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四川大学附属中学化学高一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只用一种试剂区别Na2SO4、MgCl2、Al2(SO4)3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A.H2SO4 B.Ba(OH)2 C.NaOH D.AgNO32、下列是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解释和结论,其中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B.钠熔成小球,钠与水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C.钠四处游动,嘶嘶作响,生成了水蒸气D.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生成了碱性物质3、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Fe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A的作用是为实验提供持续不断的水蒸气B.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Fe+3H2OFe2O3+3H2↑C.装置C中加入的固体干燥剂可以是碱石灰D.点燃D处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4、已知氧化性顺序:Cl2>Br2>Fe3+>I2。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段Ⅰ代表Br-的变化情况B.线段Ⅲ代表Fe2+的变化情况C.原混合溶液中n(FeBr2)=4molD.a=65、氨氮废水超标排放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可用以下流程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I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过程Ⅱ中,每转化转移的电子数为6NAC.过程Ⅲ中CH3OH→CO2,甲醇作还原剂D.过程Ⅲ中HNO3→N2,转移10mole-时可生成N211.2L(标准状况)6、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硅具有金属光泽、能导电,属于金属材料B.硅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游离态存在C.二氧化硅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D.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可以除去二氧化硅中混有的碳酸钙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氨气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氨气是电解质B.1mol·L-1的硫酸钠溶液与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导电性不同C.氢氧化铁胶体能导电,故氢氧化铁胶体是电解质D.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导电性强8、将一定量Na2CO3、NaHCO3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50mL溶液,逐滴加入0.05mol·L-1盐酸,得到各成分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1000mm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点溶液中Na2CO3与NaCl物质的量相等B.b点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C.c点溶液中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1D.当盐酸加到150mL时,混合物样品恰好完全反应9、能证明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的实验事实是A.CO2溶于水形成碳酸,SiO2难溶于水B.CO2通入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析出硅酸沉淀C.高温下SiO2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D.氯化氢通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放出气体,通入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10、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的共同点是()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l~100nm之间B.颜色都呈红褐色C.一束平行光照射溶液时,从侧面都可以看到一束光束D.都是分散系11、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100mL3.00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10mol,则反应的氢气和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H2)∶n(Cl2)是()A.3:2 B.1:3 C.4:1 D.1:512、下列物质的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完成的是()A.Na2O2→Na2CO3 B.SO2→H2SO4 C.SiO2→Na2SiO3 D.SiO2→H2SiO313、检验氨气可以用A.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B.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C.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D.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14、碘在地壳中主要以NaIO3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几种微粒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淀粉遇单质碘变蓝。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O3->I2B.途径Ⅱ中若生成1molI2,消耗4molNaHSO3C.一定条件下,I-与IO3-反应可能生成I2D.向含I-的溶液中通入Cl2,所得溶液加入淀粉溶液不一定变为蓝色15、将100mL0.1mol·L-1的氯化钡溶液与50mL0.2mol·L-1的氯化钠溶液混合,若不考虑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则混合溶液中氯离子浓度是A.0.2mol·L-1 B.0.01mol·L-1C.0.1mol·L-1 D.0.02mol·L-116、下列说法正确是()A.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B.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C.氧气和臭氧互为同位素D.18O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A、B、C、X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A、B、C含有相同元素甲,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转化(水参与的反应,水未标出)。(1)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A、X、B、C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a.NaOH
CO2
Na2CO3
NaHCO3b.Na
O2
Na2O
Na2O2c.NH3
O2
NO
NO2d.Fe
Cl2
FeCl2
FeCl3(2)X为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C为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若B中混有少量C杂质,除杂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3)C为红棕色气体,则A是_______或________(填化学式),若A的水溶液显碱性,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和C可相互转化,写出C→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C为淡黄色固体,则B为___________,写出C在潜水艇中作为供氧剂牵涉的两个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5)除(1)涉及的转化外,再写出一组符合转换关系的A、X、B、C____(填化学式)。18、有A、B、C、D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但均小于18,A和B在同一周期,A的电子式为··,B原子L层的电子总数是K层的3倍,0.1molC单质能从酸中置换出2.24L(标准状况)氢气,同时它的电子层结构变成与氖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离子的半径比C离子的小,D离子与B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1)写出A、B、C、D元素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D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第________周期______族。(3)用电子式表示A的气态氢化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4)A和B的单质充分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5)B与C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如何证明?_________。19、利用如图装置可以验证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2)已知在常温下,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能生成氯气。实验室中现有药品Na2S溶液、KMnO4、浓盐酸、MnO2,请选择合适药品设计实验验证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硫的;装置A、B、C中所装药品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3)若要证明非金属性:S>C>Si,则A中加________、B中加Na2CO3、C中加________。20、某化学小组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对浓硝酸与木炭的反应进行探究(已知:4HNO34NO2↑+O2↑+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1)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燃烧匙中的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炽热状态,伸入三颈烧瓶中,生成的气体的颜色为__,产生该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2)装置C中盛有足量Ba(OH)2溶液,炽热的木炭与浓硝酸反应后可观察到C中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为__(填化学式)。(3)装置B的作用是__。(4)装置D中收集到了无色气体,有同学认为是NO,还有同学认为是O2。①下列对该气体的检验方法合适的是__(填字母)。A.敞口观察装置D中集气瓶内气体的颜色变化B.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伸入集气瓶内,观察蓝色石蕊试纸是否变红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②如果D中集气瓶内收集到的无色气体是氧气,则氧气的来源是__。21、已知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含有杂质SiO2(不溶于盐酸和水)、Fe2O3、MgO。工业上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可采用如下工艺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溶液A转化为溶液D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物质M制取铝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溶液D中通入过量CO2生成沉淀F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沉淀C的成分是____________,逐滴向少量沉淀C中加入过量盐酸至沉淀全部溶解,此过程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题分析】
A.H2SO4与Na2SO4、MgCl2、Al2(SO4)3都不反应,不能用硫酸鉴别,故不选A;B.Ba(OH)2与Na2SO4和MgCl2、Al2(SO4)3都生成白色沉淀,不能用Ba(OH)2鉴别,故不选B;C.NaOH与Na2SO4不反应,无现象;NaOH与Mg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镁,NaOH与Al2(SO4)3生成白色沉淀,NaOH过量时,沉淀逐渐溶解,现象不同,能用NaOH鉴别,故选C;
D.AgNO3与Na2SO4、MgCl2、Al2(SO4)3都生成白色沉淀,不能用AgNO3鉴别,故不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本题注意把握三种物质的组成上的异同,加入试剂后应出现明显不同的反应现象,从反应具有不同现象的角度考虑分析。2、C【解题分析】
钠的密度小于水,熔点低,质软,与水剧烈反应2Na+2H2O═2NaOH+H2↑,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现象总结为:浮水面、熔小球、乱游动、嘶嘶响,以此解答该题。【题目详解】A.钠的密度小于水,钠投入水中并浮在水面上,故A正确;B.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而且钠的熔点较低,所以钠会熔化成一个光亮的小球,反应生成大量的气体推动钠小球四处游动,生成氢氧化钠溶于水,故B正确;C.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气体,所以会发生嘶嘶响声,现象不能说成氢气,故C错误;D.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溶液显碱性,所以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故D正确;答案选C。3、B【解题分析】
A.装置A是液态水在加热的条件下产生水蒸气的装置,作用是为实验提供持续不断的水蒸气,A正确;B.Fe与水蒸气反应产物是Fe3O4和H2,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B错误;C.氢气可以用碱石灰进行干燥,C正确;D.氢气在点燃前应该先检验气体的纯度,防止发生爆炸,D正确;答案选B。【题目点拨】Fe与水蒸气反应产物是Fe3O4和H2,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这个反应的产物要记准。4、D【解题分析】
向仅含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还原性I->Fe2+>Br-,首先发生反应2I-+Cl2=I2+2Cl-,I-反应完毕,再反应反应2Fe2++Cl2=2Fe3++2Cl-,Fe2+反应完毕,最后发生反应2Br-+Cl2=Br2+2Cl-,故线段I代表I-的变化情况,线段Ⅱ代表Fe2+的变化情况,线段Ⅲ代表Br-的变化情况.由通入氯气可知,根据反应离子方程式可知溶液中n(I-)=2n(Cl2)=2mol,溶液中n(Fe2+)=2n(Cl2)=2×(3mol-1mol)=4mol,Fe2+反应完毕,根据电荷守恒可知n(I-)+n(Br-)=2n(Fe2+),故n(Br-)=2n(Fe2+)-n(I-)=2×4mol-2mol=6mol.A.由上述分析可知,线段I代表I-的变化情况,选项A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知,线段Ⅲ代表Br-的变化情况,选项B错误;C.溶液中n(Br-)=6mol,所以原混合溶液中n(FeBr2)=3mol,选项C错误;D.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n(Br-)=2n(Fe2+)-n(I-)=2×4mol-2mol=6mol,根据2Br-+Cl2=Br2+2Cl-可知,溴离子反应需要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3mol,故a=3+3=6,选项D正确;答案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氧化还原反应先后顺序、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比较,综合性较强,清楚反应过程是解题关键。5、C【解题分析】
A.过程I相当于向含的溶液中加碱加热,将转变为氨气,此过程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B.中的氮元素是-3价,中的氮元素是+5价,因此每转化1mol要转移8mol电子,B项错误;C.根据氢+1价氧-2价的规则不难看出甲醇中的碳是-2价,而中的碳是+4价,因此甲醇变成的过程中甲醇被氧化,作还原剂,C项正确;D.硝酸中的氮是+5价的,转化为氮气中0价的氮需要得到5个电子,因此转移10mol电子可以得到2mol的0价氮原子,即1mol氮气,D项错误;答案选C。6、D【解题分析】
A.晶体硅具有金属光泽、能导电,属于非金属材料,A错误;B.硅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硅是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硅酸盐和氧化物等化合态存在,B错误;C.二氧化硅是一种酸性氧化物,但不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故C错误;D.二氧化硅与稀盐酸不反应,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易溶于水的氯化钙,可实现提纯目的,D正确;答案选D。7、B【解题分析】
A.氨气的水溶液能导电,说明一水合氨是电解质,但是氨气是非电解质,故错误;B.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二者比较。硫酸钠溶液中钠离子浓度较大,且硫酸根离子带的电荷多,所以硫酸钠溶液导电能力强,故正确;C.氢氧化铁胶体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错误;D.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故导电性不一定强,故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单质或混合物不能是电解质,电解质导电是有条件的,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是电解质就可以导电。8、C【解题分析】
Na2CO3和HCl的反应分为两步: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CO2↑+H2O;有关量的计算,结合图中的数据去分析计算即可。【题目详解】A、观察图中信息,Na2CO3的曲线降为0,而NaCl的曲线从0开始,故两条曲线的交点a点表示溶液中Na2CO3与NaCl物质的量相等,A正确;B、b点时,NaHCO3曲线呈下降的状态,则NaHCO3被消耗,故发生NaHCO3和HCl的反应,B正确;C、加入50mL盐酸时,Na2CO3的物质的量由2.5mmol降为0,根据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可知50mL盐酸中含有2.5mmolHCl,即c(HCl)==50mmol·L-1;c点时,NaHCO3和HCl的反应还不完全,则根据氯元素守恒,可得n(NaCl)=n(HCl)100mL=50mmol·L-1×0.1L=5mmol,则n(NaCl)==0.033mol·L-1,C错误;D、由图知,开始时,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为2.5mmol,完全反应需要7.5mmolHCl,c(HCl)=50mmol·L-1,则V(HCl)==0.15L=150mL,D正确;故选C。9、B【解题分析】
A.酸的酸性强弱与酸酐及酸本身的溶解性无关,A错误;B.CO2(少量)与硅酸钠溶液的反应为CO2+H2O+Na2SiO3=Na2CO3+H2SiO3↓,符合强酸制弱酸的规律,B正确;C.高温下SiO2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不能证明硅酸和碳酸酸性的强弱,C错误;D.只能证明盐酸的酸性比碳酸和硅酸强,不能证明碳酸与硅酸的酸性强弱,D错误;答案为B【题目点拨】比较非金属的非金属性强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或利用强酸制弱酸原理证明。10、D【解题分析】
A.溶液中溶质粒子直径较一般小于1nm,胶体粒子直径在l~100nm之间,二者不同,故A不是;
B.氢氧化铁胶体呈红褐色,氯化铁溶液呈黄色,故B不是;
C.氢氧化铁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氯化铁溶液没有,故C不是;
D.溶液和胶体都是混合物,都属于分散系,故D是。
故选:D。【题目点拨】氢氧化铁胶体呈红褐色,氯化铁溶液呈黄色,注意区分。11、B【解题分析】
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可能的结果有:①恰好完全反应,②氢气有剩余,③氯气有剩余,根据产物NaClO可判断为第③种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解答。【题目详解】发生的反应为:①Cl2+H22HCl②HCl+NaOH=NaCl+H2O③Cl2+2NaOH=NaCl+NaClO+H2O根据Na元素守恒,溶液中n(NaCl)=100×10-3L×3.00mol·L-1-0.10mol=0.20mol,由反应②生成的NaCl为:0.20mol-0.10mol=0.10mol,则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的HCl物质的量为0.10mol,n(H2)=n(HCl)=×0.10mol=0.05mol;根据氯元素守恒:n(Cl2)=[n(NaCl)+n(NaClO)]=(0.20mol+0.10mol)=0.15mol。所以n(H2)∶n(Cl2)=0.05mol∶0.15mol=1∶3,答案选B。【题目点拨】化学计算中,合理利用守恒法,能简化计算过程。12、D【解题分析】
A.Na2O2→Na2CO3选择二氧化碳即可一步实现,故A不选;B.SO2→H2SO4选择H2O2即可一步实现,故B不选;C.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和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iO2→Na2SiO3选择NaOH能一步实现,故C不选;D.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反应,SiO2→H2SiO3不能一步实现,SiO2必须先和强碱反应生成硅酸盐,硅酸盐再与酸反应转化为硅酸,故D选;故选D。13、A【解题分析】
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碱性。【题目详解】A、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氨气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的存在,A项正确;B、氨气不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色,B项错误;C、氨气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C项错误;D、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遇碱性物质不变色,D项错误;答案选A。14、B【解题分析】
由题给信息可知,途径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2Cl—+I2,途径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O3-+5HSO3—=I2+5SO42—+3H++H2O,途径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l2+I2+6H2O═2HIO3+10HCl。【题目详解】A项、由途径I可知氧化性Cl2>I2,由途径Ⅱ可知氧化性I2<IO3-,由途径Ⅲ可知氧化性Cl2>IO3-,故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O3->I2,故A正确;B项、由途径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知,生成1molI2,反应消耗5molNaHSO3,故B错误;C项、由氧化性I2<IO3-可知,一定条件下,I-与IO3-反应可能生成I2,故C正确;D项、根据图中转化关系可知Cl2可以把I-氧化成IO3-,则向含I-的溶液中通入过量Cl2,所得溶液加入淀粉溶液不变蓝色,故D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根据图中转化关系可知Cl2可以把I-氧化成IO3-得出向含I-的溶液中通入Cl2,所得溶液加入淀粉溶液不一定变为蓝色是解答关键。15、A【解题分析】溶液中的Cl-的物质的量等于BaCl2和NaCl中Cl-的物质的量之和,n(Cl-)=0.1mol/L×0.1L×2+0.2mol/L×0.05=0.03mol,因为不考虑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所以混合后的总体积V=0.1L+0.05L=0.15L,所以c(Cl-)==0.2mol/L。答案选A。16、A【解题分析】
A.根据卢瑟福的行星模型,原子是由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A项正确;B.对于原子来讲,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同,因此显电中性,B项错误;C.氧气和臭氧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和性质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项错误;D.由质子数=原子序数可知中有8个质子,由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可知中有10个中子,因此质子数不等于中子数,D项错误;答案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abcNaHCO32NaHCO3Na2CO3+H2O+CO2↑NH3N24NH3+O24NO+4H2O3NO2+H2O=2HNO3+NONa2O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S(H2S)、O2、SO2、SO3【解题分析】
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符合上述转化关系;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条件下,氧化钠与氧气反应能生成过氧化钠,符合上述转化关系;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加热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或氮气在放电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或硫化氢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硫在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硫与氧气共热反应生成三氧化硫。【题目详解】(1)a.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符合上述转化关系,故正确;b.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条件下,氧化钠与氧气反应能生成过氧化钠,符合上述转化关系,故正确;c.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加热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符合上述转化关系,故正确;d.铁在氯气中燃烧只能生成氯化铁,不能生成氯化亚铁,不符合上述转化关系,故错误;abc正确,故答案为:abc;(2)若X为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X为二氧化碳、A为氢氧化钠、B为碳酸钠、C为碳酸氢钠;若碳酸钠中混有碳酸氢钠,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故答案为:NaHCO3;2NaHCO3Na2CO3+H2O+CO2↑;(3)若C为红棕色气体,则X为氧气、A为氨气或氮气、B为一氧化氮、C为二氧化氮,若A的水溶液显碱性,A为氨气,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加热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O24NO+4H2O;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故答案为:NH3;N2;4NH3+O24NO+4H2O;3NO2+H2O=2HNO3+NO;(4)若C为淡黄色固体,则X为氧气、A为钠、B为氧化钠、C为过氧化钠,在潜水艇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5)除(1)涉及的转化外,还可能存在与硫元素有关的物质间的转化,转化关系为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或硫化氢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硫在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硫与氧气共热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则A为硫或硫化氢、X为氧气、B为二氧化硫、C为三氧化硫,故答案为:S(H2S)、O2、SO2、SO3。【题目点拨】解框图题最关键的是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18、碳氧镁铝三ⅢAO=C=OB与C形成的化合物是MgO,为离子化合物;检验方法为验证其熔融物是否导电,若导电则为离子化合物,若不导电则为共价化合物【解题分析】
由A的电子式可知,A为碳或硅,又因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小于18,则A为碳,根据B的电子层上电子的数量关系可知B为氧;0.1molC可以从酸中置换出0.1molH2,则C为+2价金属,故为镁;根据D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可知D为铝。【题目详解】(1)分析可知,A、B、C、D分别为C、O、Mg、Al,元素的名称分别为碳、氧、镁、铝;(2)D元素为铝,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IIIA族;(3)A的简单氢化物为甲烷,其形成过程由1个碳原子与4个氢原子生成,可表示为;(4)C和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为直线形,结构式为O=C=O;(5)B与C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镁,为离子化合物;检验方法为验证其熔融物是否导电,若导电则为离子化合物,若不导电则为共价化合物。19、分液漏斗防倒吸浓盐酸KMnO4Na2S溶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Cl2+S2-=S↓+2Cl-稀硫酸Na2SiO3溶液【解题分析】
(1)根据仪器的构造写出仪器A的名称;球形干燥管具有防止倒吸的作用;(2)设计实验验证非金属性:Cl>S,利用氯气与Na2S的氧化还原反应可验证;(3)要证明非金属性:S>C>Si,可以通过硫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硅酸钠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硅酸来证明。【题目详解】(1)根据仪器结构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球形干燥管D能够防止倒吸,可以避免C中液体进入锥形瓶中;(2)设计实验验证非金属性:Cl>S,利用氯气与Na2S的氧化还原反应可验证,则装置A、B、C中所装药品应分别为浓盐酸、KMnO4、Na2S溶液,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S2-=S↓+2Cl-;(3)若要证明非金属性:S>C>Si,可以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强酸与弱酸的盐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弱酸。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在装置A中放入稀硫酸,在装置B中放入Na2CO3,将稀硫酸滴入碳酸钠中,发生反应:H2SO4+Na2CO3=Na2SO4+CO2↑+H2O,硫酸不具有挥发性,将反应产生的CO2气体通入到盛有硅酸钠溶液的C装置中,在C中发生反应:Na2SiO3+2CO2+2H2O=H2SiO3↓+2NaHCO3,可观察到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产生了难溶性的硅酸沉淀,证明酸性:H2SO4>H2CO3>H2SiO3,进而证明了元素的非金属性S>C>Si。【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性质实验方案设计,涉及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的探究。明确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及与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元素单质形成氢化物的难易、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物质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的还原性等判断,要会根据物质性质设计实验。20、红棕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承包村道路两旁栽树合同
- 荒山荒坡及林地转包合同
- 换公司合同的顾虑
- 环卫公司合同管理制度范本
- 2024年度高级管理人员聘用合同范本
- 2024年度门卫服装及装备供应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标的为建设楼房
- 二零二四年度量子计算技术研究与应用合同
- 2024版新能源汽车研发合作合同
- 2024年度知识产权许可合同:专利技术许可使用协议
- 英语我的家乡甘肃酒泉课件
- 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职业技能竞赛-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理论题库(附参考答案)
- 语文园地四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3课《做学习的主人》教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2024年高考真题-地理(甘肃卷) 含答案
- 2024汽车行业社媒营销趋势-微播易CAA中国广告协会-2024.08-98正式版
- 《助产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18385-2024纯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
- 期末+(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ICD-10疾病编码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