墙、保温工程和装修工程等方面规范了防止裂缝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从材料、设计、施工、使用各环节对裂缝防治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提出了较系统的裂缝判断与处理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本规程的颁布和实施将有助于控制建筑工程裂缝的出现,减少影响建筑工程正常使用性、耐久性和安全性有害裂缝的发生,达到全面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延长建筑工程使用寿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的。第二部分编制原则
本规程是在由XX研究院负责完成的建设部“建筑工程裂缝机理与防治的研究”课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当时课题组编写了《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指南》。本规程的编写就是以此指南为基础,但指南中已有内容过细、过于具体,不适用于技术规程;同时指南针对的只是建筑结构工程的裂缝控制,未涵盖保温、装修及隔墙工程的裂缝控制要求,也未涵盖对既有建筑裂缝的判断和治理。针对上述情况,本规程的编制原则是:
1、帮助有关技术人员提高技术水平的技术标准;没有强条-推荐标准-不罚款;避免争议-质量;
2、有充分的研究成果和大量的工程经验-编制标准3、将裂缝防治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和全生命周期,要体现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内裂缝防治的要求,如:针对非结构工程(如轻质隔墙、围护结构、装修工程)的裂缝防治内容、工程使用阶段的裂缝防治措施、已出现裂缝的治理等。4、本规程只针对裂缝防治提出措施和要求,对工程中虽然重要,但不是针对裂缝的措施和要求不再列入,以突出重点。5、每个章节涵盖内容要广泛、系统,重点突出。既要考虑全国地域之间的差异,又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6、注意与其他现行标准规范的协调性以及本规程各章节之间的协调性,其他规范有的内容原则上不再列入,但与裂缝防治密切相关的内容可以适当列入。各章节均涉及的内容统一放在基本规定中。13
最后的说明:
人无全人、金无足赤;
中国地域广阔、房屋建筑形式多样、一本标准不可能把全部问题都做出准确、清晰,标准也需要不断地完善与提高;
执行本标准-有助于减少建筑工程的裂缝-不能保证不出现裂缝;
并不要求强制性执行,不执行本标准也不罚款。
第三部分规程的主要内容
本规程共包含10章8个附录,正文内容: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地基变形裂缝控制;5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6砌体结构裂缝控制;7轻质隔墙裂缝控制;8外墙外保温工程裂缝控制;9建筑装修工程裂缝控制;10裂缝的判断与处理;从编排次序来看-体现了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装修裂缝-结构和轻质围护结构裂缝变形-轻质围护结构裂缝-结构-地基,具体有六章预防裂缝,只有一章判断与处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编制原则。
附录:附录A混凝土热物理性能测试与评估;附录B混凝土收缩特性的测试与评估;附录C混凝土徐变的测试与评估;附录D胶凝材料及外加剂相容性试验;附录E混凝土抗裂性能平板试验;附录F砌筑墙体抗裂构造措施;附录G抹灰砂浆抗裂性能圆环试验;附录H混凝土裂缝处理方法。16
1、总则(共3条:目的、适用范围和与其他规范的关系)
1.0.1
为加强对建筑工程的裂缝的控制,保证房屋建筑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制定本规程。
目的-一般只有这条说目的,宏观的,并不具体;
关于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说明(项目);
安全性包括:
⑴
建筑抵抗偶然作用的能力(偶然作用发生时和发生后不出现倒塌-与作用不匹配的坍塌),可造成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过去未受到重视,是裂缝防治基础,不是本标准主要研究的问题
17
⑵结构和围护结构的承载力(因为有-安全系数-与安全挂钩,可造成严重伤亡和财产损失),大多数结构标准针对此类问题-是裂缝防治的基础,也不是本标准主要关解决的问题;
⑶房屋建筑的使用安全(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滑倒、触电、火灾、空气污染和饮用水的卫生标准、面层脱落等裂缝造成的损伤造成人员伤亡);本标准主要问题关注的是使用安全问题。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总则18
使用安全举例-滑倒造成伤、残、亡,全国平均每年50万起;
沈阳外饰面脱落-造成死亡;北京-安华西里外饰面-财产的损失;
-存在原始的缺陷;青岛某烟囱泄露—人员伤亡问题。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总则19
结论之一:裂缝无害-可能限于结构的承载力和抗灾能力-抗倒塌;
对于使用安全是有害-对于结构的适用性、耐久性和建筑
的功能是有害的。
结论之二:只要存在工程质量问题,不论房屋建筑使用了多长时间
都可以查出来-问责?
适用性-针对结构;建筑-使用功能;
适用性-结构为使用功能服务的能力-结构的变形、晃动和抗裂;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适用性的部分内容-针对结构本身,变形和裂缝控制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总则20
房屋建筑的功能-防风、避雨、保温、隔热、隔声-通用的(基本的)使用功能;工业建筑、公用建筑、居住建筑和仓储建筑;刮风、下雨、寒冬、酷暑-进到房屋建筑内部;
特殊的建筑有特殊的使用功能;如音乐厅-声学-光学等,医院防止交叉感染,住宅,做饭、起居、卫生等特殊要求,没有这些使用功能-不能体现建筑的用途。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集体宿舍。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总则21
房屋建筑-最为重要的就是使用功能;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都是为使用功能服务的。喝水杯-盛水-饮用-使用功能-漏水-没用了。
裂缝对于建筑的使用功能构成影响-对结构的适用性构成影响,设置本标准的重要原因-目标。
特别强调-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裂缝控制不是一回事。
裂缝对建筑的功能构成影响(渗漏等)-是对于结构属于适用性问题,本标准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总则22
耐久性-起源于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经济合理的使用)年限,不等于房屋建筑的寿命。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是需要采取结构修复性措施预估的年限。
房屋建筑的寿命一般由结构的几个经济合理的使用年限构成。
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设计使用年限的状况=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处理措施了,要耗费一定的经费(ISO2394)有lifecycle的术语
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50年、100年,结构的寿命?决定建筑的寿命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总则23
赵州桥(石结构)-千年的历史-多次修复-加固;现在作为桥梁的功能已经没有了,可以认为寿命终止-成为展品。
五台山佛光寺、南禅寺(唐代木结构)-千年历史-现在还在使用,长城(800)、美国独立宫(砌体结构),300年?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总则24混凝土结构到现在最多100年;有的状况较好有的较差;需要修复的状态-极限状态以出现明显的表层损伤等根据经验,混凝土、钢、木砌体等主要结构都有这种表层损伤的现象。此时处理相对经济。(巴家咀水库泄洪塔耐久性问题,2010年日本札幌—混凝土耐久性国际学术会议)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总则1974年建泄洪塔巴家咀水库是一座集防洪保坝、供水、灌溉及发电于一体的水利枢纽工程,初建最大坝高58m。由于水库泥沙淤积严重,水库库容逐年减小,1965年、1973年分别从坝体背、迎水坡各加高8m。1980年、1984年和1996年分别沿坝顶轴线对坝体进行了灌浆加固处理。2006年5月底,课题组派出研究人员对巴家咀水库泄洪建筑进行耐久性调研的工作。巴家咀水库泄洪建筑物
26水库泄洪建筑的混凝土破损是典型的冻害造成破坏的实例。泄洪塔东北、东南、西南三个方向都能受到日照的作用,日照下混凝土表面温度往往高于气象资料给出的温度,在最冷月实际冻融循环次数高于由气象资料统计确定的循环次数。因此,加剧了冻融循环的作用。在同一海拔高度位置上,有日照作用的混凝土面就会剥落更严重。由于混凝土的剥落,钢筋失去了保护,由此而造成钢筋严重锈蚀,并且,柱混凝土松散,截面损失严重,钢筋严重锈蚀,已经对结构的承载力构成了影响。栈桥面板混凝土冻融破坏钢筋锈蚀严重27
构件承载力临界状态;安全水平刚好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不反对,但是不经济;欧洲有所谓五倍定律:设计多花的费用为1,施工后处理的费用为5,出现问题马上处理25,问题严重了再处理125。不是经济合理的年限-与寿命有联系了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总则28
房屋建筑中-装修的设计使用年限(寿命)大概只有10年左右,
给排水采暖设施,30年左右;门窗等30-40年设计使用年限(寿命);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100年,不等于房屋建筑的寿命。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是需要采取结构修复性措施预估的年限。
经济合理的使用年限。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总则29
1.0.2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裂缝的预防和裂缝的治理。本规程不适用于偶然作用引起裂缝的防治。
先介绍不适用的情况,偶然作用和房屋建筑不可抗御的灾害
偶然作用accidentalaction: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不一定出现,而一旦出现其量值很大,且持续期很短的作用。
偶然作用:地震、火灾、爆炸、严重的碰撞、人为破坏等。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总则30
地震:罕遇地震(50年超越概率2~3%—平均重现期2475年),抗震设计规范-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构件破坏难免)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总则31
地震:设防烈度地震(50年超越概率10%—平均重现期475年),介于大震不倒和小震不坏之间(构件裂缝难免-围护结构、装修可能破坏)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总则32严重的火灾会出现坍塌衡阳衡州大厦火灾坍塌,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总则33
新疆德惠大厦火灾-不塌,必然存在裂缝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总则34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北配楼火灾-不塌,必然存在裂缝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总则35
爆炸-多为可燃气体、可燃粉末等和人为破坏;一般也会造成局部坍塌和严重的破坏,裂缝难免。有些房屋建筑专门设置泄爆构件,如雷管生产厂房,就是要局部破坏,但不要坍塌,连续倒塌。
碰撞-起吊重物、交通车辆等,构件损伤,局部破坏、坍塌,不要连续倒塌。
这些偶然作用下,应该采取防倒塌和连续倒塌的措施。
偶然作用是可以抗拒的作用。还有一些属于不可抗御的灾害-规避
地震危险地段、泥石流、山体滑坡、岩崩、地面塌陷(地基不稳定)等-房屋建筑不可抗御的灾害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总则36地震断裂带北川的卫星照片比较,震前与震后-山河改观-滑坡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总则
37
浙江温岭(云娜台风)泥石流-房屋建筑不可抗御的灾害-不能抗,只能规避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总则地基稳定问题-塌陷溶洞、边坡、采空塌陷。对于不可抗御的灾害,要采取规避的措施。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总则工程说明:山推重工事业园位于济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自2011年3月份开始,受田庄煤矿5602工作面采空区沉降影响,该厂区内的道路机械联合厂房和金属成型第二工厂厂房出现明显局部地基沉降现象,部分结构和建筑构件断裂、变形,地面和散水局部开裂、沉降。中心接受委托,对山推重工事业园道路机械联合厂房和金属成型第二工厂厂房受影响范围内煤炭采空区沉降稳定性评估,并对该建筑进行受损情况检查、变形观测及结构安全性鉴定。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总则围护墙体局部圈梁和墙体断裂煤矿工作面采空区沉降影响典型事例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总则地面挤压变形,局部隆起梁断裂,墙体水平裂缝,内外贯通墙体竖向裂缝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总则地面混凝土面层断裂,局部错台设备基础破坏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总则室外散水局部折断并隆起柱间支撑连接焊缝拉开43适用情况的说明:适用于建筑工程裂缝的预防和裂缝的治理。
建筑工程: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过程)和与其配套线路、管道、设备等的安装(过程以及)所形成的工程实体。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的建造及其设施的安装过程和所形成的实体。
不包括既有建筑-但包括建成2-3年的实体-保质期。出现裂缝-一般会引起工程质量的争议。但不管房屋建筑适用时间多长,只要出现的问题与工程质量相关,要按工程质量问题进行处理。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总则44适用情况的说明:预防和治理。
预防-避免出现裂缝的技术措施,治理-对已出现的裂缝进行处理的技术措施-包括两种情况-未按或按照本规范的建议采取了预防措施;表明裂缝问题的复杂性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总则45
1.0.3建筑工程裂缝的防治,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通常是套话,但本规范有下列一些重要的引用标准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以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表明在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设计符合要求后,才可考虑裂缝的预防措施,补充和完善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总则46
本标准还有一些材料性能的检验和控制的引用标准,如: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测试方法》GB/T1346《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2419
《水泥水化热测定方法》GB/T12959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T7023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2
表明材料性能的检验要遵守这些标准的规定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总则47
本标准有一些材料或产品的引用标准,表明材料性能要符合规定
《墙体材料统一应用技术规范》GB50574;
《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JGJ/T157
《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JG/T169
本标准有一些其他的引用标准,表明这些因素也会对开裂工程影响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规范》GB50666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总则48
2、重要的术语
2.1.1裂缝cracks
建筑构配件或构件配件之间产生可见窄长间隙的缺陷。
缺陷-表明裂缝不宜存在的质量问题-通病也是病.
2.1.2
受力裂缝
loadedcrack
作用在建筑上的力或荷载在构件中产生内力或应力引起的裂缝,也可称为“荷载裂缝”或“直接裂缝”。
荷载裂缝与英文一致,“受力”可为“直接受力”也可为“间接受力”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重要的术语49
只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有受力裂缝宽度的限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部分构件-裂缝宽度计算控制-刚完工的结构-荷载-不会出现这种裂缝。
表3.4.5结构构件的受力裂缝宽度及混凝土拉应力限值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重要的术语耐久性环境类别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等级wlim(mm)裂缝控制等级wlim(mm)或拉应力限值一三级0.30(0.40)三级0.200.20二、三0.1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一级和二级不允许出现裂缝50
2.1.3变形裂缝deformationcrack
由于温度变化、体积胀缩、不均匀沉降等间接作用导致构件中产生强迫位移或约束变形而引起的裂缝,也可称“间接裂缝”或“非受力裂缝”。
直接裂缝对应间接裂缝,荷载裂缝对应于变形裂缝,受力裂缝对应非受力裂缝,相对比较匹配,受力裂缝对应于变形裂缝也可以。
本规范预防的主要解决的是变形裂缝和非正常部位的受力裂缝。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重要的术语5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控制的裂缝不包括变形裂缝;变形裂缝,相当于随地大小便受力裂缝,相当于随地大小便和有厕所(受限制的裂缝)房屋建筑竣工和使用2-3年内一般不应该存在裂缝。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重要的术语52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重要的术语
2.1.3变形裂缝deformationcrack
由于温度变化、体积胀缩、不均匀沉降等间接作用导致构件中产生强迫位移或约束变形而引起的裂缝,也可称“间接裂缝”或“非受力裂缝”。
直接裂缝对应间接裂缝,荷载裂缝对应于变形裂缝,受力裂缝对应非受力裂缝,相对比较匹配,受力裂缝对应于变形裂缝也可以。
本规范预防的主要解决的是变形裂缝和非正常部位的受力裂缝
2.1.4结构缝structuraljoint
为实现建筑功能,减小有关不利因素的影响,主动设置用以将建筑结构分割为若干独立单元的间隔。如伸缩缝、沉降缝、体型缝和抗震缝等。2.1.5裂缝控制crackcontrol通过设计、材料、施工、维护、管理等措施,防止建筑工程中产生裂缝或将裂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的技术活动。
53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重要的术语
2.1.3变形裂缝deformationcrack
由于温度变化、体积胀缩、不均匀沉降等间接作用导致构件中产生强迫位移或约束变形而引起的裂缝,也可称“间接裂缝”或“非受力裂缝”。
直接裂缝对应间接裂缝,荷载裂缝对应于变形裂缝,受力裂缝对应非受力裂缝,相对比较匹配,受力裂缝对应于变形裂缝也可以。
本规范预防的主要解决的是变形裂缝和非正常部位的受力裂缝
2.1.3变形裂缝deformationcrack
由于温度变化、体积胀缩、不均匀沉降等间接作用导致构件中产生强迫位移或约束变形而引起的裂缝,也可称“间接裂缝”或“非受力裂缝”。
直接裂缝对应间接裂缝,荷载裂缝对应于变形裂缝,受力裂缝对应非受力裂缝,相对比较匹配,受力裂缝对应于变形裂缝也可以。
本规范预防的主要解决的是变形裂缝和非正常部位的受力裂缝
2.1.6裂缝处理cracktreatment对建筑中已产生的裂缝采取遮掩、修补、封闭、加固等措施,以消除其不利影响的技术活动。2.1.7不均匀沉降non-uniformsettlement基础底面各点的下沉量不相等的沉降,或相邻基础的沉降差。2.1.8体积稳定性volumestability材料或制品的体积变化情况54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重要的术语
2.1.3变形裂缝deformationcrack
由于温度变化、体积胀缩、不均匀沉降等间接作用导致构件中产生强迫位移或约束变形而引起的裂缝,也可称“间接裂缝”或“非受力裂缝”。
直接裂缝对应间接裂缝,荷载裂缝对应于变形裂缝,受力裂缝对应非受力裂缝,相对比较匹配,受力裂缝对应于变形裂缝也可以。
本规范预防的主要解决的是变形裂缝和非正常部位的受力裂缝
2.1.3变形裂缝deformationcrack
由于温度变化、体积胀缩、不均匀沉降等间接作用导致构件中产生强迫位移或约束变形而引起的裂缝,也可称“间接裂缝”或“非受力裂缝”。
直接裂缝对应间接裂缝,荷载裂缝对应于变形裂缝,受力裂缝对应非受力裂缝,相对比较匹配,受力裂缝对应于变形裂缝也可以。
本规范预防的主要解决的是变形裂缝和非正常部位的受力裂缝
2.1.9空鼓hollowing面层与基层或基层与结构层结合面出现的分离或局部鼓起的缺陷。2.1.10表面裂缝surfacecrack装修面层的裂缝。55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基本规定3
基本规定规范的基本规定:1、基本的规则(以后各章规定的规则)2、多于两章都有的具体规定(避免重复)共5节:3.1
、一般规定;3.2、设计;3.3、材料与制品;3.4、施工;3.5、
竣工后的措施。表明裂缝与建设、设计、材料与制品的质量、施工和使用等相关。不能一出现裂缝-责任都归于施工企业。建设方-中国援建安哥拉医院(勘察缺失,地基不稳定沉降,导致住院楼开裂)56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基本规定-一般规定3.1一般规定-本规范规则的提纲(规则中的重点或浓缩)(共三条)预防为主、预防措施的确认、裂缝的治理;提纲?。3.1.1
建筑工程裂缝的控制应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规则)。在防与治之间以预防为主,出现裂缝麻烦。本规范只有第10章是“
裂缝的判断与处理”其余的基本是预防措施。3.1.2建筑工程裂缝的预防措施,应根据建筑的特点确定并实施。避免出现问题,例如某机场混凝土跑道开裂,例如有些设计者要求使用UEA等微膨胀剂,反而造成开裂。措施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中国援建苏里南外交部办公楼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基本规定-一般规定3.1.3
建筑工程裂缝的治理,应先判明开裂原因,对造成影响开裂的因素进行处置后,再进行裂缝处理。(裂缝治理的规则)开裂原因不同-处置的方法不同。地基变形裂缝显然要先处理地基不均匀的变形,温度裂缝要解决环境温度造成的热胀冷缩问题,处置措施不对可能裂缝还要发展。中国援建苏里南外交部办公楼基础沉降裂缝、温度裂缝?表明:遵守本规范-裂缝?没有全人,规范也要完善和提高。54583.2设计(共四条)预防措施、特殊因素、伸缩缝、新材料的确认。设计-控制裂缝的关键一方,施工按图施工;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出现裂缝?3.2.1设计应结合建筑工程的特点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1、降低荷载作用和间接作用的措施;降-主要指间接作用,也包括直接作用-屋面积水、积雪、积灰等;如增加保温隔热层减小环境温度作用效应的措施和避免屋面积水、积雪等降低荷载作用措施
2、释放作用效应的措施;放-释放作用-使直接作用或间接作用效应得到释放的措施,如设置伸缩缝、设放置滑动支撑等。(雷管制造厂)59
3、对建筑材料和构配件的体积稳定性和变形能力提出要求;控制;4、提高建筑构配件及其连接或材料抗裂性能的措施。(抗)-主要间接作用效应,也包括直接作用的效应)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基本规定-设计603.2.2
结构设计除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关于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规定执行外,尚应对特定情况和特殊因素影响下地基和结构的变形实施控制。
设计符合规范要求,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出现裂缝?规范也会存在疏漏和不适用的问题;结构的设计-结构的适用性≠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资料不全,是设计考虑问题不周的重要原因。特定情况或特定因素影响下地基或结构的变形会比常规设计计算值明显增大。地基的变形会造成结构或围护结构的开裂。有时结构的变形虽然不会造成结构构件的开裂,但会造成非结构构件和装修等的开裂或损伤。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基本规定-设计613.2.3在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时,不宜增大现行结构设计规范限定的伸缩缝设置的间距。当建筑情况复杂时,应根据体型特征、地基情况、建造过程的先后次序等设置结构缝,并宜做到一缝多用两件事:1)伸缩缝主要解决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2)其他因素要靠设置其他结构缝解决。伸缩缝的设置:北京西客站装修开裂(采用了预应力混凝土,伸缩缝间距增大,温度突降,供暖不及时,导致装修层大面积开裂)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基本规定-设计62
伸缩缝的间距是综合考虑太阳辐射热、温度变化和结构材料线膨胀系数确定的。伸缩缝不仅起到保证结构构件不出现裂缝的作用,还要保证装修和围护结构不出现损伤。当微膨胀混凝土、抵抗收缩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等不能改变构件材料热胀冷缩的基本性能时,一般不要突破现行结构设计规范的限制,加大伸缩缝的间距。输油管道开裂问题---1000多米,没有按规范要求设置伸缩缝,温差大,降温时收缩明显,钢结构焊缝全部拉裂。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基本规定-设计63结构类别室内或土中露天排架结构装配式10070框架结构装配式7550现浇式5535剪力墙结构装配式6540现浇式4530挡土墙、地下室墙壁等类结构装配式4030现浇式3020表8.1.1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m)该项规定肯定不能适合中国的普遍情况,应该允许进行调整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基本规定-设计64对下列情况,本规范表8.1.1中的伸缩缝最大间距宜适当减小1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起)低于8m的排架结构;2屋面无保温、隔热措施的排架结构;3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的结构或经常处于高温作用下的结构;4采用滑模类工艺施工的墙体结构;5混凝土材料收缩较大,施工期结构外露时间较长。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基本规定-设计65对下列情况,如有充分依据和可靠措施,本规范表8.1.1中的伸缩缝最大间距可适当增大:1采用低收缩混凝土材料,采取分仓浇筑、后浇带、控制缝等施工方法,并加强施工养护;2采用专门的预加应力或增配构造钢筋的措施;3采取减小混凝土收缩或温度变化的措施。4气温变化小与太阳辐射热影响小的地区或结构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基本规定-设计66结构情况纵向横向(顺屋架)排架结构装配式22070装配式18050露天结构12035剪力墙结构装配式6540现浇式4530露天结构120120303020
表
8.1.5
温度区段长度值(m)该项规定肯定不能适合中国的普遍情况,允许进行调整。钢结构-也有类似的问题。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基本规定-设计67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基本规定-设计3.2.4
在选用新材料或制品时,应根据工程应用情况,其对环境的适应情况、体积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等进行确认。
建筑工程中的很多裂缝是由于对材料的性能不够了解所导致的,在使用新材料或制品时,应对其性能进行全面了解,不能片面的强调一个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强调材料与制品的重要性-抗裂;比如高强混凝土,非烧结砌筑块材等。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不一定符合抗裂的要求。
新材料使用不当造成工程质量的情况很多,比如市场上出的一些新品种砖,要防止一段时间后才能砌筑上墙,但很多地方不清楚,直接使用,造成墙体开裂现场较多。68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基本规定-材料3.3
材料与制品(共三条)-针对厂家和使用者性能要求、合格证书、保护措施。(各类材料的基本规则)3.3.1
建筑材料或制品除应符合国家相关产品标准的合格要求外,尚应满足建筑设计或施工企业提出的体积稳定性和抗裂性能的要求。混凝土-强度要求,收缩、徐变、水化热,生产者;3.3.2
进场材料应有性能检测报告、产品合格证书或绿色环保检测报告。使用者3.3.3
建筑材料及制品的使用应符合有关施工工艺的要求,并应正确堆放、运输和保存。使用者。-轻质板等。3.4施工(共三条)施工的基本规则:预防措施、工期和工序安排和裂缝的处理。3.4.1
施工应按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进行。对裂缝问题应采取预防措施。(特殊的预防措施-超过设计和规范)
按照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是对施工企业的基本要求。本条所称的国家标准主要为施工规范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当施工企业遇到难于控制的裂缝问题时,要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等洽商恰当的预防裂缝的措施。如使用强度等级过高的混凝土,没有降低水化热或减少收缩量的有效措施;缺乏新型材料与制品的体积稳定性或抗裂性资料或数据等。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基本规定-施工3.4.2
建筑工程的施工应有施工工期和施工工序安排。抗裂的重要因素,-工期和工序;-不可能对所有工序提出要求。重要性举例-涉及安全和质量。(工期---高铁)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基本规定-施工3.4.3验收前,对建筑施工时出现的裂缝应进行有效的处理。由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有限制构件裂缝宽度的规定,许多技术人员认为建筑工程出现裂缝是规范允许的。实际上,除了混凝土结构之外,其他规范都不允许建筑在使用阶段出现裂缝。《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也只是允许特定构件在使用阶段出现裂缝,也并未允许这类裂缝在工程的施工阶段出现。工程施工阶段常见的裂缝也不是该规范允许出现的裂缝。因此,在施工阶段出现的各类裂缝都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治理。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基本规定-施工3.5竣工后的措施(共3条)规定:堆积物清理、积雪、积水和采暖问题。3.5.1
建筑工程竣工后,应清除建筑周边的堆积物。上海某住宅楼(楼脆脆,楼歪歪):
2009年6月,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口西侧“莲花河畔景苑”小区内一栋在建的13层住宅楼全部倒塌。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基本规定-竣工后发生倒覆事故的现场,现在已经被改造成了小区内的花园。原因分析:第一次堆土施工发生在半年前,堆土距离楼房约20米,离防汛墙10米,高3到4米。第二次堆土施工发生在6月下旬。6月20日,施工方在事发楼盘前方开挖基坑,土方紧贴建筑物堆积在楼房北侧,堆土在6天内即高达10米。专家组成员、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技术总监顾国荣说,第二次堆土是造成楼房倒覆的主要原因。土方在短时间内快速堆积,产生了3000吨左右的侧向力,加之楼房前方由于开挖基坑出现凌空面,导致楼房产生10厘米左右的位移,对PHC桩(预应力高强混凝土)产生很大的偏心弯矩,最终破坏桩基,引起楼房整体倒覆。3.5.2
对大跨度的屋面工程,应采取下列防裂或损伤的措施:1、降雪后,应及时清除屋面的积冰或积雪;防止坍塌和开裂,例:美国保险公司;(2008年特大冰雪灾害,投保的很多钢结构厂房坍塌)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基本规定-竣工后一加油站,因冲水不当,不仅未能清除积雪,反而因积水未及时排走而结冰,致使屋顶荷载增加,最终造成房屋倒塌2、对带女儿墙的屋面,在雨季到来前,应疏通屋面的排水口。防止坍塌和开裂,例:援建苏里南;(屋顶排水不畅,雨水回灌)(中国裂、非洲裂)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基本规定-竣工后输电铁塔和厂房倒塌严重这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持续时间长,长江中下游及贵州雨雪日数为1954~1955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大值;冰冻日数为历史同期次大值。其中湖南、湖北雨雪冰冻天气是1954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程度最严重的,贵州43个县(市)的冻雨天气持续时间突破了历史记录。江淮等地出现了30~50厘米的积雪,贵州、湖南的电线结冰直径达到30~60毫米。总体上看,这次气象灾害具有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灾害影响重的特点,很多地区为50年一遇,部分地区百年一遇,属历史罕见。3.5.3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冬季,宜向已竣工的工程供暖。对于地面采暖的房屋,应采取下列预防楼板或墙体出现裂缝的措施:(1)启用地热采暖系统时,应缓慢升温;(2)关闭地热采暖系统时,应缓慢降温。
没人住,也供暖,防止温度裂缝。暖气启用和关闭都应慢慢操作,材料都有徐变性能,徐变能力一般大于收缩能力。当温度上升或下降太快时,徐变速度跟不上,收缩量大于徐变,就要裂了。本节提出的是“规定”不是规则:
1、以后的章节不会重复出现;2、这些规定尚不全面;3、表明使用不当也会造成房屋建筑的损伤、裂缝甚至倒塌。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基本规定-竣工后4地基变形裂缝控制(共有五节)本章主要提出了控制地基不均匀变形裂缝应采取的措施,从勘查与气象资料的内容,地基变形的控制、施工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4.1一般规定;4.2勘查与气象资料;
4.3地基变形控制;4.4
建筑与结构措施
;4.5施工。表明:勘查与气象资料对于控制地基变形的重要性。一些地基变形问题与勘查与气象资料问题相关。1、勘查不到位:中国援建安哥拉医院2、资料运用不当:中国援建蒙古住宅楼案-冻土问题地基问题可分成下列几个:1、稳定性-最为重要的安全问题;溶洞、采空塌陷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4、地基变形2、地基的完整性-特殊情况下的安全性问题;建在边坡上的建筑-汶川地震;3、承载力-大家熟悉、重视的问题;但通常很少出现-满足规范
4、变形-重点控制问题-裂缝–也是地基规范主要控制的问题。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4、地基变形
4.1一般规定(共两条)设计和施工都要充分利用勘察和气象资料(规则)4.1.1
建筑设计应在分析和利用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的基础上,综合采取建筑措施、结构措施和地基处理措施,控制地基不均匀变形。地基变形特征可分为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和局部倾斜。不同结构形式、不同压缩性土的变形特征控制指标不同。由于沉降差、倾斜(局部倾斜)导致的地基不均匀变形可造成基础、首层及地下结构、围护结构、给排水设施等出现裂缝,其预防措施主要靠设计和施工共同努力完成。设计单位应在充分获得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地基土冻胀、融陷等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地下结构、设施的特点、以及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等,进行地基变形验算,结合类似工程经验,通过采取建筑、结构控制措施和地基处理等方法,减少地基不均匀变形的影响,达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目的。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4、地基变形-一般规定4.1.2建筑施工应根据工程建设的周边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及季节因素,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工期安排,制定冬雨季施工措施等。
建筑物的施工应具备完备的地质勘察资料和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设施的结构形式,基础形式、地基处理方法与既有地下支护形式等,评估周边建(构)筑物对地下水控制、地基不均匀变形的承受能力,分析场地岩土的工程特性,充分考虑作业现场影响地基变形的各种边载条件及相邻场地施工作业的相互影响,制定专项技术方案,按照先深后浅、先高后低的施工顺序安排施工进度,同时应考虑季节因素。
施工也要考虑气象资料-南方冰冻灾害-给水管受冻
(水管、水表冻裂)(查清楚场地冻结深度)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4、地基变形-一般规定4.2勘察与气象资料(共2条)4.2.1地基变形计算时应对下列条件进行认定:(1)场地成因及地基土应力历史;(2)岩土层及其均匀性;(3)土的压缩性指标的应力条件与建筑物地基土实际受力条件;(4)经验性变形计算参数与地区经验的符合性。
地基变形的准确计算应当从如下方面正确分析、理解与使用工程勘察报告的相关资料,必要时可补充勘察: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4、地基变形-勘察与气象
1分析场地成因与地基应力历史,把握地基土的固结状态、沉积类型,当建筑物基础埋置较深时,应考虑地基土的回弹变形及回弹再压缩变形;
2地基受力范围土性的差异变化对不均匀变形的影响至关重要,应考虑土层的空间分布是否均匀、局部软弱层验算等。对于岩石地基,尚应考虑其完整性、坚硬程度的差异、基岩岩面的起伏及岩溶土洞的存在与否等等;3变形计算时压缩性指标的选用及相关室内试验应考虑地基土在不同施工阶段的实际受力状态的变化;4由于砂性土钻探取样的困难,难以通过试验得到其压缩性指标,沉降计算需充分重视地区实测资料积累和经验公式总结。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4、地基变形-勘察与气象
原来条款:勘察-历史最高水位和最大冻结深度;
无资料如何设计设计-基础、管线埋深要大于最大冻结深度、
地基冻胀,管线冻裂在南方也会出现;承载力和变形、要考虑历史最高水位;涉及复合地基、抗浮、底板、地下防水、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4、地基变形-勘察与气象4.2.2建筑物的基础及管线的埋置深度宜大于该地区的场地冻结深度,并应采用基侧填砂、斜面基础、基础保温等防冻害措施;室外散水下的土层应进行防冻胀处理。
冻胀、冻融会造成基础变形,首层地坪出现裂缝或沉陷,埋地管线的冻裂也会影响房屋建筑的地基和基础,故要求基础及管线的埋置深度应满足一定的要求。场地冻结深度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相关规定。基侧填砂、斜面基础等措施可有效防止切向冻胀力,其机理与特点详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相关条文说明。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4、地基变形-勘察与气象4.3地基变形控制(共4条)变形计算值、基础形式和地基处理方法、抗浮设计和减少地基不均匀变形的措施。(主要设计,但不限于设计)4.3.1
地基变形计算值应小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允许值。国家标准规定的是下限值,施工单位在检验后进行变形计算可能更为准确-4.3.2
地基处理应在了解当地经验与施工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地基土质特性以及上部结构对地基变形的适应能力,选择基础形式和地基处理方法,减少地基变形和不均匀变形。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4、地基变形-控制大量工程实践证明,选择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可以有效减少地基的不均匀变形。地基处理方案选择时,应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了解当地地基处理经验、施工水平、施工条件及环境状况等因素,详细收集岩土工程勘察资料与结构设计资料,综合分析结构类型、基础特点,经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加强上部结构与处理地基相结合的地基处理方案,按照承载力和变形双控确定设计参数。应注重方案实施前的现场试验和施工结束后的工程质量检验工作。采用地基处理的建筑物,在施工及使用期间应进行沉降观测。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4、地基变形-控制4.3.3复杂条件下的建筑物抗浮设计,应进行专项论证确定抗浮设防水位。
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建筑物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的抗浮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整体或局部抗浮稳定性不满足要求,均会导致基础底板开裂、渗漏甚至上浮及地下结构梁、柱开裂等。抗浮验算的相关规定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预测建筑物使用期间水位的可能变化和最高水位比较困难,故抗浮设防水位难以确定,需专门研究。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4、地基变形-控制4.3.4
在同一结构单元内宜采用相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并可采取下列减少地基不均匀变形的措施:(1)设置地下室或半地下室;(2)按沉降控制的要求调整基础底面积或基桩的位置、数量、桩径和桩长等。
设置地下室,可加大基础埋深,同时减少附加应力,可提高地基的稳定性,是减少地基变形的有效办法。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桩基,体型复杂、荷载不均匀或桩端以下存在软弱土层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桩基,摩擦型桩基,以控制沉降为目的的桩基,均应进行沉降验算。桩基础与底板设计时,应结合地区经验考虑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刚度的共同作用,在有效控制地基变形的同时降低工程造价。同一建筑物或同一结构单元宜采用相同的地基处理方法控制不均匀沉降。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4、地基变形-控制4.4建筑与结构措施共3条:砌体结构、结构单元沉降差、建筑物与管沟4.4.1砌体结构建筑宜采用下列结构措施:(1)三层和三层以上的房屋,结构单元的长高比L/H宜小于或等于2.5;(2)当结构单元的长高比为2.5<L/H≤3.0时,纵墙宜连续贯通,并应控制其内横墙间距;(3)在±0.000m标高处,应在纵横向内外墙
处设置贯通的钢筋混凝土地圈梁;(4)应采用整体性好的基础形式。结构的刚度较大时,可以调整重力荷载的作用效应-减小部分的基底压力;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4、地基变形-结构措施4.4.2当结构单元之间存在沉降差时,沉降量较大的结构单元各层结构层的标高,宜根据预估沉降量予以提高。一部分沉降量大,一部分沉降量小,预估沉降量,沉降大的提高标高,沉降稳定后与沉降量小的单元的标高才能保持一致。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4、地基变形-结构措施4.4.3建筑物与管沟之间,应留有净空。当建筑物有管道穿过时,应预留孔洞,或采用柔性的管道接头。建筑的沉降大、管沟的沉降小,管子容易压断。留有净空避免损伤和开裂。工程实例:
陕西杨森制药厂住宅楼:地基为湿陷性黄土,回填土未夯实,交房后住户装修,将装修材料直接仍在楼边地面上,回填土未夯实,导致地面下沉,压坏地下管线,开裂,跑水,加之湿陷性黄土,地基沉降明显,跑水⒊天房子就倾斜了。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4、地基变形-结构措施4.5施
工(共6条)沉降观测、防止地基土扰动、工序、后浇带、降雨和邻近建筑4.5.1
建筑物施工期间应进行沉降观测。观测结果异常时应分析原因并采取处理措施。
沉降观测可以直接获得地基变形的数据,在施工期间,由于勘察、设计、施工的原因或周边环境变化导致地基产生的不均匀变形,会造成建筑物在施工阶段出现不均匀沉降,应当及时发现,及时分析,找到原因并采取合理的处理方案,避免更大的经济损失。沉降观测应符合《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的有关规定。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4、地基变形-施工4.5.2地基基础施工应采取下列防止地基土扰动的措施:(1)基槽开挖时,可在基底保留200mm厚度的原土,待基础施工开始时,采用人工清除;(2)雨期施工时,应防止雨水浸泡扰动地基土;(3)冬期施工时,应采取基底的防冻措施;回填土方时不应将冻土、冻块填入基底;(4)当地基土已被扰动时,应将扰动土挖除,换填后再压实。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地基变形-4.5施
工4.5.3当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有差异时,埋置较深的部分应先施工;建筑物高度较大的部分应先施工。减小相互之间的影响。4.5.4对于荷载存在差异的结构单元,宜设置施工后浇带。
目前所建主、裙楼群体建筑,多采用同一不断开基础底板,主、裙楼间荷载差异悬殊,易产生沉降差。应在主、裙楼交界的适当位置设置混凝土临时断开的后施工带,待主、裙楼结构封顶,地基沉降基本稳定时,再将后浇带封闭。减少地基的不均匀变形和结构附加内力,防止裂缝发生。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4、地基变形-施工4.5.5地基基础施工期间,应采取防止基坑灌水以及地下水位突然升高造成基础底板上浮产生裂缝的措施。
抗浮稳定验算同样适用于地基基础及结构施工期间。由于未采取有效抗浮措施,施工期间结构荷载未完全施加而提前停止基坑降水,或者由于暴雨等原因导致未及时封闭的基坑灌水,都可能造成基础上浮或结构开裂。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地基变形-4.5施
工4.5.6深基坑毗邻既有建筑物时,应对既有建筑物进行全面鉴定,并应采取支护措施,确保毗邻建筑物及地下设施不受到损伤。
有效措施一般包括基坑支护和地下水控制等。基坑开挖前,应全面收集既有建筑物及地下设施、地下管线等的结构设计、施工资料,获取基础形式、埋深、荷载大小及地基处理(如有)的竣工资料,并对既有建筑物的现状进行开挖前的沉降、位移监测及结构、地坪或维护结构的裂缝监测。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制定详细、周密的基坑支护方案与地下水控制方案,重点控制基坑位移或地下水变化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确保毗邻建筑物及地下设施不受到损伤。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地基变形-4.5施
工项目名称:新安湖商业城工程说明:位于深圳市宝安五区新圳西路旁,建筑面积51200㎡,分新鹏苑(共12层)及新宝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4.7 向量的线性运算(第1课时)同步练习
- 秋季开学第一课的心得体会
- 护士长年终述职报告
- 第二十五章 锐角的三角比(40道压轴题专练)
- 战友聚会致辞15篇
- 23.1 成比例线段同步练习
- 【北师】第三次月考卷【九上全册】
-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册6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四川省乐山市乐山一中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一10月月考英语
-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文教学课堂实录
- 计量箱使用说明书
- 人教版一年级起点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全套教案
-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简谱)火车开啦-教学课件
- 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培训教材-2
- 五年级主题班会 家长会 课件(共28张PPT)
- 课件4.2 氯化工艺安全
- 《制作简易显微镜》实验报告单
- 提升服务品质-改善就医体验-持续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课件整理
- 电箱巡检记录表
- 人血白蛋白的合理临床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