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在3s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则两质点出发时A.甲比乙先出发1s B.乙在甲之前4mC.甲在乙之前4m D.甲在乙之前3m2、伽利略在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成功地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下面关于理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理想实验是建立在经验事实基础上的合乎逻辑的科学推断B.理想实验完全是逻辑思维的结果,不需要经过客观事实的检验C.过去的理想实验是在现代实验条件下可以完成的实验D.理想实验所提出的设想是不合乎实际的,因此得出的结论是脱离实际的、不可靠的3、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当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②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③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④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微元法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4、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放置的轻弹簧正上方自由下落。在小球接触弹簧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A.变大 B.不变C.变小 D.先变大后变小5、中国跳水队是中国体育王牌中的王牌,是中国体育奥运冠军团队,涌现了高敏、吴敏霞、熊倪、郭晶晶等领军人物.如图所示为运动员高敏最后踏板的过程,可将该过程简化为下述模型:运动员从高处落到处于自然状态的跳板(A位置)上,随跳板一同向下做变速运动到达最低点(B位置).对于运动员从开始与跳板接触到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在减小B.运动员到达最低点时,其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C.运动员所受重力对她做的功小于跳板的作用力对她做的功D.运动员机械能守恒6、三个共点力F1,F2,F3,其中F1=1N,方向正西,F2=1N,方向正北,若三力的合力是2N,方向正北,则F3应是:()A.1N,东北 B.2N,正南C.3.2N,东北 D.N,东北7、如图所示,A和B的质量分别是1kg和2kg,弹簧和悬线的质量不计,在A上面的悬线烧断的瞬间()A.A的加速度等于3gB.A的加速度等于gC.B的加速度为零D.B的加速度为g8、关于物体的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物体受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因此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B.由于物体速度的方向不断变化,因此平抛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C.物体的运动时间只由抛出时的初速度决定,与高度无关;D.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由抛出点的高度和初速度共同决定.9、自卸式运输车是车厢配有自动倾卸装置的汽车,又称为翻斗车、工程车,由汽车底盘、液压举升机构、取力装置和货厢组成.如图所示,在车厢由水平位置逐渐抬起的过程中,有关货物所受车厢的支持力FN和摩擦力F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力Ff逐渐减小 B.摩擦力Ff先增大后减小C.支持力FN逐渐减小 D.支持力FN先增大后减小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轨迹时,可以将地球看成是质点B.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小球运动时间的测量C.北京地面的重力加速度比上海地面的重力加速度略大D.“千克”、“米”、“秒”、“牛顿”都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11、下列实例属于超重现象的是()A.汽车驶过竖直面内凸拱形桥顶端B.荡秋千的小孩通过最低点C.跳水运动员被跳板弹起,离开跳板向上运动的过程中D.火箭点火后加速升空12、如图所示,物块沿固定斜面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则()A.若物块原来匀速下滑,施加力F后物块将加速下滑B.若物块原来匀速下滑,施加力F后物块仍将匀速下滑C若物块原来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施加力F后物块仍将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D.若物块原来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施加力F后物块仍将匀加速下滑,加速度大于a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3、14、15、三.计算题(22分)16、(12分)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始终在一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从水平面静止开始运动到斜面.已知恒力F=10N,物体质量m=1kg,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斜面倾角,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s=10m,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1)物体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v;(2)如果物体只能沿斜面向上运动10m,试求物体和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17、(10分)电梯上升的运动的v﹣t图象如图,求:(1)电梯上升的高度;(2)电梯运动各个过程中的加速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C【解题分析】根据图像和横轴的交点判断甲质点和乙质点谁先出发多少时间,再由速度图像的“面积”大小等于位移,求出3秒末两物体的位移,此时两者相遇,则出发前甲乙相距的距离等于3秒末位移之差。【题目详解】A.由图可知,乙是在0时刻出发,甲在1秒时刻出发,则甲质点比乙质点晚出发1秒,故A错;BCD.3s末甲质点通过的位移为:3s末乙质点通过的位移为:3s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则:说明出发前甲质点在乙指点之前4m处,故BD错误C正确。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速对度图像的理解。2、A【解题分析】在伽利略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先是在斜面实验的基础上,成功地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开创了物理实验的先河,使物理学进入到一个伟大的时代.理想实验以实际的实验为依据,抓住了客观事实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题目详解】在伽利略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是在斜面实验的基础上,成功地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他以实际的实验为依据,抓住了客观事实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因此,理想实验是实际实验的延伸,是建立在实际事实基础上的合乎逻辑的科学推断,A正确;理想实验的结果,要经过客观事实的检验,才能证明其是否正确,B错误;理想实验抓住了客观事实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理想实验在现代实验条件下也不可以完成,C错误;理想实验抓住了客观事实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故D错误3、B【解题分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当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故①正确;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理想模型法,故②错误;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③正确;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微元法,故④正确;故选B.4、D【解题分析】小球从某高度处自由落下,在接触弹簧之前,只受重力,做加速运动,接触弹簧后,除了受重力还会受到向上的弹力,随着形变量逐渐增大,弹力逐渐增大,小球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当弹力等于重力时,小球速度达到最大,之后,形变量继续增大,弹力大于重力,小球做减速运动,加速度逐渐增大,所以小球先做加速,后做减速,即小球的速度先变大后变小,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5、C【解题分析】A.接触跳板一开始重力大于跳板给的力,运动员先向下加速,后来跳板给的力大于重力,运动员向下减速,A错误B.到达最低点以后,运动员会被反弹,最低点加速度不为0,B错误C.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在减小,转化为跳板的弹性势能,所以运动员所受重力对她做的功小于跳板的作用力对她做的功,C正确D.运动员受到跳板施加的一个其它力,机械能不守恒,D错误6、D【解题分析】由题意可知,三力的合力是2N,方向正北,而F2=1N,方向正北,因此力F1与F3的合力大小为1N,方向正北,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依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则有:F3应是大小为N,方向东北.如图所示,故选D.7、AC【解题分析】悬线烧断弹簧前,由B平衡得到,弹簧的弹力大小.悬线烧断的瞬间,弹簧的弹力没有来得及变化,大小仍为,此瞬间B物体受到的弹力与重力仍平衡,合力为零,则B的加速度为零,A受到重力和向下的弹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方向向下,AC正确【题目点拨】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瞬时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哪些力不变,(弹簧的的形变量来不及变化,弹簧的弹力不变),哪些力变化(如绳子断了,则绳子的拉力变为零,或者撤去外力了,则外力变为零,)然后结合整体隔离法,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解题8、AD【解题分析】AB.平抛运动所受的合力大小和方向不变,则加速度不变,可知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故A正确,B错误;C.根据t=知,平抛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与初速度无关,故C错误D.根据知,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由高度和初速度共同决定,故D正确。故选AD。9、BC【解题分析】开始时货物受重力和支持力,抬起后受到向上的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即Ff=mgsinθ,随角度的增大,静摩擦力增大;当角度达一定程度时,物体开始滑动,由静摩擦力变化滑动摩擦力,而滑动摩擦力Ff=μmgcosθ,cosθ随角度的增加而增小,故滑动摩擦力将减小;故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的,故A错误,B正确;支持力FN=mgcosθ,cosθ随角度的增加而增小,故支持力一定是逐渐减小,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10、ABC【解题分析】如果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作质点,故A正确;伽利略时代,没有先进的测量手段和工具,为了“减小”重力作用,采用斜面实验,其实就是为了使物体下落时间长些,减小实验误差,故B正确;根据重力加速度分布的特点可知,北京地面的重力加速度比上海地面的重力加速度略大,故C正确;“千克”、“米”、“秒”、都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牛顿”属于导出单位,故D错误.所以ABC正确,D错误11、BD【解题分析】A.汽车驶过竖直面内凸拱形桥顶端时,加速度向下,支持小于重力,所以汽车处于失重状态,A不符合题意;B.荡秋千的小孩通过最低点时,加速度向上,支持力大于重力,小孩处于超重状态,B符合题意;C.跳水运动员离开跳板向上运动时,与跳板分离,没有支持力,跳水运动员处于完全失重,C不符合题意;D.火箭点火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加速度向上,火箭处于超重状态,D符合题意。故选BD。12、BD【解题分析】设斜面倾角为,原来物体匀速下滑时有:,即,与物体的重力无关,则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物体仍匀速下滑,A错误,B正确;若物块A原来加速下滑,有,将F分解,则,动力的增加大于阻力的增加,加速度变大,故C错误,D正确;选BD.【题目点拨】将F分解为垂直于斜面和平行于斜面两个分力和,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单独研究F的作用效果,当F引起的动力增加大时,加速度增大,相反引起的阻力增大时,加速度减小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3、14、15、三.计算题(22分)16、(1)10m/s;(2)0.5【解题分析】(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出加速度;由速度-位移公式即可求出物体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v;(2)根据运动公式求解物体上滑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物体和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题目详解】(1)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

代入数据解得a=5m/s2由v2-v02=2as

得(2)物体在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