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学总论
济宁医学院中医学教研室张丽
E-mail:153404166@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中药就在我们身边……概述中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应用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的药物。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其加工品。古代相沿把中药称为“本草”。中药学,古称“本草学”,就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概述---历史沿革载药1892种,附方11096首《本草纲目》明·李时珍载药8980种,增加了化学成分、药理等内容。《中华本草》当代·1999载药1558种,附方3000余首。《证类本草》宋·唐慎微载药844种;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唐本草》唐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南朝·刘宋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神农本草经》东汉末年内容著作时代第一节中药的基本知识一、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二、中药的炮制:
目的、方法三、中药的性能:
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四、中药的用法
配伍用药禁忌用药剂量与用法一、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一)产地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丰富、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举例东北——人参四川——黄连、川芎江苏——薄荷、苍术广东——砂仁河南——四大怀药(地黄、牛膝、菊花、山药)山东——阿胶(二)采集采集时间矿物类动物类植物类全草叶类树皮、根皮根、根茎果实、种子花花粉植物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集花蕾将放或正盛开时采集采收未开的花蕾或刚开放的花朵花朵盛开时采集果实成熟时采收阴历二月、八月采收植物生长旺盛时采收根据生长活动季节采集全年可采,不拘时间,择优采选晒干、阴干、烘干、石灰干燥干燥:贮藏:干燥、低温、避光、密封、吸潮养护、化学药剂养护等方法。二、中药的炮制炮制,又称炮炙,是中药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之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的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物的特殊处理。(一)炮制的概念(二)炮制的目的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纯净药材,便于贮存和制剂。矫臭、矫味,以便于服用。(三)炮制的方法修治——纯净、粉碎、切制。水制——漂洗、浸泡、闷润、喷洒、水飞
。
火制——
炒、炙、烫、煅、煨。
水火共制——煮法、蒸法、炖法、潬法、淬法。其他制法——
制霜、发酵、精制、药拌、发芽。三、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是指药物本身各自具有的与治疗作用有关的若干特性,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其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前人亦称“偏性”。三、中药的性能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平)寒凉,程度不同,凉〈寒〈大寒。温热,程度不同,温〈热〈大热。
—属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用于阳证、热证(黄芩、黄连)
—属阳—温阳散寒、助阳通脉
用于阴证、寒证(附子、干姜)寒凉药温热药(一)四气“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平性药,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作用平和,寒、热证皆可应用,但也有偏凉、偏热倾向,故仍称“四气”。(一)四气含义指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药味不止五种。一般淡附于甘,涩附于酸,辛香并称。药味和可品尝出的药物的滋味有相当一部分不一致。
五味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二)五味作用能散辛味解表、透疹、通经脉祛风邪活血行气、除胀止痛消郁散结能行(二)五味薄荷荆芥川芎元胡(二)五味薄荷(二)五味作用补益气血阴阳缓和拘急疼痛缓解毒性、和中调和药性甘味能补能缓能和(二)五味人参山药熟地甘草(二)五味(二)五味作用敛肺止咳收敛止汗固精缩尿能收酸味能涩/敛收敛固脱止血止带涩肠止泻(二)五味五味子山萸肉山茱萸(二)五味作用苦味能泄能燥通泄——泻下积滞清泄——清热泻火降泄——降逆气止呕寒湿——苦温燥湿湿热——苦寒燥湿(二)五味黄连栀子苍术黄芩(二)五味黄连(二)五味作用能软咸味软坚散结泻下通便能下渗湿利尿涩附于酸,酸涩并称化湿醒脾,解暑辟秽,开窍醒神淡味涩味芳香(二)五味芒硝牡蛎茯苓牡蛎芒硝茯苓(三)升降浮沉含义指药物在治疗疾病时对人体作用有不同的趋向性。即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的作用趋势。1.升降浮沉与药物气味质地轻重的关系:温热、辛、甘——多升浮;寒凉、酸、苦、咸——多沉降。质轻——花叶——多升浮;质重——根、茎、果、种子、矿石、介壳——多沉降。亦有特殊情况,如蔓荆子、苍耳子、番泻叶、旋复花。升降浮沉实际寓于四气五味之中。(三)升降浮沉2.升降浮沉与炮制配伍的关系:酒炒升,姜汁炒散,醋炒收敛,盐水炒下行。升浮药——经盐制等,可↓;沉降药——经酒制等,可↑。升浮药与较多或作用较强的沉降药同用,可随之下降;沉降药与较多或作用较强的升浮药同用,可随之升浮。(三)升降浮沉3.升降浮沉的基本应用原则--------与病位病势的关系:同病位而逆病势。病位:在上在表——宜升浮---如麻黄发汗解表在下在里——宜沉降---如大黄、芒硝攻下病势:下陷——宜升浮---如黄芪、升麻益气升阳上逆——宜沉降---如牡蛎、石决明平镇肝阳(三)升降浮沉(四)归经含义
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经脉或脏腑)的选择性作用。
用现代信息科学观点来解释:由于各脏腑经络系统的功能各异,因而对不同药物的治疗信息,在接受和反应能力上有较大差异的结果。归经意义便于临床辩证用药。归经与五味的关系如:辛—归肺经
甘—归脾经
酸—归肝经
苦—归心经
咸—归肾经
有些药物不仅自入某经,而且能作为向导引导他药归入该经而发挥作用,称为引经药。肺经:桔梗升麻葱白辛夷。大肠经:白芷石膏。心经:细辛黄连。小肠经:木通竹叶。脾经:升麻苍术。胃经:白芷石膏葛根。肾经:肉桂细辛。膀胱经:羌活。肝、胆经:柴胡青皮。(五)毒性古代毒性的概念
是药物的总称,又指药物的偏性。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毒药剧毒药副作用过敏反应现代毒性的概念
1.中药毒性分级:
大毒、有毒、小毒
2.产生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a.剂量过大;太久b.误服伪品;c.炮制不当;d.制剂服法不当;e.配伍不当;f.药不对证、自行服药、乳母用药及个体差异等。(五)毒性四、中药的用法
含义:是指有目的地根据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苏教版
- 《图形与测量》(教案)2024-2025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 2025年关于毕业学位论文原创的协议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 积的近似值∣苏教版
- 2024年家用电热电力器具及类似产品项目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个人房屋租赁合同模板(含租赁登记)
- 2025年度医院聘用制医院电梯管理员劳动合同协议
- 2025年度不锈钢雨棚户外装饰与照明一体化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地产租赁合同终止执行通知范本
- 2025年度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委托书合同范文
- 幼儿园食堂生鲜进货记录表
- nasm cpt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3年吉林省吉林市统招专升本民法自考真题(含答案)
- 幼儿园大班教案《改错》含反思
- 国企治理三会一层详解
- MT 211-1990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质量检验规则
- GB/T 8888-2014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 GB/T 18400.4-2010加工中心检验条件第4部分:线性和回转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检验
- GB/T 12265-2021机械安全防止人体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
- GB 8537-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
- 主要农作物(粮食作物)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